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舌尖上的高邮 — 地道的苏北菜

舌尖上的高邮 — 地道的苏北菜

舌尖上的高邮 — 地道的苏北菜
舌尖上的高邮 — 地道的苏北菜

舌尖上的高邮—地道的苏北菜

2013-12-09点击关注:宁夏家居

01、红烧狮子头

——这道菜很多地方都有,感觉最正宗的还是苏北做法。

02、大煮干丝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03、阳春面

——家乡人在外地,最惦记的就是这个。

04、百叶结烧肉

——家常菜,吃过就忘不了,主要是肉的火候好,入味。

05、蒜苗炒肉丝

——李鹏来高邮时就吃了这个菜,据说然后就把做菜的厨师带回京城了。

06、双黄鸭蛋

——这个必须说,特产。全国最好的鸭蛋,没有之一。

07、汪豆腐

——全国十大名菜之一,学名“珠湖雪浪”。工序复杂,用料考究。入口的滋味无法言说,当地祖传的厨师的压箱绝技,别的地方基本吃不到。

08、富春包子

——包子全国哪里都有,所以只有吃过才知道。据师傅说:一是发面的技术不一样,二是馅料都是用皮汤(猪皮熬制的)拌的,吃完后觉得天津的狗不理也就那样了。

09、大杂烩

——家常菜之一,俗称“杂素”。苏北菜里的“街菜”。一锅炖,味道鲜美。

10、红烧鱼块

——高邮湖的草鱼,厨师说是最费工的菜,一般不愿意做。

11、龙虾

——这个是特产,不解释。

12、河蟹

——高邮湖的野生蟹,千万不要拿阳澄湖大闸蟹来比,批量生产和自然捕捞的没有可比性。至于有多鲜美,举个真实例子:家里煮蟹的时候,要是开着窗户,一条街都能闻到蟹香味。

13、黄拉丁

——高邮湖野生鱼之一,当地没有人工养殖的,俗称“昂刺”。

14、河蚌烧青菜

——绝对的特色菜了,通常加咸肉一起烧,营养不是一般的丰富。

15、韭菜炒螺肉

——虽然是小炒,可螺蛳肉是要提前一天用竹签一个个挑出来,小时候最烦的就是挑螺蛳肉了。

16、清蒸白鱼

——高邮湖的野生鱼之一,不解释。

17、苏北草鸡汤

——苏北草鸡现在很难吃到了,除非你能找到人自己家里养的肯卖给你。

18、牛肉烧青菜

——苏北名菜之一。

19、芹菜炒香干

——关键在香干上,用的是当地特产“界首茶干”,当年乾隆下江南时的御用食品,有兴趣的可以去百度。

20、红烧鳝鱼

——据说吃多了会精力过旺,比海鲜吃多了更甚。

21、茨菇焖咸肉

——茨菇是特产,最佳的哮喘食疗品,别的地方很少见到。

22、鱼头焖鱼丸

——这个主要在鱼丸的制作功夫,当地的鱼丸是和嫩豆腐一样嫩的。

23、老鸭煲

——家常菜,当地人的冬令进补佳品,高邮的麻鸭是中国四大名鸭之一。

24、糖醋排骨

——淮扬菜系以做工考究著称,精选的排骨要先水煮后油炸再裹糖醋,外酥里嫩。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600字_作文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600字 西安,我妈妈的故乡,也是我的家乡。十三朝古都,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见证着一个个王朝的兴衰,见证着一次次兵荒马乱的动荡。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这座城市渲染得别有一番韵味,许多人因此来到这里。但吸引我的不止是西安的历史,更多的是它那无穷无尽的美食。 在我心中,陕西美食也有一个排行榜。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前两位。 第一道:肉夹馍。 这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小吃,一个馍,加一点儿肉,听起来配料好简单,但做的时候就一点儿也不简单了。单单是那个馍就不好做,自己很难做出来,只能买。肉就更复杂了。 但是,当馍在锅里热得香飘千里时;当肉在馍里流着油时。一切的不简单,一切的麻烦一扫而空,脑子里只装得下一个词:吃。麦香来自馍,肉味来自馅,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味道绝妙。我相信,那些坚定的减肥者们看到它,也会流口水。 第二道:凉皮。 说到凉皮,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词大概是“麻酱”。但我要说的,并不是经典的麻酱凉皮,而是另一种,不大常见,但很好吃的凉皮。 我并不喜欢麻酱的味道,黏黏的,还有一种怪怪的味道。因此,我爱上了清清爽爽不加麻酱的凉皮。它虽然没有芝麻的香味,但十分爽口;它虽然少见,却也是佳肴。色、香、味三点,它全

有了。色、香来自辣椒油和醋,味中有米皮的滑润与爽口,有辣椒油的香和辣,有醋的酸,有豆芽的脆……真是一场味觉的盛宴。 来到西安,可赏、可玩、可吃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以上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很多美味值得去探索。 西安,这座千年古都、美食之城将我深深地迷住了。 舌尖上,有一个故乡,它叫我流连忘返;舌尖上,有一种味道,它将我带回那古老的城墙脚下,带回壮观的兵马俑,带回连绵的秦岭。家乡的味道让我回味无穷,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味道。

“舌尖上的家乡”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舌尖上的家乡”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及答案 导读: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l)【猜一猜】请你仔细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家乡常见食品)。(2分) ①肚子鼓鼓小胖子,身上穿着黄缎子,满脸长着大麻子,老家是个火炉子。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夸一夸】一盘菜,一盆汤,一道点心……或朴素,或精致,鲜活着我们的生活。请你夸一夸你所喜欢的一种家乡美食(上面三则谜语的谜底除外),可以描写色香味,也可以说明制作过程。(2分) __________ (3)【品一品】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道的,不仅有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有我们的心。细细品味,舌尖上有满满的希冀和祝福,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一说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2分)

示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酥饼②面条③油条(任选两则,如果三则都做,按顺序改前两则;每小题1分) (2)…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答案(本题在答案的第八页)… (3)示例一:长寿面――细细长长,软而可口,祝福人们幸福绵长,健康长寿。示例二:年糕――“糕”谐音“高”,祝福人们生活步步高。示例三:粽子――翠绿的粽叶,软糯的滋味,蕴含着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由衷的敬意。(内容贴切1分,语言表达得体1分)【考点直击】本题属综合性学习,综合考查学生的实践探究、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思路点拨】第(l)题要抓住“家乡常见食品”这一范围思考;第(2)题要关注表达方式:描写或是说明;第(3)题要围绕“家乡美食”,调动生活积累来回答。 【方法归类】平时要多关注社会,关注家乡,多积累,针对题目要求思考和表达。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差异 英美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 一、英美语言差异 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 词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 二、英美生活习俗差异 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 从服饰上看,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 从饮食上看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老美的最爱便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对于生活节奏极快的老美来说,五分钟就能搞定的汉堡薯条显然要比规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于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的结果,便是老美的街头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显然要比标准身材的人多得多。这样的饮食习惯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美国人的生活,雷厉风行,不向英国人那般拖沓,那样注重细节。 另外美国人除了过和英国人一样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感恩节等。

江苏省各大城市排名

江苏省各大城市排名(吐血之作,绝对要快点分享) 来源:尤磊*尤祈霖的日志 江苏是中国古代吴越文化、长江文化的发祥地。现对江苏省1个副省级城市(南京)和12个地级城市(扬州,徐州,苏州,镇江,淮安,常州,连云港,无锡,泰州,南通,盐城,宿迁)的各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拟出以下12种全方位的排名 1,最让全国人民心服口服的排名(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城市环境,人文历史,文化底韵,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程度,区位辐射,教育实力,科技发展等11个公认指标进行的排名):南京(全国第6),无锡(全国第15),苏州(全国第20),常州(全国第27),徐州(全国第46),扬州(全国第47),镇江(全国第49),南通(全国第53),连云港(全国第72),泰州(全国第75),盐城(全国第83),宿迁和淮安(100名开外,无从考证) 参考200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排名榜”。国家首次对各大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的排名,官方数据,应该更有说服力! 2,最具大城市优势的排名(各市主城区人口,不包括各县市人口排名):南京(480.38万人),苏州(220.75万人),无锡(220万人),徐州(120万人),扬州(115.13万),镇江(110.36万人),常州(80万人),淮安(73万人),南通(70万人),盐城(68.6万人),连云港(64.74万人),泰州(60万人),宿迁(25万) 3,最能体现“人多好办事”这句真理的排名(各市总人口排名,包括各县市人口排名):徐州(910万人),盐城(795万人),南通(775万人),南京(640万人),苏州(598.85万人),淮安(517.68万),宿迁(515万人),泰州(497万人),连云港(460万人),扬州(457.19万人),无锡(442万人),常州(348.9万人),镇江(267.21万人) 4,最美名远播的排名:(各城市在全国及世界知名度的排名):南京,苏州,徐州,扬州,无锡,连云港,镇江,常州,南通,泰州,盐城,淮安,宿迁 在全国及海外知名度方面,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的南京,其历史馈赠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言而喻。其他城市方面,江南古城苏州,烟花三月的扬州,以及沉积了几千年秦汉文化的徐州在五湖四海之内也有着较大的知名度。 5,最让苏南人津津乐道的排名(GDP总量排名):苏州(3450亿元),无锡(2350亿元),南京(1930亿元),南通(1220亿元),常州(1090亿元),徐州(1070亿元),盐城(865亿元),扬州(760亿元),镇江(740亿元),泰州(670亿元),淮安(480亿元),连云港(410亿元),宿迁(315亿元) 参考2004年全国各大城市GDP总量的数据报告。很明显,常州的经济地位已经日落千丈了,甚至落到了南通的后面。另一方面,苏北老大徐州的经济地位已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舌尖上的_____ 课外阅读理解提高(含答案)

舌尖上的_____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 1.舌尖上的_____ ①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 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的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 ②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肉体和精神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 着血亲之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_____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_____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却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 ③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 喜好更是欲罢不能。 ④不能常伴父母身边和日子,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想念家里的一碗饭一 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 ⑤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上好的肋排,配以笋 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 ⑥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 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在等待中点点凝聚。 ⑦我总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 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一切的辛劳换来沉甸甸的爱于一锅美味之中融聚。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 ⑧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 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 ⑨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 【说明:因命题需要,所选文章内容有修改。】 结合对全文内容的理解,摘录文中词语将标题补充完整。 请在第②段空白处补充一组关联词。 说说第③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作者说“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那么你舌尖上记忆最深刻的又是什么呢?请仿照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写法,呈现一道美味。

《舌尖上的家乡》策划书完成

农林科技学院团学活动策划书 “舌尖上的家乡”饮食文化交流赛 农林科技学院 食尚学社 二〇一四年十月十日

《舌尖上的家乡》主题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繁荣校园文化生的 第二课堂,正成为大学生充实校园生活、参与学校活动、延伸求知领域、扩大交友范围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社团自创建以来一直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升在校学生对食品专业的兴趣为目标,坚持开展有特色的、有价值的社团活动,如:第一届大学生水果拼盘大赛,凉菜大比拼等。近期,我社团将举行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活动,旨在为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提供一个舞台——促进各方地域同学间的交流,互相学习特色文化,了解各地美食。 二、活动主题 品天下佳肴唯家乡最美 三、比赛内容 此次比赛以“家乡美食”为参赛主题,各参赛者需按照《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模式,模拟其语句风格,以MV或PPT的形式,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 各组选手作3-5分钟的纪录片,要保证图片、语言、音乐、节奏的搭配等。各组1人,由评委组,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给予获奖者荣誉证书和奖品。 四、活动对象 农林科技学院学生及食尚学社全体会员 五、比赛时间

2014年十一月(具体时间待定) 六、比赛地点 预决赛地点:信息楼501(暂定) 七、参赛资格 1、比赛参赛人员主要是农林科技学院学生及食尚学社全体会员。 2、此次比赛为个人赛,不能组队。 八、报名方式 由实践部发放报名名单,并在11月29日晚之前统一收回;交还报名表时请附带各参赛选手的作品(选手亦需备份作品,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九、比赛形式 各参赛者需按照《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的模式,模拟其语句风格,以MV或PPT的形式,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时间控制在3-5分钟之内。 十、比赛规则 1、参赛作品需附有名称。 2、参赛选手需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完成比赛。 3、参赛者应自觉遵守赛场秩序,不得无故缺席、迟到、中途退场等,比赛开始后十分钟未到者,视为主动弃权。 十一、比赛流程 1、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 2、嘉宾致辞; 3、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及宣读《比赛规则》;

英美文化差异

英美文化差异 英国人和美国人虽然说着相同的语言,却有着许多完全不同的处事态度与生活习惯。在很多生活细节上,你一眼就能区分出高冷的英国人和不拘小节的美国人。 一、语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相当密切。著名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在描述语言与文 化的关系时说:“语言永远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文章所表达的意思都 直接或间接地与所属文化相关联。归根结底,离开了相关文化,词汇就失去 了意义。文化的不同自然而然意味着语言的不同……”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包 括语言差异。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并不是两种独立的语言。众所周知,美国是由英国 在北美的殖民地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而独立的国家,英语也是被移民美国的英 国人带去的。在过去的几百年时间里,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的发展各不相同,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大。这些差异体现在发音、拼写、词汇等方面。 正如每个地方有自己的方言一样,英美两国由于地理位置相距甚远,发 音规律各不相同。这也正是为什么人们把英语发音归为英音和美音两类。在 拼写上,美国英语较之英国英语更简洁,更接近发音,如color(美)/colour(英),realize(美)/realise(英),theater(美)/theatre(英),prolog(美)/prologue(英)。英美语 言在词汇方面的差异体现在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表达同样的意思时选词倾向不同,如flat(英) /apartment(美),lift(英)/elevator(美),rubber(英)/eraser(美),postbox(英)/mailbox(美),film(英)/movie(美)。 二、人口 英美两国同为移民国家,但人口组成各不相同。 英国是由历史上不同时期从欧洲入侵英国的不同人种组成,包括伊比利 亚人(Iberians)、凯尔特人(Celts)、古罗马人(Romans)、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s)、北欧人(Danes)、诺曼人(Normans)。其中入侵英国的日尔曼

舌尖上的家乡美食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舌尖上的家乡美食教 学设计

《舌尖上的家乡美食》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性质: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力求在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方面有所突破。生活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了解各家乡的特色美食。开放性:让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祖国的各色美食。活动性:通过动手做,亲口尝的方式,让学生品味家乡的美食。 (二)理论依据:运用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 直接体验:让学生在“寻美食、品美食”中感受家乡美食。 间接体验:通过家长们讲美食的故事,听美食专家讲美食,体会家乡美食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分析本册教材: 《舌尖上的家乡美食》是首师大版道德与法制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第三个主题《家乡的物产和美食》的一个教学活动。 1、我的家乡在这里 一、可爱的家乡 2、我的家乡的故事多 1、我的家乡风景美 二、家乡画中游 我的家乡 2、我的家乡古迹多

1、找找家乡的物产 三、家乡物产多 2、尝尝家乡的美食 1、家门口的变化大 四、家乡变化大 2、家乡变化说不尽 (二)横看教材: 《舌尖上的家乡美食》这课内容在很多版本的教材中都是用过,如: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粤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另外有很多其他课程,如综合实践课程、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家长进课堂活动也都涉及了这方面的内容。所以,本课要结合各家之所长,并能够突出本课的特色。 (三)纵看教材: 在整个首师大版教材中,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中也涉及了《家乡美食》这一部分内容。但由于四年级学生年龄大,教材把内容设定为通过了解家乡的饮食文化,从而了解自己的家乡,并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因此,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家乡美食这一内容就不能与之重复,并且还要为其奠定基础。 (四)重新审视教材: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力求发挥教材的作用,突出本课的教学特点,适应本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我重新审视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突破。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苏北四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 参考公式:1.柱体的体积公式:,其中是柱体的底面面积,是高. 2.圆锥的侧面积公式:1 2 S cl =,其中是圆锥底面的周长,l 是母线长.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已知集合2{0}A x x x =-=,{1,0}B =-,则A B = ▲ . 2.已知复数2i i z += (i 为虚数单位),则的模为 ▲ . 3.函数y 的定义域为 ▲ . 4.如图是一个算法的伪代码,运行后输出b 的值为 ▲ . 5.某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对该地区模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随机抽取了150分到450分之间的1 000 名学生的成绩,并根据这1 000名学生的成绩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成绩在[250,400)内的学生共有 ▲ 人.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0x y -=,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 7.连续2次抛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的正方体),观察向上的点数,则事件“点数之积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 . 8.已知正四棱柱的底面边长为3cm ,侧面的对角线长是,则这个正四棱柱的体积是 ▲ 3cm . 150 200250300350400 450 (第5题) (第17题) a 0 1 2While 62 End While Pr int a b I I a a b b a b I I b ←←← ←+ ←+ ←+ … (第4题)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四集家常解说词

第四集《家常》 家,生命开始的地方,人的一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在同一屋檐下,他们生火、做饭,用食物凝聚家庭,慰藉家人。平淡无奇的锅碗瓢盆里,盛满了中国式的人生,更折射出中国式伦理。人们成长、相爱、别离、团聚。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太行山,中国东部的地理分界线。地质运动造就的峡谷,裸露着 10 亿年前的石英岩。山谷相连,耕地稀少。赵小有和小儿子必须抓紧时间,在白露前完成收割。玉米是唯一种植的粮食,夏季的高温,让它们过早成熟。悬崖边缘的这块土地,总计 1000 平方米,种植玉米,全年能带来 2000 元收入。5 公里外的祖屋,老伴程荣花的工作同样艰巨。这种来自南美的谷物,在中国有 400 年的种植历史,重达 300 公斤的石碾,将玉米研磨成粉,以便制作食物。 小儿媳挖来土豆,大儿媳也赶回帮厨。在婆婆的调度下,她们要给全家人做一顿午餐。玉米粉需要加入白面增加黏性,以前白面珍贵,只能用树皮替代。就是用这样的方法,这样的心思,程荣花养活了全家。秋收是大事,全家人都要出力。这条孤悬于崖壁上的隧道,是村庄与世界相连,全村人徒手开凿,用了整整 30 年。玉米面糊和上韭菜段,做成焦香可口的小凹馍,最能讨全家老少喜欢。运用杠杆原理把面团挤压成长条,北方人称它为饸饹,饸饹床架在灶沿上,面条成形后直接入锅。只要把谷物研磨成粉,每一个山西人都是制作面食的天才。 同样是面食,山西中部的霍州,做法更精致。一双巧手,让日复一日的食物和日子,都显得不再单调乏味。新婚的女儿回门,娘家会制作枣花馍。馍的数量和花样,代表了对女儿的疼爱程度,没有一个母亲会怠慢。蒸,是中国家庭烹饪最经典的形式。湖北天门,主妇们懂得充分利用热量,让菜与饭同时完成烹饪,不仅原汁原味,还能保持食物的外形。 寡淡的饸饹,必须搭配浓烈的卤子才能出彩。这顿饭过后,还有更繁重的劳动等待着丈夫们。桌椅出现之前,中国人吃饭是分食制。经过了 1400 多年,才开始围桌合餐。四代同堂为丰收团聚起来,尽管是最普通的家常饭菜,也要讲究落座的顺序和朝向。祖爷爷 90 岁,一辈子做农事,正对院门的座位要留给他,这是传统中国长幼尊卑的秩序。吃着自己种的粮食,一家人因为勤劳而感到踏实。无论天南海北,只要属于家庭的重要时刻,中国人都会团聚在餐桌周围,感受着血缘亲情的凝聚和抱团生存的力量。这,也是一个家族在严酷环境下生生不息的奥秘。 离开农耕的土地,1000 公里外,是中国最繁华的都市。子钰,今年 16 岁。5 年前,她从河南来到上海求学。母亲正准备晚餐,母女俩租住在学校附近,15 平方米,没有独立卫生间,四户合用厨房,但房租便宜,这是她们在上海的家。这群少年的经历大多相似,来自中国各地,学习乐器超过 10 年,经过严格的选拔,他们的目标是成为演奏家。子钰 4 岁学琴,为求学去过武汉,到过北京,被上海的学校录取后,母亲辞去工作全职陪读,她们的

谈谈英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异同

谈谈英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异同。 一、英美语言差异:尽管英美两个国家都是讲英语的,但是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是不相同的。英国人与美国人虽然说的都叫英语,但这两种英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有英式发音和美式发音两种。英国人的英语,相对而言,发音比较清楚,连读的部分较少,一般听起来相对比较字正腔圆;而美国人说英语,则秉持这能省则省,能连就连的原则,因此,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听英国人的发音相比较下会舒服得多,而如果要习惯美音,恐怕只有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才真正做到了。另外,两国在字词上的用法也有很多的不同。 二、英美生活习俗差异:英国人和美国人在自己日常生活习俗上也有区别。从服饰上看,英国2人非常讲究衣着,讲究绅士风度,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美国人则比较随便,想穿什么就是什么,以自己舒适为主,不会去介意别人的评价,别人也不会去评价。有的英国女士接待黄皮肤朋友时,专门涂抹上黄色面霜,以表示对朋友的亲近和尊重。美国人可方便多了,近几年,美国流行大花裤衩,校内校外,老老少少,都少不了它的影子。但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到处随意,在一些场合,他们也是西装革履,文质彬彬,很有些“绅士”的派头。但如果一看到没有旁人,这些“绅士”就原形毕露,鞋也脱了,领带也松了,扣子也解了,脚也搭起来了。从饮食上看两国的美食都像英语一样,是一个大杂烩,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影响。众所周知,英国是一个聚集了诸多绅士淑女的地方,而英国的饮食,也处处散发着英国上流社会应有的高贵气质,从选材到烹饪,再到餐桌上的一言一行,英国人无不将细致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在餐桌礼仪上,不能在餐桌上说话,不能有餐具敲击的声音,刀叉的握法……几乎所有我们所了解的法式西餐的规则都被英国人所遵守而同样是吃饭,到了美国人身上,则就显得随意了许多。美国式饮食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一日三餐都比较随便。老美的最爱便是所谓的垃圾食品。对于生活节奏极快的老美来说,五分钟就能搞定的汉堡薯条显然要比规矩多多的西式大餐要吸引人的多。至于这种饮食习惯导致的结果,便是老美的街头行走的人中,大腹便便者显然要比标准身材的人多得多。这样的饮食习惯某种程度上也折射了美国人的生活,雷厉风行,不向英国人那般拖沓,那样注重细节。另外美国人除了过和英国人一样的节日外,还有自己的感恩节等。 三、美国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平等和自由,体现在教育上就是美国的教育体制具有多元性、开放性(向不同层次学习能力和经济条件的人开放)、国际性、灵活性(各种不同性质的学校满足不同目标的人的需要,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制度)的特点,使美国教育既能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要,确保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又能满足并充分发挥不同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使教育充满活力和生机。而英国人的保守与严谨,体现在教育上就是严谨的学风,完善的教育体系。它拥有一套严格的质量监控体制,各大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与科研水平评估结果向全世界公布,英国的高等教育会定期受到检查。英国大学的科研水平长期保持了一个很高水平,也是与这个质量监控体制分不开的,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发明起始于英国,比如第一只克隆羊,就培养于爱丁堡大学。英国教育的质量也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考核上,有的专业可以用“残酷”来形容,被淘汰而拿不到学位的也大有人在,英国老师通常不会因为学生只差一点而放学生一马,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风度有力地保证了教育质量。 两个国家,两种文化,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风格,竟都共同代表着世界教育

苏北盆地区域概况

] 第一章区域地质背景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是古近系阜宁组( E1f ) 碎屑岩沉降深度最大的一个凹陷。阜一段和阜三段砂岩是该凹陷油气勘探的主力储层。由于位于高邮凹陷南部深埋的阜宁组砂岩储层经历了复杂的成岩作用, 储层变得致密, 有效储集空间主要由次生孔隙组成, 随着勘探工作的深入, 如何在致密储层中寻找次生高孔隙发育带和可能的岩性圈闭, 已成为当前在高邮凹陷阜宁组中进一步进行油气勘探的难点与突破点。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是储层孔隙发育与分布研究的基础[ 1] 。成岩作用是一个复杂过程, 它可能没有一个确定的规律可循, 而且在一个沉积体系中的作用常常是不均匀的, 但总的成岩变化趋势是使岩石的组合方式向着成分和组构更加稳定和平衡的方向发展[ 2] 。为此, 沉积岩( 物) 在整个成岩作用阶段会发生一系列矿物成分上的变化和岩石组构上的调整。储层的成岩变化直接控制着孔隙的存在、形成、发展和变化。压实作用造成孔高邮凹陷位于苏北盆地南缘( 图 1) , 东西长约 100 km, 南北宽约 20 ~ 32 km, 面积 2 670 km2。中、新生界沉积厚度达到 7 km, 是苏北盆地沉降最大的一个凹陷。隙减少, 胶结作用使孔隙被充填, 而溶解作用又会扩大孔隙[ 3] 。这些作用在成岩过程中反复多次进行, 并受埋藏深度、成岩温度、地层压力、地质年代、岩石的原始成分和组构, 以及油气水的运移和构造断裂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与控制[ 4] 。因此, 在综合上述地质参数条件下进行高邮凹陷阜宁组储层成岩相研究与区带的划分, 合理解释油气储集空间形成机理和有利孔隙发育区带, 为进一步寻找阜宁组中地层岩性油气藏提供储层地质依据。高邮凹陷是在晚白垩世仪征运动和古新世末期吴堡运动期间, 由于断块差异沉降而形成的一个自南向北依次为南部断阶带、中央深洼带、北部斜坡带箕状断陷湖盆。高邮凹陷古近系地层自下而上为阜宁组、戴南组、三垛组和盐城组。其中阜宁组与下伏泰州组呈假整合- 整合接触, 与上覆戴南组呈假整合接触, 根据大套岩性组合自下而上分为 4 段( 表1 ) 。其中阜一段与阜三段主要发育砂岩储层,阜二段与阜四段阜二段与阜四段主要发育暗色泥岩为主的烃源岩。按岩性特征和沉积旋回将阜一段划分为 4 个亚段, 阜二段划分为 3 个亚段, 阜三段划分为 3 个亚段, 阜四段划分为 2 个亚段[ 5]。

河南美食作文:舌尖上的河南家乡美食

河南美食作文:舌尖上的河南家乡美食 导读:篇一:我家乡的美食作文河南,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一谈到河南,我就有许多话要说,特别是河南的美食。 一谈到河南的美食,我就想到了烩面。 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是河南齐名的三大小吃。 每天中午、晚上,街上大大小小的面馆都会开张,店里面烩面味香飘四溢,令人忍不住吃上一碗。当烩面上来的时候,顾客接过面,拿起筷子,把面拌匀了,“呼呼啦啦”的吃起来,不一会儿,一碗烩面被吃得干干净净。 烩面的味道好不好,取决于它的汤、面和辅料,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 面则是用优质高筋白面粉,兑以温开水和成很软的面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放置一段时间,再擀成四指宽,二十公分长的面片,外边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码好,用塑料纸覆上备用,等要吃的时候,就把它拉成面条,这样吃起来才会有口感。 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菜。一碗香喷喷的烩面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我爱吃河南的烩面,更爱河南那豪爽的味道。 篇二:家乡特产 我的家乡在河南,我爱家乡的花生!

在秋天的季节里,我的家乡会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民伯伯到田中收了许多的粮食,为冬天能过一个开心的春节。 今年我在家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一起忙着收花生,正在这时,我忽然想起一个谜语:麻布衣裳白夹里,大红衬衫裹身体,白白胖胖一身油,建设家乡出力气。我想你们一定猜出来了吧!对!就是花生!你们可真聪明! 到了第二天,妈妈给我们煮了一大锅花生,剥开花生皮,就看到红红的花生豆豆,我和弟弟馋得口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流。妈妈看到了笑着说:“你们这俩小馋猫,花生煮好了,你们开动吧!”于是我和弟弟迫不及待的伸出了手,忙乎起来。满满一大盆花生转眼就化成了满地的花生皮了!真是太好吃了,摸着鼓起的小肚子,我和弟弟对着脸笑起来了。 我家乡的花生真是好吃得不得了,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来,我的家乡不只有花生,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特产,你来了,热情的河南人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的! 篇三:舌尖上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河南濮阳,这里有很多特色小吃,最有名的莫过于洛阳的水席、开封的包子、郑州的烩面了,这里面,我最喜欢吃的就是烩面。 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工作节奏的加快,烩面已成为中原地区有口皆碑的佳肴,经营羊肉烩面的饭店林林总总,遍布华街冷巷,乡镇、农村也陆陆续续开起了大大小小的烩面馆。 烩面如此美味,制作起来当然甚是考究。烩面的面选用优质面粉加以盐碱,用温开水和成细腻润白,比饺子面还要软的面团,待筋道十足后,放置若干时间,制成四五指宽、十几公分长的面片,外抹食用油防粘,片片码齐,也可用塑料纸

苏北四市2017一模数学试卷

苏北四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测试 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已知集合{}{}2,0,2,3A B =-=-,则A B = . 2、已知复数z 满足(1)2i z i -=,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的模为 . 3、某次比赛甲得分的茎叶图如图所示,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则剩下4个 分数的方差为 . 4、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则输出S 的值为 . 5、从1,2,3,4,5,6这六个数中一次随机地取2个数,则所取2个数的和能被3整除的概率 为 . 6、若抛物线2 8y x =的焦点恰好是双曲线22 21(0)3 x y a a - =>的右焦点,则实数a 的值为 . 7、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高都是2,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 8、若函数()sin()(0)6f x x π ωπω=->的最小正周期为15,则1 ()3 f 的值为 .

9、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23323,23S a S a =+=+,则公比q 的值为 . 10、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R 在上的奇函数,当0x >时,()23x f x =-,则不等式 ()5f x -≤ 的解集为 . 11、若实数,x y 满足1 33(0)2 xy x x +=<< ,则313x y + -的最小值为 . 12、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 a b ==+,则a 与2a b -夹角的余弦值为 . 13、已知,A B 是圆22 1:1C x y +=上的动点,AB =P 是圆222:(3)(4)1C x y -+-= 上的动点,则PA PB +的取值范围为 . 14、已知函数32 sin , 1()925,1 x x f x x x x a x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评语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评语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数不尽的美食,舌尖上的家乡又是什么味道的呢?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舌尖上的家乡作文评语的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评语精选 1. 文章选材新颖这件事乡村生活气息浓郁富有儿童情趣读后令人身心愉悦舒畅 2. 本文取材真实生活选材恰当很有新意段落分明过渡自然情趣盎然可读性强 3. 全文节奏明快语言清新始终洋溢着诙谐与风趣读来其乐无穷 4. 对生动而详细的叙述是本文的一天特色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与细致这是文章成功的一大要素 5. 本文内容生动丰富语言新颖清爽结构独特合理 6. 本文是一篇较为成熟的叙事明理之作文章以准确流畅的语言展示了实验的全过程跌宕起伏妙趣横生小作者观察仔细叙述时井然有序 7. 对实验现象的描写能切中要害详尽而全面文章体现了自然科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读来饶有兴味 8. 文章开头交待得十分清楚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处寥寥数语显示了作者探索科学奥秘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心催人奋进

9. 简单交待时间地点和结果 10. 语言简练规范开篇吸引人 11. 以开头较有新意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12. 开篇简明扼要精炼有序;重点描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3. 以景喻情开头颇有新意;倒叙开头渲染意境 14. 开头直奔主题也是一种写法 15. 开头很活泼拟人化手法的运用使开头显得活泼 16. 反问句开头吸引读者 17. 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18. 开头点题用词很吸引人 19. 作者构思巧善于选点展开行文跌宕起伏耐人寻味语言活泼明快富有情趣故事虽平凡感情却真挚充沛感人文章结尾不落俗套给人以欲还休的感觉 20. 事例叙述得生动具体人物的言行符合各自身份特点可见你是个生活的有心人文章来源于生活因此语言虽然不怎样优美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 舌尖上的家乡作文评语推荐 1. 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2. 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3. 语言基本通顺,偶有不畅。

舌尖上的味道作文

舌尖上的味道作文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舌尖上的味道作文(一) 舌尖上的初一 不知不觉,小学已从笔尖上和日记里悄然离去,带走了生命的一抹亮色和一缕缕天真无知。在六年级过后的那个夏天,我们暂时放下了那对曾载着我们掠过三个年头的羽翼,好好的休息一阵。站在八月的尾巴,我走进了我的初中生活,初中特有的味道,强烈的刺激着我的味觉,忽地伸出舌头,触到了酸酸甜甜的滋味…… 草莓味的初一 告别了同窗六载的同学们,告别了有些散漫的初中生活,新鲜亲切的环境,各具风采的老师,充满个性的同学,一波波的冲撞着我的眼帘,于是常常会有种酸酸的感觉,使得我禁不住的流泪,有些失落,有些胆怯,有时也会对自己胡来的多愁善感而哑然失笑。草莓,带着淡淡的酸味,如同我的初一生活。 榴莲味的初一 耳边响彻着老师的淳淳教导眼前闪过老师对我们苦口婆心相劝的画面,无形中,挥别一月的硝烟味,有从这个新的集体中弥漫开来,教学进程的一步步加快,老师的批评也愈加简单,于是在每天晚上,我又多了项新的功课——预习。眼看着窗外一道道明亮的灯光逐渐熄

灭,低头望见几科尚未复习的书本,只有无奈的叹几口气,强打起精神来,继而又一次开始奋笔疾书。唉,榴莲,入口的苦涩让我难以下咽,正如我的初一生活。 舌尖上的味道作文(二) 有人说,年味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年味是大红大红的春联;还有人说,年味是长辈对晚辈宠爱的压岁钱……在我看来,年味就是家乡那传统喜庆特色的食品——红团。 大年三十的前几天,家乡那浓浓的年味便随着数九的寒风扑面而来。家家户户开始蒸红团,寓意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这一天,全家人围在“大笠孤”四周,工序配合默契。有经验的长辈先用开水将上等的糯米粉和红色的食用色素混合好反复揉、和成面团,捏成薄饼状的皮;能干的主妇把绿豆或糯米做的馅做捏成一个团,轻轻地放在皮内慢慢包好;光溜溜的样子当然不好看,好奇的小孩子们把红团放进一个木制的模具里,用手轻轻地一压,各式各样吉祥的图案就上好了;主妇们赶紧搭手接过,在红团下面垫上一张剪好的艾叶;上蒸笼、大火蒸这重活得喊男人帮忙。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美满,享受热闹的美、新年的味。 红团的名字不仅吉祥,看相也非常好。蒸熟的红团上拱下平,呈球状,红艳艳、亮闪闪的样子讨人喜欢。上面还有精美的“纹身”,下面垫着深绿的艾叶。过年的供品中,家家必备一盘红团。远远望去如同一朵朵绽开的鲜花,让人赏心悦目。轻轻一吸,糯米掺和着艾叶的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垂涎三尺。

舌尖上的记忆初中满分作文三篇

舌尖上的记忆初中满分作文三篇 篇一 从前,我脚一踏进门,喊一声“我回来了”,迎接我的就是母亲那淳朴的笑容和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每当我看着那香气四溢的美味时,内心就油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恨不得把它们一扫而光。吸饱了它的香气,然后美美地端起盘子。将他一股脑儿地吞下,美滋滋地摸着涨鼓鼓的肚子,怀着满心欢喜,到书桌旁开始做作业。每天,我就怀着这样喜悦的心情迎接每个晚上的作业。 但是,同样的东西,吃多总会腻的,我开始埋怨母亲做的菜、回绝这些我从前认为的佳肴。 有一次,我去外地旅游。据朋友说,这个地方有很多有名的小吃,去此地游玩,不品尝此地的名小吃等于白来。于是我决定去看看朋友们所谓的名小吃。来到小吃一条街,看着琳琅满目的吃食,我不禁眼前一亮。快步跑到小吃摊前,果断买下了这个东西尝一口,那个东西品一品。 第一天吃着这些所谓的名小吃,果然不错,第二天还能再品尝这些吃食,到了第三天这些美食再也勾不起我的兴趣了。突然很想吃母

亲为我做的家乡菜,恨不能立即放弃继续旅游,回家让母亲为我做一大桌子使我现在口水直流的家乡菜。 终于,我拖着怠倦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看着久违的家乡菜,心中不觉一震。闻着那浓郁的香味,眼中那浑浊的眼珠也突然明亮了起来,看着那鲜亮的菜肴,我禁不住迅速拿起筷子,风卷残云般把菜送往嘴里,隐藏在我心中的那份激动又被激发了出来。我突然领悟到,原来我舌尖上碰撞的不单单是美食,而是对母亲的记忆,对家的思念呀!舌尖碰撞着美味的菜,我内心里那份对母亲的回忆也渐渐涨了出来,溢到了心头。 舌尖上与母亲做的菜的碰撞,并不是只感受到美味,还有我对母亲那爱和宠的浓浓的思念。这种思念,就像梦寐以求的食物一样,在舌尖上回味无穷。 篇二 下了一夜的雨,下了一夜的情节。那舌尖上的记忆还在那里,你给我的爱还停留在老地方。 散漫的行走在这小巷里。刚刚下的雨将风也夹杂上了泥土的气息。湿润的沥青路向远方伸长,伸长……是要去那属于我太奶的,叫做天

(完整版)舌尖上的经典语录

舌尖上的中国经典语录 导读:本文是关于语录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今天,从大雨到肉,到家常小菜,煎饼几乎可以包裹一切,并且多寡随意,但对地道的山东人来说,最适合卷在煎饼里的,似乎还是一根大葱,山东人最看重质地和口感,煎饼入口回甘,但对人的咬合力是一个挑战。 2、舟山到上海的鲍鱼,珠海到成都的石斑,广西到北京的蔬菜,昆明到新疆的菌类,今天的物流和今人的胃口,大大加快了食材迁徙的速度,路途之上,行色匆匆的已经不止是人,食物也在传播流转,聚散之间,衍化出不同的形态和风味。这口大锅,当地人称作鏊子,加工的是山东标志性的主食——煎饼。 3、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 4、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5、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6、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况味和回味他 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7、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8、一勺鱼酱,足以让最平常的食材陡然变得酸楚动人,这是一

年中最美味的团聚,也注定是一顿百感交集的晚餐。 9、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若以人情世故来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让人叫绝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动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击节的相见恨晚。 10 、人类活动促成了食物的相聚,食物的离合,也在调动人类的聚散,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 11 、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12 、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13 、在厨房里,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不仅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14 、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的更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的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15 、做腌鱼首先要制作甜米,糯米淘洗干净,上灶蒸,等糯米熟透,加酒曲发酵,鲤鱼吃饱了稻花,正是最肥最甜的时候,与其说捕获食材,不如说更像是是一场户外亲子游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