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docx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学:牛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E.Odum 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我国生态学家马吐骏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屮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

4?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住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6.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牛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牛存。

7?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步卜素,导致叶子发黄, 称为黄化现象。

&春化作用:一般是指单子叶植物必须经丿力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住殖阶段生长的现象,这一现象就是春化作用。

9?发育阈温度:发育生长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上才会开始,低丁?这个温度,生物就不能发育,而这个温度就是发育阈温度。

10?贝格曼规律:高纬度恒温动物往往比來白低纬度恒温动物个体高大,导致其相对体表而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11.阿伦规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农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趋于缩短,有利于防止热虽:散失,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相对较长, 有利于热量散失。

12?相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空气屮的实际水汽含量(e)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E)之比。

13?田间持水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來白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III间持水量。

14?种群: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15?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來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小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來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16?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17.动态生命表:连续观察一群同一吋期出身的牛?物的命运所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18?静态生命表:根据某--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

19?环境容纳量(K):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20?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这种样不断扩人,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成为牛态入侵。

21 ??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在小种群中更明显。

22?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吋,便町恢复生长发育

23.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24?生态位的分化:种内竞争扩大,种间竟争缩小。

25.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牛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

26?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农现出某群落类型植物种类的最小面积。

27?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28?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29?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乂称投影盖度。

30?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基盖度也称真盖度。

31 ?频度:是指群落小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32?生物多样性:是指牛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牛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用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33?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4?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牛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在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35?生活型谱:统计某个地区或某个植物群落内各类纶活型的数量对比关系称为生活型谱。,,0 36?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37?群落的结构:垂总结构、吋间结构和水平结构。

38?群落交错区:乂称为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Z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38?同资源种团:通常将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同资源种I才I。

39?关键种:对群落具冇重要的和不相称的影响。(关键种往往是昆虫)

40?中度干扰假说:即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

41??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指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山低级到高级,山简单到复朵, 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42?定居:就是植物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过程。

43?群丛:是植物邯落分类的基木单位,相当于植物分类的种。

44?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45?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屈着的所冇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Z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二环境+生物;半物二牛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46?食物链:牛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纶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成为食物链。

47?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

48?生物扩大作用:也叫牛物富集作用。一?般指的是自然环境中的有毒害的物质含量沿牛物链在各级生物体内逐渐递增的现象。

49?能量锥体(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渐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量流,由低到高価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锥体或金字塔。同样如果以生物量或个体数目来表示,就能得到&物量锥体和数量锥体,三类锥体合称为生态锥体。

50?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51?十分之一法则:每通过一个营养级,其有效能量大约为询一营养级的十分之一。

52?失汇现象:人类活动释放的二氧化碳有大约25%的全球碳流的汇是科学尚未研究清楚的,这既是著名的火汇现彖。

7賦可莓续发晁况满定幺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盂求的构成危害的发展。二?知识要点

1?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即个体、种群、群落和牛:态系统四个组织层次。

2?生态因子的分类:按其性质分为气候因了、土壤因了、地形因了、生物因了和人为因子五类。

3 ?念态因子作用特征:

⑴综合作用: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凶了不是孤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凶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⑵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它的?< 因子。

J走4 秋孕之育阶

深度(N)汨畛(C)深度(旳温度(D 冃右*

6?动物类型:按动物热能的主要来源,把动物分为外温动物和内温动物。 7. 有效积温法则:K=N (T ?C) K :生物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用“L1度”表示 N :发育历期,即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天数 T :发育期间的环境平均温度 C :该生物的发育阈温度 8. 土壤的分类:根据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类。 9. 种群的特征:⑴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⑵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量是变动的 ⑶遗传特征:种擀具冇一定的基因组成,即系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他物种,但基因 组成同样是处于变动之中的。 10-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有的各种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多为统计学指标,大致有:⑴种 群密度,它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

⑵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⑶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结构和种群增长率等。 11.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下到上配置而成的图。

包括A : B :稳定型种群 C :下降型种群。 增长性种群 間,在接近生命寿命前只冇少 数个体死亡。 II 型:曲线呈对和线型,表示在整个生活期中,又冇一个较稳定的死亡率。 III 型:曲线凹型,表示幼体死亡率很高。 13?种群增长率r=lnR<>/T R 。:世代的净增殖率 T :世代长度 14.逻辑斯谛方程:dN/dt=rN (1 -N/K) 逻辑斯谛方程曲线通常划分为五个吋期: ⑴开始期:也可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 ⑵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 ⑶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般时,密度增氏最快。 ⑷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⑸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 值而饱和。 电勺.m 卑冷$冊金杞任许FH 袖评林匕猎开U 的史册 切旦渔业、牧业。林业等领域确 2 "世 £物进化对策理论中滋重要 ,气候 多变,难以预测、不确定 稳定、可预测、较确定 c 死亡 1 常是灾难性的、无规律、 非密度制约 比较有规律、受密度制 约 (存活 1 存活曲线III 型.幼体存活 率低 存活曲线1、II 型.幼 体存活率高 ;种群大小 时1 司上变动大,不稳定, 通常低于环境容纳量K 值。 时间上稳定,密度临近 环境容纳量K 值。 2种内、种间 (兗争 多变,通常不紧张 经常保持紧张 (选择倾向 \ 发育快;增长力高;提早 生肓;体型小;单次生歹宣 发育缓慢;兗争力高; 延迟生肓;体型大;多 次生殖 1寿命 短.通常小于1年 长,逋常大于1年 最终结果 高繁殖力 高存活力 3种郡的波动;④种群的爆 18.群落的基本特征:①具有一定的种内组成;②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发; 群间 遇, 概念

骤: BI 嗨间个体交换,使抓奶哥

③样落貝有自己的内部环境;④具有一定的结构;⑤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⑥具冇一定的分布范围;⑦具冇边界特征;⑧种群中各物种不具冇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19.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按其演替方向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进展演替是指随着演替的进行,牛?物群落的结构和种内成分山简单到复朵,群落对环境的利用,山不充分到充分,群落生产力由低到高逐步增高,群落逐渐发展为中生化,生物群落对外界环境的改造逐渐强烈。而逆行演替的进程则与进展演替相反,它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不能充分利用环境,生产力逐渐下降,不能充分利用地而,群落旱生化,对外界环境的改造轻微。

20?排序的类型:排序方法可分为两类,利用环境因索的排序称为直接排序,乂称直接梯度分析或者梯度分析,即以群落生境或其中某一生境因了的变化扌1‘1定样地生境的位序;另—?类是群落排序是用植物群落本身属性排定群落样地的位序,称为间接排序,乂称间接梯度分析或者组成分析。

21 ?生态效率的各个能量参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摄取量(I):表示-?个牛物所摄取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代表光合作用所吸收的H 光能;对于动物来说,它代表动物吃进的食物的能量。

同化量(A):对于动物来说,它是消化后吸收的能虽,对分解者是指对细胞外的吸收能虽;对于植物来说,它指在光介作用中所固定的能屋,常常以总初级生产屋表示。

呼吸量(R):是指生物在呼吸灯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消耗的全部能量。

生产量(P):是指生物在呼吸消耗后净剩的同化能量值,它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累积在生物体内或生态系统中。对于植物来说,它是净初级生产量。对于动物来说,它是同化量扣除呼吸量以后的净剩的能量值,即P=A - Ro

22.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

反馈:就是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系统偏离加剧。如在生物纶长过程中个体越来越大,在种群持续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不断上升,这都属于正反馈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札I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23 ?地球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海洋上:山河口湾向人陆架到大洋区,单位而积初级牛?产量和生物量有趋于降低的明显趋势。

前瑚礁和海藻床是高生产量的,大洋区净生产量相当低,被称为海洋荒漠。

陆地上:湿地(沼泽和盐沼)牛:产量是最高的,热带雨林牛:产量也很高。山热带雨林向温带常绿林、落叶林、北方针叶林、稀树草原、温带草原、寒漠和荒漠依次减少。

24?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收获屋测定法、氧气测定法、CO?测定法、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叶绿素测定法。

25?生态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6?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分为三大类型:水循环、气体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27?全球水循环的库:海洋库、两极冰盖、地下水、湖泊河流、土壤水分、大气中水、生物体中水;

碳循环的库:碳库包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无机碳和*物机体中的有机碳。

28?环境污染的类型:犬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有毒物质与核污染、噪声污染和光污染。

29?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途径:一是改进能源结构,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夭题

1?水生演替系列

在一般的淡水湖泊中,只冇在水深5?7m以内的湖底,才冇较大型的水生植物生匕而在水深超过5?7m时,便是水底的原牛裸地了。因此,根据淡水湖泊中的深浅变化,其水化演替系列将有以卜?的演替阶段。

(1)自由漂浮楠物阶段:此阶段中,植物是漂浮生氏的,其死亡残体将增加湖底冇机质的聚积,同时湖岸雨水冲刷而带来的矿物质微粒的沉积也逐渐提高了湖底。这类漂浮的植物冇: 浮萍、满江红以及一?些藻类植物等。

⑵沉水植物阶段:在水深5?7m处,湖底裸地上最先出现的先锋植物是轮藻属的植物。轮藻属植物的生物量相对较人,使湖底冇机质积累较快,自然也就使湖底的抬升作用加快。的那个水深至2?4m时,金鱼藻.眼了菜.黑藻、茨藻等高等水生栢物开始大量出现,这些植物牛长繁殖能力更强,垫高湖底的作用也就更强了。

⑶浮叶根生植物阶段:随着湖底的口益变浅,浮叶根生植物开始出现。这些植物一方面由

于其自身生物量较大,残体对进一步抬升湖底冇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这些植物叶片漂浮在水而,当它们密集吋,就使得水下光照条件很差,不利于水卜?沉水植物的牛长,迫使沉水植物向较深的湖底转移,这样又起到了抬升湖底的作用。

⑷直立水生阶段:浮叶根生植物使湖底大大变浅,为治理水*植物的岀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最终直立水&植物収代了浮叶根生植物。这些植物的根茎极为茂密,常纠缠交织在一起,使湖底迅速抬高,而月?冇的地方甚至可以形成一些浮岛。原来被水泥淹没的土地开始露出水面与大气接触,生境开始具冇陆生植物生境的特点。

⑸湿生草木植物阶段:新从湖中抬升岀来的地而,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而1L还含有近于饱和的土壤水分。喜湿工的沼泽植物开始定居在这种*境上。若此地带气候干旱,则这个阶段不会持续太氏,很快旱生草类将随着生境中水分的人虽丧失而取代湿生草类。若该地区适于森林的进展,则该群落将会继续向森林方向进行演替。

⑹木木植物阶段:在湿纶草木植物群落中,最先出现的木木植物是灌木。而后随数目的侵入,便逐渐形成了森林,英湿生生境也最终改变成中生生境。

由此看来,水生演替系列就是湖泊填平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湖泊的周围向湖泊中央顺序发生的。因此,比较容易观察到,在从湖岸到湖心的不同距离处,分布着演替系列中不同阶段的群落环带。每一带都为次一带的“进攻”准备了土壤条件。

2.旱生演替系列

旱纶演替系列是从环境条件儿段恶劣的岩石表而或砂地上开始的,包括以下儿个演替阶段。

⑴地衣植物群落阶段:岩石表而无土壤,光照强,温度变化大,贫瘠而干燥。而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最先出现的是地衣,而且是壳状地衣。地衣分泌的有机酸腐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再加Z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坚硬的岩石表面出现了一些小颗粒,在地衣残体的作用下,该细小颗粒冇了冇机的成分。英后,叶状地衣和枝状地衣继续作用岩石表层,使岩石表层更加松软,岩石碎粒中有机质也逐渐增多。此吋,地衣植物群落创造的较好的环境,反而不适合它自身的*存了,但却为较高等的植物类群创造了生存条件。

⑵苔銅ft物群落阶段:在地衣群落发展的后期,开始出现了苔蘇植物。苔鋼I1[物与地衣相似,能够忍受极端干旱的环境。苔蘇植物的残体比地衣人得多,苔醉的生t可以积累更多的腐殖质,同吋对岩石表而的改造作用更加强烈。岩石颗粒变得更细小,松软层更厚,为土壤的发育和形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⑶草木植物群落阶段:群落演替继续向前发展,一些耐旱的栢物种类开始侵入。种了植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更加强烈,小气候和土壤条件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若气候允许,该演替系列可以向木本群落方向演替。

⑷灌木群落阶段:草木群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喜阳的灌木开始出现。他们常与高草混生,形成“高草灌木群落S其后灌木数量大量增加,成为以灌木为优势的群落。

⑸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发展到一定时期,为乔木的生存捉供了良好的环境,喜阳的树木开始增多。随着吋间的推移,逐渐就形成了森林。最后形成与当地人气候向适应的乔木群落,形成了地带性植被即顶级植被。

在旱生演替系列中,地衣和苔鉢植物植物阶段所需时间最必草木栢物郡落到灌木阶段所需时间较短,而到了森林阶段,其演替的速度乂开始放慢。

由此可以看出,旱生演替系列就是植物长满裸地的过程,是群落中各种郡Z间相互关系的形成过程,也是群落环境的形成过程,只冇在各种矛盾都达到统一时,才能从一个裸地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到达与该地区环境相适应的顶级群落。

阅读“走进诗歌”《诗圣杜甫》完成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

阅读“走进诗歌”《诗圣杜甫》完成素养测试题(后附答案) 诗圣杜甫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卒于公元770年,唐代诗人,字子美。杜甫的祖籍是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为他曾经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推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漫游时期。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至天宝四年(公元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在此期间,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长安时期。天宝五年至天宝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曾六载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杜甫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 杜甫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流亡时期。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杜甫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公元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公元759 年,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漂泊西南时期。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的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公元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公元765 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公元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这一时期曾先后游历吴、越(今江浙一带)和齐、赵(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定居成都草堂,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

诗圣杜甫是什么职务

诗圣杜甫是什么职务 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诗圣杜甫是什么职务 杜甫在他四十五岁之前一直没有正式担任什么官职,虽然他的目标从一开始便是担任官职从此为君王解忧惑,为百姓谋福利的伟大抱负,但是观其一生,杜甫却没有实现这一抱负,甚是可惜,一代人才却这样流落街头。 杜甫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参加了一场科举考试,但是却因新人便显出如此抱负,威胁到了当时的考官,恐其得势,便将其落选,但这并不妨碍杜甫身怀理想。 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杜甫听闻长安招贤纳士,便进京赴考,但依旧被当时的考官破坏入选机会,当时一同考试的人均未入选。而后有幸作“大礼赋”得唐玄宗赏识,但却没有下文,遂杜甫客居长安十年,期间屡次献文以求得赏识,均未果。 在杜甫四十五岁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心系国难的杜甫安置好家人便投奔前线,但被叛军控制在长安,后得以冒险逃出,为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的职位,杜甫此时才算是真正的当上官员为国效命。后

因得罪唐肃宗得到审讯。 同年,长安得以收复,杜甫仍为左拾遗,而因朝中两大势力斗争杜甫被诬陷,因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赴任途中辞官而去。 后逃至蜀中,得好友严武相助,暂且安生,且严武推荐其为成都剑南节度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杜甫因不习惯幕府生活而辞去,而后便再无担任何官职。 杜甫生平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诗圣杜甫生平简介

诗圣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天宝五载至十四载,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六载曾应试“制举”;十载献“大礼赋”三篇得玄宗赏识,命宰相试文章;但均无结果。直到十四载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沉沦和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产生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样的不朽名篇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警世之句。此期流传下来的诗大约100首,其中大都是五七言古体诗。 肃宗至德元载(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200多首,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逝世前作36韵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有“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之句,仍以国家灾难为念。这11年,他写诗1000余首(其中夔州作430多首),占全部杜诗的七分之五强。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 杜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但杜甫并非客观地叙事,以

杜甫诗集、简介

杜甫诗集 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年代:唐,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浣溪沙·麻叶层层叶光》 麻叶层层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展示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与他艰辛的生活历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本文仅就其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和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成因及其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一、杜甫的诗歌折射着现实主义的光辉 (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杜甫的诗歌是时代风云和诗人生活的真实记录,多角度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着及其丰富的思想内容。胡应麟在《唐音癸签》中评论其诗

歌的思想性为“地员海涵,包罗万江”其诗歌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一下五个方面。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赴奉先咏怀》)——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甫诗歌思想内容的第一个特征。杜甫始终关切人民,只要一息尚存,他总希望能看到人民过点好日子,所以他说“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别蔡十四著作》)。因此他的诗不仅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在“三吏”“三别”中,他反映出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羌村》第三首也说到“儿童尽东征”。在《赴奉先咏杯》中,他更指出了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养活了达官贵族:“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父家,聚敛贡城阙。”并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这一根本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在多年饥寒的体验中,加深了对人民的同情。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便忘怀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幼子饥已卒”的情况下,他想到的却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戌卒。”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却发出了这样的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冻死”来换取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当然,杜甫对人民的同情是有限度的。

杜甫简介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在今河南省),唐朝伟大诗人。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至乾元二年(759)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与“诗仙”李白并称“大李杜”。 到华州后,杜甫心情十分苦闷和烦恼。他常游西溪畔的郑县亭子(在今杏林镇老官台附近),以排忧遣闷。他在《题郑县亭子》、《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独立》和《瘦马行》等诗中,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却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 乾元元年(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 乾元二年(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 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 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安禄山与史思明)爆发后,他流亡颠沛,竟被叛军

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诗圣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尖锐对立,展示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一个伟大爱国者的忧国忧民之情,必然在其它方面也有所表现。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的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与他艰辛的生活历程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本文仅就其现实主义的思想内容和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成因及其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一、杜甫的诗歌折射着现实主义的光辉 (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杜甫的诗歌是时代风云和诗人生活的真实记录,多角度地再现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着及其丰富的思想内容。胡应麟在《唐音癸签》中评论其诗

歌的思想性为“地员海涵,包罗万江”其诗歌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一下五个方面。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赴奉先咏怀》)——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甫诗歌思想内容的第一个特征。杜甫始终关切人民,只要一息尚存,他总希望能看到人民过点好日子,所以他说“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别蔡十四著作》)。因此他的诗不仅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在“三吏”“三别”中,他反映出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羌村》第三首也说到“儿童尽东征”。在《赴奉先咏杯》中,他更指出了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养活了达官贵族:“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父家,聚敛贡城阙。”并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阶级对立这一根 本矛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在多年饥寒的体验中,加深了对人民的同情。有时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便忘怀了自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幼子饥已卒”的情况下,他想到的却是“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戌卒。”当茅屋为秋风所破时,他却发出了这样的宏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宁愿“冻死”来换取天下穷苦人民的温暖。当然,杜甫对人民的同情是有限度的。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魔的简介

诗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着名诗人,也是中国最着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而当大梦初醒来,幻境消失,又引出了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这种想落天外的特点,大大发展了庄子寓言,屈原初次的浪漫精神和表现手法,也融汇了道教的神仙意象,具有令人惊叹不已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诗仙」的赞誉。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他的七言古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 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诗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名人推荐杜甫

《走近杜甫》名人推荐课 第二小学任粉霞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名人,激发探究名人及赏析名人作品的兴趣。 2. 探究名人,从名人身上汲取力量,学得智慧,陶冶情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名人 1.古诗名句对对碰。 2.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对的诗句都是?(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歌史上两座并歭的高峰,我们已经研究了诗仙李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近千秋诗圣杜甫,好吗?(板书:走近杜甫)根据你已有的知识积累,你对杜甫了解多少? 二、介绍交流,了解名人 (一)文学成就 (课件人物介绍) 自由读一读人物介绍,交流:你又对杜甫有了哪些了解?(抽生交流) 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圣?(成就难以企及) 师:其实诗圣杜甫的成就远远不止这些,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收集资料去了解他。 (二)、生平经历 过渡:想不想深入地了解这位文化名人?那我们就走进他的一生。

(课件)根据杜甫创作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你觉得他的一生会是怎样的一生?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呢? 1.读书与漫游期(33岁前)(712-745) (课件) 生自由读一读,交流:你了解到了什么?(理想远大才华横溢快乐……) 师:这个时期的杜甫是快乐的,是幸福的。他像李白一样有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当他游历到泰山时,被泰山壮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于是写下描写泰山的千古佳作《望岳》。 出示《望岳》 自由读一读,抽生读评价,结合注释再读一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泰山? 师:面对高耸入云的泰山,年轻的杜甫竟然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课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2.困守长安十年时期(34岁-43岁)(746-755) 过渡:杜甫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他要出山辅助君王,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安史之乱(755-763)的前夕,杜甫带着满腹才华,带着无限的自信来到长安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怎么样呢?我们来读一读人物故事(课件)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师补充:杜甫落榜了,父亲也病故了,生活变得一塌糊涂。他四处给达官贵人写信,希望得到他们引荐,但遭受的却是冷眼和不屑。此时的杜甫心情如何?(生自由交流) 小结过渡:科举考试的失败并没有阻止杜甫对仕途的追求。他还是矢志不渝地追随唐朝政府,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阶段 3.沦陷与为官时期(44岁-47岁)(756-759)(课件) (课件)抽生读,交流:你想说什么?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就

诗圣杜甫职务范文

诗圣杜甫职务范文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诗圣杜甫是什么职务 杜甫在他四十五岁之前一直没有正式担任什么官职,虽然他的目标从一开始便是担任官职从此为君王解忧惑,为百姓谋福利的伟大抱负,但是观其一生,杜甫却没有实现这一抱负,甚是可惜,一代人才却这样流落街头。 杜甫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参加了一场科举考试,但是却因新人便显出如此抱负,威胁到了当时的考官,恐其得势,便将其落选,但这并不妨碍杜甫身怀理想。 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杜甫听闻长安招贤纳士,便进京赴考,但依旧被当时的考官破坏入选机会,当时一同考试的人均未入选。而后有幸作“大礼赋”得唐玄宗赏识,但却没有下文,遂杜甫客居长安十年,期间屡次献文以求得赏识,均未果。 在杜甫四十五岁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心系国难的杜甫安置好家人便投奔前线,但被叛军控制在长安,后得以冒险逃出,为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的职位,杜甫此时才算是真正的当上官员为国效命。后因得罪唐肃宗得到审讯。 同年,长安得以收复,杜甫仍为左拾遗,而因朝中两大势力斗争杜甫被诬陷,因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赴任途中辞官而去。

后逃至蜀中,得好友严武相助,暂且安生,且严武推荐其为成都剑南节度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杜甫因不习惯幕府生活而辞去,而后便再无担任何官职。 杜甫生平 年少优游 杜甫因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 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漫游生活,回到长安。 仕途不顺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魔的简介

诗仙-诗圣-诗佛-诗鬼-诗魔的简介

诗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

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邱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

杜甫介绍和生平事迹各时期作为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生于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壮游时期(712—745)(35岁前)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开元二十九年,他返回洛阳,筑室首阳山下。约在此时,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结婚。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的齐赵之游。

杜甫简介及其生平经历

杜甫简介及其生平经历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社会写实著称。生于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又被称杜拾遗、杜工部、杜少陵、杜草堂。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虽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杜甫早年的生活情况记载很少,主要从的诗歌中得知。杜甫生于712年2月12日,准确的出生地尚未知晓,但估计在巩县(今巩义市)。他的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一个有名的政治家和诗人,“(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他的父亲杜闲,曾官至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审言生闲,闲生甫”。杜甫的母亲是清河东武城(今属山东)人,在杜甫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父亲杜闲续娶卢氏,杜甫并没有从卢氏身上得到多少母爱,反倒是他二姑担当了母亲的角色,把小杜甫抚育成人。杜甫有一个哥哥,早夭,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杜甫在诗中常提到他们,但杜甫从未在诗中提到他的继母。 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见杜甫是个早熟的孩子。杜甫幼年很是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但这个早熟孩子超强的记忆力和出众的文学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杜甫在青年时代曾数次漫游。十九岁时,他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回故乡参加“乡贡”。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他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杜甫遂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之游。开元二十九年,他返回洛阳,筑室首阳山下。约在此时,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结婚。天宝三载(744年)四月,杜甫在洛阳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人相约为梁宋之游。之后,杜甫又到齐州(今山东济南)。四载秋,转赴兖州与李白相会,二人一同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结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深厚友谊。秋末,二人握手相别,杜甫结束了“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的齐赵之游。 天宝六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

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

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 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735)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写下如《望岳》等诗。 《望岳》 南岳(衡山)、西岳(华山)。第一首《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 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第二首《望岳》为 咏华山之作,流露出作者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望岳》则咏衡山,流露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 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 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 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2011江苏卷]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①,俊逸鲍参军②。 渭北春天树③,江东日暮云④。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⑤。 作品注释 ①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②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③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 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④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⑤论文: 即论诗。六朝以来,通称诗为文。

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汇总

杜甫生平简介及诗歌创作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他的生活从20岁后可分为四个时期。 漫游时期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 。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第一次是在江南一带。(735)回洛阳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次年在齐赵一带开始了第二次漫游,他在这两次漫游里,看到祖国秀丽雄伟的山川,吸取了江南和山东的文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写下如《望岳》等诗。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共有三首,故又称“望岳三首”,分别为咏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西岳(华山)。第一首《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第二首《望岳》为咏华山之作,流露出作者官场失意之情。第三首《望岳》则咏衡山,流露作者的爱国忠君之情。 天宝三载(744),在洛阳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访道寻友,谈诗论文,有时也议论时事,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秋,杜甫将西去长安,李白准备重游江东,他们在兖州分手,此后没有再会面,杜甫为此写过不少怀念李白的感人诗篇。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①,俊逸鲍参军②。 渭北春天树③,江东日暮云④。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⑤。 作品注释 ①庾开府:指庾信。在北周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马、司徒、司空),世称庾开府。 ②鲍参军:指鲍照。南朝宋时任荆州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③渭北:渭水北岸,借指长安一带,当时杜甫在此地。④江东:指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当时李白在此地。⑤论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