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昌是什么意思 文昌的典故.doc

文昌是什么意思 文昌的典故.doc

文昌是什么意思 文昌的典故.doc
文昌是什么意思 文昌的典故.doc

文昌是什么意思文昌的典故

大家是不是觉得文昌这个词很熟悉啊!那么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昌是什么意思文昌的典故”,欢迎参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词语释义的内容,实用材料栏目。

文昌是什么意思文昌的典故

文昌的意思:文昌原是属星官名,有“文曲星”或“文昌”的说法,而掌管“文昌”的属官,则称之为“文昌帝君”。在神话中,文昌星君掌管天下的功名、禄位大权,因此,文昌星成为文人崇拜的星座,人们为祈求文昌星君保佑地方文化昌盛,多得功名。

拼音:wén chāng

注音:ㄨㄣˊ ㄔㄤ

词条:文昌

【全拼】:【wén chānɡ 】

英语:Wenchang

【释义】: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

2.指星神。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4.即文昌帝君。

5.指文昌省。

6.宫殿名。

词义介绍:

1. 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元嘉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 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 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蜀梓潼神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孔子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文星”。

4. 即文昌帝君。清袁枚《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文昌。” 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文昌。”参见“ 文昌帝君”。

5. 指文昌省。唐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韩愈《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顗宜当之。” 前蜀韦庄《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苏辙《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 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文昌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注:“ 文昌,正殿名也。” 南朝梁沉约《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金华兮议宣室,昼武帐兮夕文昌。” 唐骆宾王《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文昌。”

词语典故:

文昌帝君的来历: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忠主孝亲: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外,《梓潼帝君化书》称,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成书于宋元时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列举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的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

文章司命:《文昌帝君阴骘文》称,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间,世为士大夫,为官清廉,从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济人之难,救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凡世间之乡举里选,大比制科,服色禄秩,封赠奏予,乃至二府进退等等,都归文昌帝君管理。

奉祀: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也逐渐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宫、文昌阁或文昌祠,其中以四川梓潼县七曲山的文昌宫规模最大。一些乡间书院和私塾也都供奉文昌神像或神位,其间虽时有兴废,但因文章司命,贵贱所系,所以一直奉祀不衰。旧时每年二月初三日为文昌帝君神诞之日,官府和当地文人学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奉祀,或吟诗作文,举行文昌会。

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现代地名:文昌市

华夏文明致力扬,廉洁美誉遍龙江。

珍言睿敏揉清影,雅序谦和溢淡香。

锦句连珠评作品,华章剪玉赞文昌。

点睛妙笔添神韵,合璧生辉绚雪疆。

文昌市,海南省直辖县级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地处东经

108°21′至111°03′,北纬19°20′至20°10′之间,东、南、北三面临海,西面与美兰区和琼山区相邻,西南面与定安县和琼海市接壤,属

热带季风岛屿型气候。全市陆地总面积248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600平方公里,共有17个镇3个农场,人口55.88万人(202X年常住人口)。

文昌,古称紫贝,自西汉建置已有2100多年历史,为海南三大历史古邑之一,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所在地。

文昌被全球机构推选获评为“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