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过劳死背后的日本人心理

浅析过劳死背后的日本人心理

浅析过劳死背后的日本人心理
浅析过劳死背后的日本人心理

浅析过劳死背后的日本人心理

摘要“过劳死”一词源自日本,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过劳死”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日本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作为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是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透过“过劳死”这一表面现象,从解读民族心理层面深层次挖掘日本人强烈的集团意识和危机意识。集团主义和危机感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万事万物都要讲究“度”,否则,积极的事物也会对个人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关键词过劳死集团意识危机感

在现代日本广为人知的最新日语里,有一个令人生悲的新单词,那就是“过劳死”。所谓过劳死就是指由于超负荷劳动而过分劳累,突发脑溢血或心肌梗塞而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为过劳而死亡的案例在日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已经成为日本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过劳死”作为象征当代日本社会病态现象的专用名词,也于1988年6月的、由日本全国的律师、医生开设的“过劳死110报警台”活动中,广为人知,并在日本社会上固定下来。然而,“过劳死”现象已经在世界各地蔓延,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2年1月17日,“过劳死”(Karoshi)在英语权威词典《牛津英语词典电子版》﹙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正式登堂入

室,足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

当然,这里所说的“过劳”并非仅指“身体过劳”,同时也包括“精神过劳”。据统计,日本的工薪阶层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一周工作60个小时,再乘上一年平均250个工作日,那么一年就达到3000小时。①根据相关报道的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劳动时间是最长的。长期超时工作,是导致身体过劳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日本人生存压力巨大,为了养家糊口,为了职务的晋升,他们不但每天要拼命地工作,加班加点,而且每天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使他们的精神始终处于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从而导致精神过劳。

为什么日本人疯狂工作的同时还要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而最终导致“过劳死”?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众说纷纭,历来不乏精辟的分析。本文立足于日本人的民族性,挖掘“过劳死”背后的日本人心理。

一、盲目的集团意识

集团意识可以说是日本民族性格的最大特征,其最突出的表现是盲从。日本企业伦理的核心是企业集团主义。企业集团主义的基本理念是,企业高于一切。在企业中,企业的生存总是高于个人,而个人必须服从企业这个集团。

在这种集团主义氛围中,职员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必须经受两种考验,第一种是集团评价,第二种是他人评价。②所谓集团评价,是指在企业中,不管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职员,如果大家都在做着①

胡青心《日本社会纵览》东方出版中心 2001年7月

李钟善,孙丽华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与过劳死现象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9月

同一件事情,而其中一个人不做,那么他就会被大家另眼相看,人们会认为他个性太强,不合群,久而久之就对他产生不满。当这种不满情绪积聚到一定程度,人们会把他撇到一边,孤立他,最后把他挤出这个集团。而被大家孤立则是日本人最最感到恐惧的。因为,一旦被大家排除在集团之外,就等于失去了赖以依附的群体,孤立无援。另一种是他人的评价。所谓他人评价,是指集团内部的人际关系。在一个集团内部,每个人都力求与大家保持一致,谁也不会表现的太强或太弱。“不好也不坏,从来都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从来都不突出自己的个性”。③日语中就有“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之类的俗语,告诫和提醒人们,不能太突出自己的个性。这种对个性的抹杀,与欧美强调个性发展的理念截然相反。然而,这却是日本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日本人非常在意这个集团内部中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时时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他们谨小慎微,谨言慎行。其实,这种做法也充分体现了日本人以“和”为贵的人生哲学。而企业内部的“和”超越了对员工个性和创造力的尊重。

在日本公司里,经常能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只要公司需要加班,不管该员工是否愿意,不管是否真的需要他加班,他都必须加班。即便是没什么事情可做,也都磨蹭到很晚甚至深夜,因为上司没下班,同事也没走。日本职员平时用的较多的词是“终电”,即末班电车。末班电车大约是深夜12点左右。在末班电车里,身穿西服、打着领带、东倒西歪地睡觉的日本职员比比皆是。大部分的日③

大庭美奈子《他人の目》大学日语高年级教材 2006年

本劳动者为了工作疲于奔命,都不大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而拼命地工作就是为了盲目跟随集团,与集团保持一致,长久下去,就会导致严重的身体过劳。

在精神层面,由于盲目的集团意识,日本人不喜欢把争吵表面化,认为谁发怒,谁就输了。如果某人试图突出个性,在你我之间争个明白或者对立,并惹起斗争,那么在这个集团之中就没有人搭理他,他就被这个集团的人排挤出集团之外。“日本人哪怕是脑中思潮翻滚,表情还是一脸的平静,形成了举止相当老成稳健的日本人特有的面目表情。”④由于长期压抑自己的感情,日本人的精神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状态,日本商界自杀率居高不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特别在银行界,各类经理更是自杀成风。这种精神过劳死无疑与日本人这种盲目的集团意识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日本人的这种盲目的集团意识已经深入骨髓,并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件事把日本人的这种盲目的集团意识刻画得淋漓尽致。某天二十几个日本人去一个美国同事家做客,女主人问他们喝点什么,说他们家有咖啡、茶、橙汁等各种饮料。按照常理来说每个人的口味不同,选择的饮品也不同。可是,当女主人问他们的时候,这些日本人都作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过一会儿,终于有一个人说喝茶的时候,第2个,第3个……,二十几个日本人竟然出奇一致地选择了茶!女主人非常疑惑和不解,难道每一个日本人都喜欢喝茶吗?其实不然,据事后了解,并不是他们都喜欢喝茶,是因为大家都④

胡青心《日本社会纵览—日本人的国民性》东方出版中心 2001年7月

喝茶,如果自己选择其他的饮料,就会觉得自己太有个性,与集团没有保持一致。因此,在日本人的意识里,只有和大家一致,才是安全的处世之道。

这种盲目的集团意识还强化了“封闭式结构”和排外意识。“集团内部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对外则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竞争意识,有时甚至采取敌视的态度”。⑤外国人很难取得日方领导的信任,在外国赴任的日本人一般不同当地人深交。一些日本人对待日本少数民族的态度是极其冷酷和轻蔑的;二战期间被遗散在亚洲各国的日本孤儿回到本国后根本无法真正融入到日本社会,他们不为日本人接受,因而受尽歧视。日本这种强烈的内外有别的思想,在世界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就连日本著名的语言学家森田良行先生也不无感慨地说:“日本真是一个内外有别的民族”。

集团意识使日本人高度团结一致,努力工作,把“小我”融入“大我”,为了集团利益能够牺牲个人利益。日本人更像蜜蜂,就单个个体而言未必优秀,但是,一旦结成一个小群体、小集团后,协调默契的配合却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力量。日本经济在战后高速发展,迅速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日本人这种强烈的集团意识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集团意识的这种盲目性, 使日本人为了在集团中立身,有时不得不压抑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有碍民主精神的发扬,很难培养出高瞻远瞩、运筹帷幄

窦林娟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消费导刊 2008年3月

的大思想家、大政治家”。⑥同时由于压抑了个人情感的宣泄,使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从而导致了过劳死、自杀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当今世界,信息革命发展迅速,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国竞争越来越激烈,日本社会也在发生着变化,年轻人的个人主义正在不断地冲击着老一代的集团意识。

二、过分强烈的危机感

《国际先驱导报》上有文章说,从飞机上鸟瞰日本国,星罗棋布的岛屿散布在蓝色的海洋中,夕阳映照下,真有点“山河破碎之感”。行走于东京街头,行色匆匆的路人,在红绿灯的指挥下,像开了闸的流水哗然过去有回来,没有喧嚣,安静的表面隐藏着力量,这跟日本人的性格相似,内敛而又有城府,与日本人交谈,他们多会言及“经济不景气”、“人口老龄化”等等,言语中流露的丝丝危机感。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自然因素

首先,生存环境恶劣,台风、地震等灾害频发。日本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个多火山和多地震的岛国。“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3 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 次。”⑦无数次的地震灾害,使得日本人开始担心日本是否有一日终将沉没。也使得日本人骨子里形成了一种强烈

窦林娟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消费导刊 2008年3月

胡文娟透过影视作品看日本人的忧患意识科教文汇 2010年

的自卑、谦卑意识。其次,国土狭小、资源匮乏。日本人从小就接受这种危机教育,使他们从小就认识到,国家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浪费最终将导致无法生存。

2、文化因素

日本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大量吸收中国文化。儒家思想自公元5世纪初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最终结合日本自身的国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日本人认为,孔子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等思想,似乎恰恰就是针对日本而言的。他们受益匪浅,因而推崇备至。儒家思想当中的忧患理念与日本客观实际相契合,逐渐成为日本民族独有的性格特征。基于日本人的这种文化意识,加上前述的种种压力交织在一起,更迫使日本人无时无刻不处于忧患之中。

3、历史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本土化为废墟,工业基本瘫痪,明治维新后的大国自豪感消失。战争的失败使日本人认识到光凭精神力量是不够的,还是要有物质作为强大的后盾。日本人肤浅地接受战争的教训也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日本的经济越发展,作为一个岛国资源稀缺的矛盾也就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日本可谓是殚精竭虑,危机感强烈。据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日本以低价从中国进口了不少精煤用于填海和储存,而现在精煤的价格几乎翻了好几倍,这些争夺资源的表现也是日本人危机感的表现。

正是因为有这种强烈的危机感,才有日本人在战后高度的工作热

情和忘我的工作态度,在废墟上创造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神话。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危机感,造就了当代日本人敏感的神经。作为近代崛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明治维新到现在的短短一百五十年间,日本就经历了从将军幕府的落后,到维新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从二战前民族自尊心的极度膨胀,到战后沦为美国的附庸,再从二战的一片废墟,再到八十年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九十年代的经济停滞不前,日本呈现出“过山车”的发展脉络。在“过山车”模式下的国民的神经必然是敏感的,会变得患得患失。日本曾热播一部巨片名为《日本沉没》,片中数位地质学家通过地壳学的论证得出一致的结论:由于地球地壳运动,日本岛国将在一年内全部沉入海底。这部电影的确在唤起日本人忧患意识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是过分的强调危机感,就会走进另一个生存的误区,即,对于任何事情都会害怕,最终会导致一些杞人忧天的事情的发生。

一个有危机感的民族是一个积极向上,有朝气的民族。同时一个有危机感的民族也不是一个快乐的民族,因为时时刻刻都生活在自己想象中的灾难中,担心某一天灾难的来临。而这种强烈的危机感深深地感染着生活在岛国上的人民。对于个人而言,害怕失去已经获得的一切的危机意识,像巨石一般压在日本人头上,使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不管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成为“工作的中毒者”,因此也就有了“过劳死”事件的发生。

三、结语

人体就像一个弹簧,身体和精神上的劳累就是外力。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发生变形。日本人被称为“工蜂”、“工作狂”,完全可以用“拼命”二字来形容他们的工作风格。而日本人疯狂工作背后的“心理支柱”又是显而易见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过劳,终究会走向崩溃,即“过劳死”。据报道,日本每年大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而这一数字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不能不引起重视。而“过劳死”并非日本独有的现象,在中国和其他国家,“过劳死”问题日趋严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胡青心.日本社会纵览.东方出版中心 2000年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陈生保、胡国伟、陈华浩 .大学日语高年级教材 2006年

[4]陈红.日本语和日本人.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年

[5]刘笑明.日本国家概况.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年

[6]李钟善,孙丽华.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与过劳死现象.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

[7]沈健.日本企业的“员工精神”.学术探讨 2010年

[8]胡文娟.透过影视作品看日本人的忧患意识.科教文汇 2010年

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 “依恋心理”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 孩子为何对父母过分依恋 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恋表现为“缠人”,不愿独处。其原因大致如下: 1、性格弱点造成这类孩子对家长有依赖心理,缺少自信心,独立性。 2、家庭影响。有些家庭,父母经常发生口角,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压力,害怕失去父母(特别是母亲),因而总爱“缠人”。 3、父母教育观点、态度不一致,一方教育,一方袒护,容易形成孩子的依赖心理,认为反正有人袒护,总爱缠着袒护自己的人。 针对以上原因,可采取以下方法。 1、对因性格弱点造成的,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凡是孩子

所能及的事,都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帮助孩子克服依赖心理。 2、对因家庭影响造成有,父母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口角,减少孩子心理上的压力,以免使孩子因害怕失去父母而产生对父母过分依恋的心态。 3、父母的教育观点要一致,要使孩子明白自己犯了错误是无人袒护的,从而消除孩子的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的危害 孩子过分依赖家长,是独生子女的“产物”,是家长溺爱孩子的后果.二我们家长习惯于对孩子一切包办代替,孩子已能自己吃饭,害怕他打翻碗,弄脏衣服,去把饭勺抢过来去喂他。 对已经很大的孩子还要帮他穿衣服,去给他洗脸、洗脚。这样的结果,孩子会有严重的依赖性,表现为非常懒惰,不愿动手做事,思维不活跃、“脑子笨”,遇事没主见,没有进取精神。 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保护会使孩子失去做事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并认为自己不能做什么,没有能力。所以明智的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不会“事事”关心,虽然这样看上去是冷漠的,甚至有些“残酷”,但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是随时随地存在的,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对孩子来说,不应该总是逃避各种危险,而应该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1.一般家庭的子女上大学或者是找工作之后,绝大部分都自己找个房子开始独立生活,而且整体来说与父母的联系比中国少很多。 2.一般的情侣除了背叛对方的行动意外,比较尊重对方的私生活。 3.婚后望父母给自己买房,买车的期待值比中国低一些,当然父母也是一般不期待自己的孩子给自己生活费(这因为是日本的养老保险和生活保障制度比中国稍好点的原因)。 4.日本年轻人的攒钱意识比中国年轻人差很多。很多日本年轻人被公司裁员的话直接变成乞丐的事情很多,因为之前是住在公司的宿舍。 5.日本的网络游戏玩家比中国少很多,虽然也有人口比中国少很多,但很多人不愿意把很多时间花费在网络游戏上。 6.日本人出去喝酒一般是平分。 之外也有很多,但几乎没有不可想象的情况,除了特殊的人。 日本人的生活习惯 日本人给人印象比较深的生活习惯有以下这些: 勤洗手 日本人喜爱清洁,从洗手做起。饭前便后洗手、回家之后要洗手,这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日本自来水的洁净标准高,饮用生水不担心病毒或者细菌感染。所以,在日本的住宅、饭店或公园里,人们口渴时就拧开水龙头解渴。 勤刷牙 日本人爱护牙齿,每次饭后有刷牙的习惯,不少日本人办公室里都要放一套牙具。还有不少日本人一吃完东西就会漱口刷牙。饭后刷牙,清除牙齿中食物的残留,对保护牙齿相当有益呢。 勤洗澡 日本人好洗澡,至少每天一次,一般是在临睡前泡澡,有助于晚上睡眠好,有的人还会在早上起床之后洗澡,甚至是留长发的女性,这样能在早晨出门时保持精神焕发。日本人喜欢泡温泉也是出了名的。去泡温泉前,大家都会自觉地在淋浴下把身体洗得很干净,然后再去温泉内浸泡。 勤换衣 日本的上班族,特别是女性,每天都要换内衣和外套,否则会被怀疑没有回家过夜。 不随地吐痰 研究证明,很多病毒和细菌藏在痰里。日本人认为,不随地吐痰,是尊重他人、同时也对社会负责的表现,代表着个人教养水平。日本人一般吐在随身带的纸巾上,然后扔进垃圾桶。在东京,地上很少看得到痰迹,十分干净。 不边走边吃 在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吃东西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街头食摊出售快餐食品,但买下后吃完再走才是有礼貌的。 鞠躬代替握手 鞠躬是日本人通行的礼节,国人之间几乎不握手,只有和外国人见面是才偶尔握握手。 说话轻声细语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危害

亚健康状态的表现及危害 1.躯体的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常感体力不支,懒于运动,容易困倦疲乏;睡眠障碍是亚健康状态的另一常见症状,可表现为各种形式的失眠,如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醒后难以入睡;头痛,多为全头部或额部、颞部、枕部的慢性持续性的钝痛、胀痛、压迫感、紧箍感,属于肌紧张性头痛,另一种更为强烈的慢性头痛是血管性头痛;头昏或眩晕;肌肉、关节疼痛,腰酸背痛、肩颈部疼痛;抵抗力下降,显著特征是容易受感染,容易反复感冒、咽痛、低热;代谢紊乱,如轻度的高血脂、高尿酸,糖耐量异常;消化功能紊乱,常见食欲不好,腹胀、嗳气、腹泻、便秘等症状;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含糊的胸痛、喜出长气,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经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肺肝肾等疾病;腰痛,尿频、尿痛,但相关检查正常;性功能减低,月经紊乱、痛经等。种种的躯体不适,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它可以长期的、潜隐的损害健康,最终走向疾病,也可因某种因素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据统计近几年来日本每年发生“过劳死”超过万例,我国青壮年人群猝死也明显增多。 2.心理的亚健康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最为常见的亚健康心理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怒、恐慌,可伴有失眠、恶梦及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口干、多汗、肌肉紧张、手抖、尿频、腹泻等植物神经症状,也可因这些躯体不适而产生疑病和忧郁。心理亚健康的另一常见表现是抑郁,这也是一种消极情绪,表现为悲观、冷漠、自我感觉很差和自责,还可以有失眠、食欲和性欲减低、记忆力下降、体重下降、兴趣丧失、缺乏活力等,有的甚至产生自杀欲念。此外,恐怖、妒忌、神经质、疑病也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心理的亚健康还表现在情感上,表现为冷漠、无望、无助、孤独、空虚、轻率、机械以及婚外情、早恋等。 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普遍存在,必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和谐,以致造成认识和决策偏差,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但是,它又常常不被个人

日本人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国民性 摘要:所谓国民性就是由于一个民族在其特定的生存环境当中为了生存而演化培养出来的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民族心理习惯,并以一种文化形态加以定格,成为民族行为方式的具有道德约束的异化同时又内在化的力量。 双面日本人_________矛盾的性格 关键字:日本人国民性间人主义自我意识羞耻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民族特点。美国社会重视自我,所以美国人大都个性较强,有点 儿个人英雄主义的味道。英国社会也很崇尚礼仪道德,所以有英国绅士之说。德国社会最 讲规则,所以德国人循规蹈矩世界著名。日本社会重视协调一致,讲究团队精神,所以日 本人随大流者居多,人为己为,人云亦云,这是日本人的天生秉性。 从日本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民族所具有的一些共同的显著特点,具体如下: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R.Benedict于1946年发表了著名的『菊と刀』一书,1948 年由长古川松治翻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一度成为畅销书。书中与美国的“罪恶文化”相对比,提出了日本文化为“羞耻文化”。所谓“罪恶文化”,是说美国人用罪恶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行事之前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是犯罪。所谓“羞耻文化”,是指日本人很重视羞耻二字,在意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所以自身的言行往往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左右,甚至会丧失自我,根据他人的标准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和日本人接触过的人都有感觉,觉得日本人说话吞吞吐吐,办事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不痛快,其实都是源于顾虑羞耻。羞耻之心限定了日本人的思维和行为,具体表现在自我意识薄弱,不突出表现自己,喜欢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保持一团和气。当然,日本人也有自我意识很强、不顾羞耻的时候。我有一个朋友是大连某高级宾馆的总经理,他曾向我咨询说:“日本应该是礼仪之邦,可是外国游客中最属日本人挑剔多,不好接待,是何道理?”我告诉他:“日本人对内和对外的意识不同,对内讲协调配合,对外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所以也就顾不了什么礼仪和羞耻了,这是日本人的两面性吧?”这个事例说明,日本人的羞耻心只表现在日本人之间,对外国人的行为应该是另当别论。《菊花和刀》说的就是日本人的这种双重性格。 1948年,川岛武宣发表了『日本社会の家族的構成』(日本评论社)一书。主要内容讲述了日本社会是家族式的集团,其原理与民主主义相对立,来源于日本的家族制度的家长制,主要规范有以下几点: ①权威主义:日本人相信、惧怕权威,对权威无条件服从。在人际交往中,重视对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②集团主义:日本人喜于集体行动,不愿脱离集体单独行动。在集体里营造一种家长和子孙的家庭气氛,集团内部保持和谐,树立维护集体利益和一致对外的意识。 ③封闭意识: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重视内外有别,一般只和同集团内的人交往。

“过劳死”的十大危险信号

医学专家认为,IT人士长期接触电脑,很容易带来肥胖、下肢静脉曲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神经衰弱等疾病。激烈的就业竞争使他们长期超负荷地劳心劳力,精神总是处于紧张状态。有专家建议,IT人士保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定期体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包括颈椎正侧位拍片、腰椎正侧位拍片、眼科检查、颅颈多普勒、心功能检查等。 2.强制休息:面对电脑两小时,至少休息10分钟,可起身活动头颈、四肢,目视远方。 3.调整坐姿:眼睛与显示器中心点应呈10到15度下视角,保持同一坐姿的时间不宜太长。 4.饮食调节:饮食结构应以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不饱和脂肪酸、高碘食物为主,多饮茶,上午一杯绿茶,下午一杯菊花茶,疲劳时一杯枸杞茶,夜间一杯决明茶。 5.运动调节:经常活动手腕、头颈部、腰部,每周至少一次户外运动。 “过劳死”的十大危险信号 1.“将军肚”早现 2.脱发、斑秃、早秃 3.性能力下降 4.频频去洗手间 5.记忆力减退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注意力不集中 8.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后也不解乏 9.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 10.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百度一员工猝死上岗四月称48小时不睡觉2011年11月19日09:04新快报阮剑华我要评论(40)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刚从中大毕业,死者微博曾称48小时不睡觉,百度否认“过劳死”并称其正在休假 ■新快报记者阮剑华实习生朱烁然黎晴 林海韬今年6月从中山大学毕业,后成为“百度地图”技术研发人员,上岗四个月后,林在上海休假时因心脏衰竭而亡。其曾在生前发微博称48小时不休不眠,网友指其为“过劳死”。百度在线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度公司)对此予以否认,表示事发时林海韬正在休假,对他的死感到“很遗憾”。 入睡后再也没有起来 林海韬是珠海人,今年6月,他从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专业毕业,随后成为百度公司的一名员工,负责技术研发工作。约4个月前,林海韬被派往北京工作,因为公司的研发工作主要在北京。 11月初,林海韬向公司请假,前往上海,准备参加11月12日至14日举办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大会。11月12日20时42分,他发出了一条微博,“迷路多走了几公里,累死了终于回到旅店。”11月14日上午,同行的朋友喊林海韬起床时,发现他已经停止了呼吸。据媒体报道,林海韬的死因初步诊断为突发性心脏病衰竭猝死。次日,林海韬远在珠海的父母忍痛赶到上海,替他料理后事。

日本社会的现状调研

选《日本社会的现状》有感不知从何时起对日本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日里闲暇的时候就听听日文歌,看看日本动漫、影剧和综艺节目,还自学了一些日语。到了大学后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自己安排,使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日本这个国家。当我看到《日本社会的现状》这门选修课时,我感到了万分高兴。再查看到课程不冲突便即刻选择了它,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让我更加了解日本文化的机会。 在上这门课之前,其实我是不是十分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日本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在许多人眼里,它似乎是一个野蛮的国家,一个从不知认错的国家,一个生活压力大、国民不幸福的国家,一个甚至无法理喻的国家。可是,我们又发现,日本是一个经济先进、百姓富足、社会公平、吏治良好、教育优秀、家庭稳定、环境优美、预期寿命高、富于远见,并且对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国家。中国要达到和日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许多方面可能还需要努力几十年,有些方面甚至需要上百年的努力。这就让我特别好奇,想知道日本这个国家的真面目,了解他们文化根子里的优劣。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同文同种。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侵略以及日本对自己亚洲侵略史的回避造成东亚各国的仇日情绪。这种对日本的一位排除和反对的情绪,没造成了我们对日本的研究少而又少。但与此相反,日本对中国的研究却从未间断过。即便在民国时期,走进日本的书店,关于中国的书籍是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而日本各机构派来中国常驻调查或是旅行视察人员,每年甚至高达几千人,更不

用说当今日本对众多的观察频率和力度。可以说中国这个题目,日本在解剖台上不知解剖过多少次了。所谓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于此,我们不能不有所察觉。《日本社会的现状》这门课讨论有关日本的一些列课题,诸如:日本的历史文化、现代企业文化、歌曲动漫等媒体文化、日本人对战争的观点、日本国民的生化现状、日本防灾体系等等。客观揭示日本当今社会的状态以及日本人拥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和外交意识,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让我们学习用自己的思想来思考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多元思维的方式。 如果忽略政治的因素,单单用心去了解和感受日本文化,是一件有趣又令人着迷的事。说起日本,大家都不忘樱花,富士山,寿司,和服。对于9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日本的文化还包括宫崎骏的动漫,久石让的音乐,岩井俊二的电影,以及柏原崇,中孝介,山下智久等很多优秀的日星。但是也会有人不忘提起日本火热的情色娱乐产业,恐怖电影等等。有点又纯真又变态的意味。 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但是,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日本人的语言心理浅析

日本人的语言心理浅析 【摘要】在语言生活中,非语言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心理不同反映在它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日本人语言心理的分析,探讨一下如何得体地使用日语,达到很好交流的目的。【关键词】语言心理交流非语言因素 语言使用的最高境界是“得体”,“得体”会使人联想到礼貌和得体的使用原则在语言中的表现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契约的结果,更是人们长期认识感知客观世界的结果。礼貌原则和得体原则不是明文规定的语法原则,它主要存储在人的记忆中,在使用时从交际者头脑中提取。在同日本人交际之时,会出现彼此不易理解、不能顺利交际的现象,这主要由于中国人和日本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而这种不同文化的影响潜伏在语言表达方式的内部,即语言心理中,而交际者往往只用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去衡量他民族的语言现象,如果彼此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对方的语言,也就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怎么才能做到礼貌和得体呢?在这里,我们分析一下日本人的语言心理。 日本人历来有一种传统,即崇尚集团主义。也就是说,每个日本人都认为自己从属于某个集体,作为个人,都应该为这个集体增光而不是抹黑。而且在日本人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交往规则,比如在集团内部应该相互协调、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等。在以和为贵的日本文化中,当沟通思想时,一般都回避判断的表现而多用间接的表现。在陈述自己的意见和感想时,用的是模棱两可的语言表达。如果不了解这种异国文化的特点,就会产生上些不得体或失礼的问题。日常会话中,为了表示礼让以达到更好的语言效果,说话人将自己的态度和想法以及对于对方的要求不直接地或露骨地说出来,而是采用迂回的、委婉的、含蓄的或留有余地的语言表示出来,这种表现在日语里被称为“婉曲表现”。他们很少直接回答“是”或“不是”。当要拒绝别人的要求时,直接说出来恐怕伤害对方的感情,所以,多用委婉的表达,比如说,在拒绝时,一般很少采用“だめです”、“無理です”(不行)、而多采用“あとでいい”、“もういい”、“ちょっと…”。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このコビ-機,空いていますか?(这台复印机,现在没有人用?) —あっ,すみません。まだ、ちょっと…(啊,对不起,我还没……) —もう一杯いかがですか。(再来一杯,怎么样?) —いや、もういいです。(不,已经够了。) 其次,这种以和为贵的日本文化在语言上的另一个突出表现为:在同人交谈时,频繁地使用等应答用语。如:“そうそう”(是的,是的),“なるほど”(原来如此),“そうですね”(是啊),“そうらしいですね”(好象是那样的),“はい”(是),“ええ”(是)等。如果不使用应答用语,便会产生一种无法顺利地进行

日本社会现状

对学习《日本社会的现状》之后的认识 在学习日本社会现状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如何去通过一个国家的文化来分析这个国家的社会现状。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很简洁明了的了解一个国家。 日本是岛国, 与文明中心地的中国以及中国的邻国朝鲜隔海相望。在近代以前的日本, 这个距离, 某种意义上给予了与外界交流的主导权。也就是说, 顺应时势或必要时日本经由大海从大陆引进所需文化, 时运不济或不必要时再次利用大海一时关闭交流的大门。日本利用有力的地理环境, 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以来, 一千多年间没有受到外来的侵略和征服, 也没有像弥生时期的大规模的外族人种的迁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占领, 日本之前从未有过外国军队的进入。这与当时的亚洲大陆和欧洲频繁征战, 发生民族冲突不同, 日本文化得以走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日本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常常根据自国的需要有选择性地接收。这种开放和封闭的地理环境同时带来的是日本文化的两面性。开放的同时关闭, 一时开放一时关闭的外来文化的吸收也具有两面性。 日本人自古以来信仰多神论认为世上万物皆有神, 神支配人们的幸福与不幸。六世纪时佛教传到了日本。现在在日本人的生活与习惯中一般来说喜庆时以神道仪式庆贺,不幸之事采用佛教仪式。这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给日本文化带来了极大地融合性, 使外来文化和土著文化保持其不同的同时得以并存。 日本画吸收了中国画的传统模式,从而确立了它独有的民族风格,它的艺术品位和学术价值得到了世人的认同。日本民族善于吸收外来的文化,来改造东、西方一些先进的、有价值的文明。对世界新鲜的东西抱有积极学习的热情,在此基础上改装革新。在古代,日本抱着谦虚的态度向中国学习,认为日本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日本画就脱胎于中国画这一母体。同样,日本也大力学习西方现代文化,吸收西方现代主义的精髓。日本艺术家一方面潜心钻研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一方面累积超越它们的勃勃雄心。 在如何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上,日本一直以谦和开明的态度加以吸纳,在十分重视传统的基础上,不断的发展提升。和中国提倡的“洋为中用”相似,日本画家提倡“和魂洋才”的精神,以日本本土精神和现代精神吸收引入西方的文化。现代日本艺术不断的走向了成熟,不但形成了一种完善的文化模式,而且也形成

日本企业整体失落的背后方案

日本企业整体失落的背后

日本企业整体失落的背后 日本产品曾经凭借质量硬而取信于消费者, 当下却上演了不同版本的“质量门”; 日本品牌曾经扮演导航者的姿态驰骋中国, 当下却经历了步履蹒跚、无奈溃退; 日本企业曾经作为理想归宿吸引国内人才, 当下却成为了优秀人才的末位之选。 日企群体性溃败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文/国际信誉研究院(中国) 于本年度的测评中,我们注意到了壹个较为突出的现象:美国入选18家,平均信誉指数72.32;欧盟入选16家,平均信誉指数69.79;中国入选50家,平均信誉指数66.37;日本入选12家,平均信誉指数62.80。日系企业中名次最靠前的索尼信誉排于第22位,而榜尾几席基本被日企囊收,排名最末的日立,信誉指数仅为51.99。 日资于华企业信誉排名集体落后! 而事实上,近些年来日企于中国市场正于节节败退:日系家电,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前期的如日中天到如今已经是日薄西山;日系汽车,从“有路就有丰田车”时代,到几近10年的市场断层,将市场拱手让给欧美;日系手机,从最早的市场导入者,到东芝、三菱、松下、NEC相继退市,几近全军覆没……

我们知道,市场的表现是显性的,是结果,具有累积之后爆发的性质;而信誉是隐性的,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驱动性,影响深远。 那么,日企于华整体性市场溃败的现象背后,又存于怎样的信誉缺失呢? 国际信誉研究院(中国)于深入研究后发现,日企的信誉缺失主要归结于俩类:其壹,企业信誉实质薄弱,信誉力根基不稳;其二,传播不力,信誉外于感知迟缓。 战略的迷失 日企于全球化战略上,将中国定位于海外生产基地,而非全球化战略市场;低估了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和规模,错误地判断了中国市场于全球化格局中的地位。 目前,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和磅礴生机,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之壹。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低廉丰富是显而易见的,但庞大人口所蕴藏的市场规模更令世界所瞩目。这个市场从何时开始萌芽扩展?将呈现出怎样的市场特征?如何和之相适应?种种预见性的问题对领导力的前瞻导向性和统筹控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说早期的战略定位失误仍只体现了日企市场前瞻性不足的话,当中国已经于全球化市场格局中崭露头角,依然抱守成规、战略调整迟缓的日企就暴露了其统控力的薄弱。 日企于华市场的发展是欠缺战略规划的。从早期的倾销,到后来的生产基地;从时断时续的投资热再到时涨时落的中国威胁论——日企对中国市场的理解是不连贯的,于战略上也缺乏全局性和持续性。

《日本人与日本社会》课后答案满分

开设课程的原因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日本近代史上的“第二次远航”实现时间段是()。 ?A、1954年——1971年 ?B、1956年——1973年 ?C、1958年——1975年 ?D、1956年——1976年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不属于日本人民性格特点的是()。 ?A、爱劳动 ?B、考虑事情细致周密 ?C、爱好和平 ?D、团体协作意识强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3 【判断题】日本是一个稻根社会。()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判断题】目前世界上汉子使用最多且延续时间较长的国家当属日本。()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日本每生产一吨钢所消耗的电量并非是世界最省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学习该课的意义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日本人的忧患意识主要是受()的影响形成。 ?A、金融危机 ?B、外部侵略 ?C、自然灾害 ?D、民族内乱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对日研究的特点是()。 ?A、时间最早 ?B、范围最广 ?C、世袭性最好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3 【判断题】日本不同民族之间的国民性格各不相同。()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4 【判断题】新中国以来对日本较多的是在经济领域的研究。()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古代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已完成成绩:100.0分 1 【单选题】日本古代社会等级划分中仅次于皇族的是()。 ?A、士族 ?B、士民 ?C、华族 ?D、农民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2 【单选题】日本战后宪法的作用是()。 ?A、打击以天皇为首的封建势力 ?B、整肃军国主义分子 ?C、打击垄断资产阶级 ?D、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关于日本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阶层之间不能彼此通婚 ?B、各阶层不能随意迁移 ?C、各阶层之间不能转换身份 ?D、各阶层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职业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判断题】在日本等级社会中商人的地位是高于手工业者的。()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从禁忌语看日本人的心理特征.

响。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让人类的环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有了这样的文化背景,我们就能正确理解这些异常搭配的真实含义了,同时,它们也在进一步推动所体现文化的充实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上不断出现一些其他新现象———新词语。可一旦脱离现代社会背景,比如什么是灰色收入,什么是熊市牛市,同样会让人一头雾水。 三、结语 脱离语境看一个词或一个句子,除了判断拼写正误或者语法是否规范外,是看不出好坏优劣的,更谈不上文笔是否工整、语言是否美妙。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是对语境而言的。说话者为了达到某种语言效果,主观创造某种突出价值、偏离突出过程离不开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的参与。同样,在接受者对这些改造后的搭配组合进行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中,也必须结合各种语境所提供的信息,将这些看似费解的词语后的语用意义挖掘出来。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这些非常规搭配绝不是胡乱搭配,也绝不是脱离语境一时兴起而玩的文字游戏。它的产生和运用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产生奇妙的效果;一旦脱离语境,这种非常规搭配就会显得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了。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摘要: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的背后 有种种心理与文化的背景,同样,任何一种心理意识也不仅仅停留在思维上,而总是通过语言或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探讨了日语禁忌语以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希望能给中日文化交流带来少许裨益。

关键词:禁忌语心理特征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不能够合理解释某种反常的自然力,语言被赋予了它本身原本没有的超自然的力量。人们以为语言如同大自然的风声、雨声和雷声,有一种超自然的神力,既可降福消灾,也会给人带来苦难。因此人们将言语所代表的事物和言语的本身等同起来,也就是将表示祸福的词语看成祸福的本身,并且在言谈中非常小心谨慎地使用词语,唯恐触怒神灵。冒犯了神灵要遭受惩罚,沾染了晦气则会倒霉。 自古以来,日本民族是个崇尚万物有灵论的民族,并深信语言的灵性。语言有灵,便会产生灵力,给人类带来幸福或不幸。早在日本最古老的和歌集《万叶集》中,柿本人麻吕有这么一首诗歌:しきしまの日本の国は言葉の幸はふ国ぞま幸くありこそ。意思是:日本是一个“言灵”带来的幸福的国家。让我们为今后的航海安全祈祷吧(只要你这么说,安全就会实现)。《万叶集》讴歌的“言灵信仰”,在现代的日本仍然存在。在日本社会,禁忌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小至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大到政治、外交、文化等活动都有禁忌的身影。本文拟从称谓禁忌、疾病与死亡禁忌、有关生理行为的禁忌、数字与植物禁忌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日语中的禁忌表达及日本人的心理特征,希望能给中日文化交流带来少许裨益。 一、称谓禁忌 日本是典型的群体主义社会,而群体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横向有内外之分,内部的上下等级森严,上对下来说就意味着权力、权威。日本人在人际交往中对称谓的选择就充分地反映了现代日本社会的等级特征。称谓禁忌一般表现在下对上的称谓上,即下级、晚辈等不能直呼上级、长辈的名字,其原因就是由原始社会对神秘力量的盲目崇拜和敬畏,发展成为对现实的权利的尊敬和敬畏。 比如责备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可以用「おまえは」,但对公司的上司却不能用「あなたは」。「あなたは」一般用于稍微年长的女性称呼自己的丈夫。对于公司里的上司,一般使用「部

过劳死概念

过劳死概念 过劳一词最早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它属于精神病学的范畴,(国外人认为精神和身体是分开的,就是精神疾病很难通过药物来控制,但是中医认为七情之伤,这是对于疾病是有影响的,对于一些疾病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治疗的)用来描述那些躯体、情绪、精神、人际关系、行为严重耗竭失常的病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尽享高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人们为了获取在事业上的成功,不惜以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 临床医学上目前还没有过劳死的说法,一般认为过劳死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它是现代社会产生的一种特殊职业病。过劳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 世纪80 年代,日本学者将该种碎死现象命名为“过劳死”,并对其定义是:“由于过度的工作负担,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发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从而使患者陷人死亡状态的一种社会医学现象。” 日本一直是过劳死的重灾区,据统计在日本每年至少有1万人过劳猝死,其中大多数是30~ 50 岁的男性。在美国,被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过劳死亦与艾滋病齐名,被视为21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过劳死现象正慢慢逼近中国,而且逐渐呈现出向年轻化、低龄化蔓延的严重态势。 国家体改委专项调查,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为58 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上海社科院“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反映,北京知识分子寿命10 年降5 岁。研究显示,这些现象大多是由于现代人工作过度劳累而产生的亚健康引起的,更有甚者还出现碎死现象。川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过劳死”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 据《南方周末》报道:中国的精英群体普遍面临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危机,抑郁、焦虑、失眠、强迫等症状与城市精英层的生存特质不谋而合。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甚至出现大量精英过劳死的案例。200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助理研究员刘漪在google 网和baidu 网上搜索了从1990 年至2006年1月有媒体报道或有记载的“过劳死”个案,总共有102名之多。我国发生过劳猝死比较著名的人士有单亮、王均瑶、萧亮中、焦连伟、高文焕、何勇、高秀敏、李朝阳、谢光富、孙德棣、任海华、丁艾梅、南民等13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仅22岁,最大的也不过48岁。他们的过早离去催人泪下,发人深省。由此,不难看出“过劳死”现象已经成为危害现代人的一大生命隐患。 有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正成为过劳死的高发国家。对此,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经调查研究发现,知识分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为中国过劳死的优势群体。过劳死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根源。其客观原因主要是经济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社会压力增大和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而长期的“五不一干”即不看病,不检查,不休假,不疗养,睡不足,带病干是形成过劳死的主观原因。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用什么来拯救过劳死? 除了规范竞争、提倡合作、缓解社会压力、实现社会正义、立法干预、建立完善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将过劳死等职业相关疾病纳入法定职业病范畴等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树立治未病理念。

日本儿童生活方式产品灵感

日本节能新主张:儿童产品新兴趋势 经历3月大地震和福岛(Fukushima) 电厂核事故之后,日本民众纷纷参与节电(节省电能)运动,防止全国电力短缺。SXXL为您盘点此次运动中产生的主要新兴产品。 制冷 ·日本政府今年推出了“超酷夏季节能运动”(Super Cool Biz),鼓励民众减少空调用量,穿足以抵御炎炎夏日的凉爽服装 ·传统日本甚平(一种服装)以轻质、透气的面料和舒适的轮廓再度卷土重来。Sou Sou Warabegi 系列童装甚平采用100% 可持续棉制作而成,辅以现代的图案,日益盛行 ·Shirokuma 夏季围巾在日本制造,是一款可重复利用的100% 纯棉围巾,内设吸水性高分子薄片。这款围巾通过汽化汗水来降低皮肤表面温度·Bandai 推出了一系列酷似Gari-Gari-kun 冰棒(由Akagi Nyugyo 生产)的沐浴皂。这款产品富含清凉薄荷醇,推出汽水、葡萄和可乐味,与实物冰棒极为相似 Chigo ·品牌Chigo 于2005 年创立,生产精美的手工木制玩具,原料来自当地木材,采用天然颜料。 ·滴漆中淡粉色调的使用为传统风格增添了现代味道。 ·喜爱Chigo 的木质手机和相机

Sasaki Kogei ·Sasaki Kogei 因其长期致力于可持续性和生态友好设计而在东京礼物展(the Tokyo Gift show) 中荣获“2009 年度生态公司奖”(the 2009 Eco Company of the Year)。 ·因为致力于循环利用并持续植树项目,该品牌在众多日本公司中脱颖而出 ·Sasaki Koegi 同时为儿童和成人打造一系列木制产品,从拼图到乐器,再到衣架和时钟,一应俱全

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女人

中国女人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女人 1.中国女性就业率达74%,领先世界 很多男人一口一个“女人要男人养”、“女人不做家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世界经济论坛去年10月发布的《201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实际上,截至2010年,中国的女性就业率为74%,在所有金砖四国中最高。巴西为64%、印度为35%、俄罗斯为69%。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女性就业率远远高于世界53%的平均水平,但歧视状况仍未明显改善。在参与调查的134个国家中,中国男女平等程度排61位。当然,有部分男士又要说了,那人家也门、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不是比中国差么。很好,一个世界排前三的经济体,一个自诩为负责任大国的国家,一谈到男女平等,就像埃塞俄比亚看齐了。 中国职业女性从事家务的时间是平均137分钟男女平等/天,而男人是36分钟/每天。同时,男人每天用于看电视看报纸学习进修娱乐玩耍的时间,均远远高于女性。在购买住房、汽车等大宗物件时,女性往往和配偶共同负担。 在欧美国家,如果一个女性既承担有偿工作,又承担家务,会被人认为神圣而崇高——因为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是在中国,这种状况,是人生的常态。很多男人对美国人的AA制津津乐道,而实际上,美国女性的就业率只有40%多,远低于中国女性。而美国法律给予已婚女性足够的经济补偿,尤其是生育有高达百万的国家补贴,而中国女人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自己拼死拼活挣,要么就得仰仗丈夫的良心。 综上所述,中国女性是世界上经济最独立的女性,在家庭方面也付出极多。 2.中国是世界仅有的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众所周知,自杀率可以反映一类人群承受了多少压力和痛苦。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男性的自杀率都高于女性,唯独中国,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中国大陆每100个男性自杀的同时,就有约139个女性自杀。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联合调查表明,尽管中国女性人口只占世界女性总人口的21%,但中国女性每年自杀的人口总数却占世界女性自杀总人口的56.6%,中国女性自杀率比世界女性平均自杀率高出将近五倍。

从日本料理看日本国民性格

第29卷增刊Vol.29 Suppl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 Science)2007年10月Oct., 2007 从日本料理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Ξ马慧婕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 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仅与该国的地理条件、国民的口味习惯有关, 同时也反映了该国的文化特征和国民性格。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从一个国家的料理特点能看出其国民性格。大和民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格的民族,本文以日本料理的特征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是日本人的性格和心理,从中了解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意 识和包容性。 [关键词] 日本料理;自然观;审美意识;包容性 [中图分类号] 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00128182(2007)增20251202 从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岛国,北部与西伯利亚临近,西部与朝鲜半岛、中国大陆隔海相望, 这样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吸收来自大陆的文化。因此,“日本自建国以来,在保有其固有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摄取外来文化,从而建立起独自的融合文化”(《日本风情录》周平)。日本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在与外界的接触、交流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居住在沿海开放环境下的人们,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导致 了文化上的开放性性格。日本文化中的开放性特性,使得日本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和文明时,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有好处的,一概来者不拒,不仅是不拒,而且上以一种积极的、认真的态度来对待。研究日本人这种独特的国民性格可以让我们更了解日本这个国家,也是语言学习不可忽视的的环节。 饮食文化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的饮食都自有其独特之处,而饮食文化的形成与该地区的文化及人民的生活环境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中国四川省一带由于气候炎热潮湿,此地的居民都喜爱吃辛辣的食品,制作料理时麻 辣的调味料更是不可或缺,可以说四川的独特自然环境形成了它自身的饮食文化。然而,关于隐含在一国料理中的国民性格及思维方式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在日本料理里反映 了日本人怎样的性格和心理呢?本文将在论述日本文化和国民的生活环境等要素对日本料理的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在日本料理中所包含的日本人的国民性格。 一、日本料理与日本人的自然观 受海潮的影响,日本的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繁多, 因此日本的近海渔业相当的发达。据调查,日本人自古就常用各种鱼作为料理的食材,至今日本料理里大部分的原料仍是以海产品居多。此外,日本由于气候温暖,日照和雨量都相当充沛,十分适宜植物的生长,所 以日本的森林面积辽阔,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0%,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森林面积超过国 土面积一半以上的国家之一。身处这样的自然环境中,培养了日本人对自然的敏感,于是

别让依赖心理毁了你

别让依赖心理毁了你 淳化小学张春花 一、什么是依赖 马斯洛认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的特征之一就是: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有的人遇事首先想到别人,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敢相信自己,不敢自行主张,不能自己决断,这就是依赖。 有一位家长曾经向我反映:我的独生女今年都十三岁了,却像怎么也长不大似的,什么事都依赖别人,一点儿独立能力也没有。比如,我和她爸晚饭后出去办点事,她就不敢在家里呆着;她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也不爱独立地去思考,只等着大人给她讲,要么就干脆等同学做完后抄人家的;对一些事情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处处依赖别人做家长的内心也是相当焦急。 儿童毕竟弱小,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合理的依赖过程,这和过份依赖是两回事。所谓过份依赖,是指儿童在应该具有一定独立能力的年龄段,仍然过多地依恋父母、朋友,这种依赖性丝毫没有因年龄的增长而减轻。 表现为过份依赖的行为多有以下几种:不敢自己独自在家,非要有人陪伴才行;作业不想自己做,依赖同学和家长的帮助,不爱自己洗衣服,等爸爸妈妈来帮忙;对诸事没有主见,依靠成年人帮助拿主意…… 总之,这些依赖行为可分为两大类:一、任务上的依赖:就是说在遇到一些任务、一些事情、一些困难的时候表现出过份依赖的心理。二、情感上的依赖:渴望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的情感,如果人家对自己非常友善,心情就会愉快,反之,就会沮丧到极点。这种情绪不定、需靠别人对自己的情绪来决定心情的

不正常心理,就是情感上的依赖。一般情况下,前一种依赖多表现在年龄较大一些的儿童身上,后一种依赖多表现在较年幼的儿童身上。 二、过分依赖的危害 孩子过份依赖父母、老师、同学是不好的。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需要创造性、独立性的人才。一个依赖性太强的孩子,离开了依赖对象就茫然失措,寸步难行,试想,当他长大成人、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之后,又怎能生存、发展,有所作为呢? 1、依赖是独立生活的障碍 某报曾载有个学生考取了出国留学生,但该学生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服,没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只好放弃出国机会。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以至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上一口。等他们回到家时,儿子已经饿死了。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这个故事讥讽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都视之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2、依赖影响成长健康 有依赖心理的人,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老师为自己做决定。具有依赖性格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

华为员工“过劳死”案例介绍

华为员工“过劳死”案例介绍 —胡新宇的悲剧 2006年5月28日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5岁的胡新宇因 病毒性脑炎被诊断死亡。多天的抢救仍无法挽回胡新宇的年轻生命,他的全身多个器官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不断衰竭,直至最后一刻。毕 业于四川大学1997级无线电系二班的胡新宇,2002年考上成都电 子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硕士,2005年毕业以后直接到深圳华为公司从 事研发工作。在4月底住进医院以前,他从事一个封闭研发的工作,经常在公司加班加点,打地铺过夜。 “公司十分痛心。”华为新闻发言人傅军表示,虽然过度劳累与 胡新宇死亡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但确实也有相关性,公司高层 已经高度重视对此事的处理,公司也重申了加班政策,晚上十点以 后加班要经过批准,不准在公司打地铺过夜。 胡新宇之殇 “如果不是长期过度劳累,小胡不会变成这样。”胡新宇的一个 同学表示,长期超过身体负荷的工作削弱了他的免疫系统,让他的 生命变得危险和脆弱。胡新宇在华为日常的作息习惯是:晚上坐上 公司近22点的班车,从坂田基地颠簸到关内的家中,到家时间已超 过23点钟,然后早上7点起床去赶公司的班车上班。 今年4月初开始,胡新宇所在的接入网产品线(原为固网产品线) 接入网硬件集成开发部进行一个封闭研发的项目,项目内容被严格 保密。这个项目开始后,胡新宇开始经常在公司过夜,甚至长时间 在实验室的地上依靠一个睡垫打地铺,加班时间最长到次日凌晨2 点左右。早上依旧早起,8点钟吃早饭,9点钟打卡上班。在身体不 适之前,胡新宇已经连续加班两个多星期。 “他身体非常好” 一个胡新宇的同学回忆说:“2001年我们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约定2006年如果还在一个城市,就一起看世界杯。他非常喜欢 踢球,球技很好,身体也很好,我们读本科的时候,常常连续踢五 六个小时的足球,晚上还要玩通宵。这样的身体,在华为工作了短 短的一年时间就垮掉,真的让人很难过。”“想起他年轻的女朋友 没有人疼爱,年迈的父母没有人去孝奉,再想起他曾经奔跑、微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