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0 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 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

100 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 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

100 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 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
100 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 施工作业指导书(2012版)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5 部分:继电保护

251

第 5 部分:继电保护

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

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码:DLJB-Z W-15

252 目次

1 适用范围 (223)

2 编写依据 (223)

3 作业流程 (223)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223)

5 作业准备 (224)

6 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224)

7 质量控制点 (228)

253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常规变电站的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现场验收检验。本规范不适用于数 字化变电站的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验收检验。直流换流站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参照执行。

2 编写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 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261-2008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15145-2008 《输电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 478-2010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624-2010 《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

《中国南方电网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

3 作业流程

图 3-1:验收作业流程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1 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施工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 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 险分析表。

4.2 按《指南》中与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施工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 DLJB-ZW-15-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 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254

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 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 10 天,超过 10 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表 4-1 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

255

5 作业准备

5.1 人员配备

256

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6 作业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按 Q/CSG -2011《南方电网故障录波及行波测距装置验收规范》进行,并应符合标准 要求。

6.1 资料验收

1) 检查设备清单是否齐全并与开箱记录一致。

2) 检查所有故障录波、行波测距装置及相关设备、备品备件、出厂报告、合格证、图纸资料、

技术说明书等,开箱记录应与装箱记录一致,并有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图纸资料及技术 说明书要求至少一式四份。

3) 检查所有施工图及设计单位发出的修改通知单是否齐全、正确。 4) 检查所有验评报告、记录表格及安装记录齐全、正确。 6.2 外观检查

6.2.1 保护屏体及屏内设备

保护屏体及屏内设备检查内容及要求:

1) 屏柜及装置标识检查。屏、柜的正面及背面各电器、端子排、切换压板等应标明编号、名称、

用途及操作位置,其标明的字迹应清晰、工整,且不易脱色,并与安健环及有关标识规定相符 合;装置的铭牌标志及编号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2) 外部观感检查。装置的型号、数量和安装位置等情况,应与设计图纸相符;装置的表面不应有

影响质量和外观的擦伤、碰伤、沟痕、锈蚀、变形等缺陷;装置面板键盘完整,操作灵活,液 晶屏幕显示清楚,指示灯显示正常;所有紧固件均应具有防腐蚀镀层和涂层,对于既作连接又 作导电的零件应采用铜质或性能更优的材料;可运动部件应按设计要求活动自如、可靠,不得 有影响运动性能的松动,在规定运动范围内不应与其它零件碰撞或摩擦。 6.2.2 二次回路接线

二次回路接线检查内容及要求:

257

1) 保护外部接线应与设计图纸相符;端子排上内部、外部连接线以及沿电缆敷设路线上的电缆标

号正确、完整,与图纸资料一致;二次回路的接线应该整齐美观、牢固可靠。 2) 正负电源在端子排上的布置应适当隔开,至少间隔一个端子。

3) 对外每个端子的每个端口原则上只接一根线(尽可能优化端子接线),相同截面的电缆芯接入同

一端子接线不超过两根,不同截面的电缆芯不得接入同一端子,所有端子接线稳固。

4) 交、直流的二次线不得共用电缆;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

各相电流线、各相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内。二次回路电缆不得多次过渡、转 接。电流回路电缆芯截面≥2.5mm 2。

5) 电缆在电缆夹层应留有一定的裕度,排列整齐,编号清晰,没有交叉, 电缆标签悬挂应美观一

致。电缆标签应包括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起止位置。

6) 所有电缆固定后应在同一水平位置剥齐,每根电缆的芯线应分别绑扎,接线按从里到外,从低

到高的顺序排列。电缆芯线接线应有一定的裕度。

7) 引入屏、柜的电缆应固定牢固,不得使所接的端子排受到机械应力。

8) 所有二次电缆及端子排二次接线的连接应可靠,芯线标识齐全、正确、清晰,芯线标识应用线

号机打印,不能手写。芯线标识应包括回路编号及电缆编号。 9) 所有电缆及芯线应无机械损伤,绝缘层及铠甲应完好无破损。

10) 所有室外电缆的电缆头,如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断路器机构箱等处的电缆头应置于接线

盒或机构箱内,不能外露,以利于防雨、防油和防冻。所有室外电缆应预留有一定的裕度。 11) 电缆采用多股软线时,必须经压接线头接入端子。

12) 电缆的保护套管合适,电缆应挂标识牌,电缆孔封堵严密。 6.2.3 抗干扰接地检查

抗干扰接地检查内容及要求:

1) 装设静态保护的保护屏间应用截面不小于 100mm 2 专用接地铜排直接连通,形成保护室内二次

接地网。保护屏柜下部应设有截面不小于 100mm 2 接地铜排,屏上设接地端子,并用截面不小 于 4mm 2 的多股铜线连接到接地铜排上, 接地铜排应用截面不小于 50mm 2 的铜缆与保护室内的 二次接地网相连。

2) 保护屏本身必须可靠接地。

3) 保护装置的箱体,必须可靠接地。

4) 所有开关场二次电缆都应采用铠装屏蔽电缆,对于单屏蔽层的二次电缆,屏蔽层应两端接地,

对于双屏蔽层的二次电缆,外屏蔽层两端接地,内屏蔽层宜在户内端一点接地。以上电缆屏蔽 层的接地都应连接在二次接地网上。严禁采用电缆芯两端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 6.3 直流电源检查

6.3.1 直流空气开关及熔断器

直流空气开关及熔断器检查内容及要求:

1) 应采用具有自动脱扣功能的直流空气开关,不得用交流空气开关替代。故障录波、行波测距屏

配置的直流空气开关、直流熔断器应有设备名称和编号的标识牌。

2) 直流总输出回路、直流分路均装设熔断器时,直流熔断器应分级配置,逐级配合;直流总输出

回路装设熔断器,直流分路装设小空气开关时,必须确保熔断器与小空气开关有选择性地配合; 直流总输出回路、直流分路均装设小空气开关时,必须确保上、下级小空气开关有选择性地配 合。

3) 直流空气开关下一级不宜再接熔断器。 6.3.2 寄生回路检查

投入本屏的所有交直流电源空气开关,逐个拉合每个直流电源空气开关,分别测量该开关负荷 侧两极对地、两极之间的交、直流电压,确认没有寄生回路。 6.4 绝缘检查

绝缘检查内容包括录波装置、电流、电压、直流电源、信号回路绝缘。进行装置绝缘试验时, 装置内所有互感器的屏蔽层应可靠接地,在测量某一组回路对地绝缘电阻时,应将其他各组回路都 接地;测试后,应将各回路对地放电。摇测时应通知有关人员暂时停止在回路上的一切工作,断开 被检验装置的交直流电源。对于长电缆回路对地摇测结束后需对地进行放电。特别注意一个半断路 器必须断开与运行设备相连接部分回路,采取措施防止与运行设备相连接的电流回路短路,引起保 护误动。

258

6.4.1 屏柜接线前绝缘检查 本项工作结合施工调试完成,运行单位应适时介入施工过程,实施有效

管控。 装置绝缘检查内容及要求:按照装置技术说明书的要求拔出插件,断开与其他保护的弱电联系

回路,在保护屏柜端子排内侧分别短接交流电压回路端子、交流电流回路端子、直流电源回路端子、 信号回路端子,用 500V 兆欧表测量下列装置绝缘电阻值,要求阻值均大于 20M Ω。 1) 各端子对地; 2) 各端子相互间。

6.4.2 屏柜接线前外部回路绝缘检查

本项工作结合施工调试完成,运行单位应适时介入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管控。

电缆绝缘检查内容及要求:分别将电流、电压、直流、信号回路的所有外部接线各自连接在一 起,用 1000V 兆欧表测量下列绝缘电阻,其阻值均应大于 10M Ω。 1) 各回路对地; 2) 各回路相互间。

6.4.3 屏柜接线后绝缘检查

用 1000V 兆欧表测量电流、电压、直流、信号回路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大于 1M Ω。 1) 各回路对地; 2) 各回路相互间。

6.5 故障录波装置功能检验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时,应对装置具备的所有功能(依据厂家提供资料)及其开入、开出量 进行校验;对于实际使用情况与装置说明书不同及不能使用的保护功能,应在装置上和验收检验报 告中详细注明,并报相应调度机构备案。 6.5.1 软件版本检查

装置程序符合相应调度机构规定。 6.5.2 逆变电源检验

所有插件均插入,加额定直流电压,各项电压输出均应正常。

合上装置逆变电源插件上的电源开关,试验直流电源由零缓慢上升至 80%额定电压值,此时逆 变电源插件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应亮。

直流电源调至 80%额定电压,断开、合上逆变电源开关,逆变电源应能正常启动。 6.5.3 电流、电压零漂检验

将录波装置的电流、电压输入端子与外回路断开,进入菜单察看各模拟量零漂。要求零漂值均 在 0.01In (或 0.01Un )以内。检验零漂时,要求至少观察一分钟,零漂值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6.5.4 电流、电压精度检验

在故障录波屏端子排通入电流、电压;进入菜单察看各模拟量数值和相角。装置采样值与外部 表计测量值误差应小于 5%,相位误差小于 3°。 6.5.6 对时检查

使用 IRIG-B (DC )时码及网络对时的系统,可通过修改装置内部时钟方式检验对时的准确性。 而使用分脉冲、秒脉冲的对时系统,可通过装置对时开入量检查。 6.5.7 模拟量起动录波逻辑检验

在端子排逐个通入达到起动条件的电流、电压量,调取录波文件,确认录波装置正确起动录波。 6.5.8 开关量起动录波逻辑检验

在端子排逐个短接开关量变位通道对应端子与相应公共端,调取录波文件,确认录波装置正确 起动录波。

6.5.9 录波装置告警开出检查

按照装置说明书,检查装置输出接点的通断情况,同时检验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6.5.10 录波数据提取及打印检验

利用录波软件手动触发录波装置起动录波,并检查各通道名称与实际接入模拟量、开关量名称 的一致性及规范性。利用后台录波软件打开并印录波图。配置有网络存储器的,利用后台软件调取 网络存储器中波形,检查网络存储器是否工作正常。 6.6 行波测距装置功能检验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时,应对保护装置具备的所有功能(依据厂家提供资料)及其开入、开 出量进行校验;对于实际使用情况与保护装置说明书不同及不能使用的保护功能,应在保护装置上

259

和验收检验报告中详细注明,并报相应调度机构备案。 6.6.1 软件版本检查

装置程序符合相应调度机构规定。具有双端测距功能的装置应确保线路两端装置程序的一致性。 防止因程序版本不当发生双端测距功能不正常。 6.6.2 逆变电源检验

所有插件均插入,加额定直流电压,各项电压输出均应正常。

合上装置逆变电源插件上的电源开关,试验直流电源由零缓慢上升至 80%额定电压值,此时逆 变电源插件面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应亮。

直流电源调至 80%额定电压,断开、合上逆变电源开关,逆变电源应能正常启动。 6.6.3 装置对时精度检验

使用 IRIG-B (DC )时码及网络对时的系统,可通过修改装置内部时钟方式检验对时的准确性。 而使用分脉冲、秒脉冲的对时系统,可通过装置对时开入量检查。 6.6.4 模拟量起动录波逻辑检验

在端子排逐个通入达到起动条件的电流量,调取录波文件,确认录波装置正确起动录波。 6.6.5 行波测距装置告警开出检查

按照装置说明书,检查装置输出接点的通断情况,同时检验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6.6.6 测距值提取及打印检验

利用录波软件手动对触发的录波图进行单端测距操作,查看软件提供的测距值。利用录波软件 打印录波图。

6.6.7 双端测距通道联调及参数核对

使用 ping 命令检测通道正常,注意临时关闭防火墙。工作人员相互通报对端装置 IP 地址、对端 变电站名称检查是否匹配;相互通报线路名称、线路长度并检查是否与保护定值单一致,注意相互 通报线路名称中数字、罗马字符或英文的大小写及全半角情况。检测是否可以调取对侧装置录波文 件

6.7 试验接线恢复及端子紧固

拆除试验接线,对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直流回路、信号回路等接线端子进行紧固,包括汇控 柜、端子箱、屏内有关端子。 6.8 整组信息核对

检验录波文件中通道名称与实际接入模拟量、开关量名称一致,正确记录各电压、电流通道模 拟量变化情况,正确反映保护及开关动作情况。 方法:

1) 首先核对图纸,检查录波器各通道正确接入模拟量、开关量且通道命名正确、规范。

2) 基建工程录波器、行波测距装置同步技改工程可在工程验收中结合相应间隔保护整组试验和开

关传动试验进行。同时注意检查继电保护信息系统中相关录波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对于单独针对录波器及行波测距装置的技改工程且未进行回路电缆更换,不具备保护整组试验

和开关传动试验条件的,应认真核对新旧图纸,确保回路接入的正确性。 6.9 并网检查

1) 现场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检查试验记录有无漏试项目,核对装置的整定值是否与定值通

知单相符,试验数据、试验结论是否完整正确。

2) 盖好所有装置及辅助设备的盖子,对必要的元件采取防尘措施。 3) 恢复二次安全措施。

4) 拆除在检验时使用的试验设备、仪表及一切连接线,清扫现场,所有被拆动的或临时接入的连

接线应全部恢复正常。 5) 所有信号装置应全部复归。

6) 清除试验过程中微机装置及故障录波器产生的故障报告、告警记录等报告。 6.10 带负荷测试

1) 查看装置电压、电流采样幅值和相角及打印保护装置采样录波图,检查装置电压、电流采样回

路极性、变比正确。

2) 检查开关量状态及自检报告,开关量状态与实际运行状态一致,自检报告无异常信息。

3) 利用钳形电流表测量 N 600 接地线电流,N 600 接地线流过的电流应小于 50mA ;改扩建工程,已

运行电压回路 N600 接地线电流值较上一次测量值的变化还应小于 20 mA 。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 质量控制措施

7.1.1 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7.1.2 设备到货验收时,要核实设备型号、出厂质量合格证、出厂测试记录、并按要求格式作书面记录。

7.1.3 保护的配置满足南方电网继电保护技术规范要求。

7.1.4 严格按设备标识规范进行标识工作。

7.1.5 严格按南方电网厂站二次接线标准要求进行二次回路接线,并通过绝缘测试、通道联调、通流试验、通压试验、整组传动、带负荷测试等检查方法验证保护及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

7.1.6 施工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应马上停止施工,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及时报告各有关单位共同解决,并按要求格式形成书面记录和存档。

7.1.7 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应提供设备数码照片。

7.2 检验标准

质量检验按《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5 部分:变电继电保护工程》中的Q/CSG 表5-1.19.1~5-1.19.12、Q/CSG 表5-1.19.5.1~5-1.19.5.2 要求执行。

260

261

附件 1 安全施工作业票

编码:DLJB-ZW-15-01/01

262

并宣读。(二)工作内容、地点、安全措施不变时本票最长可使用十天,否则应重新办票,用后上交备查;当人员发 生变更时,应在备注栏记录变更情况。对新增人员进行交底,并签名确认。(三)应根据现场条件、范围和环境,补 充安全事项或平面布置图。(四)当风险等级与基准风险等级不一致时,项目部应组织相关人员重新进行风险评估并 制定措施。(五)基准风险等级与风险控制措施在开工前现场打“√”。(六)签名不齐全(含代签名的)均作废票处 理。

土方工程作业指导书

土方工程作业指导书 一般规定: 土石方工程应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编制、审批、实施符合九九定额精神,尽量采用新 技术和机械化施工。 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 继续施工。 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道、光缆、电缆、电线的地段施工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 得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 土石方工程应在定位放线后,方可施工。 土方工程施工应进行土方平衡计算,按照土方运距最短、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 施工顺序做好调配,减少重复搬运。 1、场地平整 1.1、操作方法:关键是测量,随干随测,最终测量作好书面记录。实地测点标识,作为检查、交验的依据。 填方应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边坡施工应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实。平整场地后,表面逐点检查,检查点的间距不宜大于20M 。 1.2.质量要求及标准: 1.2.1.平整场地:平整区域的坡度与设计相差不应超过0.1%,排水沟坡度与设计要求相 差不超过0.05%,设计无要求时,向排水沟方向作不小于2%的坡度。 1.2.2.场地平整的允许偏差: 1.2.2.1.表面标高:人工清理± 30MM ,机械清理:±50MM ; 1.2.2.2.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向两边量)不应偏小; 1.2.2.3.边坡坡度人工施工表面平整,不应偏陡,机械施工基 本成型,不应偏陡;1224地面、路面下的地基:水平标高0~-50MM,平整度W 20MM。 1.3 、质量检验方法:用水准仪及2m 检查尺检查。 1.4、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1.4.1、场地积水预防措施: 1.4.1.1、平整前,对整个场地进行系统设计,本着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做排水设施,使整个场地水流畅通; 1.4.1.2、填土应认真分层回填辗压,相对密实度不低于85%; 1.4.1.3、做好测量复核工作,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1.4.2、填方边坡塌方预防措施: 1.4. 2.1 、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当填方高度在 10m 内,宜采用1:1.5,高度超过10m,可作成折线形,上部为1:1.5,下部采用1:1.75; 142.2、土料符合要求,不良土质可随即进行坡面防护,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对要求边坡

自动扶梯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自动扶梯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xx站站房工程的自动扶梯施工。 2.作业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技术要求 (1)认真阅读随机手册,了解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2)在施工前对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把施工图纸消化透,明确施工流程,并加强现场质量控制,严格规范化管理。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图1:自动扶梯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要求 (1)施工准备 1)准备工作 资料准备:安装人员应在开工前熟悉安装技术资料及相关文件(如土建图、安装说明书、安全操作规程等)。 2)现场勘察 A. 土建施工状况:按土建布置图对上建施工进行核查,如果相关的尺寸及施工要求不符合土建布置图的要求,应通知业主责成有关部门及时修正。 B. 现场空洞要有护栏,保证施工人员不能掉下。 C. 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照明。 D. 吊装用的锚点应先征得设计、总包单位的同意,并办理签认手续,或选择图纸上指定的部位。

E. 扶梯安装处的基础应通过了验收。 3)扶梯开度测量 A. 在两楼板之间测量升起高度,在两水平支柱之间测量水泥坑口长度,并记录。 B. 桁架支撑:第一层站的支撑板,至少应在桁架吊装前7天安装好,在浇注水泥之前,一定要将支撑板与地板两层对准并使之水平。 (2)施工工艺 1)基础放线 A. 确定标高线:根据自动扶梯所安装的具体位置,通常在扶梯不远处都设计有建筑结构立柱以及50线(由正负0向上返500mm作为基准标高)基准轴线。根据50线确定机尾、机头标高线;根据标准轴线确定自动扶梯中心线,中心线确定之后用下面方法测量,并确定机头、机尾承重钢板的标高。 B. 制作样板:在上机头前,用50mm×100mm方木作为放线用的样板,要求木方子四面刨光、平直,然后于上机坑中心位置放一铅垂线于下一层地面,作为测量用。 C. 用经纬仪在下机坑的自动扶梯中心线上,找出上机坑的中心线,并墨线画出,把一、二层的50线引至铅垂线处,找出地平线,并测出精确的提升高度(以最终地面为准),支点间的距离为a+10mm,提升高度为b±5mm 。利用上、下机头处50线,找出各层地平线,然后下返250mm于搁机牛腿上画出安装承重钢板的基准线。 2)水平运输 A. 确定运输路线:扶梯设备一般堆放在施工现场附近的简易库房内,在起吊前应首先运到楼房内。根据现场勘察情况,扶梯在现场的存放地与安装地点的通道畅通,确定运输路线。 B. 确定锚固点:在安装位置附近,找到一个固定点,可以固定链条葫芦,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水平移动扶梯桁架的拉力,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应在安装位置附近埋设支架,充当锚固点。 C. 水平运输:采用多个手拉葫芦串联,首尾相接,设备底部设置100mmx100mmx200mm 方木(每头四根,方木下再设直径80mm的滚筒,缓慢牵引至楼房入口处。室内的水平运输,方法类似,只是锚点可选择在承重梁(柱)上,水平运输时也可自行制作滚轮滑车,以提高工作效率。

行波法在配电网故障测距中的应用

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管理论丛与技术研究专刊 配电网与电力用户相联,所处的地理环境复杂,线路 分支多,接地电阻和分布电容比较大,故障定位困难,一 直被认为是个难点。近年来,行波法日趋成熟,其优越性 越来越受到电力行业的重视。尤其是C型行波法,在故障 后可以重复测距判断,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测量精度,在配 电网故障测距中有较大的优势。 行波法是通过测量故障产生的行波在故障点及检测端 (母线之间往返一趟的时间或利用故障点行波到达线路两 端的时间差来计算故障距离,一般分为A、B、C、E 4种。[1-3] 本文通过分析行波反射和折射原理,介绍了这几种行波测距 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最后通过对10kV多分支配电线路单相 接地故障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C型行波法在配电网故障 测距中的可行性。 一、行波反射与折射原理 行波在线路上传播时,遇到波阻抗不连续点(如故障点

会发生反射与折射。[4-6]反射和折射是行波的重要特性,其中,反射波是用来实现故障测距的重要依据。 如图1所示,行波U i(入射波沿波阻抗为Z 1 的线路 传播,到达O点,波阻抗由Z 1 变为Z 2 ,发生反射和折射; 一部分行波U r(反射波沿Z 1 线路返回,另一部分行波U j(透 射波沿Z 2 线路继续传播。O点的反射系数可以用反射电 压(电流与入射电压(电流之比来表示,电压反射系数为: (1 反射系数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行波法在配电网故障测距中的应用 徐汝俊* 严凤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北保定 071003 摘要:行波法故障测距不受系统参数、运行方式、线路不对称性及互感器变化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构成简单、容易实现。该方法通过检测行波在故障点及检测端之间往返一次的时间或利用故障点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差来计算故障距离,具有测距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本文介绍了A、B、C、E这4种行波测距方法的原理及其各自的优缺点。通过对10kV多分支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进行仿真,比较正常线路和故障线路波形,找到了第一个波形畸变点并以此来确定故障距离。结果表明测距精度满足实际要求,从而验证了C型行波法在配电网故障测距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配电网;行波法;反射波;测距;仿真 *作者简介:徐汝俊,男,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2 当线路出现开路点或行波运动到线路的开路终端时, 相当于z 2 →8,有反射系数K u=1,K i =-1。线路中短路点 相当于z

土方路基作业指导书

高速公路第三监理合同段 土方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日

高速公路第三监理合同段 土方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速公路第三监理合同段土方路基填筑 2编制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 2.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2.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4《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2.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2.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E 40-2007 3 工程概况 第三监理合同段承担高速公路k42+40—k71+482.016段29.03km 与太谷连接线Lk0+000_Lk5+5.036.017段5.036km土方路基工程,总土方557.8万立方米,全部为土方填筑路基。 4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5 施工程序与施工工艺 路基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工艺施工。实行摊铺、推平、碾压一条龙作业。 三阶段为: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为:填土区、平整区、碾压区、检验区; 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处理、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 路基填筑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清理场地→开挖排水→清理表土→取土装车→分层填筑→铺平碾压→检测→边坡整修→边坡防护→竣工验收 5.1 施工程序 5.1.1 填土、摊铺、平整 路基填筑采用横断面全宽一次分层填筑、纵向水平分层压实方法。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先从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合理摊铺层厚,进行分层上土,虚铺厚度控制采用”方格网法”,每50米两侧插杆挂线,虚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压实厚度不得少于10CM,94区分三层填筑,96区分四层填筑。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30CM 以上,以保证边坡压实质量。 填土区段按照网格布料,用推土机摊铺、粗平,平地机精平,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填筑层面按图纸要求应做成横向排水坡。为了有效控制虚铺厚度,初平后应用水平仪或钢尺检查虚铺厚度。 必须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2%范围内。填料含水率不满足要求时,应及时采取补水措施,补水可采用取土场内提前洒

浅谈电流行波测距的实践应用

浅谈电流行波测距的实践应用 发表时间:2017-11-17T10:12:37.3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作者:李青宁进荣 [导读] 摘要:针对广西玉林网区220kV输电网络中地形复杂、故障类型多样、测距精度不高、巡线困难、难以及时准确定位故障点的情况,通过对已投入运行一年多的SDL-7002电流行波测距装置获取的暂态录波故障数据进行分析,熟悉电流行波测距的原理及特点。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玉林供电局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针对广西玉林网区220kV输电网络中地形复杂、故障类型多样、测距精度不高、巡线困难、难以及时准确定位故障点的情况,通过对已投入运行一年多的SDL-7002电流行波测距装置获取的暂态录波故障数据进行分析,熟悉电流行波测距的原理及特点。装置现场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利用电流行波测距原理对故障线路的故障点进行定位的方式,测距精度高、故障点定位准确。 关键词:电流行波;巡线;暂态 0引言 输电线路的故障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即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1]。瞬时性故障占绝大多数,通过重合闸可快速恢复供电,但故障点往往是薄弱点,须尽快找到并加以处理,以避免二次故障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永久性故障,则须尽快查明故障线路定位故障点并及时排除,故障排除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排除时间越长,停电损失越大,对整个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冲击也越大。 1行波测距原理 输电线路故障时故障点会产生向线路两端传播的行波,包括电压行波和电流行波。暂态行波所涵盖的频带很宽,从几百赫兹到几百千赫兹。为了在二次侧装置上很好的观察到线路上的暂态行波信号,要求电压和电流信号的变换回路要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常规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截止频率较低,不能真实地传变高频行波信号;而现场电压暂态信号的获取可以通过将一个电感线圈串入CVT的接地导线中来抽取线路电压暂态信号,或者采用专门研制的行波传感器来耦合线路侧CVT接地导线上的电流暂态信号,从而间接的反映线路电压暂态信号[4-5]。分析表明,直接采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电流信号比通过各种耦合设备采集电压或者电流暂态信号更具有优越性。 电力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故障点电压的突变,在线路上将出现电弧暂态行波过程,故障暂态行波过程可以利用叠加原理来分析。根据叠加原理,在故障瞬间,相当于在故障点突然附加一个与故障前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虚拟电源,如图2-1所示。故障暂态行波过程的波源就是此突然并与故障点的附加电压源。该附加电压源产生的初始行波浪涌将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向两个方向传播,并在故障点和系统中,在其他波阻抗不连续的点之间来回反射和折射,直到进入稳态[6]。 图2-1 初始行波产生示意图 2 测距系统的硬件实现要求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法早期利用电子计数器或者阴极射线示波器来测量暂态行波的到达时刻和传播时间。随着现代微电子技术在行波测距系统中的应用,使得对电压和电流暂态信号的高速采集和大容量存储成为可能;GPS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测距系统提供了可用的时钟源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为现代行波测距系统提供了通信保障;DSP技术的应用则促进了各种实时高性能行波故障测距算法的发展。 3现场测距案例 2014年7月11日14时12分10秒,220kV雄陆线发生C相单相接地故障,装设在陆川站和雄鹰站的电流行波测距装置成功测得故障点距离陆川站17.482km(实际位于17.662km),距离雄鹰站10.638km(实际为10.458km),双端测距误差为0.18km; 本文以雄陆线发生的故障数据为例,对SDL-7002采集到的电流行波数据进行故障点分析。双端测距中只需利用其两侧的首波头进行双端测距,无须对后续的反射波等干扰叠加后的波形进行分析。 根据录波文件中的绝对时间,计算得到双端测距结果为距陆川站17.482km(实际17.662km),距雄鹰站10.638km(实际10.458km),双端测距误差为0.18km。 综上所述,双端测距由于不考虑后续故障点的反射波、对端及相邻线路母线的反射波等因素的影响,只对故障点产生的首波头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测距,因而测距分析相对简单。而对于单端测距来说,由于故障点位置、现场接线方式以及故障类型等的不同,单端波形差异性很大,无法保证现场测距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在现场实际应用中单端测距方法往往作为双端测距的补充方法使用。 4结论 基于电流行波测距原理的行波测距方法具有不需要额外附加耦合设备、不受互感器截至频率影响等特点,测距速度快,现场操作方便,易于实现。通过对现场装设的SDL-7002电流行波测距装置在实际运行中的录波数据的分析表明,电流行波测距可靠性高、故障点定位准确。在电流行波测距算法中,双端测距算法不受现场接线方式、不考虑后续反射波等的影响,测距准确,而单端测距方法容易受故障类型、现场接线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实际运行中单端测距常作为双端测距的补充加以使用。 参考文献: [1]何骏.基于B/S模式的行波测距系统在地区电网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吴刚,林湘宁.通用行波测距修正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34):142-149.术.2010,34(1):203-207. [3]郑州,吕艳萍,王杰,吴凡.基于小波变换的双端行波测距新方法[J],电网技术.2010,34(1):203-207.

电气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电气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0适用范围 本施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成品油管道工程站场、阀室电气工程施工。 2.0定义 以下解释为本程序文件自定义: 业主:…管道工程建设项目部。 PMC(监理):…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成品油管道工程PMC项目部。 EPC总承包商:…工程EPC项目部,以下简称EPC项目部。 分包商:是指没有与业主签订合同或不直接隶属于业主的单位和个人,但与承包商签订合同或有隶属关系的单位和个人。指EPC项目部所属的设计、采办(设备、管材制造、管材防腐、中转站)、施工分包商,以下简称分包商。 EPC施工部:指EPC项目经理部下设的施工部,负责…-…成品油管道工程施工协调的运作及管理。 3.0引用标准、文件 3.1 修正 国家、PMC(监理)/业主或施工所在地有关的部门最新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法定准则的要求,将随时贯穿于工作中,由此造成的不符合,在得到PMC(监理)/业主或EPC项目部的书面通知书后予以修正。 3.2 符合 本程序文件所规定的各施工程序工作,必须由合格的具有能力的相应岗位工人按规范要求和相关标准来完成。 本程序在3.3条引用标准和文件规定的标准,即为本程序文件的条款。 3.3 引用的标准规范 3.3.1标准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 其它相关的标准规范 4.0 工程范围 4.1场站和阀室的电气安装。 4.2场站和阀室的外电安装。 5.0 施工准备 5.1 施工单位会同PMC(监理)/业主、设计进行阀室和场站的控制点交接。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输电线路行波故障测距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发表时间:2018-03-13T16:20:56.70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作者:常文杰 [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初步完成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然而较早的供配电系统常因安全性、供电质量等出现各种不间断的故障,怎样才能利用一些新技术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初步完成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然而较早的供配电系统常因安全性、供电质量等出现各种不间断的故障,怎样才能利用一些新技术,更快速、更准确的将这些故障及时诊断出来,并为维护与检修提供充足的时间,并使电力恢复更为及时,是当下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在火力发电、水力发电以及新的生物能源发电方面,有了长足的累积,尤其是随着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这些重大项目的完成,更是为发电企业提供了一股新的动力;加之配套性的电网改造也成功的实现了电网的升级与优化,向智能化、自动化、一体化方面又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故障测距;行波;行波故障测距装置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我们国家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为保证可靠供电,降低停电损失,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要求对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故障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早期的故障测距方法可以分为阻抗法、故障分析法、行波法等3种。其中,阻抗法和故障分析法受故障点过渡电阻等因素影响,有比较大的测距误差,不但达不到运行要求,而且适用性不高。而行波法测距主要是通过采集故障电压或电流的波形,标定行波到达时刻来进行测距。运用行波法的原理进行测距,其精度比较高,也有广泛的适用性,故而大量应用在电力系统中进行测距。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行波测距关键技术、改进算法、实际装置的调研,对行波测距关键技术的发展、算法的改进和实际中应用的装置进行了总结,对行波测距技术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1行波测距技术原理、特征 (1)行波的发现有赖于研究者对输电线路故障点在附加电源作用的影响分析,行波主要是指输电线路在此情况下,线路上出现与光速传播较接近的电压、电流行波;从原理的角度来看,行波理论主要是以行波为载体,分析故障点、测量点之间传播的时间差,利用它计算或测量出故障距离,对其加以定位。(2)行波测距方法表现为4大类型,分别为单端测距、雷达测距、脉冲信号测距、双端测距。(3)与基于工频量的故障测距技术比较,行波测距技术与行波测距特征表明了自身的最大优势,目前来看,集中表现在不受故障点过渡电阻、线路结构等因素的阻碍,另外,如同概述所言,它在测量方面测距精度非常高,适用范围也相当广泛;而且由于在行波理论流行的现在,小波变换理论、数学形态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对于各种交叉性质的理论研究,在未来的突破可能性极大,所以行波测距技术的可发展空间还非常广阔,也表明了它的研究需要不断加强,从而向着完善化的方向不断推进。 2行波测距的关键技术 2.1行波信号的提取 暂态行波所覆盖的频带很宽,信号的提取可由电压或电流互感器完成。高压输电线路普遍采用的电容分压式电压互感器CVT (capacitivevoltagetransformer),截止频率低,传变高频电压信号会带来衰减和相移,因此很少使用。常规的电流互感器可以传变100kHz以上的电流暂态分量,能够满足行波测距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电流互感器提取行波信号。同时,对于新建变电站使用的电子式电流互感器ECT(electroniccurrenttransformer),文献提出了相应的行波信号提取方法。 2.2行波信号的采集与时间同步 行波传播波速接近光速,1μs的采样误差将带来约±150m的测距误差。因此对行波信号的采样频率要求在1MHz及以上,使用双端原理时,线路两侧必须配置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实时时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己非难事,现有的A/D转换芯片转换频率完全可以满足,并且GPS接收模块的电力系统同步时钟装置可以实现1μs时间同步以满足测距要求,为实现准确的TWFL奠定了所需的硬件基础。在实际应用中,由于GPS接收模块存在输出信号不稳定、卫星失锁、时钟跳变、信号干扰等原因导致的同步时钟信号失步的问题,因此必须附加高稳定度守时钟,并且需要消除偏差超过某一限定范围的时间同步信号,从而提高双端原理的测距精度。 2.3行波信号达到时间的标定 行波信号到达时间的标定和波速的确定是行波法最关键的技术,时间与波速相互对应,必须同时讨论才有意义。判定检测到的行波波头频率,然后根据线路参数的频率特性计算出行波在该频率下的传播速度,以此用于测距是最为准确的。求取暂态行波信号的一阶或二阶导数,并与设定的门槛值进行比较来判断行波信号是否到达,此方法对噪声比较敏感,当故障距离较短,行波中高频分量明显时,其效果较好。相关法和匹配滤波器法是以首次到达母线的行波信号为参考,利用从故障点反射回母线的行波信号与参考信号的反极性相似性,根据互相关函数的最大值判定反射波达到时间,进而求出故障位置的方法,但其测距结果受母线端所连接的输电线数目等因素影响,行波在传播过程中的波形畸变会降低算法的可靠性。中的主频率法是一种频域分析方法,该方法从较长的时间段来考察行波频率范围,由行波中频谱最强的分量决定行波到达时间,然后求解故障距离,其缺点是所求行波主频往往较低,定位精度会受到影响。小波分析方法利用小波变换在时频域内都具有局部化特性,对信号进行局部化分析,可有效提取故障行波特征,得到信号中的奇异点,小波分量的模极大值出现时间即为电流行波脉冲的到达时刻,并且通过得到信号被分析频带的中心频率和模极大值对应时间能同时解决行波到达时间和传播速度的选取问题,在实际设备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3行波故障测距系统应用实例 当系统中任一被监视信号超过预设值,高速采集单元启动,发出触发信号,标定当前时间,激活CPU中的采集控制定时电路,经过大约几毫秒时间,高速采集单元终止工作从而向CPU发外部中断信号。CPU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获取到这次触发的时间信息后释放高精度时钟,并处理触发的暂态数据,判断是否为有效触发。如果有效,设置启动标志。在主循环程序中,系统进入故障处理程序的前提是CPU能够获取到启动标志,数据存储过程也是在处理程序中进行,从而形成启动报告,通过串口发出上报信号。

堤防工程土方碾压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堤防工程土方碾压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对水利水电工程中土方碾压填筑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规范。适 用于土坝,堤防等碾压土方填筑工程施工。 2、引用标准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堤防工程施工规范》《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七)》《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 3 、施工准备对合同及设计文件进行深入具体条件编好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并做好“四通一平”临建工程,各种设备和器材的准备工作。导流及引排水工程已完成。 测量放样工作已验收合格,对主要测点已埋设牢固的标架、基石、坝(堤)身放样已按设计预留沉降量。 对土料场进行现场核查,贮量应大于需用量的倍。土质及天然含水量符合设计要求。施式机械、试验设备到位,已做防渗体土料碾压试验,基础清理已完成并经过验收。 4 、施工操作要求 土料开挖 料场开挖前应划定开挖范围,清除树根乱石及妨碍施工的一切障碍物,排除场内积水,开好 排水沟。 土料的天然含水量接近施工控制下值时,采用立面开挖,含水量偏大时,采用平面开挖。 当层状土料有需剔除的不合格料层时,用平面开挖,当层状土料允许掺混时,用立面开挖。 冬季施工宜用立面开挖。取土坑壁应稳定,立面开挖时严禁掏底施工。 铺料 防渗体土料铺筑应平行堤轴线顺次进行,分段作业和长度不应小于100m人工作业时不小于50m。 作业面宜分成铺土、碾压、检验三段,以利流水作业,应分层统一铺土,统一碾压,专人取样 检验,严禁出现界沟。 相邻施工段的作业面需均衡上升,若不可避免出现高差时,要以1: 3-1 : 5的斜坡连接。 土料宜用进占法卸料,用推土机或人工铺至规定部位,严禁将砂砾料或其他透水料与粘性土料 混杂。 铺土厚度及块置直径限制尺寸如下表: 铺土厚度和土块直径限制尽寸表

基础槽钢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以顾客满意为宗旨,提升质量,预防污染,保障安全,遵守法规,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绩效,为社会提供时代的绿色精品工程。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工程供电设备系统 基础槽钢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 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项目经理部第一项目部2010年05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适用范围 (1) 三、施工流程图 (1)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1) 1、施工准备 (1) 2、确定安装方式 (3) 3、基础槽钢制作 (3) 4、定位、测量 (3) 5、基础槽钢安装 (4) 6、接地支线制作 (5) 7、基础槽钢刷漆 (5) 8、配合土建地坪施工 (5) 五、安装注意事项 (6)

基础槽钢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依据 1、各变电所一次施工图。 2、变电所设备安装施工图。 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5、新编电气装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二期工程供电设备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7、施工场地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二、适用范围 基础槽钢安装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的各设备基础槽钢安装使用。 三、施工流程图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1、施工准备 (1)现场布置 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调查,核对各预留孔洞是否满足安装要求。 (2)技术准备 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 (3)人员组织准备

(4)工机具准备

号位量 1基础槽钢【10套数量据设计图定2膨胀螺栓M10×80套 3镀锌扁钢-40×4米 4电焊条φ3.2kg 实需 5防锈漆kg 实需 6富锌漆kg 实需 7角钢∠50×5kg 实需 2、确定安装方式 施工前应首先确认土建预留的孔洞和预埋件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确认各设备的基础槽钢固定方式,即直接焊接在结构层预埋件或采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在变电所房建的结构层上。如下图所示为六种不同的固定方式,每种设备的固定方式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如图所示利用膨胀螺栓与地面结构层连接时,螺杆与螺帽应点焊;设备基础槽钢安装原则为:若站台结构层或站厅结构层同一平面的变电所其设备基础槽钢采用10#立式安装方式,其它车站变电所及外挂所的设备基础槽钢采用10#槽钢卧式安装。

行波测距法

行波法故障测距 行波法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它是根据行波传输理论实现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现在行波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行波法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它是根据行波传输理论实现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现在行波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简介 (1)早期行波法 按照故障测距原理可分为A,B,C 三类: ① A 型故障测距装置是利用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到达母线端后反射到故障点,再由故障点反射后到达母线端的时间差和行波波速来确定故障点距离的。但此种方法没有解决对故障点的反射波和对侧母线端反射波在故障点的透射波加以区分的问题,所以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② B 型故障测距装置是利用记录故障点产生的行波到达线路两端的时间,然后借助于通讯联系实现测距的。由于这种测距装置是利用故障产生后到达母线端的第一次行波的信息,因此不存在区分故障点的反射波和对侧母线端反射波在故障点的透射波的问题。但是它要求在线路两端有通讯联系,而且两边时标要一致。这就要求利用GPS 技术加以实现。 ③ C 型故障测距装置是在故障发生后由装置发射高压高频或直流脉冲,根据高频脉冲由装置到故障点往返一次的时间进行测距。这种测距装置原理简单,精度也高,但要附加高频脉冲信号发生器等部件,比较昂贵复杂。另外,测距时故障点反射脉冲往往很难与干扰相区别,并且要求输电线路三相均有高频信号处理和载波通道设备。 比较 三种测距原理的比较:A 型和 C 型测距原理属于单端测距,不需要线路两端通信,因都需要根据装置安装处到故障点的往返时间来定位,故又称回波定位法;而 B 型测距原理属于双端通讯, 需要双端信息量。A 型测距原理和 B 型测距原理适用于瞬时性和持久性故障,而C 型测距原理只适用于持久性故障。 (2)现代行波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行波法是早期A 型行波法的发展。6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1926年提出的输电线路行波传输理论行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在相模变换、参数频变和暂态数值计算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进一步加深了对行波法测距及诸多相关因素的认识。 1)行波相关法 行波相关法所依据的原理是向故障点运动的正向电压行波与由故障点返回的反向电压行波之间的波形相似,极性相反,时间延迟△ t 对应行波在母线与故障点往返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把正向行波倒极性并延迟△ t 时间后,相关函数出现极大值。 这种方法也存在对故障点的反射波和对侧母线端反射波在故障点的透射波加以区分的问题。由于在一些故障情况下存在对侧端过来的透射波,它们会与故障点发生的反射波发生重叠,从而给相关法测距带来很大困难。 2)高频行波法 高频行波法与其他行波法不同的是,它提取电压或电流的高频行波分量,然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再依据 A 型行波法进行故障测距。这种方法根据高频下母线端的反射特性,成功的区分了故障点的反射波和对侧母线端反射波在故障点的透射波。 (3)利用行波法测距需要解决的问题 行波法测距的可靠性和精度在理论上不受线路类型、故障电阻及两侧系统的影响,但在实际中则受到许多工程因素的制约。 1)行波信号的获取 数字仿真表明:故障时线路上的一次电压与电流的行波现象很明显,包含丰富的故障信息,但需要通过互感器进行测量。关键是如何用一种经济、简单的方式从互感器二次侧测量到行波信号。一般来说,电压和电流的互感器的截止频率要不低于10khz,才能保证信号不过分失真。用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显然不能满足要求。利用故障产生的行波的测距装置,最好能做到与其他的线路保护(如距离保护)共用测量互感

电力系统故障测距

1、前言 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极大威胁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高压输电网发生故障后,需要及时巡线以查找故障点,以便及时消除缺陷恢复供电。故障点的准确定位,可以使巡线人员直接找到故障点并处理,从而大大减轻巡线负担,这就可以加速线路故障的排除,做到尽量快速供电,将损失减小到最小。 2、输电线路的故障分类 2.1瞬时故障 这种故障能成功重合闸,不会造成绝缘的致命损害。鸟类以及其它物体的短时的导体之间或导体对地接触也会引起这类故障。 2.2永久故障 它是指导体之间以及包括一个或多个导体对地的短路故障,此类故障发生时,不可能重合闸,多由机械外力造成。 2.3绝缘击穿 由于冰雪、老化、污秽以及瞬时过电压闪络破坏等原因,使得线路某一点绝缘降低,在正常运行电压下绝缘击穿而造成短路,重合闸不成功。此类故障在低电压时不出现故障状态。在故障切除后, 它们大多没有肉眼能 看见的明显的破坏痕迹。 3、故障测距方法的分类 现有的故障测距方法按原理来分,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阻抗法,行波法,故障分析法。 3.1阻抗法 阻抗法是根据故障时测量到的电压、电流量而计算出故障回路的阻抗,其前提是忽略线路的分布电容和漏电导。由于线路长度和阻抗成正比,因此便可以求出由测距点到故障点的距离。 阻抗法的优点是比较简单可靠。但大多数阻抗法存在着精度问题。它们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算法本身的假设,测距精度深受故障点的过渡电阻的影响,只有当故障点的过渡电阻为零时,故障点的距离才能够比较准确的计算出来。而且由于实际系统中线路不完全对称以及测量端对侧系统阻抗值的不可知等因素的影响,测距误差往往远大于某些故障测距产品在理想条件下给出的误差标准。 为此,中外学者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在提高阻抗法的精度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先后提出了解微分方程法和一些基于工频基波量的的测距算法, 如零序电流相位修正法、零序电流迭代法和解二次方程法等等。但迭代法有时候可能会出现收敛于伪根或难于收敛、甚至于不收敛的情况; 解二次方程法则可能会出现伪根,所以阻抗法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测距精度。 3.2行波法 行波法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它是根据行波传输理论实现输电线路故障测距的。现在行波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精品施工资料】

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为了规范水利施工,严格水利工程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根据水利施工特点特编制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 1.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2.渠道农门、斗门施工作业指导书 3.节制闸、进水闸施工作业指导书 4.水利工程砂石、砼道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5.土地平整施工作业指导书 6.水利工程干沟、支沟、斗沟、农沟施工作业指导书 7.清淤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8.渠道土方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 9.开挖渠道土方施工作业指导书 10.渠道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法 11.桥梁工程施工方法 12.模袋护坡施工方法

涵洞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基础处理→钢筋制作安装→模板支模→砼浇筑(管安装)→混凝土养护→土方回填 二、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包括测量准备、人员设备准备、物资材料准备等。 1、测量准备:首先对监理单位提供的测量基准点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对控制点和水准点加密并平差待用。确认无误后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对涵洞原地貌进行测量,供后期工程计量及竣工资料整理时使用。同时确认开挖和填筑工程量,为基础开挖做好准备。 2、人员设备准备:根据涵洞工程量、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强度和施工进度计划配备合理的人员和设备。劳动力数量、作业时间、机械型号要与各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强度安排相适应。充分做到“歇人不停面,歇人不停机”,保证有工作面就有人施工。 3、物资材料准备:加强材料的计划供应工作,确保工程所用材料(特别是砂、碎石、块石、水泥、钢筋、模板钢材等)保质、保量、及时运至工地并具有充足的储备量。开工前按照规范要求对砂、石、水泥、钢筋和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三、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 涵洞测量放样采取如下顺序:按照施工方案,先放开挖边线、中线及放坡点,随着开挖进程控制坡度、坡角位置,及时检查保证边坡的正确开挖,及时测绘开挖断面,作为计量资料。要求每次收方与原始断面采用统一轴线或同样的相对关系,测绘资料制作按照竣工要求考

加查变电站行波测距装置安装调试记录概要

加查站行波测距装置调试记录 XC-2000输电线路故障行波测距系统,利用输电线路故障时产生的暂态电流行波信号,测定各种输电线路故障的距离,适用于110-500kV 输电线路。 系统验收 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要验证装置能否正常工作。因现场无法产生行波, 不具备做测距的试验,故仅作装置启动、数据传输及波形分析等,以检验系统的各项功能,同时向用户出具试验报告。 试验原理如图5.1所示。在电源接通用的瞬间,通过电容产生一脉冲电流信号,经电流互感器进入XC21的一电流端子, XC21启动,并记录下电流信号。然后装置自动将信息传送到工控机中,通过行波测距软件,即可看到试验产生的信号。 图5.1 装置试验原理 5.1准备工作 1. 试验前,请先检查以下设置:

a 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到XC-2000机柜中; b 各装置间信号是否连接正确; c GPS 天线是否安装到正确位置; d 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e 系统是否能正确将电流输入到XC-2000中; f 电话线是否正确连接到XC-2000系统内MODEM 上; 2. 请先给各分站机柜内工控机上电,检查XCF-2000软件是否能正常运行,并 确保各参数设置正确; 5.2试验步骤 1. 安装系统,确认无误后,上电。 2. 整定各分站GPS2000的RS422口的波特率为2400bps ,等待其同步后,进行下一个步骤。 3. 整定各分站XC-21的波特率为19200bps ,整定其待测的线路长度;整定其时钟,看能否被时钟同步。 4. 检查各分站后台机与前置机能否通讯,检查各分站之间、及其与主站之间能否正常通讯。 5. 模拟行波信号启动测距系统,检查分站能否正常启动,检查其启动时间、波形等,稍候,分站之间互相交换数据,并按照以下表格进行试验记录: 6. 检查系统启动报警、异常报警功能。 7. 可重复步骤多次。 8. 记录下整个试验的结果。(见附件)

06-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西成客运专线XCSDJC-1-2标段接触网工程 编号: 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单位: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西成客运专线四川段四电工程指挥部二○一五年九月六日发布二○一五年九月七日实施

西成客运专线接触网工程 电连接安装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川陕省界至江油站段接触网电连接安装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技术标准及厂家提供的安装指导手册;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组织专业的电连接安装小组;相关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确认电连接的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情况测量出电连接安装的长度,安装工具及材料满足设计要求。 3.技术要求 3.1电连接安装包括:非绝缘关节电连接、绝缘关节电连接、线岔电连接、隔离开关引线电连接、避雷器引线、供电线引线等。 3.2安装电连接处承力索与接触线结构高度小于等于1m时采用“C 型”安装,大于1m时采用“S”型安装。 3.3“C型”和“S”型电连接安装示意图如下:

“C型”电连接安装示意图 “S”型电连接安装示意图 3.4承力索和接触线均应在加上张力且定位和吊弦安装完成,承导线二次落锚后,方可安装电连接,电连接线的长度根据现场实际位置确定,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根据安装图和现场实际情况查出d1和d2之和;

(2)现场测量出电连接安装置位置(以工作支为主)处两承力索水平 距离; (3)根据测量结果,在表1中查出A 值; 20 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03046648310312214216218120130040536987106125144164183203400 50617692110128147166186205500617083981151331511701892086007280911061211381561741932127008390100113128144161179197216800941001101221361511671842022209001051111191311441581741902082251000116122129140152166181197213231110012813214014916117418920422023712001401431511591711831972122272441300151154161169180191205219234250140016216617117918920121322724125715001731771821901992102222352492641600 185 188 193 200 209 219 231 244 257 271 表1:长度A(cm) 两悬挂间距离C(cm) d1+d2两中锚点之间的距离(m)

智能电网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应用方法探讨

智能电网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应用方法探讨 故障测距系统的构成部分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终端装置,第二种为主站。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电网建设中也融入了智能化技术,基于智能电网的构建也相应的产生了智能变电站,在变电站内部的故障测距系统终端装置中使用了不同的采样方式,并利用不同的装置解决了以往的通讯问题。本文分析了智能电网和传统故障测距系统之间存在的差异,探讨了在测距主站中如何保障测距系统可靠运行的有效措施,并提出了可以对故障进行智能化分析的系统,提高了电网故障的诊断效率。 标签:智能电网;行波故障;测距系统;应用方法 行波故障测距系统是使用极其广泛的一种系统,和传统的阻抗测距法相比,具有准确度高、可靠性高的优势,特别是在辽宁等地区已然形成了完善的测距系统。智能电网建设速度的不断提高,使得智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范围都有所扩大,因此为了保证稳定供电和人们生活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之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供电恢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测距方法体现了极大的劣势,必须要根据智能电网的特点设计符合实际故障检测需求的测距系统。 一、传统测距系统存在问题 第一,传统的测距方法在信号接入方式方面存在着落后的现象。目前很多变电站内的测距终端装置无法和电子式的互感器信号相匹配,导致二者无法进行连接[1]。并且在采样的过程中需要把信号电缆放置于控制室的内部,才能够开展集中式采样工作,降低了采样的效率,也无法满足智能化变电站对技术的要求。第二,无法完成高效的信息共享。在传统的测距系统中会通过各种协议将测距结果上传,但是测距系统的录波数据无法向其他不同的装置或者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相应的也无法从其他装置中或者系统中获取数据。第三,没有对电网的整体数据和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传统的测距系统只会考虑到在输电线路左右两侧的数据,因此导致算法无法对电网整体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应用,导致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受到影响,也缩小了系统的使用范围。 二、智能电网故障测距系统构成 在智能电网下故障测距系统仍然是以原有系统为基础进行构建的[2]。测距终端装置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是采集电力系统或者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并通过设定好的方式和途径发送到相应的位置。测距主站则是负责对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分析,并对外进行信息发布。测距主站具有就地配置的特點,但是为了减轻后期主站维修和管理的工作压力和难度会选择在远方进行测距主站的配置。如果故障测距系统均选择就地配置的时候则会将其组合后的结构统一称之为测距装置。 三、智能电网行波故障测距系统的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