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1.2.3复习提纲 重点中学老师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1.2.3复习提纲 重点中学老师整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实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目的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和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等级秩序为诸侯—卿大夫—士,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物。太尉掌军事。地方实行郡县制。,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郡县的长官不得世袭,由皇帝直接任免。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赢政规定封建最高统治者为“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规定:皇帝称“朕”;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上
5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般的统治机构其官职职责分工明确,即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6。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打破了分封制,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格局
7。西汉汉武帝时形成“中朝”,用三公九卿的机构称“外朝”。汉初郡国并行。
8。唐朝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均为宰相。还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9。宋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合称“二府”。后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削弱相权。
10。元朝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领六部,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1.明朝明太祖在中央,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明成祖时,设 “内阁”。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12。清朝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13。中国古代的政治总的发展趋势是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14。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大大落后于世界
第二单元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外国的入侵
①1840----1842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②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③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确立
2、中国人民的抗争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黄海海战(邓世昌)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3.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5处为通商口岸;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4.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马关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6.1900年6月初,八国组成侵略联军。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亿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拆除北京至大沽炮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8。九一八事变的时间 1931年9月18日 结果 东北三省沦陷
第三单元 抗日战争
1.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制定方针是在 瓦窑堡 会议上。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正式形成的标志 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会战: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均失败。胜利的战役有:平型关大捷是取得的首次大捷、台儿庄战役是最大的胜利
5、日军的滔天罪行:①1937年,南京大屠杀,被杀的总计三十万人以上。③日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6.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主动出击日军,取得百团大战的重大胜利。
7.193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8.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

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的抗战
10、历史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太平天国运动
1.1851年的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国都,同清朝对峙,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2.太平天国北伐的目的是推翻清朝,西征的目的是巩固天京,东征的目的是断绝清朝的财源,充实自身的经济力量,东征(领导者——秦日纲)过程中摧毁了清政府建立的江南和江北大营,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3.《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制度是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产品分配方式是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4.《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强烈愿望。它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使它没有真正实行。
5、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6.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二、辛亥革命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2.1905年,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它阐发为“民族”(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其中民权主义为核心思想
5.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武昌率先发动起义,史称 “辛亥革命”。
6.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7.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还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1912年2月,在袁世凯威逼下,宣统帝颁布退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9.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的标志是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

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历史意义: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政治: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说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胜利
1.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运动主力军由学生转移到工人。
3.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五四运动中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主力。
5.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今后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7.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中共二大中心任务是制定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8.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一大,大会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成为。大会还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形成。
9.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对抗。
10.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全面破裂,标志着国民大革命失败。
11。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 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2.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领导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13.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4.1934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长征,其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5.1935年,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16.193

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17.1946年,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开始。
18.1947年,中共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各解放区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意义
19.1947年6月,刘邓率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20.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21.1949年,中共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22.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覆灭。
23。新民主主义胜利的历史意义 推翻了三座大山;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成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当选主席。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会议决定改北平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2、意义:为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
3、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
a.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一届人大选举国家毛泽东为主席、刘少奇为委员长
b.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54年宪法确立。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五个,最早建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是各民族平等联合,团结在祖国大家庭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最恰当的制度。
二、文革中遭到了破坏
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使中国的民主

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
4.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中葡两国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意义:国内内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国标意义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5、1992年,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成就
1、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2、方针: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成就:
A、新中国成立仅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最早同中国建交的是苏联。
B、新中国建立初期,最突出的外交成就是中苏建交和毛泽东、周恩来访问苏联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1954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会议。
E.1955年,亚非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国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70年代重大突破
1.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A.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公报的发表,是中美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原则基础。台湾问题是中美间的最大难那题。标志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1978年,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
C.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3.1972年秋,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双方签订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1973年,日本早于美国正式同中国建交。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A、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B、江择民出席千年首脑会议 C、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了首次会晤。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A、20

01年中国第一次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B、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上海合作组织。
第六专题 古代希腊的民主,罗马的法律
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三个阶段:
1、起步---梭伦改革. A、经济:解负令,发展工商业 B、政治: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分为4 个等级。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第四等级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赞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2、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五百人会议。轮值主席。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
3. 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时期改革 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发 放津贴。
4、作用: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二、罗马法:
1、起源: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着成文法诞生
2、从公民法(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到万民法的创立(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原因:疆域的扩大,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需要。
3、作用:维系帝国,影响后世:①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巩固罗马帝国统治,促进经济发展。②它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第七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 1688年,荷兰执政威廉和其妻玛丽被邀请承袭英国王位,这次不流血的宫廷政变被英国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英国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目的: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权利法案》的颁布,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责任内阁制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首相实际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首相由下院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二、 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共和制
1、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2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时间:1787年;地点:费城
3、主要内容:联邦制。总统制。三权分立。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美国内阁只对总统负责。美国政治制度故称总统共和制,简称总统制。
美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除非

犯罪,终身任职。它行使最高审判权,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众议院有权对政府官员及总统提出弹劾,后交由参议院审判。
4、原则: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性质: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法
作用: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美国建立起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为一体的国家;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
局限性:没规定人民群众的权益;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剥夺了妇女、印第安人、黑奴的选举权
5、理论来源: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应用。
三 、 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制
1、颁布时间:1875年
2、主要内容 总统任职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四、德国1871宪法-----君主立宪制
1、颁布时间:1871春
2、《德意志帝国宪法》 主要内容: 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授予皇帝巨大的权力;宰相对皇帝负责,在内阁有绝对权力;规定帝国设立的两院制议会为立法机构。
3、意义:保留了德国君主制、军国主义传统。

第八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原因(条件):
经济基础即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本家与工人矛盾日趋激化
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次起义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2.《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进一步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3.1871年3月,巴黎人民组织的国民自卫军打败了临时政府军,成立了自己的政权即巴黎公社。但最终失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4.1917年3月,“二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统治俄国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掌握实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6.1917年11月,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

发动起义,占领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7.1917年,全俄工人代表苏维埃二大召开,这次大会表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8..三大改造开始于1953年,完成于1956。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本实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 、两极世界的形成
A、雅尔塔体制 影响: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的国际新体系,
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
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
实质:“遏制”共产主义,遏制苏联
B、美国“冷战”政策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
措施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实质:控制西欧)
军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
C、华约组织的形成标志着: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
D、“冷战”下国际关系: 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古巴导弹危机(说明优势在美国)
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走向联合的欧洲 过程 1951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促使法德走向和解)
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三个共同体合而为一) 影响:增强同美苏抗衡的实力 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2、迅速崛起的日本 1956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不结盟运动 正式形成: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三、多极化化趋势的加强
1、苏联解体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 标志:《阿拉木图宣言》:1991年签署,苏联解体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世界格局的特点: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发展
世界格局的原因:美国是惟一超级大国,多个力量中心出现
欧共体:1993年欧盟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
多极化趋势加强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
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武器,经济形势好转
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日渐提高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 → 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三、小农经济的含义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4、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五、官营手工业(“工官”制度)
1. “工官”制度始于夏商周,直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
2.定义:从汉武帝时期起,酿酒、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由政府垄断。由工官负责生产军用的兵器和装备,皇族的生活用品。
3.特点:⑴ 官办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⑵ 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产品不流入市场;
⑶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⑷ 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
⑸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他们的劳动创造性自然也受到严重束缚。
六、列举古代中国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的主要成就。
冶炼: ①青铜器铸造 夏商周-春秋(青铜时代)
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造型生


司母戊鼎
②冶炼生铁和钢 发明于春秋时期
春秋-块炼钢;杜诗(东汉)发明水排,提高了生产效率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前,世界领先;大大推动生产发展
③燃 料 煤 冶 铁——世界最早,汉代开始,北宋普遍
焦碳冶铁——南宋末开始,明朝流行
纺织: ①丝织-上古 学会养蚕缫丝 世界最早
西周 丝织工艺突飞猛进,品种日益丰富,花色图案精美
汉代 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获“丝国”称号(丝绸之路)
唐代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明清 鼎盛时期 苏州、杭州
②棉织-宋末元初 棉花向内地传播,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
元 代 黄道婆 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元 明 江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明 后 期 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一些地区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制瓷: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
商代 烧制出原始瓷器(世界最早)
东汉晚期 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南北朝 烧制出白瓷
隋唐 陶瓷工艺臻于成熟,瓷窑遍布南北,
唐三彩(陶)
唐代 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越窑(青瓷) 邢窑(白瓷)
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又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粉彩瓷器烧制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七、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农耕为主兼营副业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
2、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3、在漫长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时代,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发育。
八、有关市的发展:
(1)秦代:法律管理商业。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
汉代:形成若干全国性商业中心。如: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3)六朝:出现草市,但也实行行政管理;
(4)唐代:夜市繁盛 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5)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有定期庙会集市,宋代:草市配套的饮食服务设施 也较完备;
(6) 明清: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九、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
1.先秦:商业城市开始兴


2.汉代:长安和“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以“市”为标志的全国商业中心形成
3.唐朝:长安、洛阳、广陵(即后来扬州,当时号称“雄富冠天下”)
4.宋代:汴京(开封)
5.明清:苏州(“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
商帮的出现 (晋商、徽商势力最强)
十、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1、中国人很早就学会经商,商业起源很早,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政府的商业政策息息相关。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然而整体看来,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抑制之下。
3、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进步,商业繁盛促使了古代都会的大量兴起。
十一、简述古代中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基本史实,分析这一政策得以长期推行的原因。
史实:1、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和购置土地,并“重租税以困辱之”
汉武帝时: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原因: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十二、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2、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3、“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十三、明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如何评价“海禁”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海禁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

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原因:① 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 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 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
评价: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因)
(2)表现:
①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②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流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③城市手工业受沉重打击
④洋行大量增加
⑤买办(殖民地半殖民地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 理人)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3)影响: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企业名字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 上海 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1866 福州马尾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备注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矿务局 1878
湖北织布局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3、军事工业性质、特点

性质 封建性企业
特点
(官办企业)
使用新式机器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力,但企业都是官办
的(用国家的经费由官吏来办理),由封建官僚管理。产品
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一个工厂形同一座衙门。
4、民用工业性质、特点

性质 带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特点
(官督商办)
(官商合办) 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除供给国家和军队使用外,还投放到市场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三、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

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总之,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起了诱导作用。
四、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破坏,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逐渐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
2.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期间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五、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
第一阶段:1912民国成立——1918一战结束(民国初期)
状况:进一步发展阶段(短暂春天、黄金时期)
原因: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客观外部条件);
②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如抵制日货等以及“实业救国”风气的形成,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但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工业发展也并不顺利
第二阶段: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
状况:发展受挫
原因:①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加紧对华侵略
② 封建主义的压迫控制、封建军阀混战,没有一个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第三阶段: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状况:获得显著发展(夏天)
原因: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以及以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而开展的“改订新约运动”等措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得到显著发展。
(但由于官僚资本的挤压、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和封建势力的压迫,民族资本的发展仍然受到阻碍)
第四阶段:1937-1945年(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统治后期)
状况:日益萎缩(秋天,困境)
原因:① 沦陷区,日伪政权疯狂的经济掠夺,日本侵华资本膨胀,毁坏或吞并民族工业
② 国统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地位空前加强。官僚资本乘战时民族工业之危,吞并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掠夺。
第五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
状况:陷入绝境(冬天)
原因:解放战争时期,为内战筹集军费,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掠夺措施
① 国民政府加紧

剥削人民,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② 滥发纸币,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③ 寻求美国的援助,使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涌入。
④ 官僚资本依赖垄断地位排挤压制民族资本主义
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如何认识?
① 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从实践结果看:《资政新篇》的无法实施;“百日维新”的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诸东流
从理论上分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经济势力的依赖性。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实践和理论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② 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
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即国家工业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发展生产力(工业化)与变革生产关系(三大改造)同时并举。
二、“一五”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因此全面展开。
三、三大改造
1、内容
(1)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跟农业相似)
(3)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创举)
2、意义: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遗留了许多问题。
四、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1、主要内容:
(1)国内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把

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总任务: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4)经济建设方针: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2、影响: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1958)
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主要内容
(1)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前提)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关键)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
(4)伟大决策:改革开放
2、 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从“左”倾思想转为实事求是。
(2)光辉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1.背景: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2.内容:
①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安徽、四川率先实行——1978年底11届3中全会提出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但当时还“不许包产到户”——1980年中央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双包”生产责任制——1982年,中央认为“双包”责任制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从此全国推广。
3.作用:(1)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为中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

经济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八、讲述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
1.背景: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都不高,企业缺乏活力。
2.内容:
① 大致经历两阶段:一是试验探索阶段(从1978——1984年);二是全面改革阶段(从1985——现在)。
②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
一是把单一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推行多种形式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三是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在经济发展中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③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作用: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企业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九、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史实:
①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② 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江苏的连云港和南通)
③ 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⑤ 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十、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1.主要内容: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百年不动摇
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的本质区别
⑤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十一、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过程:
①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目标具体化、系统化。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③ 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 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
2.意义: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近代:1840年至1949年
变化表现:
(1)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
(2)饮食:西餐传入并逐渐流行(19世纪40年代起);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居住:四合院(传统),
外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
(4)风俗:
主张“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
② 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
称 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 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④ 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

的风俗习惯 ,坚如磐石。
变化原因: (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2)仁人志士的推动;
(3)民主思潮的促进;
(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2、现代:1949至今
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吃:(1).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政府发动的“ 菜篮子工程 ”,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3).餐饮业发展,快餐盛行。
2)穿: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年轻人的服饰,逐步融入国际潮流 。
3)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合适的住房
4)风俗习惯:
(1). 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2). 党和政府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转变。
(3). 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双休日,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变化原因: (1).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城镇人口剧增,商品粮购销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实行统购统销。这就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城镇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及影响
(1)变化
1 轮船:a. 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
b.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首次打破列强垄断中国江河运输业的局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将其改为官办,成为官僚资本的企业。
c. 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20世纪90年代后,呈现萎缩的状态。
2 铁路:a. 19世纪70年代,3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 铁路b. 19世纪80年代初,4 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5 标6 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c. 辛亥革命前夕,7 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8 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d. 民国建立后,9 铁路事业发展总体缓慢。e. 新中国成立后,10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11 修建了宝成 、兰新等铁路,12 “九五”期间,13 修建了北京直通香港九龙的京九铁路,14 到

“九五”期末,15 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16 汽车:a. 20 世纪初,17 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b. 清末民初,18 近代的公路修筑技术传入中国。c. 新中国成立后,19 建立和发展了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20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21 飞机:1909年,22 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23 标24 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25 中国首条航空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现在,26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2)影响: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 ,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 通讯工具的变化及影响
(1)变化
①电报:a. 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b. 20世纪,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并设无线电报局 。这一时期,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民间使用的很少。
②电话:a.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b. 清政府至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c. 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以北京为中心,沟通各个省市的全国通讯网络。d. 到2000年末,我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均跃居世界第二位。
③互联网: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2)影响: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三、概述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逐渐普及的史实。
1、报刊:①.19 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昭文新报》一般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③.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有着重大启蒙作用。④.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与之并存的《光明日报》等其它类型的报刊,内容丰富。⑥.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恢复了生机。
2、电影:① 19 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②. 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③. 1931年,有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④.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