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力 第一节浮力

浮力 第一节浮力

浮力 第一节浮力
浮力 第一节浮力

浮力第一节浮力(1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二)教具演示实验器材:正方形木块、乒乓球、玻璃水槽、水、铁块、小药瓶、注射器、细砂。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细线、烧杯、水和酒精。(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这些都是有关浮力的问题。从本节起学习新的一章"浮力"。

板书:"第十二章浮力

一、浮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从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

教师指出,为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分组完成课本12-2的实验。(两人一组进行实验) 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拴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完毕,组织讨论,教师总结。

①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秤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秤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受到的拉力+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浮力。弹簧秤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浮力=石块重-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

教师总结讲解时,边讲边画出石块受力分析图。挂在弹簧秤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力分析图,弹簧秤的读数(F)=重力(G)-浮力(F浮)总结、板书:

1.什么是浮力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

(2)一切浸在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体重-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秤读数。F浮=G-F。"

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提问:浸没在水中的正方形木块,放手后竖直向上浮,它为什么不向左或向右、向前或向后运动?

复习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启发学生答出:立方体木块浸没在水中,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相对应的部位,距液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因而它的左右两侧面和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木块不向前后、左右运动。以上讲解可结合下图进行。(2)提问: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木块)上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立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如何计算?是否相等?哪个大?为什么?启发学生回合,教师总结并结合画图讲解,说明浸没在水中的立方体,由于上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所以它们受到水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上下表面面积相等,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上下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板书2.浮力产生的原因

(1)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即F浮=F′-F。

(2)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可启发学生举例答出。

3.物体的浮沉

提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为什么物体有的上浮、有的下沉、有的还可停留在液体中的任何地方?

演示:提示同学观察物体在水中运动情况。

把铁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铁块下沉。

把木块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木块上浮。

把装有少量水并用胶盖盖严的小瓶(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用注射器仔细调整瓶内水量或调整装入的细砂,直至可悬浮在水中为止)浸没在水中,放手后小瓶可悬浮在水中。

学生讨论:浸没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悬浮的小瓶各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大小关系如何?说明力的方向。

教师结合实验,边讲边画出浸没下沉的铁块、上浮的木块和悬浮的小瓶受力分析示意图,总结出浮沉条件。

让学生观察实验:浸没在水中的木块放手后上浮,最后浮出水面,漂在水面不动。教师指出,木块漂在水面上时,只有一部分浸入水中,叫做漂浮。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物体的浮沉条件并板书:

3.物体的浮沉

(1)下沉:F浮<G

(2)上浮:F浮>G

(3)悬浮:F浮=G

(4)漂浮:F浮=G--物体的一部分浸入液体中"

教师说明:

(1)物体上浮、下沉是运动过程,此时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下沉的结果是沉到液体底

部,上浮的结果是浮出液面,最后漂浮在液面。

(2)漂浮与悬浮的共同点都是浮力等于重力,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不动。但漂浮是物体在液面的平衡状态,物体在一部分浸入液体中。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内部的平衡状态,整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3)完成课本图12-3中的填空题。三、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课文练习1~5题。

2.思考题: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返回页首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2课时)(一)教学要求: 1.知道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论。

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3.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和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二)教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溢水杯、烧杯、水、水桶、弹簧秤、细线、石块。(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复习提问:

1.浮力是怎样产生的?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如何用弹簧秤测出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并进行实验,说出结果。

3.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什么?二、进行新课

1.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浮力产生的原因。下面来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系。我们用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2.阿基米德原理

学生实验:实验1。

①简介溢水杯的使用:将水倒入溢水杯中,水面到达溢水口。将物体浸入溢水杯的水中,被物体排开的这部分水从溢水口流出。用空小桶接住流出的水,桶中水的体积和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相等。

②按本节课文实验1的说明,参照图12-6进行实验。用溢水杯替代"作溢水杯用的烧杯"。教师简介实验步骤。说明注意事项:用细线把石块拴牢。石块浸没在溢水杯中,不要使石块触及杯底或杯壁。接水的小桶要干净,不要有水。

③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课上出示写好的小黑板)并写出实验结论。

石块在空气中重(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 N)

石块受到水的浮力( N)

小桶和被石块排开水的总重( N)

小桶重( N)

小桶中的水重( N)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由几个实验小组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总结得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重量相等。

说明:如果换用其他液体来做上述实验,结论也是一样。即使物体不是浸没,而是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中,它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也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学生实验本节课文中的实验2

①明确实验目的:研究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②实验步骤按课本图12-7进行。

③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并写出结论。(出示课前写好的小黑板) 木块重( N)

木块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 N)

小桶和木块排开水的总重( N)

小桶重( N)

木块排开的水重( N)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⑤总结:

几个实验小组分别汇报实验记录和结果。

教师总结得出:漂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说明:实验表明,木块漂浮在其他液体表面上时,它受到的浮力也等于木块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4.教师总结以上实验结论,并指出这是由20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板书:"二、阿基米德原理

1.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教师说明: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计算浮力大小的数学表达式,即:F浮=G排液=ρ液·g·V 排。

介绍各物理量及单位:并板书:"F浮=G排液=ρ液·g·V排"

指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强调物体全浸(浸没)在液体中时V排等于物体的体积;部分浸入液体时,V排小于物体的体积。

例1:如图所示(教师板图),A、B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由于F浮=G排液=ρ液·g·V排,A、B浸入同一容器中的液体,ρ液相同,但VB排>V A排,所以FB浮>FA浮,B受到的浮力大。

例2:本节课文中的例题。

教师板演示范。

提醒学生注意:

(1)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所求的物理量。

(2)确定使用的物理公式,理解公式中每个符号所代表的物理量。在相同的物理量符号右下角写清角标,以示区分。

(3)解题过程要规范。

5.教师讲述: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体积是1米3的氢气球,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等于这个气球排开的空气受到的重力。

板书:"2.阿基米德定律也适用于气体。

浸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气体受到的重力。"三、小结本节重点知识: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计算浮力大小的公式。四、布置作业:本节课文后的练习1~5各题。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一)教学要求 1.知道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进一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和解答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二)教具:弹簧秤、玻璃水槽、水、细线、石块、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木块、橡皮泥、烧杯。(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1.学生笔答课本章后的"学到了什么"问题1和2。然后由一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讲评。

2.270克的铝块体积多大?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

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演算,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在黑板上的计算进行讲评。二、进行新课

1.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提问: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

学生回答并说出分析结果和道理。

教师演示实验:把铁块用较长一些的细线拴好,挂在弹簧秤上。先称出铁块重(由学生读值)。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减小,问:这是什么原因?由学生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计算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将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加大,静止后,由学生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浮力的大小。比较两次浮力的大小,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没有关系。换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可得出同样的结果。

教师从理论上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无论物体位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由于液体的密度和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不改变。因此,这个物体无论处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它受到的浮力都是相等的。

②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提问: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体积相同,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实验:取一块橡皮泥,将它捏成立方体,用细线拴好,用弹簧秤称出橡皮泥重。将它浸没在水中,读取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以上读值和计算由学生完成)将橡皮泥捏成球形,按上述实验步骤,求出它浸没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

总结:比较两次实验测得的浮力大小,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提问:由学生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上述实验结果。教师总结。

③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无关。

提问: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哪个受的浮力大?

演示: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用细线拴好,用弹簧秤测出它们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

总结:比较两次实验结果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无关。

提问:由学生用阿基米德定律解释上述实验结论。教师总结,并结合复习提问2的分析指出,有的同学认为"较轻的物体受的浮力一定大"的看法是错误的。

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无关。

提问:体积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放入水中后放手,铁球下沉,木块上浮,哪个受的浮力大?

学生讨论,教师用阿基米德定律分析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总结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无关。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分析,教师总结并板书:"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而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与密度、物体在液体中是否运动等因素无关。"

2.例题:(出示小黑板)

①如图所示,甲、乙两球体积相同,浸在水中静止不动。哪个球受到的浮力大?为什么?哪个球较重?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解:甲球受到的浮力较大。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甲球浸没在水中,乙球是部分浸没在水中,故甲球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乙球排开水的体积。因此,甲球排开的水重大于乙球所排开的水重。所以,甲球受到水的浮力较大。板书:"F甲浮>F乙浮"

浸在水中的甲、乙两球,甲球较重。分析并板书:"甲球悬浮于水中,G甲=F甲浮

乙球漂浮于水面,G乙=F乙浮

因为:F甲浮>F乙浮

所以:G甲>G乙"

小结:解答浮力问题要学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分析。对于漂浮和悬浮要弄清它们的区别,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浮力问题的重要方法。

例题:有一个空心铝球,重4.5牛,体积是0.5分米3。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放平后,它是上浮还是下沉?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要求全体学生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演算,由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教师针对演算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要求学生答出:

由于铝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所以V排=V球=0.5分米3=0.5×10-3米3。

F浮=G排液=ρ液·g·V排=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0.5×10-3米3=5牛因为:F浮>G球,所以铝球上浮。

铝球在水中上浮,一直到露出水面,当F浮=G球=4.5牛时,铝球静止在水面上。此时铝球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铝球的重。

小结:解答此类问题,要明确铝球是研究对象。判断上浮还是下沉以及最后的状态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应用公式计算求解。

3.总结计算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

应用弹簧秤进行测量:F浮=G-F。G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F为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弹簧秤的示数。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规则固体受到的浮力。F浮=F向上-F向下。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此式可计算浸在液体中任意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或悬浮在液体中的条件F浮=G物,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三、布置作业

2020人教版八下物理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作业设计

2020人教版八下物理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 乒乓球和玻璃球,浸在水中,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 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 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秤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 2. 有一铜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铜块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 ) A. 铜块的体积 B. 铜块的重力 C. 铜块受到的浮力 D. 铜块的重力与浮力之差 3. 游泳的人自河边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若水底布满小石头,则下述体验与分析合理的是( ) A. 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人越来越轻 B. 脚底疼痛感觉减弱,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大 C. 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人越来越重 D. 脚底疼痛感觉加重,因为水对人的浮力越来越小 4. 傍晚,渔民满载着收获的鱼虾,从近海返航.渔船从入海口进入内河,在此过程中渔船(海水的密度大于河水的密度)( ) A. 受的浮力变小,船体下沉一些 B. 受的浮力不变,船体下沉一些 C. 受的浮力变大,船体上浮一些 D. 受的浮力不变,船体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5.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同一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的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的重力越大。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军舰总质量保持不变,根据上述信息,比较军舰在青岛和亚丁湾两地海域所受浮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 C. 在两地所受浮力相等 D. 不知两地海水密度是否一样,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6. 据统计,泰州市船舶年生产能力达1500万载重吨,已经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船舶生产基地。如图为泰州船厂新船下水的照片,船在下水的过程中,则有( )

第一节浮力

评测练习 1、 必做题: 1?什么叫浮力?方向是怎样的? 2、 浮力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3、 请分别写出称量法和压力差法测浮力的表达式: 4、 把皮球按入水中,当松手后皮球上浮,这是因为皮球受到的重力 _________ 浮力;当皮球逐渐 露出水面时,皮球受到的重力 ______ ,所受到的浮力将—;当 _______________ 等于 __________ 时, 皮球停止上浮,漂浮在水面上。 5、 一重为22N 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其静止时,所受浮力为 __________ 6、 把一个重1N 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0.87N , 那么,这个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________ 。 7、 小强为了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做了如图9的实验:(弹 簧测力计每小格示数为0.5N) (1) 请在A 图中画出被测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更为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 (3) 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根据小强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计算物体的体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3 ;你认为通过 本实验获得的数据 ___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计算出此物体的密度。 (5) 请你指出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一条即可) C

选做题:试设计实验,证明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所处深度无关。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1节浮力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浮力 【使用说明】利用25分钟时间预习课本第49—52页,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学案;鼓励提前在组内及组间进行相互讨论研究或请教老师,以备上课时展示和质疑。学习目标: 1.知道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2.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4.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重难点: 重点: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难点: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案(限时10分钟) 【课前预习、教材导读】你准备好了吗?阅读教材p49—p52的内容,并完成下列填空。如果你觉得还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和疑问,请记录下来,预备课上组内交流(学生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完成以下内容,小组长课前检查) 1.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预习等级评价___________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小组交流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组长汇总) 二、新课引入,激发情趣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等等是一些有关浮力的问题。 三、探究新知: 板块一 : 浮力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

力的方向如何? 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重力。木 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提问: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同学们分组实验) 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 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挂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石块 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思考: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 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 空气中重多少牛。 小结: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 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之 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 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一石块受到的拉力十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块浸没在 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重力一石块在水中秤的 读数十浮力。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浮力一石块重一 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也可叫做石块在水中时的视重)。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 到浮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1节《浮力》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浮力 【整体构思】 1.知道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2.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4.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预习提示】 1.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3.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流程】 一、学生展示 1.浸在液体中的石块会受到的力,叫做浮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2.正方体铝块浸在水中,它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20N,它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力是30N,这个铝块是否受到了浮力?若它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是 N。 3.用弹簧测力计称得一石块在空气中25N,①把它部分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为20N,此时石块所受浮力为 N;②若全部浸入水面下10cm处,示数为15N,此时浮力为 N;③在全部浸入水面下50cm处,此时浮力将。比较①②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和有关,而由②③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和无关。 4.气球在空中受到力和力的作用,当它匀速上升时,这两个力的关系是。 5.用弹簧秤在空气中称一物块,测得重为20 N,当把这个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16 N,这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 _ N。若将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物块所受浮力为15 N,这时弹簧秤的示数将变为__ ___ N。 6.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铁块重 7.9 N,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9 N,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 _ N,当铁块一半进入水中时,浮力是___ __ N。 7.轮船、鸭子、木块能浮在水面,这是因为它们受到了水的_____,方向________。 8.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铁块重7.9 N,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9 N,此时铁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 N,当铁块一半进入水中时,所受浮力是_____ N 二、目标定向 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

第一节《浮力》练习题

第一节《浮力》练习题班级__姓名_____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_________力,这样的力叫做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浸在液体中。因为h A ___h B,所以P A ___P B ,(根据P=ρ 液gh可知)所以F A ___F B,(根据F=PS可知)(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一个小组在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测一个铁块的重是3.5N,当把这个铁块的一半浸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2.8N,则此时铁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如果把这个铁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铁块受到的浮力应该是____,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____。 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决定于_____和_________; 6、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浮力的方向总是向上的 B.只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才受到浮力 C 浸在液 面以下的物体受到浮力与深度无关。 D.物体受到浮力作用时, 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 7.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的液面时,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不 等; B.物体完全浸没在同一种液体中,在越深处它所受的浮力越大; C.漂浮在液面上物体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沉到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D.漂浮在液面上物体所受的浮力一定等于它所受的重力. 8、浮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 ] A.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B.液体(或气体)对物体有压力 差; C.液体(或气体)有质量;D.物体对液体(或气体)有压力. 9、一石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7牛,把它全部浸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7牛,该石块所受水的浮力是______牛;如把它全部浸在酒精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1牛,该石块所受酒精的浮力是______牛;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不等,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10、一块石头在水中搬运时比较省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实心球静止在液体中,如右图所示:若甲、乙体积相同,甲、乙受浮力比较()A、F甲>F乙B、F甲<F C、F甲=F乙D无法比较 12、浸没在液体中的物块,上表面收到的压力是12 N,下表面受的压力是18 N,则液体对它的浮力是___N. 13、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所受的平衡力是() A、重力和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 B、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 C、重力和浮力 D、重力和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节 浮力(教案)

第十章浮力 漂市一中钱少锋 “浮力”是流体静力学中应用性较强的基础知识之一.本章是在学过力、二力平衡、二力合成、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研究浮力的.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熟悉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因此教学时只需用一句话点明学生已知的事实后,直接引导学生思考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通过教师引导,得出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结论.既然一切物体都受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要下沉,有的物体要上浮呢?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很自然地要去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教学中这样的安排会调动学生始终怀着一种积极的兴趣去探究、讨论,有利于最终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章共有3节: 1.第1节为“浮力”,本节可分为三个教学板块:①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凡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②用实验“称重法”测量浮力大小;③通过理性探究了解产生浮力的原因.整个教学过程也是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进行,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充分思考、讨论,在探究中学习. 2.第2节为“阿基米德原理”,本节可分为两个课时:第1课时为“阿基米德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和理性探究推导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第2课时为“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求浮力等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可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3.第3节为“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本节可分为两个课时,第1课时为“物体的浮沉条件”,这部分内容可分为三个教学板块:①观察鸡蛋的浮沉,认识上浮、下沉、悬浮、漂浮四种现象;②从重力、浮力的大小关系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③从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第2课时为“浮力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轮船、潜水艇、热气球、飞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同步练习题

第十章浮力 第一节浮力同步练习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 1.如图所示,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内(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从上 面倒入水,观察到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之间的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对 乓乒球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重力、浮力、压力 B. 浮力、压力、支持力 C. 重力、支持力、浮力 D. 重力、压力、支持力 2.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作用的是() A. 在水中嬉戏的小鸭 B. 在蓝天飞翔的老鹰 C. 深海潜游的鲸鱼 D. 深入河底的桥墩 3.下列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 遨游的“天空一号” B. 航行的“辽宁号” C. 下潜的“蛟龙”号 D. 上升的热气球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地点,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D.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 5.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上 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A. F1 B. F2 C. F3 D. F4 6.乒乓球漂浮于水面上,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A. 空气 B. 乒乓球 C. 水 D. 盛水容器 7.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第一次如甲图所示直立浮在水面上, 所受浮力为F1,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1;第二次变为如乙图所示横浮在 水面上,所受浮力为F2,此时水对其底部压强为P2;则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

1:浮力的存在 磁 毬注探究实验1 :将乒乓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你看到什么现象?乒乓球 三三 = ------------------- K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为什么不沉入水中呢? 暗卜 探究实验2: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 (或铜)块块,记下铝块 的重力G 物;用手向上托金属块,测力计示数如何?在把金属块浸没入 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拉。比较前后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这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结论:1.液体(或者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 _____ 的托力,叫做 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 ,浮力的方向是 _______ 。 2?称重法测量浮力F 浮=G-F 合作探究2 (坐庄法):浮力产生的原因 1. 理论分析:如右图,假设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边长为 L 的 正方体,上表面距离水面 H,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分析 1) 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 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 2) 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 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 — 3)左右表面和前后表面受到压强的关系—,受到压力的关系—,可以 相互—。 实验结论:浮力产生的本质原因:F 浮二— 二、合作探究1 (坐庄法) 10.1《浮力》导学案 银川市第八中学李杰 [学习目标] 学术性目标: 1、 知道浮力及浮力的方向,认识到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 浮力的作用。 2、 会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3、 能够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合作性目标 1?学会运用“坐庄法” “组间批阅法”的合作学习方式。 2?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倾听、提问和应答”的合作技能。 实验器材:体积相等的铜圆柱体和铝圆柱体,烧杯 2个,水槽一个,弹 簧秤一个,塑料可乐瓶2个,乒乓球一个,水和盐水。需备 9组。 [重点]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一、复习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_______ 方向都有 压强;液体压强随 ________ 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 强都 ________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 _________ 有关系.

第1节 浮力

第十章浮力 第1节浮力 1.知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会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3.知道大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也有浮力作用。 重点: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浮力产生的原因。 学习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并划记关键词句,明确学习的重难点。 2.针对情景导入的问题,进行大胆猜想。 技巧点拨: 用“压力差法”计算浮力 如图,现有一正方体的物体悬浮于密度为ρ的液体中,其边长为L,上表面距液面的深度为h,那么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即为h+L。 由于对称关系,物体受到来自前、后、左、右的压力应为平衡力,但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不同。 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强p上=ρ液gh。 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压力F上=p上·S=ρ液ghL2。

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强p下=ρ液g(h+L)。 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F下=p下·S=ρ液g(h+L)L2。 由F浮=F下-F上得F浮=ρ液g[(h+L)-h]L2=ρ液gL3。 情景导入引思导学 如右图所示,将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小石块一同浸没在水中,松开手后,你会发现乒乓球迅速上浮至水面,而小石块则下沉至水底。 针对以上信息,请提一个你感兴趣的问题。 自主探究梳理新知 浮力 自主阅读教材P49~50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图所示是认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如图甲所示,物重G=__5__N。 (2)当用手向上托物体时,如图乙所示,手对物体向上的托力F=__3__N。 (3)当物体浸入水中后,如图丙所示,将丙与甲、乙对照,说明水对物体也有向上托的力,即浮力。水对物体的浮力F浮=__2__N。 (4)该实验是通过__类比__的物理方法,建立起浮力概念的。 2.一个盛有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是(C) A.F1B.F2C.F3D.F4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第1节 浮力

第十章第1节教学设计课题第十章第1节浮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 方法 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教师: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饮料瓶(去底)、立方体液体压力显示装置 学生(分组):烧杯、水、酒精、浓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空饮料罐、水桶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展示教学图片 展示木筏、帆船、轮船、航空母 观察图片并思考 思考生活、生产中的浮 从有趣的实际问题 中引入课题,引起学生

情境 引入课题舰、鸭子、救生圈、热气球、飞 艇、潜水艇等图片。 提出问题 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 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 么? 3、人在死海中游泳,为什么漂 浮在海面上? 4、孔明灯为什么能升空? 5、木块在水面上漂浮,受到浮 力吗? 6、铁块在水中沉底,受到浮力 吗? 力的实例 对问题进行思考 的研究兴趣 连续提出几个与浮力 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对 生活中浮力问题的关 注。 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认识浮力的存在,了解 到在生活和生产中浮 力的各种应用。进而引 发浮力的概念的思考。 新课 讲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 引出概念演示实验 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 提出问题 铁块在水中会沉底,铁块在水中 受浮力吗? 组织学生实验 观察 观察木块在水中受到浮 力,漂浮在水面上。 思考问题 通过实验得出:铁块在 水中受到水对铁块向上 的托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 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 漂浮在水面上 引起学生思考,培养迁 移能力。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学案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学案 乐昌中学岳海燕 学习内容: 浮力这一节的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浮力是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进一步延伸,它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作用力,与其相关的应用综合了力、二力平衡和二力合成等知识。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漂浮的物体受浮力,且浮力方向向上;而对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则存在疑惑,或对浮力方向描述不准确.为此,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浮力的方向,以及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的事实.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感受浮力的存在,认识浮力,并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大小; 2.通过理论分析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3.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实验,领会影响浮力的因素有哪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适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中浮力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1.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 2.实验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中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活动,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水、酒精、浓盐水、多媒体课件等。 学习流程: 一、预习导学: 1、鸭子能漂在水面,是因为受到了水的。钢铁制造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水的。 2、什么是浮力?它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谁? 3、在水中下沉的铁块,也受到浮力吗?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 4、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再把铝块浸入水中,比较铝块浸水前后两次测力计的示数,这说明什么问题?用测力计能否测物体受到的浮力? 5、阅读课本51页的想想做做,思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课内探究: (一)引入新课: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问:你为什么能想到这个办法呢? (二)浮力 1、浮力及其方向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把乒乓球放在右手手心上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 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 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乒乓球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师生一起分析受力情况: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1节 浮力教案1

《浮力》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能通过实验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2、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浮力的存在、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称重法测浮力的大小。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木块、石块、水、烧杯、弹簧测力计。 教学流程: 1、引入新课 教师:为什么船可以浮在水面,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升到空中,金鱼可以轻盈地在水中上下游动呢? 学生:因为有浮力的存在。 教师:看开大家有预习新课哦,我们这节课就来近距离认识一下浮力。 2、什么是浮力? 教师:我们先学习一下福利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1)演示实验: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教师: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学生: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大于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重力。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2)演示实验:把石块放入水中,放手后石块在水中下沉,并且一直沉到水底。 教师:下沉的石块受浮力作用吗? 同学们分组实验。 要求:①明确实验目的是判断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的石块是否受到浮力,以及浮力的大小和方向。 ②石块要用细线挂牢。读取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时,石块不要触及杯底或杯壁。 教师: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在空气中静止不动,受几个力的作用?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是怎样的?说出石块在空气中重多少牛。 学生: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拉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石块所受的重力。 教师: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石块浸没在水中的读数是多少牛?此时,浸没在水中的静止石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力的方向如何?施力物体是什么?这几个力的关系如何?两次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之差说明了什么? 小结:石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拉力,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浮力,施力物体是水。石块静止不动说明:石块受到的重力等于石块受到的拉力十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所以石块受到的拉力等于石块在水中秤的读数。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石块受到的浮力。以上实验,说明浸入水中的石块也受到浮力。 教师:我们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呢? 学生: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 (2)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

第十章第1节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教学设计课题第十章第1节浮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的浮力; 2.了解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 3.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 4.初步探究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从而引出浮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生活、生产中浮力的了解,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 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 方法 实验、归纳、对比 教具学具教师:木块、铁块、弹簧测力计、水槽、烧杯、乒乓球、饮料瓶(去底)、立方体液体压力显示装置 学生(分组):烧杯、水、酒精、浓盐水、细线、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上标有等距离的格)、空饮料罐、水桶 教学过程 引入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展示教学图片观察图片并思考从有趣的实际问题

设情境 引入课题展示木筏、帆船、轮船、航空母 舰、鸭子、救生圈、热气球、飞 艇、潜水艇等图片。 提出问题 1、船为什么能在海面上航行? 2、救生圈、救生衣的作用是什 么? 3、人在死海中游泳,为什么漂 浮在海面上? 4、孔明灯为什么能升空? 5、木块在水面上漂浮,受到浮 力吗? 6、铁块在水中沉底,受到浮力 吗? 思考生活、生产中的浮 力的实例 对问题进行思考 中引入课题,引起学生 的研究兴趣 连续提出几个与浮力 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对 生活中浮力问题的关 注。 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认识浮力的存在,了解 到在生活和生产中浮 力的各种应用。进而引 发浮力的概念的思考。 新课 讲授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联系实际 引出概念演示实验 木块在水中受到浮力 提出问题 铁块在水中会沉底,铁块在水中 受浮力吗? 观察 观察木块在水中受到浮 力,漂浮在水面上。 思考问题 通过实验得出:铁块在 水中受到水对铁块向上 的托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 在浮力的作用下可以 漂浮在水面上 引起学生思考,培养迁 移能力。

第一节 浮力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认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通过阅读教材与观看视频结合起来,使学生能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 4.使学生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认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他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能力等。 学情分析: 《浮力》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内容,本章教学内容“浮力”是前三章“力”、“运动和力”、“压强”内容的延伸和应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知道了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这些知识都为学生正确认识浮力和描述浮力奠定了基础。在第八章又学习了二力平衡的状态和条件,对分析浮力的方向和大小做了铺垫,在第九章也学习了压强的知识,从而为学生在理解浮力产生原因上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而本节内容既综合地应用了液体的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知识。又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这条件及其应用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是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是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案及控制变量法的具体应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 1、“辽宁号”航空母舰 并提出问题:是什么力使上万吨的航 空母舰航行在海面上而不沉没? 2、在死海里游泳的人 并提出问题:不会游泳的人在死海里为什么不 会沉下去? 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浮 力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有趣的实际问题中引入课题,能引起学生对生活中浮力问题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2【活动】演示实验,小组讨论评论 实验1:将西红柿、木块、橡皮、铁块、等放入水槽中。并提出问题:

第1节 浮力(教案)

第1节浮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的概念、产生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知道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和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作用,会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3.知道大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也有浮力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经历探索浮力大小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饮料瓶、水、乒乓球、大量筒、软木塞、大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铅块、橡皮泥、盐水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节日放飞的氢气球会浮在空中;人游泳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鸭子、轮船能漂浮在水面上;潜水艇可以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等事例,你们思考过它们为什么能这样呢?

生:因为它们受到了浮力. 师物体在哪些情况下会受到浮力呢?请大家自己举例子说说. 学生踊跃发言:还可以发现,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关于浮力的哪些知识呢? 学生展开想象,分组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一系列问题. 生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生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浮力吗? 生3: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 师大家先不要着急,我们下面就来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浮力的产生和方向 1.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教师演示: ①出示一个很深的量筒,将一个乒乓球放进去.(教师提问:谁有办法不把量筒倒过来,就能把乒乓球取出来?) ②左手拿一个乒乓球,松手,让学生注意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再用左手拿着乒乓球,右手放在乒乓球下方,松开左手时乒乓球还会下落吗?为什么? ③展示加水后量筒中的乒乓球和右手中的乒乓球,让学生进行对比.教师鼓励学生观察、对比、思考回答. 学生实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软木塞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 学生体会:手受到竖直向上的托力;同时观察到放手后,软木塞立即上升,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学生结论:乒乓球受到竖直向上的类似于人右手对乒乓球的支持力. 板书: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探究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第1节浮力

第1节浮力 小试身手 1 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A. 图甲:海中航行的“辽宁号” B. 图乙:海中下潜的“蛟龙号” C. 图丙:遨游太空的“天宫一号” D. 图丁:空中上升的热气球 2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 B. 在不同液体中浮力的方向会不同 C.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D.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3 如图10-1-17所示,浸没在水中的小球所受浮力的方向应为图中_______(填序号)的方向,这是因为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的。 4 将木桩打入河底,在木桩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木桩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_;在木桩全部浸入水中后下降的过程中,木桩受到的浮力_______;把木桩的下端打入河底泥土中静止不动时,木桩受到的浮力_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为零”) 5 [ 临沂中考] 江涛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10-1-18所示为探究过程及相关数据。 (1)分析图A、B、C、D,说明浮力大小跟物体___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金属块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N。 挑战自我 6 如图10-1-19所示,鱼缸里小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则气泡所受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是() A. 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 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 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D. 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7 [凉山州中考] 把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但减小值相同,由此可以判断() A.两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 B.两物体所受的浮力相同 C.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同的 D.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相同的 8 浸在水中的物体为什么会受到向上的浮力呢?如图10-1-20所示,某实验小组为探究这个问题,在玻璃圆筒的两端蒙上绷紧程度相同的橡皮膜,将其浸没到水中。 (1)当玻璃圆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时,由于______________,且受力面积相等,所以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F向左和F向右的大小相等,玻璃圆筒在水平方向所受的合力为0。(2)当玻璃圆筒沿竖直方向放置时,水对玻璃圆筒两端橡皮膜的压力F 向上大于F 向下,玻璃圆筒在竖直方向所受的合力不为0,合力方向_________。 (3)结合(1)(2)可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一均匀的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如图10-1-21所示。已知它的底面积为S,上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 1,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h 2,则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的表达式为_______,长方体所受浮力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液体的密度ρ和g为已知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教案

第十章浮力 第一节浮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认识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具:乒乓球、水、水槽、铁块、弹簧测力计、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轮船、鸭子、人游泳时能浮在水面,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研究与此相关的知识导出课题——浮力。 二合作探究 一.浮力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 力。 演示实验:如图(50页图10.1-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 的重力记为G,再把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它的重力,记为F, 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了什么问题?据此,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 甲图:铝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重力的施力 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铝块所受的重力。

第一节浮力(下)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新人教版八年级第十章第一节(下)《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教学设计

实验仪器学法:观察体验、实验法、推理法与合作学习法相结合。 教师演示:一生鸡蛋、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气球、磁铁、若干回形针、透明容器(高约30厘米)、热水等。 学生分组体验浮力大小:大水桶、水、实心球、橡皮球(大、中、小各一个)、小沙袋、橡皮泥、学生自带物品等。 学生分组实验1:小玻璃瓶(有橡皮塞)、细棉线、细沙、水、小沙袋、弹簧测力计、小石块、一杯清水、一杯浓盐水 教学内容温故迎新教师活动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浮力? PPT投放相关图片)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教学: 2、浮力的大小怎么测量? (PPT投放课件) 教师活动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液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叫 浮力。 拉力差法:F s=G-F拉 复习浮力大小 的测量,为下 面浮力大小的 探究做铺垫和 准备。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观察思考 提出问题 PPT展示下方图片 探究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问:水中哪个物体受到的浮 力大? 问: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情境1:请学生体验大小不 同的球浸没在水中时,手对 球的压力有何不同? 学生可能有多种答案:可能 是漂浮木块受到浮力大;可 能是大石块受到浮力大;无 法判断等; 学生:越大的球压入并浸没 水中所要的压力越大。 亲身体验大胆猜想 猜想1:浮力大小可能与物 体浸没液体的体积有关。 情境2:煮汤圆时,刚放入学生思考:煮汤圆过程,开 教师不用着急 下结论,让学 生们在思维的 碰撞中冲突中 提出问题:浮 力的大小与什 么有关呢?激 发学生的问题 意识 学生的猜想假 设应该有根有 据,不能凭空 瞎想,所以学 生亲自的体验 很重要,体验 中获得感知。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

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 1.从生活中浮力现象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2.在研究问题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方法探究,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思考、讨论、实验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浮力的定义和方向; ②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 ③会测量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④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①经历实验探究,定性认识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学习探究学常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揭示隐藏在其中的物理规律,纠正一些片面的认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②用矿泉水瓶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节约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浮力的概念,会测量浮力的大小,通过实验知道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边观察、边实验、边讨论的启发式教学。 2.探究式教学。 四、教具和媒体 演示实验器材:苹果、西红柿、萝卜、演示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酒精、细线、矿泉水瓶、瓶盖、沙桶、乒乓球。 学生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槽、乒乓球、细线、酒精、去底矿泉水瓶、去口矿泉水瓶、橡皮泥、沙桶、水、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铜块。 【教学过程】 一、设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你洗过水果吗?苹果、西红柿、萝卜放到水中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到水底? 生:猜想 师:教师演示实验,苹果、西红柿、萝卜、萝卜皮放到水中从水中 师:刚才的现象都与一个神奇的力有关,知道是什么力吗? 生:浮力。 师:(出示课题:浮力) 二、进行新课 (一)浮力 1、浮力的定义: 师: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浮力现象: 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 师:下面我们通过两个实验感受浮力 生:矿泉水瓶底朝下慢慢的插入到烧杯中,感受浮力,(实验、讨论、发现) 用橡皮筋吊着沙桶慢慢的浸入到装水的烧杯中,注意观察现象,感受浮力。 师:通过刚才的感受,大家觉得什么是浮力呢? 生总结浮力的概念: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