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灯笼的制作++案例

灯笼的制作++案例

灯笼的制作++案例
灯笼的制作++案例

“灯笼的制作”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尉氏县实验小学吕晓红

课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上学期的实践课题是《走进传统文化》,其中有两个组的课题是---元宵节。课余时间,好多同学意犹

未尽,纷纷提出问题:“老师,元宵节为什么要挂灯笼呀?”“元宵节为什么又叫灯节?”“元宵节为什么吃

汤圆?”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我很开心,就对同学们讲:“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我们买个灯笼吧!”有的说:“灯笼真漂亮,我们不如动手做一个吧!”我抓住时机启发学生:“灯笼的制作可操作性强,简单易学,材料俯拾即是,而且其中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学习灯笼制作首先能培养你们的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你们提供更多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机会。培养审美观。你们对灯笼感兴趣,能不能探究一下怎样制作呢?”这样,“灯笼的制作”这一课题就诞生了。

活动目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灯笼的种类及灯笼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调查民间艺人及灯笼制作的技术人员,了解灯笼的起

源、历史及发展状况。

3、教师、民间艺人、家长、优秀学生相结合指导,学习纸灯笼、塑料灯笼、木

条灯笼等的制作技巧,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合作能力。

4、学习宫廷灯笼的制作方法。鼓励学生在立意、构思、绘图、材料等方面体现

时代特点,勇于探索、创新。

5、搜集、整理灯笼的相关资料,展望灯笼制作的发展前景。

活动重难点

重点:

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实践中新生课题的解决。

3、各种灯笼的制作方法。

难点:

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活动对象

尉氏县实验小学三(5)班学生。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各种灯笼。

2、老师学生共同制作相关课件。(学生搜集资料,老师制作课件。)

3、经过讨论、商量,课题小组成立,各小组成员选出最合格、最优秀的小组长,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填写活动计划表,制定活动方案。

4、安排调查研究活动用具,制作灯笼需要准备的工具,材料等。工具如:剪刀、小刀、胶水、针线等。材料如:废旧纸盒、宣传海报、塑料瓶、易拉罐、竹片、木条、塑料袋、毛线、卡纸、彩纸、蜡烛等。

活动过程:

目标:

会提出关于制作灯笼的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成研究的子课题。

指导要点:

1、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制作灯笼的资料,引导学生对灯笼文化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成立活动小组,有目的制定活动计划。

3、引导学生对“灯笼的制作”这一主题进行分解,指导学生从自身能力、研究条件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确立可研究的“纸灯笼的制作过程”、“利用废旧塑料物品制作灯笼”、“制作木条灯笼”等子课题。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

目标:

根据组内的活动主题亲身实践,从多个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对感兴趣的子课题进行实验探究。在研究活动中获得制作灯笼的知识,提高合作、动手、探究能力。

指导要点:

1、学习运用一些研究方法。如访问法,到老艺人家中,美术老师的办公室学习灯笼制作方法。

2、指导学生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式方法。

3、教师和学生一起亲自制作灯笼。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

目标:

能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写出收获;学会切合实际的方式进行展示汇报;通过展示交流能对自己和同学的实践活动情况作出客观评价。

指导要点:

2、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的特点及本组成员的特长选择恰当的展示方式。

3、指导学生整理活动资料的方法。

《灯笼的制作》课时安排

第一课……………………………………………………确定主题课

第二课……………………………………………………活动指导课

第三课……………………………………………………阶段性汇报课

第四课……………………………………………………展示交流课

第一课时确定主题课

活动目标:

1、会围绕“灯笼的制作”提出3-5个有意义的问题,并将问题归纳成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2、通过填写小组活动计划表明确活动任务和活动步骤。

活动重、难点:

学会确立小组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有关灯笼的课件、小组活动计划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老师收集了一些灯笼的图片,想让大家欣赏欣赏。大家请看:(多媒体出示有关灯笼的图片)灯笼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象征着中华文明的灿烂,也象征国家的昌盛繁荣。现代社会中人民基本上不需要用灯笼来照明了,但灯笼的特殊地位依然不减。每逢佳节、婚庆庆典这样的喜庆日子,灯笼依然是首选。现在人们对于灯笼的需求有了新的品味,传统工艺的灯笼是人们收

藏欣赏的佳品,中西方的艺术家对中国的传统灯笼情有独钟,他们不仅喜爱传统灯笼的造型,并为精湛的工艺大为折服。

二、确定主题

师:请大家看老师手中的灯笼(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问:你们觉的这几个灯笼漂亮吗?

生:好漂亮。

师:和你们买的灯笼有什么区别?

生:我们买的灯笼是用电池,还带音乐,这个是用蜡烛的;图案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

师:你能看出这几个灯笼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生:纸杯、饮料瓶、彩纸。

师:灯笼的制作可操作性强,简单易学,材料俯拾即是,而且其中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学习灯笼制作首先能培养你们的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你们提供更多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机会。培养你们的审美观。你们对灯笼感兴趣,能不能探究一下怎样制作呢?

生:很想探究怎样制作灯笼。

师:相信同学们对灯笼的制作产生了兴趣和爱好,那么,从今天开始老师和大家一起以《灯笼的制作》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关于灯笼制作这个话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想深入的了解些什么呢?你想做哪些探究呢?

三:子课题产生

师:请同学们把你想要探究的话题写在彩卡纸上,每组选取三个最想研究的话题,每组选派一个人把你们想要探究的问题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我们一起来看黑板,看看大家都提了哪些问题?你们有

生:有相同的,相近的。

师:是啊,有相同的,类似的,那么我们需要对这些话题进行筛选,梳理,方法是:把相同的问题去掉,把相近的问题归为一类。哪位同学愿意来梳理一下?

经过梳理、筛选确定了以下子课题:

1、灯笼的起源、历史及发展状况。

2、纸灯笼的制作过程。

3、利用废旧塑料物品制作灯笼。

4、制作木条灯笼。

5、宫廷灯笼的制作方法。

6、学生通过舞蹈、话剧等形式展示灯笼。

7、制作灯笼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办手抄报。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小组。

四:小组的产生

师:下面呢,我们分组来研究,请同学们认真的看这七个话题,看看你对哪个话题最感性兴趣?

分组建议:

(一)、组建小组的过程中保持好课堂秩序,请同学们不大声喧哗。

(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结合组成研究小组。

(三)、建议每小组人数不超过12人,请同学们组建小组的时候注意男,女生人数的均衡。

师:大家想好了吗?请轻轻的走到你喜欢的话题小组。

五、推选小组长

师:六个小组每组产生一个小组长,有两种方式:1、、自己推荐。2、小组推荐。

(一)、推选有责任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同学来做小组长。

(二)、推选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不怕吃苦,勇于战胜困难的同学来做小组长。

(三)、推选乐于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起带头作用的同学来做小组长。

六、选小组名字

师:同学们,我们的小组长选好了,现在我们来考验一下各小组组长,看看谁最有才华,能带领本组成员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最特别、最有意义的名字,并确定出你们的口号。

同学们已经选好后,请七个小组长展示他们的组名,小组成员喊出口号。

七、制定活动方案

师:有了小组长,有了小组名称,咱们什么时候开展活动啊?怎么分工啊?老师刚才已经发给你们每组一张表,按照上面说的那种方案做一个计划,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比如说我们班的王潇晴会画画,组长可以安排她画画,做手抄报;杨嘉欣善于和别人交流,组长可以安排她去采访;李冉的字写的好,组长可以安排她做记录员,要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我希望各小组长在安排的时候,让小组成员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才能。

小组活动计划(样表)

老师带领同学们填写。

八、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确定了这次综合实践活的主题和子课题,成立了研究小组,推选出了小组长,并制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课后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补充,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制定并进行方案的修订。

第二课活动指导课

------学习做采访

活动目标:

1、学习采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采访前要明确采访主题;采访中要使用礼貌用语,多种方式记录等;采访后要及时整理采访记录。

2、在小组的合作中设计采访问题。

3、发挥特长、展示自我,形成健康从事活动的生活态度,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能力。

4、通过采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

1、学会采访技巧。

2、学会设计采访提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揭题

在前一阶段的小课题研究中,你们的表现非常好。善于提问、积极发言,还掌握了许多研究方法。让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曾用到的研究方法……

下面我们观看一段录像,看看录像中的同学在活动中采用了什么方法?(播放学生采访录像)

“学习做采访”(板书)

二、了解采访的基本要求

(一)学生谈谈对采访已有的认识。

(1)有谁也做过采访的?追问:能否请你谈谈什么叫采访?(采访的基本过程怎样?种类呢?有哪些基本方法?)

师小结:从大家的交谈中,发现现实生活中普遍运用到采访,同时也得知一部分同学对采访还不是很了解,可见采访是一门学问,要学会采访还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掌握呢!

老师事先查阅了采访的有关资料,把它摘录了下来,请你们快速自主阅读,读后,在小组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请小组长帮忙发一下资料。(关于采访的一段说明文)

发放的资料选摘如下:

一个完整的采访过程主要分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

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采访计划(重点是设计采访问题。先问什么、再问什么、最后问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时要考虑前后关系和内在联系。

采访中,要有序进行,讲究策略和方法,技巧、方法也要随机应变,要认真倾听,适时追问,对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谈话要详细记录。

采访后要认真整理采访记录,总结从采访中获得的信息和材料。

(二)阅读资料,整体了解采访

生:自主阅读,小组内交流,自由说,师随着学生的说,相机板书,说到哪个点,教师就写哪个点,并进行小结。

三、指导制定采访计划

出示采访计划表,了解采访计划要考虑哪几方面?(时间、地点、对象、工具、主题、分工、问题)

生:小组合作编写采访计划表。

师: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下课了。我们来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吧!

生:谈收获体会。

附:孩子们在采访美术老师

第三课时阶段性汇报课

活动目标:

通过本节课反思自己在前一阶段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获取解决困难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知道从哪些方面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

活动记录、收获。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组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经验。

二、交流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资料、交流经验,有小组长汇报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小组分别展示汇报。

教师总结前段成果。

教师进行方法的指导。

(1)整理资料:各小组把收集的资料现汇总到一块,再分类整理。(制作灯笼的步骤、采访的记录,采集的相关图片等都要详细记录。)

(2)亲自操作。(先准备好制作灯笼所需要的材料,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请家长或老师一起动手制作。要注意收集图片,并把制作后的感悟写下来。)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交流,我们各组都把收获与困惑交流了一下,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实践中会更加得心应手。孩子们,努力完成本次研究活动。

四、作业

各小组完成实践活动。

第四课汇报展示交流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汇报展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学会制作灯笼的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

各种灯笼的制作方法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孩子们,我们开展综合实践“灯笼的制作”已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都表现的很优秀,今天就让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活动成果吧!

二、汇报过程:

第一课题小组“希望腾飞组”搜集的资料是:灯笼的起源、历史、图片及发展状况。孩子们给大家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图片等。利用说快板朗诵等形式展示资料,利用大屏幕让大家观看图片。

第二课题小组“勇于争先组”:讲述一下纸灯笼的制作。学生通过上网查找制作方法,并请学生将整个制作过程详细讲解给大家听。

1、准备材料:纸杯、剪刀、胶棒、颜料、水彩笔、毛线、彩纸。

2、制作灯笼体。

3、制作灯笼提手。

4、美化灯笼。

附:灯笼的制作示意图

(1)(2)

(3)(4)

(5)(6)

(7)

最后,请小组成员展示他们自己制作的各式各样的纸灯笼。

附:学生们的作品

第三课题小组“完美组合队”:利用喝过的饮料瓶制作灯笼。这一组学生去采访美术老师,将采访的视频、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制作的步骤讲给大家听:

1、准备的材料:塑料瓶、彩色胶带、刀子、剪刀、装饰扣、铁丝等。

2、讲解制作过程。

3、制作灯笼提手。

4、放入灯光(荧光棒或者带电池的小灯)。

附:学生作品展示

第四课题小组“真才实学组”:制作木条灯笼。这种灯笼现在大多数人都不会做,于是,我带领孩子去采访民间老艺人王瑞生老先生。并将采访的有关灯笼的图片、视频、日记,采访心得、制作过程等一一展示出来。

附:灯笼的框架

附:学生制作的灯笼上的小装饰

附:做好的灯笼:

附:采访记录

1、采访原因: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组的课题是做木条灯笼。这种工艺大多数人都不会做,只有民间艺人会做。我们就去采访了民间老艺人王瑞生老爷爷,于是我拿着纸和笔去采访了。

2、采访过程:

时间:2013年9月25日

地点:王瑞生老爷爷家

内容:

我:您好!老爷爷,听说您老会做灯笼?

老爷爷:以前生产队里做灯笼我都去做,我会做各种各样的灯笼。

我:本次综合实践我们组的课题是做木条灯笼,那你会做木条灯笼吗?

老爷爷:会做呀!我不但会做单个灯笼,还会做两连环灯笼。如:鲤鱼跳龙门、龙虎斗等灯笼。

我:老爷爷,我们也想学做灯笼,你能教我们吗?

老爷爷:只要你们想学,我当然愿意教了。

老爷爷滔滔不绝地讲解了制作灯笼的步骤,我们津津有味的听着。边听边做着记录。

3、采访心得:

通过采访,我了解到老爷爷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会做这么复杂的灯笼。从这次采访中,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如:制作灯笼、采访技巧等。同时也发现采访中存在的不足,如:礼貌用语、提问方式、应变灵活能力等。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我会勇敢地展示自己,面对生活。

第五课题小组“奇思妙想组”:宫廷灯笼的制作方法。宫廷灯笼比较华丽,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只有过元宵节才能看到。需要采访民间艺人、上网查找制作资料来完成制作。有些孩子不能独立完成,就由家长、老师全力配合

附:现代版的宫廷灯笼

第六课题小组“团结协作组”:展示灯笼。孩子们通过舞蹈、演话剧等形式展现自己精美的作品----灯笼。

附:孩子们开心的展示着自己的作品

第七课题小组“挑战自我队”:制作灯笼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本小组成员通过办手抄报、心得体会、写作文、日记等形式,号召孩子们走进传统文化。

附:学生的作文、心得体会

附:学生的手抄报

3、老师总结

孩子们,你们今天都表现的很棒,老师感到很欣慰:老师看到了你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善于发现的精神、也看到

你们一步一步的成长。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

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让我们在综合实践的道路上继续前

行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要求学生根据物体特征进行创造有趣的灯笼形象,因

此,我多让学生根据某一种形状来创作灯笼,谈一谈自己看法和认识,

并讲一讲自己会如何处理,怎样来做。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和动手能

力。

在学生制作的环节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1、孩子们都很喜欢制作灯笼,但是同学们的手、眼、脑的动作都很不协调,缺乏锻炼。2、

个别学生不敢动手,缺乏自信。

学生感悟

李九阳:通过本次活动,我学会制作各种各样的纸灯笼。在制作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我都一一克服了。我觉得我很了不起。

任梓怡:我们小组在一起制作灯笼,大家先把准备好的材料,工具放在一起,然后大家挑选出好看的灯笼,最后小组长分工制作灯笼的各个部分。灯笼做好了,我很开心。从中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力量大。

仝亦涵:“灯笼的制作”,这个课题我很喜欢,我学到了在课本上我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培养了我的审美观。今后,我要发挥想象,制作出更好的灯笼。

任非若:我提着自己做的灯笼,仔细端详,兴奋的不得了……真盼望元宵节快点到来,我就可以提着自己制作的灯笼到大街上玩了。点评:(吴俊华)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灯笼的制作”选题很适合三年级学生去开发,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制作灯笼,是集思广益,各显所长;收集材料是量力而行,各取所有。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的理念。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为以后孩子踏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活动课”。

开封市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

优秀案例征集

活动主题:灯笼的制作

活动主体:尉氏县实验小学三(5)班

指导教师:吕晓红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灯笼教学设计

中学八年级语文组备课教案 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 备课组成员: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识记有关吴伯箫的文学常识。 2.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家吴伯箫,看一看他笔下的灯笼有什么特殊价值。 三、明确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阅读课文,认知“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3.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四、课前预习检测 1.读准字音 争讼(sònɡ)领域(yù)斡旋(wòxuán)静穆(mù) 思慕(mù)怅惘(chànɡwǎnɡ)褪色(tuì)熙熙然(xī) 2.词语解释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领域:从事一门专门活动或一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 斡旋:调解周旋。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马前卒: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表达方式) 2.示例: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五、写作借鉴 1.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散文通常从“小”写起。文中的“小”包括事物之小、事件细碎、情感的细微。(板书以小见大) 2.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课文所述之事多而杂,细数有几十件,时间、地域跨度大,由灯笼连缀成篇。(板书一线串珠) 3.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课文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自然交错进行,叙议有机结合。(多种表达方式) 六、推荐阅读 总而言之,吴伯箫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伸出深刻的内涵。如《记一辆纺车》中,从“农村用的手摇纺车”引伸出“与困难斗争,其乐无穷”的延安精神。因此这周推荐大家去读一读他的《记一辆纺车》、《歌声》,继续感受他的散文魅力。 七、小练笔 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物件,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小作文,400字左右。

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教案

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教案 让幼儿愿意参与涂色活动,感受涂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知道灯笼的颜色是红红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教案的相关教案,老师们快来欣赏学习吧! 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教案范文一红红的灯笼 一,活动目标: 1, 愿意参与涂色活动,感受涂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2,知道灯笼的颜色是红红的。 3,锻炼幼儿手的灵活度,完成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准备: 1,画有灯笼轮廓的纸与幼儿人数相同 2,红颜色的蜡笔若干 3,录音机一个,磁带一盒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提问一:宝宝们,我们过节的时候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啊? 提问二:宝宝们,我们过节和过新年的时候,门口和街上都挂上好多好多什么啊?(引导幼儿说出好多好多的灯笼) 提问三:宝宝,你看到的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幼儿自由交流,学说红红的灯笼) (二)引导幼儿学习作画

1,教师出示画有灯笼轮廓的纸,提问:宝宝,这是什么呀?(幼儿回答) 2,教师小结:哦,灯笼是红红的对吗?(出示灯笼轮廓图纸)现在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的没有颜色的灯笼怎么样让它们变成红红的灯笼呢? ( 引导幼儿说出涂色) 3,教师向幼儿讲解做画的要求: 1,教师范画,重点突出涂色时方向要一致。(例左右左右、上下上下) 2,提问:宝宝,老师是怎么涂色画红红的灯笼的? 4,播放音乐,幼儿操作涂色 1,幼儿动手涂色,老师巡回指导 2,幼儿 任选方法涂色,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互相谦让。 (三)讲评幼儿作品,让幼儿感受成功 (1) 我们今天的小画家的画真棒,瞧xxx涂的颜色非常均匀,xxx 这次也能大胆地画画了,逐一出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欣赏。 (2) 让我们把红红的灯笼挂在教室的门上,好吗?结束活动 幼儿园手工制作灯笼教案范文二活动名称:美工活动《灯笼》小班 活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顺着一个方向进行涂染,初步掌握正确涂染的方法。

手工活动灯笼美术教案

手工活动灯笼美术教案 【篇一:灯笼艺术教案】 灯笼 美术教案中班 活动目标:1、学习废物利用来装饰灯笼。 2、能够按老师的要求正确地制 作灯笼。 3、能够合理配色、制作色彩鲜 艳的灯笼培养幼儿对制作灯笼的兴趣。 活动准备:瓶盖大小一样若干、剪刀、绣花 美丽的灯笼。今天,老师也要和你们做了一盏自己的灯笼,它是什 么样子的?是用什么来做的呢?二、观察操作材料和步骤图,了 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观察步骤图,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3、尝试用穿的方法来制作红灯笼。 4、手提灯笼,相互欣赏。 【篇二: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的聚会】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的聚会 活动名称:小灯笼的聚会 目标: 1、用直线和围圈的方法做成各种灯笼。 2、能大胆地想象并尝试独立设计灯笼的图案。 准备: 1.长方形色纸,长纸条。 2.蜡笔,剪刀,浆糊。 过程: 1.出示各种各样灯笼的图片,幼儿展示自己带来的玩具小灯笼。 提问:图片上的灯笼你都见到过吗?有些什么颜色?灯笼外面的图 案是怎么样的?(有的是彩色的,有的上面有很多图画好像们看的 连环画。有的上面写字的,是让你猜谜语的)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 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灯笼能用什么材料来做?(布,塑料,纸) 2、教师示范讲解小灯笼的制作方法。 u教师出示灯笼的范例。

看一看,老师的小灯笼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上面有些什么图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做一个小灯笼呢? u展示制作步骤。 u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先在纸上画上你自己设计的图案,注意把有图案的一面对着自己。剪的时候注意不要剪到底。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3)探索除了这样剪,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制作方法吗?鼓励幼儿大胆 尝试,讨论交流。 u展示幼儿作品。教师与幼儿一起布置,开一个 小小灯展。 相关内容:幼儿园教案|教育论文|[1][2]下一页幼儿园管理|幼儿园环 境布置|幼儿园工作计划|幼儿园教育随笔 【篇三:发光纸手工优质灯笼大班教案】 篇一:大班教案制作花灯 【活动目的】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制作简单的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灯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 2.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纸杯、饮料瓶、抹布等。【活动过程】 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元宵节)在这个节 日里你们吃过什么?(汤圆)玩过什么?(灯笼、烟花??) 1、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 提问:你们觉的这几个灯笼漂亮么?(好漂亮)和你们元宵节买的 灯笼有什么区别?(我们买的灯笼是用电池,还带音乐,这个是用 蜡烛的;图案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你能看出这几个灯笼用什 么材料制作的?(纸杯、饮料瓶、彩纸)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人们 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 2、观察操作材料,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 下用什么材料也制作一个漂亮的灯笼呢?(幼儿互相讨论制作灯笼 所需的材料)

灯笼图片制作方法

灯笼图片及制作方法 灯笼图片及制作方法 利用同位角原理得到两个六边形一个为底座,一个为上面的盖子 然后挖空一个作灯笼顶部盖;半挖空另一个,留出空间给蜡烛,作底座

剪12个一样梯形,然后两两对粘 我改成六个连体梯形 当然,边还是与六边形的等齐 然后把六个连体梯形挖空,如下 再用双面胶水依次粘起来灯笼的雏形就出来了 需要说明一下:这个灯笼可以随意拉高压扁,这样灯笼的形状也就随意变化,^0^

拆下月饼纸袋上的小提绳子,再随意拿了一个气球座托红灯笼就举起来了^0^ 红灯笼·红灯笼点起来·举起来^0^^0^^0^ 制作灯笼方法: 第一步: 找张硬纸板。 第二步: 剪出12个一样大小的梯形。做灯笼身用的。

第三步: 做2个六边形,作为灯笼的底和顶。 这个六边形制作起来就比较复杂了,分成几小步讲解吧: 1、先在纸板上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确定一个中心点 2、用量角器找出60度跟120度的点 3、连线,出来六边形的雏形了 4、以第一步骤中所做的梯形的短边尺寸为六边形的边长 好了,做好了12个梯形跟2个六边形了 第四步: 把以上12个梯形跟2个六边形中间挖空。注意,其中一个六边形是做底用的,要留出放蜡烛的位置。 第五步: 把灯笼身挖空的地方糊上玻璃纸。——我没找到玻璃纸,这个步骤偷懒了。 第六步: 把每两个梯形长边相对,粘起来。 第七步:把梯形的短边跟(作为灯笼底用的那个)六边形的边粘到一起 第八步: 作为灯笼顶用的那个六边形拴上线,也跟梯形粘到一起,好啦,完工。

小灯笼的做法[图] 材料:卡纸、介纸刀、直尺、铅笔、双面胶、线绳。 步骤:1、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红色卡纸(我是用一张过期的旧月历卡)自己做的漂亮的小灯笼。 2、将卡纸两边各留出0.5~1.0cm,按等分划好若干条平行线,然后用介纸刀切开 3、卷一下使卡纸呈弧形。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课题灯笼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 仔细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 体会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3.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 1.体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2.品味作者蕴含于文中的爱国热情。 难点 对作者爱国热情的领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大红灯笼高高挂。灯笼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象征,是喜庆气氛的体现。每到节日时节,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到处挂满灯笼,大人小孩子脸上都带着喜庆的笑意……灯笼作为一种文化,承载了我们民族太多的喜庆元素。今天,我们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一文,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听,想。用灯笼的含义引出本文的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初读感知 1.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事? 明确:挑灯接祖父,听祖父讲掌故;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我宵夜食品;

村头高挂红灯,慰藉孤独的路人;跟着龙灯跑上半夜,再提着小灯入睡的往事;族姊远嫁时的街灯;官灯;宫灯和塞外军营中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自己愿作马前卒的愿望。每一种灯都饱含着作者的一种情感,一份回忆。 2.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明确: 第一部分(1-2段)写种种与灯笼有关的事情,引出对灯笼的回忆。第二部分(3-11段)回忆与灯笼有关的件件往事,寄托作者的一份份深情。 第三部分(12段)卒章显志,通过抒情来揭示自己的爱国热情。 看课文,并交流看法。 讨论交流。 学会归纳文章主要意思。 划分层次。 作者介绍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选择性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

灯笼制作方法与儿童手工制作灯笼的做法教程

灯笼制作方法与儿童手工制作灯笼的做法教程 纸艺镂空花边甜品纸垫做成的唯美灯笼 其实有点变废为宝的味道,因为灯坏了留下灯罩,灯罩还是好好的,那种简洁雅致的宜家款式,我一直很喜欢,舍不得扔掉,试着直接吊起来做灯笼却没有那么好看,因为过于单调,就想着给外面做一层好看的装饰或者会好些,正好,金先生为我从85°c买了一些甜品回... 漂亮的LED手工折纸灯笼教程 元宵节的时候大家都会出门看花灯猜灯谜的,非常的有意思,而且元宵节会有很漂亮的烟火看,所以是非常的热闹的,家家户户在元宵节的时候都会张灯结彩,挂上灯笼来装饰,折纸灯笼有很多的教程,我们自己只要再进一步的把折纸灯笼加工一下,加上LED的小灯,就... 元宵节折纸兔子灯笼挂饰的制作教程 元宵节的时候,小兔子花灯在街上到处都有,小孩子提着灯笼在元宵节的时候再外面玩是最开心的了,还有漂亮的烟火可以看,折纸兔子在元宵节的时候特别的应景,尤其是这个很像是灯笼的折纸兔子了,这个折纸兔子的制作教程确实是跟我们制作折纸灯笼的步骤有些类似... 用纸做钻石?灯笼? 我也说不清楚这算是做了钻石还是做了灯笼,不过用纸裁切之后进行粘贴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获得各种立体造型了。这样的制作比较的简单,但是从制作效果的角度来说感觉还行。尤其是钻石形成的结构感觉很酷。如果使用喜庆一些的颜色的话,直接就算是完成了灯笼的... 简单的纸艺灯笼花球 这个教程是纸艺网上比较早的教程了吧,国庆假期的时候刚好没有什么事情做,就尝试了一个下这个制作。实际上这个制作还是挺难的……至少我觉得对我来说是这样。通过制作这个纸艺灯笼花球,学习到了一些非常有趣和有价值的操作尝试,总而言之能够对今后的制作带... 折纸花的小灯笼 这个折纸花的制作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那个折纸郁金香的制作。在这里将这个折纸郁金香的制作进行了一些延伸,将小灯泡放到里面,从而制作成了非常漂亮的折纸花小灯笼。马上各种重要的节日例如圣诞节、元旦就要到来了,这样的折纸花小灯笼装饰居...

最新整理大班手工灯笼制作教案

大班手工灯笼制作教案 1、学习用各种花边的纹样来装饰灯笼。 2、能够按老师的要求正确地制作灯笼。 3、能够合理配色、制作色彩鲜艳的灯笼培养幼儿对制作灯笼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白卡纸、剪刀、钉书机、线、花边纹样6张。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过几天就是元旦了,大街小巷都布上了漂亮的环境。 你们想不想把教室也布置成节日的环境啊! 二、观察花边纹样,学习用花边纹样装饰灯笼。 1、出示灯笼让幼儿观察、灯笼上的’花边纹样。 2、指导幼儿画花边的纹样装饰灯笼,及制作灯笼。 三、幼儿制作 要求: 1、画三条花边纹样,每一条的花边纹样都要画满格。 在花边上涂上颜色,然后涂上底色。 2、在两边涂上颜色,按线剪出形,制作成灯笼。 四、幼儿和老师一起来布置环境。 大班手工灯笼制作教案2

教学目标: 1、道灯笼的制作方法,尝试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 2、做做玩玩中感受新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生活中已认识灯笼。 材料准备:PPT、人手一份灯笼制作用具、幼儿准备废旧盒子若干、胶水、丝带等 重点难点: 知道制作步骤,能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 一、PPT,欣赏灯笼 1、欣赏灯笼照片,认识元宵节。 2、讲讲说说,话元宵: (1)元宵节的来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2)讨论话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灯笼?灯笼上有些什

4《灯笼》教案教学设计

4灯笼教案教学设计 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感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一、导入新课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古装戏中穿梭在宫廷中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作

者在那个特殊时期的情怀。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 1.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于1938年4月长途跋涉到达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其作品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忘年》等文集中。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本文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找到本文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3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灯笼》教学设计详案

《灯笼》教学设计详案学习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领会文字中蕴含的情感。 3.学会一种诗意的表达。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作者复杂的情感。教学难点: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请大家齐读一首词。 (PPT)出示: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以中国传统的节日为背景,你知道是什么节日吗?对,元宵节。 词的上阙描绘咯额一幅张灯结彩、人舞龙灯的场景,下阕则渗透出作者的深情、忧伤和愤恨之情。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意境取胜,成为了千古名句。 同学们来看,这首词把灯火、灯笼作为抒怀的凭借和陪衬,但今天,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则让灯笼则成为了主角。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吴伯箫,走近他的散文《灯笼》。 二、预习字词检测 现在检测下大家字词的预习情况。有三组字词(PPT出示)。请一位同学来下面三组词。 神龛.()斡.旋()司马懿.()褪.色()幽悄.()思慕.()霍骠.姚()锵.然()马前卒熙熙然不甚了然 三组字词我们需要注意第一组字音,第二组需要重点关注字形。例如:司马懿中的懿是第四声,它的意思是美好的,例如懿旨,太后或皇后颁布的诏令。霍骠姚中的骠的读音,这是一个多音字,除了这个音还有biāo,当它作为勇猛这个意思来讲的时候,就读piào,例如骠勇、骠悍,在读biāo音时,它是指一种白斑的黄马,组词为黄骠马。但有同学可能会提出疑问:膘肥体壮是不是这个字呢?请注意,应该是肉月旁的膘,它是指肥肉。 第二组字形请同学来说一说应该需要它的哪个部分。 第三组词都是由古语转化而来,在本文中的语境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说完)解释得很好。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是古语在现代文中的运用,含蓄而典雅。不甚了然,甚是非常的意思。然,可解释为:……的样子。 请大家齐读以上字词。 三、了解灯笼 既然作者通篇都在写灯笼,那你了解多少关于灯笼的知识呢?请同学们来介绍下灯笼。 明确:中国的灯笼叫灯彩,它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正月十五,悬挂灯笼来象征团圆,另外它也是喜庆的象征。按照造型来分,可分为宫灯、纱灯和吊灯;按照内容,可雕刻山水、花鸟、虫鱼等他,还有工人赏玩的跑马灯。 四、结灯笼缘 大家介绍得很好!其实,灯笼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在点灯未出现或未普及前。不仅如此,它

简易版中秋节兔子花灯制作法

方法一:拿张漂亮的纸,最好不要太软也不要太硬,长宽至少30厘米以上,卷成圆柱状,用双面胶黏住,直径不要太小,再把它对折,用剪刀从把对折的地方开始剪长方条,不要剪过头,剪到距离尽头一两厘米就可以了,展开来把一部分对折的地方反折,让长条往外凸,这样差不多就成花灯样了,加上线把灯串起来,还可以用纸张剪成灯蕙,掉在灯下就可以啦。 方法二:可以用牛奶盒或类似的盒子做。用绳子穿透盒子,一头系漂亮灯蕙,另一头可以绑筷子,提灯笼用,在盒子外面包上纸,纸可以是漂亮的印刷纸或者自绘的哦,如果小孩想画画可以让小孩在上面画图,至于画什么看兴趣啦,可以画人物或窗户,等等。 简易版中秋节兔子花灯制作法 花灯做法以小学劳技课教授为蓝本的,细节上自己做了一些改进;在下没材料没时间也没技术完成一只正常大小的合格花灯,因此制作的是mini版(约长9cm×高7cm×宽3cm 大小),材料会和正常大小的有一定差别(其实根本是临时找来凑合的= =)、制作方法也会稍有不同,正文中会加以说明;有些步骤根据材料、效果的不同,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工艺(明明就是偷懒方法= =;;),在下会依次说明的;在下制作东西比较随心所欲,因此准确数据神马的是没有滴,请大家凭自己感觉来吧(摊手)。 工具/原料 ?材料: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丝袜(捂脸)、细铁丝、布、绒棒、活动假眼、丝带…… 呃,最底下那张渣图是俺画的图纸(汗) 下面具体说明各种材料的用途及选材要求 铁丝,做花灯的骨架,粗细以用钳子能挝动又不易变形为准; (这里还忘拍了一样,就是用来连接各个部件的细铁丝,比做骨架的铁丝要细而且 柔软,具体请大家自行掌握= =|||) 丝袜,做花灯的面用,实际制作中应采用轻薄透光的布料或纸张——俺没有,就用 废丝袜来代替了囧; 布,这个可是独家秘笈哦^o^b,这个要选轻薄结实又有一定摩擦力的布。 ——这些就是主要材料了 剩下的都是一些装饰用的辅助材料,大家可以自行选择,没有的话,用彩笔画、贴 彩纸、或者干脆利用布料原有花纹来装饰什么的也是不错的选择^_^b ?工具: 乳胶、铁丝钳、剪刀、缝衣针、线、珠针铁丝钳,用来挝铁丝;

做灯笼 教学设计

《做灯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做灯笼》是小学语文S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过新年布置教室时,李良和王京合作做灯笼的事,他们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这篇贴近儿童生活又极具时代意义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本单元的课文以“感受冬天的快乐”为中心,通过学习,学会与人真诚合作,做一个健康、快乐,有理想,勇探索的好少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本文的学习要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好处,懂得要和别人合作,愿意学习与别人合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比本领》:有一只金丝猴和一只梅花鹿,它们都觉得自己的本领大,于是大象伯伯给它们出了一道考题:河对岸有棵果树,树上长满了果子,谁能先

摘到果子,就算谁的本领大。梅花鹿很快就过了河,到了树下,可是因为树太高了,它却摘不到果子;而猴子呢,虽说是个爬树高手,只可惜呀,到了河边因为河水太深了,连河也过不了。两个伙伴都摘不到果子,这可该怎么办呢?这时大象伯伯告诉了它们一个好办法:让它们合作起来,梅花鹿背猴子过河,小猴上树摘果子,小猴摘到了果子再分给小鹿。这样啊,它们两个人都得到果子了。 2、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明白了什么道理呢? 3、是啊,通过这个故事就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发挥个人长处与人真诚合作,就能收到好的效果。 4、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28课《做灯笼》,这也是一篇和合作有关的课文。 5、师板书课题,生书空。 二、自读呈疑 1、学生齐读课题。 2、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1)是谁做灯笼呢? (2)为什么做灯笼? (3)他们怎样做灯笼? (4)做的灯笼怎么样? …… 3、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小朋友,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一起来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怎么最简单制作灯笼基本方法

怎么最简单制作灯笼基本方法 用纸雕和牙签的配合,打造出个性的DIY小夜灯。 主要材料:A4尺寸牛皮纸 所需工具:美工刀、胶水(502)、硫酸纸、家用牙签若干、自行车灯1个 制作步骤: 第1步: 前阵子在整理以前做手工的材料时,发现了以前拿来做笔筒剩下的图纸,就打算拿来做一个迷你夜灯。 第2步: 先一张张刻好。 第3步: 4张都刻好后再把边修一下。 第4步: 然后裁4张和图纸一样大小的硫酸纸。 第5步: 分别粘在图纸背面。这里可以用胶水或固体胶,但时间久了会开胶,所以我用的是502,比较牢固,唯一的问题就是502会渗出一些到图纸表面。 第6步: 裁4条和图纸长度一样的纸片,中间用美工刀割一下,注意要轻轻地割,别割开了,然后折叠起来。 第7步:

接着把裁好的纸条粘在图纸背面的边上。 第8步: 粘成一个立方体,灯罩就基本完成了。 第9步: 接着用牙签在灯罩里面的边上粘上牙签,底部也要粘, 第10步: 然后用牙签粘一个风车形状,中间要留孔。 第11步: 再裁任意长度的牙签粘在风车孔的四周。用4根牙签粘成如图所示的屋顶状。 第12步: 然后再加工一下,大致完成。 第13步: 用牙签并排粘成一根牙签棍(因为我用的是按压式的自行车灯,灯是装再底部,所以要做一根长度适中的棍来当做开关)。 第14步: 第15步: 先在灯罩底部粘两根牙签,间距和自行车灯一样。 第16步: 然后简单的做一个底座,刚好放得进灯就好。 第17步: 底座上面的孔要和自行车灯的按压开关队一致。 第18步:

然后利用包住自行车灯的那层橡皮,卡在2根牙签的中间。 第19步: 然后把牙签棍从上面的孔垂直插下去,刚好插在底座的孔里。到这里基本就完成了。

(完整版)《灯笼》教案

《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品析优美语句。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4.文化传承与理解: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箫的灯笼。 二、教学新课 (一)检查预习 1.字音字形、词语解释。 2.作家作品及灯笼文化。 3.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挑着灯笼迎祖父回家;上下灯学母亲对自己的照顾;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元宵节看灯、猜灯谜;族姊远嫁,官衔灯记录家门的兴衰;

纱灯上描红;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3.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多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 明确: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三)深度解读作者的爱国情感 学生合作探究: 1.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达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10、11自然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 2.结尾段“唉,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第10自然段作者由想象宫灯的装饰,联想到在宫灯陪伴下人物的活动,想到了汉献帝,从而把灯笼与历史人物联系到一起。11自然段就自然而然地写到历史人物中爱国的将领。这样的安排,使行文更加自然、流畅,为后面直抒胸臆做铺垫,由对灯笼的个人情感过渡到家国情怀。 2.作者写这篇散文时,正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之时,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所以作者发出“灯笼不够了”的感慨。 最后一个自然段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凝聚力的精神,团结全国人民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结尾表现出作者要同时代共呼吸

第2课时 灯笼 教案设计(部编版)

第2课时灯笼 1、学习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2、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一、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导入新课。 二、品味语言 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良好习惯,从欣赏实践中悟出品味语言的方法。 1、读下面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 “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同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分析明确: 简洁——多是短句,很少有长句。散文的语言表达与情感抒发息息相关,短句多,一方面显出语言的简净,另一方面还表明抒情的节制、含蓄。但是简洁不等于简单,课文中的诸多短句都是很值得吟味的,朗读起来既有语言声韵之美,又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 2、读下面的句子,感受其语言特点。 “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进土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假定是暖融融的春宵,西宫南内有人在趁了灯光调绿嘴鹦鹉,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意味应是深长的……” 分析明确: 书面语化——散文中的书面语与口语的表达效果有所不同。散文为了贴近现实生活,贴近读者,很容易引入口语,显得清新活泼。但是这篇散文以书面语表达为主,而且语言运用非常娴熟。 上面的语言,读起来给人的感觉非常文雅,有韵味,有意境。这样的散文语言是当代散文家难以写出或不愿意写出的,这得益于作者所受古典文学的熏陶。 3、读下面的词句,感受其语言特点。 “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金吾不禁”——唐诗“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之句 “雪夜入蔡”——《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萧萧班马鸣”——李白诗《送友人》 “吹角连营”“挑灯看剑”——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分析明确: 引用古语——可以显出作家读书多,积累丰厚,写作时信手拈来。有的是直接引用古语,并加引号,如戏曲《逍遥津》一段唱词;更多的是间接引语,读书少的人不能发觉,读书多的人报以会心一笑,默默赞许。 小结:课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带有那个时代的某些特点。现代散文作家都经过良好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熏陶,他们的散文语言都非常典雅而蕴藉,简净而不杂芜。这是我们语文学习的要点。 三、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课文怎样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的作用效果。 示例: 第1段开头说:“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这是议论。接下来说“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这是叙述。这种先议后叙,就是叙与议的结合。 第2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又表明脑中相关记忆之丰满,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 第3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最重要的叙议结合是在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上几位保家卫国将领之后,顺势发出誓言:“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最后一段同样是议论:“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表达,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如果舍去最后段,仅有上一段的抒情明志,那么情感表达过于隐晦,文章主旨趋于含混。 小结:各种表达方式,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于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创造了散文的艺术境界。课文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夹叙夹议,叙议有机结合,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方法,在本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不过本文的特异之处,在于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和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很少,这就是吴伯箫的散文风格。 四、写法特点 思考:从写作材料的选取这一角度看,本文有哪些写法特点值得我们学习?

《手工制作灯笼》教学设计

《手工制作灯笼》教学设计 中卫四小何玉岗 【活动目的】 1、学习在一定范围内大胆地进行作画,并正确使用剪刀,制作简单的灯笼。 2、喜欢参与手工活动,初步体验制作灯笼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的小灯笼 2.蜡光纸、剪刀、笔、彩线、胶水、纸杯、饮料瓶、抹布等。【活动地点】 四年级二班教室 【活动过程】 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元宵节)在这个节日里你们吃过什么?(汤圆)玩过什么?(灯笼、烟花……) 1、教师出示自制的灯笼 提问:你们觉的这几个灯笼漂亮么?(好漂亮)和你们元宵节买的灯笼有什么区别?(我们买的灯笼是用电池,还带音乐,这个是用蜡烛的;图案也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你能看出这几个灯笼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杯、饮料瓶、彩纸)那你们知道什么时候人们会挂上灯笼?(国庆节,元宵节各种喜庆的节日) 2、观察操作材料,了解制作灯笼的方法 (1)观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各种材料,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商量一下用什么材料也制作一个漂亮的灯笼呢? (2)教师讲解示范制作灯笼的方法 先选定材料——用铅笔画图案再用剪刀剪下——在材料的对称边穿上毛线——毛线上绑上小木棍——最后把蜡烛固定在灯笼中间。 (3)教师交代要求,学生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学生。 3、展示作品 手提灯笼,相互欣赏、相互交流。 【活动延伸】 开展《正月十五打灯笼》的民间游戏。 附:制作方和过程

一、纸杯做灯笼 准备材料:一次性纸杯两只,红线若干,剪刀,胶水或双面胶,放焰火剩余的手柄,红色颜料和水粉笔。 ▲1.取一只纸杯,尽量选择横竖有参考图案的,比如这个苹果图案的。沿纵向条纹均匀剪开,成一个个条状。 ▲2.平齐剪掉多余的杯边。 ▲3.修去宽边,因为杯子的杯口是宽些的。

灯笼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那么它还有着什么样的象征和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二、文化常识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起源于1800对年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不仅有照明的作用,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现在,灯笼又逐渐在家居装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整体感知 1-2总写作者与灯笼有关的回忆

3-6具体写对灯笼的一些回忆 7-11从文化的角度写作者由灯笼生发的联想 12抒发作者现实中的感慨 四、疑新探究 1、第一段叙写了小孩子喜欢火、亮光的情景,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 (1)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第四段单独成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1)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示读者有一叙事,另有调整文章节奏的作用,是读者从上文打断的文字叙述中跳出来 (2)在内容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对母亲的回忆 3、结合全文、简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1)灯笼寄托着作者对祖父、母亲等亲人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2)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3)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4)记录、传承家族历史 (5)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的歌颂了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自己能够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盼,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又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击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五、写作特色 1、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作者以“灯笼”为线索,顺着自己的思绪,具体记叙了记忆中一些和灯笼有关的事情。包括灯笼所承载的对祖父、母亲的情感,与灯笼相关的乡情民俗,以及现实社会中自己的一些感慨等,层层递进,使灯笼在文章中所承载的作者赋予其的含义一层层地展示出来。

灯笼教学设计

《制作灯笼》教学设计 新庙小学 杨慧

制作灯笼 新庙小学杨慧 一、活动内容:简单灯笼的制作。 二、活动目标: 1、小组展示有关灯笼的知识,了解观灯的由来,灯笼的象征意义。 2、咨询研究,明白各种简单灯笼的制作方法。 3、小组合作制作灯笼,并体验做纸工的乐趣和成功的快感。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开拓创新的能力以及认真耐心做事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工具:刻刀,剪刀,双面胶,玻璃胶、订书机,垫板,钢格尺等 材料:查阅搜集的资料、图片、歌曲、视频等

彩纸、废旧物品、自制蜡烛、各种小饰品、水彩笔等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孩子兴趣: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对灯笼并不陌生,你们搜集到了哪些有关灯笼的信息呢?与大家分享吧。 二、小组展示搜集到的与灯笼有关的小知识: 1、佛教观佛舍利、点灯将佛的介绍。 2、灯笼的象征意义。 3、观灯的节日,元宵节的由来,灯谜等。 4、介绍生活中运用灯笼为主题的很多造型设计。 5、有关灯笼的视频和歌曲展示分享。 有学生说不完整的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及时点明。教育学生传承中华文明,节俭爱国。 三、小组合作制作灯笼: 1、先交流讨论将要做什么样的灯笼,思考需要哪些材料。

2、交流本组想做的灯笼有哪几部分基本部件组合,分工制作每一部分。 学生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 提醒:1、制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2、合理选择工具,按要求小心使用,避免受伤。 3、将大家的零部件组合制作雏形。 提醒:保持干净。 4、思考如何美化自己小组的灯笼,并美化灯笼。 四、展示成果做出合理评价。 我们一起来交流,你的精彩发言,会让大家成长。 1、每组派代表介绍展示自己组的制作成果,其他组做出合理评价,如:设计造型、制作精美、美化到位,整洁干净或者改进部分、改进方法等。 2、小组改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课程教学设计

巧借文本仿出精彩 ——《灯笼》创意教学设计 设计缘由:在我素读《灯笼》一文时,对“缘”一词感受最深,读到此处,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一方面有感于这篇散文书面语表达的精妙,多么文雅,多么有韵味,有意境的文字!另一方面,我也在思考,学生能读懂多少?怎样帮助他们走进这带有古典意味的文字中去?我认为,对文章事件的归纳并不是本文学习的重点,因为编者在阅读提示中已经给出相关归纳。那么这节课更有价值的教学点会是什么呢? 《灯笼》这篇散文的语言,极其精妙,语句参差,娓娓而谈,韵律和谐。结构上从个人延伸到社会,最后上升到国家层面,独具特色。我认为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是可以挖掘的闪光点。如大海航行时的方向标,指明我们需要抵达的终点。确立了方向后,不同的是,每一位教师抵达的路径可以是不一样的。无论如何抵达,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文本聚焦,尽力实现一课一得。可能我们想讲的内容有很多,但是我们必须学会断舍离。由于时代隔膜,学生走入文本较难,所以教师更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细致品味后能学以致用。为此我引入任务型驱动学习法,学生学习本课变得兴趣盎然。在教学手段上,我利用了制作思维导图的最实用的软件——幕布,备课思路变得更为清晰,目标更易达成。 教学目标: 1.借提示明晰思路,学习文章语言特色。 2.用对比品读语言,体会先总写一笔,后宕开一笔概叙的写法。 3.仿例文学习写法,理解“小中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个人—社会—国家”等写作方法。 重难点: 1.借提示明晰思路,学习文章语言特色。 2.用对比品读语言,体会先总写一笔,后宕开一笔概叙的写法。 3.仿例文学习写法,理解“小中见大,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个人—社会—国家”等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环节一:“砸”一个“克隆”的任务 主要是借提示,理灯笼记忆。 师:我选择让学生借助课文的阅读提示,理清本文有关灯笼的记忆。在学生归纳表达时,要求尽量运用原文的词句,或者模仿作者语言风格,另选事件仿写。 生1:与常工同去,迎回祖父。心思纯洁,犹记牵牛织女,雪夜驰马,忘路之远近。村犬遥吠,静穆庭院,长久思慕。 生2:路远迢迢,万里归家。万水千山,自是心中烦躁。然而,最是那家门两旁的红灯笼,让天下游子,归思难收。

《灯笼》公开课教学设计

灯笼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品析优美语句。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4.文化传承与理解: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箫的灯笼。 二、教学新课 (一)检查预习 1.读读写写。 争讼领域斡旋静穆思慕怅惘锵然褪色燎原熙熙然 暖融融马前卒人情世故 2.作家作品及灯笼文化。 3.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挑着灯笼迎祖父回家;上下灯学母亲对自己的照顾;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

客;元宵节看灯、猜灯谜;族姊远嫁,官衔灯记录家门的兴衰;纱灯上描红;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3.由上述分析可知,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诸多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请你做简要说明。 明确: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 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是对岁月沧桑的感慨;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是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 (三)深度解读作者的爱国情感 学生合作探究: 1.作者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来表达灯笼对自己乃至民族的意义,但第10、11自然段却跳出回忆,而去写了想象虚构的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 2.结尾段“唉,壮……”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文本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第10自然段作者由想象宫灯的装饰,联想到在宫灯陪伴下人物的活动,想到了汉献帝,从而把灯笼与历史人物联系到一起。11自然段就自然而然地写到历史人物中爱国的将领。这样的安排,使行文更加自然、流畅,为后面直抒胸臆做铺垫,由对灯笼的个人情感过渡到家国情怀。 2.作者写这篇散文时,正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之时,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所以作者发出“灯笼不够了”的感慨。 最后一个自然段借灯笼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此时的情感早已不再沉浸于回忆,而超脱出来,表达悲壮激越的家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凝聚力的精神,团结全国人民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结尾表现出作者要同时代共呼吸的担当精神。 (四)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1.在回忆的诸事中寄寓情感,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征,而能达到寓情自然的目的,还在于作者擅长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综合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2.请同学们分析文章中作者感情的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