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TM129型细纱机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效果

DTM129型细纱机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效果

DTM129型细纱机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效果
DTM129型细纱机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效果

DTM129型细纱机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效果

天津天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马立山、赵文波

我公司于2003年底对部分细纱机进行更新,在设备选型过程中,我们对国产细纱机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技术论证,通过对设备价格、性能及设备的质量保证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权衡,最终选择了马佐里(东台)生产的DTM129型细纱机。该机用于生产纯棉普梳7.3 tex和9.7 tex纱,自2004年4月份安装投产后,设备的运转状态良好,产品质量稳定。

1 DTM129型细纱机的技术规格及性能特点

1.1 技术规格

DTM129型细纱机整体结构设计合理,机架部分采用计算机优化设计,重心低,具有良好的抗振性及稳定性;主传动系统加工精度高、选材精良、运行稳定、振动小噪声低;采用变频调速系统,使工艺速度设定和调整极为方便;工艺参数的调整通过。人机界面触摸屏进行,操作简便,简化了复杂的劳动,同时适应品种的变化。DTM129型细纱机主要技术规格如下。

锭距:70 mm;

锭数:480锭;

钢领直径:38 mm;

筒管长度:180 mm,205 mm,230 mm;

适纺号数:6 tex~29.5 tex;

牵伸倍数:15倍~50倍;

捻度:510 t/m~1800 t/m;

锭速:14 500 r/min~22 000 r/min,或根据用户的要求达到13 500 r/min~19 000 r/min;

捻向:Z 或S;

牵伸形式:三上三下长短胶圈弹簧摇架加压;

变速形式:变频调速一落纱十段调速;

主传动润滑:油浴;

粗纱卷装容量:D135×320 mm,D152 mm×406 mm(Max);

断头吸棉装置:铝合金笛管与前罗拉距离可手动调节,单独吸棉风机风量1800 m3/h。

电动配置:主电机18.5 kW(480锭~504锭),吸风电机2.2 kW,钢领板升降电机0.37 kW,润滑油泵电机3 kW;我厂480锭单台装机容量21.373 kW。

1.2 DTM129型细纱机的机构特点

1.2.1 车头传动系统

DTM129型细纱机的主传动齿轮及动力分配齿轮采用封闭式齿轮箱油浴润滑,配有整体有机玻璃视窗,可观查齿轮及供油系统的运行状态,先进的循环油泵及油过滤系统使油经常处于清洁状态。

慢速齿轮包括前、中、后罗拉传动齿轮及其过桥齿轮,采用开式集体滴油润滑,滴油速度可调,不漏油。

主传动轴采用阶梯设计,强度高,更加符合力学要求,抗弯性

能好,运行平衡,主传动轴精度等级高,适应高速运转,齿轮加工精度高,用PSJ-2A型普通声级计测试均值,比国内同类先进设备降低5 dB。从设备安装使用至今无齿轮故障,油浴循环油泵工作可靠,厂家保证无故障使用5年以上。

1.2.2 牵伸系统

罗拉采用马佐里(东台)生产的无机械波罗拉,表面光洁度好,罗拉钢度好,抗弯性能及弹性回复好。摇架采用YJ2-142A型弹簧摇架。上销采用抗静电碳纤上销。胶辊采用国产WRC-965型铝衬套胶辊。

1.2.3 成形及加捻卷绕系统

成形凸轮材料合金采用计算机激光线切割成形,工作面精度高,耐磨,可保证长时间成形稳定。级升机构蜗轮蜗杆采用高精度无间隙设计,传动精度高,DTM129型细纱机采用离合器级升机构,不需更换棘轮,可精确调整级升量。在实际应用中,该机机构可靠,调整方便,使用至今没有发生一例成形不良现象。

卷绕系统中制造厂称之为“免敲锭子”,即靠龙筋与锭子的精确加工和配合,一次安装后使用中锭子和龙筋不会产生位移,中途无需重新校正锭子的位置。在锭子的配置上我公司选择了国产D3203C 型D20.5 mm锭子,安装后使用至今没有发生一例锭歪斜造成坏纱的现象。卷捻相关部件采用了高速钢领和节能橡胶锭带,使用中成纱捻度的锭间差异小。

1.2.4 电气及动力控制系统

采用芬兰ABB变频器,西门子公司的PLC程序控制器,人机界

面触摸屏,低压电器元件包括接近开关采用了美国施耐德产品。由PLC程序控制器自动控制纺纱过程,工艺人员通过人机界面可以设定或修正纺纱长度,并可根据一落纱的纺纱张力变化规律设定十段纺纱速度,包括锭速及纺纱线速度,由数码信号传输系统控制变频调速,触摸屏随机显示四班纺纱长度(班产量)。当前锭速前罗拉线速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升降机构采用凸轮与接近开关配合无磨损,大大降低了故障率,精度提高,寿命延长,低压控制部分结构紧凑,工作可靠,维修方便,ABB变频器工作稳定,没有发热停机现象,比较适合细纱的工作环境。

2 DTM129型细纱机纺纱实践

2.1 纺纱工艺流程

LA002型圆盘抓棉机→A035A型混开棉机→A036型豪猪开棉机(头道刀片打手)→A036型豪猪开棉机(二道梳针打手)→A092A型棉箱给棉机→A076A型单打手成卷机→A186E型梳棉机→A727A型并条机(头道)→A272F型并条机(二道)→A454型粗纱机→村田NO7-Ⅱ型自动络筒机。

2.2 两种机型纺纱效果对比

纺C 7.3 tex情况见表1,纺C 9.7 tex情况见表2。

DTM129型细纱机与A515型细纱机纺同一品种成纱质量结果充分说明装备的重要性,DTM129型细纱机的成纱质量较优。

3 DTM129型细纱机的维护保养

目前,我公司对DTM129型细纱机做到定期维护保养。擦车十五天一次,专项保全及部分保全半年一次,低压电器及变频器的清洁随擦车进行,锭脚的清洁换油随擦车进行,根据说明书要求半年一次,我们认为D3203C型锭子尤其是高速锭子周期必须缩短,改纺品种后及时检查变换齿轮安装情况及间隙是否正常,大面积机台车头齿轮状态每月检查两次,由四班修机工进行,常日班抽查,每日检查慢速滴油系统工作状态,每月检查两次锭子及锭钩状态,其余的工作项目与传统细纱机相同。由于我们将维护保养的重点放在成形机构、升降机构、油浴系统、慢速滴油系统及变频器的清洁上,并随时补充调整维修方式和项目,应对未来出现的问题,从而使DTM129型细纱机发挥出正常的效能。

4 综合评价

DTM129型细纱机机电一体化程度较高,采用了较多新的制造技术和附加装置,该设备具有纺纱质量高,故障率低、少维修,节约能源和用工,噪声低等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有待改进:

(1)提供齐全的技术文件,例如:油泵系统和触摸屏等技术文件。

(2)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培训,尤其是针对DTM129型细纱机所采用的附加装置进行技术培训,如变频器等装置的使用、维护和保

养。

(3)注意个别零部件的加工质量。比如锭带、张力重锤加工质量较为粗糙,与DTM129型细纱机整体质量的反差较大。

总之,DTM129型细纱机纺纱性能较好,相信在不断的改进中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环锭细纱机的加捻和卷绕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环锭细纱机的加捻和卷绕作用是同时进行的。 利用铜管套在锭子上并与锭子一起高速回转是不合理的。 环锭细纱机在加捻卷绕过程中,因钢丝圈高速回转,纱线在导纱钩和钢丝圈之间会产生气圈。锭子高速后,使纱线张力与其波动增大,从而影响气圈的稳定性并增加断头。特别当锭子与铜管的同心度存在偏差时,因管筒振动而引发锭子振动,严重时会发生“跳铜管”现象,加剧断头。 新型纺纱的种类很多,就加捻方法和成纱机理可作如下分类: 1、按加捻方法分可分为自由端纺纱(加捻)和非自由端纺纱(加捻)两种。自由端纺纱按纤维凝集和加捻方法不同,又可分为转杯纺纱、静电纺纱、涡流纺纱、摩擦纺纱、捏锭纺纱、磁性纺纱、搓捻纺纱、液流纺纱和程控纺纱等。非自由端纺纱按加捻原理可分为自捻纺纱、无捻纺纱、喷气纺纱、摩擦纺纱以及轴向纺纱等。 2、按成纱机理分可分为加捻纺纱、包缠纺纱、无捻纺纱三大类。 新型纺纱种类很多,现选择三种比较成熟的新型纺纱(转杯纺、喷气纺和摩擦纺),就其主要方面加以对比: 1、成纱方式不同 2、成纱截面中纤维根数不同 3、对纤维物理性能要求不同 4、纺纱速度和成纱线密度不同

新型纺纱的特点:1、产量高2、卷装大3、纺纱工艺流程短 转杯纺纱机无论是自拍风式还是抽气式,其纺纱原理均为利用离心机的作用。即纺杯高速旋转,纺杯内便产生离心力,离心力可使从分梳腔转到纺杯内的棉纤维产生凝聚而成为纤维环(须条),须条被加捻以后便成为纱条。纱条被引出纺杯后,棉纤维又在纺杯凝聚形成新的纤维环,以达到连续纺纱的目的。 喂入的面条经喂给喇叭集束后,进入喂给板与喂给罗拉的握持区,在压簧的作用下对喂给板产生26.5N的压力。这时由喂给罗拉把面条按牵伸倍数需要均匀地向前输送至高速旋转的分梳辊的抓取范围,分梳辊对面条进行开松并分解成单根纤维(单纤化过程),由于附面作用棉纤维便紧紧地附着在分梳辊齿端。当分梳辊对面条进行分解时,原来夹裹在棉纤维中的杂质,由于质量较大(较重),其离心力也较大,便从面条中分离出来。 转杯纺纱主要由喂给分梳、凝集加捻和卷绕等机构组成。条子从条筒中引出来送入喂给喇叭,依靠喂给罗拉与喂给板将条子握持并积极向前输送,经表面包有金属条的分梳辊并梳成单纤维。由于纺纱杯高速回转产生的离心力或由于风机的抽吸,将纺纱杯内的空气排出,在纺纱杯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迫使外界气流从补风口和引纱管中气流的

环锭棉纺细纱机的改造和新颖纱线开发

环锭棉纺细纱机的改造和新颖纱线开发 孟 进 (杭州中汇棉纺织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203) 摘要:从新产品开发的角度,把棉纺新产品分为原料型新产品和结构型新产品。对环锭棉纺细纱机的改造和新颖纱线的开发作了分类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产品开发;原料型新产品;结构型新产品;细纱机 中图分类号:TS10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265X (2004)0320022203 收稿日期:2003-10-30 作者简介:孟进(1962-),男,浙江绍兴人,工程师,从 事棉纺织工程技术工作。 0 前 言 成纱质量是整个纺纱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但细纱工序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品种调整和产品开发一般都在细纱工序进行最终控制。 棉纺新产品的开发是相对传统产品而言的。所谓棉纺传统产品一般指棉纤维纯纺或常规化纤纯纺以及棉和常规化纤的混纺,从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上追求的是均匀性和一致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棉纺新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棉纺新纤维的应用引发纱线品种的创新,也可以说是原料型新产品,即采用包括棉在内的天然纤维(毛、麻、丝)或非常规化纤进行纯纺或混纺,改变纺织品服用性能而形成各种新产品。二是以纱线形态或结构的改变开发新产品,也可以说是结构型新产品,以形成布面风格独特的各种新产品。 原料型新产品开发侧重于纺纱工艺,包括工艺流程的改变,工艺参数的设计,温湿度的控制,各工序采取的技术措施,关键器材的选配等。结构型新产品开发是在原料型新产品开发的基础上还要对纺纱主机———细纱机的某些机构进行改造或改装,以获得独特的纺纱效果。1 新颖纱线开发和细纱机改造 纱线的结构在很大程度影响纱线的外观和品质,也影响织物的结构、外观、手感、风格、舒适性和耐用性。在传统环锭细纱机的基础上,对纺纱 机构进行某种改造,改变纱线的形态或结构,获得一种和传统环锭纺不完全一样的工艺效果。 111 紧密纺(com pact spinning ) 紧密纺又称为集聚纺,是在传统环锭纺的基础上,根据“牵伸不集束,集束不牵伸”的理论,在前罗拉的前面又加了一个集束区,使得纤维在被加捻前有一个整理集束的过程,使得纺纱三角区变小,边缘纤维减少,使得成纱毛羽减少,成纱条干和强力得到改善。严格地讲,紧密纺纱不是一种新产品,而是传统产品在质量上的一个飞跃,但对于纺纱机构来讲,紧密纺和传统的环锭纺在牵伸机构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别。 目前比较成熟的紧密纺有几种:a )瑞士立达(Rieter )的C om4(卡摩纺),以立达K 44细纱机为 主体。b )德国绪森(Suessen )的E lite (倚丽纺),以Fiomaxl00细纱机为主体,并可以在国产细纱机上进行改造。c )德国青泽(Z inser )的700Air C omtex 型细纱机也采用了紧密纺纱技术。 紧密纺纱和普通环锭纱比,可减少毛羽,单纱强力提高5%~10%,条干C V %及纱疵均比普通环锭纱好,强不匀也优于普通环锭纱。紧密纺纱在一定情况下可替代精梳纱或替代股线。紧密纺纱在保持经纱可织性的前提下,可节省浆料50%,提高织机的效率,改善织物的印染效果。 紧密纺纱技术的成功,标志着环锭纺纱技术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是传统环锭纺的技术创新,相对于其他新型纺纱,环锭纺的优势将更加明显。112 竹节纺纱和反竹节纺纱(细节纱) 竹节纱本来是纱疵名称的一种,但如果竹节出现在布面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那竹节纱就是一种独特的纱线。竹节纱的应用比较广泛,常见的有 ? 22?生产技术 现代纺织技术?第12卷(2004)第3期

细纱机

细纱机 细纱机的主要作用: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 细纱机的组成:各种细纱机基本上都由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加拈和卷绕机构、各传动装置组成。细纱机的主要部件毛条架、摇架、罗拉(三组)、纲领板、导纱钩、气圈环、锭子、负压装置和传动转动装置。摇架上有皮辊、皮夹和加压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罗拉传动、纲领板传动以及锭子传动。 牵伸机构的主要元件1、牵伸罗拉2、胶辊3、胶圈4、销子5、集合器6、隔距块牵伸机构的加压装置加压装置的类型有:1、重力加压2、磁性加压3、弹簧加压4、气动加压 细纱机的牵伸工艺配置1、自由区长度 a (1)定义:上销或下销前缘到前钳口的距离。(2)a对牵伸的影响:a小时,皮圈钳口对纤维的控制能力强,纤维变速点向前钳口集中有利于成纱条干均匀;a过小,牵伸力太大,易出硬头。(3)选择依据:纤维长度、整齐度;纺棉:a=11—14mm;棉型化纤:a=12-16mm;中长化纤:a=14-18mm。(4)调整方法:改变罗拉隔。2、皮圈钳口隔距 d (1)定义:在没有纱条通过时,皮圈钳口处上销与下销间的距离。(2)d对牵伸的影响:(3)d的确定:根据细纱特数的大小而定(见表1),一般为2.5-4.5mm。3、后区牵伸倍数(1)种类:有两类工艺路线可供选择第一类工艺路线:后区牵伸倍数较小,在1.02-1.5倍;它以可分为针织工艺路线(牵伸在1.02-1.2)和机织工艺路线(牵伸在1.2-1.5)。第二类工艺路线:后区牵伸倍数较大,在2-3倍。(2)选择第一类工艺路线:适用于一般情况。第二类工艺路线:适用于①粗纱的均匀度很好、②纤维整齐度好、③总牵伸倍数大、④细纱质量无细纱机牵伸装置的类型1、SKF牵伸2、V型牵伸3、R2P牵伸4、HP牵伸 细纱的加捻过程(一)加捻卷绕过程1、细纱的加捻2、细纱的卷绕(二)细纱捻系数与捻向的选择1、细纱捻系数的选择捻系数越大,细纱捻度越大,细纱强力越高,细纱断头越少,但手感发硬,细纱产量越低。细纱捻系数应根据产品用途及细纱的质量要求而定。经纱与纬纱:经纱因在织造过程中承受张力与摩擦,强力要求高,捻系数需大些;纬纱在织造过程中承受张力较小,过大的数易出现纬缩疵点,捻系数应小些。一般同特数相比经纱比纬纱高10-15%。针织用纱的捻系数低于机织用纱,一般与接近于纬纱的捻系数。因为一般针织物要柔软。细纱的越细时,则捻系数应偏小。因纱细时,纤维根数少,强力低。一般捻系数在330-400。2、细纱捻向的选择:一般选用Z捻,在化纤混纺时,为了使织获得不同的风格,常使用不同的捻向。 细纱机加捻卷绕元件 1、锭子(1)作用:带动筒管转动。是加捻卷绕的主要元件。(2)对锭子的要求:①振动要小,以适当高速;一般要求空锭振幅小于0.08mm。满纱振幅小于0.04mm。②动力消耗小,噪音要低。③结构简单,便于维修与保养。④使用寿命长。(3)锭子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锭杆:顶部与筒管相配合;下部与锭油杯相配合;中部安装锭盘。②锭盘:是锭子的传动件,由锭带传动。③锭脚:是锭子的支承。④锭钩:防止锭子上跳,拔管时不让锭杆拔出。 2、筒管(1)作用:卷绕纱线;通过纱线带动钢丝圈转动。(2)分类:按用途分:经纱和纬纱按材料分:木质管:造价高,结构不太均匀,

变频器在同步控制设备上的应用

优利康变频器在同步控制设备上的应用 一,前言 在生产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一些设备需要组合成生产线连续运行,并且这些设备的运行速度需要保持同步。例如:直进式金属拉丝机、造纸生产线、印染设备、皮带运输机等等,由于这些设备都能一次完成所需的加工工艺,所以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在相关的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产品连续地经过各台设备,如果各台设备不能保持速度同步,就会造成产品被拉断,使设备被迫停止运行,严重的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另外,有些单机设备,有多个动力拖动,这多个动力之间也需要保持同步。因此,这些设备上都装有交流调速系统,通过调整各台设备的运行速度,使各台设备保持同步运行。 二,同步控制的分类 根据生产工艺的需要和生产产品的不同,一般对同步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一般我们把设备对同步的要求从简单到复杂分成以下几类: 1,简单同步 这种同步方式一般用于设备之间没有直接的连接,各个设备都是处于独立的工作模式,但由于工艺的需要,这些设备的工作速度需要保持基本一致或保持一定的比例运行,并且,各个设备需要同时升速或降速。在这种系统中,都不采集反映同步状况的信号。这种设备的特点是速度误差的积累,已及速度的稳定性及速度精度,不会对生产工艺产生任何影响。例如,双搅拌机,搅拌罐中的二个搅拌浆的速度只需保持速度的基本一致就行。 2,平均速度同步 这种同步方式一般用于设备之间有联系,有的是物料连续经过各台设备,有的是靠机械装置连接在一起。这些系统的特点是设备对速度稳定性与速度精度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对速度误差的积累不敏感,并且,各台设备的运行速度是成一定的比例,如产生积累误差,可以通过调整速度的比例系数来纠正。典型的如无纺布生产设备、滑轮式拉丝机等等,这些系统的各个设备之间也没有反映同步状态的信号,所生产的产品都有一定的拉伸,所以各个设备的线速度都是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其中的某台设备有一定的稳态速度误差,可以通过修改比例系数,来达到工艺的要求。 3,瞬时速度同步 这是一种相对来讲要求比较高的同步控制,同样是生产的产品连续经过各台加工设备,或者靠机械强连接在一起,但都不允许有速度的积累误差,如果达到一定的误差积累,就会使产品损坏或系统报警而无法工作。因此在这样的系统中一般都用反映同步状态的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这个信号,及时地对系统中各台设备的速度做出修正。典型的系统如直进式拉丝机、造纸生产线、印染生产线、双动力驱动的皮带运输机、抓斗提升机的抓斗提升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的特点是,如果瞬间速度误差太大,就会造成断丝、断纸、或使系统无法工作。 4,位置同步 位置同步是要求最高的同步控制系统,一般光靠变频器本身是无法完成位置同步的,所以这种系统中都有PLC等控制器,来完成位置信号的采集及控制变频器的运行。位置控制系统对变频器的动态响应要求非常高,速度精度也非常高,因此一般都需要采用闭环电流矢量控制的变频器。例如,印染行业的定型机,需要布匹两边的驱动要完全一致,包括位置一致,如产生差异的话,就会使布匹产生斜向拉伸,影响产品的质量。还有的如飞剪系统、定长切割系统等,都需要对位置做高精确的控制。事实上,这些系统已属于伺服控制系统,在功率比较小的场合,基本都用伺服系统来控制,但由于大功率的伺服控制器价格太高,所以在一些中大功率的应用场合,用变频器来控制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环锭细纱机钢领

环锭细纱机钢领 、钢丝圈问题的讨论2007年7月16日安徽省纺织工程学会 钢领、钢丝圈是环锭细纱机及普通环锭捻线机的关键部件,它们与锭子、纱管等配套共同完成纱线的加捻及卷绕,钢领、钢丝圈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纺纱质量、纺纱效率及经济效益,若配套使用不当,不仅影响钢领、钢丝圈使用寿命,而且纺纱张力不稳定,引起纱线毛羽增加、细纱条干恶化、并使细纱断头增加、生产效率下降。 目前,国内外对提高钢领、钢丝圈质量,增加耐磨度、延长使用寿命等问题做了研究并取得很大进步。 国产钢领由于材质、加工精度、热处理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使得使用寿命差距较大,国产钢领只能使用6个月~12个月,而国外钢领可使用3年~8年,有的超过10年。 各种型号的国产钢丝圈品种很多,以棉纺细纱为例,根据不同号数有纯棉、涤棉及其它化纤短纤维纺纱,配备了种种型号的钢丝圈分别与各种钢领型号配套,当锭速在15000r/min~200 r/min时,钢丝圈仅使用7天左右,国产镀氟钢丝圈可使用1个月,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外钢丝圈一般使用寿命达到1个月以上,最长有100天左右,如陶瓷钢领、钢丝圈配套使用时间可达105天。 钢丝圈在钢领的滑动飞行,使自身温度上升到300℃左右,钢丝圈上的一些金属物会熔化在钢领内跑道上,严重破坏了相互间的正常啮合,使纺纱张力波动增大,纱线毛羽及断头增加。 钢领、钢丝圈配套使用时有磨合期、稳定期及衰退期三个阶段,钢丝圈使用寿命太短,稳定期相应很短,纺纱张力波动大,不稳定,尤其在小纱时张力显著增大、毛羽及断头增加。现就国内外钢领、钢丝圈的应用情况与大家进行探讨。1国内普通的钢领、钢丝圈的应用情况 1.1国产钢领的分类

纺织机械与附件 环锭细纱机和捻线机用钢领和钢丝圈 第2部分:HZ

I C S59.120.10 W9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 B/T36914.2 2018/I S O96-2:2009 纺织机械与附件环锭细纱机和 捻线机用钢领和钢丝圈第2部分: H Z型和J型钢领与配用的钢丝圈 T e x t i l em a c h i n e r y a n da c c e s s o r i e s R i n g s a n d t r a v e l l e r s f o r r i n g s p i n n i n g a n d r i n g t w i s t i n g f r a m e s P a r t2:H Z-a n d J-r i n g s a n d t h e i r t r a v e l l e r s (I S O96-2:2009,I D T) 2018-12-28发布2019-04-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纺织机械与附件环锭细纱机和捻线机用钢领和钢丝圈第2部分: H Z型和J型钢领与配用的钢丝圈G B/T36914.2 2018/I S O96-2:2009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29)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w w w.s p c.o r g.c n 服务热线:400-168-0010 2019年1月第一版 * 书号:155066四1-61786

前言 G B/T36914‘纺织机械与附件环锭细纱机和捻线机用钢领和钢丝圈“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T型和S F型钢领与配用的钢丝圈; 第2部分:H Z型和J型钢领与配用的钢丝圈三 本部分为G B/T36914的第2部分三 本部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 S O96-2:2009‘纺织机械与附件环锭细纱机和捻线机用钢领和钢丝圈第2部分:H Z型和J型钢领与配用的钢丝圈“三 与本部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G B/T321 2005优先数和优先数系(I S O3:1973,I D T)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为便于使用,对表1和表2列出的精确度不一致的数值进行了统一三 本部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三 本部分由全国纺织机械与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15)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重庆金猫纺织器材有限公司二无锡兰翔钢领科技有限公司二咸阳信合纺机器材有限公司二国家纺织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西)二无锡市求盛纺织机械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二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二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侯水利二王可平二赵德祥二张小峰二范丽华二陈光曦二赵玉生二张楠二王锐二彭宝瑛三

变频器的多段速实验与生产应用实例(小论文)

变频器的多段速实验与生产应用实例(小论文) 引言 由于现场工艺上的要求,很多生产机械在不同的转速下运行。为反方便这种负载,大多数变频器决提供了多挡频率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几个开关的通、断组合来选择不同的运行频率,实现不同转速下运行的目的,棉纺过程有开纤(开棉、除尘、混棉),制纱(梳棉、制棉条),粗纺(将棉条迚一步延伸稍加搓捻),最后是精纺(将粗纱延伸、搓捻做成细纱)。细纱机是棉纺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精纺机械的纺织时间最长,且需要强驱动力。由于该道工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棉纱的质量和产量,所以选择细纱机的传动装置是非常重要的。细纱机所需的电气传动装置应满足下面的条件: 1) 高效率: 细纱机所需的传动动力占棉纺过程的50%以上且连续运行。所以传动装置的效 率直接影响到棉纺的整个动力。 2) 可软起动: 起动时如果受到过大的张力或张力变化急剧都会造成断纱。 3) 良好的速度控制性能: 高生产率的纺纱速度是断纱少的最高速度,但断纱由于种种原因 要变化,纺纱速度也应对应于各种条件迚行调整。 4) 容易维护和检修: 西门子最新推出的全新一代MM420变频器完全满足上述要求,MM420 模块化设计理念、快速的I/O处理时间和良好的动态响应可使用户灵活配置其控制系统。 实验。 实现3段固定频率控制,连接线路,设置功能参数,操作三段固定速度运行。 实验设备 西门子MM420变频器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一台、断路器一个、熔断器三个、自锁按钮四个、导线若干、通用电工工具一套等。 操作方法与步骤 1. 按要求接线 按图2-4连接电路,检查线路正确后,合上变频器电源空气开关QS。 图2-4三段固定频率控制接线图 2.参数设置 (1)恢复变频器工厂缺省值,设定P0010=30,P0970=1。按下“P”键,变频器开始复位到工厂缺省值。 (2)设置电动机参数,设置变频器3段固定频率控制参数。电动机参数设置完成后,设

F1520系列环锭细纱机动态仿真说明书—控制与纺纱部分

目录 1 引言 (1) 1.1 纺织机械的概念和组成 (1) 1.2 纺织机械的特点 (2) 2 我国纺织机械工业的发展 (3) 3 机械设计总论 (6) 3.1 机械设计的一般顺序 (6) 3.1.1 参观与测绘阶段 (6) 3.1.2 整理与分析阶段 (6) 3.1.3 技术设计阶段 (6) 3.2 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及一般步骤 (6) 4 环锭细纱机概述 (8) 4.1 F1520系列环锭细纱机 (14) 4.1.1 F1520环锭细纱机的简介 (14) 4.1.2 F1520环锭细纱机的控制部分的分析 (16) 4.2 环锭细纱机的纺纱部分简析 (20) 4.2.1 环钉细纱机的牵伸及原理简述 (20) 4.2.2 紧密纱的特性和紧密纺技术分析 (20) 5 产品零件造型及设计结果 (24) 6 结论 (30) 参考文献 (31) 致谢 (33) 1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和作用也越来越大。我国成功加入WTO后,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纺织机械在纺织工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对纺织工业现代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用。它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生产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纺织品档次,从而增强纺织品的市场竞争力、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纺织机械产品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拥有15大类别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已初步形成自主开发、自我配套的工业体系。在技术创新基础条件差和开发资金投入不足的条件下,纺织机械产品技术创新始终贯彻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克服种种困难,开发出一批批新产品、新技术,为加速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1.1 纺织机械的概念和组成 纺织机械属于自动机范畴,它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新型纺织机械不断涌现,大概包括以下几种:纱纺机械、织造机械、针织机械、染整机械、化纤机械和无纺机械。通过对大量纺织机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性能分析,可以找出其组成的共同点。纺织机械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其中执行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和工作系统。 (1)动力机与传动系统 动力机是机械工作的原动力,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通常为电动机。传动系统是 指将动力机的动力与运动传给执行系统,也就是控制系统和工作系统,使其实现预定动作的装置。通常由传动零件,如带轮、齿轮、链轮、凸轮、蜗轮、蜗杆等组成,或者由机电、液、气等多种形式的出动组成。 (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由各种手动、自动装置组成。在纺织机械中从动力的输出、传动 机构的运转、工作机构的动作及相互配合以及纺织产品的输出,都是由控制系统操纵的。 现代纺织机械的控制方法除机械形式外,还有电气控制、气动控制、光电控制、电子控制,可根据纺织机械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要求选择。 (3)工作系统 工作系统就是各种纺织机械生产出成品或半成品的整个流程。由于纺织包括最初的原料的选择直到最终的布匹,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中,不同的纺织机械就充当不同的角色。如细纱机在整个过程中就是把粗条拧成细线,其工作部分就是一个牵伸机构。

环锭细纱机纺纱过程假捻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FZQC

环锭细纱机纺纱过程假捻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黄建明 倪 远 上海申达进出口有限公司 上海东飞现代纺织技术研究所 摘要:通过专题检索美国和中国专利文献,了解前人对假捻技术的探 索和贡献,在技术结构和纺纱效应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在了解以往与当前假捻技术专利状况的基础上,为新时期假捻技术的扩展应用和创新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细纱机;加捻;捻度;假捻;张力;断头;低捻度纱;低扭矩纱;新结构纱线。 1、概述 机器纺纱始于十八世纪的英国产业革命,十九世纪的20年代出现了锭帽纺纱机和环锭纺纱机。在环锭纺纱技术发展的一百八十多年中,采用锭子、筒管、钢令、钢丝圈和导纱钩的基本加捻卷绕架构一直没有改变。 加捻使须条成为纱线,没有捻度就不成其为纱线。“纺”字在广义上是指纺纱过程,在狭义上即为加捻。所说的加捻对环锭纺而言是指筒管卷装和钢丝圈回转给予纱条的真实捻回,简称为真捻,除外,在纺纱过程中任何使纱条局部回转给予纱条的捻回都是假捻。 假捻使得纱条获得过程性或阶段性捻度,从时间或区段的角度看这些捻回是真实存在的,但由于纱条两个握持端均未有相位改变,在假捻点上下游的捻度相等相位相反,故在假捻过程结束时真实捻回归零。 现代纺纱流程中假捻技术最典型的应用是粗纱机锭帽,而在细纱工程中很少采用假捻技术。在纺纱技术发展进程中,有资料记载的近数十年来,不断有假捻技术应用于细纱或精纺及捻线生产过程的技术方案被提出来,并申请专利。 追溯假捻技术最早何时开始在细纱机上应用是困难的事,不过近期笔者的一些检索会揭示某些罕为人知的历史资料,通过这些史实也许会引起业界一些新的思考。 2、前人的历史资料 2.1二十世纪30年代 较早的一份资料是1931年提出的美国专利申请,这是一台带有钢令钢丝圈的锭帽式毛纺精纺机(见图1)。 本文发表于 《纺织器材》 2012年 第4期

环锭细纱机钢领

环锭细纱机钢领、钢丝圈问题的讨论 2007年7月16日安徽省纺织工程学会 钢领、钢丝圈是环锭细纱机及普通环锭捻线机的关键部件,它们与锭子、纱管等配套共同完成纱线的加捻及卷绕,钢领、钢丝圈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纺纱质量、纺纱效率及经济效益,若配套使用不当,不仅影响钢领、钢丝圈使用寿命,而且纺纱张力不稳定,引起纱线毛羽增加、细纱条干恶化、并使细纱断头增加、生产效率下降。 目前,国内外对提高钢领、钢丝圈质量,增加耐磨度、延长使用寿命等问题做了研究并取得很大进步。 国产钢领由于材质、加工精度、热处理与国外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使得使用寿命差距较大,国产钢领只能使用6个月~12个月,而国外钢领可使用3年~8年,有的超过10年。 各种型号的国产钢丝圈品种很多,以棉纺细纱为例,根据不同号数有纯棉、涤棉及其它化纤短纤维纺纱,配备了种种型号的钢丝圈分别与各种钢领型号配套,当锭速在15000 r/min~20000 r/min时,钢丝圈仅使用7天左右,国产镀氟钢丝圈可使用1个月,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外钢丝圈一般使用寿命达到1个月以上,最长有100天左右,如陶瓷钢领、钢丝圈配套使用时间可达105天。 钢丝圈在钢领的滑动飞行,使自身温度上升到300℃左右,钢丝圈上的一些金属物会熔化在钢领内跑道上,严重破坏了相互间的正常啮合,使纺纱张力波动增大,纱线毛羽及断头增加。 钢领、钢丝圈配套使用时有磨合期、稳定期及衰退期三个阶段,钢丝圈使用寿命太短,稳定期相应很短,纺纱张力波动大,不稳定,尤其在小纱时张力显著增大、毛羽及断头增加。现就国内外钢领、钢丝圈的应用情况与大家进行探讨。

1 国内普通的钢领、钢丝圈的应用情况 1.1 国产钢领的分类 ①钢领边宽PG1为3.2 mm,PG2为4 mm,PG1/2为2.6 mm,PG1/2为高速钢领。都属于平面钢领。PG系列钢领在我国应用最多。 ②ZM型为锥面钢领以铁基粉末冶金为材料,也有以微量合金元素加铁基作材料的;分为ZM6-直径38 mm、42 mm、45 mm;及ZM9-直径45 mm、42 mm、51 mm;边宽均为2.6 mm,属于高速钢领。 ③垂面钢领(或称竖边钢领):钢领钢丝圈接触面与水平面垂直,其材料为优质结构钢或合金钢,也有用铁基粉末合金(含微量合金元素)。 钢丝圈分类与钢领配套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钢丝圈分类与钢领配套使用情况 号数/tex 钢领钢丝圈锭子速度 /r·min-1 钢丝圈线速 /m·s-1 型号直径/mm 型号号数 97.3 PG2 45 G 14~18 8000~11000 18~24 58.3 PG2 45 G 7~10 11000~14000 24~32 29.2~24.3 PG1 ZM20 42 6903 ZBE 2/0~5/0 3/0~6/0 16000~17500 33~38.5 21~18.5 PG1/2 ZM6 38~42 CO.RSS ZB-8 3/0~6/0 8/0~1/0 16000~19000 32~40 14.6~13.9 PG1/2 ZM6 38~42 CO.RSS ZB-8 8/0~11/0 13/0~16/0 16500~20000 33~40 T/C13 PG1 ZM6 42 BU ZB-1 9/0~11/0 9/0~13/0 16000~18000 33~40 9.7 PG1/2 38 RSS 12/0~15/0 16500~18500 33~40 1.2 钢领对成纱毛羽的影响 目前国内广为应用的钢领、大都是用低炭钢(20#钢)经金属切削加工后再经过碳氮共渗,磁化渗硫、淬火、低温回火处理而成,一般钢领渗碳层深度均在0.4mm,渗碳层深度在

环锭细纱机

环锭纺 环锭细纱机G 35 环锭细纱机G 35经济地生产高品质纱线

2Rieter .环锭细纱机G 35 使您成功的系统立达纺纱系统

3 Rieter .环锭细纱机G 35 经济地生产高品质纱线 环锭细纱机G 35 环锭细纱机G 35是立达环锭纺技术的又一个里程碑。该机型具有之前机型G 33的久经市场应用检验的各项功能,并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G 35整合了纺纱技术领域的各种解决方案,使客户可以从这种功能强大、高品质的机器中受益。其明显优于同类机器的性能确保了客户的市场成功。 产量更高-长达1 632锭 新型G 35机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其机器理念是确保最大程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纺纱锭数高达1 632锭。经济性进一步提高 每台机器上锭子数量的增加意味着一定产量下成本的降低;机器数量减少可降低资金成本和基建、维护成本(空间要求、能源、空调等)。这就降低了每公斤纱线的固定生产成本。 积极的能源平衡 立达始终把降低能耗放在首位-能耗是生产、维护和运行成本中的核心部分。G 35是能源平衡性最好的环锭细纱机。

4Rieter .环锭细纱机G 35 立达控制面板Ri-Q-Draft35SERVOgrip ROBOdo?

5 Rieter .环锭细纱机G 35 1 632锭皆保持高品质 令人信服的新特性 环锭细纱机G 35基于性能优良的之前机型G 33。其成功的基石-卓越的全面机器理念、成熟的技术和工艺解决方案以及高标准的操作友好性-都整合到了新机型中。工艺控制因此得到保证。 操作简单 所有机器功能都整合在工艺控制系统中,并能通过立达控制面板集中进行操作。与纺纱操作相关的技术参数以图表形式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为保证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最大的可重复性,MEMOset能使多达18种纱线的所有重要参数都保存在数据存储器中并可随时进行检索。机器可快速、可靠地适应新产品的生产。 高度的灵活性 FLEXIdraft牵伸系统确保所生产的纱线始终保持确定的高品质,即使在批次频繁更换的情况下。只需通过按钮就能快速地调整新品种的纱线支数和捻系数。牵伸系统罗拉在机器中间分成两段,每段单独作用,1 200锭以上的机器的中罗拉配有附加中间驱动系统,可始终确保运行的精确性和质量的稳定性。 确定的纱线质量 久经工厂应用证明的气动摇架加压牵伸系统Ri-Q-Draft和纤维导向桥Ri-Q-Bridge创造出优良的纺纱条件,为纱线的高品质提供了坚实基础。主牵伸区中的纤维引导在G 35上通过Ri-Q-Draft35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最可靠的落纱-没有中间存储环节 多达1 632个的管纱可被可靠、快速地落下而无中间存储环节-即使是大卷装管纱。 SERVOgrip-立达对落纱的真正创新,没有管底卷绕-消除了锭子回丝并大量减少环锭细纱机上的飞花。这样就减少了纺纱中换气的次数,降低了成本,并改善了纱线质量。高品质的纱线意味着后道工序中疵点更少。 ROBOdoff-立达落纱系统-确保了最大程度的操作可靠性。落纱工序自动激活并在运行过程中连续监测。落纱工序的启动和完成时间可通过编程来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 纱线支数高达Ne 250 G 35可配备x-? ne装置,该选配件允许高倍牵伸,可纺纱支高达Ne 250的特细纱。

棉纺工艺流程

棉纺工艺流程 清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开棉: 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2)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3)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 (4)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2.主要机械的名称(1)混棉机械 (1)自动抓包机,由于某种原因1-2只打手和抓棉小车组成,抓取平台上多包混合的原棉,用气流输送到前方,同时起开棉作用。 (2)棉箱机械:棉箱除杂机(高效能棉箱,A006B等)继续混合,开松棉块,清除棉籽、籽棉等较大杂质,同时控制好原棉的输送量。 (3)43号棉箱(A092),开松小棉块,具有较好的均棉、松解作用。 (4)打手机械: ①毫猪式开棉机(A036),进行较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清除破籽等中等杂质。②直立式开棉机具有剧烈的开棉和除杂作用,但易损伤纤维,产生棉结。目前清花在流程中一般都不采用(一般可作原料予以处理

或统破籽处理之用)。③A035混开棉机,兼具棉箱机械和打手机械的性能,且有气流除杂装置,有较好的混棉、开棉和除杂作用。④单程清棉机(A076等)对原棉继续进行开松、梳理,清除较细小的杂质,制成厚薄均匀、符合一定规格重量的棉卷。 梳棉工序 1.主要任务 (1)分梳:将棉块分解成单纤维状态,改善纤维伸直平行状态。(2)除杂:清除棉卷中的细小杂质及短绒。 (3)混合:使纤维进一步充分均匀混合。 (4)成条:制成符合要求的棉条。 2.主要机械名称和作用: (1)刺辊:齿尖对棉层起打击、松解作用,进行握持分梳,清除棉卷中杂质和短绒,并初步拉直纤维。齿尖将纤维带走,并转移给锡林。 (2)锡林、盖板 ①将经过刺辊松解的纤维进行自由分流,使之成为单纤维状态,具有均匀混合作用。②除去纤维中残留的细小杂质和短绒。③制成质量较好的纤维层,转移给道夫。 (3)道夫: ①剥取锡林上的纤维,凝聚成较好的棉网。②通过压辊及圈条装置,制成均匀的棉条。

变频器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要点

变频器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纺织行业属劳动密集,环境恶劣,用电量大的特点,因此实现自动化最大限度的节电是个出路。对风机、水泵、中央空调系统、空压机等选用变频器后可约有30%节电,显然是十分可观的。纺织机械中常用的有细纱机、卷线机、筒子机、染色机、定型机、粗纱机、整烫机、园盘针织机等,都可选用变频器来进行调速,这样既可一机多用,又可无级调速,速度精度高,速度值稳定,调速方便简单,对提高生产量,保证质量,减少断线,适用不同规格的生 纺织行业属劳动密集,环境恶劣,用电量大的特点,因此实现自动化最大限度的节电是个出路。对风机、水泵、中央空调系统、空压机等选用变频器后可约有30 %节电,显然是十分可观的。 纺织机械中常用的有细纱机、卷线机、筒子机、染色机、定型机、粗纱机、整烫机、园盘针织机等,都可选用变频器来进行调速,这样既可一机多用,又可无级调速,速度精度高,速度值稳定,调速方便简单,对提高生产量,保证质量,减少断线,适用不同规格的生产需要,减轻劳动强度等,确实是个无可比疑的最合理,又经济实用的方案。 我们从自动化网论坛的水泥及其它行业自动化分论坛中收集的一些关于变频器在纺织行业中应用的文章,整理成了“变频器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专题。希望大家多参与讨论,对我们的工作多提些意见! 通用变频器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纺织行业是个老的传统产业部门,大都设备较陈旧,面临技术改造任务较大,只要使用变频器后就可以少的投入,获得较好的效果,这是个现实的路子。 纺织行业属劳动密集,环境恶劣,用电量大的特点,因此实现自动化最大限度的节电是个出路。对风机、水泵、中央空调系统、空压机等选用变频器后可约有30 %节电,显然是十分可观的。 变频器在纺织机械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纺织机械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交流变频调速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大多数新开发的纺织机械产品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应用了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装置。 。 变频调速技术在棉纺织设备中的应用 近10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内外纺机厂商,采用PLC控制,变频调速,机电一体化等以电子技术更多的取代传统的机械结构,提高纺机整机的可靠性,提高纺制质量和自动化程度,扩大品种的适应性,使用操纵易便。各

什么是细纱机

细纱机 提问添加摘要 目录[隐藏] 1 细纱机 2 正文 3 配图 4 相关连接 细纱机-细纱机 细纱机-正文 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见彩图)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细纱的产量、质量是纺纱工艺各道工序优劣的综合反映。细纱机的生产单元是锭子,常以每千锭小时的产量(公斤)来衡量细纱机的生产水平。纺纱厂生产规模是以拥有细纱机的锭子总数来表示的。每只锭子上所纺的纱会由于各种原因而断头,常以千锭小时发生的断头数表示断头率。断头率的高低影响劳动生产率、设备生产率、细纱质量和车间含尘量。细纱机是纺纱生产中耗能最多的机器。细纱机生产过程中纺满一个卷装(管纱)便要停止生产,待落下管纱换上空管后方能继续纺纱。因此卷装的大小影响劳动生产率、设备生产率,还影响能耗。锭速、卷装、断头率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是细纱机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志,需要从社会、技术和经济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较为恰当的数值。 各种细纱机基本上都由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加拈和卷绕机构组成。喂入机构的作用是将粗纱或条子抽引出来并喂给牵伸机构。牵伸后的须条由前罗拉输出,经加拈成细纱后卷绕在纱管上。大多数细纱机的牵伸、加拈和卷绕作用是连续进行的,按所用的加拈和卷绕机构的不同,分别称为环锭细纱机、离心锭细纱机、翼锭细纱机、帽锭细纱机和走锭细纱机。帽

锭细纱机和走锭细纱机现已很少应用。 从手工纺纱向机器纺纱发展开始于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后,1769年出现了利用水力拖动的翼锭细纱机,1779年S.克朗普顿根据手工纺车原理发明了走锭细纱机,这是早期的两种细纱机。1825年R.罗伯茨又将走锭细纱机改进为自动作用的走锭细纱机,这种型式的机器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828年出现了帽锭细纱机。同年,J.索普创造了环锭细纱机,当时钢丝圈是由纺纱工用手工弯制而成的。1830年以后,才开始正式制造钢丝圈。环锭细纱机可连续作用,而且纺纱速度较高,因而逐渐被广泛采用,代替了绝大部分走锭细纱机,成为现代应用最多的一种。环锭细纱机由锭子、钢领和钢丝圈等组成加拈、卷绕机构的细纱机。一般为双面多锭结构,每台细纱机的锭数为300~500锭,也有800~1000锭的长车。环锭细纱机有各种型式和规格,以适应棉、毛、麻、绢和化学纤维等的纯纺和混纺,纺制不同号数或支数的细纱。棉纺环锭细纱机的工作过程(图1)是:粗纱从由支承器承托的粗纱管上退绕出来,经过导纱杆和横动导纱器喂入牵伸装置进行牵伸。牵伸后的须条由前罗拉输出,通过导纱钩、钢丝圈经加拈后纺成细纱,卷绕到紧套在锭子上的筒管上。锭子转动时,钢丝圈被纱条带动沿着钢领内侧圆弧面(俗称跑道)旋转。钢丝圈每转一转,就给牵伸后的须条加上一个拈回。同时,由于钢丝圈和钢领的摩擦阻力,使钢丝圈的转速滞后于锭子转速,遂产生卷绕。钢领板受成形机构的控制按一定规律上下运动,将须条绕成一定形状的管纱。 牵伸机构细纱机牵伸机构由几对牵伸罗拉组成,一般为皮圈式牵伸,可以有下长上短皮圈式、双短皮圈式等,每对罗拉的下罗拉为钢制沟槽罗拉,沿细纱机全长配置,装在罗拉座的轴承座内。中、后罗拉轴承座可沿罗拉座滑槽移动,以调节前、中和中、后下罗拉间的距离。这个距离称为罗拉隔距,是细纱机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可根据纤维长度和加压等条件调节。每对罗拉间常设置皮圈、皮圈销和皮圈架等附加零件,在牵伸过程中对纤维组成的须条施加适当压力,产生附加摩擦力场以控制纤维的运动。图1为常用的三罗拉下长上短皮圈式牵伸机构,由三对罗拉组成,长皮圈套在中下罗拉上并有张力架使其保持紧张。短皮圈套在中上罗拉上。下皮圈销为曲面长销,上皮圈销为弹簧摆动销,上下皮圈销之间的空隙称为拑口隔距,是细纱机主要工艺参数之一,可根据纺纱号数或支数、罗拉加压等条件加以选择。前、后上罗拉均为皮辊。这种机构的总牵伸倍数在50倍左右,适纺棉或50毫米以下的棉型化学纤维。如果采用中间开周向凹槽的中上罗拉,使中皮圈罗拉只起控制而不起握持纤维的作用,纤维便在中罗拉拑口下滑溜,实际上三对罗拉仅构成一个牵伸区,这种牵伸称为滑溜牵伸,可适纺90毫米以下的中长化学纤维。罗拉加压值也是细纱机主要工艺参数之一。现代牵伸机构常采用弹簧或气体静压摇架加压。加压时,把手柄揿下,借助于锁紧机构的作用,实现对罗拉加压;卸压时,把手柄抬起,使整只摇架连同皮辊、上皮圈和上皮圈销一起掀起。目前尚在应用的加压机构有利用上罗拉自重加压、重锤直接加压或通过杠杆进行加压等类型。采用重加压、小隔距、紧拑口,可提高牵伸倍数,改善成纱条干的均匀度。 有的牵伸机构在前区还装有集合器。作用是收缩须条宽度,防止纤维散失,有利于减少飞花和毛羽,提高成纱的强力,但使用不当会增加纱疵,影响成纱条干。牵伸机构还附有清洁

细纱机

后纺细纱机 在我们精纺厂的一厂和二厂有四种型号的细纱机。一厂中有上海二纺FB502、山西榆次经纬机械厂FB505、德国青泽421E。二厂主要有德国青泽450以及经纬FB505。 细纱机的主要作用: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 细纱机的组成:各种细纱机基本上都由喂入机构、牵伸机构、加拈和卷绕机构、各传动装置组成。 细纱机的主要部件毛条架、摇架、罗拉(三组)、纲领板、导纱钩、气圈环、锭子、负压装置和传动转动装置。 摇架上有皮辊、皮夹和加压装置。传动装置包括罗拉传动、纲领板传动以及锭子传动。 FB505和FB502为国产细纱机,它们的结构性能基本相似,而421E和450为进口德国机。它们的性能要高于国产机,其中450为421E的升级版。 ①FB505毛纺细纱机 适用纤维平均长度在65—100mm。 特点:窄幅(左右锭子中心距700mm) 它同样有灵活可靠的升撑结构(不用调节棘轮)能保证管纱的成形,也能适应高速锣筒机的退烧。

车头传动包括牵伸传动采用统一大模数的钢齿轮传动平稳。 纲领板、气圈环、导纱钩三路升降平衡采用重锤杠杆比平衡更有效提高平衡的稳定性。 主传动也采用同步传动。 电气装置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变频调速运转中可显示前罗拉的速度。 ②德国青泽谁421E、450 它们的锭子传动都为龙带传动,而国产机的锭子传动为锭带传动。421E龙带传动是由一个主电机带动,同时带动640个锭子的转动。而450则是分摊在7个小功率电机上。国产机的锭带传动是一锭带带动4个锭子的转动,它同样是一个主电机带动传动杆轮,然后由它带动锭带的运动,从而带动396个锭子。 它们都是由涡轮箱、数码器(绝对数码器和增量数码器)来调节变化纲领板的高度。 纲领板的传动不管是进口机还是国产机都是采用轮带动皮带,皮带带动横杆左右滑动,然后再有杆带动上面的皮带收放运动。通过皮带的收放运动和重锤的作用一起控制纲领板、气圈环架和导钩架的升降。 在锭子的转速上,进口机还是要高于国产机,转速也更为平稳,一般在9000转/分到1200转/分,而国产机在8000

纺纱工艺流程设备介绍

纺纱工艺流程设备介绍 一、纺织的定义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二、工艺流程及设备 纺纱按天然纤维分为棉纺、麻纺、绢纺、和毛纺,工艺流程和设备不尽相同。下面我们主要说说棉纺工艺流程及用到的设备。 纺织机把许多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这些线或纱可用来织成布。 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 1、清棉工序: 开棉机:将紧压原棉松解成小的棉块或棉束,以方便混合、除杂。 清棉机: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清棉机(亦称清弹机、开棉机、开清棉机等)是由分梳器和刺辊高速运转所产生的机械离心力来排除锦花中的杂质并将皮棉疏松,滚压成片,便于使用。 混棉机: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合。 成卷机:支撑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 2、梳棉工序: 梳棉机(图1):对清棉工序下机的棉卷经过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进行分梳、除杂、混合成棉条入筒。 (图1) 3、精梳工序: 精梳机: (1)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2)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3)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4、并条工序: 并条机: (1)并合: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2)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3)混合:利用并合与牵伸,根据工艺在并条机上进行棉条混合。 (4)成条:将圈条做成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地盘放在棉条筒里。 5、粗纱工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