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质

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质

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质
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质

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质量手册

实验操作者:XXXXXXXX

执行日期:X年X月X日启用日期:XX年X月X日

标准操作程序文件

01 试剂贮存和配制区工作制度 02 标本处理区工作制度 03 细菌自动分析区工作制度 04 试剂贮存和配制区标准操作程序 05 标本处理区标准操作程序 06 细菌自动分析区标准操作程序 07 紫外消毒标准操作程序 08 消毒液配制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09 普通冰箱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10 超低温冰箱标准操作规程 11 洁净工作台使用操作规程

12 VITEK32型自动分析系统标准操作程序 13 移液器使用标准操作程序 14 高速离心机操作标准操作程序 15 冰箱维护和保养标准操作程序 16 电热恒温水浴箱操作程序 17 洁净工作台维护和保养程序 18 可移动紫外消毒车使用操作程序 19 加样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 20 离心机维护保养操作程序 21 温度计校准程序 22 试剂的质检操作程序 23_微生物实验室岗位职责(暂行) 24 临床标本的保存程序 25 临床检验及收费程序 26 微生物检验收收费价格 27 普通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28 真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29 苛养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30 抗酸杆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www.doczj.com/doc/d6207042.html,/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31 支原体培养检验操作程序

标本处理区工作制度

进入本区需穿工作服、工作鞋。

本区只能进行:临床标本的保存,标本接种、培养、及其菌株检验前处理、菌悬液制备、染色标本检查、非上机鉴定与药敏试验操作等危险操作,其它操作不得在此区进行。

在整个本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手套、口罩和帽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区进行清洁或消毒。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试剂配制和无菌区工作制度

进入该区需穿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本区只能进行贮存试剂的制备、试剂的分装和平板的制备。

在整个本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手套和帽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区进行清洁和消毒。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无菌室公能用于分装培养管或倒制平板培养基操作。

使用前以紫外灯消毒至少30分钟,定期用乳酸熏蒸,彻底消毒。无菌室仅限操作者进入,操作时严格关门。室内备有空调设备,以保证不因温度而影响工作。

仪器自动分析区工作制度

var cpro_psid ="u2572954"; var cpro_pswidth =966; var cpro_psheight =120;

进入本区需穿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本区只能进行:微生物上机鉴定与药敏分析、血培养仪增菌培养、培养基溶解与保温、相关实验记录与报告书写、打印;其它操作不得在此区进行。

在整个本区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戴手套和帽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区进行清洁。非本实验室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

试剂贮存和配制区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规定在本区进行的工作,确保试剂正确贮存和制备。适用范围:试剂的贮存和制备。职责:

3.1 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遵守本室相关SOP。

3.2 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4 程序:

4.1 实验人员进入该区须穿本区专用工作服。实验中须戴手套、工作鞋。 4.2 实验室所购试剂经验收登记后,按说明书中的要求贮存。 4.3 记录温湿度计读数。

4.4 记录冰箱的温度计读数。根据当天的标本验收登记表,取出当天实验须配制和使用的试剂放置于即用冰箱,其余试剂要立即收好放回贮藏冰箱内。

4.5 不同厂家的试剂勿混用,同厂家的不同检测项目试剂盒中的相同试剂也不宜混用,除非厂家有特别说明。

4.6 做好详细实验记录。 4.7 实验完毕,清洁实验台面。

4.8 每周一清点库存试剂,看有无过期或将近到期的试剂,或作报废处理或排列优先使用,避免浪费,然后记录试剂的详细保存情况。

5. 引用的文件及表格:

5.1 项目SOP:sop -tb;sop_tc;sop_ng;sop_hbv;sop_hcv 5.2 实验室清洁程序:proc_lab_7 5.3 冰箱温度记录表:Tab-temp_record 5.4 温湿度计记录表:Tab-temp_record

目的:对洁净工作台进行适当维护,以保证净化能力。

适用范围:本SOP适用于实验室使用的医用洁净工作台(BC1300型)。职责:

3.1 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3.2 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程序:

4.1 根据环境洁净程度,定期将预过滤器中的滤料拆下清洗,一般间隔时间为3~6个月。 4.2 每次使用洁净台后,均需对洁净台进行清洁。

4.3 定期(一般每半年1次)计测工作区风速,如发现不符合技术参数要求,则可调大风机供电电压。当风机组电压调到最大时,工作区风速仍达不到0.3m/s,则必须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由厂家或院仪器维修人员进行) 4.4 做好维护记录。引用的表格:

5.1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sop_cl_1

可移动紫外消毒车使用操作程序

1 目的:正确使用紫外消毒车进行消毒。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室使用的ZXC型紫外线消毒车(上海跃进医用光学器械厂生厂)。

3 职责:

3.1 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3.2 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操作程序:

4.1 打开保护门;

4.2 用手托住灯臂往上抬至需要位置; 4.3 插上电源,打开带灯开关; 4.4 根据需要设定时间;

4.5 使用完毕将按钮摁到底,同时另一手托住灯臂慢慢将灯管放进灯箱内关上保护门。 4.6 不同实验区的紫外线消毒车勿混用。 5 消毒记录表:tab_cl_record

加样器校准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保证加样器加样的准确性。

加样器范围:各种品牌、型号的固定、可调和多通道加样器。职责:本SOP由室负责人执行落实。校准程序

4.1校准环境和用具要求:

4.1.1 室温:20~25℃,测定中波动范围不大于±0.5℃。

4.1.2电子天平:放置于无尘和震动影响的台面上,房间尽可能有空调。称量时为保证天平内的湿度(相对湿度60~90%),天平内应放置一装有10ml蒸馏水的小烧杯。 4.1.3 小烧杯:5~10ml体积。

4.1.4 测定液体:温度为20~25℃的去气双蒸水。

4.1.5 选择校准体积:⑴拟校准体积;⑵加样器标定体积的中间体积;⑶最小可调体积(不小于拟校准体积的1%)。(4)如为固定体积加样器,则只有一种校准体积。 4.2校准步骤:4.2.1 将加样器调至拟校准体积,选择合适的吸头; 4.2.2 调节好天平;

4.2.3 来回吸吹蒸馏水3次,以使吸头湿润,用纱布拭干吸头;

4.2.4 垂直握住加样器,将吸头浸入液面2~3mm处,缓慢(1~3秒)一致的吸取蒸馏水; 4.2.5 将吸头离开液面,靠在管壁,去掉吸头外部的液体;

4.2.6 将加样器以30℃角放入称量烧杯中,缓慢一致地将加样器压至第一档,等待1~3秒,再压致第二档,使吸头里的液体完全排出; 4.2.7 记录称量值; 4.2.8 擦干吸头外面; 4.2.9 按上述步骤称量10次;

4.2.10取10次称量值的均值作为最后加样器吸取的蒸馏水重量,按附表Ⅰ所列蒸馏水Z因子计算体积:体积=重量/Z因子 4.2.11按校准结果调节加样器

4.3 新购的合格的移液器出厂前经过厂家校准,使用前无需校准。 4.4 每年移液器进行校准一次,自校或由厂家有关部门校准。 4.5 做好校准记录。引用的表格

仪器设备校准记录表:tab_pipt_cal

离心机维护保养操作程序

目的:对离心机进行正确的维护,以保证仪器正常运转。适用范围:本SOP仅适用于本室使用的离心机。

职责:

3.1 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3.2 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操作程序:

4.1 离心室的清洁:为了避免样本等残留物的污染,应经常对离心机外壳和离心室进行清洁处理。对离心室清洁,应先打开离心机盖,拨掉电源线,用专用设备将离心机转子旋下,再用中性去污剂(70%的异丙醇/水混合物或乙醇去污染)清洁离心室;离心室内的橡胶密封圈经去污剂处理后,用水冲洗,再用甘油润滑。

4.2 转子的清洁:转子会被样本残留物污染,也可能会被某些化学试剂腐蚀,因此应对转子

每月进行清洁维护。每月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洁转子一次,并在仪器使用记录本上作好记录,以延长转子的寿命。

4.3 离心完毕后,应及时用干的软布拭去离心室的冷凝水。(此步仅适用于冷冻离心机) 4.4 离心结束后,使离心机盖打开,然后关机。

温度计校准程序

目的:保证温度计的精确性。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所使用的温度计。职责:本SOP由室负责人落实。程序

4.1 由设备科人员送质检局对温度计进行校准。 4.2 每年进行1次。

4.3 经校准过的温度计可作为微量恒温器温度校温的参照。引用表格:

5.1 仪器设备校准记录:tab_inst_cal

4.1.1 上班后检查细菌自动分析仪、血液自动培养仪工作是否正常,并做好记录。

4.1.2 从冰箱内取出当天所需的各种平板:5%绵羊血平皿、中国蓝培养皿、淋病奈瑟菌培养皿、麦康凯平皿等。

4.1.3 负责对上日进行的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4.1.4 负责报告单的打印、核对、登记与录入等工作,签发已核对的所有报告。 4.1.5做好菌种的保存,对一些难得的菌株、标准菌株等要注意保存,并做好记录。

4.1.6接收样本:核对各样本与化验单名是否一致,核查各送检样本是否符合要求,否则立

即与病房联系以便作出相应的处理,如退单或重送样本等,并做好联系情况的记录。 4.1.7 样本编号:对合格的样本作出编号。 4.1.8 普通培养样本的接种选择:

①痰液、咽拭子分别接种:血平皿、麦康凯平皿;②尿液接种:取100μl接种血平皿、麦康凯平皿;③泌尿生殖道:血平板、麦康凯平板;④大便:SS或中国兰、血平板;

⑤各种无菌体液、脑脊液、脓液等标本:血平皿、麦康凯平皿,用增菌肉汤增菌;⑥衣原体、支原体培养+药敏,按说明书接种支原体专用培养基;⑦真菌培养,各种标本均接种沙保弱平皿和真菌斜面培养基;

⑧所有标本在接种的同时应进行涂片或对其沉渣进行革兰或抗酸染色,并做相应的记录。⑨规定:临床申请单未明确注明培养目的时,一律按普通培养进行处理。标本送到实验室后特殊培养标本需在1小时内接种,普通培养标本不得超过2小时。

4.1.9 培养:一般标本接种后,平板应置于35OC培养箱培养,接种过脑脊液标本、泌尿生殖道标本的血平板还应置于5%-10%CO2环境中;结核培养置于37OC培养箱培养,每星期检查两次有否可疑菌落生长。收到的普通血培养瓶(如AER)应进行瓶内气压平衡处理,厌氧培养瓶直接放入培养箱中。

4.1.10 对新到岗的实习或进修人员应认真交代本岗位的一切事宜并且认真作好带教工作。 4.1.11 厌氧培养应接种血平皿或厌氧平皿置于厌氧袋中培养,同时接种BMP进行普通培养。 4.1.12 标本培养处理后帮助2班将需要的各种标本收集并灭菌处理。 4.1.13 负责配制培养基,并做好记录。

5.1 岗位2班(负责菌株鉴定与药敏的分析、涂片检查标本的报告、室内质控等)。

5.1.1上班后首先核查各个培养箱、冰箱的工作温度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并做好记录;检查各种培养基及试剂的库存量,做好需配制的培养基或需领出的试剂的记录工作,对需购买的试剂、平板、培养基、染色液等应及时记录并告诉室组长,以便及时计划报主任批准。

5.1.2 做好室内常用实验试剂如触酶、凝固酶、氧化酶或蛋白胨水的质量控制,并做好记录。 5.1.3 负责处理上日接种标本的菌种鉴定与药敏试验,观察血液增菌培养瓶,如发现有细菌生长,应按三级报告制度处理。观察培养平板,分析、挑取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能上机的做好触酶、凝固酶、氧化酶或接种蛋白胨水等相应的检查后上机,还不能上机或手工试验的则选用相应的平板分纯。用于鉴定或药敏试验的菌落应选取培养18-24小时的纯菌落进行试验。

5.1.4 对一些不适合用仪器检测的细菌,改用手工签定或用标准的K-B法进行药敏。碰到异常的耐药模式,如碰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耐泰能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等报告时一定要慎重。遇到可疑多重耐药菌株时,加做特殊的药敏纸片帮助鉴定。 5.1.5负责控感标本的处理与报告,物体表面菌落计数标本应于收到标本后2小时内处理,消毒液标本应于4小时内处理。处理方法按控感监控标本处理与报告进行。 5.1.6涂片染色:

①抗酸染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胸腹水、尿液、脑脊液等标本应在5000转/分高速离心10

分钟后,取沉淀涂厚片,自然干燥后固定,按要求染色后镜检。

② G-双球菌涂片,应用滚动式涂片法从波片一端涂向另一端,反复几次,火焰固定后进行革兰氏染色。

③脑脊液隐球菌涂片,应快速离心后倒去上清液,沉淀涂片、加相应的优质墨汁混匀后镜检。 5.1.7 对新到岗的实习或进修人员应认真交代本岗位的一切事宜并且认真作好带教工作。 6 注:岗位职责分开是相对的,同事间需要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当天的工作。如遇到三个人上班,则其中一个做好室内日常记录的检查完善和控制感染标本的处理工作。如遇一个人上班,则担负1岗位班、2岗位班的所有工作。

普通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若收检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标本质量合格则进行接收检验,否则查找原因并在有关记录本上记录。

2、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

1)拭子、分泌物标本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2)尿液标本取5ml尿液,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3)引流液标本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4)痰液或咽拭子标本无菌接种环可疑处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5)粪便或肛拭子等肠道标本以无菌接种环桃取可疑处标本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6)留置针头、小导管等标本标本置无菌管中,加入增菌液2ml,35℃温箱培养48小时观察培养液有无混浊,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麦康凯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72小时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普通致病细菌。

真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若收检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标本质量合格则进行接收检验,否则查找原因并在有关记录本上记录。

2、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

1)拭子、分泌物标本标本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2)尿液标本取5ml尿液,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3)引流液标本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4)痰液或咽拭子标本无菌接种环可疑处采样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5)粪便或肛拭子等肠道标本以无菌接种环桃取可疑处标本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6)留置针头、小导管等标本标本置无菌管中,加入增菌液2ml,35℃温箱培养48小时观察培养液有无混浊,采样涂于TTC-沙保罗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2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4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真菌。

苛养菌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若收检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标本质量合格则进行接收检验,否则查找原因并在有关记录本上记录。

2、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

1)拭子、分泌物标本标本涂于普通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含V、X因子)平板成原始线,再以无菌接种环画线分离后置C02缸,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奈瑟氏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2)尿液标本取5ml尿液,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涂于普通血平板、巧克力(含V、X因子)平板成原始线,再画线分离后置C02缸,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奈瑟氏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3)引流液标本3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离心沉淀物,接种环取样画线分离接种普通血平板、巧克力(含V、X因子)平板,置C02缸,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奈瑟氏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4)痰液或咽拭子标本无菌接种环可疑处采样涂于普通血平板、巧克力(含V、X因子)平板原始线,再画线分离后置C02缸, 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肺炎球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5)粪便或肛拭子等肠道标本以无菌接种环桃取可疑处标本涂于血平板、布氏血平板成原始线,再分离画线后置于C02缸,放入35℃温箱培养。另取约1g标本接种碱性蛋白胨水中,35℃温箱培养24-72小时,再转种高盐平板、中国兰平板、山梨醇麦康凯平板。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弧菌、螺杆菌等细菌。

6)留置针头、小导管等标本标本置无菌管中,加入增菌液2ml,35℃温箱培养48小时观察培养液有无混浊,采样转种血平板、巧克力(含V、X因子)平板成原始线,再画线分离后置于C02缸,35℃温箱培养。

培养第24、48、72小时观察各平板上有否出现可疑菌落,若继续培养至第5天未见可疑菌落,则报告未培养出奈瑟氏菌、嗜血杆菌等苛养菌。

抗酸培养阴性操作程序

1、仔细查对标本标签与检验单是否正确,标本质量是否合格,若收检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标本质量合格则进行接收检验,否则查找原因并在有关记录本上记录。

2、标本处理、检验与结果报告:

液性引流标本(如腹水、尿液、CSF等)直接离心留沉淀物,杂菌污染标本(如大便、痰等)取样置无菌管,加入1N NaOH1ml作用30分钟,再加入1N HCl1ml中和,3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100μl量接种罗氏培养基,置37℃温箱培养。

每星期观察一至两次培养基斜面,结果连续观察七个星期以上未发现有可疑菌落生长,报告未培养出分枝杆菌。

支原体培养检验操作程序

一、接收标本:标本与检验单查对正确,标本质量合格。

二、标本处理:接种Uu、Mh培养药敏一体试剂盒:操作前将所需试剂取出置室温30分钟。

1、A排第一孔加入培养液100μL作为阴性对照;

2、将标本拭子直接放入培养液中充分振荡并在瓶壁挤干拭子,若为男性尿液取离心沉淀物150μL或阳性标本取50μL于培养液中混匀。

3、将混有标本的培养液各100μL加入A排余下及B排各孔中;

4、各孔加矿物油覆盖,置于37℃温箱培养。

第24、48小时分别观察记录结果。结果判断原理:培养基含有相应支原体生长所需的蛋白质、马血清、生长因子、底物及酚红指示剂,当有支原体生长时,底物被分解,使PH值升高,培养基由橙黄色变成红色,且清亮为阳性。培养基不变色为阴性。B1孔阳性为解脲支原体阳性;B2孔阳性为人型支原体阳性。药敏孔A排为高浓度,B排为低浓度,变红则耐药,不变红示敏感而不生长。当高浓度与低浓度两孔均不生长(不变色)为该药敏感;高浓度不变色低浓度变红为该药物中介;高浓度与低浓度均变红为该药物耐药。

结果一:第24 小时B1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解脲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第24小时、48小时观察B2孔均不变色,示无人型支原体生长或浓度极低,报告培养出解脲支原体,未培养出人型支原体。

结果二:第24 小时B1孔不变色示解脲支原体阴性;第48小时观察B2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人型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报告未培养出解脲支原体,培养出人型支原体附药敏结果。结果三:第24 小时B1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解脲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第48小时观察B2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人型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报告培养出解脲支原体与人型支原体附药敏结果。

结果四:阳性对照孔由橙黄色变成红色示支原体阳性,药敏看结果判断;第24小时、48小时观察B1孔、B2孔均不变色,示无解脲、人型支原体生长或浓度极低,报告培养出非解脲、人型支原体或嘱病人重留标本复查。

结果五:第24、48小时观察B1孔、B2孔均不变色,示无支原体生长或浓度极低,报告未培养出解脲及人型支原体。

微生物标准操作流程

目录 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及维护 (3) 实验室高压蒸气灭菌器操作程序 (6) 物体表面细菌监测 (8) 医护人员手指细菌监测 (9) 空气中细菌含量的监测 (10) 环境卫生学监测质控标准 (12) 使用中消毒剂与无菌物品保存液的质控程序 (13) 一次性医疗用品微生物监测 (14) 紫外线消毒质量控制程序 (15) 污水的细菌监测(总大肠菌群) (16) 正确洗手的手法 (18)

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及维护 1.目的: 为了满足生物安全操作的要求,并且达到在操作时保护操作人员的目的,使细菌操作达到无菌操作的要求,便于操作的标准化。 2.原理: 通过使用空气超高过滤器(ULPA)的过滤,使仪器内部的空气洁净度达到100级,使细菌的一般操作限制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不但保护操作人员,还可满足操作的标准化。 3.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18-30℃相对湿度:<80% 安装的环境必须达到一定的洁净度;远离人员通道及有潜在干扰气流的位置;柜后及两侧各留30cm的空隙,顶部30-35cm空隙。 环境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 4、操作步骤: 生物安全柜的设置已经设置完全,如果需要重新设置请参看HFsafe生物安全柜使用说明。具体操作步骤为: 4.1将电源插头插入准备好的固定插座,连通电源。 4.2有系统管理员(即本室负责人)开启玻璃门门锁,并将总开关置于开位置“!”,此时系统开始上电。 4.3检查显示及按钮的各项功能,具体见后附注(注意:UV灯的测试除外,开启UV灯时必须将前玻璃门关闭)。 4.4当系统稳定后,对设备进行安全性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工作室平均垂直风速;工作室内可操作区域洁净度达到100级;设备的密封有没有被破坏。所有的安全检查项目中的洁净度建议由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来进行尘埃粒子数、沉降菌和菌落数的检测,看是否符合其工作室的洁净度要求)。 4.5如果安全性测试通过,系统已经可以使用,请在《使用记录》上写下相应的信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必须在工作台板无孔区域进行,物品也必须放置于无孔区域。 4.6操作者应先把手臂放进安全柜内大约1分钟,以使柜子适应并且让气流扫过手臂手臂移入移出柜内应保持前门气流的连续性,应缓缓移入移出,并且方向和前门垂直;为使跨越前门的动作量降低,在实验开始前应把所需的物品放入柜子;柜子在开始工作前以及完成后至少要运行5分钟是,使柜子净化,以便于污染空气从柜内排出。实验操作方向应从清洁区到污染区,一般要求为左→右。 4.7 当工作完成后需要关机前,将试验使用的所有材料和其他物品从设备中取出。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sop

1.0目的 确保微生物室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以便准确完成常规微生物分析实验,以对生产环境、设备的清洗消毒和人员卫生进行有效的监控。 2.0范围 适合微生物实验室人员,环境卫生,设备,试剂、培养基及常规操作的各项要求及管理 3.0职责 3.1微生物品控员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 3.2 QA主任负责监督本文件的有效执行。 4.0程序 4.1人员 4.1.1微生物操作人员需有相关 的工作经验,并具备微生物操作的基本技能,如铺平板、菌落计数、无菌操作。 4.1.2应确保微生物操作人员接受足够的微生物专业培训,以保证其能独立地进 行操作 、准确地完成测试,并保存好记录。 4.2环境 4.2.1微生物操作室配备超净工作台。 4.2.2微生物操作室的墙壁、地板、天花板光滑平整、易于清洁消毒。 4.2.3工作区域里有方便使用电源、抽滤系统,便于取用培养基和实验用品。 4.2.4有适当的通风条件,在空调处安装空气过滤器,确保空气质 量达到10,000级、平时关闭门窗,尽量减少空气对流引起的扬尘。 4.2.5微生物操作 辅助区域有足够的空间处理样品,存放培养基、玻璃器皿和小型 仪器设备;有空间安装固定的仪器设备(如培养箱,水浴锅,冰箱)等。

工作区域要有充足的灯光,光强不小于300lux。实验室应保持整洁。 4.2.6在进行实验前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必须打开紫外灯消毒30分钟。实验完成后 及时整理和清洁台面。 4.2.7实验室必须考虑实验室内外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监控。 监控的方法如下:1.每天实验前需做空气的微生物测试,测试方法可参见 SOP-QA-MB-015空气的微生物测试。2.每月度用尘埃粒子测定仪测定微生 物 室空气的尘埃粒子数,应达到?>0.5um的粒子<353粒/L,超过标准时则须更 换过滤器。3.每半年更换紫外灯管,以确保紫外灯的杀菌效果。 4.3卫生 4.3.1配备实验室专用服装(包括鞋,帽),实验室工作服避免在实验室以外区域穿 着, 要定期更换、清洗。 4.3.2实验室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应形成经常洗手的习惯,手指甲要剪短。实验前 用70%酒精消毒双手。 4.3.3不得在微生物测试区域吸烟,吃、喝食物。不得在微生物室做与微生物实验无 关的事情和实验。 4.3.4每天打扫实验室,避免积灰。每周用50ppm的氯水消毒地板。(用含有氯水的拖 把 拖地面) 4.3.5尽量避免过多的人在微生物室走动,无关人员不能进入。 4.4 设备维护、校证和验证

微生物实验室现场检查

微生物实验室要求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 第一节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 .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 .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 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 .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 检修 ,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 .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 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 5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 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 .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 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 1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烤箱、冷冻干燥设备、匀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位 pH 计、高速离心机。 2 .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 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3 .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所有品种,本企业所有洁净生产区域,QC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工作室等。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 本规程引至《中国药典》2000年版。 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我公司QC设无菌操作室,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操作室的管理及使用制度见本文附录一。 2. 抽样:供试品应按批号随即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抽样时,凡发现有异常可疑的样品,应缺陷选用疑问的样品,但因机构损伤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凡已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长霉、虫蛀及变质的药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无需要再抽样检验。 3. 供试品的保存: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以防供试品中的污染菌因保藏条件所引起致死、损伤或繁殖。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该保持原有包装状态,严禁开启,包装已开启的样品不得作为供试品。 4. 检查: 4.1. 使用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温箱、试管、刻度吸管、量筒、三角瓶、培养皿、试管架、注射器、针头、注射器盒、研钵、75%酒精棉球、紫外灯(365nm波长)。 4.2. 检查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使用设备、仪器、人员及无菌操作室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见本文附录二。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制备成供试液后,均在均匀状态取样。制成供试液后,应该在60分钟内注皿操作完毕。 标准操作规程

4.3. 培养: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5-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1℃,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4.4. 复检 4.4.1. 菌数测定不合格者应复检,控制菌检查以一次检出为准,不再复试,但应保留检出菌株一个月备查。 4.4.2. 以复试项下不合格项目为准,作单项复试。复试需另取同批号样品,测定2次。 4.4.3. 复试报告,以3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告。 4.5. 检验报告 4.5.1. 检验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4.5.2. 测定菌数报告,以每次测定结果全部平均值报告。 4.5.3. 控制菌按检验结果报告,如未检出控制菌时,报告为“按规定抽样检验结果未检出XX菌”,如抽样中任意一样品要检出控制菌时,报告为“按规定抽样,检出XX菌,不符合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4.6. 培养基、试药及稀释剂的相关内容见本文件附录三。 4.7. 供试液的制备:按供试液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可采取适宜的方法制成供试液。 4.7.1. 供试品的取样及注意事项 供试品取样应有一定数量,以使检验结果具有代表性,正常的供试品一般每批应随机抽取两瓶或两盒以上的包装单位,检验时每次应分取两瓶(盒)以上的样品共10g或10ml。 供试品在检验前,应严格保持包装的原有状态,不得启开,并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微生物再繁殖,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凡已将原包装启开,则无代表性应另取样。 供试品稀释后须在1-2小时内操作完毕,防止微生物繁殖或死亡。 供试品稀释成供试液后,应在均匀状态下取样,凡因抑菌或不溶于水的剂型,其供试品应作特殊处理后进行检验。 4.7.2. 液体供试品:取供试品10ml,加入稀释剂90ml中,混匀,作为供试液。油剂可加适量 聚山梨酯80,混匀,吸取相当于10g或10ml供试品,标准操作规程 再稀释成100ml作为供试液;合剂(系指含王桨或蜂蜜者,下同)可用供试品作为供试液。 4.7.3. 固体、半固体或黏稠液供试品:称取供试品10g,置0.9%无菌氯化钠溶液100ml中,用匀浆仪或其他适宜的方法混匀后作为供试液。在制备过程中,必要时可加适量聚山梨酯80,并适当加温,但不应超过45℃。 (1)非水溶性供试品:取供试品5g(5ml)加入含溶化的无菌司盘80 5g、单硬脂酸甘油酯3g、聚山梨酯80 10g混合物的烧杯中,用无菌玻棒搅拌成团后,慢慢加入45℃左右的0.9%无菌氯化钠溶

微生物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总则 一、实验室管理是所有实验人员共同的责任,每一位实验人员都应对实验室的 正常、高效运转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 二、本章程为实验人员的行为规范,目的使大家在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环境 下工作,在最大限度地为大家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的同时,使实验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为良好的完成工作任务打下基础。 三、实验室的管理遵循三条原则 (1)岗位责任制原则 实验室的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要求,并有专人负责。 (2)规范化原则 管理制度化,从设备、器材、药品等的使用到实验方法、安全卫生都制 定标准化的规范,大家都按照规范执行,以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连 续性。 (3)记录监督原则 实验室管理的各方面都要求有及时、准确的记录,以保证实验室所有工作的可追溯性。

实验室人员行为规范 一、严格遵守“武汉烁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物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 二、每位实验室成员都应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参 加实验室的各种活动和公益劳动,自觉维护本实验室的声誉。 三、对所有违规人员和行为,本室将进行登记,屡教不改者,从重处理。 四、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喝酒。 五、不准在实验室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打闹、讲粗口; 六、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带他人进入本实验室。 七、爱护仪器设备,节约用水、电及实验材料等,注意安全。 八、室内设备仪器不得擅自拆卸、挪动,与本人实验无关的设备不可随意 开启。 九、实验仪器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设 备存放应做到整洁有序,便于检查使用。 十、必须注意实验安全,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十一、注意公共卫生,不准随意丢弃杂物废纸等,影响实验室环境卫生。十二、高温、高压等易燃易爆实验,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防范。 十三、最后离室者,做好安全检查,检查仪器电源、空调、水、气瓶、门、窗等是否关好,并在最后离室登记簿上签名。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要求

自来水水池至少有两个,工作台,药品试剂柜,超净工作台(无菌室),灭菌锅,培养箱,冰箱,干燥箱,电子天平,显微镜,平皿,试管,三角瓶等玻璃器皿。这些都是必备基本设备,只要能摆放的下就可以。 一、微生物实验室设计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洗涤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六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二、微生物实验室基本要求(一)准备室 准备室用于配制培养基和样品处理等。室内设有试剂柜、存放器具或材料的专柜、实验台、电炉、冰箱和上下水道、电源等。(二)洗涤室 洗涤室用于洗刷器皿等。由于使用过的器皿已被微生物污染,有时还会存在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设置洗涤室。室内应备有加热器、蒸锅,洗刷器皿用的盆、桶等,还应有各种瓶刷、去污粉、肥皂、洗衣粉等。 (三)灭菌室 灭菌室主要用于培养基的灭菌和各种器具的灭菌,室内应备有高压蒸汽灭菌器、烘箱等灭菌设备及设施。(四)无菌室 无菌室也称接种室,是系统接种、纯化菌种等无菌操作的专用实验室。在微生物工作中,菌种的接种移植是一项主要操作,这项操作的特点就是要保证菌种纯种,防止杂菌的污染。在一般环境的空气中,

由于存在许多尘埃和杂菌,很易造成污染,对接种工作干扰很大。1. 无菌室的设置 无菌室应根据既经济又科学的原则来设置。其基本要求有以下几点: (1)无菌室应有内、外两间,内间是无菌室,外间是缓冲室。房间容积不宜过大,以便于空气灭菌。最小内间面积2×2.5=5m2,外间面积1×2=2m2,高以2.5m以下为宜,都应有天花板。 (2)内间应当设拉门,以减少空气的波动,门应设在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上;外间的门最好也用拉门,要设在距内间最远的位置上。(3)在分隔内间与外间的墙壁或“隔扇”上,应开一个小窗,作接种过程中必要的内外传递物品的通道,以减少人员进出内间的次数,降低污染程度。小窗宽60cm、高40cm、厚30cm,内外都挂对拉的窗扇。(4)无菌室容积小而严密,使用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很高,故应设置通气窗。通气窗应设在内室进门处的顶棚上(即离工作台最远的位置),最好为双层结构,外层为百叶窗,内层可用抽板式窗扇。通气窗可在内室使用后、灭菌前开启,以流通空气。有条件可安装恒温恒湿机。 2. 无菌室内设备和用具 (1)无菌室内的工作台,不论是什么材质、用途的,都要求表面光滑和台面水平。 (2)在内室和外室各安装一个紫外灯(多为30W)。内室的紫外线灯应安装在经常工作的座位正上方,离地面2m,外室的紫外线灯可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

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接触平皿法) 1.目的 建立表面微生物测试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测试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本) 3.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对洁净区的表面微生物的检测。 4.责任 质量控制化验员负责实施,QC主管负责监督执行 5.内容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点选择表面微生物监测的采样点数目及其布局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设置: 空调系统验证的结果 房间的大小和布局 房间的用途 与产品的距离 人流物流方向 如何布点:对于同一洁净区,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

注:表面微生物监测的取样点数应依下列因素确定: 1.洁净区(室)的大小; 2.设备、管路等的复杂程度; 3.生产活动的重要性; 4.易受污染的部位等。 应考虑包含以下部位:每扇门、每个门把手、地板(至少两点)、墙壁(不易被清洁/消毒的部位,至少两点)、公用介 质的管路(不易被清洁/消毒部位)、生产设备的关键性部位(如灌装针、易与人员接触的塑料帘膜、胶塞筒、传输带)等。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直接接触或暴露于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板,并且分别设定不同的微生物限度要求。 表面微生物的每点取样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为避免干扰,宜在生产活动结束后取样。 洁净区微生物测试频率和限度 日常监控一月一次 接触碟(55mm)50cfu/25cm2 ,警戒40cfu/25cm2 ,纠偏 45cfu/25cm2 。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方法(接触平皿法)。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必须在动态下监测。

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物处理规定

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物处理规定 1、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潜在危害的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对有多种成份混和的医学废料,应按危害等级较高者处理。处理含有锐利物品 的感染性废料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 2、实验室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必须严格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废物,一旦分 开后,感染性废物必须加以隔离。 3、感染性废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所有收集感染性废物的容器都应有“生物危害”标志,或使用“红色”容器。 4、液体性感染性废料,应确保容器无泄漏,每日加入1:20的84消毒液消 毒后倒入下水道。 5、每日的感染性废物、设备和玻璃器皿均通过压力蒸汽灭菌去除污染。处理过程应保证在121℃进行(被处理物中心温度不低于115℃),时间60~90分钟(不少于20分钟)。 6、初消毒后的废物用黄色塑料袋包装后,转交洗消员集中送交医疗垃圾处 理站。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为了合理有效的处置实验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及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保护实验人员安全,维护动物福利。制定了实验废弃物管理制度。 第一条实验废弃物可分为可回收实验残余物、一般固体废弃物、一般液体废弃物、有毒性 废弃物,放射性物质废弃物。对不同种类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分别处理。 第二条一般固体废弃物如无回收利用价值可直接丢弃在垃圾桶内。 第三条一般液体废弃物如无回收利用价值并无可燃性挥发物时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有可燃性挥发物的应在室外洒泼在指定位置(空旷处)第四条贵重试剂、原料实验后产生的残余物,如可回收利用的要回收利用。固体的残余物用适宜的器物盛装,待实验结束后统一回收。液体残余物用可密封的瓶(桶)盛装,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处理。如待回收物是有毒、可燃性挥发性物质,回收工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第五条有毒性废弃物可做减毒、除毒处理的经减、除毒处理后按第三、四条方法处理;不能做减毒、除毒处理的可通过焚烧、深埋或按环保部门规定的方法处理。 第六条放射性物质废弃物在安全容器内放置至规定的时间,再通过焚烧、深埋或按环保部门规定的方法处理。

微生物标准操作规程三10

摩根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概述 摩根菌属只有1个种,即摩根摩根菌,又分为摩根亚种、塞氏亚种和生物群I。 2.标本类型 血液、尿液、痰、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鉴定 3.1 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 3.2 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呈灰白色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呈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3.3 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阴性,发酵葡萄糖,不发酵甘露醇、乳糖、蔗糖,动力、脲酶和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为阳性,VP、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均为阴性,TSI为K/A,IMViC+ + - -。 3.4 鉴别要点 3.4.1 本菌属特征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形成无色的菌落,IMViC+ + - - ,脲酶、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阳性。 菌名吲哚赖氨酸动力(36℃)海藻糖甘油摩根摩根菌95 1 95 0 5 摩根摩根菌生物Ⅰ群100 100 0 0 100 摩根摩根菌塞氏亚种50 29 79 100 7 3.5 操作步骤 3.5.1 氧化酶试验参见《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2 鉴定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一$20最新版本文件。 5.质量控制 见《质量管理程序》。 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摩根菌属的特征是枸橼酸盐和阿东醇试验阴性而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 7.临床意义 摩根摩根菌存在于人类、犬和其他哺乳动物及爬行动物的粪便中,是条件致病菌和继发感染菌,可引起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感染以及菌血症等,也是医源性感染的病原菌。

8.鉴定流程

【实验室管理】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操作要求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有严格的无菌观念,许多试验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那么,对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操作要求有哪些? 无菌操作要求 1.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2.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必须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3.接种食品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5.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6.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7.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 8.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无菌间使用要求 1.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要密封,不得随意打开并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m2的小窗,以备进入无菌间后传递物品。 2.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 紫外灯,距离在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

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5.在无菌间内如需要安装空调时,则应有过滤装置。 消毒灭菌要求 微生物检测用的玻璃器皿、金属用具及培养基、被污染和接种的培养物等,必须经灭菌后方能使用。 干热和湿热高压蒸气锅灭菌方法 1.灭菌前准备(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如吸管、平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塞,用纸包好,试管盖好盖,注射器须将管芯抽出,用纱布包好。 2.装放(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3.设备检查 (1)检查门的开关是否灵活,橡皮圈有无损坏,是否平整。 (2)检查压力表蒸气排尽时是否停留在零位,关好门和盖,通蒸气或加热后,观察是否漏气,压力表与温度计所标示的状况是否吻合,管道有无堵塞。 (3)对有自动电子程序控制装置的灭菌器,使用前应检查规定的程序,是否符合于进行灭菌处理的要求。 4.灭菌处理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1.0目的 建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微生物检验活动的全过程。 3.0职责 3.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 3.2 QC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有效实施。 4.0作业内容 4.1无菌操作要求 4.1.1 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4.1.2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应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 4.1.3 接种样品时,应在进无菌室前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4.1.4 进行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 4.1.5 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 4.1.6 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旁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即硅氟胶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

4.1.7 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 4.1.8 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4.2无菌间使用要求 4.2.1 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消毒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4.2.2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应注意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以免引起损伤,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 4.2.3处理和接种样品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要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 4.3消毒灭菌要求 4.3.1灭菌前准备 (1)所有需要灭菌的物品首先应清洗晾干,玻璃器皿用纸包装严密,如用金属筒应将上面通气孔打开。 (2)装培养基的三角瓶,内容物不应超过总体积的2/3(例如500mL的三角瓶最好装300~350mL培养基,以防再次加热融化时爆沸)。 (3)无菌室内使用的毛巾、脱脂棉球用纸包裹,进行湿热灭菌。 4.3.2装放 (1)干热灭菌器:装放物品不可过挤,且不能接触箱的四壁。 (2)大型高压蒸气锅:放置灭菌物品分别包扎好,直接放入消毒筒内,物品之间不能过挤。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目得:规范微生物室管理规范,以保证微生物实验得顺利进行。 范围: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 依据:GB/T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执行部门:化验室微生物检验室 职责:1、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实验室得管理。 2、实验室主管负责对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内容: 本中心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微生物实验室人员管理制度、微生物室出入管理制度、微生物室环境管理制度、微生物室得使用管理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药品管理制度。 1、微生物实验室得人员管理 1、1微生物实验室由微生物检验员管理及使用,其她人员须经主管人员批准后方可进入与使用。 1、2微生物实验室得人员需经过相关得培训。 2、微生物实验室出入管理 2、1人员出入管理: 2、1、1 人员进入微生物实验室洁净区前,需要洗手消毒;在一级缓冲室换实验服、戴帽子、换鞋后,进入风淋室,风淋后,进入二级缓冲室准备实验。 2、1、2 实验操作前须带上无菌手套与口罩. 2、2物料出入管理: 2、2、1 物料进入微生物实验室以前,脱去外包装或者用酒精棉球擦拭后,放置于传递窗中。

2、2、2物料放置于传递窗后,开启紫外0、5小时,同时将微生物实验室内得净化系统、紫外灯打开. 2、2、3紫外开启0、5小时以后,关闭紫外,并将物品转移于实验操作台上。 2、2、4 实验完毕后,微生物实验室物品经传递窗传出后,经高温灭菌后废液、废物倒入废液桶处理。 3、微生物实验室得环境管理 3、1微生物实验室得清洁管理 微生物实验室得清洁分为一般清洁及彻底清洁,其具体得清洁部位、方式方法、频率见下表所示: 3、2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消毒剂及其配制 4、微生物实验室得使用管理 4、1 微生物实验室使用之前,应先开启微生物实验室自净系统30分钟.每次使用前应用消毒液擦拭超净工作台及其她一切可能引起污染得死角,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样本

微生物检验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相关的微生物检验活动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微生物检验员负责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 3.2 QC主管负责监督检查本规程的有效实施。 4. 操作规程 4.1 微生物检验玻璃器皿吸管的洗涤 4.1.1 一般的玻璃器皿( 例如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等) , 可用毛刷及洗涤剂洗去灰尘、油垢, 然后用自来水、蒸馏水充分冲洗, 直至玻璃器皿内壁均匀分布一层薄的水膜, 即器壁既不挂水珠也无条纹, 即洗涤达到标准。 4.1.2 玻璃器皿内有污迹不能洗净时, 可浸泡于洗液中, 待器皿中有机物氧化分解后, 取出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干净, 备用。 4.1.3 新购的玻璃器皿先用2%盐酸浸泡, 再用用自来水、蒸馏水充分冲洗。 4.2 器皿的包扎 4.2.1 试管: 塞上胶塞, 然后用牛皮纸或报纸把试管头包扎起来。做发酵试验时, 将试管头塞上专用的耐高温PVC试管帽。 4.2.2 三角瓶、抽滤瓶: 将三角瓶( 抽滤瓶) 口塞上胶塞, 然后用牛皮纸把塞头部包起来。

4.2.3 吸管: 将耐高温的移液枪头装盒, 用用牛皮纸或报纸包裹。 4.2.4 平皿: 10个为一组, 用牛皮纸包裹。 4.3消毒和灭菌: 4.3.1 化学灭菌: 此法适用于微生物操作过程中不能加热、紫外线的地方。如人手等。 ( 1) 用75%的乙醇溶液或0.1%新洁尔灭擦拭或浸泡。 ( 2) 一般用1~2%的甲醛液浸泡软管和用具。 ( 3) 一般成品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25~32% 。使用时配成有效成份的2%溶液洒在地面或容器内, (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放置10~15min后冲洗即可。 ( 4) 氯灭菌剂的能力以有效氯表示, 将氯水配制成50~100PPm 的有效氯溶液, 可用于浸泡, 冲洗和表面杀菌。但氯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4.3.2 物理灭菌: 4.3.2.1 干热灭菌: 适用于干燥的玻璃器皿( 吸管、平皿等) 、金属器具( 镊子等) 、固体试液、液状石蜡等。灭菌条件一般选用在160℃干热空气灭菌2h。 ( 1) 器具用牛皮纸或灭菌袋包( 装) 扎, 放入金属容器内。 ( 2) 器具在干燥箱加热前放入, 每个器具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隙, 使热 空气能畅通。 ( 3) 关闭箱门接通电源, 打开通气孔, 使箱内湿空气能逸出, 至箱内温度达到100℃时关闭。 ( 4) 加热至160℃, 保持2小时。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 程

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药品微生物限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所有品种,本企业所有洁净生产区域,QC微生物限度检查室,洁净工作室等。 责任者:QC主任、化验员。 规程: 本规程引至《中国药典》。 1. 概述:微生物限度检查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我公司QC设无菌操作室,用于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操作室的管理及使用制度见本文附录一。 2. 抽样:供试品应按批号随即抽样,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抽样时,凡发现有异常可疑的样品,应缺陷选用疑问的样品,但因机构损伤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凡已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长霉、虫蛀及变质的药

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无需要再抽样检验。 3. 供试品的保存: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以防供试品中的污染菌因保藏条件所引起致死、损伤或繁殖。供试品在检验之前,应该保持原有包装状态,严禁开启,包装已开启的样品不得作为供试品。 4. 检查: 4.1. 使用设备: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温箱、试管、刻度吸管、量筒、三角瓶、培养皿、试管架、注射器、针头、注射器盒、研钵、75%酒精棉球、紫外灯(365nm波长)。 4.2. 检查的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再污染。使用设备、仪器、人员及无菌操作室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见本文附录二。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制备成供试液后,均在均匀状态取样。制成供试液后,应该在60分钟内注皿操作完毕。 标准操作规程 4.3. 培养: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5-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1℃,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 4.4. 复检

微生物实验室要求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操作技术要求 第一节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并根据安全制度和环境条件的要求,本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掌握,认真执行。 2.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严禁在冰箱内存放和加工私人食品。 4.各种器材应建立请领消耗记录,贵重仪器有使用记录,破损遗失应填写报告;药品、器材、菌种不经批准不得擅自外借和转让,更不得私自拿出,应严格执行《菌种保管制度》。 5.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暖气、门窗,对于有毒、有害、易燃、污染、腐蚀的物品和废弃物品应按有关要求执行。 6.科、室负责人督促本制度严格执行,根据情况给于奖惩,出现问题立即报告,造成病原扩散等责任事故者,应视情节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二、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 1.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应具备下列仪器:培养箱、高压锅、普通冰箱、低温冰箱、厌氧培养设备、显微镜、离心机、超净台、振荡器、

普通天平、千分之一天平、烤箱、冷冻干燥设备、匀质器、恒温水浴箱、菌落计数器、生化培养箱,电位pH计、高速离心机。 2.实验室所使用的仪器、容器应符合标准要求,保证准确可靠,凡计量器具须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方能使用。 3.实验室仪器安放合理,贵重仪器有专人保管,建立仪器档案,并备有操作方法,保养、维修、说明书及使用登记本,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精密仪器不得随意移动,若有损坏需要修理时,不得私自拆动、应写出报告、通知管理人员,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填报修理申请、送仪器维修部门。 4.各种仪器(冰箱、温箱除外),使用完毕后要立即切断电源,旋钮复原归位,待仔细检查后,方可离去。 5.一切仪器设备未经设备管理人员同意,不得外借,使用后按登记本的内容进行登记。 6.仪器设备应保持清洁,一般应有仪器套罩。 7.使用仪器时,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因管理不善致使仪器械损坏,要追究当事者责任。 三、药品管理、使用制度 1.依据本室检测任务,制定各种药品试剂采购计划,写清品名、单位、数量、纯度、包装规格,出厂日期等,领回后建立帐目,专人管理,每半年做出消耗表,并清点剩余药品。 2.药品试剂陈列整齐,放置有序、避光、防潮、通风干燥,瓶签完整,剧毒药品加锁存放、易燃、挥发、腐蚀品种单独贮存。

微生物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操作规程,为微生物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标准操作方法。 2 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内包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3 责任 QA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QC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 程序 4.1 简述: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检查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 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螨,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目。种类繁多,分布甚广。其生活习性各异,分为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两种类型。在土壤、池沼、江河和湖海里,动、植物体上,贮藏食品和药品中,都可能有它们的存在。药品可因其原料、生产过程或包装、运输、贮存、销售等条件不良,受到螨的污染。螨可蛀蚀损坏药品,使药品变质失效,并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传播疾病。能引起皮炎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等的疾病。因此,药品特别是中成药,必须进行活螨检查。 4.2 器皿、仪器及用具。 4.2.1 玻璃器皿: 250ml锥形瓶、250ml具塞三角烧瓶、研钵(陶瓷制,直径10-12cm)、培养皿(90mm)、量筒(100ml)、试管(18×180mm)及塞、吸管(1ml分度0.01,10ml 分度0.1)、注射器(20或30ml)、注射针头、载玻片、盖玻片、 玻璃消毒缸(带盖)。 4.2.2 用具:大、小橡皮乳头(放于干净带盖的容器中,并应定期用70%-75%乙 醇溶液浸泡),无菌衣、帽、口罩、手套灭菌,备用, 显微镜、放大镜(5-10倍)、实体显微镜、解剖针(尖端宜尖细且粗糙,否则不易挑取体表光滑的螨体)、发丝针(由一根长约10cm的小金属棒,将其一端磨成细尖,另取长约1.5cm的头发一根,以其长度的一半紧贴在金属棒的尖端上,用细线将其缠紧,然后粘上加拿大树胶或油漆,即得。适用于挑取行走缓慢且体表刚毛较多的螨体)、小毛笔(即绘图毛笔。适用于挑取活动快的螨类,笔锋宜尖细,以免螨体夹在笔毛之间)、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培养皿或小搪瓷盘(内衬黑色纸片)、扁形称量瓶(高3cm、宽6cm)。 4.2.3 仪器:匀浆仪、培养箱、鼓风干燥箱、台式灭菌器、恒温水浴锅、超净工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

遂昌县中医院 临床微生物室 标准操作程序 SOP

临床微生物室标准操作程序(SOP)目录 1.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 2.血液及骨髓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 3.呼吸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 4.尿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4 5.脓及创伤感染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5 6.生殖道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6 7.粪便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7 8.穿刺液标本留取标准操作程序--------------------------WSW-SOP-8 9.脑脊液、胆汁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9 10.组织标本的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0 11.静脉道管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1 12.眼、耳及乳突分泌物标本采集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2 13.样本接收、核对、接种、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3 14.菌株的纯化、鉴定、药敏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4 15.普通MicroScan板接种培养流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5 16.判读普通革兰阳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6 17.判读普通革兰阴性板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7 18.普通Microscan 板报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8 19.常见标本培养结果解释标准操作程序--------------------WSW-SOP-19 20.KB法药敏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0 2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1 22.β-内酰胺酶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2 23.革兰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3 24.抗酸染色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4 25.解脲/人型支原体培养标准操作程序---------------------WSW-S O P-25 26.AccuStep衣原体抗原检测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6 27.ATB FUNGUS2真菌药敏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7 28.培养基的制备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8 29.触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29 30.氧化酶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0 31.芽管试验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1 32.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安全标准操作程序---------------------WSW-SOP-32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涉及生物安全的操作,应符合相应国家、行业、地方的标准和规定等。 药品微生物的检验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样品中微生物可能分布不均匀、微生物检验方法的误差较大等。因此,在药品微生物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必须使用经验证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要求进行检验。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培养基、试剂、菌种、设施和环境条件、设备、样品、检验方法、污染废弃物处理、检测结果质量保证和检测过程质量控制结果有效性的保证、实验记录、结果的判断和检测报告、文件等。 人员 微生物实验室应设置质量负责人、技术管理者、检验人员、生物安全责任人、生物安全监督员、菌种管理员及相关设备和材料管理员等岗位,可通过一人多岗设置。 从事药品微生物试验工作的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学或相近专业知识的教育背景。 检验人员必须熟悉相关检测方法、程序、检测目的和结果评价。微生物实验室的管理者其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应与他们的职责范围相符,如:管理技能、实验室安全、试验安排、预算、实验研究、实验结果的评估和数据偏差的调查、技术报告书写等。 实验人员上岗前应依据所在岗位和职责接受相应的培训,在确认他们可以承担某一试验前,他们不能独立从事该项微生物试验。应保证所有人员在上岗前接受培训内容包括胜任工作所必需的设备操作、微生物检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如无菌操作、培养基制备、消毒、灭菌、注平板、菌落计数、菌种的转种、传代和保藏、洁净区域的微生物监测、微生物检查方法和鉴定基本技术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实验人员应经过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培训,熟悉生物安全操作知识和消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