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I-PA-014全能消毒清洁剂调配规程

WI-PA-014全能消毒清洁剂调配规程

WI-PA-014全能消毒清洁剂调配规程

創發電子厂

XXX医院使用消毒剂管理规定

XXX医院使用消毒剂管理规定 1、 基本要求: 1.使用前应认真阅读产品包装上的说明书、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注 意事项,并严格遵照执 行。 消毒剂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有特殊要求时参 照产品说明书保 存。 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直接使用或根据有效成份含量和稀释成所需的浓度。 消毒剂均有一定的腐蚀性,浸泡消毒物品应根据相关要求控制时间,不 宜长时间浸泡物品或残留在物体 面。 5.多数消毒 剂配置后稳定性下降,应现配现用,使用前监测其度。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每日监测浓度或每次使用前监测浓 度。 6.用于浸泡消毒时容器应加盖,并 存放于通风良好的环境。 7.新启用或用过的物品、 器具和器械应先去除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干燥后再消 毒。 医务人员使用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过敏、对皮肤粘膜的损伤。二、常用消毒剂使用要求: 1.消毒剂类型,2.消毒剂名称,3.适 用范围,4.使用方法,5.注意事项,6.开瓶有效期限,7.备注。 三、适用于手、皮肤、黏膜及伤口的消毒。 1.擦拭法:皮肤、粘膜擦拭消毒,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 或其它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外科手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擦拭揉 搓作用至少3min。手术部位的皮肤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

~3遍,作用至少2min。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用碘伏消毒液原液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口腔黏膜及创面消毒,用含有效碘1000~2000mg/L 的碘伏擦拭,作用3-5min。不应用于黏膜和伤口的消毒,金属制品的消毒,碘过敏者慎用。碘伏原液1个月;稀释后碘伏消毒液24h或现配现用。治疗用消毒瓶最长不超过4天,(每周更换2次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2.冲洗法:对阴道黏膜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的碘伏冲洗,作用到使用产品的规定时间。中效消毒剂乙醇适用于皮肤、物表及医疗器械的消毒。 3. 浸泡法:低效消毒用75%,作用10min以上。擦拭法:用浸有75%乙醇的棉球或其它替代物品擦拭被消毒部位,待干。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料配制。

检漏岗位标准操作规程

XXXXXXXXXX有限公司岗位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检漏岗位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2 范围:适用于检漏岗位清洁标准操作。 3 责任者:由岗位操作人员、车间管理人员负责、质量监督员监督。 4 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5 内容: 5.1 清洁准备 5.2 清洁频次 5.2.1 更换品种时必须彻底清洁。 5.2.2 连续生产时每班结束后进行局部清洁。 5.2.3 一批产品未结束,因特殊情况需更换品种时进行全面清洁。 5.3 条件:设备内能收集的残留药料进行收集处理,操作现场的所有药料转出操作间。 5.4 清洁工具:不掉毛抹布、塑料水桶、塑料笤帚(不脱落)、塑料簸箕、拖布(不掉毛、不脱落)。 5.5 清洁剂:饮用水、清洁剂。 6 清洁程序和方法 6.1 将操作台面、设备、地面粘附的药料及无效的标识卡进行清理,置废弃物容器内。 6.2 清洁顶棚、墙面及门窗 6.2.1 用洁净抹布分别擦拭顶棚、灯罩、墙面、门窗至无污迹、无水痕;

检漏岗位清洁标准操作规程共2页第2 页 6.3 地面的清洁 6.3.1 清扫地面杂质、废料置废弃物容器。 6.3.2 用洁净拖布,挤压去水,擦拭至无污迹。 6.4 操作台、记录桌 6.4.1用洁净抹布擦拭至无污迹、无水痕。 6.4.2 将文件夹表面进行擦拭。 6.5 设备依据《安瓿检漏灭菌柜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清洁。 6.6 地漏的清洁 6.6.1 清除地漏内杂物,用饮用水冲洗地漏至表面无异物。 6.6.2 将地漏凹槽内倒入消毒液盖上盖子液封。 7 消毒液的配制 7.1 配制方法依据《清洁剂与消毒剂的配制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配制。 7.2 消毒液隔月交替使用。 8 清场确认 8.1 清场结束后,由QA检查确认合格后,在清场合格证上签字。 8.2 在操作间挂“已清洁”标识。 8.3 及时做好清场记录。 9 清洁有效期 本次清洁结束至下次生产前的时间间隔不得超过3天,超过的应在生产前重新清洁并消毒。 10 容器具清洁和存放:依照《周转容器的使用和清洁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11 洁具的清洁和存放:依照《清洁用具的使用、清洁、存放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清洁剂和消毒剂使用规程

一.目的Objective 规范公司各类清洁剂和消毒剂的配制方法、使用范围及配制、使用过程注意事项,确保清洁剂、消毒剂的合理使用,防止产生污染和交叉污染。 Standardise the preparation method、scope of use and notes of detergent and disinfectant,ensure the reasonable use of them to avoid contamination and cross-contamination. 二.适用范围Scope 适用于各车间清洁剂和消毒剂的配制和使用过程。 Apply to the preparation and using course of detergent and disinfectant in the workshop. 三.责任者Responsibilities 卫生员及其它清洁剂和消毒剂使用人员:按本规程要求进行清洁剂和消毒剂的配制、使用。 The sanitation man / user: Prepare and use the disinfectant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is SOP. 班长/IPC人员:按本规程要求对清洁剂和消毒剂的配制、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复核。 The team leader、IPC: Supervise and ensure this SOP to act effectively. 车间主任/QA巡检员:按本规程要求对清洁剂和消毒剂的日常使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Workshop director、Patrol members:Supervise and inspect the use of detergent and disinfectant is follow this SOP. 四.相关定义Definition 清洁剂:是指用于去除被清洁表面存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可见残留物以及潜在微生物残留物的一种介质。 Detergent: It is a media that used to remove the physical or chemical visible residues on the surface or residues of potential microbial. 消毒剂:消毒时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应能使致病微生物数量在5-10分钟内下降99.999%。 Disinfectant: It is a chemical reagent used in the disinfection,should enable the number of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decreased by 99.999% within 5-10 minutes. 五.工作程序Procedure 1.清洁剂Detergent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院内感染控制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办公室医护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10%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病房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在院感科的指导下配合做好各项监测,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安置原则应为: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4、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5、病人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并装入红色塑料袋,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物品。 6、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7、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8、加强各类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04保洁清洁剂使用规范

保洁清洁剂使用规范 在物业保洁服务工作中,选择正确使用保洁清洁剂,是达到清洁保洁工作效果的重要保证,所以,了解各种清洁剂的性能和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一、清洁剂分类 公司将药剂分为常用药剂、辅助药剂和特殊药剂。常用药剂根据其化学成份分为酸性、中性、碱性三种,也可根据其性质作用分为清洁类、保养护理类和综合类。 药剂目录表

二、主要的常用清洁剂介绍 (一)全能碱性清洁剂 1、构成及特点 由表面活性剂、温和碱及硬质表面保护剂复合而成,无腐蚀性,去污力强,是清洁保洁作业必备药剂。 2、性能 能除去油渍、胶渍及墙酸、雨痕等各种污渍。 去污力强,勿需过分擦洗,省时省力。 独有的配方,用后令被洗表面光洁如新。 3、用途 适用于一切不宜清洗的硬质表面,特别适用于外墙瓷砖、地板清洗。 4、用法 一般污渍按照1:40~60兑水清洗,顽固污渍与油胶清洗按1:5兑水,涂在被清洗表面,反应2-3分钟,用机械或人工刷洗即可。 5、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眼睛,若不慎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切勿入口,使用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等防护措施。 (二)全能酸性清洁剂 1、构成及特点 由多种温和表面活性剂、腐蚀剂复合而成,对清洗陶瓷的各种污垢有持效,能迅速除去钙、镁、铁成份的各种污垢,广泛应用于清洗地面的水泥等污渍。 2、性能 能迅速清除浴室瓷砖上的钙皂、人体污垢和水锈等。 能有效清除抽水马桶、尿槽、坐厕的尿垢、水垢等。 能有效清除分解地板表面的水泥浆等其它污垢等。 3、用途 广泛用于浴室、尿槽、马桶、水槽的各种污垢及地面的水泥附着污渍等。 4、用法 按照1:10~30的比例兑水,涂在被洗物表面,反应5分钟左右刷洗,清水过净,若遇特别严重的污渍,调整兑水比例或原液使用。 5、注意事项 本品呈酸性,切忌与金属接触,避免把金属腐蚀。 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若接触,立即用清水大量清洗,切忌入口,使用时最好戴上手套等防护措施。(三)中性消毒清洁剂 1、构成及特点 由特种表面活性剂及辅助剂复合而成,渗透力强,去污快捷,气味清新宜人。 2、性能 泡沫少,中性配方,无需过水,去污力强,不伤及表面,有一定消毒作用。 3、用途 消毒、清洁、除臭一次完成,适用于医院、学校、办公楼、食品生产厂区、商场、酒店,亦可家用,可对地面、墙面、镜面、陶瓷、硬塑料等硬质表面。 4、用法 将物体表面的脏物除去,将1:30~60兑水后的药剂涂在物质表面,可用机械或人工进行擦洗,等待10分钟左右,冲洗并风干,如果地面不上蜡,可无需冲洗,使用频率应一个星期使用一次。 (四)洁厕剂

常用化学清洁剂使用标准作业规程

1.0目的 规范化学清洁剂的使用工作,确保正确安全使用各类清洁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服务辖区内使用的所有化学清洁剂。 3.0职责 3.1保洁部主管负责依照本规程培训员工掌握有关化学清洁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3.2保洁部领班负责协助主管进行培训指导员工正确使用各类化学清洁剂。 3.3清洁工负责依照本规程具体使用各类化学清洁剂。 4.0程序要点 4.1干泡地毯清洁剂 4.1.1使用范围:适用于定期干泡清洗地毯、各种纤维质家俱 4.1.2稀释度为1:30(清洁剂:水)。 4.1.3使用方法:用水将干泡地毯清洁剂稀释后,注入擦地机打泡箱内,用地毯刷或用手刷对清洁范围内的地毯进行清洁。 4.2地毯除渍剂 4.2.1使用范围:适用于清除地毯上的水性污渍、茶、咖啡、果汁渍等。 4.2.2稀释度: a)预喷或手动除污时稀释比例为1:5(清洁剂:水); b)抽洗时兑水量为1:30。 4.2.3使用方法: a)用喷壶将稀释后的地毯除渍剂喷在地毯污斑上,用毛巾或小刷子进行除污处理; b)用水稀释地毯除渍剂后注入吸水机的净水箱内,对地毯进行抽洗清洁。 4.3地毯除油喷剂 4.3.1使用范围:适用于清除地毯上的顽固油渍。 4.3.2使用方法:不用兑水,直接将地毯除油渍喷于地毯油污上,用毛巾擦拭。 4.4除香口胶喷剂 4.4.1使用范围:适用于清除地毯上的香口胶渍。 4.4.2使用方法:不用兑水,直接将除香口胶剂喷在地毯的香口胶渍上,用铲刀铲除。 4.5化泡剂 4.5.1使用范围:适用于吸水机吸水或抽洗地毯时,化除水箱内的泡沫。 4.5.2稀释度为1:1000。 4.5.3使用方法:将1:1印0比例为化泡剂加入吸水机的污水箱内,再进行吸水或抽洗地毯。 4.6起蜡水 4.6.1使用范围:适用于清除塑胶地板、防火地板、水磨石、大理石等天然石表面上的旧蜡渍。 4.6.2稀释度: a)轻微蜡渍为1:10; b)一般蜡渍1:4; c)严重蜡渍1:2。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剂管理制度 1. 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消毒剂管理工作,规范医护人员操作行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中有关规定,最大限度消除或降低因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 2. 适用范围全院各医疗部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医务部等。 3、监督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感染管理科负责监督、管理等工作;各医疗部门、护理部、医务部、消毒供应中心等部门负责执;各医疗部门所有工作人员认真履行本制度。如有违反者,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按相关规定给予处罚 4. 内容凡是直接从生产或经营企业采购的消毒剂,应根据卫生部的有关要求,验明“三证”,索取供货厂家生产或经营的必要证件(如:卫生许可证、产品批准文号、营业执照、该批产品的检验报告单、产品合格证等)、销售人员的合法身份。 感染管理科应安排专人负责消毒剂管理,建立消毒剂的索证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并做好记录(如:购进产品的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数量、生产批号、产品有效期等),做好质量验收工作,严把消毒剂购入关。 存放消毒产品的场所应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并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对库存的消毒液进行检查,发现过期消毒液,应丢弃不用,并做好记录, 临床科室领回消毒剂后应存放于整洁、阴暗避光处,每次打开后应立即密封,避免挥发和污染,影响消毒效果。盛装消毒剂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灭菌处理。使用消毒剂前必须二人以上查对浓度、有效期、出厂日期及领

回日期,并有签字记录。 临床医务人员应了解各种消毒剂的性能、有效浓度、作用时间、使用方法及影响因素等。如多酶洗液应随时更换,不能反复使用。严格按照对物品消毒与灭菌的要求程度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不得擅自更改,若遇质量问题,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指导临床正确使用各种消毒剂,应每月或每季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 临床科室应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正确使用消毒剂,任何科室不得擅自采购消毒剂。 感染管理科根据各科室使用的消毒剂,定期检查请领及库存数量,分析各科室是否能正确使用,能否达到感染控制要求。

33种常用清洁剂用途及使用办法大全

33种常用清洁剂用途及使用方法大全 一、中性清洁剂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集清洁和消毒为一体,含有高效抗菌剂,能有效杀灭及抑制各种微生物,清洁力强劲,是工作场所及家居必不可少的清洁消毒剂。中性清洁剂属中性配方,不损伤物体表面,用后无需过水。适用于家私、地板、铝门窗、瓷砖、皮鞋、汽车车身等的清洁。? 使用方法:视污渍程度稀释4~40倍使用。深度污渍按1∶4,普通污渍按1∶15,轻度污渍按1∶40使用。? 二、全能清洁剂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全能型清洁剂属碱性,含多种高效活性去污成分,具有全面清洁、杀菌、消毒功效。适合清除油渍、炭渍、茶渍及瓷砖表面污渍。无任何腐蚀性,安全可靠。适用于玻璃、铝门窗、皮革、胶地板、瓷砖、云石、地毯等各种材料表面清洁。?使用方法:视污渍程度稀释3~40倍使用。重度油污1∶3;普通污渍1∶10;轻度污渍1∶40。? 三、玻璃清洁剂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玻璃清洁剂属碱性,具有极强的湿润、清洁能力。可溶解玻璃表面的各种污垢,高效迅速地清洁玻璃。无需过水、不留水痕。适用于玻璃门窗、镜子及各种玻璃用具。也可以用于洗手间洁具、瓷砖、不锈钢等物品的清洁。? 使用方法:兑水4~5倍,距污渍表面30厘米喷射,用玻璃刮或干布擦拭,即刻光洁如新。 四、浴室清洁剂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浴室清洁剂属酸性,含多种高效去污剂和抑菌剂,去污力强,清洁浴室污渍有特效。还可清除锈渍、水渍、油渍等污渍。有杀菌、消毒、除臭功效,

不会伤害物质表面及附件,使用后,留下清新气味。适用于卫生洁具、浴缸、瓷砖、马赛克、水磨石等表面的清洁。? 使用方法:视污渍程度兑水使用。一般污渍1份清洁剂兑5~10份水;严重污渍1份兑2~5份水。将本品兑水后,喷于物体表面,用毛刷或布擦拭,然后用水冲净。? 五、外墙清洁剂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外墙清洁剂属酸性,高浓缩配方,能快速除去石材、瓷砖、水磨石上的顽固污渍、锈渍。适用于瓷砖、马赛克等外墙的清洁。对长期存留在外墙表面的铁锈、污垢、黑色水印的清除有显着功效。? 使用方法:视污渍程度稀释至10~20倍,喷洒于外墙表面,用刷子擦洗,然后用清水冲净(警告:使用时,应佩带手套,避免入口或接触皮肤及眼睛,一旦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 六、除油剂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除油剂属碱性,超浓缩配方。有特强的乳化和渗透力。能快速乳化重油、动植物油污,除油能力卓越,同时具有除臭功效。适用于车行、机械加工厂、食品店、酒店、厨房的清洁。?使用方法:视污渍程度,兑水数倍喷洒于污渍表面,几分钟后,用刷子刷洗或用清水冲洗。? 七、高光面蜡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高光面蜡属上光剂。流平性好、光泽度高、坚硬耐磨、防滑防尘、面抛和抛光均有很好效果,属于高光型面蜡。适用于大理石、花岗岩、水磨石、瓷砖、PVC、胶地板、木地板、环氧地面的清洁护理。? 使用方法:清洁地面,用喷壶在地面均匀薄涂二至三层,每层间隔30分钟以上。用量为每层每加仑涂150~180平方米。?八、超硬面蜡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主要用途:超硬面蜡属于上光剂,流平性好、光泽度高、坚硬耐磨、防尘防滑,免抛和抛光均有很好效果,属于超硬型面蜡。适用于大理石、花岗岩、水磨石、瓷

GR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起草人:杨祖群、王荔 发布日期:2015年3月22日 审核人:王荔 生效日期:2015年5月1日 批准人:李秋 页数:共16页 回顾日期:2018年5月 医院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1.目的: 切断感染链,终止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院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保障患者、医务人员、陪护人员、志愿者、学生及外来工作人员安全。 2.适用范围: 全院所有临床、医技、儿研所、分子生物中心、太平间等。 3.定义: 3.1 清洁: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 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7 灭菌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8 清洁单元:以患者病床为中心、邻近患者诊疗区域内的所有环境表面视为一个清洁单元。清洁工具(如抹布)未经有效复用不应用于另一个清洁单元。 3.9 低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基本没有患者,或患者只作短暂停留。如行政管理部门、图书馆、会议室、病案室、门诊大厅等。 3.10 中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普通患者居住;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对环境表面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如普通住院病房、门诊科室、功能检查室等。 3.11 高度环境污染风险区域:这类区域有感染者、高度易感患者居住或长时间停留;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随时可能对环境表面造成污染。如感染科、手术部(室)、重症监护病区、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医学检验科、烧伤病区、导管室、腔镜室、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病房、移植病房、隔离病房等。 4.标准: 4.1 清洁与消毒原则

卫生间的每日清洁与保洁标准及注意事项

卫生间的每日清洁与保洁标准及注意事项 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主要包括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隔板(隔墙)、卫生洁具及其他室内设施的清洁等,可分为每日常规清洁和周期性大清洁两种。每日常规清洁的次数可根据具体人流量和标准要求而定,一般每日清洁至少一次,周期性大清洁可根据具体情况拟定计划,一般可每星期、每半月或每月安排一次。 (1)卫生间的清洁、保洁标准 1)天花板、墙角、灯具目视无灰尘、蜘蛛网。 2)目视墙壁干净,坐便器、小便器等卫生洁具洁净无黄渍。 3)室内无异味、臭味。 4)地面无烟头、纸屑、污渍、积水。 (2)卫生间的每日常规清洁 卫生间每日常规清洁的主要内容是按清洁质量标准进行地面的清扫、卫生洁具的清洁、用具的擦洗等。 1)清洁程序准备工作一放水冲刷大、小便器(槽)一收集废弃物+清洁大、小便器 (槽)一清洁盥洗器具及其他设施一清扫地面一检查及整理。 卫生间的清洁一般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依次进行,对于单个器具的清洁,应按先内后外再对各附件进行清洁的顺序进行。 2)清洁方法 卫生间的清洁工作一般应安排在人流量小的晚间或清晨进行,并在物业室内其他公共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完毕后开始。操作程序和方法如下: ①准备工作 a.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用具。如:扫把、地拖、带柄尼龙刷、抹布、干毛巾、工作服、橡胶鞋、橡胶手套和口罩等。 b.准备和配制好清洁剂和用品。如:洁厕水、万能清洁剂、皂液、厕纸、手纸等。 c.打开门窗,启动排气扇通风换气,在门口放置清洁工作标志牌。 ②放水冲刷坐便器、小便器 开启冲水阀将坐便器、小偷便器(槽)内的粪尿冲净,用夹子将小便器内的烟头等杂物夹出。在坐便器内倒人规定数量的洁厕水(小便器无法存水,故不必倒人洁厕水浸泡),浸泡一定时间,以利发挥其最佳的效用。 ③收集废弃物、清扫地面垃圾,清倒垃圾篓,换新垃圾袋后放回原位。 ④清洗座便器、小便器(槽)。依次逐个彻底清洗,包括各配件、附件。 a.清洁蹲式坐便器(槽) 先用带柄尼龙刷沾洁厕水刷洗坐便器内壁和蹲位台面,并注意入水口和出水口的清刷,然后用清水冲净。最后用干地拖将蹲位台面的水迹擦干。 b.清洁座式坐便器 先用带柄尼龙刷沾洁厕水刷洗坐便器内壁,洗净后用清水冲净,然后用湿抹布沾万能清洁剂擦洗水箱,坐便器的座沿、盖子外侧、底座,再用清水抹布擦洗干净,最后用干抹布擦干水迹。 c.清洁小便器(槽) 先用带柄尼龙刷沾洁厕水刷洗小便器(槽)内壁、十注意凹槽及出水口的清刷,并放水冲洗干净。然后用湿抹布擦洗冲水阀和外壁;必要时沾少许万能清洁剂擦冼,最后用干抹布擦干水迹。 ⑤清洁盥洗器具及其他设施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总4页)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一条全院的消毒剂由药剂科统一购买、贮存、供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卫生许可证等;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第二条药剂科购买消毒剂,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第三条药剂科对于购进的消毒剂应统一保管,一般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离地20-25cm;离墙5cm;离天花板50cm。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 第四条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对于能够采用热力消毒灭菌物品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选用化学消毒剂谱、高效、低毒、安全、货源广为依据。化学消毒剂按功能强弱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类。 2、高效消毒剂用于需要灭菌或高水平消毒物品。目前我院使用的高效消毒剂有2%戊二醛(碱性)、过氧乙酸。 3、中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水体和疫源地消毒、皮肤和粘膜消毒(碘、醇)及医院的常规消毒。目前我院使用的中效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0.5%碘伏、75%酒精、安尔碘。 4、低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粘膜和外环境的消毒。 5、使用消毒剂的临床科室,医院相关规定要求,核查消毒剂的剂量和浓度,使用时应标明使用期限。 第五条常用消毒剂使用规定 (一)戊二醛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2、使用方法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10h。无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 (2)用于内镜的消毒或灭菌应遵循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3、注意事项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后及时消毒或灭菌。 (2)戊二醛对人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干净,必要时就医。 (3)戊二醛不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和皮肤黏膜的消毒。 (4)强化酸性戊二醛使用前应先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再加防锈剂(亚硝酸钠)充分混匀。 (5)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洁净、密闭,使用前应先经灭菌处理。 (6)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

清洁剂消毒剂管理规程

清洁剂消毒剂管理规程 目的:规范清洁剂/消毒剂管理程序,预防污染及交叉污染,保证药品生产工艺卫生。范围:药品生产过程清洁剂/消毒剂管理。 责任:生产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质量部部长、QA质监员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内容: 1.清洁剂及消毒剂种类: 1.1常用清洁剂使用分类: 1.2常用消毒剂使用分类: 2.清洁剂、消毒剂的编号: 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记录,清洁剂/消毒剂采用代号记录,编号如下: 2.1 清洁剂的编号: 2.2 消毒剂的编号: 3.清洁剂、消毒剂的确认: 3.1 一般原则: 3.1.1 清洁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能有效清除被清洗物上附着的污物、粉垢; ·易清洗,不残留; ·清洗过程及清洗物不污染生产环境。 3.1.2 用于制药设备和厂房的消毒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能有效杀灭厂房内和设备表面常见的各种微生物; ·适用于待处理表面; ·保障员工的健康安全。 3.1.3 消毒剂确认需经过实验室确认和实际应用确认两个阶段; 3.1.4 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工位表面消毒,不得选用有残留的消毒剂; 3.1.5 采用新型消毒剂时应进行验证; 3.1.6 注意从环境控制的结果中去考察消毒剂使用的实际效果,并特别注意是否出现对某种消毒剂产生耐药性的菌株; 4.管理规程: 4.1 清洁剂、消毒剂用于生产区各操作间、设备、容器具、人员的清洁、消毒,各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由专人管理,专柜存放,造册登记,严格管理。 4.2 生产人员配制、使用消毒剂必须按《消毒剂的配制操作及使用规程》进行操作。 4.2.1 各洁净区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必须在本洁净区消毒剂配间内进行配制,且必须经第二人复核,贴配制标签,填写《消毒剂配制、领用记录》。 4.2.2消毒剂配制时,操作人员必须戴橡胶手套,以防药液溅出灼伤皮肤。 4.2.3 消毒剂配制处必须设置洗眼器,以备消毒液溅入眼睛时清洗之用。 4.2.4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只限本洁净区内使用,不得跨区使用。 4.2.5洁净区使用的消毒剂每月更换品种,配制后至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天。 4.3洁净区内报废的清洁剂/消毒剂(存放超过3天)应用专用容器收集,转移出洁净区,由生产管理人员或质量监督员负责,用大量水稀释后,排入下水道,不得在洁净区内销毁;或交厂区清洁人员用于厂内公用设施清洁及垃圾(废弃物)暂存站清空后消毒。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

消毒剂使用管理制度与使用规定 第一条全院的消毒剂由药剂科统一购买、贮存、供给。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消毒药械的购置、查验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卫生许可证等;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定期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第二条药剂科购买消毒剂,应选用卫生部批准的消毒剂,产品标签上注有“(年号)卫消准字(省号序号)”,产品说明书中注明该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并有详细可行的使用说明,注明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注意事项等。还应有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名、厂址。 第三条药剂科对于购进的消毒剂应统一保管,一般应将消毒剂保存在阴凉处,离地 20-25cm;离墙5cm;离天花板50cm。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不宜一次购入量大,防止贮存较久失效。 第四条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对于能够采用热力消毒灭菌物品尽量不用化学消毒剂。选用化学消毒剂谱、高效、低毒、安全、货源广为依据。化学消毒剂按功能强弱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三类。 2、高效消毒剂用于需要灭菌或高水平消毒物品。目前我院使用的高效消毒剂有2%戊二醛(碱性)、过氧乙酸。 3、中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水体和疫源地消毒、皮肤和粘膜消毒(碘、醇)及医院的常规消毒。目前我院使用的中效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碘伏、75%酒精、安尔碘。 4、低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皮肤、粘膜和外环境的消毒。 5、使用消毒剂的临床科室,医院相关规定要求,核查消毒剂的剂量和浓度,使用时应标明使用期限。 第五条常用消毒剂使用规定 (一)戊二醛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不耐热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浸泡消毒与灭菌。 2、使用方法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消毒与灭菌? 将洗净、干燥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放入2%的碱性戊二醛溶液中完全浸没,并应去除器械表面的气泡,容器加盖,温度20℃~25℃,消毒作用到产品使用说明的规定时间,灭菌作用10h。无菌方式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等擦干后使用。 (2)用于内镜的消毒或灭菌应遵循清洗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3、注意事项 (1)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在消毒前应彻底清洗、干燥。新启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先除去油污及保护膜,再用清洁剂清洗去除油脂,干燥后及时消毒或灭菌。 (2)戊二醛对人有毒性,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使用。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不慎接触,应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干净,必要时就医。 (3)戊二醛不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喷雾消毒、室内空气消毒、手和皮肤黏膜的消毒。 (4)强化酸性戊二醛使用前应先加入pH调节剂(碳酸氢钠),再加防锈剂(亚硝酸钠)充分混匀。 (5)用于浸泡灭菌的容器,应洁净、密闭,使用前应先经灭菌处理。 (6)在20℃~25℃温度条件下,加入pH调节剂和亚硝酸钠后的戊二醛溶液连续使用时间应≤14d。 (7)应确保使用中戊二醛浓度符合产品使用说明的要求。戊二醛应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保存。 (二)过氧乙酸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环境、室内空气等的消毒。专用机械消毒设备适用于内镜的灭菌。 2、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管理制度 为做好医院消毒灭菌与隔离管理,减少医院感染,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要求: 1、各科室根据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灭菌与隔离管理制度,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长负责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消毒灭菌与隔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医院所有消毒器械、消毒剂,均应符合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要求,物资采购部门负责审查相关证件(卫生许可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等),负责对产品检查验收。 二、基础措施: (一) 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通风良好,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二) 医护人员上岗应衣帽整洁,无菌操作应戴帽子、口罩,禁止穿工作服去食堂或医院以外的地方。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掌握六步洗手法和手消毒的操作步骤和指征。手消毒剂应注明开启日期,易挥发性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超过60天,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三) 环境清洁消毒要求:

1、空气净化与消毒:医院现采用自然通风、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方法,一般不使用化学法消毒空气。紫外线消毒:一般每天下班后或上班前进行空气消毒30分钟,室内有人时不能使用。每周用75%乙醇棉球擦拭灯管,每半年对灯管进行照射强度监测,辐照强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及时更换;并有相应的照射、擦拭、监测记录。 2、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 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普通科室病房、门诊的地面、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时,每日湿式清洁2次。对治疗车、床栏、床头柜、门把手、灯开关、水龙头等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人员流动频繁、拥挤的诊疗场所应每天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感染高风险部门(病房手术室、外科门诊手术室、妇科门诊手术室、供应室、检验科、口腔科、急诊室、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的地面和物体表面在清洁的基础上,每天消毒1次。当受到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消毒方法: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 (2) 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患者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住院时间长者,每周更换,遇污染随时更换消毒。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的衣物。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 擦拭布巾、地巾应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使用后先清洗干净,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净消毒液,晾干备用。 (四) 医疗器械、物品消毒灭菌要求: 1、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高度危险性

(方案)保洁标准及要求.docx

一、岗位职责 1、负责所辖区内(室内、室外)设施、设备日常清洁和爱护。 2、服从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并按时按量完成。 3、积极参加部门组织的培训并按规范操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4、严格遵守《作业指导书》中的安全规定操作。 5、协助、配合安全值班、工程维修等工作问题,发现立即汇报。 6、阻止、劝阻所负责辖区内发现的破坏行为。 7、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一般作业的操作程序和原则 总原则是:从里至外,从上至下,从左至右,先易后难。 1、扫地、拖地的程序是:由内到外,从边开始再中间清洁。 2、抹物的程序是:从上至下,由左到右,再清洁边角。 3、垃圾桶的清理:室内、室外垃圾不能超出2/3满,不能出现异味、较脏、破坏等现象要及时清理垃圾桶的垃圾。 4、推尘:沿地面直线成行操作。 三、保洁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表情亲切、热情、永远保持微笑;在公共区域清洁工作时应脸部带微笑,目光不能呆滞、东张西望或无精打采。 2、保持口腔清洁;谈吐、口齿清楚,不大声喧哗、不讲粗话或不礼貌的话;上班时不可以用家乡话话交流,讲普通话,如碰到讲家乡话的师生,可以用家乡话同师生交流,上班前不食用有异味的食物,无论是师生还是访客有事讯问,一定做到有问有答,不懂学会礼貌拒绝。 3、礼貌礼仪:上班时应与同事相互问候,工作时遇见师生、领导应及时问好或点头微笑;走路要稳,不要跑跑跳跳,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与访客讲一些与工作无关的话,与访客同乘电梯时,应主动让访客先出先进。 4、仪容仪表:每天保持较好精神面貌和愉快心情工作,脸部要保持干净,头发梳理整齐,着装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着装,且必须着工衣,不得串季着装,同时需保持干净、整洁、不得有异味,不能有明显邹痕、破损或掉扣现象;

清洁消毒操作规程-1

1目的 通过对公司工厂设备、设施和人员等的清洁消毒过程进行明确要求,确保工厂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和防止食品受到污染,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工厂所有涉及到产品相关的清洁消毒活动。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制订生产车间的清洁消毒计划并实施各清洁消毒工作。 3.2仓管部:负责制订各仓库的清洁消毒计划并实施各清洁消毒工作。 3.3品管部:负责确认清洁消毒剂的合法与适应性;对各部门清洁消毒计划适应性及可操作性进行审核确认,对各部门的清洁消毒效果进行检查验证;负责收集和存档MSDS。 4程序 4.1.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及管理 4.1.1.工厂所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必须在《工厂许可使用的清洁消毒剂清单》上,清单内容应包 含:清洁消毒剂名称、许可使用浓度、方式、使用范围。未经批准的清洁剂及消毒剂在工厂内一律不得使用。 4.1.2.清洁剂、消毒剂应置于遮光阴凉处,单独区域上锁储存,专人保管,并与食品、包装材料分 开。 4.1.3.清洁消毒剂应随用随领,现用现配,尽可能减少使用区域的清洁消毒剂临时存放量。使用清 洁消毒剂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接受过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 4.1.4.在工厂适宜公共位置固定放置工厂所用清洁消毒剂的MSDS 复印件,方便员工在突发事件发 生时能第一时间取得。 4.2清洁、消毒周期及内容: 4.2.1手部清洗消毒: 每天上班时及每次休息后 每次上完洗手间 每次进入车间时、手接触脏的物品后。

换产时应进行手部清洗消毒 生产过程中定时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注:洗手消毒用水应全年提供热水,并洗手设施需使用非手动开关。 4.2.2食品接触面的清洁与消毒 每天上班前、每天下班后及中午休息时间应打开紫外灯半小时进行空间消毒; 面包车间、蛋糕车间的生产设备、操作台,生产工具在更换产品及生产结束后应进行清洁;清洁顺序一般为:去除大块污垢预冲洗使用清洁剂清洗/刷洗冲洗冲洗效果检查清洗地面干水风干并储藏清洗工具; 包装车间、裱花间的生产设备、操作台及生产工具在更换产品时应进行清洁,并使用75%乙醇进行喷洒或表面擦拭进行消毒;生产结束后应进行清洁消毒 更换产品清洁顺序一般为:去除上一批产品的残留物75%乙醇擦拭或喷洒消毒干水生产结束后清洁顺序一般为:去除大块污垢预冲洗使用清洁剂清洗/刷洗冲洗冲洗效果检查75%乙醇擦拭或喷洒消毒清洗地面干水 风干并储藏清洗工具 包装车间所使用的内包材在使用前应放入紫外消毒柜中开启紫外灯至15分钟以上进行表面消毒; 4.2.3每日清洁 用扫把清扫地面、操作平台、角落的碎屑(垃圾)和积水,用垃圾铲收集倒到垃圾桶里暂存。 用拖把擦拭地面、楼梯、角落的污迹,拖干积水; 用扫把扫除蚊蝇、蜘蛛网、昆虫等; 收集垃圾桶的垃圾,以及生产废物,拿到废旧站指定点放,清洁垃圾桶内外壁,套上新的垃圾袋。 4.2.4每周清洁: 全面擦洗车间门窗、墙面、消防和生产的设施等的外壁。 用刷子清除地漏异物,疏通地漏,盖上地漏盖。 将用于存放物品的托盘、移动槽、可移动桶和容器等移开,用扫把、拖把清洁干净托盘、移动槽、可移动桶和容器下方的地板,用抹布擦拭清洁周围墙壁,擦拭清洁托盘、移动槽、可移动桶和容器,待地板、墙壁干燥后将托盘、移动槽、可移动桶和容器摆放回原位备用。 4.2.5每月清洁: 用抹布全面擦拭清洁车间墙面、天花板、照明、消防设施及其它附属装置。 配制所需的消毒液,用喷壶或勺子喷洒消毒整个生产场所的地面、地漏、墙角、洁具存放点、卫生间、排水沟、存放物品的托盘和容器下方地板及周围墙壁、垃圾桶下方地板、垃圾桶内外壁、污水池周围。

清洁剂使用操作规程资料

清洁剂使用操作规程 时间:2009-10-12 12:21来源:蜂巢网作者:本站整理点击:167次 1.0目的 规范清洁剂的使用工作,确保正确安全使用各类清洁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保洁部使用的所有清洁剂; 3.0工作职责 3.1保洁领班负责依照本规程培训员工掌握有关清洁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3.2保洁员负责依照本规程具体使用各类清洁剂。 4.0基本内容 4.1特强化油清洁剂: 4.1.1使用范围:用来擦洗瓷砖、不锈钢、大理石、花岗石,能消除顽固油渍与圬垢; 4.1.2稀释度: 4.1.2.1一般油渍与污垢稀释比例为1:30(清洁剂:水); 4.1.2.2较难清洁的表面或污渍太厚时稀释比例为1:15(清洁剂:水); 4.1.3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稀释清洁剂均匀地喷洒需清洁的地方表面,用钢丝球或刷蔑子擦洗,用后必须用清水冲洗; 4.2玻璃清洁剂: 4.2.1使用范围:适用于消除窗、镜、玻璃上油渍、尘埃、雨迹及指印等污垢,能使玻璃表面回复晶莹通透; 4.2.2稀释度: 4.2.2.1大面积清洗稀释比例1:20(清洁剂:水);

4.2.2.2镜面和局部除渍时稀释比例为1:5(清洁剂:水); 4.2.3使用方法: 4.2.3.1清洁大面积玻璃时,用水按比例稀释玻璃清洁剂配合玻璃清洁工具直接对玻璃进行清洁; 4.2.3.2对于镜面和玻璃局部的污渍,按比例稀释玻璃清洁剂后装入喷壶里,喷壶距污渍表面30cm喷射在玻璃的污渍和镜面上用布擦拭,再用干布抹干; 4.2.3.3注意:必须配戴手套使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4.3全能水: 4.3.1使用范围:适用于胶质墙纸、墙壁、瓷砖、浴室的日常清洁,特别是在已封蜡的地面洗地时使用; 向 4.3.2稀释度: 4.3.2.1普通污渍稀释比例为1:40(清洁剂:水); 4.3.2.2顽固污渍稀释比例为1:10~20(清洁剂:水)(视污染程度而定); 4.3.3使用方法: 4.3.3.1全能水按比例稀释后,用小刷子或干净毛巾、毛刷擦洗胶质墙纸、墙壁、瓷砖及浴室瓷器; 4.3.3.2已封蜡的地面清洁用水稀释全能水后,注入擦地机水箱内,用擦地机配合百洁垫对地板进行刷洗; 4.4不锈钢保养清洁剂: 4.4.1使用范围:适用于不锈钢表面,能除去油污、锈迹,保持不锈钢表面光亮防尘、防手印; 4.4.2使用方法:使用时不需稀释,直接将不锈钢保养剂喷或均匀地擦在不锈钢表面上,用干净的毛巾进行擦拭,使用后即形成一层保护膜,使金属表面保持光洁如新,防止手印、油污、锈渍及水渍危害。 4.5有泡地毯清洁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