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五 结晶过程的观察教案资料

实验五 结晶过程的观察教案资料

实验五 结晶过程的观察教案资料
实验五 结晶过程的观察教案资料

实验五结晶过程的观

实验五结晶过程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透明盐类的结晶过程及其晶体组织特征。为理解、掌握金属的结晶理论建立感性认识。

2.观察具有枝晶组织的金相照片及其有枝晶特征的铸件或铸锭表面,建立金属晶体以树枝状形态成长的直观概念。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带CCD的生物显微镜;2.投影仪;3. 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或硝酸铅水溶液(由实验室预先配制好);4.干净玻璃片、吸管;5.电炉或电吹风;6.有枝晶组织的金相照片;7.有枝晶的金属铸件实物。

三、实验原理

晶体物质由液态凝固为固态的过程称结晶。结晶过程亦为原子呈规则排列的过程,包括形核和核长大两个基本过程。

由于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难以直接观察,而盐类亦是晶体物质,其溶液的结晶过程和金属很相似,区别仅在于盐类是在室温下依靠溶剂蒸发使溶液过饱和而结晶,金属则主要依靠过冷,故完全可通过观察透明盐类溶液的结晶过程来了解金属的结晶过程。

图5-1 结晶过程三个阶段形成的三个区域

a) 最外层的等轴细晶粒区(100×) b)次层粗大柱状晶区(100×) c)中心杂乱的树枝状晶区(100×)

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接近饱和的氯化铵(NH4Cl)或硝酸铅[Pb(NO3)2]水溶液,随着水分蒸发,溶液逐渐变浓而达到饱和,继而开始结晶。我们可观察到其结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始于液滴边缘,因该处最薄,蒸发最快,易于形核,故产生大量晶核而先形成一圈细小的等轴晶(如图5-la 所示),接着形成较粗大的柱状晶(如图5-1b所示)。因液滴的饱和程序是由外向里,故位向利于生长的等轴晶得以继续长大,形成伸向中心的柱状晶。第三阶段是在液滴中心形成杂乱的树枝状晶,且枝晶间有许多空隙(如图5-1c 所

初一语文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案精编版

初一语文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设计教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 单位:淄川区岭子中学 姓名:董丽芬 电话: 《斜塔上的实验》 学习目标: 1、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精神,了解一些科学知识。 2、掌握本课的课后词语,体会文章巧妙的构思、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及其丰富的知识背景,激发其勇攀科学高峰的热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学习巧妙的构思、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标好自然段序号,自学课后词语(音、形、义)。 2.搜集有关伽利略的资料。 二.导入 1.分组检查预习。 2.请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伽利略,然后课件出示伽利略的照片及相关资 料。(板书课题,指出这是伽利略一生最引以为豪的实验) 三.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四. 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或板书): (一)(1—7)摆动挂灯的启示——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 (二)(8—12)写伽利略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献身精神。 (三)(13—19)比萨斜塔上的实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2、斜塔上的实验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实验伽利略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实验的结果怎样人们对伽利略的态度如何(笑、骂——威胁——将威胁付诸行动:嘘哄笑) 3.⑴伽利略敏锐的感官和观察、思考、实验能力与他孩提和学生时代的好习惯是紧密相连的。速读8——12段,让我们为孩提和学生时代的伽利略画个像,小组讨论交流。 ⑵伽利略身上还有哪些可贵的品质通过哪些段落反映出来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1)热爱科学(2)不迷信权威。(3)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4)勇于创新,敢于追求真理,甘为科学献身。 五.学生质疑探究 1.第九段中说“那时代从事科学会一辈子贫穷”,为什么伽利略还要坚持从事答:因为他热爱科学,对真理有一种执着、不懈追求的精神。 2.第十一段为什么当时的人都那么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答:因为亚里士多德也是一个非常有成就的科学家,他的许多理论都被大家证实非常正确,所以他代表着科学界的权威。 3.第十二段中为什么有人说伽利略是一个“玩弄无用的数学的精神病患者”答:因为当时是一个不讲科学的时代,很少有人能为科学作一些实际的研究,并且伽利略当时的身份是一个医科大学的学生,他所作的事与他的身份不符,所以有人这样认为。 4.第十七段说“要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怎么理解 答:因为当时伽利略被大家认为是一个异端,如果他实验失败,大家都会对他不屑一顾,认为他是一个道德败坏德人,这也正是反对他的那些教授和学生想看到的结果。 5.第十八段中有一句话“大家都嘘他”,“嘘”字是什么意思 答:发出嘘的声音来制止或驱逐。 6.伽利略在众人的威胁和嘲笑中,还是依然坚定地要做他的实验,为什么 答:他坚信自己的理论正确,并且想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他有一种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7.伽利略科学发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答:最大的困难来自不讲科学的时代、社会、学校乃至家庭对科学发现的阻碍甚至打击。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一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一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多数都有流血、抽血的经验,对血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血液的成分、各成分的功能并没有多少了解,因此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 通过复习导入到具有运输功能的血液,并通过分析血常规化验报告单引入血液构成——根据血浆成分推断血浆功能——分组实验、比较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及区别方法——自主学习掌握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理解血细胞的功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讨论为主,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但由于学生在自主观察和学习方面还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全面性,因此,教师应加强指导。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补充,使学生对血液各成分尤其是血细胞的功能和区别能够清晰明了,同时也体现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血液循环系统不可缺少的最基础的一节内容,它和血管与心脏共同构成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又有其独特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对独立的知识点。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说出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并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能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二)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的知识,了解食物通过消化和吸收后,营养物质进入血液,也了解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会通过血液进行运

输。学生对血液虽然很熟悉,但多数情况下并不清楚血液的组成及每部分的功能。必须让学生亲眼看看血液的成分,认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要联系生活实际来介绍它们的功能,学生对显微镜的使用也不太熟练,教学中适合采取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形式、小组竞赛等形式,适当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点拨启发,描述血液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 1.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解读血常规化验单,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知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关注造血干细胞及其研究进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和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 血液的成分和各成分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医院里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以及简化的血常规报告单 学生:预习并完成学案,尝试提出相关的问题。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课题 1认识土壤 1、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粘土、砂、腐殖质等 成分构成; 实验目的 2、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 验 1、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玻璃棒、放大镜、 2、铁实验器材铲、石棉网 观察土壤和烧土壤 1、用手捏土壤,有什么发现, 2、取一块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仔细观察发生的 现象。 3、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杯中的水和土壤快速旋转起来。实验步骤旋转停止后,仔细观察杯中的土壤发生了什么变化。 4、再取一块土壤样品,放在一块铁片上,先扒开看一 看,有什么发现,再用酒精灯烧一烧,有什么现象产 生, 5、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注意事项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实验结论土壤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 2种子发芽

1、种子都有胚根、胚芽。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实验目的 2、能运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能和同学合作 设计并做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 1、浸泡过的蚕豆、菜豆、花生、向日葵等种子、实验器材 2、镊子、放大镜、解剖刀、白纸 一、观察常见的种子 将一粒蚕豆种子浸泡两三天,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用放大 镜观察两片子叶分开的蚕豆种子。 二、种子发芽所需条件对比实验 1、在一块玻璃上绑有三粒种子,种子尖端向上的放在盛水的 玻璃杯里,上面一粒种子完全暴露在空气里,标明“1”号;实验步骤中间一粒种子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里。标明“2”号; 下面一粒种子完全浸入水中,标明“3”号。(见P6)把这个装 置放在常温状态下。 2、再增加一个如上所述的装置放在冰箱中。(中间一粒种子标 明“4”号。) 3、每天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并做好记录。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及时补充两个玻璃杯中的水,使中间的一粒种子始终有一半浸注意事项 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和空气。 课题 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实验目的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向地性 实验器材玉米或各种菜豆种子、纸巾、塑料袋、铁架台

血液(教学设计2)

血液(教学设计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血液(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观察血液,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各种成分的功能。 (2)学会用照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区分红细胞和白细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说出血液中几种成分含量的正常值,学会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血细胞的观察和对血常规化验单的分析,判断该病人所患疾病并对该病人的治疗提出建议,帮助学生认识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培养学生审慎的科学态度。 〖设计思路〗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生物课程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生的观察能力较强,但观察常常满足于新奇的现象,其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较差,所以我根据本节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由

表及里,从整体到局部地观察血液分层现象和人血涂片,从而让学生认识血液的组成成分、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本课时以一位病人的血常规化验单引入,并最终使学生学会解读化验单中的一些数据,使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生物因素学习生物知识,利用生物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解决的问题: 1.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是本节重点,因为血细胞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血液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部分知识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疾病有关,是教会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的基础。 2.血细胞功能学习及教会学生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血细胞对人体的作用过程,学生难以观察到,需要借助一定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看血常规化验单时,必须对各项目的正常值有准确的记忆才能找出化验单中不正常的测量值,并且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提前准备: 1.家兔的血液、5%的柠檬酸钠、人血涂片、显微镜。 2.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整个教学是按以下过程进行的: 1.新课引入 提前在医院找一张病人的血常规化验单,提出怎样阅读化验单,怎样判断化验结果是否正常,教师可以做简单的介绍,对化验单上的符号做一些说明,

《实验绘画》教学设计

实验绘画 为区骨干教师培训班下校听课所上研究课 课题类型:造型·表现(高中选修《绘画》模块) 课题名称:实验绘画——色彩肖像画 上课班级:高二年级3班 上课时间:2014-5-15第六节 授课教师:JJ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 高二学生已经对美术各流派作品有所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设计为一节造型·表现课,利用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尝试创作一幅色彩肖像画。 为了让学生掌握造型中比例关系、色彩关系的处理方法,本节课采用创新式的教学方法——实验绘画,先将学生提供的照片,经过Photoshop进行图片处理,将照片艺术化调整,图像重叠删减等对人物肖像绘画素材做早期加工,采用小格放大的画法,把素材图片打成小格、标注好吗,剪裁成小块给每个学生,按照不同的号绘制局部,拼贴组合成整体画面,这就要求学生对每一块图形的比例、色彩的把握准确度要高,增加了绘画难度,然而每个学生画其中的一小部分,又降低了整体难度,让肖像画创作变得容易普及,学生在调色技能上也得到提高。 这种画法以小见大,举一反三,在绘画教学上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实验绘画创作,进一步体验后现代艺术是对艺术的创新与探索。 2.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实验绘画技法,了解造型结构知识、色彩三要素的关系,学会使用油画棒色彩工具,提高实验绘画的技能水平。 3.情感价值观: 通过集体合作创作美术作品学习方式,感受到个人在团队里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做好,整体画面水平才能提高。 通过实验绘画创作体验,结合已了解的艺术流派画风,学会用包容之心看待艺术的多元化,树立大美术观!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实验绘画造型中的比例关系的把握,造型准确,色彩关系的比较与鉴别能力的提高 难点:学会使用油画棒绘画造型工具,调色技能的提高。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初中生物实验教案)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实验目的: 1、观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2、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类的流动情况 实验器材:显微镜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载玻片 ,清水,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 实验设计: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交流评估: 1.你观察到了几种血管,这些血管的流速一样吗? 2.毛细血管中,红细胞是_____________通过,毛细血管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膝跳反射 实验目的:尝试做膝跳反射实验,举例说明什么是反射 实验器材:椅子、小木锤 实验设计: 1、每两位同学一组,两人轮换进行实验。 2、一位同学作为受试着坐在椅子上,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自然地搭在这条腿上。 3、另一位同学用小木锤子的边缘,迅速叩击一下受试同学上面的那条腿膝盖下面的韧带。 思考: 1、叩击韧带时,小腿有什么反应? 2、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实验目的:认识红细胞和白细胞 实验器材:显微镜、人血的永久涂片 设计并进行试验: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对照书上的图,认识红细胞、白细胞,比较他们的形态和数目。思考: 1、人血永久涂片中数量中最多的是___________细胞。 2、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红细胞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细胞的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实验教案

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实验教案 教师:李秀蓉 教学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现象并找到三种血管。 教学重点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教学难点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并区别静脉和动脉。 课前准备 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动、静脉血管的横切面切片或图片。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动脉、静脉,也知道了毛细血管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学会分辨血管的种类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二、新课教学 实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目的要求 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

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不同的血管内的流动情况。 2.材料用具 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纱布)。 3.方法步骤 (1)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找到管径最小的血管,注意观察血液在这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 (5)注意观察管径最小的血管是由什么血管分支而来的,它最终又汇入什么血管中。 4.注意事项 (1)在显微镜下,血管和血液颜色较淡,难以寻找,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做如下准备:选择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选用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准备实验用鱼小鲫鱼,它生命力强,存活时间长。野生小鲫鱼观察效果更好。或用凤尾鱼、白色金鱼、草鱼都可以。 (2)实验用鱼的大小。体长4厘米左右的小鱼,尾叉中间距边缘5厘米左右的位置最容易清楚观察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这里色浅,整条小鱼都可防入培养皿中,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

八年级物理下册实验教案.doc

下册 乐山市第七中学 物理组

实验一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一、原理和构造: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弹簧测力计都由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吊环和外壳等组成,常见的两种弹簧测力计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 二、使用方法 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量程,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因为弹簧是有一定弹性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测量就不准确,还有可能损坏测力计。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如果没有指在零刻度线,要进行调节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垂直。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尽量使用用挂钩把物体向上拉的测量方法。因为它就是按照这种方法设计的,使用其他方法的误差相对较大。 三、读数 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注意读数时一定要由零刻线往数值增大的方向读)读出所测量力的大小。 四、使用弹簧测力计容易出现的问题 ①测力计测量超过量程的力;②没有调零就进行测量;③使用前没有来回拉动弹簧,用指针被卡的测力计测量;④所测拉力与测力计外壳不平行;⑤示数没有稳定就读数;⑥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表面不垂直;⑦手拿挂钩,把物体挂在吊环上测量。

【实验目的】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长木板、头发丝 【实验步骤】 1、观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最大刻度),认清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检查弹簧测力计不受力时,指针时否指在零刻度处。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1N、3N、5N等处,感受一下1N、3N、5N的力有多大。 3、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一个质量已知(约500g)的物体,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察 4、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匀速前进,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5、在倾斜放置的长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木板匀速上升,读出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6、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手拉头发,逐渐加大拉力,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填入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 【评估与交流】能否用弹力橡皮筋制作测力计?为什么?

初中八年级生物《血液》名师精选教案

血液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知道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说明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功能。 3.解释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 4.说出什么叫贫血、发炎和血清 5.知道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三种血细胞的比较,培养学生对比归纳的分析能力。 3.通过学习三种血细胞的正常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保健的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探索血液成分的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人体的血量、输血和血型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每个健康公民都有献血义务的思想教育。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本节知识结构体系 教材分析 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关于血液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人血永久涂片分组实验观察的组织与指导,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熟悉规律,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加抗凝剂的血液)及实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获得感性知识,再结合讲解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法建议(1) 创造条件做好血液成分的演示实验,从感性熟悉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从色泽和容积上将血浆和血细胞加以区别。识记血液是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构成的。结合课上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永久涂片”的分组实验和三种血细胞的挂图,来加深学生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数量、结构的熟悉,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而且结合阅读教材将有关知识以表格或两歧分枝表解式加以总结归纳,从而实现精加工和组织策略的练习。表格式归纳法大致如下: 1、血液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成分 百分比或每立方毫米含量 细胞特征 功能 血浆 (55%) 水分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生物实验设计教案

生物实验设计 一. 教学内容 生物实验设计 二. 学习重点 了解有关高考生物实验设计的题型,一般的解题方法。 三. 学习过程 (一)考试说明 要求考生能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包括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解释实验结果(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所谓设计型实验题,就是题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设计数据处理的方法及分析实验现象,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在不同情况下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生物高考实验设计基本题型 1. 续写实验步骤的题型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已经提供了比较多的信息,基本上划定了答题的模式,目的明确,前面的方法步骤等信息已为续答作了铺垫,只要明确题目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然后设计对照组,再根据有关原理分析,一般就能比较正确地写出答案。 2. 评价和纠正给定的实验步骤的题型 试题中既有合理成分,又有不合理成分,干扰因素较多,要求在吸取原有设计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思路。这表面上是考查对实验设计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实质上是全面检测设计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同时还考查考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的水准。 3. 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题型 这类题型是与研究性学习相配套的,要求学生要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有所体验,考查的过程性要求主要体现在课题的选择及理由阐述、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运用、研究成果的类型选择等。题目有一定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三)生物实验设计题应对策略 1. 生物高考实验设计的三种题型虽然在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但在答题中却有共同点,先要认真研究课题,找出其中的实验变量和反应变量,其次是构思实验变量的控制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捕获手段,最后再选择适宜的实验材料,在注意实验步骤关联性的前提下表达实验的方法步骤。在实验方法和步骤设计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变量控制。 2. 重视课本实验的复习。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了,要求“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术”。这一要求,在2003年高考中也得到了体现,如第33题,考查的就是对课本实验的理解。 3. 挖掘课本知识点中所蕴含的实验因素。生物学的每一个知识结论都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都包含培养实验能力的基点,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多挖掘知识结论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例: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涉及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的部位、反应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观察草履虫实验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I观察草 履虫实验 . 《实验:观察草履虫》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节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了解草履虫的生活,认识到单细胞生物依靠一个细胞就能够完成它的各种生命活动,从而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首先给学生草履虫培养液,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讨如何观察草履虫; 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形成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生物的概念; 然后通过视频展示和课本中草履虫的结构图,让学生知道草履虫是怎 样取食、呼吸、排出废物的; 最后引导学生分组设计探究实验,证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二、实验内容分析由于单细胞生物个体极小,通常用肉眼无法观察它们的结构,而且它们是通过一个细胞完成生命活动,七年级的学生对这些内容是比较陌生的。因此,依据生物课标要求的“通过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活动建议,本节实验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了解草履虫的生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基于以上考虑我设计出本实验课一共有四个内容:1、探讨如何观察草履虫,由此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这样设计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由于学生刚刚制作过动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动植物细胞,学生已初步具有了制作临时装片,操作显微镜及观察的技能,所以观察草履虫不是很困难; 二是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乐于动手,而且有极强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可以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提供给他们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由于草履虫是活的小生物,运动速度很快,这样不利于观察,还需要老师的进一步的指导。另外当学生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和草履虫的显微图片,帮助每一个学生学会操作并观察到草履虫的运动及形态结构,从而落实“面向全体学生” 的课程理念。 3、通过视频展示和草履虫的结构图,了解草履虫的取食、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毕竟是有限的,尤其是有关草履虫的取食、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通过视频展示和草履虫的结构图可以更好、更直观地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 4、设计实验,证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在原本课本的实验设计中,只要求学生进行草履虫的形态及运动观察,有条件者可做外界刺激对草履虫的反应。我这样设计,既可以加深了学生对草履虫作为一个单细胞生物,个体虽小,但可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印象,又能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体验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三、实验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活动。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实验教案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实验目的】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教学重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预设:在自由发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观察草履虫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教学设计 (1)描述观察到的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说明草履虫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2)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技能目标: (1)熟练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会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的技能。 (2)尝试利用光学显微镜跟踪观察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力。 (3)探究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草履虫生命活动的观察和学习,感受微观生命的美妙,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健康心态;同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识别草履虫的形态结构,解释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难点:1、把握草履虫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认同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的设计

教学方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 教学工具:显微镜、放大镜、多媒体 教学实验设计思路 新的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倡导探究性学习,而实验教学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从课前培养草履虫入手,通过课上实际观察,逐步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探究。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补充了探究草履虫应激性实验。以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的过程中,逐渐转变学习方式,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草履虫的采集与培养方法,并熟悉草履虫的形态结构。 2、观察草履虫的取食、运动和趋性。 3、认识和理解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是一个完整的能独立生活的有机 体。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放大镜、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牙签、小麦胶体液、白糖、盐、醋酸、牛肉汁、面巾纸、培养皿、小烧杯、碘酒 三、实验操作步骤 1、草履虫的采集和培养。 采集:选择有枯草腐烂的稻田或池塘,进行舀水采集。 培养:取干稻草切成小段,和水样一起放入瓶中,放在阳光下即可,温度22-28℃。

免疫学实验教案

[键入公司名称] 免疫学实验教案 研究生教育实习 潘熙萍(Y20090201) 2011/1/14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实验一免疫血清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熟悉免疫血清的制备过程; 了解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原理 将抗原物质经适当途径,按照预先制定的免疫方案免疫动物,经过一定时间,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抗体并释放入血液,当血中抗体达到一定效价时采血,分离血清,即为特异性免疫血清(又称为抗血清)。因抗原具有多种表位,可激活多个克隆的B细胞活化产生抗体,因此,这种免疫血清又称为多克隆抗体。 本实验以绵羊红细胞(SRBC)作为免疫原,以家兔为免疫动物,制备兔抗养红细胞免疫血清(也称为溶血素) 三、器材和材料 1.动物健康成年家兔,雄性,体重2-3kg;健康成年绵羊。 2.试剂生理盐水、碘酒、75%酒精。 3.器材剪刀、镊子、无菌注射器、量筒、无菌毛细滴管、无菌试管、离 心管、三角烧瓶(200ml)、动物固定架、手术器械一套、塑料放血管等。 四、实验步骤 1.抗原制备 (1)用碘酒和75% 消毒绵羊皮肤,抽取颈静脉血液,注入含有等量阿氏液的三角烧瓶内,混匀。阿氏液既有抗凝作用,又适于储存SRBC。分装后置4℃冰箱内,可使用3周。 (2)无菌取上述绵羊血于离心管中,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2000r/min,离心5min,吸弃上清液和白细胞层,再用无菌生理盐水与SRBC混匀, 2000r/min,离心5min,重复3次。最后一次离心10min,以使血细胞沉积于管底,弃去上清液。 (3)根据红细胞积压,用生理盐水配成20%SRBC悬液。 2.免疫动物 (1)全班分为4组,每组选择健康雄性兔1只,用于免疫。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教案

课题名称3、跷跷板 实验名称杠杆尺平衡的规律 自学辅导要 点 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好玩吗? 实验目的要 求 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 实验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实 验步骤1、左右距离一样长,挂得一样多的钩码,看是否平衡。2、在左边任意处挂适量的钩码,在右边不同距离处一个一个地增加钩码,当平衡时分别计算一下左右两边的距离×钩码个数,看有什么规律。3、看有没有其它情况下还能平衡。 实验装置简图 实验结果 1、左右两边钩码数量和钩码到支点处的距离都相同时,可以平衡。 2、左右两边钩码数量和钩码到支点处的距离都不一样时,只要左右两边距离×个数的结果相等,也可以平衡。 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评价要点1、观察是否细致、准确。2、操作是否有序、方法正确。 3、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评价标准 1、完成步骤1、评为及格。 2、完成步骤1、2的评为良好。 3、能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创新见解者评为优秀。 4、若步骤1不能完成者评为不及格。 注意事项1、要从钩码数量与钩码离支点处的距离方面去研究。2、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师姓名: 课题名称4、简易天平 实验名称怎样使用天平 自学辅导要 点 在生活中你们都见过哪些秤,它们的用途。 实验目的要 求 知道天平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天平、重物。 实验原理平衡规律 实验步骤1、把天平放在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2、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的物体放在左盘里(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用 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出右盘中砝码的总种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 物体的质量。 实 验 装 置 简 图 实验结果会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评价要点1、观察是否细致、准确。 2、操作是否有序、方法正确。 3、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评价标准1、完成步骤1、2、3评为及格。 2、完成步骤1、2、 3、 4、评为良好。 3、能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创新见解者评为优秀。 4、若步骤1、2、3不能完成者评为不及格。

物理实验教案设计

物理实验教案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实验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欧姆电律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2)通过实验使学生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大小 (3)通过实验观察一些现象,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电流电压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学会测量电阻值,学会利用欧姆电律间接地测量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会利用欧姆电律解决问题 2难点:正确连接电路及排除各种故障,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哪些,如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 实验教具: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一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实验教学过程: 1 复习相关知识,创设情镜,引入课题 问题提问:用那种仪器可测量出小灯泡的电流,使用电流表时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用电流表测电流,电流表要和被测的电阻串联,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选择合适的量程。 问题:怎样知道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多少,如何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学生回答:用电压表测量可知,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选择合适的量程,让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 问题提问:如何正确读出被测量的电流值和电压值这两个物理量? 学生回答: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若没有应该先调整归零。根据使用的电压和电器选择合适的量程,并且弄清最大值和最小分度值。待指针稳定后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前方读数,同时注意视线要以指针垂直。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

课题第四节单细胞生物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师侯苗苗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二、能力目标 1、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2、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和运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草履虫”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2、通过学习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的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教学难点1、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2、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情景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除了病 毒之外,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 成的,并且绝大多数生物是由多个细胞 所构成的。例如,在我们校园里种植的 各种植物,就是由多个细胞所构成的; 又如我们人类,同样也是由多个细胞所 组成的。那么在自然界中,有没有一个 细胞所组成的生物呢? 回顾旧知识 回答问题 激发学习 的兴趣 单细胞生物 联系生活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知道 的单细胞生物都有哪些? 出示单细胞生物的图片──酵母 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观 察以下生物,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 点? 观看图片,了 解常见的单 细胞生物。 总结单细胞 生物的共同 特点 让学生对 单细胞生 物有初步 的认识

观察草履虫实验 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那 他们是否能依靠自己的结构特点来完成 各项生命活动呢?今天,我们就以草履 虫为代表来进行探讨。 1.从草履虫的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 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 察草履虫。 2.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播放“观察草履虫”视频 问题1:为什么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 吸一滴培养液? 问题2:为什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 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 问题3:你认为草履虫只有一个细胞 吗?依据是什么? 阅读教材P67 观察草履虫 实验 观看视频同 时思考问题 讨论回答幻 灯片的问题 肉眼观察 培养液上 层游动的 小白点,认 识草履虫 的个体大 小。 看到草履 虫的细胞 结构,明确 认识草履 虫是单细 胞生物 草履虫如何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出示草履虫的结构图片。 让学生阅读教材P68的图2-20 草 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各小组分角色说说 各个结构的功能。 (1)草履虫如何运动?在草履虫 表膜上面有许多纤毛,这些纤毛就相当 于草履虫的“脚”,靠纤毛不断的摆动 而在水中旋转前进。纤毛的作用是:运 动。 草履虫的运动不是随机的,也会觅 食和逃避敌害,也就是可以对外界刺激 做出反应。 (2)草履虫如何获取营养呢?草 履虫具有口沟,可以从环境中获取食 阅读教材P68 图2-20草履 虫的结构示 意图 各小组分角 色展示 分析并总结 草履虫的生 理功能 初步理解 单细胞生 物可以独 立完成生 命活动

血液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能通过血浆和三种血细胞的功能归纳出血液的功能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能力目标: 1.通过让学生分析血常规化验单,培养其应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观察新鲜血液和人血涂片,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3.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列表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体验血液对人的健康和生命的重要作用,初步认同无偿献血 2.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难点: 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作课件辅助教学、收集整理数份血液常规化验单,供学生分析 【课时分配】一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讨论与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什么?(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2)、一些物质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由大分子组成的,它们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3)、我们呼吸运动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讲授新课: 师:(大屏幕展示录象)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及进入肺泡的氧气都进入哪里,再送到全身的组织细胞?生:血液。 师:上这些物质都是由血液来运输的,血液就像是流过田野的溪水,灌溉了两旁的田地,给它们带来了养料并将废物带走,而这些田地就像是我们体内的细胞。 师: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过出血的经历(大屏幕展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问题:为什么失血过多会导致死亡? 生:疑惑 师:一起进入流动组织--血液,了解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后一切都会弄明白。 板书:流动的组织--血液 (二)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师:(出示课件)认真观察试管1(加入抗凝剂)和试管2里的家畜血液,发现什么现象? 生:观察并回答:试管1里的血液出现分层现象,试管2里的血液凝固了。 师:结合实验,提出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 2)、试管中的血液分几部分?各呈什么颜色?各部分的容积比例大致是多少? 生:观察和思考,小组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回答问题(教师参与讨论): 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不一样。

《试验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试验设计》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17年 6月 课程名称:《试验设计》课程编码:090541002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应用统计学 课程总学时:40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8 开课单位:理学院 一、大纲编写依据 1、应用统计学2017版教学计划; 2、《试验设计》理论教学大纲对实验环节的要求。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1、本实验项目是在学习试验设计课程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实现解算的课程; 2、本课的先修课程:数理统计,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 三、实验目的、任务和要求 实验目的、任务 1、理解试验设计的基本理论,训练运用spss统计软件,Excel电子表格环境调试程序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型实验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试验设计方法的实现; 4、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5、培养学生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实验基本要求 1、实验项目的选定依据教学计划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2、实验项目要求学生学习了试验设计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各种试验设 计; 3、通过实验,要求学生做到: 1)能够预习实验内容,自行设计程序并撰写实验报告; 2)能够独立分析实验结果; 3)学会调试、测试程序。 四、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的特色 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研究式教学方法。上机操作的教学形式。按要求自己选择试验问题、上机实现、形成报告。 五、实验内容和学时分配

六、教材(讲义、指导书) 《试验设计》赵选民编,科学出版社2006 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成绩根据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分为五等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八、使用说明 1.本实验教学大纲一般随课程进度进行安排,也可集中安排; 2.完成实验教学内容,并提交相应实验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