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定义: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适用情形:1.当医务人员在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是,宜优先选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2.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比较使用流动水洗手更有优势。1)能更有效地杀灭致病菌和减少手部细菌数量;2)所需时间更少,更方便,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手卫生依从性;3)因含有护肤成分,与肥皂(皂液)相比,引起皮肤干燥,受损情况少见。

手消毒剂的选择:1.卫生手消毒时首先速干手消毒剂,过敏人群可选择其他手消毒剂。2.对手足口病相关病毒,轮状病毒等对醇类不敏感的肠道病毒不应选用醇类消毒剂,而应选择含其他有效成都的手消毒剂。3.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该有良好的接受性,包括气味,刺激性,护肤效果等方面。

揉搓:1.揉搓方法可分为六步法,三步法,与六步法相比,三步法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可能更有效。2.揉搓步骤不分先后:卫生手消毒总时长宜为20-30秒,确保指尖,拇指等部位揉搓到位比强调所需时间和顺序更重要。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的方法:准备卫生手消毒——取液,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掌心:六步法:涂抹双手,确保手消毒液覆盖所有皮肤——掌心相对揉搓。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交互进行。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交互进行。拇指在掌心中揉搓,交互进行。指尖在掌心揉搓,交互进行。三步法:涂抹双手,使整个手表面覆盖手消毒液,一只手指尖在另一只手的掌心内揉搓,交互进行,揉搓大拇指,交互进行。最后卫生手消毒完成。

实验室常见仪器使用标准及操作规程SICOLAB

超净工作台 标准: A.根据环境的洁净程度,可定期(一般2~3个月)将粗滤布拆下清洗予以更换; B.定期(一般为一周)对超净工作台环境进行灭菌,同时,经常用纱布沾上酒精或丙酮有机溶剂将紫外杀菌灯外表面揩擦干净,保持表面清洁,否则会影响杀菌效果; C.当加大风机电压不能使操作风速达到0.32m/s时,必须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 D.更换高效空气过滤器时可打开顶盖,更换时应注意过滤器上的箭头标志,箭头指向即为层气流流向; E.更换高效空气过滤气后,应用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查四周边框密封是否良好,调节风机电压,使操作平均风速保持在0.32~0.48m/s范围内,再有用Y09-4型尘埃粒子计数器检查洁净度。操作规程: A.使用工作台时,应提前1小时开机,同时开启紫外灭菌灯,处理操作区内表面积累的微生物,三十分钟后关闭杀菌灯; B.新安装的或长期未使用的工作台,使用前必须对工作台和周围环境先用超净真空吸尘器或用不产生纤维的工具进行清洁工作台,再采用药物灭菌法和紫外线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 C.操作区内不允许存放不必要的物品,以保持操作区的洁净气流流型不受干扰; D.操作区内应尽量避免作明显扰乱气流流型的动作; E.操作区内的使用温度不得大于60℃。 冰箱 使用标准: A.在冰箱接入电源之前,请仔细核对冰箱的电压范围和电源电压是否相等; B.冰箱必须有干燥的接地,如果电气线路没有接地,那么必须请电工将冰箱单独接地; C.不可将汽油、酒精、胶粘剂等易燃、易爆品放入冰箱内,以免引起爆炸; D.冰箱不能在有可燃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如发现可燃气体泄漏,千万不可拔去电源插头,关闭温控器或灯开关,否则会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 E.切勿用水喷洒冰箱顶部,以免使电气零件受损,发生危险; F.清洁保养及搬动冰箱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小心操作,不让电气元件受损; G.冰箱应放置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如放置不平,可调节箱底平脚; H.冰箱应放置在通风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并避免阳光直射; I.冰箱在一般使用时,会结霜,当结霜特别严重时,可关机或关掉电源进行人工化霜,必要时可打开柜门加速霜层融化; J.当冰箱搁置不用时或长时间使用箱内出现异味时,必须进行清理; K.不可用酸、化学稀释剂,汽油、苯之类物品清洗冰箱任何部件; L.箱内不要放熟的食品,热的仪器必须冷却至室温后,再放入箱内; 操作规程: A.首次通电或长时间不用重新通电时,由于箱内外温度接近,为迅速进入冷藏状态,可把温度调至最冷处,待冰箱连续运行2~3小时,箱温降低后,再将温度调至适当位置; B.在使用中,不要经常调动温度控制器; 电子天平 操作规程: A.将电子天平置于稳固、平整的台面上; B.插上电源,打开开关;

2020最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度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度

一、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二、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暂居菌的过程。 手卫生的管理与要求: 1、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2、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3、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5cfu/cm2 手卫生设施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2、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3、应配备清洁剂(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 4、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污染。 5、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6、手卫生设施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设施 1、应配备洗手池。

2、洗手池与水龙头的数量应合适,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3、应配备清洁剂。 4、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如手刷,刷毛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A、应配备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外科手消 毒剂,有效期内使用。 B、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毒剂 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 洁与消毒。 C、应配备无菌干手物品。无菌干手物品应每人 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 洗、灭菌。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仪表工作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仪表工作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仪表工作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标准版) (1)一般安全规定 1.仪表工应熟知所管辖仪表的有关电气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知识。 2.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电作业。 3.在尘、毒作业场所,须了解尘、毒的性质和对人体的危害,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4.进入塔、槽等罐内作业应按罐内作业安全规定执行。 5.非专责管理的设备,不准随意开停。 6.仪表工工作前需仔细检查所使用工具和各种仪器以及设备性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工作。 7.检修仪表时事前要检查各类安全设施是否良好,否则不能开始检修。

8.现场作业需要停表或停送电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得到允许,方可进行。电气操作由电气专业人员按制度执行。 9.仪表检修时,应将设备余压、余料泄尽,切断水、电、气及物料来源,降至常温,并悬挂“禁止合闸”及“现在检修”标志,必要时要有专人监护。取下保险。 10.使用电烙铁,不准带电接线,应接好再送电,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易产生火花的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时要办理动火证。 11.仪表及其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 12.任何仪表和设备,在未证实有无电之前均应按有电对待。凡尚未弄清接线端的接线情况时,都应以高压电源对待。 13.仪表、电气及照明设备等的导线不得有破损、漏电情况。 14.仪表电源开关与照明或动力电源开关不得共用,在防爆场所必须选用防爆开关。 15.仪表及其附属设备,送电前应检查电源、电压的等级是否与仪表要求相符合,然后检查绝缘情况,确认接线正确、接触良好后,方可送电。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二章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第三条生实施规范,供必要条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和手卫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措施提 第四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手卫生工作的全员性培训。使所有医务 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旳加强对本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第六条在医疗机构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I类和[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o I类和[I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二)II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W10cfu/cm2。III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三)W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o IV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第三章手卫生设施 第七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般手卫生设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医院的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二)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三)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四)手卫生设施的位置应当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第八条手消毒剂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选用的手消毒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手消毒剂对医务人员皮肤刺激性小、无伤害,有较好的护肤性能; (三)手消毒剂的包装应当能够避免导致二次污染造成致病微生物的传播。

外科手消毒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新版.pdf

外科手消毒操作规程及评分细则 操作流程与质量标准分 值 评分标准 接受考核者姓名 操作标准14分操作人员:着洗手衣、裤、手术鞋;衣袖卷 至肘上20cm;戴好口罩、帽子;摘去手部 饰物,修剪指甲 5 一项不符合扣1分用物:手清洁剂、手消毒剂、无菌擦手巾 3 一项不符合扣1分评估:操作环境宽敞、明亮,温度、湿度适 宜,设施完好,擦手巾符合无菌标准,消毒 剂质量合格 6 一项不符合扣2分 操作流程36分1、清水冲洗双手和手臂 6 衣服衣袖不符合要求者扣5 分,照六步洗手法均匀涂抹 消毒液,不规范者一项未做 好扣1分 2、取适量清洁剂(3-5ml)清洗双手、前臂 和上臂下1/3,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至肘 上10cm 10 双手肘部应向下,不符合要 求者扣1-10分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无菌巾彻底擦干 10 拿取无菌擦手巾和擦手操作 不规范者扣1-10分 4、取适量手消毒剂(2-3ml)按六步洗手法 揉搓双手、前臂至肘上7cm,待干 10 按照六步洗手法均匀涂抹消 毒液,不规范者扣1-8分 质量评定20分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 全过程稳、准、轻、快 5 操作规范,方法正确 5 用物齐备,处置规范 5 理论提问30分1、医务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的目的 (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 菌 (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10 少一条扣3分,回答不全酌 情扣分 2、外科手消毒应该遵循的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 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0 少一条扣5分,回答不全酌 情扣分 3、六步洗手法操作步骤 (1)掌心相对揉搓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3)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4)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5)拇指在掌中揉搓 (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10 少一条扣5分,回答不全酌 情扣分 总分100 考评人签名: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为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要求如下: 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2、对医院职工开展全员性培训, 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及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一)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洁净区、重症监护病房等。 (二)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Ⅲ类区域包括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三)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医院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口腔科、妇门人流室等重点部门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流动水洗手,洗手液和干手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5、进行外科手消毒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等饰物。 6、手卫生方法: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彻底洗净

双手。在频繁接触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当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当接触传染病人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7、洗手后应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8、每月对全院各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一般手卫生方法 第一条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第二条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医院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外科手消毒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卫生指征 (一)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二)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 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四)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五) 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六) 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 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二、手卫生方法 (一) 洗手: 1. 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2. 涂液:取适量洗手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 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 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 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6. 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二) 手消毒

08.清洁工具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 清洁工具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8-02 共4页 第1页 起草部门审核质管部审核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8-01 目的:建立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清洁工具的清洁消毒。 责任: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各相关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制剂一车间主任负责对本规程的实施进行监督。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1.各区域所用的清洁工具 1.1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塑料盆、抹布、拖布、水桶、清洁布、毛刷、塑料笤帚、撮子、废物贮器。 1.2 D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擦玻璃器、毛刷。 1.3 C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不锈钢盆、丝光毛巾、丝光绢布、擦玻璃器、不锈钢撮子。 1.4 B级和A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不锈钢拖布、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丝光绢布。 1.5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毛巾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毛巾,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毛巾,擦拭墙面及顶棚 用粉色丝光毛巾,或者使用毛巾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1.6洁净区不同部位丝光绢布的区分 擦拭设备用白色丝光绢布,擦拭地面用蓝色丝光绢布,擦拭墙面及顶棚用粉色丝光绢布,或者使用绢布上印字所规定的擦拭部位。 2.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一般生产区为洗涤剂,洁净区为0.1%氢氧化钠溶液和洗涤剂。 消毒剂:0.2%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为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要每月轮换使用) 3.清洁方法及频率 3.1一般生产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拖布、抹布、塑料笤帚每次用完后用清洁剂搓洗干净,再用饮用水反复漂洗干净,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冲洗干净,倒置存放。 3.2 D 级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工具 丝光毛巾每天或每班使用后,用清洁剂清洗干净,再用纯化水反复冲洗掉清洁剂的残留物,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使用后,用纯化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不锈钢盆、撮子倒置存放。 每周生产结束,对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毒。丝光毛巾清洁后要用消毒剂浸泡15分钟,拧干后晾干,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其它清洁工具清洁后再用消毒溶液清洗,干燥后置于指定位置存放、备用。 3.3 C 级洁净区内使用的清洁工具 处理设备的白色丝光绢布每天用完后,要在两小时内用清洁剂清洗干净, 题 目 清洁工具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8-02 共4页 第2页

实验室仪器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写规范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单位仪器设备标准操作规程的编写。 操作规程编写的基本要求 1格式要求 1.1文件名称及编码 1.1.1文件名称命名方式为“生产厂家(或者品牌)简称+型号+仪器名称+标准操作规程”,例如: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操作规程。 1.1.2编码方式为“ZY+序号-5.5-2013”,例如:ZY12-5.5-2013。 1.1.3字体均为宋体小四,并加粗。 1.2实施日期 1.2.1实施日期格式参照“2013.01.01”,字体均为宋体小四,并加粗。 1.3规程内容格式 1.3.1全部字体均为宋体小四,行距为1.5倍,内容小标题加粗。规程中的层次划分及编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层次的划分,一般不超过4部分,且首行不缩进。 2内容要求 2.1依据仪器设备使用说明、培训教程和上级已发布的标准操作规程编写,且与有关规定相协调。 2.2文字表达应准确、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避免产生不易或不同理解的可能。 2.3规程中的图样、表格、数值、公式和其他技术内容应正确无误。 2.4规程中的术语、符号、代号应统一,与有关标准相一致,同一术语应表达同

一概念。 3规程一般由以下部分构成 3.1操作程序 3.1.1操作前准备 3.1.1.1核对和确认所用设备与检测目的所要求的一致性。 3.1.1.2识别设备计量检定状态标志和技术状态标志应符合规定;需要时,应标明对设备进行检定(自验)与检定周期的要求。 3.1.1.3设备使用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条件的检查与确定。 3.1.1.4安全与劳动保护条件的检查与确认。 3.1.1.5设备正确停机状态的检查与确认。 3.1.1.6检查并加油、加水、加燃料(必要时),达到规定要求。 3.1.2开机与运行 3.1.2.1接通电源,观察指示信号的要求与规定。 3.1.2.2必要时,仪器的预热或预置的要求与规定。 3.1.2.3校准或调零的要求与规定。 3.1.2.4设备自身系统误差的测定。 3.1.2.5必要时(如长时间停机后初次运行时)开机空运行,观察运行的稳定性。 3.1.2.6对样品的要求与规定 3.1.2.7上样和运行的操作步骤,要求与规定 3.1.2.8读取检测数据的方法。 3.1.2.9必要时(如长期停机,初次运行)在首次运行前,采用非检验试样做试验,观察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 3.1.3停机与保养 3.1.3.1检测完毕,停机状态的要求与规定。 3.1.3.2切断电源,观察指示信号的要求与规定。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2018)

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手卫生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由国家卫生部制定颁布,是国家卫生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手卫生 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2 洗手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3 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4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3.5 常居菌resident skin flora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3.6 暂居菌transient skin r flora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3.7 手消毒剂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3.7.1 速干手消毒剂alcohol-hand rub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OP) 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外科手消毒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卫生指征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二)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四)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五)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六)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 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二、手卫生方法 (一)洗手: 1.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2.涂液:取适量洗手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6.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二) 手消毒 1、取液:取足量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涂抹:涂抹双手,确保完全覆盖所有皮肤。 3、揉搓:用“七步洗手法”搓揉双手直至干燥。 (三)对于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诺如病毒等,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

实验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实验仪器标准操作 规程

微波炉标准操作规程 1. 操作程序: 1.1插上电源,打开柜门,放进需要加热的物品,关上柜门。 1.2选择火力,融化培养基一般用中高火即可。 1.3选择时间:融化培养基须注意边加热边拿出观察培养基融化情况,防止培养基爆沸。其它物品加热时间视情况调整时间。1.4加热完毕,将定时器调至0位置,小心拿出加热物品,关闭柜门。 2.微波炉操作注意事项: 2.1 微波炉上不得堆放杂物,微波炉周边不应放置其它电子产品。 2.2炉内未放入加工原料时,不要通电工作,不可使微波炉空载运行,否则会损坏磁控管。 2.3 凡金属的餐具,竹器,塑料,漆器等不耐热的器皿,有凹凸状的玻璃制品,均不可放入炉内使用。瓷制碗碟不能镶嵌有金属边的容器,不能放入炉内。 2.4袋密封包装及金属罐的食品不能直接放入炉内,以免爆炸伤人。 2.5 一定要关好炉门,确保连锁开关和安全开关的闭合。 2.6炉子关掉后,不宜立即取出加热物品,因为此时炉内尚有余热,物品还可继续加工,应过1分钟后再取出物品。

2.7定期检查炉门四周和门锁,如有损坏,密闭不严,应停止使用。以防微波泄漏,不一把脸贴近微波炉观察窗,防止眼睛因微波辐射而损伤,也不宜长时间受到微波照射,以防止引起头晕,目眩,乏力,消瘦,脱发等症状,使人体损伤。 2.8如设备发生问题,第一时间告知主管,设备停止使用,报维修部维修。 2.9光波烹调为烧烤专用,一般情况下不使用光波烹调和组合烹调按钮。 WD-A型电子连锁传递窗标准操作规程 1 .操作程序: 1 .1电子连锁传递窗任何状态下只能打开一扇门,以达到两边空气的严格隔离。 1 .2接通传递窗电源红色电源指示灯亮,操作人员可经过两个按键操作菌灯或开门。 1 .3按开门键(红色钮),一侧门开,货物进入传递窗内,关窗门(据需要开启灭菌灯)。 1.4另一侧门按红色键,取出物品,关闭窗门(若灭菌完需先关闭紫外灯)。 1 .4停电应急开启:传递窗两侧都设有小孔,停电时只要在小孔内插入细铁丝往中间拨动即可开锁。 2维护和保养与清洁 2.1每次使用完毕均需要进行紫外照射舱体。

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作者:————————————————————————————————日期: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 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4-02 共5页 第1页 起草部门审核质管部审核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4-01 目的: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各级别洁净区的各个操作间、更衣室以及工艺走廊等处的清洁消毒管理。 职责: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各洁净区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本程序进行操作。车间工艺 员负责按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质量 部QA检查员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检查。 程序: 1.D级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1.1清洁频率和范围 1.1.1每天生产操作前、工作结束后各进行一次清洁;设备表面清洁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清除废物并清洗废物贮器,用纯化水擦拭墙面、门窗、地面、室内用具、清洁工具、手部消毒器、缓冲室及各更衣室的鞋柜及设备外壁的污迹。 1.1.2每周工作结束后,要对D级洁净区进行消毒一次。用纯化水和消毒剂擦拭室内所有表面,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门把手、电话、开关等。

1.2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钢撮子、擦玻璃器。 1.3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纯化水、0.1%氢氧化钠。 消毒剂: 0.2%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注意,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按《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PM-J0005-02)规定执行。 1.4清洁消毒方法 1.4.1清洁消毒前要先对生产区内进行检查,检查有无上批遗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用具下方等处。 1.4.2用纯化水擦拭一遍,必要时用0.1%氢氧化钠擦去污迹,然后擦去清洁剂残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盲角,再用消毒剂擦拭洁净室内所有表面。 1.4.3清洁程序:先物后地、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先拆后洗、先零后整。擦拭要有条理,要单方向进行,不可胡乱擦拭,最终将污物清理出去。擦拭时要注意丝光毛巾蘸取液体要适量,保持湿润即可,不要使消毒剂等液体流下。 1.4.4每天清洁完毕后检查各连接部位的密封措施是否有异常。 2.C 级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2.1清洁频率和范围 2.1.1每天生产操作前使用消毒剂对C 级洁净区的各操作间、更衣室及洁净走廊进行一次清洁消毒,包括操作台面、门窗、墙面、地面、顶棚、清洁用具、手部消毒器、缓冲室及各更衣室的鞋柜、设备外壁等。尤其注意设备及物品下方盲角。工作结束后进行清场,对主要设备和台面进行清洁消毒。 2.1.2每周工作结束后,进行全面清洁消毒一次,用消毒剂擦拭室内所有表 面,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门把手、电话、开关及设备内部可拆卸的部分。 题 目 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0004-02 共5页 第2页

HITACHI 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

HITACHI 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仪器标准操作规程(一)HITACHI 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开/关机程序 1 自动开机 1.1 设定每天7:30自动开机。 1.2 自动进行相应的维护保养程序Power On, 包含:Inc. Water Exchg;Air Purge;Regent Prim;Ise Check;Photometer Check;SVP Essential Information Upload;Cell Blank。 1.3 开机后检查 1.3.1 标本针、试剂针、搅拌棒是否沾有水滴、脏污;是否弯曲、堵塞;各清洗槽是否脏污或堵塞。 1.3.2 检查清洗液是否足够,不足是需要添加。 1.3.4 检查打印纸是否足够并已正确安装。 1.3.5 打开UPS开关。 1.3.6 打开供水开关,接通水机电源。 1.3.7 检查ISE系统的标本盘W2位置上电解质(N)清洗剂情况和仪器背面废液部有无结晶析出和污染,注射器、SIP管无漏液。 1.3.8 打开中文电脑。 1.3.9 试剂准备:按Reagen t→Status确定试剂信息,检查各项目可测定数(Available Tests)和每种试剂剩余测定数(Remaining Tests)的余量。如需追加或更换试剂,按实际装载程序执行。 2 关机前工作

2.1 做好各单元清洁工作 2.2 确认进样部、标本回收部无标本架,无脏污。 2.3 处理完废液,确认废液桶是空的。 2.4 检查标本回收部内的供水箱水位是否在10cm以上。 2.5 清洁D模块和P模块部分的标本针、试剂喷嘴(针)、反应容器清洗喷嘴、搅拌棒等。 2.6 确认标本注射器、试剂注射器无漏液,注射器内无气泡。 2.7 检查纯水机电阻是否2MΩ/cm以上,否则更换树脂;水箱水50L以上,关闭水源开关和纯水机电源。 3 关机 3.1 准备清洗架:将Hialkali-D装入试管,放入清洗架(绿色)的1 号位置。在标本杯中加入ISE清洗液(N)放到清洗架(绿色)2号位置。 3.2 启动每日关机程序:按Utilit y→Maintenance→Power_OFF→Select→Execute。 3.3 若24小时不关机运行,则上述开机后检查、运行前工作和关机前工作等步骤,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 (二)HITACHI 76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参数设置程序 1 项目名称设置 1.1按Utilit y→Application→Add→选择test,在Application Code处填入通道号。 1.2 在Unit of Measure下面的Unit 1选择单位名称,按Update更新,待要增加的项目全部输完后按OK。 2 实验参数设置 2.1 在Analyze菜单下设置有关分析的参数。 2.1.1 在Assay/Time/Point参数栏选择分析模式,有1 Point、2 Point Rate、3 Point、1 Point Rate、Rate A、Rate B 7个模式备选;反应时间,P模块有1~10、15、22min;D 模块仅限10min。测试点输入合适的数字,P模块测试点数10min34个,D模块10min约50个点。 2.1.2 在Wavelength(2nd /Primary)处输入主波长与次波长。 2.1.3 标本量参数有常量、减量和增量3 条,每条都可再设定稀释后的标本量及稀释剂量。 2.1.4 有关试剂的参数有R1~R4 条,对每个试剂分别设定试剂量、稀释剂量、试剂条码、在线试剂有效天数4个参数。 2.1.5 Reagent Dummy Volume下为冲洗试剂量。 2.1.6 Diluent下为稀释剂选择,输入稀释液瓶子代码及有效天数。 2.1.7 Abs.Limit在使用连续监测分析法时设定底物耗尽的吸光度值,同时指定反映方向。 2.1.8 Prozone Limit处设定检查免疫反应的前带现象的智能参数。输入相应的吸光度值、测试点和反应方向。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1.基本要求: ⑴科室必须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和干手用品。 ⑵医务人员必须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⑶医院感染兼职管理人员对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予以培训指导,督促落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医务人员手消毒应达到的标准: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3.盛放皂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手消毒剂应采用一次性包装。出液器均采用非手触式。 4.洗手后的干手设备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选用的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6.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如指甲刀。 7.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 穿脱隔离衣前后,戴手套前,摘手套后。 d)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8.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 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9.洗手应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 10.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和护理部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指征、洗手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清洁剂、手消毒剂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奖金绩效考核中。

04.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04.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标准操作规程 题目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 本号: SOP-PM-J 0004-02 共5 页 第1 页 起草部门 审核 质管部审 核 起草日期审核 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生效日期 批准日期颁发 部门 质量管理部 分发部门制剂一车间 此文件替代: SOP-PM-J0004-0 1 目的:建立洁净区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保证工艺卫生,防止污染及交叉污 染。 范围:适用于制剂一车间各级别洁净区的各个操作间、更衣室以及工艺走廊等处

的清洁消毒管理。 职责:车间工艺员负责起草本程序。各洁净区岗位操作工应严格按本程序操作。 岗长、工段长要保证岗位操作人员按 本程序进行操作。车间工艺员负责按 本程序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对实 施情况进行检查。质量部QA检查员 负责对本程序中的质量控制项进行 检查。 程序: 1.D级洁净区的清洁消毒 1.1清洁频率和范围 1.1.1每天生产操作前、工作结束后各进行一次清洁;设备表面清洁后用消毒剂进行消毒,清除废物并清洗废物贮器,用纯化水擦拭墙面、门窗、地面、室内用具、清洁工具、手部消毒器、缓冲室及各更衣室的鞋柜及设备外壁的污迹。 1.1.2每周工作结束后,要对D级洁净区进行消毒一次。用纯化水和消毒剂擦拭室内所有表面,包括地面、废物贮器、地漏、灯具、排风口、顶棚、门把手、电话、开关等。

1.2清洁工具 万用拖布、丝光毛巾、不锈钢盆、不锈 钢撮子、擦玻璃器。 1.3清洁剂和消毒剂 清洁剂:纯化水、0.1%氢氧化钠。 消毒剂: 0.2%新洁尔灭、75%乙醇溶液。 注意,消毒剂每月轮换使用,防止产生耐药菌;消毒剂的配制及使用按《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PM-J0005-02)规定执行。 1.4清洁消毒方法 1.4.1清洁消毒前要先对生产区内进行检查,检查有无上批遗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用具下方等处。 1.4.2用纯化水擦拭一遍,必要时用0.1%氢氧化钠擦去污迹,然后擦去清洁剂残留物,尤其注意设备盲角,再用消毒剂擦拭洁净室内所有表面。 题 目 洁净区清洁消毒 标准操作规程 编号及版本号: SOP-PM-J 0004-02 共5 页 第2页

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完整

三十、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1.将仪器放置在平面工作台上,调整水平螺旋脚,使水泡聚中。 2.将仪器的电源插头插好,打开电源开关,预热5分钟。测量前用手轻轻托起锥体至限位处,此时显示屏上的数字为随机数,测量时会自动消除。 3.将调好的土样放入试杯中,刮平表面,放到仪器上的升降座上,这时缓缓地向逆时针方向调节降旋纽,当试杯中的土样刚接触锥尖时,接触指示灯立刻发亮,此时应停止旋动,然后按测量键。 4.测量:按下测量键,锥体落下,与此同时,时间音响发出嘟。。。。的声音。当测量时间一到,叫声停止,此时显示屏上显示出5秒钟的入土深值。 第二次测量时,需将锥体再次向上托起至限位处,向顺时针方向调节升降旋纽至能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不小于1厘米),将锥尖擦干净,再次测量,重复上述步骤进行。 分析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一、预热:通电后应进行预热,时间不低于60分钟。 二、开机:打开玻璃窗,按开/关键,显示屏全亮,然后显示CEO~CE8 进入天平的自动检测工作,一切正常则显示该天平

的型号。 三、分析电子天平校准 1、清除称盘上的物品,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显示为“0”。 2、按校准CEL键,天平显示“C。 3、参照“技术参数表格”将相应数值的校准砝码放在称盘上。 4、约过几秒钟后,天平显示校准砝码数值,并发出“嘟”的一声,说明校准完毕,天平自动回到称重状态,去下砝码即可进行正常工作。 5、若天平不稳定或称盘上有物品时,按校准CAL键后,天平显示出错误信号“CE”,此时可将称盘上的物品拿掉,或清除不稳定因素,再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返回到称量状态,重新操作。 四、分析电子天平称重 1、将待称物品放到称盘上,当稳定标志“g”出现时,表示读数已稳定,此时天平的显示值即为该物品的质量。 2、如需在称盘上称第二种物品,可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显示为“0”。 3、放上第二种物品,显示值即为该物品的质量。 4、此时再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显示为“0”。 5、将称盘上的物品全部拿掉,天平显示两物品的总质量。 五、关机使用完毕后清除称盘上的物品,然后按ON/OFF键,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1. 基本要求:⑴科室必须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和干手用品。 ⑵医务人员必须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⑶科室院感医生、院感护士对本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予以培训指导,督促落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医务人员手消毒应达到的标准: a)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10cfu/ cm 2 3. 盛放洗手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手消毒剂应采用一次性包装。出液器均采用非手触式。 4. 洗手后的干手设备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 选用的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6. 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如指甲刀。 7.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 穿脱隔离衣前后,戴手套前,摘手套后。

d)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8.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 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9. 洗手应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 10. 科主任、护士长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指征、洗手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清洁剂、手消毒剂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奖金绩效考核中。 手卫生监管流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