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评实习报告

环评实习报告

环评实习报告
环评实习报告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环境影响评价实习(原数据)实习时间: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专业班级:环境科学 2011级02班

(学号):建国 (20112195)

2014年 06 月 15日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巩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理论容、

2、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实习时间、地点

时间:2014年6月9日——6月13日

地点:市城阳区农业大学校区

三、实习容

以“农业大学校区建设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撰写。

四、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论

1.1 编制依据

《中国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Y/T 2.1-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Y/T 2.4-1995)

《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以及其他一些环境保护行政法规、环境保护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等。

1.2本项目所用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按照城阳区环保部门的要求,项目所在地区应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为: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表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标准(单位:mg/m3)

(GB3095-1996)二级标准

污染物名称小时均值日均值SO2/ 0.085

PM10/ 0.127

(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

表2 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值(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pH总磷BOD5COD 氨氮DO氟化物标准值6~9 0.4 10 40 2 2 1.5 (4)《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I类标准:

表3 环境噪声限值(单位:dB)

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1.3 评价等级

1.3.1 大气评价等级确定

经初步工程分析,SO2 Pmax=57%,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PM10Pmax=84%,D10%<污染源距场界最近距离,对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本次环境空气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一级,对项目周围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述,同时监测环境空气现状。

表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参照表

评价等级判据

一级二级三级

Pmax≥80%且D10%≥5Km

除一、三级外其他

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

1.3.2 地表水评价等级确定

本建设项目预计规模3.2万人,每人用水量为120 L/d,排水系数为0.85,得污水排放量约为3264 m3/d(大于1000,小于5000)。生活污水拟采用经生化二级处理后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污染物类型数等于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故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等级确定依据:投资少;废水量少;污染物单一且毒性小,地下水水质较好;岩性易于保留污染物;性易于保留污染物;地下水与地表水水力联系不密切等。)

2、环境质量现状

2.1 边界1km之的敏感目标

表5边界1km之敏感目标

序号敏感目标人口/人位置距离/m 1实验中学1300 校南400

2仁和居10000 校南1000

3古庙社区15000校西500

2.2 环境质量现状(大气、地表水、声环境)

2.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SO 2、PM 10的日均浓度分别为0.085 mg/m 3和0.127 mg/m 3。区域常年气温为22°C ,区域常年气温为22 °C ,主导风向冬季NNW ,夏季SW ,多年平均风速

2.4m/s 。

2.2.2 地表水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附近虹子河、墨水河均为V 类河流,在评价围各监测断面上污染指标现状监测值均符合所执行的标准,没有超标,COD 、氨氮在上游100m 和下游1500m 处的污染指标现状监测值均符合所执行的标准。说明评价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

2.2.3 声环境质量现状:

学校拟建设地点位于春阳路北、长城路西、中城路东、204国道南,建设项目四周声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值昼间在46.6~53.5dB 之间,夜间在42.5~44.5dB 之间,均低于所执行的环境标准55 dB 和45 dB 。表明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状况良好。

其声环境质量标准属于I 类标准。

3、工程分析

3.1 核算锅炉大气污染物(主要污染物SO 2、烟尘排放量及排放浓度)

拟建锅炉年用煤量20000t ,煤含硫量0.48%(全部为可燃硫),灰分24%,灰渣比为4/6,烟气产生量1.5×108m 3/a 。拟采用一定的脱硫除尘措施,使SO 2、烟尘的排放浓度达到GB 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二类区第II 时段的要求。即SO 2日平均浓度小于0.15mg/m3,PM 10的日平均均浓度小于0.15 mg/m3。

(1) SO 2排放量及排放浓度(采用炉外湿法脱硫,脱硫效率取94%。)

① SO 2排放量:G==-???)1(22ηS B %)941(2%48.020000-???=11.52t/a ② SO 2排放浓度:C=11.52/1.5×108 g/m 3= 0.0768 g/m 3

(2)烟尘排放量及排放浓度(采用布袋除尘,除尘效率取99%。)

① 烟尘排放量:Y=)1(η-???D A B =%)991(10/4%2420000-???=19.2 t/a

② 烟尘排放浓度:C=19.2t/a ÷ 1.5×108m 3/a=0.1280 g/m 3

3.2 核算水污染物(主要污染物COD 、氨氮的排放量及排放浓度)

项目预计人均用水量为120L/人·d ,排水系数为0.85。生活污水拟采用生化二级处理后,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COD 低于60 mg/L ,氨氮低于15mg/L ),直接排放于项目南侧的虹子河。虹子河常年流量

1.2m 3/s ,流速0.4 m/s ,水质指标COD=32mg/L ,氨氮=1.2mg/L ;

① 污水总量Q=85.0120102.34???=0.038 m 3/s

② COD 排放量=6085.0120102.34????=2266.67 mg/s

③ COD 的排放浓度为h p h

h p p Q Q Q C Q C C ++==2

.1038.02.132038.060+?+?=32.8595mg/L ④ 氨氮排放量=1585.0120102.34????=566.67 mg/s

⑤ 氨氮的排放浓度为:h p h h p p Q Q Q C Q C C ++==2

.1038.02.12.1038.015+?+?=1.7157 mg/L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 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距离(SO 2、PM 10)

SO 2、PM 10的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015 mg/m3,0.019 mg/m3,出现距离均为距污染源348m 处。

分析环境影响:最大落地浓度均未超标,其污染源对项目环境污染很小。

4.2 水污染物(COD 、氨氮)的沿河衰减

虹子河为墨水河支流,流经项目后4.5km 汇入墨水河,再经12km 后汇入胶州湾。衰减系数K COD =0.12d -1,K 氨氮=0.08d -1。虹子河常年流量1.2m 3/s ,流速0.4

m/s ,水质指标COD=32mg/L ,氨氮=1.2mg/L ;墨水河常年流量5.6 m 3/s ,流速0.9 m/s ,水质指标COD=36mg/L ,氨氮=1.8mg/L 。沿河衰减浓度按稳态一维水质模型来计算。

(1)进入墨水河:

① COD 的浓度

)ex p(01x u x k C COD -==)4.08640010005.412.0exp(8595.32???-?=32.3501 mg/L

② 氨氮的浓度为

)ex p(013x u x k C H NH -=-=1.7157)4

.08640010005.408.0exp(???-?=1.6979mg/L (2)进入胶州湾:

① COD 的浓度

)ex p(02x u x k C COD -==)9

.08640010001212.0exp(3501.32???-?=31.7565 mg/L

② 氨氮的浓度为

)ex p(023x u x k C H NH -=-=1.6979)9

.08640010001208.0exp(???-?= 1.6771mg/L 分析环境影响:COD 、氨氮的浓度均未超标,此建设项目排放污水符合标准。

5、环境保护措施及论证

(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对施工场地松散、干涸的表土,应使其保持潮湿以防扬尘。

运行期。实施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限制入校企业、商店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污染源头控制,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能源,建设项目采用先进的清洁煤技术,利用工程技术控制废气排放。适当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对汽车尾气进行防治,合理布设通道车位,加强管理。

(2)水污染控制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泥浆及含油废水不得直接排入附近的地表水体,应经过沉淀和隔油处理后才可排放。加强管理,杜绝施工机械在运行、清洗过程中油料的跑、冒、滴、漏问题。

运行期。不断改进污水处理工艺,提倡污水集中处理。鼓励学生教师节约用水,减少新鲜水用量,大力提倡和加强废水回用。实行有毒有害废水零排放。

6、结论

综上所述,“农业大学校区”规划建设项目,在严格落实本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并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污染物的排放能满足所执

行的环境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因此本评价认为,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在切实做好污染防治工作,坚决贯彻“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实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收获颇丰。首先对要建设的项目(青农大校区)进行实地勘察,按照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以及其周边环境状况,获取所需要的数据,此过程考验了我们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细心程度。在实习中做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并且使我们能再一次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实地勘察准备好一切评价数据后,开始报告书的撰写,这个过程也很关键。撰写报告书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报告书有编写的规定,我们则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编写过程来完成合格的报告书。初次编写报告书难免碰到很多难题,还好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间的商讨,最后都迎刃而解。通过这次实习不仅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且还增强了我们编写报告书的实践能力,这无疑给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实习过程中增加了一些经验。由此也感老师给予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