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D )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 )商品交换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B)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 )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7.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8.剩余价值(C)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C.它们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

13.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之一是(B)

A.前者能把分散资本合并为大资本,后者则不能

B.前者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量,后者会

C.前者会使个别资本迅速增大,后者则只能缓慢增大

D.前者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后者则不会

14.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D )

A.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B. 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权垄断

C.土地的有限性D.土地的等级差别

15.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价值中,既是新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又是生产成本组成部分的是(B )A.c B.v C.m D.v+m

16.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A)

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D.整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利润的结果

17. 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B)

A.价值

B.生产价格

C.市场价格

D.生产成本

18.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 )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9.产业资本能够连续循环的条件是(D )

A.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B. 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C. 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能够连续不断的进行

D. A和B

20.资本周转速度与(C )

A.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

B.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

C.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D.预付资本数量成反比

21.如果资本周转一次需要三年时间,那它一年的周转次数是(D )

A.4次 B.3次 C.2/3次 D.1/3次

22.为了更科学的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需要将预付总资本划分为(A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和流动资本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3.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B )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决定的

B.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

C.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决定的

D.剩余价值率决定的

24.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 )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 B. 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C.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25.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B )

A.垄断完全排除了竞争

B.垄断和竞争并存

C.只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没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D.只有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D )

A.私人资本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B.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C.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D.私人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7.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C )

A.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2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D )

A.它实行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B.它强调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C.它使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D.它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9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C )

A.科学技术现代化

B.产业结构合理化

C.资源配置全球化

D.国际贸易自由化

30.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

A. 现代企业制度

B. 有限责任公司

C. 股份公司

D. 国有独资企业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不给分)

1.货币的基本职能(AB )

A.价值手段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ABCDE )

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银行利润 D.利息E.地租

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ABCDE )

A.社会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

B.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C.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E.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B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D.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E.国有经济在全国各个地区占有优势

5.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ABCE )

A.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D.增进社会福利

E.保持国际收支平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是在(A )

A.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批判地继承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批判地继承庸俗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批判地继承重商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A )

A.生产关系

B.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3.在当代社会中,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D )

A.生产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4.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B )

A.价值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D.按比例发展规律

5.一般地说,粮食丰收会造成( B )

A.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上升

B.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下降

C.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下降

D.在需求小于供给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上升

6.商品二因素是指(B )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价格

7.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完全无关

8.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完全相同没有区别

B.市场经济是价值规律起调节生产作用的经济,商品经济则不是

C.市场经济是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D.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反映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

9. 在货币的各种职能中,以观念上的货币即可执行的职能是(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0.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D)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C.货币和资本没有本质区别

D.货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转化为资本

11.劳动力商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随着对它的消费( D )

A.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只能再生产出和自身价值相等的价值

D.能生产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12.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13.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关系是( D )

A.价值形成过程包括价值增殖过程

B.价值形成过程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增殖过程

D.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14.资本主义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是因为在工资形态上工人的( C )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时间上完全能划分清楚

B.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空间上完全能划分清楚

C.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酬劳动

D.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无酬劳动

1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1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B )

A.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B.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17.剩余价值率是( B )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18.利润的本质是( C )

A.劳动的报酬

B.资本的报酬

C.剩余价值

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9.抹煞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别的范畴是( D )

A.商品的价值

B.生产价格

C.工资的形式

D.生产成本

20.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B )

A.促使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促使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甚至下降

D.可变资本数量不断上升

21.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22.按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资本可以划分为( B)

A.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23.假定某产业资本家,依靠借贷资本100万元经营产业,平均利润率为18%,年利息率为10%,该产业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为(A)

A.8万元

B.10万元

C.18万元

D.20万元

2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 B)

A.不同企业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B.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C.各企业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过程

D.各部门不同剩余价值率的简单平均过程

25.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B)

A. 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

B.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 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问题

D.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26.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C )

A.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B.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C.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D.是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27.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C )

A.生产的国际化

B.资本全球化

C.资源配置国际化

D.贸易全球化

2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B )

A.社会化大生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按劳分配

D.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的是(A)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生产能力分配

30.我国当前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A)

A.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C.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因素有(ABCDE )

A. 劳动者及其后代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

B. 劳动者所需的教育培训费用

C. 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

D. 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E. 平均的劳动强度

2.在资本家的纺织厂中,棉花是(ABDE )

A.劳动对象

B.生产资料

C.可变资本的物质形式

D.不变资本的物质形式

E.流动资本的物质形式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本质上都是(BD )

A.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B.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C.为了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长度

D.为了增加剩余价值

E.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ABD )

A.Ⅰ(c+v+m)=Ⅰ(c+△c)+Ⅱ(c+△c)

B.Ⅰ(v+△v+m/x)= Ⅱ(c+△c)

C.Ⅱ(c+v+m)= Ⅰ(v+m)+ Ⅱ((v+m)

D.Ⅱ(c+v+m)= Ⅰ(v+△v+m/x)+ Ⅱ(v+△v+m/x)

E.Ⅰ(v+m)> Ⅱc

5.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ABCD )

A.经济活动市场化 B.企业经营自主化

C.政府调节间接化 D.经济运行法制化

E.商品价格由市场确定

政治经济学试卷三

一、选择题(从第1小题到第20题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从第21小题到第25题中列出的五个备选项选择至少两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特点在于( C )

A. 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 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

C. 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D. 它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商品经济是( A )

A.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

B.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C. 是以市场为基础来配置资源

D. 以商品交易为主的经济活动方式

3. 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C)

A. 货币的出现

B.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

C. 商品交换的实现

D. 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4. 执行价值尺度指职能的货币是( A )

A. 观念上的货币

B. 现实的货币

C. 足值的金属货币

D. 纸币

5. 货币的本质是( A )

A. 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的商品

B. 财富的象征

C. 商品

D. 交换的手段

6.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 )

A. 创造劳动力的价值

B. 转移劳动力价值

C. 创造剩余价值

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B )

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D.资本积累的结果

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D )

A.劳动者的全部劳动报酬

B.劳动者创造的全部价值

C.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D.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9、某产业资本家,依靠200万元借贷资本经营产业,年利息率为6%,一年后得到20万元利润,该资本家得到的企业利润应为(B )

A.12万元 B.8万元

C.20万元

D.6万元

10. 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 C )

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流通阶段

11. 资本周转速度与( B )

A. 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 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1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 )

A.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问题

B.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类问题

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3.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

A. I(v + m) =Ⅱc

B. I(v + m) > Ⅱc

C. I(c + v - m/x) > I(v + m/x)

D. I(v + Δv + m/x) = Ⅱ(c + Δc)

14.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B )

A. I(v + m) =Ⅱc

B. I(v + m) > Ⅱc

C. I(c + v - m/x) > I(v + m/x)

D. I(v + Δv + m/x) = Ⅱ(c + Δc)

15. 商品的生产成本是( D )

A. c+m B. c+v

C. v+m

D. c+v+m

16. 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的是( D )

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 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C. 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 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17.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C )

A.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D)

A.它实行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B.它强调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C.它使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D.它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19.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C )

A.科学技术现代化

B.产业结构合理化

C.资源配置全球化

D.国际贸易自由化

20.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A)

A. 现代企业制度

B. 有限责任公司

C. 股份公司

D. 国有独资企业

21. 当货币具有了支付手段职能后,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有( A )

A.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B. 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C. 到期支付总额

D. 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E.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22.构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要素是( B )

A.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B.维持劳动者自身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延续劳动力供给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

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E.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

23.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C )

A.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都占支配地位

B.公有制经济在各行业均占支配地位

C.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E.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量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24.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有( D )

A.商品市场

B.金融市场C劳动力市场

D.产权市场

E.技术和信息市场

25.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 E )

A.产权清晰

B.政企分开

C.责权明确

D.管理科学E自我发展

政治经济学试卷四

一、选择题(第1题到第20题,每小题1分,从各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共20分;第21题到第25题,每小题2分,在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共10分)

1.政治经济学是在( A )

A.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批判地继承现代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批判地继承庸俗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D.批判地继承重商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 )

A.生产关系

B.交换关系

C.分配关系

D.消费关系

3.在当代社会中,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D )

A.生产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4.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B )

A.价值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D.按比例发展规律

5.一般地说,粮食丰收会造成( B )

A.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上升

B.在需求不变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下降

C.在供给小于需求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下降

D.在需求小于供给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上升

6.商品二因素是指( B )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价格

7.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 A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不成比例

D.完全无关

8.下列关于市场经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完全相同没有区别

B.市场经济是价值规律起调节生产作用的经济,商品经济则不是

C.市场经济是市场对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D.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反映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

9. 在货币的各种职能中,以观念上的货币即可执行的职能是( A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0.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D)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C.货币和资本没有本质区别

D.货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转化为资本

11.资本周转速度与( C )

A.资本周转次数成反比

B.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

C.资本周转次数成正比

D.预付资本数量成反比

12.如果资本周转一次需要三年时间,那它一年的周转次数是( D )

A.4次 B.3次 C.2/3次 D.1/3次

13.为了更科学的计算预付总资本的周转速度,需要将预付总资本划分为(A )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

C.不变资本和流动资本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4.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这是由(B )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决定的

B.追逐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部压力决定的

C.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决定的

D.剩余价值率决定的

15.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D )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 B. 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C.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

D.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6.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 B )

A.垄断完全排除了竞争

B.垄断和竞争并存

C.只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没有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D.只有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没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D )

A.私人资本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B.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C.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D.私人垄断资本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18. 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C)

A.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D )

A.它实行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B.它强调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C.它使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D.它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20.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A )

A.现代企业制度

B.有限责任公司

C.股份公司

D.国有独资企业

21.货币的基本职能(AB)

A.价值手段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2.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有( ABCDE )

A.产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银行利润

D.利息

E.地租

23.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这是因为(ACD )

A.社会平均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相等

B.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

C.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D.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E.市场价格并不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2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D.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E.国有经济在全国各个地区占有优势

25.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BCE )

A.经济增长B.增加就业

C.稳定物价D.增进社会福利

E.保持国际收支平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C)

A.社会生产力

B.物质资料生产

C.生产关系及其运行规律

D.社会生产方式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 B )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转化为资本

3.商品二因素是( A )

A.使用价值和价值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使用价值和价格

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C )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5.当投入劳动量不变,风调雨顺时,会出现(D )

A.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上升

B.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C.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位产品的价值下降

D.农产品的使用价值量下降,单位产品的价值不变

6.劳动力商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随着对它的消费( B )

A.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其使用价值和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C.只能再生产出和自身价值相等的价值

D.能生产出大于其自身价值的价值

7.能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A )

A.剩余价值率

B.年剩余价值率

C.利润率

D.年利润率

8.资本有机构成是指( C )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9.某企业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是100万元,其资本有机构是4:1的商品价值为120万元。其利润率是(A )A.20% B.80%

C.100%

D.120%

10.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 B )

A.不同企业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B.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C.各企业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过程

D.各部门不同剩余价值率的简单平均过程

11.当平均利润率既定时,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与利息率变动的关系是(A )

A.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上升

B.借贷资本供不应求,利息率下降

C.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上升

D.借贷资本供过于求,利息率不变

12.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D )

A.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问题

B.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类问题

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

A.I(v + m) =Ⅱc

B.I(v + m) > Ⅱc

C.I(c + v - m/x) > I(v + m/x)

D.I(v + Δv + m/x) = Ⅱ(c + Δc)

14.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指( D )

A.重工业优先增长

B.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增长的快些

C.生产资料的生产比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的快些

D.生产资料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孤立增长

1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是(A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按劳分配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保障制度

16.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主要方式是( B )

A.直接调节与控制

B.间接调节与控制

C.指令性计划

D.经济手段与行政命令相结合

17.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资源配置的基础是( C )

A.指令性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市场

D.计划与市场并重

18.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 B )

A.政府

B.企业

C.居民户

D.个人

19.在计算社会总产出时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指标所使用的核算原则是( B )

A.国民原则

B.国土原则

C.收入指标

D.支出指标

20.我国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的目标是( A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建立股份无限公司

C.建立有限责任公司

D.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当货币具有了支付手段职能后,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有(ABCDE )

A.待售商品价格总额

B.赊销商品价格总额

C.到期支付总额

D.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

E.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22.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该部门( BE )

A.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C.商品价值总量提高

D.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降低

E.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23.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BE )

A.以社会总产品的实现作为核心问题

B.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即c、v、m

C.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D.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区分

E.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2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BCD )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E.人本管理

25.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ABCD )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稳定物价

D.国际收支平衡

E.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当代社会中,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D )

A.生产资料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2.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B )

A.价值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D.按比例发展规律

3.商品二因素是指(B )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

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价格

4.在货币的各种职能中,以观念上的货币即可执行的职能是(A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5.在货币和资本的关系上,正确的论断是( D )

A.货币本身就是资本

B.任何数量的货币都能成为资本

C.货币和资本没有本质区别

D.货币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转化为资本

6.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B )

A.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B.在工作日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

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工人工作日实现的

7.剩余价值率是( B )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8.利润的本质是( C )

A.劳动的报酬

B.资本的报酬

C.剩余价值

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9.抹煞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区别的范畴是( D )

A.商品的价值

B.生产价格

C.工资的形式

D.生产成本

10.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B )

A.促使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促使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甚至下降

D.可变资本数量不断上升

11.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 )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12.按资本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资本可以划分为( B )

A.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13.假定某产业资本家,依靠借贷资本100万元经营产业,平均利润率为18%,年利息率为8%,该产业资本家获得企业利润为( B )

A.8万元

B.10万元

C.18万元

D.20万元

1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 B )

A.不同企业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B.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过程

C.各企业不同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过程

D.各部门不同剩余价值率的简单平均过程

15.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 )

A.社会总产品的生产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16.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C )

A.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B.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C.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D.是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17.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C )

A.生产的国际化

B.资本全球化

C.资源配置国际化

D.贸易全球化

1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B )

A.社会化大生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按劳分配

D.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的是( A )

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生产能力分配

20.我国当前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D )

A.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C.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包含的因素有( ABC )

A.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B.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C.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

D. 个别劳动时间

E.劳动的复杂程度

22.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该部门( BE )

A.单位商品价值量提高B.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C.商品价值总量提高D.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降低

E.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23.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BCD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

C.公有资产在全国各个地区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支配地位

E.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可能在有的地方、有的产业有所差别

24.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目标是( ABCD )

A.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

C.稳定物价

D.国际收支平衡

E.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5.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E.人本管理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政治经济学期末常考论述题

1.经济规律、作用、特点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即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特点:大多数经济规律不是长久不变的;在阶级社会中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具有阶级背景;经济规律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2.商品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就是市场经济。 联系:(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2)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为内在根据的。(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着市场的规模,从而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因此,从两者的内在一致性的角度看,市场经济就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区别:(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条件是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完备的市场主体,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是以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完备的市场主体、健全的市场功能为条件的。(2)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应,反映人们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能本质地表现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应,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属于比较具体现象状态的层次。 3.商品的含义,特点,商品的二重性(古典政经的观点),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交换与价值之间的关系 1.商品定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二因素: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聚在商品内的一般(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即价格,没价值可以有价格,即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一种商品之所以能与另一种商品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具有价值,而它的价值不能通过自身表现出来。它必须在交换中,借助于交换价值表现自己的存在。使用价值是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既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书P32价值量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书P35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劳动价值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书P129 4.劳动的含义,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社会属性。 5.价值规律的含义,表现形式,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一家质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2) 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3) 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价值规律对市场经济中的个别劳动耗费和社会劳动的使用都具有制约作用:(1)单个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一种商品总量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是: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上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第三,优胜劣汰,导致生产者两极分化。书P42 货币,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金属状态下,纸币状态下)。产生: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书P45 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书P45 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

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0-05-23 06:31:56| 分类:经济|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一、名词解释 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3、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4、企业经济行为: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决策和行动。 二、不定向选择题 1、商品的价值是( B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 C、商品的有用属性 D、商品的价格表现形式 2、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BCD ) A、社会待售商品量成正比 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 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E、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

3、划分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是按照( B ) A、所有制形式 B、财产的组织形式和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C、企业内部的现代化程度 D、企业对人、财、物的利用程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BCDE ) A、厂长负责制 B、产权清晰 C、权责分明 D、政企分开 E、管理科学 三、判断题: 1、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 2、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量。(∨)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点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 7、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是计划经济的要求。(× ) 8、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承包经营责任制。(× ) 9、为了扩大出口,我国应当主要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 10、调节经济总量,就是调节总产量。(× ) 四、填空题

高中政治经济学测试题 (2)

经济学选择题 25. 某人还从银行购买了20000元的政府债券,与股票相比: A.从性质上看,它是所有权证书 B.从风险上看,它的安全性更小 C.从偿还上看,它可以还本付息 D.从发行上看,它的主体是银行 26. 购买股票、债券所得,属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对这一分配形式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②它是资本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③它是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形式④它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形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8. 在某商场推出的“一等奖为价值2000元家电一台”的促销活动中,李先生获得一等奖,奖品是一台旧冰箱。李先生要求更换新品,商场以“此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为由拒绝更换。此事表明: ①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②规范市场秩序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③商场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④商家竞争手段都是市场经济运行合理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实际,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以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①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②是一种社会福利保障制度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④有利于农民充分就业 A.①③ B.②④ C.② ③ D.①④ 25.国务院近期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下列关于服务业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经过多年的迅速发展,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②交通运输业、仓储业、旅游业、咨询业、保险业属于服务业③通常一国经济越发达,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低④通常一国经济越发达,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越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答26-27题。 27.下列银行中,经营货币存货款业务、已成为或可能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有:①中国人民银行②中国农业银行③深圳发展银行③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C.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社会的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这说明( D ) A. 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3.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执行货币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 )商品交换 A.用现金购买商品 B.交纳税款 C.付房租 D.发工资 4.通货紧缩的迹象是(B) A.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上涨 B.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增加,物价普遍下降 D. 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下降,物价普遍上涨 5.当农业受灾,农业劳动生产率下降时,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A )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创造的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创造的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6.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比 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无关 D. 商品价格总额相等 7.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C) A.转移了生产资料价值 B.转移了劳动力价值 C.创造了新的价值 D.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 8.剩余价值(C) A.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C.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B )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一般财富的代表 1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B)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1.资本有机构成是指(C) A.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 B.反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的资本价值构成 C.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D.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 1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C )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 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政治经济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测试(闭卷) 考试时间: 90 分钟 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 分) 1、生产力是() A、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B、生产物质的能力 C、创造新产品的能力 D、人们发现并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商品与货币的关系 B、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C、政治与经济运动的关系 D、世界经济走向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研究生产力的内容和要素 B、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进行批判 D、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4、社会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由()关系组成的体系。 A、生产、分配、占有、消费 B、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C、分配、占有、交换、消费 D、生产、交换、盈利、消费 5 、1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 A、一般的价值形式 B、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货币形式 D、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7 、资本积聚()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8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 A. G— W?P? W’— G’ B. W? P? W’— G’·G— W

C. P? W’G’·G—W?P D. G’— W? P? W’ ) 9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a 、价值手段与流通 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10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多项选择题(32 分) 1、货币是() A、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B、一种特殊等价物 C、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具有流通手段的金属 2、货币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F、国际货币 3、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 A、竞争规律 B、供求规律 C、盈亏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4、生产社会化,是指() A、劳动过程本身的社会化 B、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C、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 D、生产工具的社会化 E、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F、产品的社会化 5、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使经济危机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的货币职能是()

政治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

1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的能力或劳动生产的效率,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 4剩余价值: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了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形态转移原有的旧价值,并不改变自身的价值量。6可变资本: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殖,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7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反映了实际使用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即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 8 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C:V表示。 9 相对人口过剩: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其实质是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而形成的相对多余的劳动人口。 10资本循环:资本顺次改变自己的形式,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 能形式,完成三种职能,实现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 整个运动过程。 11资本周转:资本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 12社会总产品:又称社会总商品资本,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年内所生产出来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13平均利润: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投资者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利润。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投资者通过竞争重新分配剩余价值的结果。 14生产价格: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是由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构成 的。 15生产性流通费用:与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中的继续有关的流通费 用,这种费用是由商品使用价值的运动引起的,如在商品的分类、包装、保管和运输中支出的费用。 16借贷资本:是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作者:Jessie已被分享19次复制链接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 分)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2、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3、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指标是(剩余价值率)。 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垄断经营有限的较优等土地);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是(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6、在股份制中,实行一股一票,体现的是(出资者)主权;在合作制中,实行一人一票,体现的是(劳动者)主权。 7、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性质是由其(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 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企业)。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其价值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因而被称为不变资本。另一部分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是可变资本。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创造新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由于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会发生价值增值,所以被称为可变资本。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单个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即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增大其总额的一种方式。而资本集中则是由若干分散的小资本合并成大资本的过程。 资本积累与资本集中的区别在于:(1)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因而单个资本增大的同时,也使社会总资本增大;而资本集中是原有资本的重新组合,虽然使单个资本变大,但不能使社会总资本增大。(2)资本积聚的规模和速度最终受到原有资本积累速度和社会财富增长限制,因而其增长是缓慢的;而资本集中可以不受资本积累速度的限制,可以在较短时间有效资本合并为大资本,所以增大速度很快。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总产量(包括商品和服务)和生产能力的增加。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产值的变动率来衡量。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一般用人均收入水平来衡量。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相比包括的内容更丰富,它除了收入水平的变动,还涉及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变动。 4、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它是指国家境内投资的生产资源所生产的总产出量。而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年内一国居民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这两个概念都是衡量一国一年内经济总量变动的指标,但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国家国土范围内的生产总量,其中包括外国投资者在一个国家的投资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政治经济学题目和答案

政治经济学题目和答案 一、简答题 1.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P26 答:(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多,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少,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越小,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就越多,该商品的价值量就越大。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货币的起源及本质。P29 答:货币的起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更加扩大,参加交换的品种日益增多,客观上就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一种商品上,于是就产生了货币。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作为价值的代表,用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3.剩余价值产生的原理。P48 答:资本流通公式是G-W-Gˊ,其中Gˊ=G+△G,即原来预付的货币额G加上一个增殖的货币额△G,马克思把这个增殖的货币额叫作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

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的产生,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在流通领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 4.资本积累和企业扩大的基本途径。P73 答:把剩余价值作为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作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和企业扩大的基本途径有两个,即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本身的积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就是把许多已经存在的规模较小的资本合并或联合起来形成大资本。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可以让企业扩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 5.产业资本正常顺利循环的条件。P92 答:(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所谓空间上的并存性,是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必须同时并列存在于循环的三个阶段上。资本能够同时存在于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上,同时处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这就为资本连续循环提供了保证。 (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在时间上的继起性。所谓时间上的继起性,是指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依次相继地通过循环的三个阶段。这要求资本价值都能够由一个阶段顺利地转向下一个阶段,每一种资本职能形式都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职能,顺利地向下一个职能形式转化。 产业资本实现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是上述空间上并存性和时间上继起性的辩证统一。 6.固定资本损耗类型和补偿。P97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4、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时,必须联系()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结构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状况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D、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利益 5、生产资料是指() A、劳动资料与劳动工具之和 B、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之和 C、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之和 D、劳动对象与劳动工具之和 6、构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B、产品分配关系

C、产品交换和消费关系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7、社会生产过程的决定性环节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经济学说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 ) 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 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 9、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 A、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经济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有重复性,经济规律没有重复性

C、自然规律有阶级性,经济规律没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通过盲目的、自发的力量起作用,经济规 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简单要素是( ) A、劳动 B、资本 C、生产资料 D、劳动对象 E、劳动资料 2、生产力是( ) A、人们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B、社会生产方式的一个方面 C、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D、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E、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2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 3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D按比例发展规律【】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C社会分工的出现D私有制的产生【】 5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换算的比例是 A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协商决定的 B商品生产者在长期交换实践中自发确定的 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这两种劳动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7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8个别资本家或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年剩余价值【】 A工人出卖劳动所得到的货币额 B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 C工人购买到生活资料和服务的货币额 D工人生产出的商品价值实现的货币额【】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2年剩余价值率是 A年剩余价值与固定资本之比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C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政治经济学习题(一)

政治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 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物质资料生产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A、物质资料生产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生产方式 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生产力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生产资料所有制 4、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 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 C、生产工具 D、劳动力 5、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劳动对象 B、劳动 C、生产工具 D、科学技术 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 A、科学抽象法 B、唯物辩证法 C、定量分析法 D、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7、政治经济学研究任务是() A、批判资本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揭示经济规律 D、学习资本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至少有两个及以上的正确答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两个理论来源是() A、重商学派 B、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 D、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 2、物质资料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B、人类唯一的实践活动 C、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 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3、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是() 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独立要素 B、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 C、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可以转化为生产力 D、科学技术是潜在的生产力 E、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B、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关系 C、政治经济学要联系上层建筑研究生产关系 D、政治经济学要联系经济基础研究生产关系

2015年4月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课程代码 000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经济体制 D.经济运行机制 2.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3.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方式 B.经济体制 C.社会经济制度 D.资源配置方式 4.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 A.排他性作用 B.辅助性作用 C.决定性作用 D.替代性作用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 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体力劳动 D.脑力劳动 7.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A.纸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足值的金属货 8.随着经济繁荣期生产的发展,商业信用规模 A.扩大 B.萎缩 C,不变 D.不确定 9.按照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发生在 阶段的货币上阶段购买商品的价值上 阶段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阶段上 10.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工人日工资3元,每天生产皮鞋两双,每双社会价值12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9元、新创造价值3元,则资本家获剩余价值 元元 元元

政治经济学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资)》第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分,道题共分)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__________。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政治文化条件、物质资料生产 、从劳动过程看,正在修配厂检修的载重汽车是__________。 、运输工具、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固定资产 、生产力构成中最主要的要素是__________。 、劳动者、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生产工具 、决定着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的规律是__________。、劳动时间节约规律、竞争规律 、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__________。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 、揭示社会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规律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分,道题共分) 、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相互关系 、人们之间的交换关系 、人们之间的消费关系 、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 、经济规律的特点在于__________。 、始终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相联系 、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志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是有阶级背景的 、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作为客观规律没有阶级性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表明__________。 、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建立 、生产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社会生产的变化总是有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

、资本主义农场的劳动资料包括__________。 、土地 、肥料 、农机 、仓库 、种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统一的科学,这是因为__________。 、它代表和体现着无产阶级的利益 、它是一门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 、它的统一性是由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它是正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的内容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分,道题共分) 、马克思在建立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经济规律 正确错误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李四光的《地质力学》是世界公认的科学,因此它是生产力。 正确错误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必须联系社会经济基础。 正确错误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经济规律。 正确错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统一的科学。 正确错误 答案: .错错错对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