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摩擦力系数测定试验

摩擦力系数测定试验

摩擦系数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熟悉基本原理

2 、掌握测试方法

二、实验基本内容

通过试样的裁取,通过操作,熟悉试验方法及试验原理,了解试样的摩擦性能并分析结果。

三、实验设备、工具及材料

实验设备: GM-1 摩擦系数测定仪

试验材料:

试样尺寸: 每次测量一般需要二个 8cm × 20 cm

如果样品较厚或刚性较大,固定到滑块上必须用双面胶带时,一个试样的尺寸应与滑块底面尺寸( 63cm × 63 cm )一样。

试样的采取: 试样应在样品整个宽度或圆周均匀裁取

试样的面和方向: 如试样的正反面或不同方向的摩擦性不同,应分别试验。

试样表面要求:

试样应平整、无皱纹和可能改变摩擦性质的伤痕。试样边缘应圆滑。

试样试验表面应无灰尘、指纹和任何可能改变表面性能的外来物质。

试样的数量: 每次至少测量三对试样

四、实验原理

两试验平面放在一起,在一定的接触压力下,使两平面相对移动,记录所需要的力。

五、实验步骤

1 薄膜(片)对薄膜(片)时的测定

1 )将一个试样的试验表面向上,平整地固定在水平试验台上。试样与试验台的长度方向平行。

2 )将另一试样的试验表面向下,包住滑块,用胶带在滑块前沿和上表面固定试样。

3 )如果样品较厚或刚性较大,固定到滑块上必须用双面胶带时,一个

试样的尺寸应与滑块底面尺寸( 63cm × 63 cm )一样。

4 )固定好试样

5 )将固定有试样的滑块无冲击地放在第一个试样中央,并使两试样的试验方向与滑动方向平行其测力系统恰好不受力。

6 )两试样接触后保持 15s 。启动仪器使两试样相对移动。

7 )力的第一个峰值为静摩擦力 Fs ,两试样相对移动 6cm 内的力的平均值为动摩擦力 Fd 。在静摩擦力之后出现力值震荡,则不能测动摩擦力。应取消滑块和负荷传感器件的弹簧,单独测量动摩擦力。由于惯性,不适合于静摩擦力。

2 薄膜(片)对其它材料的测定

应将塑料薄膜(片)固定在滑块上,其他试样固定在水平试验台上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时应定期用滑块进行校正

2 系统调零时必须从高值向低值调整,至显示值在“ 0 ”位闪动,防止调整过低。

七、思考题

1 表面如有脏物,对测量值有何关系?

(完整版)测摩擦力实验专题

【学习目标】掌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点拨】 1.评价甲乙两种方案 同样是测滑动摩擦力,甲、乙两方案,区别是? 【经典例题】 例1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小桶内装入适量的沙子,滑块恰好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为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测量______________,所需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把毛巾铺在木板上,发现需要装入更多的沙子,滑块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用钩码代替沙桶,请你对此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摩与对应压力F压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___________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_____(选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本题选自腾讯课堂付费课程《初中物理力学专题突破》-01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2) 在学过摩擦力知识后,小明想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压力、重力都有关系?他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九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九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日期:月日同组人: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与实际的联系,了解摩擦现象存在普遍性,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能力和猜想假设能力。 (2)通过实验设计与操作,掌握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3)通过对摩擦现象、因素猜想、方案设计等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摩擦现象以及其运用的学习,使学生关注周围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物理知识。 (2)通过体会本节内容中探究的各个环节,培养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二、探究准备 1、器材准备: 检查实验台上的实验器材,在后面画√,在空格里填上你还需要的实验器材名称: 2、知识准备: (1)叫做平衡力;平衡力的条件是: 。

(2)叫做摩擦力。 三、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 当你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给出你的猜想:滑动摩擦力可能与 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 1、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多个,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某个因素的关系,必须采用法。 2、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怎样改变压力的大小? 4、怎样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怎样改变接触面积? 【进行实验】 1、观察你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 指针是否指在零位:;测量范围:;分度值:。 2、把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拉力的大小——摩擦力,记入表格;

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探究

图 1 滑动摩擦力的实验探究 一、滑动摩擦力: 1、常见问题:(1)不能正确分析物体是否受滑动摩擦力 (2)认为滑动摩擦力总是等于拉力 (3)混淆压力、重力和质量 2、定义:两个的物体,当它们发生运动时,就会在接 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的力,这就是滑动摩擦力. 3、实验原理: 4、实验器材:带滑轮的长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报纸、毛巾、钩码、铁架台 5、实验探究:如图1所示组装实验器材,将报纸或毛巾平整的铺在木板上,再把木块放在其上,分别探究拉力大小、拉动的速度、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完成表1: 表1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6、实验结论:(1)该实验相比于课本实验有什么好处: (2)向右拉动报纸,报纸相对于木块在向运动,木块对报纸有一个向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的,所以,报纸对木块一个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它们是一对;木块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弹簧的拉力总是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它们是一对.(3)滑动摩擦力只能根据原理来判断,一旦判断出来,不管、 如何改变,只要和不变,它就不改变. 7、拓展实验:分别按下图组装实验,缓慢拉动报纸,粗略探究报纸对木块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拉力的关系(考虑滑轮重和摩擦) 实验次数 1 2 3 4 5 改变因素缓慢拉动报 纸 缓慢拉动毛 巾 较快拉动报 纸 放钩码后缓 慢拉动报纸 用较大的力 拉动报纸弹簧测力计示 数F/N

图 2 杠杆平衡的实验探究 二、杠杆平衡: 1、常见问题(1)不能正确的寻找力臂、计算力 (2)总是错误的认为竖直方向上的力是最小的 (3)不能正确分析力臂和力的变化 2、实验原理: 3、把杠杆重心作为支点是为了 4、通过调节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5、如图2所示,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左端15cm 处挂2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应该在右端10cm 处挂 个钩码,实验观察杠杆是否平衡?然后进行表2中的操作并完成表2: 表2 杠杆平衡的条件(选填“左偏”、“右偏”或“保持平衡”) 实验次数 1 2 3 4 实验操作 同时增大一个钩码 同时减少一个钩码 同时靠近支点5cm 同时远离支点5cm 杠杆偏转方向 6、实验结论:判断杠杆的偏转不是力或力臂的变化,应该比较减小或增加的 的乘积,哪边减小的更少(或增加的更多),杠杆就往哪边偏. 7、拓展实验:组装图3、图4、图5的实验装置,进行表3中的操作并完成表3: 图3 图4 图5 表3 力和力臂的变化(力臂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操作 图3测力计缓慢竖直向上拉 图4测力计缓慢垂直杆向上拉 图5杆保持静止测力计垂直拉 图5杆保持静止测力计左偏 图5杆保持静止测力计右偏 阻力臂变化 动力臂变化 弹簧的拉力/N 注:确定最小力的方法:(1)找支点O (2)找杠杆上离支点最远的点A (3)连接OA 就是最长力臂 (4)根据平衡确定力的大致方向后,过A 点作OA 的垂线即为最小力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

测量滑动摩擦力实验的改进 长汀县龙宇中学江德华 一、实验或实验器材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1.地位:该实验是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5节内容,在已经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重力的基本知识,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识的情况下,进一步学习另一种性质的力—摩擦力。这对知识的前后牵引起到铺垫的作用同时是教和学都显得那么自然。 2.作用: ⑴该实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对后面的力与运动、平衡力、甚至对高一力学也奠定良好基础; ⑵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较好的理解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⑶由实验得出结论,客观具体,学生容易接受,同时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1.实验原型: 传统的实验是使用控制变量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力知识,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控制压力相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测量滑动摩擦力比较得出结论。同样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改变压力的大小,测量滑动摩擦力比较得出结论。 2.不足之处: ⑴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运动很难做到使木块匀速,刚开始木块不动,一旦木块被拉动不能匀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会不断跳动,给读数带来麻烦; ⑵读数时视线要跟着弹簧测力计移动,所以读数很不方便,误差较大; ⑶此实验需用到平衡力知识,而这时学生还没学到这知识,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实验创新

(1)改进实验装置,方便操作,方便测量减少实验误差。 (2)直观比较,直接得出结论。 2.改进之处 ⑴实验中,将原实验中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改为固定木块与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下的长木板。这样改进的优点是,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且读数方便、准确; ⑵改进后的实验避免了平衡力的知识,此实验可以用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解释,这点知识学生已经掌握。 ⑶实验操作简单,减少了实验时间,降低了实验准备难度。 四、实验器材: 铁架台、长木板一块、带钩的木块、弹簧测力计、砝码一盒、棉布一条。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木块与木板一旦有了相对运动时,且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化,那么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木块运动的速度没有关系,也就是说木块与木板之间相对运动的速度并不一定要匀速,只需要有相对运动就可以了。 2.装置说明: ⑴让弹簧测力计和木块固定在铁架台上; ⑵准备好一块棉布,备好图钉; ⑶用物体垫起长木板,让木块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长木板平行。 六、实验过程: 1.如图拉动长木板,眼睛观察弹簧测力计,并记录示数为F1; 2.在木块上放一砝码,再次拉动长木块,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3.比较F1和F2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4.在长木板上铺上棉布,只让木块放在长木板上,拉动木板,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八年级物理 摩擦力实验题

三、摩擦力 15.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部分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一次:把木块水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拉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下表中; 第二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第三次:把两块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拉木块,如图丙所示,记下相应的示数. 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一20 4.0 二20 4.0 三8.0 (1)请你帮助小明填全表格内的数据; (2)比较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比较一、三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当你用肥皂水洗手时,会感到比不用肥皂水时摩擦阻力小些.如果在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上涂润滑剂,则摩擦力比不涂润滑剂时有什么变化呢? (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主要步骤是: A.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B.在长木板上涂上润滑剂后,重复上述实验,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2. (2)若F1>F2,则说明了做相对运动的物体的接触面涂上润滑剂后,摩擦力会_______(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请你举出一个在生活、生产中应用这一结论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力教学设计

滑动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和产生条件 2.能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3.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道“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过程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应用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向学生渗透抓住主要矛盾和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辨证思想 2.培养学生探究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以及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物理学习,对摩擦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对物理进行主动探究式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能力,能够通过实验来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归纳和概括物理现象及物理规律,由于本节课中实验探究的较多,学生已有的实验能力是学习这节课的优势。但是初中的教学中对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的阐述不够清晰,因此学生对此缺乏认识,对于相对运动的理解造成障碍。 教学重点: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及规律,并能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初步认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的判断 教学方法: 讲练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摩擦力实验器材,木板,斜面,滑块,细砂纸,刷子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演示实验]:滑块从斜面滑下 (教师)当滑块滑到水平面上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滑块慢慢停下来 (教师)滑块为什么会慢慢停下来? (学生)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教师)在初中同学们对摩擦力有了一定的了解,找一找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涉及到了摩擦力? (学生讨论)用笔写字 在地面上推箱子…… (教师)摩擦力分为很多种,有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等。今天我们这节课将进一步学习摩擦力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一)滑动摩擦力的定义 (教师)在演示实验中,滑块滑到水平面时受到摩擦力的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 (学生)滑动摩擦力 (教师)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同学能不能想到什么方法感受一下滑动摩擦力? {互动实验}:用手压在桌子上,用力向前推 (教师)同学们感受到一个怎样的力? (学生)感受到一个向后拉扯掌心,阻碍手继续向前滑动的力。 教师总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个力就叫滑动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教师)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呢? (1){互动实验}:同学们用手感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①手向前移动:感受到力是向后拉扯掌心 ②手向左移动:感受到力是向右拉扯掌心 ③手和桌面之间压本书,手不动,向左拉书:感受到力是向左拉扯掌心(2)[演示实验]:用刷子和木板相互移动,通过刷毛的弯曲观察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①木板B不动,刷子A水平向右滑动 V 木板B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探究摩擦力实验

探究摩擦力实验 中考题欣赏: 1.(2011年29题) 在科学探究课中,实验小组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于是他们选用了重10N的物体完成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 (1)通过比较两图,可以验证他们的猜想,得出的结论是:在 一定时,。 2.(2014年30题)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三个猜想,同学们在水平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 甲乙接触面都为相同木板、丙接触面为毛巾),请你补全下列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中,在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通过对比甲、乙两图,可知猜想_________ 是正确的,其结论是:_________ . (3)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这是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_________ . (4)要想验证猜想三是否正确,在控制其它变量不变的基础上,需要改变_________ . 3.(2016年30题)妈妈的一双脚底带有很多胶粒的防滑瑜伽袜,引发了小红的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于是她找来三个挂钩、两块相同的新透明皂A、B和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家里的水平大理石窗台上做了如图所示的四次探究实验。 (1)她每次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透明皂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根,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①②两次实验说明: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实验②③,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选填“有关”或“无关”)。(4)小红在窗台上铺了一条毛巾,做了第④次实验。对比①④两次实验,(选填“能”或“不 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理由是。 (5)取下挂钩,她还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她找来一支一端削尖的铅笔,如右图所示,手拿A、B两块透明皂用力顶住铅笔的两端,观察两块透明皂的

物理实验探究专题滑动摩擦力

物理实验探究专题滑动 摩擦力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5: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探究 1.(05河北)下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时,应水平地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面上做 运 动。根据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3)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2.(08梅州市)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_____ __运 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_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一定时,________ 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3.(08黄石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接触面的材料压力F/N摩擦力f摩/N ①木块与木板8 ②木块与木板12 ③木块与毛巾12 (1)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序号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有 (填序号) 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②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④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4.(07包头市)在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记录的结果如右下表所示。(1)在这个实验中,使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在第1、2次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控制的变量是______。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不变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在研究接触面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时,可采用第____次的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接触面压力 (N) 摩擦力 (N) 1木块和木板2 2木块和木板4 3木块和棉布2 4木块和毛巾4 N/N f /N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摩擦力实验专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摩擦力实验专题 1.(2019舟山,23)学习摩擦力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牙刷放在木板上,向左拉动牙刷,观察到刷毛向右弯曲;保持牙刷不动,向右拉动木板,观察到刷毛还是向右弯曲。 (1)无论是向左拉牙刷还是向右拉木板,刷毛均会向右弯曲,表明刷毛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是向。 (2)当向右拉木板时,若以为参照物,也可把牙刷看成向左运动,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反。 2.(2019齐齐哈尔,25)弹簧测力计是我们在许多力学实验中常用的测量工具,让我们利用它来探究力学中蕴含的奥秘吧! (1)小聪用弹簧测力计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过程如图一所示。 ①在图一甲中测量物体重力前应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 ②分析图一中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 ③比较图一中甲、乙、丙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④小聪通过数据还计算出了物体A的体积为m3,A的密度为kg/m3。(2)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装置如图二所示 ①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应使其做运动。 ②比较A、B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是:滑动摩擦力越大。利用此结论,如果要在拔河比赛中获胜应选用图三中类型的鞋(填字母)。 ③小明利用图C继续进行探究时,突然拉动下面木块,观察到上面的小木块向

后倾倒,则上面小木块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是向(选填“前”或“后”)的。 3.(2019岳阳,20)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中, (1)如图,将长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滑动摩擦力大小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2、5、6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关结论,下列实例与结论相符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力压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笔字 B.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②分析______(填序号)两组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③分析1、2、3三组实验数据,可以写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式为:f=______。 4.(2019吉林,24)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如果在木块上再放一个钩码,则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5.(2019安徽,18)图为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示意图实验的过程为: a.用弹簧测力计缓缓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当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该示数即为此状态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测出此种情况F的滑动摩擦力 c.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 ( 1 )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测量摩擦力》教案

《测量摩擦力》教案 《测量摩擦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 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3.认识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用与防止,并能正确说出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设计实验、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与实践使学生了解摩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利与弊,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观点。 2.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尝试研究与解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的习惯和热情。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摩擦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重力、弹力这两种力和二力平衡的知识,这为本节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还应看到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感性得来的知识和经验,有很多是错误的。如:他们通常认为摩擦总是阻力,摩擦总是有害的。这些都是学习本节的障碍,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些错误观念,要及时纠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测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难点: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方案的设计与理解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准备 PPT课件、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钩码、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初中物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考题(答案)

1.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他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直线 匀速拉动木块,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砝码的重力来改变木块与木板之间压力的大小。他通过测量木块的 重力、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以及砝码重力,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1)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1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F 2。 (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在右图中画出F 2与F 压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接触面不变,滑动摩擦 力与压力大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 。 2.小林同学做“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一) (1)实验采取的办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长木板上做 _____ 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____ ,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____ _,滑动摩擦力越大. (4)由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__ ___. (二) 小林又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系吗?他又做了如下操作: (5)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___ __的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____ _N . (6)小林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着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___ __. 3.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长沙市某中学的小刚和小明两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和图乙所示的实验。按图甲实验时,小刚用手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A ,读出弹簧铡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和木板之问的滑动摩擦力: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B ,木块B 下面是长木板.实验时小明拖动长术扳,然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测出木块B 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摩擦力经典中考习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摩擦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C.总是阻碍物体运动 D.总是阻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2.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摩擦无时不在,下列现象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汽车的车轮上刻有很多花纹 B.写字时,用力握住钢笔 C.向生锈的锁芯滴润滑油 D.某品牌纯净水瓶盖上刻有一道道竖直的条纹 3.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矿泉水瓶盖上制有很多竖条纹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 C.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锁头很难打开时,往锁孔中加些润滑油 4.摩擦有利也有弊.下列事例中,属于需要减小的有害摩擦是() A.体操运动员上杠前手上擦一些防滑粉 B.写字时,铅笔与作业本的摩擦 C.汽油机工作时,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 D.爬杆时,人与杆的摩擦 二.填空题 5.请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只公鸡的重量大约为20 _________ ;一包方便面的质量大约为0.1 _________ ; 瓶装牛奶的密度大约为1.2 _________ . 6.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同90kg宇航员,在月球上重约_________ N (g=10N/kg),该宇航员从地球到达月球后质量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穿行于惊涛骇浪中的冲浪者总是弓着腰,叉着腿,他这样做是为了降低自己的_________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几何中心就是它的_________ . 8.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物体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重心通常是均匀的规则物体的几何中心,例如圆心、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那么如图所示中的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是点_________ (A/B/C/D/E).重垂线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重力的方向是 _________ . 9.小明同学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请你在图中画出橡皮所受重力示意图. 10.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5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_ N,现在使物体以0.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 N. 11.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单位长方体.用4N的水平拉力向右拉,长方体静止不动,此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 N;拉力增大至6N时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 N;若拉力增大至8N时长方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_________ N. 12.琪琪同学用2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沿力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 N;若仅把水平推力由2N增大为3N后,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看到家里的书柜门松了,关不紧.她找到一纸折了几叠后夹在柜门与门框之间,书柜门就关紧了,这主要是通过增加_________ 的方法增大柜门与门框之间的摩擦力. 三.解答题 1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中:(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___ 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其数值为_________ N,根据_________ 的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就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如图乙小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的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以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实验优质课《摩擦力》说课稿

《摩擦力》说课稿 。下面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摩擦力》P 60-63 我从七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构思: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中对摩擦力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本节教材中摩擦力的测量涉及到二力平衡知识和弹簧秤的具体应用,“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摩擦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摩擦现象,学生们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先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使学生认识摩擦力的存在,再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而理解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然后应用在实际生活中。 摩擦力的定义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中应使学生能自身体验到摩擦力的三要素,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猜想,设计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意学习方法的引领,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⑴知识与技能 a知道摩擦力的定义; b知道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认识摩擦的利弊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⑵过程与方法 a观察有关摩擦现象; b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c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d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学生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并养成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摩擦力的概念 (2)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难点: (1)为什么实验时必须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能测出其滑动摩擦力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五、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究,学生自主实验为主的启发式教学。同时配以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视频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小专题(三)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测试题

小专题(三) 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是中考的热点,在中考中往往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考查:(1)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在水平方向上沿直线匀速拉动木块.(2)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及应用.(3)二力平衡的应用.(4)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的分析. (2015·安顺)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图甲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 甲乙 (1)写出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__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N. (3)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得出这一结论正确吗?答:________,因为

________________. 点拨:1.研究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法:(1)间接测量法:实验中,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测出拉力,间接得到摩擦力;(2)控制变量法: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进行实验.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大小、接触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无关. 1.(2015·兰州)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为了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________运动.根据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________(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的大小相等.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_两图;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比较________两图.

趣味实验探究-------摩擦力教案资料

两个相互接触、相互挤压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分类:◎群摩擦力 ◎滾动曆擦力 1定义: 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就叫做静摩擦力。【练习1】下列图中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有静摩擦力的是() 趣味实验探究----摩擦力 、静摩擦力 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时,是不是能产生摩擦力? 小孩推箱而推不动,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时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 衡。

沿接紐面与扣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区别: 木块运动方向向上,但它相对于皮带有下滑的趋势,它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却是向下的,所以所受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滑动摩擦力 1. 定义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 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⑴两物体间接触且有压力⑵接触面不光滑⑶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3.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轴论:粛动摩據力尢小与接蔽面积没有关痔 - 5?增大摩擦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⑴增大:使接触面更粗糙、增大压力 ⑵减小:使接触面更光滑、减小压力、以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接触 悬浮、 加润滑油等) 三、滚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2.滚动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观看杜老师的演示实验 压力相同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很多。 课堂练习 【例 1】 F 、>斥 > 心 结论;镁融表面趁粗糙,滑动摩擦力越丸; 结论;圧力越尢*溝动摩擦办越大。 w ?亠 T 二:Ji :二:m 益 工:二匚: =二15匕二<Z £L * X ” 鼻 liHL ?』JLil 丄■■丄山 I, l~?. J J M v J v M r>*i ri z ■ %

探究摩擦力大小试验及试验改进的方法

探究摩擦力大小实验及实验改进的方法 方法一 本实验的重点在于设计实验。1、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让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提出具体的做法,特别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我们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因此应使用几个面面积不同,但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同一木块。依据实验结论,我们还可以比较两不同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即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表示接触面粗糙。如比较大小、形状相同的木块和铁块,那个表面粗糙时,采用将两物块叠放,以保证两次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测出滑动摩擦力,力较大的那个面更粗糙。2、用替代的方法,运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此就要注意,木块水平放置,弹簧测力计需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力木块,同时读出示数的大小,也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改进:弹簧测力计需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力木块,比较难做到,我们可以固定弹簧测力计而拉木板。拉动木板就不用匀速。 方法二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 2.接触面要粗糙; 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3摩擦力练习题解析

摩擦力练习解析 基础知识训练 1.写出下列各种摩擦的名称: (1)皮带传送机运煤时,煤块与皮带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 _______; (2)洗筷子时.抹布和筷子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1)静摩擦(2)滑动摩擦分析: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此时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静摩擦: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我们便可以根据定义来判断.解答:解:(1)皮带传送机运煤时,煤块与皮带之间的摩擦,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是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属于静摩擦;(2)洗筷子时.抹布和筷子之间的摩擦是,发生了相对滑动,属于滑动摩擦;故答案为静摩擦,滑动摩擦. 点评:本题目考查了摩擦的相关知识点,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判断摩擦力的种类. 2.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在我国上海投入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利用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原理,使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大大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__________.气垫船是采用__________的技术制成的交通工具,简单地说,其原理就是船体与水面间形成__________,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地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 2.摩擦力高压气垫一层空气 分析: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使接触面分离等方法.解答:解:磁悬浮列车是将列车和轨道分离,从而实现减小摩擦力,提高运行速度的效果.气垫船的原理和磁悬浮列车相似.故答案为:摩擦力,高压气垫,一层空气. 3.图8-11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________箱容易被推动,这 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 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B旅行箱下面有轮子,在压力和接触 图8-11 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故答案:B、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点评: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能在生活中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 4.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轮胎上刻有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机器上润滑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____________________. 4.(1)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3)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4)减小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5)滑动变滚动来减小摩擦 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的办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使接触面脱离接触. 解答:解:(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是通过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2)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3)轮胎上刻有花纹也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 (4)给机器上润滑油是使接触面脱离接触来减小摩擦的; (5)轮轴两圈之间装有滚珠是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故答案为: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减小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滑动变滚动来减小摩擦. 点评:此题考查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缝纫机脚踏旁的大轮是通过皮带与轮子的____ ______来带动机头上的小轮转动,当皮带与轮子之间打滑时,可以用拉紧皮带的办法来克服.这是利用___ ____的方法来增大__ ___.

实验08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实验(原卷版)

实验八、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影响因素的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在本实验中,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多个,所以实验探究过程中我们要用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不变,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压力等因素不变。 【实验原理】: 二力平衡;通过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即二力平衡,从而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转换法) 【提出猜想】: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器材】: 木块、弹簧测力计、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两块、砝码。 【实验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②在木块上面放一个砝码,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③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摩擦力。 【实验结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实验补充】: 1. 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量,为了保证水平拉力,牵引木块时,要握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是拉力要均匀,集中注意力盯住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一直拉到底,在指针不颤动时读数。 2.实验拓展: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方法:把木块侧放,改变和木板的接触面积,保持对木板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考点方向】: 1、本实验体现两个物理研究方法:和。 2、摩擦力大小测量具体操作:。 3、测量摩擦力大小是依据:的知识来进行的。 4、实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 5、实验结论:。 该实验研究采用了。 5、转换法应用:。 6、在木块移动时,如果提高拉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会。 7、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无关。 8、实验需要多次测量,得出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9、如果在木块移动过程中,不是匀速滑动而是加速滑动,弹簧测力计测出的结果比真实值要。【创新母题】在学习摩擦力时,小强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