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大胆探索,稳步推进

积极促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四中学新课程改革阶段性总结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2003年秋季开始,我们带着这一理念,围绕这一目标,潜心钻研,不断反思,踏踏实实地实践着新课程,从最初的迷茫与困惑,到现在的喜悦与收获,我们走出了一条“四中”特色的新课程改革之路。

一、实施新课程:立足校本,创新学校文化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学校文化的创新。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立足校本,将创新学校文化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抓手。

(一)推行校本管理,创新课改运行机制

1、实现课程理念与学校哲理的和谐统一

作为学校文化核心的办学哲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灵魂。为适应课程改革发展需要,为了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学校的办学哲理统一到“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上来,确定了“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办学理念,制定了“追求生态成长,实现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将学生、教师、家长、学校的共同发展作为学校的主要价值取向,并让之成为学校全体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的统帅下,我们的课改方向正确、目标明确,与激情相伴,与生命同行。

2、实现课改规性与创新性的完美结合

一方面,注重课改实施的规性。我们强化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各部门共同参与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确定了“小步走,不停步”的实施原则,制定了《第四中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围、规模及周期、措施。我们还通过教代会建立了一套符合学校实际、适应形势发展的具有个性的管理制度体系,规办学和执教行为,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将常规管理与评优授奖、考核晋级严格挂钩,促进了课程改革工作的自觉性。学校还围绕课改设计了《学生作业设置和批改要求》、《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表》、《学校活动情况记载表》、《工作奖惩记载表》和《参赛情况记载表》等多种表册,进一步规了课改管理工作。

一方面,注重课改实施的创新性。我们主要通过价值引领、评价引导、特色创建等手段来实现。⑴价值引领。学校的系列制度,如优秀教师评比条件、年度职称考核细则、特色成果奖励方案、常规质量奖惩条例都体现了“关注教师生命价值、引领教师发展”理念和促进教师自主管理的原则:一是这些制度都是公开的,条件是明摆的,人人都可以对照条件去争取,对照标准去努力,只要你努力,你的生命价值就能体现,只要你奋斗,你的生命质量就有品位。二是这些条件、这些标准都是随着课改、学校的发展而调整、更新、提高的。我们通过制度的动态发展,来引领教师的发展,实现学生、学校的发展。⑵改革评价。学校先后制定了《新型课堂教学评价细则》、《教师素质发展性考评细则》等规性文件,评价课堂教学的导向,不是求全责备,也不是看表面的、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而是看这堂课是否有新意,是

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否让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新容进入课堂。对教师的评价,不是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导向,而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从德、能、勤、绩等几方面全面地进行综合评价,提倡教师的自评互评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对学生评价的机制和方式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制定和修订了学生评价的有关表格,起草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构建了包括基础表现、学业成绩和个性特长等三项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了自评与互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成长记录袋与课堂观察、管理评价与激励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倡导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⑶特色创建。学校逐步开展了特色级组、特色班级、特色教师、明星学生的评比活动,通过特色评比活动调动了全员进行课改创新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二)开展校本培训,锤炼课改师资队伍

教师是落实课程改革的关键人物,是课程的实施者、设计者、实际解读者,开展校本培训,锤炼师资,是课程改革的前提。

1、抓实校本培训规划

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确立了“校级、组级、个人”三级培训模式,修订了相关制度,对校本培训作了具体规定、明确要求,使校本培训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学校注重教师师德修养的提升,在教师中倡导“德学齐修,敬业善教乐研”的教风和“我努力,我与四中共成长”的教师精神,把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划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我们先后两次召开教师职业生涯策划会,开展“做四中人”大讨论,组织教师结合课改要求和自身实际,进行个人专业成长三年规划,制定明确的阶段成长目标与措施,引导教师在课改中追求人生的价值。

2、营造校本培训氛围

催人奋进的学习氛围是校本培训的基础。我们坚持环境“逼”人、表率引路,营造学习型组织所需要的学习氛围,使老师们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指南,周围有榜样。⑴坚持环境“逼”人。广泛订阅资料,保证源头活水常新,搭建信息技术平台,逼着钻研信息技术。四年来,订阅报刊每年两万多元,信息网络总投入达20多万元。⑵坚持表率引路:首先是学校行政带头,做到教育理论学习在先,信息技术掌握在先,学习培训行动在先。其次是学校名师引路。开展拜师结对传帮带活动,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表率作用,让他们带动一批,影响一片。

3、优化校本培训过程

我们开展校本培训,一在利用资源上做到外结合,通过“请进来、围拢来、走出去”等形式,“请专家教授来校指导、学校自行组织培训、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等途径进行教师培训。四年来,学校几乎每个星期有教师外出学习培训,选送参加省、市、区新课程教师培训、研讨达100人次以上,每年培训费用万余元。学校每个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培训,组织的全校性新课程通识培训达3次,学科培训达10多次。二在对象和形式上做到点面结合,即自学研修与群体沙龙相结合,个体带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骨干教师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

三在容上做到线块结合。校本培训的容是全方位的,有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两条线,每条线上又有许多块:政治学习方面有政治思想的培训、有师德修养的培训。业务学习方面,抓观念转变有教育理论培训,抓能力提高有课程标准培训、教学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教育能力培训、通用基本功培训、教师特长培训。全方位的培训为复合型课改教师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发展校本教研,优化课改研究策略

开展校本教研是建设新课堂的重要举措,是实施新课改的有效策略。为强化校本教研,学校搭建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校本教研框架,建立了“研、说、教、评”一体化的校本教研模式,使校本教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个体参与与全员思考相结合,既积累了大量有用的资料,又激活了教师探索精神、研究意识,取得了显著效果。

1、构建校本教研制度体系

学校先后制订了系列制度:(1)案例反思制度。每月每位教师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写一篇“反思案例”,并在集体备课流、反思、创新。每学期,学校组织“我讲我的课改故事”的案例评比交流。(2)推门听课制度。行政领导每周推门听课1—3节,听课后及时交流及时反馈,共同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平等对话的氛围。(3)调研视导制度。每学期,对不同情况的教师进行一周的跟踪调研,帮助教师提炼教学经验,改进教学缺陷,制定下阶段自我培训计划,促进教师成长。(4)磨课制度。学期初教师自定课题,学校统筹安排。由

教导处明示上课教师的时间、地点、课题。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必须听课,其它教师均可参与听课。(5)集体备课制度。学期初拟定集体备课计划,每周定时开展集体备课。目前,许多学科备课组都在尝试电子集体备课,大家先分单元由一人主备出电子教案初稿,再集体研讨打印出共性教案,上课前教师再根据班级实际进行个性完善,这样既实现智慧共享,也减轻了教师负担。(6)专家顾问制度。我们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可能邀请各级专家来校做讲座,但更注重发挥网络优势,聘请市、区知名教育专家们为我校网上专家顾问,与他们在网上进行交流,获得他们的点拨与引领。

2、开展校本教研特色活动

一是重视实体管理。我们十分重视对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制定了特色组评比细则,对教研(备课)组活动做了明确规定:单周开展教研组大组活动,双周开展备课组小组活动,每次活动都定主题,定主持人,定发言人,且有详细记录。各教研组通过“四抓”(抓集体备课、抓说做课活动、抓听评课活动、抓经验交流)让老师们深入研讨,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高能力。二是突出课堂中心。我们要求老师们把课改重心放在课堂,教学研究、教育反思围绕课堂进行。每年每位教师做一堂公开课,由教导处和教研组对上课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划等。组教师对上课情况进行集体研讨,肯定优点,找出不足,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最具反思成长意义的是“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教学大行动,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推荐中青年教师执教,反复修改、试教,小组成功后再在教研组展示,当堂评课,每一堂课都体现了教

师集体的智慧,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成为教育案例的场景素材,赛课的目的不再是比出谁的素质高,谁的能力强,而是促进全体老师在研讨、反思中实现专业成长。三是落实课改研讨。围绕“新课标、新课程”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走进新课程”优质课展评活动,有课题研讨活动,有“七、八年级新教材如何教”、“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探讨”、“新课程教学得与失”大家谈活动,有教师“三我”故事、教学案例评选活动。本学年,我们开始尝试进行网络教研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教研活动形式受时间、空间、人员限制的局限,把教研活动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还定期组织竞赛测评活动,有“新课程知识抢答”“教师专业知识考试”等,通过比赛、测试,让老师们认识不足,发现差距,主动提升自我。

3、推进课程改革教育科研

一方面规科研管理。学校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出台了《四中教育科研暂行管理条例》,对全校科研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安排专人负责课题资料的全面整理归档工作。定期召开科研管理会,对学校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和课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调整工作思路,规课题研究。

一方面落实科研工作。每学期都组织一至两次课题研讨活动,形式多样,有研讨课、座谈会等,并注意随时记载研究情况。在重点课题的带动下,许多教师主动申报个人研究课题,研究活动也扎实地开展。今年,我校申报的《农村初中“控辍”的策略研究》立项为区规划办“十一五”专项课题。

(四)开发校本课程,凸现课改工作亮点

为了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适应性,我们注重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成为我校课改工作的亮点。

1、开发校本学科课程。我们深入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通过对以上课题的研究,遵循“组建网络,编制大纲→调查研究,专家论证→收集资料,发掘资源→深入学习,科学编写”的开发流程,依托“白浒本土文化”自编了以综合实践活动和人文教育为特色的《白浒情》本土文化课程,由老师们结合学科分年级进行教学,并渗透到各实践活动之中。

2、开展特色校园活动。我们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师生书画比赛、口语交际比赛、科技(环境)教育周、古诗词背诵比赛、艺术节、体育运动会、拔河比赛等,我们还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西港污染状况的调查、爱我家乡社会调查、查找错别字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建设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素质。

二、体验新课程:感受变化,思考课程发展

四年的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收获。四年的新课程,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示,新的困惑。

(一)感受新变化

1、课堂改变了。一是课堂观念变了。《纲要》和相关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改理念开始为大家所接受,并被尝试着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

践中。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更多转向学生课堂行为表现,关注他们的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二是课堂气氛变了。大多数教师能运用激励性言语来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赞赏学生,课堂气氛显得、和谐、宽松。课堂教学中“意外”很多,没有“预约”的精彩也很多,课堂教学已不是纯预设的,而是动态变化的了。课堂里的笑声多了,话语多了,争吵多了,人的情感不再被课堂的氛围束缚得平静无波。三是学习方式变了。大多数学生已从传统学习方式逐步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现出来,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这些变化,就如一缕缕春风,使人感到清新、舒坦。

2、人成长了。一是教师成长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得到锻炼,能较好应用新理论组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气氛更加和谐。一大批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为学科骨干,成为课改带头人。有多人先后在市、区、片级课堂比赛中获奖,在省、市、区报刊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各级获奖论文十多篇。二是学生成长了。学生十多人次在国家、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10多人次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文。

3、学校发展了。通过课改,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晰,办学特色进一步凸现,办学成果进一步丰硕。2004年,学校被市教育局

评为校园环境建设示学校。学校还先后被评为“市级交通文明学校”、“模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今年中、高考,我校更是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绩。

(二)思考新发展

反思新课程,发展新课程,我们责任重大。

1、课改意识需要再次上发条。课改初期,大家信心百倍,干劲十足。经过四年课改,取得了众多成绩,但也遇到了众多的阻力和困难。目前,有学术界的争议,有社会上的批判,也有个别否定的声音。虽然大家都明白,课改是发展的趋势,没有回头箭,只能前进。但许多教师的课改信心仍受到打击,有困惑的,也有松懈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再上发条,增强大家的课改意识,提升课改的信心。

2、新课堂需要坚持为习惯。新课堂初步形成,但出现学科之间、年级之间不均衡的现象。而且许多课堂只是短期变化,只是单纯为课改而变化,所以常有反弹。要让新课堂真正落实,需要恒心和毅力,要长时间坚持,每节课、每分钟都坚持,达到自然、习惯的境界。

3、教师需要探索与创新精神。课程改革工作,需要实验者有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但由于待遇、体制、教师素质等诸多原因,教师缺乏动力和潜力,其探索和创新精神缺乏,成为课改的薄弱环节。

4、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评价是课改运行的指挥棒,但我们目前评价改革的焦点集中在对学生的评价改革,而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仍然跟不上节拍,目前的评价机制同课改的实施要求仍不相适应。

5、期待更多的专家引领。常常有“知道要做什么,但不知怎么做”的感觉,“摸不着石头过河”。希望多得到专家的具体指导,少走一些弯路。

回首过去,成绩喜人,学校各方面有了跨跃式的发展;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新课程正在路上。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努力实践,辛勤耕耘,朝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奋力前进。

第四中学

二〇〇八年七月十四日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 包家屯九年一贯制学校马丹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本人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 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的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

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一、赏识学生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人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老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那么,你就说他已经具备哪些品质,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给以学生什么样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行进方向。 在我的教学生活中有一次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我正在全身心地投入在课堂教学时,猛然发现我的一个学生在桌上趴着睡觉,我脑门一热当场真想“收拾”他一顿,可是我冷静地一想,走到他身边小声地对他说:“你是那么聪明,老师一直对你有很高地期望,充满信心,

【工作总结范文】20xx年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20xx年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全面启动。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这一教学改革的洪流中,立足本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勇于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经过几年的课改实验,我们感到: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在发生变化,教育教学评价在发生变化,教师“教”的行为在变化,学生“学”的方式也在变化。学校紧紧围绕坚持“以人为本”,教科研相结合,创建让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和谐学校的办学目标,根据教育局和学校制定的课程改革方案,把学校的课程改革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部分,并征求教师意见,做到全员参与,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坚持层次管理,几年来,在教研室精心指导下,大家齐心协力,克服困难,认真完成了课程改革阶段任务,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实验过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定位准确 学校成立由徐广臣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及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教科研指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布置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将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定位为起点要高,立足要实,效果要好;学校教学处详细制定了《三岗乡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验方案》,领导班子定措施、抓落实,下课堂听课,询问教师、学生、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感受、建议和要求。及时将课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汇总、研究,并在学校课改工作会议上商讨对策,作到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 二、系统学习课改理论和实践经验。 几年来,教导处围绕基础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收看网上直播的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各学

科新课程标准有关理论知识,使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师自学、集中学习、看录像等多种形式,深化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研究性学习内涵的认识。又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县新课程理论培训。全体教师参加了教研室组织的新课程理论的测试,撰写了体会文章。通过多次培训和学习,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本次课改的目的意义,明确此次课改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规范到素质教育的轨道;通过学习,提高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教好的,实施分层教育,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学期开学前学校都派下半年担任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使老师们对新课程有一个新的认识,对如何实施新课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真正做到“先培训先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在广大教师对新课程已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乡级会课时要求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各科的《课程标准》等,采取集体学习、分组学习和自学等形式,真正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教学行为,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现代教育功能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和教育评价观。老师们在培训中学习,在培训中提高,边培训、边实践、边提高。 在教师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每月有一篇教学反思,每学期上交一个典型案例,每学期上交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论文,提供一个有关教育教学的问题或给学校提一个合理化建议;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校级研究课;每学期自学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并做好一万字的读书笔记。通过“六个一”活动的开展,力求使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中心小学在学期末评选出优秀案例、反思、论文,集结成册,全乡推广,并给予了适当的奖励。

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 最近我在网上通过观看几节教学视频,我感受到了课堂变革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在我的以往课堂教学中,我也想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总是在思想上有所顾虑,担心学生不会学习,担心学生学不好,担心把学生给耽误了,担心课时紧,任务重,没法完成被学期的教学计划。另外,我还担心学生在课堂上玩大于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改革可能成功,但不意味着百分百的成功,教改失败又怎样来弥补? 我平时还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到了游戏厅里不需要任何人教,学生就能很快地学会打游戏,并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为什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通过观看本次的教学视频,我发现我把学生管得太死了,总是规定学生做我教过的操作,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不活跃。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

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学习课堂变革一点初浅体会,课堂变革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课程变革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课堂变革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总结

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总结

计算物理与MATLAB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总结 李晓莉(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物理学是运用许多基础数学理论(如偏微分方程理论、线性代数、非线性规划等)和先进的计算技术(如性能优良的计算机和优秀的数值计算软件)对物理学研究前沿的挑战性问题进行大规模数值模拟和分析的学科。计算物理学的发展对统计物理、核物理、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生物物理、凝聚态物理、地球物理、大气物理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计算物理学的发展也带动了光学、力学、电磁学等基础学科的教学及实验的发展;另外,计算物理学在各种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其他相关技术(如图像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传统计算物理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课程内容多而教学时数少,很难做到在有限的学时里使学生对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另外,传统的计算物理教学模式只重视对数值计算方法和原理的讲解,强调理论上的高度抽象性与严密逻辑性,而忽视应用的广泛性和高度技术性,涉及内容多为繁杂的数学推导,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容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计算物理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使计算物理课的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而计算物理与MATLAB软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变当前的困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改善教学效果。 一、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对计算物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总结如下: (1)分析课程特点,强化教学主线 ①通过介绍计算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告诉学生学习计算物理的必要性,通过介绍计算物理学在凝聚态物理等科研领域的应用而取得的科研成果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例如,简单介绍物理学领域最具有代表性的三类数值计算方法——分子动力学方法、蒙特卡罗方法和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能带计算方法,为学生后续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转眼间一学年已悄然结束。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区教育局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广泛地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现将一学年新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我校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件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校教师将一轮课程改革视为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2、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

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师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4、重视课改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课改实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自我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之外,还注意了解最新信息,学习先进校的经验,注意兄弟校之间的探讨与交流。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在进行课后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式分析,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阶段性学习努力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长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2、为了使我校教师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一年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上好5节公开课,并进行课后交流,相互切

2020年高中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工作总结

本次学习从7月25日至8月7日,其中7月26、27两天是参加《全国高中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7月28至8月6日是参加《教育部xx 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专家团队答疑工作》。下面我详细汇报一下。 在《全国高中学校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上的收获可以用一下关键词来总结“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数学阅读理解、作业评价、数学本质。”新课程的主持人刘坚、王尚志、张饴慈、张思明等都做了报告;6个先进学校的代表做了发言。共有大约15名专家、老师出席活动,还有数学通讯、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等杂志媒体参加。虽然新课改没有实质性与根本性的突破,但是已经有很多学校抓住机遇、走在前面,而且教育部门对此次新课改决心很大、极为坚决,不积极推进新课改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在《教育部xx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的1天中,主要是以课程专家的身份每天批改作业、上午学术报告、穿插小组座谈研讨、晚上学术沙龙等活动。可以用一下关键词来概括“把数学教的更简单。”“把数学的本质教给学生。“‘问题’对数学课堂太重要了。“‘图对于数学太重要了。”“学会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索。”“‘数学阅读’的培养。”“三维生态教学课堂”。“课堂教学观察。”“教学活动经验。”“区域教研。”“作业评价---学生批作业。”“双向数学建模”“数学阅读理解”。。。。。。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大都是水平很高的特级、高级教师,他们的理念先进,大多有突出的教学成果,他们所在的学校也都有新课改先进的经验。相比之下,我的水平就很有限了。 新课改还没有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突破,可是时代的步伐不可阻挡!全国取得成果的学校已经很多,他们已经成为领先者,因此我只能在下面听他们的老师讲座。与我同去的青岛二中的朱军老师也得到了很多老师、学校的关注,因为他们青岛二中在课改方面的地位是“北有青岛二中,南有深圳中学。”本来自己带了一些教学上的东西,可是听完人家的报告后就不敢拿出来了,也没有机会拿出来。我在高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可是大家谈的都是教育教学,高考根本没有成为研究对象!我在教学方面有些东西,听完别人的报告后觉得很不成熟也没有敢拿出来。不过,在最后一次研讨时,我利用讨论高考题好坏的机会做了一个主题发言,算是对学校有一点交代吧。 下面是是一些个人思考。 一,关于数学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困惑 1,为甚麽不是数学教学呢?我们很多时候忽视了教育。新课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老师不只是教数学,他也是老师也要育人!为甚麽我们老师抓学生越来越近、成绩越来越高,可是师生感情越来越淡呢?这一点我并没有好的想法与做法,但是我们要高度重视此事! 2,我们为甚麽没有名师、名师工作室呢?我们拥有“打不垮的数学老师”可是却没有有特色教学经验与成果,我们可以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却得不到全国先进学校的认可,我们有各种形式的个人教学与集体备课却形不成一种统一的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白家庄小学 2018.6.29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自开学以来,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引领全校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促进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学校多措并举,领导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现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以它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各方面的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一、工作回顾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课改有效引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保障“课改”的各项活动有力开展。研究制定了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确定了重点实验年级、科目、教师,召开了教研组会议,进行动员部署,要求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勇于改革课堂教学形式。 (二)强化细化管理机制,提供课改坚实保障 1.制度保障机制 学校在学期初完善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计划》,制定了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及课改巡课制度,在教研组实施专题研究。通过领导不定时对教师课改情况进行巡查,检查学生和教师的出勤情况;检查课堂教学状态和课堂纪律;检查教师是否携带教案授课;检查课堂教学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发现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与科任教师和班主任交换意见,进行整改。 2.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对课堂教学改革从财力、物力、经费支出上给予大力支持,以保障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投入资金为各个教室维修了主机、投影仪、摄像头,确保学生们在课堂上有展示的舞台;学校又维护了一体打印机,让各位教师在教学使用中能够方便快捷地打印或复印出来。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项目名称: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编号:jx06--40 项目负责人:李建恒教授 所在单位:河北大学药学院 本课题组自201X年起,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药学教育中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的问题,完成了预期计划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 (一)主要研究内容 目前,药学本科实验经费不足这一普遍现象,已经影响了教学质量,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下降,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严重不 足。本课题组系统研究了在药学教育中如何将高校现有的科研资源转 化为本科教学资源,通过综合科研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以往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本科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我们在此基础上将科研实验室全面向本科学生开放: 全部的科研实验室、科研实验仪器均向学生开放;全部学生都要参加 这一教学项目;全部教师都要参与学生的指导。这种将科研资源转化 为本科教学资源的方法更能体现出高校以学生为本,服务教学的精 神。 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 1药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的基本情况 1.1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设置根据教育部要求和药学专业培养目

标,药学本科教学中设置的实验课多达十几门,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基础课实验,包括: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二是专业基础课实验,包括:生理解剖学实 验、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三是专业课 实验,包括:药理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药剂学实验、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生药学实验、生物制药实验等。 1.2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特点药学本科专业实验课具有以下特 点:一是实验课时多。同一门课的理论课与配套的实验课课时比例达1:0.5 ~1: 1,在大 三、大四学年,实验课占总教学课时的30%以上。二是教学目标要求高。由于药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高,因此每一堂实验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培养学生某种操作技能或掌握某类实验方法。这就需要准备足够数量、适宜规格的仪器设备、实验动物,使学生能够充分动手练习。三是涉及学科多。药学本科实验涉及化学、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多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都逐步运用到药学实验中,有些甚至成为常规技术。四是所需经费多。药学相关实验专业性强,首先,对实验室基础建设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平稳的实验台,足够负荷的供电,方便的上下水,专门的通风管道、排污管道,并有室温、湿度、无菌级别的要求;其次,仪器设备昂贵,所需仪器少则几百元多则十几万元,几百元、几千元的常规仪器购买多台也是不小的数字。高效液相色谱、酶标仪等高档的仪器设备已经普及,成为本科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建立药学本科实验 室至少需要几百万。再次,耗材费用高。常用的耗材包括:化学试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完整篇.doc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_工作总结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s0100 根据省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组的统一部署,2004年秋学期,我县城关镇率先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2005年秋学期,我县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目前,全县进入新课程实验的学校共657所,实验教师2231名,学生41354名。 进行课改实验,我们面临着师资缺弱、经费困难和体制不顺三大不利因素的困扰。在盛市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投入大量精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一些困惑,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主要做法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只有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总结,边前进。为使全县的课改实验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我们成立了课改领导组,成立了课改专家指导组、教材选用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抽调精干人员,深入学校调研,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新课程教师培训方案》,对全县新课改进行整体规划、具体安排,对新课程实验教师培训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还根据我县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加强对教师教学、培训、考核等方面的措施,加大检查、考核力度,研究制定了《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工作制度》、《新课程实验教师基本功考核“五

个一工程”实施方案》、《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评估细则(试行)》等配套文件,确保了新课改实施、教师培训和新课程改革评估工作的扎实推进,克服了课改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实际操作中,我们突出了“四抓”。 一抓宣传。新课程改革涉及到千家万户和社会方方面面,新课程改革没有全社会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为了使新课程改革深入人心,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我们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社会、家长宣传新课程。从2004年至今,我们充分利用《报》、《皖西日报》,撰写专题文章宣传课改;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等媒体,报导课改工作。学校通过墙报、宣传标语、宣传栏、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学生家长会、家访、各社会发放课改明白纸等形式,向学生、教职员工,向社会广泛宣传课程改革的意义、特点,让课改家喻户晓,让全社会对课改工作由了解到接受、到支持。 二抓培训。培训是搞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都要通过培训来让教师接受、领悟,从而变成自觉的行动。我县教师一老二缺三弱,抓好培训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第一是狠抓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2004年暑期,新课程启动初期,我们及时地对教育局机关人员、对城关镇教师进行了全员通识培训,派出所有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教师参加省级学科培训。2005年暑期,我们分五期对县乡教育管理干部、中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以及全体实验教师进行了一轮通识培训,对所有参加新课程实验的教师进行分学科培训,参训达2800多人次。2004年暑期,我们从省教育厅基教处、省教科所请来专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范文1 这次历时一周的上海培训转眼间结束了,这次培训内容很丰富,让我们在轻松与欢笑中享受了一场教育变革的盛宴。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释,对新课改有了新的认识,接受了一次头脑风暴的洗礼,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升华。 在此次培训中无论是张民生老先生的核心素养教育,还是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无一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而教师的地位由主角降为配角,通过此次学习使得自己对此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使自己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在此次培训过程中的收获简单做以总结。 一、什么是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国家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突出表现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注重自主发展、创新实践等方面,主要包括三层含义:面向社会,包括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面向个人,包括个人修养、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通过多年学习获得的科学、人文以及审

美。这三层含义就构成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后茶馆式“教学 “后茶馆式教学”就是一种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后茶馆式教学”以效能为主导,通过_过去课堂教学按次序、等比计划定时间讲解的方式,而由学生自己阅读概念性、认识性的内容,教师仅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 “后茶馆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能自学的教师坚决不讲,老师讲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而一定是学生不懂的。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暴露出问题,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尤其要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自由、宽松、愉悦、和谐,这是“茶馆式”教学的特色。这与我校近几年来实行的学案导学,合作探究课堂是一致的思想,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只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角色,起到引导辅助学习的角色。 那么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我们有应该如何体现以上精神呢?生物教学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

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总结 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校坚持以“三教统筹、农科教相结合、教育为当地经济服务”为实践宗旨,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重抓思想教育,常抓科技宣传,实抓实践活动”的工作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文件,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制定方案,夯实任务,强化督导,坚持不懈地深化学校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教育综合改革的明显成效。 一、扎实抓好了思想教育,树立了服务三农意识 农村教育离不开“三农”,为了从小培养热爱劳动,志在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才,我校坚持以“三热爱一献身”教育为主线,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献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教育。拓宽多种渠道,采取多方位教育形式,形成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互补,家庭社会并进的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实效教育。其主要做法是: 1、利用报告会、讲座会的形式,多次请地方政府领导、小康致富带头人等来校上课,进行党的有关农村经济政策教育及致富经教育。 2、带领学生参观镇所在地个体户、小康示范户、镇办企业等,让学生体会在家乡发展经济大有干头。 3、利用劳动技术课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到农业有科学、务农有出息。 4、坚持开展“热爱家乡月”、“支农服务周”、“建设家乡日”等活动,加之系列化的综合实践调查、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从而增强建设家乡的决心。 5、通过开展“家乡美”等主题班队会和地方校本课程各科文化课增加的乡土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农、务农的思想教育。 6、浏览横河网页,加强对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通过“三热爱一献身”的教育,极大的转变了学生鄙薄农村、轻视体力劳动等认识,促进了学生爱农、务农、建设家乡思想意识的形成,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狠抓了科技宣传,让科技信息走进农家。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我们感到让小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显然是个弱点,那么让学生通过博览群书,网络下载,收集农、林、牧、副等科技知识实为亮点。我们利用这个亮点,开展了包好百户科技实验户,带动全镇各行各业科技大发展的宣传实际活动。全年共发放科技致富简讯四期,将政策导向、农业科技、产业结构、种植饲养、修配维修、经商营销、开发旅游以及农村生产

个人总结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d06419627.html,)/工作总结范文/个人总结 新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转眼间一学年已悄然结束。一年来,我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区教育局工作部署,以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入、广泛地开展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现将一学年新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3、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师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4、重视课改实验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课改实验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自我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之外,还注意了解最新信息,学习先进校的经验,注意兄弟校之间的探讨与交流。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1、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在进行课后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式分析,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阶段性学习努力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长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2、为了使我校教师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一年来我校要求每位教师上好5节公开课,并进行课后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3、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一直与本乡兄弟学校三坝小学开展联片互动,形式多样,尤其注重公开课教学和教育教学心得交流,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课堂教学改革情况总结

课堂教学改革情况总结 朱阳一中杨娟丽 在新课改的实施和推动下,新课改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运用,随着新课改的培训和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学习型组织在学校得以形成,我们在关注着教育改革的方向,不只是听别人讲,还自己静心思考教育教学,不只简单模仿名师,也依据自己的实践来超越自己。现将本学年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齐抓共管,转变观念 在全市新课改动力的引领下,我校对各科教师进行课改培训,以教研组为依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的引领带动作用,把新课改的理念贯穿到教学每个环节中,以校级领导包学科组、学科组长结对帮扶组员,校领导深入课堂,随时随地指导教学,使课堂教学少走弯路,缩短了课改前的阵痛期。充分利用好周六、周一集体教研时间,一起研究,一起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实践新课改,体验新课改,探索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我们一起构建一套在“导练结合,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下,形成生物学科的特色,在校领导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二、由“满堂灌”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抓好课堂教学是课改取得成功的关键,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课改的点晴之笔在课堂,没有高效课堂,一切无从谈起。教师满堂课的讲,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教学效果差,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了等,这一现象已成昔日黄花,现在的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生物现象,认识现象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激动,使之体会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和成功的愉快。例如在讲述《开花和结果》一节内容时,课外要求学生采集和观察各种花的形态、结构,课内组织学生先思考再展开分组讨论,比较各种花的异同,通过学生自己参与,兴趣盎然,表现得很积极主动,课外让学生收集有关花的诗句、名言、谚语,帮助植物人工辅助受粉等,我尽最大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走课内外相结合之路,课内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概括、深化生物知识,并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外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

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教学改革工作总结一、刷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开展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我也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作铺垫和服务工作的,教师的“教”不应该充满表演和作秀的成份,教师应该是导演,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还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主设法激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思考,并乐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先学”的目标,才能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突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最重要的能力即自学能力,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二、自学指导的制定是开展先学中“学什么”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教学中还存在着自学指导指令性不强,针对性不准,启发引导欠科学合理等诸多问题,换言之,只有先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才能解决“学什么”的问题。三、“二次备课”和课堂生成问题是教师“教”的主要依据。要教得恰如其分,教师在学生自学和自学检测中就要有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便发现具有共性、易错处及在学生现有认识水平下是难点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进而解决以往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低效耗时的最大弊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四、当堂训练和“三清”工作,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如当自学效果欠佳时,教师的教又抢占了主体地位后,当堂训练却又演变为题海战,就又陷入了舍本逐末,耗时低效的老路。当天作业和周清工作由于时间和精力等因素限制,教师不能也无法较准确真实地掌握学情,也就失去了周清的初衷。五、“兵教兵”的问题成效欠佳,在许多情况下流于形式。由于班额较大,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自学能力不强,自学习惯尚未养成,相互交流探讨和互帮互助的气氛不浓等因素制约,“兵教兵”很难落到实处。尽管在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但总体教学效果我认为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好的。如本人所教七年七班、八班数学成绩与平行班相比进步还是有比较显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努力探索新模式课堂教学教学改革,从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到人云不亦云、亦步不亦趋,真正做到“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向学校和广大家长多交几份满意的答卷.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下载使用

报告:新课程改革报告

新课程改革报告 本课题研究拟在三年内完成,大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年9月──2002年7月 1.进行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的学习,举行专题讲座,进行学习辅导,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新课改的转轨,要求每位参与实验的教师写出学习心的,并举行校际间的交流,推行参与培训的教师实行上岗待证制,对优秀参与者颁发优秀学员证。 2.对“学习新教材.研究新教材.推广新教材──青岛市初中语文“大阅读”的实验与研究”课题进行论证。召开局属中学部分校长会议.分管教学教导主任会议.青岛市语文中心组会议.郊市区语文教研员会议.青岛市青年骨干培训班成员会议,对本课题进行论证。 3.对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领导及全体参与课题研究的语文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培训,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课题组成员要进行子课题的分析,同时要求全体实验教师端正态度,高度重视,自觉参与实验与研究之中。各个学校课题组要选择本学校的研究子课题,写出本学校的实验与研究计划,并确立具体实验步骤。 4.组织全市语文教师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进行《语文课程标准》的考试,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5.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实验教材(人教社版)》的分析,进行全市的大集各,各区片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以研究新教材编写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关系,研究新教材的“课前提示”与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对阅读的启发作用,研究阅读教学的规律。 6.由各实验学校定期出示研究课,各区片教研网络每学期出示3节研究课,青岛市课题组每学期出示5节研究课。 7.各实验学校每学期写出阶段性总结,各区片教研网络针对课题研究进行区片研讨,写出阶段性总结,上报市课题组。 8.学期终了课题组汇总全市实验与研究情况做出实验总结,各学校与每位实验教师整理好总结与课后记,每学期要有相应的课题研究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9.举行由各校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及教改骨干教师参加课题研究交流会,听取各校的研究情况的汇报。做好课题实验与研究材料的整理与建档工作,档案工作要规范,便于上级领导检查。青岛市课题组定期向课程教材研究所通报情况,并上报阶段性实验报告。 10.完成《实验教材(人教社版)》第七册.第八册语文教材教学光盘的制作,计划每个单元选一篇课文,由教研员分析教材,由课题组教师出示研究课,再由教研员评课。 第二阶段:2002年9月──2003年7月

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一:课堂教学改革心得体会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从原有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去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尤其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在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参,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学情,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问以及布置课后作业等环节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提出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他们基本都能回答上,从而体验一下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以及作业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

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教学改革工作总结

篇一: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通过全体行政配合和教师努力,已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研教改工作上新台阶教务工作取得一定的收获,也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抓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的特点,我们把抓理论学习放在首位,要求每周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人人有学习记录及学习心得体会,校领导提前准备,及时给教师充电。我们主要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自主学习理念的学习,地区和校级课题理论学习,积极参加各级校本培训,并组织收看参与式培训录像,使教师吸纳了新观念、新理念、新方法。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教、改、辅、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 “五认真”工作是教学常规管理的重点,而“五认真”工作中备课又是重中之重,课前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为此我校强调教研组必须集体备课。在教研组长会议上明确了备课组活动的时间、方式和要求,坚决杜绝上无准备之课。特别强调备课活动的过程以及集体备课教案的使用,充分利用无纸化办公条件实现资源的共享。并且通过各次的“五认真”检查来督促落实这项工作。上课,要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方案,把握好教学进度,大力推行教学现代化手段,积极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教材实际,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传授双基的同时,重视学习情感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业布置有明确性和针对性,不机械地重复地盲目地抄写,注意作业的深广度和份量,及时检查、批改、讲评。特别是作业批改各教师做到了生生见面,进行面批。 认真组织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考促学,教师认真做好阅卷、分析、讲评工作,努力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特别辅导,同时加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求真务实,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我校每月一次全校教师常规工作检查。我处加大了教学调研的力度,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调研主要采用

新课程改革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教学心得体会 新课程改革教学心得体会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必要前提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针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如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改革等,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并以此作为顺利推进各项教育改革的理性支点。 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教育行动,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事实上,每当我们处理学生遇到的某个问题,表扬某位同学、设计一堂课、在学生的作业上写上几句评语的时候,无一不会折射出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无一不流露出教师的思想和情感。在正确观念指导下的教育行为,小到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同时也有可能导致负面效果,因此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的前提。 例如,我校学生在期中评教评学过程中,曾有一道题──让学生回答喜欢的学科和老师,并简答理由。除了一致充分肯定他们责任心强之外,更多的用了“了解”“理解”“尊重”“引人入胜”“喜欢”“有兴趣”等词语。这正是老师们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学生身上结出的硕果。学生体验到了老师对他们的了解、理解、尊重,并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对老师的精心设计的课程体验到了“兴趣”与“快乐”,从而引发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密切了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应树立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作虽具有不足和幼稚,但却具有旺盛生命力,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有可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把他们看做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观还应包括对学生差异性、个别性的尊重。 新课程改革实施中应树立的师生观是:教与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心与心、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和相互作用是决定性的。教师不再是知认识的权威,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和无知的基础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只是一个外在条件,与其他外在的自然条件相比,所不同的是它具有能动性,这种能动性集中表现在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规划上。如:注重养成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基础学习能力(根据学生讨论,适时适地地指导学习方法、学习思路);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如在学生联系实际的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能力)。 总之,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科学的组织和有效的管理,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多样化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