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旋转状态下的齿轮非线性模态分析

高速旋转状态下的齿轮非线性模态分析

高速旋转状态下的齿轮非线性模态分析
高速旋转状态下的齿轮非线性模态分析

基于abaqus的齿轮模态分析

基于ABAQUS 的直齿圆柱齿轮模态分析 余西伟 (上海大学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 200072) 摘要:齿轮是最常用的零部件之一,起到了传递扭矩的作用。为了研究齿轮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影响因素,改善齿轮的动态特性,本文运用SolidWorks 三维建模软件建立齿轮建模,并运用ABAQUS 和振动分析理论对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用Lanczos 算法提取固有频率,得到齿轮的模态和振型,为优化齿轮的结构设计提供支持。 关键词:模态分析;ABAQUS;固有频率;振型 Modal Analysis of Spur Gear Based on ABAQUS (School of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China) Abstract: T he gea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arts, transferring the torque effect.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ear’s natural frequency and vibration mode and improvin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The gear model established by 3D model software SolidWorks was carried on modal analysis by the software ABAQUS and the vibration analysis theory. The modal and vibration model was extracted by using Lanczos algorithm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gear. Key words: modal analysis; ABAQUS; natural frequency; vibration mode 0引言 齿轮是依靠齿的啮合传递扭矩的轮状机械零件。齿轮通过与其它齿状机械零件(如另一齿轮、齿条、蜗杆)传动,可实现改变转速与扭矩、改变运动方向和改变运动形式等功能。在工作过程中,齿轮可能会由于机械振动而产生噪声,这样会降低齿轮的啮合精度和传递效率,从而影响齿轮的寿命。 本文以ABAQUS 有限元分析软件为平台, 对齿轮进行模态分析, 提取了前6阶固有频率与振型, 通过不同材料和腹板倒角的齿轮选择,对固有频率与振型变化趋势的分析, 为齿轮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及提供了设计依据, 同时为进一步的动力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 指结构在各频率下的动态响应, 一个系统的动态响应是其若干阶模态振型的综合。对于一般的多自由度系统来说,运动都可以由其振动的模态来合成,有限元的模态分析就是建立模型模态进行数值分析的过程,其运动微分方程是 )}({)}(]{[)}(]{[)}(]{[t F t x K t x C t x M =++? ? ? (1) 其中 {M}--质量矩阵;

ansys齿轮模态分析

基于ANSYS 的齿轮模态分析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最重要的传动部件,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生产领域中,经常用在重要的场合;传动齿轮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周期性载荷力的作用,有可能在标定转速内发生强烈的共振,动应力急剧增加,致使齿轮过早出现扭转疲劳和弯曲疲劳。静力学计算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有必要对齿轮进行模态分析,研究其振动特性,得到固有频率和主振型(自由振动特性)。同时,模态分析也是其它动力学分析如谐响应分析、瞬态动力学分析和谱分析的基础。 本文运用UG 对齿轮建模并用有限元软件ANSYS 对齿轮进行模态分析,为齿轮动态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模态分析简介 由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可得齿轮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M X C X K X F t ++= (1) 式中,[]M ,[]C ,[]K 分别为齿轮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分别为齿轮振动加速度向量、速度向量和位移向量,{}X 、{}X 、{}X 分别为齿轮振动加速度向量、速度向量和位移向量,12{}{,, ,}T n X x x x =;{()}F t 为齿轮所受外界激振力向量,{}12{()},,T n F t f f f =。若无外力作用,即{}{()}0F t =,则得 到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在求齿轮自由振动的频率和振型即求齿轮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时,阻尼对它们影响不大,因此,可以作为无阻尼自由振动问题来处理 [2]。无阻尼项自由振动的运动方程为: []{}[]{}0M X K X += (2) 如果令 {}{}sin()X t φωφ=+ 则有 2{}{}sin()X t ωφωφ=+ 代入运动方程,可得 2([][]){}0i i K M ωφ-= (3) 式中i ω为第I 阶模态的固有频率,i φ为第I 阶振型,1,2, ,i n =。 2.齿轮建模 在ANSYS 中直接建模有一定的难度,考虑到其与多数绘图软件具有良好的数据接口,可以方便的转化,而UG 软件以其参数化、全相关的特点在零件造型方面表现突出,可以通过参数控制模型尺寸的变化,因此本文采用通过UG 软件对齿轮进行参数化建模,保存为IGES 格式,然后将模型导入到ANSYS 软件中的方法。设有模数m=2.5mm ,齿数z=20,压力角β=20°,齿宽b=14mm ,孔径为¢20mm 的标准齿轮模型。如图1

模态试验分析系统

模态试验分析系统 系统简介 模态试验与分析系统是指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获得激励(和响应)数据,经动态信号分析与模态参数识别,确定机械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和模态参与因子等揭示结构动态特性的参数。模态实验广泛应用于振动排故、状态检测、故障诊断和结构健康监测,以及动态响应预报、结构动态修改、有限元模型修正、动态分析与设计、振动控制等。 系统特点 ★快速几何建模 1、集成交互式几何建模模块,实现节点、连线、多边形、3D对象的交互式选择、移动、旋转、放大、删除、修改等功能 2、可定义总体坐标和局部坐标,具有笛卡尔、柱、以及球等三种坐标系统,各种坐标系统间转换方便 3、可实现线段、直线、矩形、梯形、扇面、椭圆、圆台、球体等规则3D对象的快速建模,还可自

定义三维单元库 4、除了交互式几何建模,模型几何信息也可通过配置信息界面直接进行修改、添加、删除等操作 ★快速、易用的信号分析功能 1、向导式的信号处理参数设置,实现趋势去除、时域抽取、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加窗函数等功能 2、 FFT长度:基2整数,根据实测数据自由可选;重叠:0%~83%,可从下拉列表中选择;平均次数:用户自定义;窗函数:矩形窗、汉窗、海明窗、平顶窗、指数窗、力窗、指数窗等;分析频率范围:采样频率的1/2或1/2.56 3、功率谱估计:自谱、互谱、功率谱密度矩阵、半功率谱密度矩阵 4、单输入多输出(SIMO)的频率响应函数(FRF)估计:H1、H2估计 5、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频率响应函数估计及相干函数估计 6、多线程支持的信号处理过程,并可采用不同设置参数重复进行 ★灵活的二维\三维图形显示、控制和输出 1、提供专用的二维曲线与三维图形控制面板,以及鼠标、快捷键、菜单等多种控制方式 2、多种曲线表达方式,诸如频率响应函数的幅值(线性、对数、dB坐标)、相位、展开相位、实部、虚部、奈奎斯特图等 3、方便灵活的二维曲线显示与控制,网格、图例等元素可显示或隐藏,并能提供相应曲线的完善测量信息(测量节点、方向,是否原点测量等) 4、缩放(具有不同缩放状态的记忆能力)、选段、寻峰寻谷等实用功能 5、方便灵活的三维图形显示与控制,节点号、输入/输出标记、坐标轴等元素可显示或隐藏,并能轻易实现平移、缩放、旋转等功能 6、提供三维图形的俯仰、左右、前后等各向视图,能实现结构的框架线显示或着色面渲染 7、二维曲线和三维图形的各元素颜色均可自定义 8、基于OpenGL的三维图形动画控制,实现播放、暂停、帧播放、幅度控制、速度控制等功能 9、各种二维曲线和三维图形均可复制到操作系统剪贴板中,亦可一键存储为BMP或JPG文件 10、振型动画和ODS可直接输出成AVI文件 ★先进、准确、可靠的模态分析技术 1、EMA : 基于输入(激振力)、输出(响应)测量的试验模态分析技术 (1)单输入/多输出(SIMO)的全局模态识别技术,可识别得到全局模态参数 (2)多点激振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模态识别技术,具有识别高密度或重频模态的能力,是大型、复杂结构试验模态分析的理想方法 (3)单参考点和多参考点锤击法(MRIT)模态识别技术。 2、OMA: 环境激励下仅有输出(响应)可测量的运行模态分析技术,可以对桥梁、建筑、汽车、飞机、旋转机械等机械结构在运行状态进行试验与分析,无须人工激振,只需测量响应 (1)不仅简单可行,同时还可获得结构在真实运行状态下的动态特性,且天然具备多参考点特性,具有解耦密集模态的能力 (2)基于全功率谱密度矩阵的窄带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频域空间域分解法,FSDD),方便易用,结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优秀设计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目录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及电动机的选择 (2) 二、V带选择 (4) 三.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6) 四、轴的设计计算 (9) 五、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3) 六、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4) 七、联轴器的选择 (14) 八、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4) 九、润滑与密封 (15) 十、设计小结 (16) 十一、参考资料目录 (16)

数据如下: 已知带式输送滚筒直径320mm ,转矩T=130 N ·m ,带速 V=1.6m/s ,传动装置总效率为?=82%。 一、拟定传动方案 由已知条件计算驱动滚筒的转速n ω,即 5.953206 .1100060100060≈??=?= π πυωD n r/min 一般选用同步转速为1000r/min 或1500r/min 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因此传动装置传动比约为10或15。根据总传动比数值,初步拟定出以二级传动为主的多种传动方案。 2.选择电动机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一般用途的Y (IP44)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它为卧式封闭结构。 2)电动机容量 (1)滚筒输出功率P w kw n T 3.19550 5.951309550P =?=?= ωω (2)电动机输出功率P kw d 59.1% 823 .1P P == = η ω 根据传动装置总效率及查表2-4得:V 带传动?1=0.945;滚动轴承?2 =0.98;圆柱齿轮传动 ?3 =0.97;弹性联轴器?4 =0.99;滚筒轴滑动轴承?5 =0.94。 (3)电动机额定功率P ed 由表20-1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P ed =2.2kw 。

模态试验及分析的基本步骤

模态试验及分析的基本步骤 1.动态数据的采集及响应函数分析 首先应选取适当的激励方式。激励方式可以是正弦、随机或瞬态中的任何一种。激励方式不同,相应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也不同。目前主要有单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数据采集。对于单输入单输出方法要求同时高速采集输入与输出两个点的信号,用不断移动激励点位置或响应点位置的办法取得振型数据;单输入多输出及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要求大量通道数据的高速采集,因此要求大量的振动测量传感器或激振器,试验成本极高。在采集信号数据以后,还要在时域或频域对信号进行处理,例如谱分析、传递函数估计、脉冲响应测量以及滤波、相关分析等。 2.建立结构数学模型 根据己知条件,建立一种描述结构状态及特性的模型,作为计算及参数识别的依据,目前一般假定系统为线性的。由于采用的识别方法不同,数学建模可分为频域建模和时域建模。根据阻尼特性及频率藕合程度又可分为实模态和复模态等。 3.参数识别 按识别域的不同可分为频域法、时域法和混合域法。激励方式不同,相应的识别参数方法也不尽相同。并非越复杂的方法识别的结果越可靠。对于目前能够进行的大多数不是十分复杂的结构,只要取得了可靠的频响数据,用简单的识别方法也可能获得良好的模态参数;反之,即使用最复杂的数学模型、最高级的拟合方法,如果频响测量数据不可靠,识别的结果也不会理想。 4.振型动画 参数识别的结果得到了结构的模态参数模型,即一组固有频率、模态阻尼以及相应各阶模态的振型。但是由于结构复杂,由许多自由度组成的振型的数组难以引起对振动直观的想象,所以必须采用振型动画的办法,将放大的振型叠加到原始的几何形状上。

模态分析与振动测试技术

模态分析与振动测试技术 固体力学 S0902015 李鹏飞

模态分析与振动测试技术 模态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在机械阻抗与导纳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近二十多年来,模态分析理论吸取了振动理论、信号分析、数据处理数理统计以及自动控制理论中的有关“营养”,结合自身内容的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为模态分析及参数识别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一、单自由度模态分析 单自由度系统是最基本的振动系统。虽然实际结构均为多自由度系统,但单自由度系统的分析能揭示振动系统很多基本的特性。由于他简单,因此常常作为振动分析的基础。从单自由度系统的分析出发分析系统的频响函数,将使我们便于分析和深刻理解他的基本特性。对于线性的多自由度系统常常可以看成为许多单自由度系统特性的线性叠加。 二、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 对于多自由度系统频响函数数学表达式有很多种,一般可以根据一个实际系统来讨论,给出一种形式;也可根据问题的要求来讨论,给出其他不同的形式。为了课程的紧凑,直接联系本课程的模态分析问题,我们就直接讨论多自由度系统通过频响函数表达形式的模态参数和模态分析。即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参数与模态分析。 多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将主要用矩阵分析方法来进行。 我们以N个自由度的比例阻尼系统作为讨论的对象。然后将所分析的结果推广到其他阻尼形式的系统。 设所研究的系统为N个自由度的定常系统。其运动微分方程为: (2—1) ++= M X CX KX F ?)阶式中M,C,K分别为系统的质量、阻尼及刚度矩阵。均为(N N 矩阵。并且M及K矩阵为实系数对称矩阵,而其中质量矩阵M是正定矩阵,刚度矩阵K对于无刚体运动的约束系统是正定的;对于有刚体运动的自由系统则是半正定的。当阻尼为比例阻尼时,阻尼矩阵C为对称矩阵(上述是解耦条件)。 N?阶矩阵。即 X及F分别为系统的位移响应向量及激励力向量,均为1

443 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目 录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及电动机的选择 (2) 二、V 带选择 (4) 三.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6) 四、轴的设计计算 (9) 五、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3) 六、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14) 七、联轴器的选择 (14) 八、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14) 九、润滑与密封 (15) 十、设计小结 (16) 十一、参考资料目录 (16)

数据如下: 已知带式输送滚筒直径 320mm,转矩 T=130 N·m,带速 V=1.6m/s,传动装 置总效率为 ?=82%。 一、拟定传动方案 由已知条件计算驱动滚筒的转速 n ω,即 5 . 95 320 6 . 1 1000 60 1000 60 ? ′ ′ = ′ = p p u w D n r/min 一般选用同步转速为 1000r/min 或 1500r/min 的电动机作为原动机,因此 传动装置传动比约为 10 或 15。根据总传动比数值,初步拟定出以二级传动为 主的多种传动方案。 2.选择电动机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按工作要求和工作条件,选用一般用途的 Y(IP44)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它为卧式封闭结构。 2)电动机容量 (1)滚筒输出功率 P w kw n T 3 . 1 9550 5 . 95 130 9550 P = ′ = × = w w (2)电动机输出功率 P kw d 59 . 1 % 82 3 . 1 P P = = = h w 根据传动装置总效率及查表 2-4 得: V 带传动 ?1=0.945; 滚动轴承 ?2 =0.98; 圆柱齿轮传动 ?3 =0.97;弹性联轴器 ?4 =0.99;滚筒轴滑动轴承 ?5 =0.94。 (3)电动机额定功率 P ed 由表 20-1 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 P ed =2.2kw。

参考 齿轮箱开题报告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论文)开题报告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2 选题背景 磨煤机是将煤块破碎并磨成煤粉的机械,它是煤粉炉的重要辅助设备。煤在磨煤机中被磨制成煤粉,主要是通过压碎、击碎和研碎三种方式进行。磨煤机经常运行于高速、重载以及恶劣环境等条件下,齿轮及齿轮箱作为机械设备中必不可少的连接和传递动力部件由于加工工艺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又常常在高速度、重载荷的环境下连续工作,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而齿轮的失效又是诱发机械故障的重要因素。齿轮箱在机械设备中是核心部件,出现故障后将会导致整个机械设备的失效。轻则降低生产质量或导致停产,重则会造成事故。据统计传动机械中齿轮引发的故障占 80%左右,旋转机械中约为 10%左右。齿轮箱的故障和失效轻则带来经济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据日本新日铁会社的统计,在机器的总故障次数中,齿轮故障约占 10.3%左右,而在齿轮箱的失效零件中,齿轮失效占 60%左右,轴承和轴故障约为 30%左右。对齿轮箱进行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中采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可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提高故障诊断效率,降低因为齿轮箱故障而引起的灾难,因此对电厂磨煤机齿轮箱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具有重大的意义。 1.2 齿轮箱故障诊断的发展现状 齿轮箱振动与噪声的研究发展比较早,但是将齿轮的振动与噪声运用到齿轮箱的故障诊断中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的Buckingham和德国的Niemann,英国学者H.Optiz仔细研究了齿轮振动与噪声的原理,指出其是传动功率和齿轮传动误差及齿轮精度的函数。随后一些简单的齿轮箱故障诊断技术开始出现,这些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测量齿轮箱工作过程中一些简单的振动参数,如有效值、振动峰值、均方根值等来对齿轮箱进行直接分析。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利用频谱来分析齿轮箱的故障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B.Randall和James I.Taylor等人作

齿轮模态分析

齿轮模态分析 1.改变工作名:定义文件目录 2.定义单元类型 (1)从主菜单Main Menu 中选择:Preferences->structual->OK,再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命令,将打开单元类型Element Type 对话框 (2)单击Add ,打开单元类型库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对话框,在左边列表框中选择实体类型Solid ,在右边列表框中选择单元类型Brick 8node 45 3.定义材料属性 (1)从主菜单Main Menu 中选择: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输入2e11和0.3。

(2)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Material Models->Structural->Density输入7800 . 4、建立关键点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Keypoints->In Active Plane 依次输入1(21.87e-3,0,0),2(22.82e-3,1.13e-3,0), 3(24.02e-3,1.47e-3,0),4(24.62e-3,1.73e-3,0), 5(25.22e-3,2.08e-3,0),6(25.82e-3,2.4e-3,0), 7(26.92e-3,3.23e-3,0), 8(27.11e-3,0,0). 5、建立曲线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Splines->Spline thru KPs,依次拾取关键点2、3、4、5、6、7 6、镜像曲线Preprocessor->Modeling->Refiect->Lines,拾取曲线单击ok,选择X-Z plane Y,单击ok 7、生成圆弧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Lines->Arcs->Through 3 KPs,先拾取2、10、1再拾取7、11、9

试验模态分析的两种方法

试验模态分析的两种方法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称为试验模态分析。通常,模态分析都是指试验模态分析。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如果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能预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实际振动响应。因此,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的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模态分析最终目标在是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试验模态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OROS模态分析软件MODEL 2 完全具备了这两种常用的模态方 法。 锤击法模态测试 用于满足锤击法结构模态试验,以简明、直观的方法测量和处理输入力和响应数据,并显示结果。提供两种锤击方法:固定敲击点移动响应点和固定响应点移动敲击点。用力锤来激励结构,同时进行加速度和力信号的采集和处理,实时得到结构的传递函数矩阵。能够方便地设置测量参数,如触发量级、测量带宽和加窗类型,同时对最优的设置提供建议指导。 激振器法模态测试 主要是通过分析仪输出信号源来控制激振器,激励被测试件,输出信号有先进扫频正弦,随机噪声,正弦,调频脉冲等信号。支持单点激励(SIMO)与多点同时激励法(MIMO)。 1)几何建模 结构线架模型生成,节点数和部件数没有限制,测量点DOF自动加到通道标示;建立几何模型,以3维方式显示测量和分析结果。结构模型可以作为单个部件的装配,及采用不同的坐标系(直角、圆柱、球体坐标系),要求除点的定义外,还可定义线和面,真实的显示试验结构。结构线架模型生成,节点数和部件数没有限制,测量点自由度自动加到通道标示。

预应力大变形模态分析到 PSTRES 和 SSTIF 的辨异

一,前言: 在ANSYS中有两个命令可以将预应力效应激活并考虑在求解方程计算中,但是他们是有区别,最近在论坛上出现很多的帖子讨论预应力大变形模态分析,但是好象大家对以上两个命令出现一定程度的混淆,本文结合例子对以上两个命令及相关问题做以阐释。不妥之处,欢迎高手批评指正 二,例子简单介绍: 借用网友的例子进行说明,下面简单介绍以下我们分析的问题。 实际的问题是两根拉索,通过圆钢管联系在一起成以下平面形状,拉索中通过施加应变yingbian=3.51e-3考虑索中的预应力。本文将对以下结构进行静力求解和模态求解。 三,静力求解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以下四种不同的求解方式进行求解,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SOLUTION 1 小变形求解,不激活以上两个命令,使用以下命令流: Nlgeom,off Sstif,off Pstres,off Solv SOLUTION 2-1 小变形求解,激活Pstres命令,使用以下命令流: Nlgeom,off Pstres,on solv SOLUTION 2-2 大变形求解,激活Pstres命令,使用以下命令流: Nlgeom,on Pstres,on solv SOLUTION 2-2 大变形求解,激活SSTIF,on命令,使用以下命令流: Nlgeom,on Sstif,on solv 经过求解分别得到以下计算结果:以UX变形为例 结论:通过以上结果可见,PSTRES,ON 是不适合用于大变形分析,因为该命令不会激活△U的附加刚度矩阵。 四,命令辨析: 为从根本上阐明以上问题,我们先从两个命令的说明上进行对比,区分其中的不同之处。4-1PSTRES 命令 PSTRES, Key Specifies whether *1pstress effects are calculated or included. 注1,Pstres主要为激活预应力效应,注意和SSTIF使用目的的区别 Notes Specifies whether or not prestress effects are to be calculated or included. Prestress effects are calculated in a static or transient analysis for inclusion in a buckling, modal, harmonic (Method = FULL or REDUC), transient (Method = REDUC), or substructure generation analysis. If used in SOLUTION, this command is valid only*2within the first load step.

齿轮传动设计全参数的选择

齿轮传动设计参数的选择: 1)压力角α的选择 2)小齿轮齿数Z1的选择 3)齿宽系数fd的选择 齿轮传动的许用应力 精度选择 压力角α的选择 由《机械原理》可知,增大压力角α,齿轮的齿厚及节点处的齿廓曲率半径亦皆随之增加,有利于提高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及接触强度。我国对一般用途的齿轮传动规定的压力角为α=20o。为增强航空有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及接触强度,我国航空齿轮传动标准还规定了α=25o的标准压力角。但增大压力角并不一定都对传动有利。对重合度接近2的高速齿轮传动,推荐采用齿顶高系数为1~1.2,压力角为16 o~18 o的齿轮,这样做可增加齿轮的柔性,降低噪声和动载荷。 小齿轮齿数Z1的选择 若保持齿轮传动的中心距α不变,增加齿数,除能增大重合度、改善传动的平稳性外,还可减小模数,降低齿高,因而减少金属切削量,节省制造费用。另外,降低齿高还能减小滑动速度,减少磨损及减小胶合的可能性。但模数小了,齿厚

随之减薄,则要降低齿轮的弯曲强度。不过在一定的齿数围,尤其是当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齿面接触强度时,以齿数多一些为好。 闭式齿轮传动一般转速较高,为了提高传动的平稳性,减小冲击振动,以齿数多一些为好,小一些为好,小齿轮的齿数可取为z1=2040。开式(半开式)齿轮传动,由于轮齿主要为磨损失效,为使齿轮不致过小,故小齿轮不亦选用过多的齿数,一般可取z1=1720。 为使齿轮免于根切,对于α=20o的标准支持圆柱齿轮,应取z1≥17。Z2=u·z1。 齿宽系数d的选择 由齿轮的强度公式可知,轮齿越宽,承载能力也愈高,因而轮齿不宜过窄;但增大齿宽又会使齿面上的载荷分布更趋不均匀,故齿宽系数应取得适合。圆柱齿轮齿宽系数的荐用值列于下表。对于标准圆柱齿轮减速器,齿宽系数取为 所以对于外捏合齿轮传动a的值规定为0.2,0.25,0.30,0.40,0.50,0.60,0.80,1.0,1.2。运用设计计算公式时,对于标准减速器,可先选定再用上式计算出相应的d值

各种模态分析方法总结及比较

各种模态分析方法总结与比较 一、模态分析 模态分析是计算或试验分析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的过程。 模态分析的理论经典定义:将线性定常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组中的物理坐标变换为模态坐标,使方程组解耦,成为一组以模态坐标及模态参数描述的独立方程,以便求出系统的模态参数。坐标变换的变换矩阵为模态矩阵,其每列为模态振型。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模态是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这个分析过程如果是由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取得的,则称为计算模记分析;如果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称为试验模态分析。通常,模态分析都是指试验模态分析。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如果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能预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实际振动响应。因此,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的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模态分析最终目标是在识别出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结构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二、各模态分析方法的总结

(一)单自由度法 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动态响应是它的若干阶模态振型的叠加。但是如果假定在给定的频带内只有一个模态是重要的,那么该模态的参数可以单独确定。以这个假定为根据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叫做单自由度(SDOF)法n1。在给定的频带范围内,结构的动态特性的时域表达表示近似为: ()[]}{}{T R R t r Q e t h r ψψλ= 2-1 而频域表示则近似为: ()[]}}{ {()[]2ωλωψψωLR UR j Q j h r t r r r -+-= 2-2 单自由度系统是一种很快速的方法,几乎不需要什么计算时间和计算机内存。 这种单自由度的假定只有当系统的各阶模态能够很好解耦时才是正确的。然而实际情况通常并不是这样的,所以就需要用包含若干模态的模型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近似,同时识别这些参数的模态,就是所谓的多自由度(MDOF)法。 单自由度算法运算速度很快,几乎不需要什么计算和计算机内存,因此在当前小型二通道或四通道傅立叶分析仪中,都把这种方法做成内置选项。然而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内存不断扩大,计算速度越来越快,在大多数实际应用中,单自由度方法已经让位给更加复杂的多自由度方法。 1、峰值检测 峰值检测是一种单自由度方法,它是频域中的模态模型为根据对系统极点进行局部估计(固有频率和阻尼)。峰值检测方法基于这样的事实:在固有频率附近,频响函数通过自己的极值,此时其实部为零(同相部分最

最新3 高速级齿轮设计

3高速级齿轮设计

3 高速级齿轮设计 3.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3.1.1 压力角 选定直齿圆柱齿轮,属于一般用途的齿轮传动,压力角取20°。 3.1.2 精度选择 带式输送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通用减速器),参考表10-6[2],选用7级精度。 3.1.3 材料选择 由表10-1[2],选择小齿轮材料为40Cr (调质),齿面硬度280HBS ,大齿轮材料为45号钢(调质),齿面硬度为240HBS 。硬度差为40HBS 。 3.1.4 齿数选择 闭式齿轮传动,试选小齿轮齿数z 1=20,大齿轮齿数z 2为: 21=z u z ? (3-1) 式中:z 1 ——小齿轮齿数; u ——Ⅰ轴与Ⅱ轴之间的传动比。 故由式3-1,得大齿轮齿数z 2: 2=4.8320=96.6z ? 取z 2=97。 3.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3.2.1 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 1t 可由下式近似计算: 1 d m m = (3-2)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①试选K Ht =1.3。

②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 1为: 6 19.5510 I I P T N mm n =?? (3-3) 式中:P Ⅰ ——Ⅰ轴的输入功率,单位:kW ; n Ⅰ ——Ⅰ轴的转速,单位:r/min 。 故由式3-3,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 1: 6 411 9.5510 2.38110T P N mm N mm n =??=?? ③因为小齿轮相对支承非对称布置,所以由表10-7[2],可查得齿宽系数Φd =1。 ④由图10-20[2],可查得区域系数Z H =2.5。 ⑤由表10-5[2],可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 E =189.8MPa 1/2。 ⑥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Z ?为: 3 4α εε-= Z (3-4) 式中:?α——端面重合度,按下式计算: 11* 122* 21122cos arccos[]2cos arccos[]2(tan tan )(tan tan ) 2a a a a a a z z h z z h z z αα αα αααααεπ =+=+-+-= (3-5) 式中:z 1 ——小齿轮齿数; z 2 ——大齿轮齿数; h a * ——齿顶高系数; α ——压力角,单位:°。 故由式3-4、3-5,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Z ?:

基于ABAQUS的减速器齿轮的模态分析

基于ABAQUS的减速器齿轮的模态分析 作者:张振峰王筱王帅徐洪涛 摘要:为了研究齿轮固有频率的影响因素,改善齿轮的动态特性,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 和振动理论对齿轮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第1~6阶,齿轮的振型主要是弯曲振动和扭转振动,在同阶的情况下,弹性模量越大,齿轮的固有频率越大,腹板的倒角越大,齿轮的固有频率越大,为齿轮动态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一个独立闭式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传递转矩,在工作过程中,减速器中的齿轮可能会由于机械振动而发出噪音,这样可能会降低齿轮的啮合精度和传递效率,从而影响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模态分析可以确定零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使设计师在设计零件的时候,尽量使系统的工作频率和固有频率偏差较大,以防止共振,从而减少振动和噪音。模态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识别系统的模态参数,为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是结构动态设计及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减速器中的齿轮进行模态分析,来确定不同阶数下齿轮的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选择不同的材料以及齿轮的腹板倒角,来分析齿轮固有频率的变化趋势,从而为齿轮大的结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避免齿轮在工作时候发生共振,从而减少噪音。 一、有限元模态分析理论 对于一般的多自由度结构系统而言,运动都可以由其自由振动的模态来合成。有限元的模态分析就是建立模态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的过程。由于结构的阻尼对其模态频率及振型的影响很小,所以模态分析的实质就是求解具有限个自由度的无阻尼及无载荷状态下得运动方程的模态适量。系统的无阻尼多自由度的自由振动系统方程为: 式中质量矩阵[M]和刚度矩阵[K]均为nxn阶方阵,位移列阵{x}为nx1阶列阵。把(1)式写成位移向量的形式为:

最新模态试验及分析的基本步骤

模态试验及分析的基本步骤 1 1.动态数据的采集及响应函数分析 2 首先应选取适当的激励方式。激励方式可以是正弦、随机或瞬态中的任何一种。激3 励方式不同,相应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也不同。目前主要有单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4 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数据采集。对于单输入单输出方法要求同时5 高速采集输入与输出两个点的信号,用不断移动激励点位置或响应点位置的办法取得6 振型数据;单输入多输出及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要求大量通道数据的高速采集,因此要7 求大量的振动测量传感器或激振器,试验成本极高。在采集信号数据以后,还要在时8 域或频域对信号进行处理,例如谱分析、传递函数估计、脉冲响应测量以及滤波、相9 关分析等。 10 2.建立结构数学模型 11 根据己知条件,建立一种描述结构状态及特性的模型,作为计算及参数识别的依 12 据,目前一般假定系统为线性的。由于采用的识别方法不同,数学建模可分为频域建13 模和时域建模。根据阻尼特性及频率藕合程度又可分为实模态和复模态等。 14 3.参数识别 15 按识别域的不同可分为频域法、时域法和混合域法。激励方式不同,相应的识别参16 数方法也不尽相同。并非越复杂的方法识别的结果越可靠。对于目前能够进行的大多17 数不是十分复杂的结构,只要取得了可靠的频响数据,用简单的识别方法也可能获得18 良好的模态参数;反之,即使用最复杂的数学模型、最高级的拟合方法,如果频响测量19 数据不可靠,识别的结果也不会理想。 20 4.振型动画 21 参数识别的结果得到了结构的模态参数模型,即一组固有频率、模态阻尼以及相应22 各阶模态的振型。但是由于结构复杂,由许多自由度组成的振型的数组难以引起对振23

有关齿轮传动比的原理、计算方法及其分配原则

传动比原理 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 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称速比。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比为Ⅰ=ωa/ ωb=na/nb,式中ωa和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转速(转/分)(注:ω和n后的a 和b为下脚标)。当式中的角速度为瞬时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瞬时传动比。当式中的角速度为平均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对于大多数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 动和非圆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对于啮合传动,传动比可用a 和b轮的齿数Za和Zb表示,i=Zb/Za;对于摩擦传动,传动比可用a和b 轮的直径和b表示,i=b/a。这时传动比一般是表示平均传动比。在液力传动中,液力传动元件传动比一般指的是涡轮转速和泵轮转速B的比值,即 =/B。液力传动元件也可与机械传动元件(一般用各种齿轮轮系)结合使用,以获得各种不同数值的传动比(轮系的传动比见轮系)。 传动比计算方法 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与从动轮的比值=它们分度圆直径的反比。即: i=n1/n2=D2/D1 i=n1/n2=z2/z1(齿轮的) 单级与多级传动 单级传动指的是没有变速的,传动比是恒定的。多级是传动比可调的,具有多级变速比得传动方式。对于多级齿轮传动1、每两轴之间的传动比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2、从第一轴到第n轴的总传动比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总传动比ι=(Z1/Z2)×(Z3/Z4)×(Z5/Z6)……=(n2/n1)×(n4/n3)×(n6/n5)…… 与齿轮半径没有关系 传动比分配原则 多级减速器各级传动比的分配,直接影响减速器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其体积、重量和润滑。传动比一般按以下原则分配:使各级传动承载能力大致相等;使减速器的尺寸与质量较小;使各级齿轮圆周速度较小;采用油浴润滑时,使各级齿轮副的大齿轮浸油深度相差较小。 低速级大齿轮直接影响减速器的尺寸和重量,减小低速级传动比,即减小了低速级大齿轮及包容它的机体的尺寸和重量。增大高速级的传动比,即增大高速级大齿轮的尺寸,减小了与低速级大齿轮的尺寸差,有利于各级齿轮同时油浴润滑;同时高速级小齿轮尺寸减小后,降低了高速级及后

模态测试与分析报告基本概念

模态测试与分析基本概念 1.模态假设:线性假设、时不变假设、互易性假设、可观测性假设 线性假设:结构的动态特性是线性的,就是说任何输入组合引起的输出等于各自输出的组合,其动力学特性可以用一组线性二阶微分方程来描述。 时不变性假设:结构的动态特性不随时间变化,因而微分方程的系数是与时间无关的常数。 可观测性假设:这意味着用以确定我们所关心的系统动态特性所需要的全部数据都是可以测量的。 互易性假设:结构应该遵从Maxwell互易性原理,即在q点输入所引起的p点响应,等于在p点的相同输入所引起的q点响应。 2.EMA、OMA、ODS 试验模态分析(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EMA) 力锤激励EMA技术 激振器激励EMA技术 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OMA) 工作变形模态(Operational Deflection Shape, ODS) 3.SISO、SIMO、MIMO SISO:设置1个响应测点,力锤激励遍历所有测点,也称为SRIT SIMO:设置若干响应测点,力锤激励遍历所有测点,也称为MRIT;用一个激振器固定在某测点处激励结构,测量所有测量自由度的响应,经FFT快速测量计算FRF MIMO:用多个激振器激励结构,测量所有测量自由度的响应,经FFT快速测量计算MIMO-FRFs,输入能量均匀,数据一致性好,能分离密集和重根模态,在大型复杂或轴对称结构模态试验尤为重要 4.模态分析基本步骤 建立模型:确定测量自由度、生成几何、确定各类参数:BW,参考点、触发等 测量:FRF,(时域数据可选) 参数估计:曲线拟合、参数提取 验证:MAC、MOV、MP等

变速器齿轮系统建模及轴的模态分析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内容简要说明---------------------------------------3第二章实体建模步骤-------------------------------------------------4 2.1打开CATIA,打开机械零部件设计界面---------------------------4 2.2使用宏创建齿轮举例------------------------------------------4 2.3具体绘制每个轴上的齿轮--------------------------------------4 2.4绘制轴及轴承------------------------------------------------8 2.5 组装零件----------------------------------------------------9第三章模型倒入导出过程--------------------------------------------10第四章对模型模态分析的过程----------------------------------------11 4.1定义单元类型------------------------------------------------11 4.2定义材料属性------------------------------------------------11 4.3 划分网格----------------------------------------------------11 4.4加载求解----------------------------------------------------13 4.5定义求解类型和选项------------------------------------------13第五章结果分析及问题讨论------------------------------------------14 5.1列出固有频率------------------------------------------------14 5.2查看特征振型------------------------------------------------14 5.3结论--------------------------------------------------------17第六章参考文献----------------------------------------------------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