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

摘要:公立医院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既可以很好的反映医院的发展规划,又能促使医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然而目前公立医院对于建立全面预算的认识尚不够完善,很少有公立医院能够在医院的管理过程中坚持权利预算管理的

原则。为此,我们通过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对策

新出台的《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提出了要求。所谓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是将医院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纳入到全面、全程、全员的统筹安排中,将公立医院的各个业务部门,以及所开展业务的各个环节以及医院的各个职能人员,都纳入到预算当中,达到对各项业务的全过程的渗透和监控实施,并保证全过程的强化执行。然而,目前的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公立医院实现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能解决好群众的看病问题,又能解决医院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一、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分析

(一)公立医院对全面预算的认识有待提高

当前许多医院管理者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医院的全年预算缺乏长远的规划,对于医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尤其是预算的执行上,医院的各科室成员由于缺乏对全面预算的认识,全员参与预算的积极性较差,大多数医院员工认为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只是财务部门的事,这样的认识,不能与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相适应,不利于公立医院对院内的资源实行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的实现。

(二)公立医院预算编制上存在的问题

当前公立医院存在着两种预算模式并行的状况,即由卫计委编制的部门预算和公立医院内部自己编制的预算。这样就造成预算的统一性和一致性上的不足。对于卫计委编制的部门预算,公立医院的财务部门对于这一预算的执行,多数情况是为了完成上级规定的任务并争取预算拨款,这样的预算编制由于缺乏主动性和目的性,对医院的管理工作并没有起到实际控制管理的作用。而公立医院进行的内部预算,大多数工作只停留在对预算进行编制,而不能够与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相对比,对于不相符合的部分进行分析,整合,并在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中予以重视。除此之外,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编制还存在着编制的方法和程序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多数医院预算的编制是在当年实际收支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的。

(三)公立医院预算执行方面的不足

公立医院在预算执行的时候,普遍存在着缺乏制度化和刚性的约束,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由于公立医院缺乏相对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导致许多公立医院的预算虽然每年都有编制,但由于缺乏执行的职能部门,造成了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在执行和控制和考核环节不能够连续的后果。也有的医院虽然将预算的具体执行职能归于财务部门,但是这于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不相符合,这样的预算即使编制的相当完美,但执行结果却多数时候会差强人意。

(四)公立医院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评价机制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不足还体现在没有相应的评价机制。因而,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具体实施情况往往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如许多科室在没有该项预算或者预算已经大额超支的情况下,财务院长在对该项目签字后,仍然能够得到报账,这样使得在医院全面预算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了全面预算的权威性。

二、完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具体措施

(一)提高公立医院对全面预算的认识

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有利于医院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为此,医院管理者应该在重视医疗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医院全面预

算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从领导层面加强重视,才能够促进医院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具体形式可以通过对职工宣传和培训,将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予以告知,并出台一些奖励和惩罚措施,促进医院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的提高,共同推动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以某三甲医院为例,该院经常通过院周会和全面预算管理培训班的形式,对医院的中层领导干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教育,也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年末医院还对预算参与度高,完成度好的科室进行了物质的奖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院对全面预算管理知识的认识。

(二)完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的编制

由于当前公立医院的预算编制存在着两种预算方式并

行的情况,因此,公立医院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要认识到这两种预算的编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性,找到两者之间必然的内在联系。在不同的预算编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具体编制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增量法和零基法,而不能采取在对上一年度的具体收支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比例来确定这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方法。以某医院为例,该医院在预算的编制上采取依据不同的预算内容来确定相应的预算方法,如在人员经费的预算上采取定额计算法,即根据医院内部在编人员或者所有员工数量的基础上进行的预算编制;参考与上年度相同的项目或者

其他相同规模医院同一项目的预算情况进行预算的编制,称为比较分析法。总之,医院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来进行预算编制方法的确定,不能简单地按照既往的经验来进行预算的编制,更不能对往年预算进行简单的修正。

(三)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予以监督

目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有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设立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预算执行单位应该涵盖医院各个科室,对本科室内部的业务和项目计划及其预算草案进行负责,并对已经批准的预算进行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汇报。以某医院为例,该医院在对全面预算执行中,建立了刚性的制度性的规定,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预算执行组织机构,当预算经上级批准下达后,由预算执行部门将预算目标分解为各个科室的小任务,并将之纳入各个科室的管理责任书中,由预算管理机构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及时发现其中的偏差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其次,该医院还建立了全面预算日常控制和报告制度,确保预算管理能够顺利执行。

(四)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评价机制

公立医院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完成后,还应积极建立全面预算的评价机制,并应该坚持短期计划与医院的长期规划相一致,时间和空间上的一致,动态和静态指标等原则。如某三甲医院,在对全面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时,选取了

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进行。将指标分为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而财务指标的代表有业务收入完成情况、药品和检查费用收入比例等,非财务指标的代表有门诊/住院人次增长率、床位周转率、出院病人平均医药费等。再由预算执行部门对该院各科室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最终保证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完成。

三、结论

公立医院的全面预算编制和执行,是医院实现其战略和业务目标所进行的量化和货币化的统筹安排。不仅能够促进医院各科室的沟通和协调,还能为医院员工的绩效评估提供一个可靠的指标。此外,还能够降低医院对财政补助的依赖,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使得医院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为此,我们应该对当前公立医院预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对策,促进医院的长足健康发展,保证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宓.关于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6(01):57-58.

[2]李云峰.新一轮医改背景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思考[J].经济师,2016(01):148-149.

(作者单位:鸡西市人民医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