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引》要点归纳和分析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引》要点归纳和分析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引》要点归纳和分析
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导引》要点归纳和分析

《反思社会学导引》读书报告

正如华康德在前言中所说,“本书并非一种总结或概述,相反,它是一种‘invitation’,邀请或导引读者与布尔迪厄一起思考”1,在这种思考中,我们驱散萦绕在日常生活乃至传统社会学表面的迷雾,打破主观与客观、宏观和微观等等二元对立的表象,发现一个未曾探索和关注的、各种场域相互交织的关系的世界。这就像是电影“极地快车”中那一张金色的车票,有了它,你就有了准入钥匙,去打破人们认为“圣诞老人不存在”的常识,到达一个奇幻与现实相交融的崭新世界。但是,正如电影中所展现的那样,心中充满疑虑的孩子即使拥有车票,也往往因为犹豫和迟疑错过了列车,如果你始终沉醉与徜徉于传统社会学所赋予社会学家的虚拟的独立性与泡沫般的无限荣光之中,传统社会学惯习的影响已经不仅仅内化到你的行为准则之中,甚至已经转化为你的一种科学迷信,那么即使你拥有此书,也只会因认为其荒诞不羁而错过了新的世界。车票虽然金光闪闪,但仅仅是通往圣诞世界的一个媒介,车票的意义并不在于本身,而是其为进入圣诞世界提供了一个准入标记,正如华康德所说,这本书“是意在被阅读,而非被研究”2,如果读者在本书中仅仅关注布迪厄所提出的各种概念的工具性的应用,甚至断章取义地去理解布迪厄的具体学说,而不能依托本书培养一个关注社会学的新的反思性的视角,来探索世界的本质,那么也只能说这位读者“捡了芝麻丢了

西瓜”,未能把握此书的真正内涵。

《反思社会学导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华康德对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整体上的总结,“勾画出布迪厄有关知识、时间和社会的理论结构及学术图景的轮廓”3;第二部分是布迪厄与芝加哥大学研讨班学生之间精心构思的对话,便于对布迪厄理论中的貌似矛盾与晦涩之处的更深刻地理解;第三部分是布迪厄在巴黎研讨班上的导论性质的发言,布迪厄主要分析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与“产生社会学创造力的一般性倾向”4。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本书各个部分的概括与分析之中:

1、布迪厄社会学的结构与逻辑

1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作者前言二[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6页.

2同上.

3同上.

4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作者前言二[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8页.

华康德将布迪厄的理论概括为超越社会学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其中首先就表现在其超越社会物理学与社会现象学之间的对立。布迪厄认为,社会具有两种存在方式,一个是“初级的客观性”,即各种物质资源的分配,另一个是“次级的客观性”,即人们微观的身心图式以及在该图式指导下的实践行动。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两种对社会的错误的解读方式:第一种解读是社会物理学,即将社会看成是一个客观的结构,而无视居住其间的人们的各自看法与主观感受,在布迪厄看来这种解读方式一方面将各种结构看成一种自主实体,从而可能会使抽象的结构概念物化;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它只能消极地把握实践,即这种视角只能是从事后推论事前,通过业已发生的结果来推论产生此现象原因,不仅容易陷入“存在即合理”的漩涡,而且从更广泛意义上讲,这种视角将行动者条件性、不确定的行为选择转变为了行为在某时某地的确定性发生,而未能看到当时其他的各种可能的选项。“客观主义充其量只能产生一个代用的主体,将个人或群体看成被动消极的承受者,支撑着机械地展开它们的自在逻辑的那些力量”5。第二种解读方式社会现象学,它将社会理解为社会行动者日常生活中持续不断的实践活动。很明显这种方式也具有硬伤,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对社会结构的界定,它将社会结构理解为只是个人策略和分类活动的聚合,但是它没有看到这种由行为聚合而成的社会结构对个人的行为与实践具有很强的影响。因此,布迪厄反对将社会学中的社会物理学与社会现象学的对立,或者说主张应当超越这种二元对立,来寻求社会的本质。

承接着以上的论述,华康德接下来分析布迪厄思想中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的辩证关系。上文已经论述要将以社会结构为代表的“初级的客观性”与以心智结构为代表的“次级的客观性”相结合,那么就不禁产生一个问题:社会结构和心智结构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布迪厄认为,心智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体现,即个人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逐渐被社会灌输一套性情倾向。这种心智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对应关系就是符号系统,其在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政治作用,成为支配的工具。也就是说,人们的心智结构是社会结构将各种客观必要的表象加诸自身的产物,体现着社会既定秩序的意志,我们正是借助这种心智结构指导我们的现实的实践,因此我们的行为活动往往体现着社会结构的要求。

以上两点理论只是布迪厄总结前人的成果,而接下来华康德就对布迪厄理论的创新性展看论述。首先是布迪厄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布迪厄反对传统方法论上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

5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8页.

的对立,以及“情景主义”对二者的虚假超越,而是主张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倾向,即通过行动者之间、行动者与客观结构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行动者的行为倾向。根据这种关系主义方法论,布迪厄提出了两个关键性的概念:场域和惯习。所谓场域,是指附带一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之间的关系总和,“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6。社会便是各个相对自主的场域的聚合,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特有的调控原则,而参与者在场域中彼此竞争,以确立在场域中的优势地位,而这种竞争与冲突的过程也使得场域具有某种历史性的动态变化与调适能力。而惯习,是指积淀在人身体内的历史关系,“是一种结构形塑机制”7。惯习作为外在结构内化的结果,体现着过去各种经验的对身心的历史性影响,并为行动者的直觉、评判和行动提供着身心图式。事实上,这里场域和惯习恰好对应但又超越了上文的社会结构和心智结构,其中场域对应着社会结构,而惯习则对应着心智结构,所谓超越了这种对应关系,即是指惯习和场域之间相互依存,“只有在彼此的关系之中,它们方能充分发挥作用”8。

那么,场域和惯习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换句话说,拥有历史性惯习的行动者是如何在场域中行动的呢?布迪厄认为,行动者在场域中的行为所依据的是一种“实践感”,是在“前对象性的、非设定性的层面上运作”,“行动者在设想那些客观对象的之前,实践感所体现的那种社会感受性已经在引导我们的行动”9。这种行动方式不同于抽象逻辑,抽象逻辑赋予了行动者虚假的独立性,它认为当行动者面临特定情境时,总是运用自己的抽象理性衡量行为的成本以及它所带来的回报,以此选择和确定自己的行为。但是这种抽象逻辑很明显并不能解释行动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很多实践行为虽然并不是追求利益最大的,但它从当时情境来看依然是合理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实践逻辑相比而言更有解释力。布迪厄认为这种实践感是模糊的,并不如抽象逻辑那样具有明确性,“关系是含混和模糊的同义词……遵循一种实践逻辑,尽管这种逻辑多少有些含混不清,但它却勾勒出了与世界的日常关联”10。这种实践感使得行动者能够如鱼得水般地融入场域之中,参与到场域内对资本形

6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16页.

7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17页.

8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18页.

9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18页.

10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22页.

式的竞争之中,这个过程自然地产生了场域中的行动者对场域共同规则的认同,而这种看似普遍的认同最终造成了被支配者被排斥、被压制的局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被支配者的这种不利地位,正是他们自身合作的结果,这种合谋现象来源于社会结构所赋予行动者的历史性的性情倾向,“被支配者总是为他们自身的被支配出了一份力……将他们导向这种其和惯习的那些性情倾向也正是体现在身体层面上的支配他们的效果”11。这一点就恰似福柯提出的“规训社会”,每个人都是被监视、被规训的个体,但是由于权力广泛的但又不确定的存在,使得他们本身又是作为监视者参与到了规训自身的过程中,最终造就了驯顺的肉体。“规训社会”与惯习的合谋效应的区别就在于,惯习的合谋效应更侧重行动者主观意愿的认同性,行动者受到社会结构所赋予的性情倾向的影响,主动参与到这种场域之中,形成了对自身被支配地位的认同;而“规训社会”中更强调外力的作用,行动者在全景敞视建筑中监视自身,是因为他们不确定监视者是否在关注他们,这种权力的似有若无的存在使得他们由于担心受到惩处而不得不接受规训。布迪厄通过“实践感”力图说明,行动者的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客观趋向的“行动方式”,即个体行为受到客观结构的影响,而不是对也以计算过的目标的有意图的、预先计划好的追求。这样就不得不令人感到疑惑,在客观趋向的行为中,行动者是否还能保持理性呢?这个问题布迪厄会在本部分的最后一小节进行回答,这里我想提一下,布迪厄从不否认行动者具有理性,但是这种理性并不是那种功利性质的、以经济利益或者物资利益为主要追求,事实上,布迪厄认为行动者的利益是多种多样的,存在着很多隐藏的非物质的利益形式,而这些利益形式的价值也是由他本身的惯习所决定,从这个角度来讲,追求这些利益形式的行为完全可以说是“超功利性”的。

布迪厄通过场域的构建和对惯习的分析,建构了“总体性社会科学”。布迪厄反对早熟的科学专业化以及它所带来的琐碎的劳动分工,而是将社会看成是一个整体,“自然而言地要求社会学必然是一门总体性科学”12。从这个角度出发,布迪厄反对社会科学中广泛存在的“唯方法论主义”和“唯理论主义”。所谓“唯方法论主义”是指将对方法的反思从社会工作中的实际运用相脱离,为方法而方法。布迪厄认为,方法仅仅是研究者进行现实工作的一个工具,我们应该根据现实情况灵活选择所需要的研究方法,而不能因为固守某一特定方

11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24页.

12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26页.

法而放弃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对研究方法也不能仅仅进行空洞的理论的批判或者改进,避免“方法论帝国主义”,“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必须与要处理的问题相适配,并且必须在实际应用中,在采取它们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运用过程中,不断地对它们进行反思”13。所谓“唯理论主义”即是指将理论看成是一个孤立的、自我封闭的领域而进行理论创新,为理论而理论。布迪厄认为,理论应该与实践相联系而存在,“理论不应该与哺育理论的经验研究工作以及为理论持续指导和塑造的经验研究工作相互割裂”14。布迪厄将这些社会学的有失偏颇的潮流归因于“科学劳动的社会分工,这一分工将社会学对象的构建过程的各个环节割裂、物化并分化成彼此分离的专业领域,并据此助长‘狂妄大胆却缺少严格精确性’的社会哲学和‘严格精确却想象力贫乏’的极端经验主义式的实证主义”15。因此,布迪厄主张将理论工作与经验研究彼此以最彻底的方式相互渗透,每一项研究工作都同时既是经验性的,又是理论性的。

认识上的反思性是布迪厄理论的又一创新点和独特的特征。事实上很多之前的社会学家都提出过“反思性”,但是布迪厄的反思性从根本上不同于这些社会学家的建构,原因在于以前的社会学家反思的对象是特定的某个理论或方法,而布迪厄反思的对象是整个社会学研究。“反思性即是一种是知识分子为占被支配地位的支配形式的操作者的理论”16,这里对知识分子的界定具有两个层面,首先知识分子是处于支配地位的,其次知识分子本身也是这些支配知识的构建者与支配形式的操作者。这里知识分子处于支配地位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是微观层面上的个体研究者的社会出身和社会标志,研究者受到自身惯习的影响而很难完全做到价值中立和客观;第二方面是与研究者处于学术场域和权力场域的位置有关,社会学家的视角总是归因于他们在一个场域中的处境,其处境总是接近权力场域的被支配一极(这个会在下一章节详细论述);第三方面,布迪厄指出,这种学术场域与权力场域对研究者的灌输和影响的生产本身会掩饰这种灌输和影响,它们诱使研究者产生了一种唯智主义的错觉,即使得研究者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客观的场景,从而天然认为自己能够客观合理地处

13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31页.

14同上.

15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33页.

16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38页.

理各种问题,而忽视了“那些深深嵌入我们对世界的思考的事实中的预设”17,即知识分子的集体性科学无意识。而反思性即要求我们把这种社会学的研究过程转变为客观研究的对象,寻找其中客观结构对研究的影响,从而避免“学究谬误”。总的来说,认识的反思性“邀请或者导引知识分子去认识某些支配力他们那些深入骨髓的思想的特定的决定机制,而且它也敦促知识分子有所作为,以使这些决定机制丧失效力”18。

认识的反思性使得布迪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性观和伦理观。布迪厄认为,理性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即各种真理标准和理性的对话标准是根植于知识世界的社会结构之中;但理性是一种特殊的、矛盾的历史产物,就在于“他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能够‘摆脱’历史,不过要生产这些特定条件的话,就必须做出十分具体的努力以保障理性思想的制度基础”19。后面一种的建构理性,恰好解释了上文中反思性存在的悖论,这种悖论是说如果研究者的思想与意识已经被客观机制与社会结构所决定,研究者的行为模式与研究过程必然也会深深地打上社会结构的烙印,而反思性要求研究者将自己的研究过程对象化,其前提就是要求自己从研究过程脱离出来,本质上就是用新的不受客观机制所影响的研究过程来研究自己已有的研究过程,但这和之前所说的“研究过程必然受到客观机制的历史的影响”相矛盾。布迪厄认为,通过一定制度保障下的社会条件的影响,能够敦促社会学家形成一种貌似不受客观机制影响的性情倾向,产生新的研究过程来取代旧有的研究过程,以此来保障反思性的实现。也就是说,布迪厄并不认为理性能够脱离社会客观现实而存在,而只是某种客观机制的体现。布迪厄主张用社会分析来帮助我们揭示那根植于制度之中、深埋于我们内心的无意识,“他们通过反思性地把握他们思考和行动的各自的范围,越是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社会性存在,就越是不可能被限制着他们的外在客观性所驱使”20。布迪厄同时将社会学看做一种具有显著政治性的科学,认为社会科学永远达到不了类似自然科学的中立的、超脱的和无政治主义的立场,“在社会科学的场域中,对于科学权威的内部争夺,即对生产、强加和灌输社会世界合法表象的权力的争夺,本身就是政治场域中各阶级间争夺的几个焦点之一”21。因此,布迪

17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40页.

18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46页.

19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48页.

20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49页.

21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51页.

厄对真正知识分子的界定,就在于其是否能够独立于各种世俗权力、独立于经济和政治权威的干预。

2、反思社会学的论题

反思社会学论题部分由于本身就是布迪厄与芝加哥研讨班的对话,因此结构比较复杂。一共可以分为七个小节,这里我仅仅摘取每个小节的有趣的论题进行论述。第一小节主要探讨了社会学分析中的反思性的问题。布迪厄反对在研究社会时将自身从社会中完全抽身而出,这种“实际处境是置身于对象之外,从而使远距离地、高高在上地观察他的对象”22是对实践产生偏见的直接原因,即生产理论知识的条件并非产生实践的原因。但是这种实践与常人方法学主张的情景主义仍然具有本质区别,原因就在于常人方法学忽视了对客观结构的勾画,以致对现象的全盘接受和“去政治化”,而没有考虑过改变。第二小节谈到了布迪厄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很多平民主义这认为大众文化能够传达被支配者的声音,提高被支配者的文化资本与政治资本,但是布迪厄认为,这种大众文化本身就是“统治价值观颠倒过来的倒影,通过塑造一个和谐统一的世界的神话,从而使被支配者逆来顺受,支配者继续主宰”23,其发展到极致就是“无产者崇拜”,哄骗工人阶级满足于眼前的历史处境。第三小节布迪厄谈到了对特定场域的勾画与描述。从场域角度进行分析涉及三个必不可少的相互联系的环节,首先必须分析该场域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其次,必须勾画出行动者或机构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最后,还要分析场域中行动者的惯习,即各种各样的性情倾向系统。第四部分布迪厄谈到了惯习与自觉之间的关系,即意识是否具有摆脱结构束缚的功能。布迪厄的回答是不能,但是这并不是说意识就不能够发挥作用。情境强加给我们的力量有一部分正是我们赋予它的,因此我们可以去改变对情境的感知理解,从而改变我们对它的反应。也就是说,“行动者有意识地自觉把握他们与自身性情倾向的关系……借助自觉意识,行动者可以经过反复思量,让他们的性情倾向‘发作’,或是相反压制住这些性情倾向,或者……让两种性情倾向彼此对立、争斗”。24在第五小节中,布迪厄批判了“语言共产主义的错觉”,认为语言并非一种简单的技术能力,而是一种规范能力,语言惯习具有一套社会因素构成的性情倾向,并非所有的言说者都是平等的,因此也并非所有的语言说法都拥有相同的效果。

22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93页.

23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106页.

24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168页.

第六小节布迪厄分析了阻碍当前社会科学的因素。布迪厄认为,当前社会科学发展如此艰难的原因,原因之一就是过去屡屡亦步亦趋地可以模仿所谓“硬”科学的结构,而没有学到科学的真正内涵——争议性。布迪厄认为,“实证主义正统教条在积累、系统法则化等的名义下……煞有其事地伪造出一种科学的正统”25,这样一来,我们就陷入了一种科学的拟像的以假乱真之中。这一点刘世定老师在讲授的经济社会学的时候曾经提到,刘老师认为,社会学与经济学之间存在的一个重大的差异,就是社会学的理论只有积累,没有发展。社会学各理论之间本身并没有共同的概念与分析工具,因此很难进行有效地比较和交流,按照布迪厄的理论,即没有争议性。与此相比,经济学各理论之间虽然可能预设不同,但是其所依据的是统一的概念如市场、成本等等,并且拥有统一的数学方法,因此后面的理论发展就可以根据前人的成果继续推进。如果再推进一步思考,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学的这种特点极易导致社会学理论的代际间的徘徊与停滞,正如讲授组织社会学的罗家德老师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每40年韦伯的科层制理论总会形成一个“兴起-被批判-消退”的过程,从一个40年到下一个40年不断循环。40年其实就是一代人从登上学术舞台到退隐的时段,如果从这个角度思考的话,也就是说每一代人都重复经历着首先认同科层制、接着发现其中的弊端、最终使用其他理论代替科层制的循环,那么社会学在这个循环中,是否还能够说在不断的进步?亦或是原地踏步的过程?第七节布迪厄谈到了社会学可以从文学中借鉴经验,比如说与叙事理论有关的东西,使得在叙事中更加真实、更加符合时间体验的真相。

3、反思社会学的实践

这部分布迪厄主要对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总结。首先是“传承一门手艺”,即学会将高度抽象的问题转化成实践上完全可行的科学操作;其次是从关系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抗拒那种用实体主义方式来思考社会世界的基本倾向;再次需要彻底的质疑,与常识划清界限,避免受到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些问题的控制,就必须追溯这些问题的缘起,看看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建构起来的,“把科学理性从实践理性的重重包围中解救出来,避免实践理性侵蚀科学理性,避免那些本应该成为知识对象的东西,也就是所有构成社会世界实践感的东西,所有赋予活生生的世界以结构的各种知觉与理解的预设和图式,都被当作知识的手

25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215页.

段来使用”26,这也是布迪厄与常人方法学之间差异的根源;再次,需要摆脱双重约束所造成的两难困境,即知识工具是研究者不断用学究常识来代替常人常识的危险的境地,但是放弃学术传统所赋予她的知识工具,她就只是一位自我启蒙的业余社会学家(甚至可以说是一位民科)。解决这种两难困境就要求每个学者转换自己的关注方式,“与所有在社会秩序和科学秩序中支撑着那些预先建构的观念的各种事物以及这些观念本身决裂”27;最后,将社会学家与他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对象,从而避免受到背后强大的社会决定因素的影响。

总结来看,布迪厄重视社会客观因素对行动者行为的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决定性作用对社会学家而言就会导致集体无意识的产生。因此,布迪厄主张反思性,希望社会学家能够从这种集体无意识中挣脱出来,将自己的研究过程作为对象加以研究,即社会学的社会学。但是这样就会产生布迪厄所说的“双重约束”,即如果研究者放弃客观化的学术传统所赋予他的知识工具,那么研究者本身就与常人无异,又怎么能够对自己的研究过程加以研究呢?布迪厄主张通过主观意识应趋近符合科学性的性情倾向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样就会具有一种科学性的预设,产生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这种性情倾向本身也是客观机制决定的产物,如何保证其没有偏差?另一方面,这种自觉意识本身的趋近是否也会受到个人惯习的决定?布迪厄对真正知识分子的界定,就在于其是否能够独立于各种世俗权力、独立于经济和政治权威的干预。但是在当今条件下,是否真的有知识分子能够摆脱这些世俗权力以及经济政治权威的影响呢?因此,我认为正确理解布迪厄的方式,并不是将布迪厄“科学性”的理论主张看成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认为如果未完成就枉称社会学家,而是将布迪厄的这种“科学性”的主张看成是一种程度上的趋近,正如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所提到的正义的第二个原则:“社会资源的分配应保持平等,除非这种不平等对社会最不利群体有利”。事实上古今中外没有哪个社会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不同社会根据其趋近此点的程度而具有了正义程度的划分。因此,我们可以应该将布迪厄的这种“科学性”作为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抛弃已学到的知识体系,而是要开拓新视野,即使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自己的原有知识理论,但应尽量避免已有的学究式观点对自己的影响。这个过程不是悬崖

26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345页.

27布迪厄,华康德. 反思社会学导引[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第351页.

之间的跳跃,如果你达不到要求就会坠入万丈悬崖,而是一个“夸父逐日”的过程,也许目标永远只在地平线上,但是你在始终向着光明奔跑,这就足够了。

马克思课程论文

论现代社会实践与理论之关系 ——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心得摘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点,理论与实践的脱离研究受到教育界、档案学、图书馆学等应用学科的青睐。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外学者对社会工作领域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展开大量研究,并探索出整合二者的若干方法。因此,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进行相应研究。 关键字: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虚拟实践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想必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这句话具有深远的普适性,而它的普适性不止体现在哲学研究上,更多是在生活各个方面的表达。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大家同样不陌生,这是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坚固的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也是同样的道理。从这方面来说,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饱受争议的。 在哲学上,实践的定义是这样的,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理论则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早已使用过实践的概念,并且对这一概念做过很多论述。可惜最终都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实践观,没有真正阐明了实践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其中的合理之处,加以融合,最终正确的定义了实践的本质,即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也因此,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极为重要,更加强调实践是哲学改造世界的工具与途径。 理论是从客观事实总结提取的经验与规律,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武器。 从这两点上看,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成熟以来,对于实践与理论的态度,那就是辩证统一,相互发展。 事实也的确如此,正确的实践是基于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因为有了理论的支持,所以我们避免了盲目,逃过了盲从。也同样是因为我们的实践,所以我们得以发现更多规律,有了更多的认识,总结了更多理论。两者的结合是如此紧密,这样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有了两者的共同发展,人类社会才得以飞速进步。但我们也要明白,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并不是让我们死守规矩固步自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与理论统一的统一性包罗万象,是理论与实践继承的统一,也是创新的统一;是总结的统一,也是开拓的统一。 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社会中,随着虚拟世界的发展,对实践与理论的统一性定义,再次被扩展,于是产生了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伴随着虚拟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新崛起的一种新型的实践形态。虚拟实践不但影响着我们以往形成的理论观念和思维方式,甚至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世界图景,同时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带来了冲击。虚拟实践观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起的是作用是促进其创新发展。 众所周知,传统马克思实践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三个方面:即实践是主客体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使主观存在转化为直接现实性的存在、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虚拟实践是特定时代背景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进程中必然

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论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

收稿日期:2014-11-08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主要社会思潮的最新动态研究与批判”(2014YCXZD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毕芙蓉(1971—,女,山东梁山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西方马克思主义、后 马克思思潮研究。 2015年第1期(总第182期理论探讨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No.1, 2015General.No.182 文化资本与符号暴力 ———论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 毕 芙 蓉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摘 要:布迪厄的知识社会学通过分析各种符号的政治功能,论述了符号暴力这一新的社会统治形式。符号 位于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之间,把既定的社会结构内化为个人的心智结构,同时形成个人新的心智结构,实现对社会结构的重建。符号的政治功能即重建或再生产

社会结构。从一种变动的视角看,社会由各种相互竞争的“场域”构成,而个人的心智结构则呈现为更具有形成性的“惯习”。符号的政治社会功能实现于场域与惯习相互塑造的过程。承担着政治功能的符号是一种权力,也因此成为一种资本。这种资本通过对符号的等级划分,在社会中建立起不平等的秩序,并能够转换为其他资本来获取自身利益。这种可以作为文化资本的符号暴力,其特点在于被支配者的自愿接受和配合。因此,它的作用恰恰在于掩饰统治本身的暴力性质。 关键词:布迪厄;符号暴力;文化资本中图分类号:B565.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594(201501-0053-04 作为布迪厄的合作者和研究者,华康德指出,“知识社会学或文化形式的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政治社会学,亦即一种符号权力的社会学。的确,布迪厄的全部学说可以被理解成一门唯物主义人类学,这种唯物主义人类学探讨符号暴力的各种形式如何发挥特有的作用,影响支配结构的再生产及其转 换。 ”[1]15 符号暴力接替赤裸裸的暴力成为统治的主要形式,这种符号暴力的特点是:被支配者的自愿接受和配合。因此,这是不被承认的暴力,它的作用恰恰在于掩饰统治本身的暴力性质。 一、符号的政治功能 符号,并不仅仅是人们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它具有比交流和沟通更为重要的功能:重建或再生产社会结构。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社会学基本理论

社会学基本理论 一、社会概述 1、含义---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一个集合,而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其具有共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实名而非实体。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的实质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经济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关系。 2、特征---社会是有组织、有文化的系统;社会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任何社会发展时期,社会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群体;社会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社会具有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它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的机制”。 3、类型---根据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分为亚细亚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根据人类学划分为原始社会、野蛮社会、文明社会;从社会存在方式划分为狩猎和采集社会、园艺社会、游牧社会、农牧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从社会整体结构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团社会。 4、德国经典社会学家滕尼斯划分为公社社会与社会。公社社会指绝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的亲友关系上的社会。社会是指绝大多数社会关系是建立在正式的、契约化的、非人格化的、专门化的基础之上的。 5、孔德划分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实证主义阶段。

二、文化 1、含义--指某一民族或群体代代相传的、共享的整体生活方式,是赋予一个社会以特色的长期凝结和传承下来的思考行为方式及结果。 2、基本要素--符号、语言、价值、规范 3、特性--文化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与创造出来的;文化石后天习得的;文化石共有的;文化具有象征性;文化具有复合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文化具有普遍性;文化具有民族性与阶级性;文化有多样性。 4、文化特质--一组文化的组成要素。 5、文化从--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性。 6、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7、类型--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共同文化与差异文化。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站主导地位的、由大多数人共享的文化。亚文化是指仅仅作为社会上一部分群体所接受或特有的文化。 8、文化共同性来源有四个要素:物质上的相似性、生活上的相似性、人类环境资源的限制与影响、文化接触与传播的影响。 9、功能--文化石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促进社会行为有了系统的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10、文化分析中的种族中心主义与相对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以自己的文化为中心与标准来衡量别的文化,认为自己的文化石最优的。利:增进群体内的团结,减少团体内冲突,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 一、选择题 “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的关系网络,该关系存在于个人意识和意志之外,它并非人们之间互动或主体间的纽带。场域涉及的是关系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一概念是由下面的哪个人所提出来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 A.福柯 B.布迪厄 C.卢曼 D.科林斯 E.舒茨 【答案】B 二、填空题 1.“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的关系网络,它更多涉及的是关系性的而不是结构性的问题,这一概念是由______提出来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答案】布迪厄 2.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问题是对的重新说明,它试图解释的是______,在各类行动者有目的的行动之下,社会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答案】社会秩序

三、名词解释 1.布迪厄(中央财经大学2007年研) 答: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本质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错误,发现生活的隐秘。场域和习性是布迪厄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他将场域看做由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场域中存在着资本,多个相互联系的场域构成了社会空间,随着社会的分化,场域也呈相对自主化,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自主性的度。习性是通过客观结构和人的历史的结合而创造的形式化了的一组意向,它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习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又作用于人的实践过程。对于场域和习性二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一方面场域构造了习性,另一方面习性又赋予场域以主观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问题。此外,他在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社会结构,并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做了重新阐释。 2.惯习 答: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这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3.场域(中山大学2012年研) 答: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课后习题(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一章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 1.布迪厄怎样反对“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他在什么意义上超越了二者的对立? 答:(1)在传统的社会科学中,面对初级客观性和次级客观性形成了不同学科或不同思维方式,布迪厄称之为“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对立。 ①社会物理学的代表是孔德和迪尔凯姆,他们把社会世界看成是外在于主观意识的,可以用外部观察、测量和统计的方法加以研究的物理现象,并自誉为采取了一种纯客观的、确实可信的科学原则。 ②社会现象学的代表是萨特和加芬克尔,他们强调社会世界的主观性,把个人的意志选择、价值理想和情感体验看成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像叔本华和尼采那样从个人的表象和意志出发来解释社会生活。 (2)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表现了学术界对社会生活的分裂性认识。 ①社会物理学方法所把握到的物质关系和社会现象学所把握到的精神关系,是从不同的原则分析出来的两种层面的客观关系,但二者在现实生活中是统一在一起的。 布迪厄认为,社会物理学关于社会生活客观性的理解是简单的,其重要失误在于它未能在形成过程中来理解社会客观性,而无论何种类别的社会客观性都不是离开主观性独立自生的,都是在各种主观因素的参与中才生成的,社会物理学方法否认了这一点,把具有客观性的物质关系或经济关系中的主观因素完全“物化”了。 ②社会现象学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社会物理学的直观机械性。强调了社会生活中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它未能把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放到具体的社会条件中去考察,缺乏对主观性要受

到种种外在条件限制的理解,所以陷入了欧洲哲学史上目的论的旧辙。 (3)布迪厄从关系主义方法论超越主观和客观二元对立,要把主观和客观各种层面的研究都纳入自己的视野中,但是客观性研究应当优先于主观性研究,并且关于各种社会位置或社会条件的客观性分析是关于精神意识的主观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2.怎样理解和评价布迪厄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答:(1)布迪厄多次指出,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确立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关系论原则。在他看来,社会学视野里展开的社会世界,其本质就是各种关系。 布迪厄的关系主义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布迪厄超越了古典社会学的实体主义方法论,而且也使他论述场域结构和实践逻辑等方面问题时展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2)布迪厄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体现 ①初级客观性和次级客观性 布迪厄认为,二元论的思维方式的现实基础是现实世界的两种方式:“初级的客观性”和“次级的客观性”。 初级客观性包括各种物质资源的分配,以及运用各种社会稀缺物品和价值观念的手段;而次级客观性则体现为各种分类体系,体现为身心两方面的图式,在社会行动者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如行为、思想、情感、判断中,这些分类系统和图式发挥着符号范式的作用。简言之,初级客观性实质就是社会世界中的物质构成或物质关系,次级客观性实质就是社会世界中的意识因素或意识关系。 ②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 在传统的社会科学中,面对初级客观性和次级客观性形成了不同学科或不同思维方式,布迪厄称之为“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的对立。

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

一 结构功能主义 现代西方社会学中的一个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系统,社会的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思想渊源 社会科学中的功能主义有着长期的历史。A.孔德和H.斯宾塞在其著作中都有所论述。□.迪尔凯姆、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对功能主义也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现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是在以往的功能主义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这一名称,他在以后的许多论著中,为形成结构功能主义的系统性理论作出了很大努力,并成为结构功能分析学派的领袖人物。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行动系统的4个子系统之一,其他3 个是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和文化系统。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形成了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社会角色,作为角色系统的集体,以及由价值观和规范构成的社会制度,是社会的一些结构单位。社会系统为了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存在,必须满足4种功能条件:①适应。确保系统从环境中获得所需资源,并在系统内加以分配。②目标达成。制定系统的目标和确定各目标的主次关系,并能调动资源和引导社会成员去实现目标。③整合。使系统各部分协调为一个起作用的整体。④潜在模式维系。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在社会系统中,执行这 4种功能的子系统分别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托管系统。这些功能在社会系统中相互联系。社会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社会系统内的各亚系统之间,在社会互动中具有输入—输出的交换关系,而金钱、权力、影响和价值承诺则是一些交换媒介。这样的交换使社会秩序得以结构化。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是趋于均衡的,4种必要功能条件的满足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性。 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是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发展了结构功能方法。默顿认为,在功能分析上,应该注意分析社会文化事项对个人、社会群体所造成的客观后果。他提出外显功能和潜在功能的概念,前者指那些有意造成并可认识到的后果,后者是那些并非有意造成和不被认识到的后果。进行功能分析时,应裁定所分析的对象系统的性质与界限,因为对某个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事项,对另一系统就可能不具这样的功能。功能有正负之分,对群体的整合与内聚有贡献的是正功能,而推助群体破裂的则是负功能。默顿主张根据功能后果的正负净权衡来考察社会文化事项。他还引入功能选择的概念,认为某个功能项目被另外的功能项目所替代或置换后,仍可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 章节题库 (皮埃尔 布迪厄)【圣才出品】

第六章皮埃尔·布迪厄 一、名词解释 1.布迪厄 答:布迪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社会本质不是想当然的,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纠正认识错误,发现生活的隐秘。场域和习性是布迪厄理论中的最基本概念,他将场域看做由客观限定的位置间客观关系的网络或形构,场域中存在着资本,多个相互联系的场域构成了社会空间,随着社会的分化,场域呈相对自主化,不同的场域有着不同的自主性的度。习性是通过客观结构和人的历史的结合而创造的形式化了的一组意向,它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习性是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又作用于人的实践过程。对于场域和习性二者的关系,布迪厄认为,一方面场域构造了习性,另一方面习性又赋予场域以主观的意义和价值,由此消解主客观二元对立问题。他在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宏观社会结构,并对社会结构的再生产做了重新阐释。 2.惯习 答:惯习是指一种持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布迪厄用“惯习”来表述人类实践深层的社会结构与认知结构。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来自于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之中,构成了一种“实践感”,即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

3.场域 答: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系。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场域: ①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运作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而不能仅凭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来解释。 ②场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 ③场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 4.文化资本 答: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①身体化的形式,体现在人们身心中的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②客观化的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之中(例如书记、辞典、机器等);③制度化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5.社会资本 答:社会资本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性的网络的占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实践理论场域资本惯习 〔论文摘要〕场域、惯习、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下个概念的提出,使社会学的研究呈现新的视角。布迪厄力图通过场域、惯习这两个概念连同各种各样的资本来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从而超越社会科学的一元对认。本文思考焦点即为社会实践理论的这下个核心概念。 作为当代世界一流的社会学家之一,布迪厄坚决反对二元论,他毕生致力于克服社会学中流行的二元对立,他的理论旨在消除主观和客观、行动者个体与社会结构分析之间的分歧,力图摆脱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对立的二者择其一的困境,达到主观和客观融合的效果,为此,他提出了他的“实践理论”,又叫“生成性结构主义”理论。 布迪厄认为,要有效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使获得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就不能作为旁观者以一种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跳出现实生活之外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应避免客观主义以‘局外人’的眼光看世界和主观主义从‘局内人’的角度看待社会生活的做法,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来获得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这样,实践能使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达到一种和谐与整合”,而这种整合是通过“参与性对象化”,即对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加以全面的社会学的对象化 途径实现的,实践本身又是在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中展开的。 在布迪厄看来,实践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实践是不存在也是无法理解的;同时,实践又是模糊的、盲目的和不确定的。社会生活的紧迫性使得人们无法质疑而是想当然地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实践更具有策略性。策略是实践之源。策略就是布迪厄所说的“惯习”。布迪厄对于实践的讨论主要围绕场域(结构)和惯习的关系展开的。他因此提出了生成性结构主义公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这就说明了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要更好地认识布迪厄的实践观,就得认识他的实践理论中用来超越主观和客观二元对立的主要概念工具:“惯习、资本和场域”。 一、场域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既不是单纯的个体,也不是理想化的抽象社会,而是由无数个体所构成的“场域”以及无数场域构筑的一种更大的“场域综合性结构”。关于场域的概念,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这种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结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位置的客观性才得以界定。布迪厄本人认为,只有场域和社会空间的观点才能够揭示社会的真实结构,因为“一个分化的社会并不是一个由各种系统功能、一套共享的文化、纵横交错的冲突或者一个君临四方的权威整合在一起的浑然总体”而是各个场域的聚合。 在理解场域概念时,首先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其次,场域也不是一般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是一个充满冲突和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不过,布迪厄特别强调,场域中斗争的焦点在于谁能够强加一种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从场域的这一特征来看,行动者的策略正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同时还取决于他们对场域的认知,这种认知又依赖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也就是从场域中不同位置出发所采纳的不同视角。最后,场域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人们深陷其中的实践信念并非一种心灵状态,也不是武断遵从一套外界灌输的教条;而是一种身体状态,是被各种社会秩序加以系统利用的体现在身体上的性情倾向,也就是“内在性的外在化”,即布迪厄所谓“惯习”。 二、惯习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

社会学的现代发展与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从创立到繁荣,其中心都在欧洲。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二战之后,欧洲社会学研究又进入复兴和进一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向世界其他地区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使得社会学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也受到高度重视,并迅速发展起来。 大致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社会学进入现代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是: 第一,加速化,即自从二战后,西方社会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学调查。可以说,社会学的应用研究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第二,多样化,即西方社会学没有统一的社会学理论,观点分歧,学派林立。 第三,分科化,即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趋势加强,分科社会学种类增多。 第四,定量化,即在研究方法方面,社会学越来越注重定量研究,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资料处理的速度,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准确、快速、规范。第五,心理化,即侧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 自古典社会学以来,社会学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即能否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在这点上社会学理论往往被分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阵营;二是关注社会的组成,即社 会是如何产生及为何产生,也即社会是如何运行的。围绕这两点,社会学在现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学派。在这里,仅选择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理论流派作一简介。 一、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40年代,鼎盛于60年代,至今仍是西方社会学中的主要流派之一。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默顿。

塔尔科特·帕森斯(T.Parsons,1902-1979的社会学理论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第一,社会行动论。帕森斯认为,人们的社会行动包括以下四个结构要素:行动者、目的、情境、规范,而且在它们的基础上构成了更高一级的社会行动体系。社会行动体系包括有机行为体系、人格体系、社会体系、文化体系四个亚系统。因此,人的社会行动要受到有机体、人格、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第二,一般系统理论。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不过是更一般意义上的行动系统的一个亚系统。他认为,一般行动系统具有四个基本的功能要求:适应功能(即系统保持与外部环境的交换,并将获得的生存资源分配给整个行动系统。它由行为有机体系来承担、目标获得功能(即确立目标的优先顺序,并调动系统的资源来实现这些目标。它由人格系统来承担、整合功能(即系统必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使之成为一个功能总体。它由社会系统来承担、潜在模式维持功能(即系统根据某种规范维持某种社会行动的延续性。它由文化系统来承担。这四个功能必要条件的满足与否,决定了社会系统或其他一切行动系 统的生存能力。第三,均衡论。帕森斯系统功能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系统的整合和均衡。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系统总是趋于稳定与均衡状态的,一旦发生反常现象,原有的均衡被破坏,社会系统就会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自我调节,自发地返回均衡。帕森斯的宏观的、高度抽象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他的理论没有充分地看到社会冲突与社会变革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保守倾向。 罗伯特·金·默顿(Robert K. Merton,1910-的社会学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层理论。默顿主张建立一个介于宏观理论与纯粹经验研究两者之间的“中层理论”。这种中层理论能将理论与经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第二,均衡功能论。在默顿看来,社会单位对系统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可能有“显功能”,也可能有“潜功能”。他认为,社会单位对整个体系之和谐与整合与否,应由验证法来一一加以研究,不可一概而论。默顿的功能论是一种均衡的功能论。他不仅想知道为什么个人会顺从他人和群体的意志去行事,而且也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会走向偏差而导致社会的非整合。

社会秩序是何以可能的

社会秩序是何以可能的 宋鑫 “社会秩序何以生成”或“社会何以可能”是一个深刻的学术命题,它甚至成为一个学科的研究主题。社会秩序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一样久远与神秘。从人类诞生开始,人类就表现出明显的“群居”倾向,而后逐渐演变为“社会”。本文从以下几位社会学学者的理论进行简单阐述: 首先,在社会学理论发展中,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个人和社会的二元对立,这是社会学的经典问题。在西方社会学领域中,这一经典问题是以结构和行动的关系表现出来的。社会学家在发展自己理论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倒向其中一方。孔德、涂尔干,帕森斯等实证主义传统强调结构决定个体行动,社会结构规范个体的行为;韦伯、戈夫曼等抗议结构对个人的抹杀。他们都试图沟通个人与社会,客观与主观。吉登斯、布迪厄、加芬克尔分别用“结构的二重性”、“惯习”“主体间性”和“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行动”来沟通个体与社会,从而解释社会是何以可能的。 首先,吉登斯(结构和行动) (1)吉登斯提出以结构的二重性原则来取代主客二元论。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有两个要点。第一,结构是动态的,循环的。要在社会实践或社会声场的不断展开和循环的过程中动态的理解结构。第二,具有客观制约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社会层面上,而且也存在于个人的思想意识当中。(2)吉登斯根据结构二重性原则对社会行动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吉登斯认为,行动是具有能动性的微观个人行动。第一,人的行动是一种绵延发生的,持续不断的行为流。人的行动具有反思性的自我控制,但是这一有意图的行动可能带来意外后果,意外后果又作为一种未被行动者认识到的条件,成为下一次行动的前提。这是个循环往复、不断积累的过程。大量的意外后果的不断积累成了人们认可并受制于其中的社会制度。第二,这里的有意图行动不仅仅有个人的个别性,同时有“类同性”,即被结构化的意识。 吉登斯对结构进行了解释。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反复涉及到的资源和规则。同时,它又作为“记忆痕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体现在行动的实践当中。吉登斯强调结构是被行动者使用的东西,而不是外在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 — 兼评《实践与反思》一书的理论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刘拥华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不可绕过的重镇,也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在其长达近乎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集合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于一身,孜孜不倦地追问实践的逻辑与社会科学潜沉下的本质,进而,质问社会科学对象建构的虚幻性与欺骗性。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在其学术研究中,发展一门基于批判的反思性社会学。反思社会学抛弃了实证主义虚假旁观者的态度,也拒斥了学科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分划的“学院式”的研究与思径趋向。并且,还给予这样一种分类图式以经验与理论上的反思,提出了在实践中把握实践的逻辑以及在实践中建构反思性的实践社会学。在反思社会学中,人文主义研究与人文主义关怀以及社会批判的维度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布迪厄有意为之,也正反衬出反思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解社会学以及现象学与常人方法学的区别之所在。在下文中,我们将会有具体的论述。 一 自社会学创始以来,基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之争就一直沿续下来,并且演变成为这一学科基本的学科资源与学术链条中不可回避的话语。甚而至于,如果要成为一位出色的社会理论家,而没有在这一话语中有所建树,或者说没有参与到这一话语的场域中来,似乎就不可能在理论界有太多的立足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社会学首先是作为与哲学等传统学科相区别的新兴学科而出现的,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学科所立基的方法论基础,也就是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后经迪尔凯姆等人加以完善,从而在学科中确立了主流地位[1];第二,正因为如此,社会学学科比之于传统优势学科,不但在方法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影响力不强。而增强学科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就在于梳理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并与其它优势学科展开积极的沟通与对话。布迪厄理论的建构,首先也正是基于对这些早已存在的理论进行解读并进而展开批判的基础上开始的。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从反对形而上学传统出发,立志建立一门客观的、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科学,他将之称为“实证社会学”。孔德为社会学确立的实证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法为模本,直面具体的经验事实,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等为手段把握社会现象间的联系,排斥价值评价和理想要求,追求客观、正确、有实际用处的实证知识。区别于形而上学传统,实证原则是在19世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社会学中的运用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社会学研 2015211536 李敏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六周的系统的学习,深入浅出的对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本次学习六个专题,分别为,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笔者的研究方向为社会学中的社会政策,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社会政策中的应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当今各个学科普遍运用的研究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社会学研究就是将社会政策与理论结合在一起,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政策理论研究,并以理论指导实践。本文首先阐释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内容及该方法的应用,进而结合当代中国政策进行了实际现状分析,最后指出了这一方法在我国运用中的不足之处。 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首要的基本活动,她不仅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同样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都是通过对原有的思想变革实现的。实现这种变革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就是通过实践。用实践的方法来重新定义以前的经验,并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新的思想理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毛泽东也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

社会学概论主要理论十分以上喔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1.社会学创立时期代表 (1)孔德(社会学之父)将社会学居于科学最高层次;“秩序”和“进步”是他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代表 (1)涂尔干: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②社会团结理论;③失范理论;④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⑤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 (2)韦伯:①理解社会学--韦伯认为,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 ②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3.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 4.结构功能论 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和《社会系统》。其AGIL功能分析图式是理解其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出显功能与潜功能。 5.冲突理论 (1)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是最早、最深刻和最系统的冲突论; (2)辩证冲突论:德国达伦多夫--《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6.交换理论:霍曼斯提出,布劳修正--《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7.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社会学家米德,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默和戈夫曼。 8.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 9.艾尔弗雷德·舒茨--奥地利--创立现象学社会学。 11.“五脏六腑”--费孝通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1.实证主义方法论 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为代表。 2.人文主义方法论 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基本观点: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 (2)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立足于微观层面,研究社会现象。 3.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4.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1)后实证主义--20世纪后期,波普尔的证伪理论、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占主导地位。 (2)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欧洲兴起的新人文主义,又称新韦伯主义。 (3)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4)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对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传播学理论基础

《传播学理论基础》开题报告 论文研究题目: 国内学者对布尔迪厄研究概况综述 论文研究领域及研究目的: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作为法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社会学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的皮埃尔·布尔迪厄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他被誉为与英国的A·吉登斯、德国的J·哈贝马斯齐名的当前欧洲社会学界三大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术研究和著作打破了学科界限,广泛涉猎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语言学、新闻学、政治科学、哲学、美学和文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并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思想范畴与新颖的学术框架。从1958年到1995年,布尔迪厄出版过超过30本专著,以及340篇论文。其中《区隔》(nistinetion)和((实践的逻辑))(The Logic of Practice),这两部重要著作为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然而,中国学者对于布尔迪厄的引进和认识还比较滞后,专门研究布尔迪厄的中国学者比较少,这方面的专业书籍也比较少,最早的关于布尔迪厄的专门研究是高宣扬在1940年所著的《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在收集到的文献中大约有30多篇研究布尔迪厄思想的论文,其中大部分是关于其“场域”、“惯习”、“文化再生”“社会资本”等理论要点的阐释,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系统梳理目前已知的国内研究布尔迪厄的文献(主要是论文文献),对他们的研究进行分类、评价和解析,同时结合布尔迪厄的著作文选对其理论主要着眼点进行深入阐释。 论文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学者对布尔迪厄的主要文献研究,旨在探究国内学者对布尔迪厄思想的研究程度和集中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其理论要点的阐释,为后继研究者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和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参考,为今后深入切入布尔迪厄思想的某个面向提供理论支持并指明可能的研究方向。 论文参考文献: 佘碧平《“结构”谜思:从列维·斯特劳斯、梅洛·庞蒂到布尔迪厄》[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李艳培《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决策与信息2008(6) 裴仁伟《走近“习性”、“资本”和“场”——读布尔迪厄访谈录》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萧俊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和文化再生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6(4) 朱彦明《布尔迪厄对库恩“范式”的批判》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8) 卜长莉《布尔迪厄对社会资本理论的先驱性研究》学习与探究2004(6) 王宏伟《布尔迪厄评介》当代思潮2000(12) 包亚明《布尔迪厄文化社会学初探》社会科学1997(4) 冯芹《布尔迪厄的媒介文化观》2004(5) 朱彦明《布尔迪厄的“科学场”观念》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 文九《文化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关键概念辨析——对布尔迪厄的“资本”、“场域”、“惯习”概念的解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 余乃忠、陈志良《习性:“具有席卷一切的解释力———布尔迪厄建构的结构主义神话》现代哲学2009(1)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家庭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反过来指导实践。理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四个方面: (1)理论可以提供解释的能力,藉此来预测介入的结果; (2)有理论的指导,使得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有比较明确的介入方向; (3)因为理论具有推论的意义,藉此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社会工作者可以因此而积累经验,并评估其他的理论,以便寻找出其他更为有效的理论,借此运用到社会工作实务中;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第一节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是向我们展示家庭变迁的动态过程,帮助我们从时间角度理解家庭的研究框架,又称为家庭发展理论。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表示家庭从成立开始,经历发展的各个阶段,最终归于消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由希尔和汉森提出。 一、家庭发展(生命周期)理论的假设 (1)家庭至少有四个组成因素: ①个别的家庭成员②家庭关系③家庭团体④家庭结构; (2)就发展理论本身而言,它有四个基本假设: ①人们的“发展”是如何受到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状态的影响; ②人们的所作所为不能与他们的“发展”分开; ③个人与团体的“发展”如何,来自于其社会环境和个人的能力;

④家庭的内在事件(非有形的),可以由家庭所发生的事件来解释; 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概念和主要理论观点. 长期以来被广为传播、采用的家庭生命周期的思想是由杜瓦尔提出的。家庭作为一个单位要继续存在下去,需要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①文化规范;人的愿望和价值观。杜瓦尔认为家庭生命周期包括以下相互联结③②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 家庭生命周期与家庭发展任务 家庭生命周家庭中的角家庭发展任 ·发展相互满足的婚姻、新婚妻·怀孕及将成为父母的丈(没有孩子·适应彼此 亲戚网妻子-母·适应新生子女的诞生、育儿成丈夫-父(从第一个子女出生女 儿-姊·发展一个可以满足的该子女两岁半儿子-兄亲、新生儿的 ·以激发性、成长方式应学龄前期子女的重妻子-母、学龄前需丈夫-父(从第 一个子女两岁女儿-姊充沛的精力适应及因到该子女六岁儿子-兄子女需求,父 母因此缺隐妻子-母有学龄子女的家庭以、学龄丈夫-父(从第一个子女六岁设 性方法适应社区的女儿-姊该子女十三岁儿子-兄·鼓励子女教育上的成·青少 年在自由及责任妻子-母、青少年时内取得平丈夫-父(从第一个子女十三·发 展中年父母(子女女儿-姊到该子女二十岁成年)的兴趣和工儿子-兄·成年子 女离家就业、妻子-母亲-祖、空巢6兵役、上大学、另组新家丈夫-父亲-祖 父(从第一个子女到最后庭等等女儿-姊妹-姨、姑一个子女陆续离家出走)·维护支持性家庭关系儿子-兄弟-舅、伯叔 ·新的婚姻关系重建、中年父母期妻子-母亲-祖母7·维护老的及年幼的 亲属(空巢到退休)丈夫-父亲-祖父关系-鳏夫、老年家庭成员8寡妇·因应丧偶及独处·亲近家人或适应老年生妻子-母亲-祖母(退休到双亲 第二节家庭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与家庭系统理论的假设及观点 家庭系统理论把家庭看成是一个由几个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间既有联系又有制约,形成家庭系统有序的运转,以此来实现家庭的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