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质协2011年注册黑带考试试题

中质协2011年注册黑带考试试题

中质协2011年注册黑带考试试题
中质协2011年注册黑带考试试题

中国质量协会2011年注册黑带考试题

一、单选题(84道题,84分)

1.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最重要的目的在于:

A.培养一批黑带,使他们成为统计学专家

B.使企业的所有绩效指标都达到六西格玛质量水平

C.建立超越ISO9000的质量管理体系

D.变革企业文化,成为持续改进的组织

2.在企业六西格玛管理中,作为六西格玛管理实施专家,承担企业的关键项目,培训和辅导企业中的其他成员,沟通协调项目推进过程的问题,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这个角色是:

A.倡导者 B.资深黑带C.黑带 D.绿带

3.当企业战略目标确定后,最重要的就是战略部署,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展开。在目标展开的过程中,要在财务和非财务、领先的和滞后的指标等各方面做出考虑,常使用的工具是:

A.SWOT分析 B.力场分析C.平衡计分卡D.FMEA

4.某医院为了减少门诊病人的诊疗时间,拟设立一个精益六西格玛项目,该项目涉及挂号、诊断、检查、治疗、取药等多个部门和科室。关于项目团队构成,下述陈述中正确的是:A.该项目属于跨部门的项目,需要由院级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和科室人员参与

B.如果项目成员中不同部门人员太多,协调会很困难,由任何一个独立部门完成即可

C.为了保证不受这些相关部门利益的影响,最好安排与病人排队无关的部门人员参与

D.团队来源于哪些部门不重要,关键是团队成员必须是精益六西格玛专家

5.亲和图又称KJ法,是日本质量学者川喜田二郎研究开发并加以推广的管理方法。请问,下述关于亲和图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亲和图法用于将关系复杂的因素,按原因-结果或目的-手段有逻辑地连接起来,从而理清复杂问题

B.亲和图法通常用在头脑风暴之后,对罗列出的想法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或整理

C.通过亲和图法可以找到少数的关键质量问题

D.通过亲和图法可以评价解决方案的优劣

6.在某检验点,对20000个零件进行了检验,该零件上有5个缺陷机会,结果共发现80个零件不合格,合计88个缺陷,则DPMO为:

A.0.0000880 B.880 C.800 D.8800

7.某生产过程由以下三个主要步骤构成,在过去的三个月内,每一步骤的输出结果如下:

注:这里的交付数是指通过检验提交下道工序的产品数,包含经返修后合格的产品。

该过程的流通合格率(RTY)是多少?

A.85% B.95% C.81% D.96%

8.为了缩短某产品的交付周期,经团队讨论认为必须要解决元器件配套不及时、测试一次通过率低以及发货等待时间长等三个问题。其中,影响元器件及时配套和产品及时发货的原因比较清楚,解决方案比较明确,但测试一次通过率低的原因比较复杂,最佳解决方案不尽明确。因此,团队认为有必要设立六西格玛项目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对于如何立项,存在下述不同意见。按照设立六西格玛项目的条件,下述的意见中哪个比较合理?

A.针对三个问题,分别设立三个六西格玛项目

B.针对测试一次通过率低设立六西格玛项目,其他两个问题用“快赢”解决

C.只对测试一次通过率低设立六西格玛项目,其他问题则不用考虑

D.只对元器件配套不及时和发货等待时间长分别设立六西格玛项目,测试通过率低的问题待条件成熟后再考虑立项解决

9.企业推行六西格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导入期、加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请指出以下关于四个阶段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在导入期的起步阶段,高层领导的支持很重要。要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拟定首批项目和黑带培训的种子人选

B.加速期是个转折,要将六西格玛工作变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C.在成长期要扩展六西格玛的实施领域。如在非制造领域的应用

D.成熟期是将六西格玛与公司其他管理有效地整合,建立完善的绩效改进体系,强化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10.在某六西格玛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准备运用头脑风暴法寻找影响问题的可能因素。在实施头脑风暴法时,需要制定大家共同遵守的几项原则。请问以下的哪项原则是不正确的?A.所有人都积极投入,不做旁观者

B.不私下讨论,以免影响他人

C.就大家的讨论,请团队中的权威人士发言,做出评判

D.团队成员平等相待,避免相互褒贬

11.在确定项目的关键质量特性CTQ(Critical to Quality)时,以下关于CTQ的描述正确的是:

A.CTQ要反映顾客的关键需求 B.CTQ一定能够用仪器来测量

C.CTQ一定要用缺陷率来表示 D.一个项目只有一个唯一的CTQ

12.在六西格玛项目实施过程中,在选择改进方案时应对备选的改进方案进行评估。以下关于改进方案评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改进方案要容易被员工接受

B.改进方案要保证可逆,即执行改进方案出现意外时可以回到原方案

C.要进行改进方案的经济性评价

D.要有改进方案的执行风险预案

13.下述关于SIPOC图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SIPOC图要尽量详细,不能漏掉细节

B.SIPOC图的输出和输入必须是有形的

C.SIPOC图的S(供应商)可能是企业内部的,也可能是企业外部的

D.SIPOC图主要用于界定项目的边界

14.以下是某项目的双代号网络图,该项目的关键路径是:

A.①→②→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15.在确定六西格玛项目时,常常遇到改进机会十分复杂,需要进一步分解才能确定具体的六西格玛项目。例如,开展提高顾客满意度的改善项目时,往往需要将这个难以测量的复杂问题分解成可测量的特性。此时,应该采用如下的哪个工具?

A.树图 B.甘特图 C.因果图D.亲和图

16.在降低焊接缺陷的六西格玛项目中,项目团队将缺陷分为A-G七项,根据各种缺陷出现的频数收集数据并绘制了如下所示的排列图,作为一名黑带,您认为基于此排列图的分析,以下说法合理的是哪一项?

A.排列图揭示了焊接主要缺陷为A,B,D,G,E五项,占比77.9%,作为项目改进的焦点

B.排列图揭示了焊接主要缺陷为A,B,D,G,E,F六项,占比89.6%,作为项目改进的焦点C.此排列图并未揭示项目的改进焦点,可以考虑按照各种缺陷造成的损失绘制排列图

D.从排列图分析得知,所有缺陷都是项目改进焦点

17.某六西格玛黑带项目的立项表中,对问题与机会的陈述如下:

“2010年1-6月的统计数据显示,A产品的准时交付率较低,仅为80%,顾客抱怨很大,造成此问题的原因包括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员工流动性较大导致新员工技能不足,以及物流安排不合理等,是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你认为这个陈述是否符合编写立项表的准则?A.符合,因为问题具体且有量化数据支持对问题的描述

B.不符合,因为问题陈述中包含了对原因的陈述

C.符合,因为问题陈述得比较全面,反映了该问题的负责程度

D.不符合,因为没有说明相关责任人员

18.热轧带钢的抗拉强度是由拉伸机测量得出的,现欲对抗拉强度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已知带钢试样在测量一次后被拉断,所以该测量系统是破坏性的测量系统。现有一台拉伸机,2名测量人员,分别对2个试样拉断并记录其抗拉强度。以下测量方案可行的是:

A.取15卷不同批次的带钢,在每卷上的不同位置随机截取样件4个,2名操作人员进行量具R&R嵌套分析

B.取15卷不同批次的带钢,在每卷上的不同位置随机截取样件4个,2名操作人员进行量具R&R交叉分析

C.取15卷不同批次的带钢,在每卷上的相同位置随机截取样件4个,2名操作人员进行量具R&R嵌套分析

D.取15卷不同批次的带钢,在每卷上的相同位置随机截取样件4个,2名操作人员进行量具R&R交叉分析

19.机械设备的使用中包含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和耗损失效期。以下哪种分布能够描述这三段内的任一段的寿命分布?

A.对数正态分布B.威布尔分布 C.正态分布D.指数分布

20.某企业的产品流水线使用抽检的方法来检查产品质量,产品的不良率为0.01%,每半个小时检验员抽检一次,一次抽检30个产品,发现1个及以上不良品就停线,问产品停线的概率是:

A.99.7% B.0.01% C.0.3% D.99.99%

21.冰箱中的除露管是一个重要零部件,其去锌长度是关键质量特性,其长度的公差限为15±3mm。在测量系统分析中发现重复性标准差为0.03mm,再现性标准差为0.04mm。过程能力分析结果表明Cp=1.0,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测量系统的P/T%=5%,R&R=5%

B.该测量系统的P/T%=0.833%,R&R=5%

C.该测量系统的P/T%=5%,R&R=10%

D.该测量系统的P/T%=0.833%,R&R=10%

22.L公司生产手机屏蔽罩,而对屏蔽罩的一个重要质量特性要求就是其平面度,客户要求平面度要小于0.01mm。为了评价该公司其中一条生产线的过程能力,工程师随机抽取了200个屏蔽罩并测量其平面度,发现分布为左偏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非正态,该过程的过程能力不能进行评价,但是可以计算它的不合格品率

B.如果可以确定非正态是由于工艺本身的特殊性导致的,则可以考虑采用Box-Cox做数据的正态性转换,再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C.不能计算Cp、Cpk,但是可以计算Pp、Ppk

D.考虑到分布左偏,可以在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前将较小平面度的数据删除使得数据分布满足正态性的要求,然后再计算过程能力指数

23.某产品的规格是10±2mm,已知该过程处于统计受控状态且服从正态分布N(10.5,0.3332),试问该过程的DPMO是:

A.1.0 B.2.0 C.3.4 D.2.5

24.在手机最终检测中,需要人工目测手机外壳是否存在不良。由于检测工人的技术水平、认真态度等有差异,经常出现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若对该检测过程的一致性进行分析,需要用到下列哪一种工具进行研究:

A.Kappa分析 B.缺陷控制图(C图或U图)

C.不良品控制图(P图或NP图) D.卡方检验

25.某检测公司购买一台天平,在正式使用前需要对此测量系统进行评估,根据实际需要的量程范围,挑选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标准部件(参考值分别为2,5,,10,15,20),然后由同一名测量人员以随机的方式对每个部件进行了6次测量,试验分析结果如图示。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偏倚为0.118,平均偏倚百分率为1%,对应的P值为0(小于0.05),可以判定不存在偏倚

B.在5个代表值中,当参考值为2时,偏倚显著

C.在5个代表值中,当参考值为20时,偏倚显著

D.在5个代表值中,偏倚有正有负,说明不存在线性

26.某黑带项目对一油品称重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研究变异%研究变异

来源标准差(SD)(6*SD)(%SV)

合计量具 R&R 0.23979 1.4387 6.66

重复性0.12825 0.7695 3.56

再现性0.20261 1.2157 5.63

人员0.00000 0.00000 0.00

人员*组批号 0.20261 1.2157 5.63

部件间 3.59109 21.5465 99.78

合计变异 3.59909 21.5965 100.00

可区分的类别数 = 21

对于该测量系统,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该测量系统的P/TV%值99.78%不满足要求,测量系统不能满足分析要求

B.该测量系统的P/TV%值6.66%大于5%,测量系统勉强能够满足分析要求

C.该测量系统的P/TV%值6.66%小于10%,可区分类别数21大于5,测量系统可以满足分析要求

D.该测量系统无P/T值,测量系统不能满足分析要求

27.某项目在测量阶段需要对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属性特征进行属性数据测量系统分析,团队决定选择30件样品,由三个测量员对每件样品重复测量2次,并记录结果,对30件样品的正确选择方法应该是:

A.随机地从生产线上抽取样品

B.尽量取一半合格品和一半不合格品,并保证有些产品不太容易区分为合格或不合格,这与实际生产状态无关

C.可以随意设定比例,因为此比例与测量系统是否合格是无关的

D.样本中的合格率与产品实际生产的合格率基本保持一致

28.某黑带项目团队在测量阶段计算计量型数据的过程能力指数时,发现数据是非正态数据,而且过程本身稳定,无异常值。经确认该类型数据本身非正态。项目团队准备对数据进行转化,以下关于将非正态数据转换为正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A.Box-Cox数据转化是目前唯一的转换方法

B.Box-Cox数据转化能确保将任何非正态数据转换为正态数据

C.Box-Cox数据转化方法不能确保将任何非正态数据转换为正态

D.Box-Cox数据转化一定可以将无异常值的数据转换为正态

29.某黑带项目团队对氢气纯度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由三名操作者直接对纯度分析仪器结果进行数据读数,每人读取2次,部分分析数据结果如下:

研究变异%研究变异%公差

来源标准差(SD)(6*SD)(%SV)(SV/Toler)

合计量具 R&R 0.0006952 0.0041713 11.45 7.61

重复性0.0006952 0.0041713 11.45 7.61

再现性0.0000000 0.0000000 0.00 0.00

部件间0.0060329 0.0361976 99.34 66.01

合计变异0.0060729 0.0364372 100.00 66.45

可区分的类别数 = 1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测量过程中,操作人员之间的波动可以不考虑

B.部件间的变异太大,说明部件抽样方案不合理

C.测量系统的误差都是由操作者所造成的

D.该测量系统的分辨力不足

30

A.I B.IV C.26 D.22

31.某机械加工工序生产一种标准的圆环部件,圆环部件的厚度是一个关键尺寸,服从均匀分布,产品的均值是32cm,标准差为1mm,生产过程中10个部件为一小批,作业者对叠放着的每一小批整体测一次厚度(记为X),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X的分布近似为:

A.均值为320mm,方差为1的均匀分布

B.均值为320mm,方差为10的均匀分布

C.均值为320mm,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

D.均值为320mm,方差为10的正态分布

32.某项目团队对其家电产品外壳注塑工艺进行了改造,为比较改进前后外壳的抗压强度是

否提高,工程师在工艺改进之前和之后各抽取了30件产品,并将测量值利用Minitab绘制单值控制图如下图所示,改进前后数据均独立且正态,关于工艺变化是否带来抗压强度的提高,以下正确的是哪一项?

A.改进后的均值比改进前明显提高,可以断定工艺变化后抗压强度提高了

B.改进后的控制上限明显变大,可以断定工艺变化后抗压强度提高了

C.改进后的抗压强度的均值虽然略有增加,但是由于标准差较大,均值变化纯属偶然

D.应进行双样本t检验才能做进一步判断

33.某车间生产合金金属粉末,其流动性为关键质量指标。经过抽样,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发现Cpk=0.8,Cpl=1.2,Cpu=0.8。请问,此流程的Cp为多少?

A.Cp=1 B.Cp=0.8 C.Cp=1.2 D.条件不充分,无法计算Cp值

34.假设规格中心为T,样本均值为X。关于过程能力指数Cp、Cpk、Cpl和Cpu,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当X=T时,Cp=Cpk;当X≠T时,Cpk<Cp

B.若Cp=1.86,Cpl=0.81,说明过程均值偏大,改进过程应首先着眼于降低均值

C.若Cp=1.86,Cpu=0.81,说明过程均值偏大,改进过程应首先着眼于降低均值

D.当Cp值一定时,Cpk将随着过程输出中心X与规格中心偏离的增大而减小

35.某制造企业需求一零件,规格要求为100±3cm,在选择供应商时发现:供应商A提供的零件近似服从正态分布N(100,1),供应商B提供的零件近似服从均匀分布U(97,103);供应商A、B提供产品的价格相同,同时,该企业非常关注质量损失。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从理论上讲,A零件的合格率是99.73%,供应商B提供100%合格品,因此应选择B作为供应商

B.从供应商提供产品的分布看,均值相同,选择供应商A或B一样

C.A质量损失更低一些,应选择A作为供应商

D.根据上述信息无法做出判断

36.已知某设备制造企业生产的小型设备服从平均寿命为40000小时的指数分布。从中采购4台设备加工生产,问在40000小时内,这4台设备都正常工作的可能性有多大?

A.()41

1-

-e B.()41

1

1-

-

-e C.4-e D.1

37.在统计分析中,许多时候均需验证数据是否符合正态,这时原假设H

为:数据符合正态,

被择假设H

1

为:数据不符合正态。Minitab软件提供了三种检验方法。若三种检验方法检验出来的结果不一致,则最后结论应为:

A.无法拒绝原假设H

,数据通过正态性检验

B.拒绝原假设H

0,接受被择假设H

1

,数据不符合正态

C.无法判断,需视具体问题而定

D.以上均不正确

38.在氢气制造车间,为了研究顺放时间对氢气产量的影响,顺放时间分别设定60秒、80秒、100秒三个档测量氢气产量。数据分析显示正态,假设不同顺放时间下的数据方差无显著差异。他们想知道不同顺放时间下氢气产量是否有显著不同,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请你给出正确结论:

单因子方差分析:氢气流量与顺放时间

来源自由度SS MS F P

顺放时间 2 1006.4 503.2 34.08 0.000

误差42 620.1 14.8

合计44 1626.5

S = 3.843 R-Sq = 61.87% R-Sq(调整) = 60.06%

水平N 平均值标准差

氢气流量_100秒15 1242.89 4.09

氢气流量_60秒15 1231.34 3.77

氢气流量_80秒15 1237.96 3.65

A.P<0.05说明顺放时间是影响氢气产量的重要因子

B.P<0.05说明顺放时间不是影响氢气产量的重要因子

C.R-Sq=61.87%,小于80%,说明顺放时间不是影响氢气产量的重要因子

D.针对三个氢气流量,必须进行两两均值比较才能判断出顺放时间是否为影响氢气产量的重要因子

39.高炉化验室负责测量生铁成分,其中S值(硫含量)是铁水的重要指标。现新上一套采样设备(钢模),想知道新购的钢模和原有的钢模采样是否对S值有显著差别,制样方法为同一舀铁水分别用新旧两套采样设备制样,共采制了15组生铁样片,测试S值,组间差别比较大,试问应采用下述什么方法进行分析?

A.双t检验B.F检验 C.方差分析 D.配对t检验

40.为了判断A城市儿童的血铅含量是否比B城市儿童的血铅含量要低一些,各随机抽取20个儿童后,测量并记录了其血铅含量,发现两组数据都是非正态分布。下面应该进行的是:A.双样本F检验 B.双样本Mann-Whitney检验

C.双样本t检验 D.双样本配对差值的t检验

41.某连锁超市要检验商品销售数量与陈列方式是否有关,随机抽取了300家门市,他们将商品分别以A,B,C共三种方式陈列,并将各门市销售情况以“高”和“低”归成两类(“高”1和“低”2),进行了列联表独立性检验分析。请补充分析表格中空白处的数据:

卡方检验: 陈列方式A, 陈列方式B, 陈列方式C

在实测计数下方给出的是期望计数

在期望计数下方给出的是卡方贡献

陈列方式A 陈列方式B 陈列方式C 合计

1 2

2 80 58 160

37.33 74.67 48.00

6.298 0.381 2.083

2 48 60 32 140

32.67 65.33 42.00

7.197 0.435 2.381

合计70 140 90 300

卡方 =( a ), DF = ( b ), P 值 = 0.000

A.a=18.776,b=2 B.a=18.776,b=4

C.a=18.776,b=6 D.a=13.495,b=2

42.一家大型银行有10家分行,想知道顾客在银行排队时间小于5分钟的比率在各个分行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应该用哪一种检验最适合?

A.比较箱线图 B.T检验C.方差分析(ANOVA)检验D.卡方检验

43.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在广告中宣称“该公司的汽车可以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平均行驶24000公里内无故障”。消费者协会想验证该企业的说法,在市场上随机选取该企业生产的新车36辆,并调查得出新车出现首次故障的平均值为25000公里,标准差为1800公里,并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可以推断该企业的新车出现首次故障的平均值达到了24000公里B.在95%的置信水平下,无法推断该企业的新车出现首次故障的平均值达到了24000公里C.在95%的置信水平下,无法推断该企业的新车出现首次故障的平均值达到了25000公里D.样本量太小,无法得出结论

44.降低焊接不良的项目团队通过方差分析来识别四种不同的助焊剂对焊接强度的影响是否

.3.89

45.“降低内胆不良”项目组在项目分析阶段,利用不同压粘合方式(油压,气压)来观察这两种不同方式对胆裂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样本1为抽取的7842件以油压方式粘合的内胆,发现其中有395件胆裂;而样本2为抽取8011件以气压方式粘合的内胆,发现其中有352件胆裂,置信水平为95%,分析结果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双比率检验和置信区间

样本 X N 样本 p

1 395 784

2 0.050370

2 352 8011 0.043940

差值 = p (1) - p (2)

差值估计值: 0.00643022

差值的 95% 置信区间: (-0.000170947, 0.0130314)

差值 = 0(与≠ 0) 的检验: Z = 1.91 P 值 = 0.056

Fisher 精确检验: P 值 = 0.061

A.没有95%的把握判定气压方式与油压方式有显著差异

B.气压方式内胆裂的比率比油压方式内胆裂的比率至少低0.64%

C.P值大于0.05,说明不同的压粘合方式对胆裂存在影响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6.在项目分析阶段,项目团队通过双比率检验来识别不同的操作方法是否影响焊接不良。利用大样本的正态近似性,得出在α=0.05的显著性水平上的拒绝域为{|Z|≥1.96},通过计

算得知实际Z=1.25,以下结论正确的是:(H

0:P

1

=P

2

;H

1

:P

1

≠P

2

A.Z=1.25<1.96,拒绝H

,不同操作方法对应的焊接不良率有显著差异

B.Z=1.25<1.96,无法拒绝H

,不同操作方法对应的焊接不良率有显著差异

C.Z=1.25<1.96,无法拒绝H

,不同操作方法对应的焊接不良率无显著差异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7.某轮胎厂用散布图工具对某型号轮胎的含S量与催化剂用量、环境压力和环境温度三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如下图所示的三个散布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含S量与催化剂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

B.含S量与环境压力之间存在相关性

C.增高环境温度,含S量一定降低

D.催化剂用量和环境温度对产品的含S量一定有直接影响

含S量

A.24-1 B.27-4 C.26-3 D.25-2

49.某工程师进行了一个两因子两水平、有仿行(Replicate)的试验设计,因子分别是A和B,以下是基于编码数据的Minitab的输出结果,针对这一输出结果,以下说法错误的是:Term Effect Coef StdDev Coef T P

Constant 27.313 1.138 24.00 0.000

A 13.875 6.937 1.138 6.09 0.000

B 35.625 17.812 1.138 15.65 0.000

A*B 11.875 5.937 1.138 5.22 0.000

A.主因子A和B以及A*B交互作用均显著

B.主因子B是最显著项

C.试验的纯误差较小

D.常数项的T值很大,说明常数项的影响最显著

50.某工程师进行了一个两因子的试验设计,因子分别是A和B,试验输出是注塑件的收缩率Y,以下是Minitab输出的方差分析结果,针对这一输出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nalysis of Variance for Shrinkage, Y (coded unit)

Source DF Seq SS Adj SS Adj MS F P

Main Effort 2 5846.6 5846.6 2923.31 141.02 0.000

2-Way Interaction 1 564.1 564.1 564.06 27.21 0.000 Residual Error 12 248.7 248.7 20.73

Pure Error 12 248.7 248.7 20.73

Total 15 6659.4

A.这是一个两因子、两水平的部分因子试验

B.这是一个两因子、两水平的全因子试验并有中心点

C.这是一个两因子、三水平的全因子试验

D.这是一个有仿行的两因子、两水平的全因子试验,无中心点

51.根据如下DOE初步分析结果,哪项需要在模型中保留?(α=0.05)

Estimated Effects and Coefficients for Y ( coded units)

Term Effect Coef SE Coef T P

Constant 10.0703 0.3868 26.04 0.000

Length 4.0347 2.0174 0.3868 5.22 0.001

Width -0.7819 -0.3909 0.3868 -1.01 0.342

Weight 0.7531 0.3766 0.3868 0.97 0.359

Length*Width -0.2790 -0.1395 0.3868 -0.36 0.728

Length* Weight 4.8448 2.4224 0.3868 6.26 0.000

Width*Weight -0.7937 -0.3969 0.3868 -1.03 0.335

Length*Width*Weight 0.0765 0.0382 0.3868 0.10 0.924 A.Length,Length*Weight B.Length*Weight

C.Length,Weight,Length*Weight D.Length,Weight,Width*Weight 52.一般来说,在实施两水平DOE试验中,需要安排3-5次中心点试验,若在角点上的试验点没有仿行,对于中心点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心点试验可以使DOE得误差变得更小 B.中心点试验可以估计模型的纯误差C.增加中心点试验与三水平因子设计效果相同 D.中心点试验可以帮助拟合因子的平方项53.试验设计中,要考虑A、B、C、D、E共5个因子,及二阶交互作用AB及BC。试验次数最少的设计是:

A.全因子试验(32次)B.25-1次试验C.25-2次试验D25-3次试验

54.焊接项目小组在DOE试验的过程中,确定因子为焊接电流、电压、速度3个因子,y为焊接熔深,试验数据分析的结果如下,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拟合因子:熔深与电流,电压,速度

熔深的效应和系数的估计(已编码单位)

项效应系数系数标准误 T P

常量 1.38875 0.003750 370.33 0.000

电流 0.03750 0.01875 0.003750 5.00 0.038

电压 0.23750 0.11875 0.003750 31.67 0.001

速度 0.03250 0.01625 0.003750 4.33 0.049

电流*电压 -0.06250 -0.03125 0.003750 -8.33 0.014

电流*电压*速度 -0.00750 -0.00375 0.003750 -1.00 0.423

S=0.0106066 PRESS=0.0036

R-Sq = 99.82% R-Sq (预测)= 97.14% R-Sq(调整)=99.37%

对于熔深方差分析(已编码单位)

来源自由度 Seq SS Adj SS Adj MS F P

主效应 3 0.117737 0.117737 0.0392458 348.85 0.003

2因子交互作用 1 0.007813 0.007813 0.0078125 69.44 0.014

3因子交互作用 1 0.000113 0.000113 0.0001125 1.00 0.423

残差误差 2 0.000225 0.000225 0.0001125

合计 7 0.125887

A.电压是最显著的影响因子

B.残差误差是纯误差项

C.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定共做了8次试验

D.三阶交互作用项可以从模型中删除

56.在23全因子试验中,假定试验设计的输出Y(设备寿命)为望大型,因子A、B、C和AC 的交互作用是显著的。根据以下的主因子效应图和交互作用图,各个因子应该设定在什么样的水平上?

A.A=低水平,B=低水平,C=低水平 B.A=高水平,B=高水平,C=低水平

C.A=高水平,B=高水平,C=高水平 D.A=低水平,B=高水平,C=高水平

57.在研究过程改进时,考虑10个因子。经费限制使得试验总数应尽可能地少,不希望主效应与二阶交互作用相互混杂。除了安排4个中心点外,参考下表,试验设计选择角点应进行

58.某黑带在项目改进阶段进行DOE 试验设计影响因子有6个,该黑带采取的试验方案为26-2,分辨度为IV ,试验结束后混杂的二阶交互作用项显著,该黑带希望区分混杂的二阶交互作用项,提高试验设计的分辨度,以下哪个办法可行?

A .复制原有试验设计

B .采用折叠设计

C .增加中心点

D .增加区组

59.某六西格玛项目团队正在设计试验,试验输出为自磨机处理能力,该问题有3个因子,分别为浓度、料位和介质充填率,均为可控的连续变量,且可能存在二阶交互作用。有的团队成员提出,两个不同班次也可能对输出有影响,希望增加一个班次因子,但是有人提出班

Main Effects Plot (data means )for Machine Life

M a c h i n e L i f e

A B C Interaction Plot (data means )for Machine Life

次不能随机化,而且班次不太可能有显著影响。根据这一情况,你认为应安排成哪一种试验最合适?

A.考虑浓度、料位和介质填充率三个因子,带区组的23全因子试验,将不同班次作为区组B.考虑浓度、料位、介质填充率和班次四个因子,设计24全因子试验,然后调节试验顺序,除班次外,其他因子随机化

C.考虑浓度、料位、介质填充率和班次四个因子,设计24-1部分因子试验,然后调节试验顺序,除班次外,其他因子随机化

D.不考虑班次因素,设计23全因子试验

3

60

A.

61.下图是2个因子试验设计中的交互作用图,因子分别为温度(Temperature)和压力(Press),水平分别为1和2,图中数据代表试验结果,则其交互作用效应是多少?

A.29 B.-29 C.1 D.-1

62

A

C.极端顶点法 D.以上都不是

63.为了提高手机外壳的强度,研究影响强度的各因子的设置。假设共有三个影响因子A、B、C,选择其水平如下:A注射压力(帕):A1=500,A2=520,A3=540;B注射时间(秒):B1=1.2,B2=1.5,B3=1.8;C模具温度(摄氏度):C1=70,C2=75,C3=80。请根据各因子的主效应图选择可控因子的最佳搭配,假定不考虑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

A.A1B1C1 B.A2B3C2 C.A1B2C2 D.A2B1C1

64.某项目为了提升密封胶条的粘合力。影响粘合力的因子有3个,分别记为A、B、C,并设定它们的低、高水平依次为A:220,240;B:7,9;C:110,130。在安排全因子试验(中心点3个)之后发现,模型弯曲显著。项目进一步安排序贯试验,整个试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A.

65.某黑带完成了关于电流、宽度、压力、振幅四个因子对焊接强度Y的影响分析试验设计,分析数据时进行了残差检验,图A是残差的正态概率图,图B是残差与拟合值之间的散布图,图C是残差的直方图,图D是残差按试验顺序的单值控制图。以下哪一张图的结果出现了异常?

图C 图D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66.分辨度是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的重要指标。若已知某部分因子试验设计的分辨度为IV,则以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各主效应之间不混杂

B.主效应与二阶交互作用之间不存在混杂

C.主效应与三阶交互作用之间不存在混杂

D.某些二阶效应之间可能存在混杂

67.收集产品关键指标“硬度”值,绘制单值控制图进行监控。单值控制图的上限、下限分别为400和300,控制图显示过程稳定,无异常。而顾客对硬度的要求是320~370,那么,下述对该过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A.控制图无异常点,说明生产线的产品质量合格

B.生产线是稳定的,但是过程能力不充分,应该进行改进

C.顾客要求的范围落在控制限内,说明生产线是稳定的

D.单值控制图上,控制限和规格限不能比较,所以对该过程无法得出结论

68.关于累计和(CUSUM)控制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休哈特控制图一样,累计和控制图的第I类错误的概率是2.7%

B.即使过程出现了较大的偏移,累计和控制图比传统控制图检出力更高

C.累计和控制图对过程较小的偏移比休哈特控制图更有效

D.累计和控制图不必假设过程是独立的

69.在PCB生产中需要检测硫酸铜溶液中铜离子的含量,某企业每间隔1小时抽取一份溶液检测铜离子含量,连续100小时内收集了100个数据,数据正态,且相互独立,控制图显示

过程稳定。利用上述数据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的Cp和Pp应该基本相同 B.过程的Cp一定远远大于Pp

C.过程的Cp一定远远小于Pp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0.某速冻食品生产企业的速冻汤圆生产线上,每2小时取一次样品,每次取1个速冻汤圆(用卫生的包装袋装好,封口),每天抽取6次样品,用于速冻汤圆菌落总数的控制图分析。菌落总数采用标准平板培养计数法。要控制速冻汤圆菌落总数,应采用哪种控制图最合适?

A.R

X-控制图 B.NP控制图 C.P控制图 D.C控制图

71.某企业希望分析其加工轴棒的直径波动情况,并进行过程控制。工序要求为Φ20±0.02mm。在对直径的测量时,有两种意见,一是建议用塞规,测量结果为通过/不通过,每分钟可测5根;另一种意见是采用游标卡尺测出具体直径值,每分钟只能测1根轴。经验表明,轴的合格率为99%左右。若希望进行过程控制,应采取的具体方案是:

A.用塞规,每次检测1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B.用塞规,每次检测500件作为一个样本,用np控制图

C.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5根轴,用R

X-控制图

D.用游标卡尺,每次连续检测10根轴,用R

X-控制图

72.在芯片生产过程中,如果芯片上有一个瑕疵点,则被认为是一个缺陷,每个班次结束前抽取若干芯片进行检验。下面是3月份前15个工作日每天总缺陷情况的记录。请你决定用哪

73.对于镀膜厚度进行监控。通常将芯片固定在测试台后,由中心向外划出射线将芯片为等面积的8个扇形区域,在每个扇形区域内任意选取一点,测量出这8个点的厚度作为一个样本,最合适的控制图应该选用:

X-图C.P图或NP图D.C图或U图

A.R

X-图B.S

74.对R

X-图来说,原来子组样本量为3,后来重新设计控制图,假定过程分布未发生变化,只是子组样本量改为5,仍然采用3倍标准差作为控制限,重新计算控制限,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A.增加第I类错误风险,同时降低第II类错误风险

B.增加第II类错误风险,同时降低第I类错误风险

C.降低第II类错误风险,第I类错误风险不变

D.降低第I类错误风险,第II类错误风险不变

75.某企业拟对其生产的PCB上的缺陷点进行控制,数据搜集结果显示,平均每块PCB上有0.1个缺陷,即DPU=0.1,拟用控制图对该过程进行控制,以下控制图的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是:A.每间隔一定时间抽取1块PCB板,采用C图进行控制

B.每间隔一定时间至少抽取50块PCB板,采用C图进行控制

C.每间隔一定时间至少抽取10块PCB板,采用C图进行控制

D.每间隔一定时间至少抽取5块PCB板,采用C图进行控制

76.自动车床生产的螺纹钢直径之规格限为22±0.4mm,对于直径之数据需要监控。获得本车间60个小时的记录后,绘制出单值控制图,其控制限上限为22.4mm,下限为21.6mm,恰好与规格限相同,且60个点皆落入控制限内,过程稳定。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过程的Cp与Cpk一定有较大差异

B.过程的Cp与Cpk相同,且约为1.0

C.过程的Cp约为1.0,由于不知道过程均值,无法估计Cpk

D.该过程是典型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缺陷率为百万分之3.4

77.在研究改进措施时,决定进行试生产。试生产半月后,采集了100个数据,发现过程仍未受控,且标准差过大,平均值也低于目标要求。对于这三方面的问题的解决顺序应该是:A.首先分析找出过程未受控的原因,即找出影响过程的异常变异原因,使过程达到受控B.首先分析找出标准差过大的原因,然后减小变异

C.首先分析找出平均值太低的原因,用最短时间及最小代价调整好均值

D.以上步骤顺序不能肯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解决问题的途径

78.某企业拟对其生产的PCB上的缺陷点进行控制,数据搜集结果显示,平均每100块上的PCB上有16个缺陷,拟用c控制图进行控制(将100块PCB看成一个单位),则c控制图的上下规格限为:

A.UCL=20,LCL=12 B.UCL=24,LCL=8

C.UCL=28,LCL=4 D.UCL=26,LCL=6

79.冷轧厂的原料是热轧卷,热轧卷用汽车从热轧卷车间运输到冷轧厂,如果对该流程进行增殖性分析,试问,汽车运输热轧卷的过程是否为顾客增值过程?

A.增值活动,因为运输本身创造价值B.增值活动,因为运输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C.非增值活动,应该尽量缩短或消除 D.无法确定

80.若每天单班生产,加工量是200件,实际节拍是每件90秒,理论节拍是每件60秒,实际工作时间是400分钟,则性能开动率为:

A.50% B.40.4% C.66.7% D.75%

81.某产品顾客需求为每月4200件,每月按20个工作日计算,每日安排一个班次生产,工作时间为8小时,其中,有15分钟班前会和生产准备时间,中午有30分钟午餐(停机)时间,以及15分钟班后设备维护时间。那么,该生产线的节拍时间(TAKT TIME)是:

A.2.3分钟/件 B.2分钟/件C.0.5件/分钟 D.30件/分钟

82.飞机的油箱破损极易引起燃料的大量外泄,后来人们在飞机的油箱里装设了一种蜂窝状材料,这种看起来有点粗糙的材料,实际是一种多孔的海绵体,它们将油箱分成无数个小的“隔间”,从而比较理想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请问这是应用了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中的哪项原则?

A.分割的原则 B.转移到新的维度 C.抽取原理D.向非机械系统转变

83.在产品开发初期,由于产品工作原理与结构尚待明确,其技术方案犹如一个黑箱,设计输入通过黑箱映射为设计输出,设计过程是黑箱透明化的过程,包括四个域:顾客域、功能物理域和工艺域,其中物理域是指:

A.工艺变量 B.功能要求 C.设计参数D.物理性能

84.下面是一个完整的质量功能展开的矩阵,工程措施1至6的重要度由高到低依次排序是:

A.1,3,6,4,2,5 B.3,2,6,4,5,1

C.6,3,1,5,2,4 D.1,6,3,2,4,5

二、多选题(36道题,36分)

85.在六西格玛管理推进过程中,组织最高领导者的作用至关重要。以下关于组织最高领导者的作用是:

A.倡导六西格玛管理文化

B.制定六西格玛管理推进的战略目标

C.组建推进工作委员会(或类似机构),由该委员会制定实施方案

D.亲自参与六西格玛管理活动

86.A公司在六西格玛管理实施过程中,设备技术部的项目进展不大,同时对其他部门项目的配合也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六西格玛管理推进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

A.依照管理规定或奖惩制度对设备技术部的项目负责人做出惩罚

B.查找原因,由公司倡导者出面沟通情况,并给予协调和帮助

C.取消或调整设备技术部的部分项目

D.积极地与设备技术部双向沟通,包括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等

87.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包括:

A.强调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

B.减少变异,优化流程,提高质量

C.严格过程检验,交付零缺陷产品

D.追求持续改进,顾客驱动,跨职能合作

88.任何战略都会存在风险,六西格玛管理战略也不例外,常见的六西格玛管理的战略风险包括:

A.六西格玛管理战略未能融入组织的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