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新儒学对和谐的阐述

现代新儒学对和谐的阐述

现代新儒学对和谐的阐述
现代新儒学对和谐的阐述

现代新儒学对和谐的阐述

摘要:新儒家的特点是既吸收西方的理性思辩,又保持看中国传统儒家哲学的根性与精神。始终关注人的生活。注重人的心性修养。新儒学在探索和谐的哲学意义时。表现了以人的感受为中心,重视形象思维,走向社会治理的特点。

关键词:新儒学:和谐;内圣外王;心性修养

所谓现代新儒学是指“五四”以来,一部分知识分子本着对民族文化的执着追求,力图在新文化传播的形势下恢复儒学传统地位。顾恋着宋明理学的辉煌智慧,又吸纳西学。建构起一种“继往开来”、“中体西用”的思想体系。现代新儒学前赴后继地追求中国哲学和社会的振兴,是一种担承着社会义务的文化大潮。这股文化大潮以谋求现代化为迫切任务。在西方经济遥遥领先于东方的时代,新儒学不断探索东西方哲学的本义和东方社会的发展。而20世纪中国哲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中西哲学交融。或折中调和。或辩证综合。但重视中国传统哲学汲纳西方成果者仍为主流。现代新儒学对和谐的表达,继承着中国文化。也融入了西方的思想。中西文化在探寻“和谐”时表现了很大的差异性。

现代新儒学在大陆香港台湾都有大家和传人。一部分海外华人。曾经接受中国文化若干影响,漂流或定居海外,会在西方社会生活中感到不适和孤独,心理上会回归寻根,渴望中国文化的精采能胜过西

方。以增加华人的地位和荣誉,所以他们积极响应中国文化和儒学的重振。

实际上在五四之前。在清朝末年,康有为、梁启超就试图从政治体制的改良,实现对和谐社会的追求。他们变革改体、倡兴民权、实施宪政。康梁的和谐理想反映了他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虽然未能实现,却为国人描绘了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激发知识分子舍生忘死地为和谐理想奋斗。

此中,继康梁之后的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冯友兰,钱穆,唐君毅等为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新儒学的代表人物都是饱读儒家经典的大家。他们与古老的儒家和谐观与宋明理学的和谐观,有着无法割断的血缘关系。

1新儒家继承儒家的“内圣外王”,强调心性修养

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有很多优越之处:中国文化追求调和持中。融洽我与对方之间的关系。得到内心的满足。中国民族精神即清明和谐,人自身是和谐的,以人为中心的整个宇宙是和谐的。

梁漱溟是“以主观感情的满足作为认识的标准,在他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客观的标准,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只要能满足我的主观感情就是好的。”即只要求得心灵的安定,就是好的。传统的中国文化也是以此为基础,来达到内心和谐的。西方文化提倡通过努力奋斗取得想要的东西,这是一种“意欲向前”的精神;印度文化肯定现世

的痛苦不可改变并默默承受,为追求来世的幸福,这是一种“意欲反身向后”的精神:而中国文化不论现状如何,总是从心理上认为满足,这是一种“意欲自为调合持中”的精神。中国人“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调合罢了。”所以,在近代社会,虽然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不如西方人,但中国人在物质上享受的幸福,却比西方人多。“这是因为中国人的享受不在所享受的东西上,而在能享受这件事上:也就是说,不在你想要享受什么东西,而在你对你所享受的东西如何认为。”在社会生活方面,中国人虽然受到封建伦理教条的约束,但父辈对子女的支持和交流比西方人更多。西方社会,孩子在成年后,大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采取理智的态度,处处打量计算。与西方相比,大多数中国家庭父母与子女的联系更紧密,家庭生活充满温情和情趣,不至于落到计算与冷漠的地步。总之,在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上,中国人幸福和美。达到了内心和谐的境界。在家庭中,做父母的总是忘却自己,为子女付出,而子女经常从父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规划人生。扩展到社会中,人人都以对方为重。不是总想着自己应得的利益,而是更多地考虑他人的感受,以及自己应尽的义务。因此,在这样一片和气的氛围中。什么矛盾和问题都迎刃而解了,社会就成为充满温情的和谐大家庭。

冯友兰先生努力吸收西方哲学中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来弥补中国哲学在这方面的不足,但他同时是中国哲学精神执着的维护者。他主张哲学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让人可以获得心灵上的和谐,可以“心安理得”地生活下去。哲学虽不能提供具体的

知识,但却能改变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让人获得内心的平和,让人感受到幸福与和谐。冯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对于人类精神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用中庸之道来协调人的生活。一个人要能在日常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和谐,那么他既要有人世的精神。又要懂得出世的洒脱。如何调和人世与出世、现实与理想、动与静等等对立面呢?中庸之道便是不离开日常生活,又可将这些矛盾面都统一起来的最高境界。

唐君毅与新儒家第一代的杰出代表梁漱溟先生和冯友兰先生一样,也十分重视心灵的作用。在他的《中国哲学原论》一书中,曾这样说到:“若乎最上一机。乃复悟得上所言之义理之世界,无论如何广大高明,皆原在吾心之昭明灵觉之内,亦未尝不下彻于吾之现实生命与日常生活之中。”后来,台湾的学者解读唐君毅的思想时肯定“生命世界在物质世界之上,而心灵世界又在生命世界之上,而为自然宇宙之中心。”唐先生的这种思想虽然不是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但却有他的闪光点。人类探寻知识都是为了让自身生活得更好,尤其哲学家更是关注于人的心境和感受,中国古代哲学的主题始终围绕人的生活。面对无法改变的许多困境,诸多不能解释的矛盾,人如果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谐,就等于外界的一切矛盾都已经消除。因为人类的所有努力。不论是探索自然规律,还是耕作劳动,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好,从而获得内心的和谐幸福。又因为矛盾总是存在的,人类永远无法解释所有的现象,但这些事实往往无法改变,所以,只有调适内心。保持心境平和。才能生活得好,才能实现个人的和谐。每个人都和谐了,社会自然也和谐,这就达到了所有努力的终极目的。

像以上几位新儒学的前辈一样,杜维明先生也十分重视心性修养的作用。他认为,儒学的基本精神方向是以人为主的,是一种涵盖性很广的人文主义,它提倡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同时这种人文主义是人世的。要参与现实政治之中,要达到这种境界,就必须从提高个人心性修养开始,即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杜维明认为内圣之学是儒家全部理论的核心和出发点。人不仅仅是一种生物的社会的存在,更把对人的要求提升到一种道德宗教的层面。如何修养成真实、诚实、真善美的内心世界是儒家内圣之学的理论基础。一个人修养成了和谐美好的心性,就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治理好国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矛盾。

2新儒学也认为和谐产生于不同事物的适度调和

冯友兰还认为和谐也来自于内心不同情感适度的表达,以及各种矛盾的调和。正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完全没有发生的时候,心的活动就无所谓过与不及,这是中的一个例子。情感发生了,但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这就是和,中是来调和那些搞不好就会不和的东西的,和是中的结果。

以上是说情感,同时也适用于欲望。人处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会产生许多欲望和情感。当一个人的所有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

当的限度时。这个人在精神上就很健康,他自身就达到和谐。一个社会也同样。当各式各样的人的内心都和谐时,这个社会就会安定而有秩序。

由此可见,和是调和不同达到和谐统一。同与异是不相容的。和与异却是相容的。因为只有几种“异”调和在一起才形成“和”。但几种“异”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是要按照适当的比例,即遵守“中”的规则。才能产生“和”的效果,所以,“中”的作用是协调矛盾达到“和”。小到个人,大到社会、自然,要达到和的境界。必然是内部没有激烈冲突,组织得井然有序的和谐的整体。正如《中庸》所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3新儒学同样提倡天人合一

钱穆认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它代表着中国人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人总是向自然界学习,效法自然,即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崇尚自然。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最重要。并且提倡“上善若水”,就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人若效仿水一样柔和宽容地待人处事。则是达到最高的道德标准了。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因此人不能杀生,不能侵犯其他生命。儒、释、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基本一致。都把自然看

得十分崇高。钱穆先生继承了儒家的思想,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人是自然的晚辈,因此人应该把“仁爱”之心扩展至自然界宇宙之中。钱先生也赞同儒家把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我们从自然界索取生活资料时要讲究时节。不要在万物生长时采用它。适时地利用,让自然界的动植物都能良好地生长和繁衍。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才是真的“王道之始”呀!

4新儒学注重中西哲学的适度互补才更和谐

冯友兰等学成之时,正是“五四”前后,这时文化空前活跃,各种思潮纷纷登台,也是政治上民族生存风雨飘摇的时候。“五四”也曾出现过打倒孔家店和坚持旧儒学的激烈斗争。冯友兰等清楚地认识到如果照顾旧的儒学必定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拯救国家民族必须改造旧哲学,吸收西方先进思想。因为中国古老的旧哲学容纳了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因素,如果吸纳了西方现代逻辑的成果,哲学的精神将会更加贴进民族国家大众的生存发展,可见从宋明理学走向新儒学,表现了时代的要求。时代的特征。

中西文化的真正交融和互动始于清近晚期,所有的方法是“格

义”,代表人物是严复。冯友兰先生说,“格义”是两种文明相遇初期相互解释的一种必然过程。抑或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来批评西方文化,抑或用西方文化来批评中国文化。

冯友兰先生认为在世界史的近代阶段,西方比东方先走了一步,先东方面文明化了。因此,中国一定要学习西方的优点,才能更好地发展,社会才能进步。冯先生认为未来世界哲学一定是既吸了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也汲取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并且将二者协调得很好。这种中西哲学的融会,应是“执其两端”,无西学的“过”、无中学的“不及”,兼容并蓄而又适可而止“用其中为道”。两种哲学的适度调和才能使二者和谐共生,并推动世界哲学的发展。

“五四”以来的现代新儒学最重要的特点,是迫切地以哲学为武器谋求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新儒学继承了儒家、宋明理学以和为主的思想,终于在推动社会发展的时候也发展壮大了自身。

现在,在一个以和平发展为主流的大时代,中国的发展仍然可以继承培育和发扬儒学适度修身顾及伦理等等积极的文化基因。但是在一个信息化的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世界。过多地强调新旧儒学的思想地位那是不符合实际的。新儒学以哲学为武器推动社会发展的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与大气又是极为珍贵的!

论儒家修身之道的现实意义

儒家修身之道的现实意义 摘要:修身即修养身心,修身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个人的道德修养则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儒家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经过几千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很多具有普世功能的思想。因此,儒家所提倡的一些关于个人发展的内容,对现代人品德修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儒家修身之道现实意义 儒家所讲求的道德理想是追求至善至美的独立人格。儒家学说作为一种道德哲学,其主要目标是在探究怎样通过砥砺自我而成为“至善”的“圣人”。儒家的最高道德理想是“至善”,即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如同宋代儒学家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理想完美地体现在古代中国的传统教育之中。自从孔子首创私学以来,儒家道德理想教育在各式各样的私塾、学院之中一直薪火相传,不绝如缕。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完成对个人独立完美人格的培养,是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而儒家树立的完美道德理想则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儒家的修身理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起着道德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作用,中国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儒家的修身理论关系密切。儒家的一些修身理念,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都是关于儒家如何实现自身道德修养的至理名言,并成为为人处事的规范。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譬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等,都和儒家对修身理论的提倡息息相关。修身,在儒家看来,是人成为“圣人”的起点,也是维护社会和谐,提高个人自身能力培养,维持家庭和睦乃至实现治国安邦之才的根本。在儒家的文献中,修身理念经常被人提及。其中的最为人所熟知的《大学》所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庸》亦云:“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除去一些具有历史性的表述,儒家的修身理论对如今的人们,尤其是当今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养成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概括而言,青年人道德修养的养成大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刻苦耐劳的学习精神、锲而不舍的实践精神和爱人助人的合作奉献精神。 首先,儒家的学习观与刻苦耐劳的学习精神的培养。儒家十分推崇勤奋的重要性。孔子常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荀子亦云:“学不可以已”。学习是最基本的开始,也是一个人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的关键。并且,儒家还强调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项终身的事业。所以,儒家要求人们要时刻“涵养省察,慎独自律”。孔子尝言:“吾日三省吾身”。《中庸》中亦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清朝扶大厦之将倾的曾国藩,就是其中最好的体现。曾国藩一直秉承天道酬勤的训诫,坚持自律勤奋的学习,通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建立了扬名后世的丰功伟业。古代匡衡凿壁偷光坚持读书、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苦读、晋朝囊萤映雪的典故,中国历史上勤奋苦读的故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在这其中反复说明的一个道理就是,作为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个人,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要“慎独”,也就是要不断地通过坚持不懈的自我实践和磨练来达到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的完美人格。在此期间,人们要常常自我反思,时时慎独自律。当代社会浮躁风气极重,人们往往热衷于快而时效性强的事物,在此过程中往往不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格。要实现个人的完美人格,

说儒家的哲学系统--《儒学的现代意义》代序

说儒家的哲学系统--《儒学的现代意义》代序 说儒家的哲学系统--《儒学的现代意义》代序 刘国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及政策学系教授) 前言 本书所收录的十一篇论文,是作者过去十多年陆续写成及发表的其中一些文章,虽然对 自己所写的东西从来都不感到满意,总希望待有优悠的时间可以写得更有系统、更清晰和更 严谨才结集出版。奈何是个人性格的缺点(也是优点吧),总觉得值得参与的事太多,及总 不断有人情难却的事,不觉间成为了时间的奴隶。因此本书收录的论文,除了字辞上的修订 更正外,都保留了原初发表时的样貌。因此这部集子,可以代表作者个人学思的纪录。各篇 的内容都是围绕著一个中心主题──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而发,各篇所论具体虽不同, 也可说有一种内在系统的关连,其中基本观念固大部份源自当代新儒家。作者今日读来,各 篇在阐述儒学的现代意义上,仍自信有确定不移的义理在。关心笔者的朋友曾多次建议笔者 把文章结集出版,自忖虽然离理想尚远,希望对後学仍可有所裨益之处。本书能够顺利出版,对杨祖汉兄的居间连

络、对作者催促,黄梅英学妹编辑的辛劳,衷 心致谢,更承蔡仁厚老师赐序,谨衷心感谢。为了更显出本书各篇之内在关连性,以下将扼要的略说作者所了解的儒家哲学系统,以 为代序。说儒家的哲学系统从哲学思想发展历史的角度看,儒学至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一)先秦儒学,( 二)宋明儒学,(三)当代新儒学。当代新儒学尚在发展中。以下所说的儒家哲学系统,主 要是孔孟所奠基,融合宋明儒及当代新儒家,尤其是徐复观先生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的一 些阐释,藉此以论儒家的哲学,不失为一种有生命力的现代思潮。孔子继承周初的人文主义传统说儒家为孔子所创始固然不错,但孔子所强调的是继往开来。孔子尝谓:「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孔子并非刻意要创教立宗,要当教主。孔子是要继承周 初以来「郁郁乎文」的人文主义传统。上古人类,在大自然中挣扎求存,惊惧於自然的力量,同时也发现自然有一定的规律, 遂信仰谟拜自然界事物背後具有超越的神秘力量或所谓神祗。正如当代新儒家徐复观先生所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9-14 08:07:00 ] 作者:程嘉宏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 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xx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儒家发展历程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地位及其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形成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其原因在于“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张不能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2.秦朝时,儒家思想受到压制;原因在于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循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 3.汉代是儒学的改造时期;儒学逐渐处于独尊地位,成为正统思想;其原因在于董仲舒在继承先秦“仁”“仁政”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4.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道思想,使儒家思想有了新发展;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5.宋明时期是儒学的转型和成熟时期;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更加巩固;其原因在于宋明时期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理学,儒家思想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的过程,从理学到心学,儒家思想更加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6.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黄、顾、王)对儒学思想批判继承,形成具有民主色彩的新思想;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批判与挑战,但仍占统治地位;其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 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评价 2各派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3春秋战国的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特征和历史地位(学案P2) 4正确理解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教材帮P4) 1董仲舒新儒学形成背景及思想主张 2汉武帝为什么推崇董仲舒新儒学(“冷热”问题) 3与先秦儒学相比,董仲舒新儒学特点 (1)思想内涵:融儒、法、阴阳五行、黄老学说为一体(外儒内法,兼有道) (2)主张: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将儒学神学化 (3)继承发扬了儒学民本与仁政思想 (4)以维护君主专制为目的,受统治者重视,成为社会正统 1程朱理学形成背景、观点及评价 2陆王心学主要观点及影响 3宋明理学对儒学做了哪些新发展(学案P10) 4对比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P27) 2列举明清之际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 3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P28) 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儒学有哪些发展,并简要评价(学案P14) 纵观中外历史,大凡社会转型(社会大变革)时期,共同之处有哪些? 1、都有新的经济因素 2、新的阶级 3、新的思潮 4、思想文化活跃,诞生大批思想家

儒家人性论的现代意义

儒家人性论的现代意义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这样说过:“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每个正常人的内心都应具有仁、义、礼、智这些善的端倪,因此看见小孩落井,便会自然而然产生悲悯同情之心而积极施救,这既不是为了讨好巴结幼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亲朋好友面前有意“作秀”,就像水往低处留一样自然,皆是出于人的本性。否则,在一旁置若罔闻,落井下石看热闹,孟子则怒斥其“非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有属性。 然而当今社会,“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小悦悦事件”“彭宇案”“药家鑫事件”一系列的社会道德问题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面对这一幕幕惨痛的现实,我们不禁产生了疑问:一向以五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为傲的中国人到底怎么了?毋庸置疑,诚信和道德是现代社会应该解决的紧迫问题。 儒家人性论的内涵与认识 孔子是最早谈到人性的,他老人家说:“性相近,习相远。”不过,他没给人性下什么定义,也没明确回答人性是善,还是恶。孔夫子到底是大圣人,对人性这个很复杂的问题,谈得很少,总是笑而不语,也不轻率武断地下结论。留给了后人想象,探讨的余地。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把仁义礼智这些所谓的善,当成是人天生就有的,每一个人的人性都是善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开出人性之花。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 人性:即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特有属性。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儒家正是在同其他动物的比较中发现了人性,并以动物为参照系来认识到了人的本质。他们将道德性作为人兽之别的根本内涵,这一点成为古代哲学家们讨论人性的起点。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人性论。他们二者一个立足于人的道德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对人先天具有的内在的道德意识的开发,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一个则立足于人的自然属性,主张道德修养是通过主体的学习达到对外在的礼法制度的遵从,强调了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本善,荀子主张本恶。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新时代儒家人性论的重新诠释 两千多年来,儒家思想被中国的统治阶级成功的应用于封建社会的国家治理中。然而思想与文化必须要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封建社会已经退出了历史潮

儒家为己之学传统的现代意义

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P154)“古”象征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今”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现实。孔子所谓“为己”即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赏。以为己否定为人,意味着儒家将为学的重点指向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正是儒家哲学的价值取向。 “为己”思想由孔子提出后,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前提为后期儒学流派所继承,“为己之学”得到进一步展开。传统儒家从先秦孔孟荀到宋明朱子王阳明,坚持了“学者为己” “为己之学”反映了儒家对主体自我的肯定,体现了对个体内心精神世界的关切。的为学宗旨。 在当今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人役于物、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的人类的尴尬境地,现代新儒家杜维明对传统儒家的“为己之学”赞赏有加,认为在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中,儒家的为己之学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说:“在儒家的传统里,学做一个完善的人不仅是一个首要关切的问题,而且是终极关切和全面关切的问题。”[2](P49)学者为己是儒家的一贯之道。 那么,为己之学的具体含义及其在价值导向上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以笔者浅陋之理解,其含义似可包括:为学性质上的学做人与为学内容的道德性;为学动机的为己性与为学目的的成己性;为学过程的涉己性与为学效果的己为性。 “在儒家看来,学就是学做人。”[2](P49)真正的学问就是学做人,而不是出自其他的考虑。诚然,如果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我们无一例外地都可以称是人,这是我们与生俱有的权利。但是,如果从伦理学或哲学的意义上看,成为一个人必须有一个学的过程。因此,学做人意味着道德上的完善,人格的确立及精神境界的升华。儒家之“学”虽有认识论的意义,包括知识经验的积累,但更主要地应理解为自我道德修养。儒家把他们的学问称为“圣人之学”,它所关注的焦点是人如何成就德性完善人格的问题。“儒家学做人的观念表明,通过个人努力,人类有可能变得‘神圣’。”[3](P4)学做人的圣人之学也就是为己之学。或者说学做人是为己之学的性质,而学道德或道德修养是为己之学的内容。儒家虽然并不排斥智性甚至主张“尊德性而道问学”、“必仁且智”的,但却是以尊德性为优先价值,以仁为本的。 为己之学的起点必然是为学动机的为己性,这里的“为己”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个人主义意义上的为了自己的某种利益,而是说作为人际关系中心的自我,是道德修养的主体和核心,是为学的起点。按照儒家的思维方式,自我处于各种关系的核心,因此,要外王必然要内圣,要实现天人合一、社会和谐,均要以个人的自觉修养为基础。学者为己的启发意义,也许可以被理解为自我修养的一种命令,内在的认识自己是在外部世界正确行为的前提。“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之于人也。”[4](P226)为己之学指向自我以实现圣贤人格为指归;为人之学以求人知,是一种功利价值。因此,儒家所言之学就是在于强调修己成圣的优先性与根本性。 起点与核心是人自身,那么在为学的过程中必然是始终涉己的,这种为学过程要有效果、取得成就,也必须依赖于自己的努力。既然进行道德修养是为己之学的内容,那么,这种学的过程必然是一种价值认识或道德认识的过程而非事实与科学认识,后者要尽量避免主观性参与,才能达致对客观真理的接近,而前者恰恰要结合主体的需要、情感、意志、行为等才能进行。道德思考或道德思维,就是一种切己或涉己的思维,即对自己如何处理与周围其他人的关系,采取何种手段或行为,以及关于这一系列行为、手段的意识进行思考,道德思维的实质,就是解决自我的意识、思想、情感、行为是否应当的问题。以应当为实质内容的道德思维,是为己切己的,所谓“为己”,是指所思维的应当首先是为自己立法而不是为人立法,就是在日常为学和行为实践中,时时存有“为我”的思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想一想我应当不应当如何。事事处处联系自身的思想、行为而进行反思,因而必然时时处处涉己。学与切己自反相结合,是儒家道德思维的一个鲜明特色,道德思维就是要把所获得的知识同己身相联系,从中明了做人的道理。道德思维总是离不开主体自身——“我”,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一)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一)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 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中国文化,早在晚明清初即已开启其由传统而向近、现代转化的历史闸门。但满清贵族入主中原及其所实施的野蛮的种族歧视和文化统治,使得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进程未能以自发式形态一线顺畅展开。迨至道、咸之世的早期启蒙思潮再兴,戊戌年间启蒙思潮由“早期启蒙”阶段向“近代启蒙”阶段的发展,标志着中国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又一次启动了起来。尽管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胜于晚明清初,但这时的中国已经遭逢到亘古未遇之巨敌——在近代资本主义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西方文明。近代西方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最新成就,一经产生就有着规范其他地区、国家或民族发展路向的特性。它凭借着先进的科技成就、廉价的商品、雄厚的经济实力、血与火的掠夺,将自己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等强制性推向全世界,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其“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世界”,“正像它使乡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业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而如以道德评价标准来看,这带给西方社会的是福音,留给其他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却是灾难:土地被抢占,财富被掠夺,有的连国家主权也丧失了,陷入殖民地境地;……中华民族即因西方的入侵及与之相伴随的近代西方文明的无情冲击而承受到深重的灾难,不仅破坏了中国社会的传统秩序,而且扰乱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发展路向的理性选择,使得本已迭经坎坷的中国文化近(现)代化进程更加步履艰难。 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何以未能经受得住西风美雨的冲击?中国文化有无自身的价值;倘有价值,其发展前景又将如何?究竟应该怎样应对扑面而来的近代西方文明,并在完成救亡图存重任的同时,谋求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身身的发展?以及为什么中国专制主义文化具有那么顽强的生命力,怎样才能彻底清除专制主义的文化土壤?应该如何评价既明显具有优势、又显然存在诸多弊端的近代西方文明?中、西文化能否交融;如有交融之可能,又怎样使之得以实现?与西方文化交融、会通后发展起来的新型而又保持着自身民族特质的中国文化,在未来人类文明中处于何种地位?……诸如此类的问题,全部摆在了为中国前途而思考和奋斗的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者的面前。近代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无论其代表哪一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意愿,无论其有着怎样的学术背景、心路历程、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只要其关注中国的前途命运,就必然会思考这些问题,并依据其自己的方式、从各自的立场或角度作出一定的回应。 “五四”启蒙知识群体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颇有代表性意义。兹仅评述三点:其一,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采取简单化的全盘否定态度。“五四”启蒙先贤中虽曾有人试图阐发中国文化传统之精义,探寻中西文化融汇的途径,但随着反传统呼声日烈,这种探寻在他们那里渐近销声匿迹,而几欲连根拔除式的反传统呼声则成为主潮。不但孔家店必须打倒,极端者更倡言汉字、线装书、国画、中医、武术、京剧等一切固有文化均在必须废弃之列,甚至说:“我们中国民族,从前没有什么重要的事业;对于世界的文明,没有重大的贡献;所以我们的历史就不见得有什么重要。”传统文化的唯一价值,便是其能如死人之于医生一般的为我们提供“病理学上的好材料”。(2)如此激烈,确为人类文化史上罕见,正如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所说: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历史中,“从未出现过象中国五四时期那样的在时间上持续如此之久、历史影响如此深远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3)这种对于传统摧毁性的批判、反对、否定,并不是依据于学理,而另有其现实的社会与政治背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尊孔复古逆流,特别是针对北洋军阀统治集团利用这股逆流对新思潮横加镇压而发出的逆反性抗议。并且,这种反传统思潮所以能在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中激起相当广泛的回响,也正因其与他们对黑暗腐败的统治集团和以安福系为代表的无聊文人政客们的普遍愤慨情绪相吻合,从而获得强烈的共鸣效应。然而,以现实政治的批判为目的的反传统不是、也不

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及其现代意义(一)

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及其现代意义(一) 摘要]: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是一以贯之的,从先秦孔孟荀到宋明朱子王阳明甚至现代新儒家都坚持了“学者为己”的为学宗旨。为已之学的含义似可包括:为学性质上的学做人与为学内容的道德性;为学动机的为已性与为学目的的成已性;为学过程的涉已性与为学效果的已为性。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其价值导向的精神实质是:第一,是成人成圣的心性之学,而非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旨在强调一种道德价值而非功利价值。第二,是对人的自我完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的弘扬,是对人不受外在的功名利禄所役的独立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肯定。第三,是对为学的正确学风的倡导,对功利的、虚浮的不良学风的贬抑。其现代意义体现为:第一,对于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提升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克服工具理性与功利主义思潮过于膨胀的偏频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第二,在当代民众的精神生活的价值趋向上,对于引导民众注重修德成善、安身立命的内在价值,提高国民道德素质,提升民族精神气质有积极作用。第三,对于端正学风教风,克服学术与教育中过于功利化、工具化的偏频和不良社会风气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儒家为已之学现代意义 儒家的为已之学传统是一以贯之的,那么,其含义和其价值导向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其现代意义何在?这是本文欲加以探讨的。 一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已,

今之学者为人。”“古”象征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今”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现实。孔子所谓“为已”即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为人”则是迎合他人以获得外在的赞赏。以为已否定为人,意味着儒家将为学的重点指向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正是儒家哲学的价值取向。 “为己”思想由孔子提出后,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前提为后期儒学流派所继承,“为己之学”得到进一步展开。孔子以为已反对为人,孟子以天爵反对人爵。“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又弃其天爵。”(《孟子·告子》上)。荀子持论与孔孟相同。“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苟子·劝学》)这里的“美其身”,就是“为己”,相当于孟子的“修天爵”,指人格的提升;而所谓“以为禽犊”,是说以学问知识取悦于人,不是用以改造自己的品质,而是“为人”,相当于孟子的“要人爵”,即把“学”作为追求名利的手段,这是儒家大师们最为反感的。 汉代以后,儒学流于章句之学。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对空守章句的形式主义学风进行批判。“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乎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

儒家文化的当代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分析了它们在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提出了对以往的现代化模式要重新认识,指出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社会整合的功能必将对当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西方国家,经过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并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认为,传统以来的儒家孔教,不但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反而构成了一大阻碍。因而,近代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国家产生而不能在东方国家产生。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向马克斯·韦伯的论断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萧条时,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经济圈却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当时,人们在考察其原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本身,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技术等等。但这时的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东亚这样的经济奇迹?同时,人们又考察了非经济的制度结构,这些国家在制度结构方面也大不相同。人们在考察其文化因素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产生了:儒家文化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有利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是什么?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

研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研究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一、儒家思想之“以仁为本”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一)儒家思想中“以仁为本”的理念 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的核心一直围绕着一个“仁”字,那就是怎样使人趋向“仁”。什么叫做仁?实际上是什么叫人的问题,因为“仁者人也”。把仁当做一种思想理念的最深准则其实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他把仁作为实践中的引导理念并且让仁融入于各种道德中。孔子的仁说是将自尧舜以来继承下来的先王之道归属为仁之道。如果从《论语》为核心来分析仁的意义的话,就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对内克己,对外爱人。儒家文化觉得民是国家之本。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因此,现代企业的管理者要以民字作为首要。孟子指出“用贤则治,不用贤则亡。”(《孟子?告子下》)因此,儒家思想把用贤作为是企业管理盛衰成败的关键。 (二)如何在企业管理中运用“以仁为本”的思想 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将儒家文化的“以仁为本”的思想应用在企业管理,将“以仁为本”作为企业迈向成功的管理准则。“以仁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是以人本理念为前提的,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准则,它要求的是管理行为的人性化。这样的话,现代企业管理中怎样去应用“以仁为本”的思想,融入“以仁为本”的准则呢?其中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可行的: 第一,坚持以仁为本的原则,那就是要在企业管理中采取“仁治”以稳住民心。第二,坚持以仁为本的原则,还需要设立起一套合理科学的激励制度,为职工营造一个温馨的工作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孟子主张教化而治,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 民爱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第三,坚持以仁为本的原则,更加要积极开展对人才的挖掘、人才的运用、人才的培育。儒家文化认为,为政之本在于兴贤。企业应该发挥员工的自尊、自爱、自强心理、主动性、事业心、创造性与成就欲,使员工的内在潜力得以发挥。然而企业文化的建设不光只能通过制度的约束,管理者也应该通过多和员工进行思想沟通和需求的满足,对工作环境的优化,对员工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具体的设计与实施,来让员工自觉的与管理者共同把工作做好,共同1 发展企业。 二、儒家思想之“以义统利”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 (一)儒家思想中“以义统利”的理念 因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正当的利益该取而不取,也是不义。孟子就说过:“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好其道,则舜受其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 不合道义的即使一筐饭也不能接受,合乎道义的即使像舜继承尧的天下也不过分。这话准确地表述了儒家“以义统利”思想的内涵。儒家思想中的“以义统利”引领着管理者处理好盈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为企业提供了所需的原料、资本和人力资源,使得企业能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同时企业的盈 利必须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如污染环境,从而损害社会利益。在这里“义”和“利”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儒家所谓的义,是指整体的利益,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对于企业来讲,强调生财有大道,利己不损人。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由此可见,孔子不是反对致富,只是主张正当致富。而儒家所谓的利,既不是狭义的金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文系10级政教班韩东生10010106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德治国" 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 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二、“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孟子的"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当确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观念,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和要求。要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政治生

儒学发展历程完整版

儒学发展历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就像长江注入大海那样,在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了深厚的内涵文化。从汉代被立为正统之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一、儒学起源 儒起源于古代民间的主持葬礼的葬师。《周礼·天官》云:“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在西周初年,儒已存在,他们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以此教民。以此得知,早期的儒是一种职业或身份。《仪礼》、《周礼》就是“儒”为周代贵族立身处事而制定的生活手册。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正在走向瓦解崩溃,社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强大起来的诸侯们互相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代表着没落奴隶主贵族阶级利益,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社会各阶级复杂的礼仪秩序。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仁的含义很广泛,几乎触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尔后孟子荀子又将仁和儒家思想进一步增加新的内涵发扬光大。 二、受到打击 秦朝的时候,中国社会开始进入封建统治阶段了,温文尔雅的儒家思想没有得到秦始皇的青睐,非但如此,为了统一思想巩固江山,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儒学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 三、成为正统 所幸的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很快就被推翻了,儒学的经典书籍得以流传下来。西汉初年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时已经强盛起来了,为了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体系。于是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成分,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的思想,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中央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儒家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 即墨市实验学校 八年级三班 组长:曲翔前组员:孙仕昊、华军、张秋尧 指导教师:于伟昌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之间彼此隔膜,快节奏的生活更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环境不断恶化,干旱、洪涝交替肆虐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等许多环境问题不断显现。 在当今这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社会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 然而在两千年前,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还是荒昧的时候,儒家就已提出了超越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儒家思想在几千年后对于现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或许会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中学生,学习儒家思想更会使我们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中国的文化。浅述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 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 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 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着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儒家思想的精华 归纳结果: 一: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 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为仁,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要培养和扩充恻隐之心。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颜渊),明确人的本质是爱人。儒家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伸出援手,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值得大力弘扬,对于当代社会,这种仁爱思想显得更加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隔膜,人情的冷漠等等的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儒家的仁爱思想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中学生,学会帮助他人,学会宽容他人,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这就是我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必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科学进步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面对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和泱泱古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感受着现当代社会文化融合带给我们的芬芳。源远的儒家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激扬爱国之志,陶冶精神情操。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辩,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而为一”命题的提出,再到宋明理学家“万物一体”论的形成,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这种主流观念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宗法和唯心主义,弘扬其整体、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树立严谨的人文科学态度,进而使先进的文化传统得到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束缚 纵观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发展,特别是在长期的君主专制社会中,无论是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学术、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物宝藏,一直到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等,都可以说与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儒家思想传承的过程中,精华与糟粕杂陈。到当代社会仍然有许多不好的或糟粕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发展。我认为这种负面上的影响主要有二个大的方面。 1、君主专制制度和专制主义思想的惯性,对当代社会影响深远。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最为活跃。诸侯国日益强大,逐鹿中原,争霸称雄,征战不已。知识分子受到很大重视,“重士”、“征士”、“养士”成为一种风气,思想相当活跃。他们对社会的各种问题以及自然界进行了新的观察探讨,出现“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盛况,形成儒、墨、道、法、阴阳、名辩、纵横、兵、农、杂家及史家等各种学派,互相争论诘难,又互相吸收补充,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的思想如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或实学等,对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哲学宗教、学术理论等都有所发挥或发展。但是,这种发展越到后来也越为缓慢,乃至成为八股教条而僵化,科举考试只能在经书中寻章摘句作文章,特别是尊卑贵贱,君道臣节,专制主义尤为严重,这也是影响当代社会人文思想的根源所在。 中国君上专制的历史很长,从商代开始,君主就自称“余一人”,以示其独尊无二。周代君主称为“天子”,开始“奉天承运”,管治兆民。春秋战国时,法家主张君主专制独裁和中央集权。在传统的治国之道中,儒家主张仁政德治礼教,被称为“王道”。法家强调“不贵义而贵法”,“以法为本”“以法为教”被称为“霸道”。其实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通互补的。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当然是肯定德政礼制,否定政刑。但是,他又称赞法家的代表人物郑国大臣子产的“宽猛相济”。孔子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