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
- 格式:pdf
- 大小:603.13 KB
- 文档页数:44
2-2图2.17所示电路换路前已处于稳态。
试求(1)换路后瞬间的U c (O .),L (0.))(0 .),i 2(0 .),i c (0 .),U L (0 .)。
(2)换路后电路到达新的稳定状态时的U c (::),人(二),h (::), i 2 (::), i c (::), U L (::)。
6i i R i R 3 i 3 i i_解:(1) i 1 (0 _) 3 A1+1 3i 2(0 J 1.5A2U c (0 J =i i (0 JR 4 =1.5V由换路定则:u c (0 J =u c (0J =1.5Vi L (0 .)二 i L (0 J =1.5A 6—1.5 h (0 J “3(0 ) 2.25AR +R 3i 2(0 )=0 U L (0 )=0(2)换路后达到新的稳定状态6 6 讯二)叫(二) 2 mA R R 3 R 4 111i 2(::) =0,i") =0 UcL )二RJ L L ) =2V U L (::) =02-3 求图2.18所示电路S 接通和断开两种情况下的时间常数。
已知:U 二 220V , R [二 R ?二 R 3 二 R 4 =100Q ,C 二 0.01 yF 。
R g =R//(R 3 R//R 2) =100//(100 50)= RoC =60 0.01 10^=6 10^s断开时:R Q 二 R t 〃(R 3 R 2) =100〃 200 = 66.7」二 R o C=66.7 0.01 10上= 6.67 10^si 3(0J =i L (0J =1.5A 解:接通时:图2.18 习题2-3的电路图2.17 习题2-2的电路C2-4 在图 2.19 中,E =20V ,R i =12k Q , R ? =6k Q , C^10 ^F ,C^10^F ,电容原先未储能。
求t _0时的U c (t),并画曲线。
思考与习题1-1 1—35图中,已知电流I =—5A ,R =10Ω。
试求电压U ,并标出电压的实际方向。
图1-35 题1-1图解:a )U=-RI=50V b )U=RI=—50V.1—2 在1—36图所示电路中,3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通过实验测量得知:I 1=-4A ,I 2=4A ,I 3=4A ,U 1=140V ,U 2=—90V,U 3=50V.试求(1)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 (3)效验整个电路的功率是否平衡.图1—36 题1-2图解:(2)P 1=U 1I 1=-560W ,为电源;P 2=—U 2I 2=360W ,为负载;P 3=U 3I 3=200W,为负载。
(3)P发出=P吸收,功率平衡。
1-3 图1-37中,方框代表电源或负载。
已知U =220V ,I = -1A,试问哪些方框是电源,哪些是负载?图1-37 题1-3图解:a)P=UI =-220W ,为电源;b)P=—UI=220W,为负载;c)P=—UI=220W ,为负载;d )P=UI =—220W ,为电源。
1—4 图1—38所示电路中,已知A 、B 段产生功率1500W,其余三段消耗功率分别为1000W 、350W 、150W ,若已知电流I =20A,方向如图所示.a) b)Ia) b) c) d)(1)标出各段电路两端电压的极性。
(2)求出电压U AB 、U CD 、U EF 、U GH 的值。
(3)从(2)的计算结果中,你能看出整个电路中电压有什么规律性吗?解:(2) U AB =—75V,U CD =50V,U EF =17。
5V ,U GH =7.5V(3) U AB +U CD +U EF +U GH =0.1—5 有一220V 、60W 的电灯,接在220V 的电源上,试求通过电灯的电流和电灯在220V 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
习 题 三2-1 已知:正弦交流电压u ,电流1i ,2i 的相量图如图2.35所示,试分别用三角函数式,复数式,波形图表示。
解:11221122sin sin(90)sin(45)09045u t i t i t U U V I I A I I Aωωω︒︒∙︒∙︒∙︒==+=-=∠=∠==∠-2-2 已知正弦量的相量式如下:A5j 5,A 5j 5A 5j 5,A 5j 54321-=+-=-=+=∙∙∙∙I I I I试分别写出正弦量的瞬时值表达式,画出它们的相量图。
解:1234I I I I ======15455arctg φ== 110sin(45)i t ω=+25()455arctg φ==--210sin(45)i t ω=-318045135φ=-= 310sin(135)i t ω=+4135φ=- 410sin(135)i t ω=-2-3 已知: ,V 1208,V 30621︒∠=︒∠=∙∙U U A,6010,A 301021o oI I ∠=-∠=∙∙试用相量图求: (1)∙∙∙+=21U U U , 并写出电压u 的瞬时值表达式; (2)∙∙∙-=21I I I ,并写出电流i 的瞬时值表达式。
图 2.35 习题2-1的电路Uti /A, u /v∙2U ∙4I I 2解:10U ==V8303053836arctgφ=+=+=1083V 83)U u t ω∙=∠=+(3045)7575A 20sin(75)I I i t φω∙====-+=-=-=-2-4 已知:L =100mH ,f =50Hz 。
(1)A sin 27L t i ω=时,求两端电压?L =u(2)V 30127L ︒-∠=∙U 时,求?L =∙I 并画相量图。
解:(1)22 3.14500.131.4L X fL π==⨯⨯⨯=Ω7 3.14219.8V90)311sin(90)L L L L U I X u t v t ωω==⨯==+=+(2)12730412031.490LLLL L L U jX I U I jX ∙∙∙∙=∠-===∠-∠2-5 已知:μF 4=C ,f = 50Hz 。
习 题10.1 有一交流铁心线圈接在220V 、50Hz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线圈的匝数为733匝,铁心截面积为13cm 2。
求:(1)铁心中的磁通最大值和磁感应强度最大值是多少?(2)若在此铁心上再套一个匝数为60的线圈,则此线圈的开路电压是多少?解:(1) m fN U φ1144.4= 00135.07335044.422044.411=××==fN U m φ(Wb)04.10013.000135.0===S B m m φ(T)(2) 1800135.0605044.444.422=×××==m fN U φ(V)10.2 有一个由硅钢片叠装而成的铁心线圈,工作在电压U =220V ,频率f =50Hz 的电源上。
电流I =3A ,消耗功率P =100W ,为了求出此时的铁损,把这个线圈从交流电源上取下,改接到直流电源上,其电源电压为12V ,电流是10A ,试计算其铁损和功率因数。
解:由已知得,铁心线圈的功率因数为:100cos 0.152203P UI ϕ===× 线圈的电阻121.2 ()10U R I ===Ω 线圈的铁损:22Fe cu 1001003 1.289.2 (W)P P P I R Δ=Δ−Δ=−=−×=10.3 有一交流铁心线圈,接在f =50Hz 的正统交流电源上,在铁心中得到磁通的最大值3m 2.2510φ−=×Wb ,现在此铁心上再绕一个线圈,其匝数为200。
当此线圈开路时,求其两端电压。
10.4 将一铁心线圈接于电压U =100V ,f =50Hz 的交流电源上,其电流I 1=5A ,cos φ1=0.7。
若将此线圈中的铁心抽出,再接于上述电源上,则线圈中电流I 2=10A ,cos φ2=0.05,试求此线圈在具有铁心时的铜损和铁损。
第10章 磁路与变压器 26110.5 有一台额定容量为50kV A ,额定电压3300/220V 的变压器,高压绕组为6000匝,试求:(1)低压绕组匝数;(2)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解:由1122N N U N U N =得221122060004003300N NU N N U =×=×= (匝) 311501015.23300N N N S I U ×==≈ (A )3225010227.3220N NNS I U ×==≈ (A )10.6 有一台10000/230V 的单相变压器,其铁心截面积S =120cm 2,磁感应强度最大值B m =1T ,当高压绕组接到f =50Hz 的交流电源上时,求原、副绕组的匝数N 1、N 2各为多少?解:由于mm B Sφ=,41120100.012m m B S φ−=⋅=××= (Wb)由m fN U φ1144.4= 111000037534.44 4.44500.012N m U N f φ==≈×× (匝)22230864.44 4.44500.012N m U N f φ==≈×× (匝)10.7 有一单相照明变压器,容量为10kV A ,电压3300/220V 。
电工电子实验技术下册第二版答案实验一: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
1、改接线路时,必须先关闭电源。
2、实验中,如将电阻R 1换成二极管D,则 3等于1与2的和。
3、今在二端网络中接上负载RF,已知RF等于该网络的入端电阻负载电阻,测得负载上的电压为U,则该网络的等效电压源的电动势为2U。
实验二:交流电路参数测量与功率因数的改善
1、为什么电感性负载在并联电容器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并联电容越大,功率因数越高。
()
A、是
B、不一定
正确答案:B。
2、RL串联电路在并联电容后,电路的总功率P及RL支路中电流怎样变化。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正确答案:B。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
1、星形联结实验中,在无中线的情况下,A相去掉2只灯,A相
剩下的1只灯是变亮还是变暗。
()
A、变亮
B、变暗
正确答案:A。
2、星形联结实验中,在无中线负载不对称的情况下,则负载的相电压有无可能超过电源的相电压。
()
A、有可能
B、不可能
正确答案:A。
实验四: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1、实验内容1中测量数据U B、U C、U CE等是静态值(静态值,动态值),你使用的测量仪器是数字式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数字式万用表直流电压档,交流电压档,晶体管毫伏表)。
测量U CE时信号源的输出电压Us=0mV。
2、实验内容2(测量电压放大倍数)电压Us、Ur和So的测量点是线路图请选择你的测量点。
()
A、公共点
B、公共点
C、公共点
D、公共点
E、公共点
正确答案:C。
(完整版)电力电子技术第二版张兴课后习题答案、简答题2.1晶闸管串入如图所示的电路,试分析开关闭合和关断时电压表的读数。
R题2.1 图在晶闸管有触发脉冲的情况下,S开关闭合,电压表读数接近输入直流电压;当S 开关断开时,由于电压表内阻很大,即使晶闸管有出发脉冲,但是流过晶闸管电流低于擎住电流,晶闸管关断,电压表读数近似为0(管子漏电流形成的电阻与电压表内阻的分压值)。
2.2试说明电力电子器件和信息系统中的电子器件相比,有何不同。
电力电子系统中的电子器件具有较大的耗散功率;通常工作在开关状态;需要专门的驱动电路来控制;需要缓冲和保护电路。
2.3试比较电流驱动型和电压驱动型器件实现器件通断的原理。
电流驱动型器件通过从控制极注入和抽出电流来实现器件的通断;电压驱动型器件通过在控制极上施加正向控制电压实现器件导通,通过撤除控制电压或施加反向控制电压使器件关断。
2.4普通二极管从零偏置转为正向偏置时,会出现电压过冲,请解释原因。
导致电压过冲的原因有两个:阻性机制和感性机制。
阻性机制是指少数载流子注入的电导调制作用。
电导调制使得有效电阻随正向电流的上升而下降,管压降随之降低,因此正向电压在到达峰值电压U FP 后转为下降,最后稳定在U F。
感性机制是指电流随时间上升在器件内部电感上产生压降,di/dt 越大,峰值电压U FP 越高。
2.5试说明功率二极管为什么在正向电流较大时导通压降仍然很低,且在稳态导通时其管压降随电流的大小变化很小。
若流过PN 结的电流较小,二极管的电阻主要是低掺杂N-区的欧姆电阻,阻值较高且为常数,因而其管压降随正向电流的上升而增加;当流过PN 结的电流较大时,注入并积累在低掺杂N-区的少子空穴浓度将增大,为了维持半导体电中性条件,其多子浓度也相应大幅度增加,导致其电阻率明显下降,即电导率大大增加,该现象称为电导调制效应。
2.6比较肖特基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和通流能力。
从减小反向过冲电压的角度出发,应选择恢复特性软的二极管还是恢复特性硬的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比普通二极管短,通流能力比普通二极管小。
第1章 检测题 (共100分,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电源和负载的本质区别是:电源是把 其它形式的 能量转换成 电 能的设备,负载是把 电 能转换成 其它形式 能量的设备。
2、对电阻负载而言,当电压一定时,负载电阻越小,则负载 越大 ,通过负载的电流和负载上消耗的功率就 越大 ;反之,负载电阻越大,说明负载 越小 。
3、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其电特性往往 多元 而 复杂 ,而理想电路元件的电特
性则是 单一 和 确切 的。 4、电力系统中构成的强电电路,其特点是 大电流 、 大功率;电子技术中构成的
弱电电路的特点则是 小电流 、 小功率 。
5、常见的无源电路元件有 电阻元件 、 电感元件 和 电容元件 ;常见的有源电路元件是 电压源元件 和 电流源元件 。
6、元件上电压和电流关系成正比变化的电路称为 线性 电路。此类电路中各支路
上的 电压 和 电流 均具有叠加性,但电路中的 功率 不具有叠加性。 7、电流沿电压降低的方向取向称为 关联 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的功率为正值时,
说明元件 吸收 电能;电流沿电压升高的方向取向称为 非关联 方向,这种方向下计算
的功率为正值时,说明元件 供出 电能。 8、电源向负载提供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电源内阻 与 负载电阻 的数值相等,这种
情况称为电源与负载相 匹配 ,此时负载上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U
S2/4RS 。
9、 电压 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电位的差值等于这两点间 电压 。电路中某点到参考点间的 电压 称为该点的电位,电位具有 相对 性。
10、线性电阻元件上的电压、电流关系,任意瞬间都受 欧姆 定律的约束;电路中
各支路电流任意时刻均遵循 KCL 定律;回路上各电压之间的关系则受 KVL 定律的约束。这三大定律是电路分析中应牢固掌握的 三大基本 规律。
二、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电路分析中描述的电路都是实际中的应用电路。 ( 错 ) 2、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总是由电源负极流向电源正极。 ( 错 ) 3、大负载是指在一定电压下,向电源吸取电流大的设备。 ( 对 )
4、电压表和功率表都是串接在待测电路中。 ( 错 )
5、实际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内阻为零时,即为理想电压源和电流源。 ( 错 ) 6、电源短路时输出的电流最大,此时电源输出的功率也最大。 ( 错 )
7、线路上负载并联得越多,其等效电阻越小,因此取用的电流也越少。( 对 )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时,电源的利用率最高。 ( 错 ) 9、电路中两点的电位都很高,这两点间的电压也一定很大。 ( 错 )
10、可以把1.5V和6V的两个电池相串联后作为7.5V电源使用。 ( 错 )
1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时,假设该元件(A)功率;当元件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取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假设该元件(B)功率。 A、吸收; B、发出。 2、一个输出电压几乎不变的设备有载运行,当负载增大时,是指(C)
A、负载电阻增大; B、负载电阻减小; C、电源输出的电流增大。
3、电流源开路时,该电流源内部(B) A、有电流,有功率损耗; B、无电流,无功率损耗; C、有电流,无功率损耗。
4、某电阻元件的额定数据为“1KΩ、2.5W”,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A)
A、50mA; B、2.5mA; C、250mA。 5、有“220V、100W”“220V、25W”白炽灯两盏,串联后接入220V交流电源,
其亮度情况是(B) A、100W灯泡最亮; B、25W灯泡最亮; C、两只灯泡一样亮。 6、已知电路中A点的对地电位是65V,B点的对地电位是35V,则U
BA=(B)
A、100V; B、-30V; C、30V。
7、图1-31中安培表内阻极低,伏特表电压极高,电池内阻不计,如果伏特表被短接,则(C)
US
A V D
图1-31
A、灯D将被烧毁; B、灯D特别亮;C、安培表被烧。
8、图1-31中如果安培表被短接,则(C) A、电灯不亮; B、电灯将被烧; C、不发生任何事故。 9、如果图1-31电路中电灯灯丝被烧断,则(B) A、安培表读数不变,伏特表读数为零; B、伏特表读数不变,安培表读数为零; C、安培表和伏特表的读数都不变。 10、如果图1-31电路中伏特表内部线圈烧断,则(D) A、安培表烧毁; B、电灯不亮; C、电灯特别亮; D、以上情况都不发生。 四、简述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将一个内阻为0.5Ω,量程为1A的安培表误认为成伏特表,接到电压源为10V,内阻为0.5Ω的电源上,试问此时安培表中通过的电流有多大?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能说说使用安培表应注意哪些问题吗? 答:安培表中通过的电流为:10÷(0.5+0.5)=10A 是其额定电流的10倍,安培表会因过流而烧毁。使用安培表时一定要注意应串接在被测电路中。 2、在4盏灯泡串联的电路中,除2号灯不亮外其它3盏灯都亮。当把2号灯从灯座上取下后,剩下3盏灯仍亮,问电路中出现了何故障?为什么? 答:电路在2号灯处发生了短路现象。因为当2号灯被短路时,它不起作用,所以有它没它,整个线路仍是连通的,所以其它灯还亮。 23、如何理解电路的激励和响应?当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向外释放能量时,能否将它们看作是电路激励? 答:激励就是在电路中激发电能的原因,响应则是电路中接受电能的表现。当电感元件和电容元件向外释放能量时,可以看作是电路激励。例如一个充好电的电容器,把它和一个电阻相接后,它就会通过这个电阻放电,这里它就是放电电路中的激励。 4、两个数值不同的电压源能否并联后“合成”一个向外供电的电压源?两个数值不同的电流源能否串联后“合成”一个向外电路供电的电流源?为什么? 答:数值不同的电压源是不能并联合成的,因为这样连接在它们内部将引起环流;两个数值不同的电流也不能串联连接,把它们串联时将造成小电流电源的过流现象。 5、何谓二端网络?有源二端网络?无源二端网络?对有源二端网络除源时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电路具有向外引出的两个端子时,就可称为二端网络。当二端网络含有电源时移为有源二端网络;若二端网络中不含有电源就称作无源二端网络。对有源二端网络除源时,应遵循:所有电压源用短接线代替,所有电流源开路处理。 6、什么叫一度电?一度电有多大作用? 答:1KW·h=1度电。 一度电可以让1KW的电机运行1个小时,可让100W的电灯
点燃10个小时,还可让10W的节能灯点燃100个小时。 7、如何测量某元件两端电压?如何测量某支路电流? 答:把高内阻的电压表并联在待测元件两端就可测量其电压,把低内阻的电流表串接在待测支路中可测得该支路电流。 8、直流电路是否都是线性电路?线性电路的概念如何正确表述? 答:直流电路中若含有非线性元件时,就不是线性电路了。线性电路是指电路中所有元件都是线性关系,与直流、交流、正弦、非正弦无关。 五、计算题:(共26分)
图1-32 I
1 I
4
R3
R1b
c aI2
R
2
I A4
I5 A5
1、在图1-32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I=10mA,I1=6mA,R1=3KΩ,R2=1KΩ,R3=2KΩ。求电流
表A4和A5的读数是多少?(8分)
解:对a列KCL方程:I-I1-I2=0 得I2=4mA
对左回路列KVL:6×3+2I3-4×1=0
得I3=-7mA A4=13mA A5=-3mA
2、在图1-33所示电路中,有几条支路和结点?Uab和I各等于多少?(8分)
解:3条支路,两个结点,Uab和I都等于0。
3、分别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南定理求解图1-34电路中的电流I3。设US1=30V,US2=40V,
R1=4Ω,R2=5Ω,R3=2Ω。(10分)
解:(1)运用叠加定理 3当US1单独作用时,I3′≈3.95A;当US2单独作用时,I3"≈4.21A;I3≈8.16A (2)用戴维南定理:UOC≈34.44V,R0≈2.22Ω,I3≈8.16A
第2章 检测题 (共100分,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最大值 、 角频率 和 初相 。 有效 值可用来确切反映交流电的作功能力,其值等于与交流电 热效应 相同的直流电的数值。 2、已知正弦交流电压V)60314sin(2380°−=tu,则它的最大值是 3802 V,有
效值是380 V,频率为50 Hz,周期是0.02 s,角频率是 314 rad/s,相位为 314t-60°,初相是 60 度,合 π/3 弧度。 3、实际电气设备大多为 感 性设备,功率因数往往 较低 。若要提高感性电路的功率因数,常采用人工补偿法进行调整,即在 感性线路(或设备)两端并联适当电容 。 4、电阻元件正弦电路的复阻抗是 R ;电感元件正弦电路的复阻抗是 jXL ;电容元件正弦电路的复阻抗是 -jXC ;多参数串联电路的复阻抗是 R+j(XL-XC) 。
5、串联各元件上 电流 相同,因此画串联电路相量图时,通常选择 电流 作为参考相量;并联各元件上 电压 相同,所以画并联电路相量图时,一般选择 电压 作为参考相量。 6、电阻元件上的伏安关系瞬时值表达式为 i=u/R ,因之称其为 即时 元件;电感元
件上伏安关系瞬时值表达式为 dt
di
LuL=
,电容元件上伏安关系瞬时值表达式为
dtduCiCC=
,因此把它们称之为 动态 元件。
7、能量转换过程不可逆的电路功率常称为 有功 功率;能量转换过程可逆的电路功
率叫做 无功 功率;这两部分功率的总和称为 视在 功率。 8、电网的功率因数越高,电源的利用率就越 越充分 ,无功功率就越 越小 。 9、只有电阻和电感元件相串联的电路,电路性质呈 感 性;只有电阻和电容元件相
图1-33I 1Ω+-6V
a b
5 1Ω
+ - 12V
5Ω
2Ω
图1-34 II2 1
I3
R3
RR2 1
+
-US1
+
- US2
a
b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