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印准确及套印精度的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1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彩报印刷套准精的调整和经验(上)
彩报作为众多彩色印刷品中的一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渗透到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领域之中。
彩报套印不准的原因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其表现的形式也五花八门,其中最重要、最常见的是各颜色间套印不准、实地部分的套印不准和网点(或细微部分)的套印不准。
一、材料性套印不准及调整
这是材料准备时引起的套印不准,或者说是印前准备阶段隐藏着的
套印不准,对于彩报印刷,这种套印不准可分为:
1. 原版精度不高
原版的精度是保证套印准确的前提条件。
在印前准备的工艺过程中,
复制大面积的原稿,只要保证各色怎幺的几何尺寸稳定不变,图文的套准是有保证的。
但是,在同一张软片上要排出许多小块图文,或者多个小面积的图文拼晒成大面积的印版时,就要特别注意各色版的准确性。
因为,拼排或拼晒时,若每次间隔误差为0.02mm-0.05mm,那幺在几次连续拍拷后,误差积累就相当大了。
所以这类原稿复制最好是在整页拼版系统和高精度的连拍、连拷或连晒机上制作。
2. 纸张吸湿变形及质量不好
报纸是由卷筒新闻纸印刷的,其显着特点是纸的吸湿性较强和卷筒
纸的形状不圆。
纸边波浪弯曲和紧边所造成的套印不准
卷筒纸在运输和贮存当中,若外界湿度(含水量)大于纸的含水量,
因低的内部水分不变,所以不会发生变形,但其两侧即纸边吸湿后产生伸形(俗称“荷叶边”);相反,若纸的含的部分才能散发出水分,内部水分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柔印套准不准原因与解决办法套印直接关系着印品质量及废品消耗,应运地卷筒纸印刷机来说,套印精度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一些机器声称整机套印误差在0.1mm以内,实际上很难达到。
这时我们主要谈谈操作不当造成的套印不准。
1.粘版歪斜大多数柔印机都是采用人工粘版,粘版机的误差、人的视觉误差以及粘地的劲儿使用不匀都会造成粘版歪斜。
所以说粘版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
2.机器传动不良柔印机是高速运转的机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传动系各部件之间的顶丝、键、销等会松动,直接影响套印。
所以对机器的定期检修奶重要,可用的盘动皮带或用的摇动压印滚筒,看其是否松动。
最常见的就是压印滚劝面顶紧螺丝松动或键磨损。
在印刷时表现为该组的规线毫无规律地乱跑,尤其是在刚开机张国不稳定时,规矩总无法在一个位置上静止下来,而印刷正常后影响较小。
此外,齿轮的磨损也会民套印不准,应定期检查易磨损齿轮,给齿轮箱加油。
3.张力不合适柔印机的张力控制系统应包括张力检测、张力调节及张国招待等几个部分。
常见的张力控制方式有摩擦盘及分制动器。
如果气压(液压)、电流调节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套印。
不同质地的纸和在不同的印刷速度下,张力都有一些变化。
如果用的是手动张力控制仪,则要注意随着纸卷减小,主卷张力也要逐渐减小。
这是由于纸卷越小,它所需的阴力(制动力)越小。
另外,纸张生产或昨卷过程中收卷张国控制不好,也会造成张力不稳定而影响套印的准确性。
正常的纸卷边缘齐平,而张力不好的纸卷边缘不齐或纸芯偏斜。
4.压力过大压力过大,会使印版变形而导致套印不准。
两个专色叠印文字又是阴字时常会发生这种情况。
片面追求墨色实在而加大压力,会使阴字空隙缩小而两色叠印难度加大(对于这种活件,两块印版制版设计时要经过特殊处理;前面先印的版阴字稍大或仅有,称为扩版;后印的阴字稍小些,用于与前一块版套准,称为成型版)。
5.柔印机没有张力调节装置机组式柔印机各色组间若没有张力调节装置,在打版时,会在一段区域内形成局部张力,从而影响与其他色组的套印。
套印不准原因分析套印是印刷品制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其中套印精度对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有时候套印不准就会发生,导致印刷品质量下降或者无法使用。
下面我们将分析套印不准的一些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防伪印刷中套印不准的原因1. 印刷设备问题在防伪印刷中,套印不准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印刷设备问题。
印刷机的调节和维护不当会导致印刷品出现毛边、错位、噪点等问题。
此外,如果套印部件受到损坏或者磨损,也会导致套印不准的情况发生。
这时候需要对印刷设备进行检修,保证其调节和维护的良好性。
2. 印刷版问题印刷版是实现套印的重要组件,若印刷版的制作存在问题,就容易导致套印不准。
比如在制版过程中,如果版面位置、大小、精度等方面出现偏差,则会导致套印不准,需要重新制版。
此外,印刷版的使用寿命很有限,如果版面已经磨损、老化,也会导致套印不准的情况出现。
这时候需要对印刷版进行更换或是加强其使用寿命的管理。
3. 版面设计问题版面设计不良也是导致套印不准的原因之一。
由于版面设计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导致版面出现一些不规则的形状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从而影响套印的准确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加强版面设计的风格规范性,确保设计的精度和准确性,并在印刷品制作之前进行严格的软件检测。
4. 印刷基材问题印刷品的基材也是导致套印不准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基材的表面质量不好,或者表面的平整度不够,也会导致套印不准。
这时候需要在选材和准备工作上进行更加严谨的操作,确保基材的表面质量符合要求,并且进行适当的清洁和处理工作。
总结套印不准是防伪印刷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其涉及到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需要在印刷设备、印刷版、版面设计和印刷基材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准备和管理,才能保证套印的准确性和印刷品的质量。
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解决套印不准的问题,从而保证印刷品的正常使用和良好的效果。
如何解决凹版印刷中套印不准的问题随着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彩色印刷产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可以说是一直是广大印刷产品生产企业及印刷机械生产厂家关注着的一个大问题。
而套色印刷(套印)不准是凹版印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件比较头疼的事情,有时问题很难找到。
我们认为影响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有:印刷材料、印刷材料的物理性能、张力不稳定、印刷机性能、使用者操作方法、印刷环境、凹版适应性等。
套印不准是凹版印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印刷材料、印刷机性能、操作方法、印刷环境、凹版适性等,出现问题后要在各有关因素中进行排查,分别予以协调解决。
1. 印刷材料对套印不准的影响,由于印刷环境温度、湿度的差异,必然引起承印材料的变形,所以建议在印刷前三天将承印材料放到车间,以提高其温湿适性,防止料卷出汗现象的产生;及时总结不同材料、不同品牌承印物和油墨的印刷适性;承印物本身的不平整、内部张力不均匀、边缘受潮(尤其是光电信号套色端)等,都会造成套印偏差。
2. 张力不稳定是影响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也是最复杂的。
众所周知张力不稳定肯定会导致套印精度的下降。
但张力的不稳定又分为以下几种:(a)在放卷的过程中,放卷的直径是不断变化的,卷径检测的不准确,必然引起料带张力的变化。
(b)张力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失真,引起张力不稳。
如摆辊检测装置,若由于涨紧套的松动,导致检测失真,必然给PLC一个错误的信号,这样它也会发出来一个错误的指令,最终导致套印不准。
(c)凹印机各主要构件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超差,也是引起张力浮动的重要因素。
假如凹印机中导向辊加工精度差,就不能保证料的张力稳定,进而影响印刷效果,对导向辊的整体要求是:①导向辊之间要互相平行,平行度不超过0.05mm,在加工时要求导向辊圆跳动不能大于0.02mm。
跳动太大,料的张力会随着导向辊的转动而发生无规则的变化。
②导向辊平衡,如果不平衡,导向辊在一周内的转速时刻发生变化。
凹印啤酒铝箔帽标套印不准原因分析及解决在凹印生产啤酒铝箔帽标的过程中,套印不准是极为常见的故障。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五色以上的产品不断增多,客户对印刷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印刷的套印问题更为突出。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印刷损耗是由于套印不准造成的,要想提高啤酒铝箔帽标的印刷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应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因套印不准引起的浪费。
套印的基本原理啤酒铝箔帽标所用的铝箔厚度只有0.0102mm,主要成分是纯铝,质地十分柔软。
在凹印过程中,由于印刷路线较长,受拉伸变形、热胀冷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铝箔会不断产生套印误差,如果这些误差得不到及时纠正,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导致产品报废。
要想提高套印精度,必须对这些误差进行连续监控,及时予以纠正。
对于低速铝箔帽标凹印机,可通过目测和手动调整的方法来纠正套印误差。
手动控制套印由于存在劳动强度大、人为操作误差大等弊端,已不能适应高速度,高质量的要求,因此现代高速铝箔帽标凹印机已普遍采用自动套准系统,印刷各色组套印情况的跟踪.检测和纠正全部由该系统自动完成。
套印不准的原因分析与处理造成凹印铝箔帽标套印不准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铝箔褶皱引起套印不准。
铝箔产生褶皱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如下:(1)印刷压力不均匀,压印胶辊一边高、一边低。
这时应对压印胶辊进行调整,使两边压力保持均匀一致。
(2)压印胶辊表面凹凸不平或者两边黏附上油墨。
解决方法是:①把表面凹凸不平的胶辊拆下,换上光滑、有韧性、有弹性的胶辊,凹凸不平的胶辊可以重新加工处理;②把黏附在胶辊两边的油墨擦干净。
(3)导辊不平或黏附有油墨。
铝箔印刷对各导辊的要求很高,平行度稍有偏差就会导致印刷时出现褶皱。
油墨很容易黏附在导辊上,从而导致铝箔走纸不平并产生褶皱,因此,平时要经常检查和清洁导辊,以确保印刷顺利进行。
(4)印刷过程中,铝箔放卷张力太大引起跳动,或者收卷张力过小引起收放卷受力不均匀都会导致褶皱。
解决方法是对收放卷张力进行调整,使前后张力一致、合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彩报印刷套准精的调整和经验(下)
1. 版面水分过大
润版液太多将引起纸张伸长而发生套印不准。
胶印工艺离不开润版
液(无水胶印除外),所以在橡皮布滚筒转印图文的过程中,橡皮布上的水分将被纸张吸收,从而引起纸张纤维润湿膨胀并使纸张发生伸长。
印刷时版面愈大,由此造成的套印不准也就愈严重。
因此,润版液的用量必须控制在最小量,这个最小量以非图像部分的印版不粘油为限。
2. 版基厚度差
因版基自身厚度不同,导致套印中出现图文……
正因为厚、薄版基在印刷中能产生图文尺寸误差,因此在印刷工艺中,版基厚度应以色序排列递减,从而避免套印误差。
3. 橡皮布局部松紧不同
橡皮布绷紧在滚筒上,由于其表面张力分布不均匀,某些区域应力
小绷得松,这样在印刷进程中,绷紧区域橡皮布伸长率小,图文尺寸变化小;绷得松的区域橡皮布伸长率大,图文尺寸变化大。
所以,橡皮布局部松紧不均,将会导致能出现局部图文的套准误差。
因此,在换橡皮布时应注意:
1)橡皮布裁切要正,装夹后成矩形,使其表面所受应力均匀;
2)夹板拧的力量大小应尽量一致;
3)夹板要正
4)拖梢衬垫物长短要一致。
4. 橡皮布的绷紧度
因橡皮布的形变特性产生图文尺寸的改变而引起的套准误差,主要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产品套印不准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凸版印刷品的套印精度如何是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理所当然成为印刷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项目。
然而,由于受到方方面面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产品套印不准在印刷过程中不乏存在,既降低了产品质量,又给生产带来诸多的麻烦。
所以,如何提高产品的套印精度显得极为重要。
纵观印刷过程中的产品套印不准故障情况,归纳起来其原因有:设备使用磨损精度下降;机器调整不良;纸张伸缩变形;操作工艺方法不妥和印版版芯变异引起不准等等情况。
一、设备精度差引起的产品套印不准设备作为印刷的重要工具,其精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套印质量。
当设备上的要害零部件出现磨损间隙、松动时,必然将产生套印不准故障,如印机上的滚筒齿轮、版台齿条、连杆轴承、轨道、递纸牙、凸轮以及联动前,侧规作运动的机件,发生磨损松动时,就很容易使印品的“上下”(即纵向)和“来去”(轴向)版面套印失准。
产品套印不准故障发生后,应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看看是否因设备精度不良引起的,其鉴别方法有:空压印检查法,即在包衬正常勒紧的情况下,按正常印刷速度连续空压印数次,观察包衬上印迹套合的准确程度,如印迹双影严惩则说明机器精度不良,与压印运动有关联的部件磨损、松动厉害。
另外,也可以取数张平整度、挺度较好的70克以上的纸张,用同一个版面连续套印两次,观察印迹套合情况,如果一边套印较准,一边出现明显的双印,则说明递补纸牙或前规或输纸机构精度不良,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修复和高速措施。
为了防止设备精度下降引起的套印不准,应科学合理地使用设备,切忌让机器每天连续24小时不间断运转生产,使机器没有一个冷却的机会,以致部件磨擦受热过度,疲劳造成精度下降甚至损坏。
平时应注重对设备的润滑,防止润滑不良引起的要害部件磨损,这是确保套印准确的重要措施。
二、机器调整不当引起的产品套印不准在印刷过程中,若前远见调太小使咬牙的叼纸量过小,咬不紧纸边压印时就容易产生滑移,引起咬口针位不稳;递纸牙、咬牙开闭动作失调、叼纸压的压力不足也会使印张前规针位不准;输纸系统的一些部件失调,以致输纸不到位或进纸冲力过度,也是前规针位不准之源。
关键词地图印刷;墨色质量;套印精度;专色印刷1地图产品质量特点地图印刷是指通过平版胶印把版上图形与文字转印到纸张上的印刷方法。
常见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用4色,普通地理图和专题地图用色6-8种甚至更多,对于四色以上的点彩印刷,需要二次套印,增加了印刷工艺,增加了套印难度,还控制了色相的均匀性,这对印刷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图产品具有色彩多样、精度高、涉及内容多、印刷面积大等特点。
为满足精度要求,成品地图的轮廓尺寸不应超过误差范围。
一些特殊的地图产品,如多幅地图的拼接和放大,也需要保证相邻地图的拼接准确。
一般来讲,地图尺寸越大,印刷的难度越大。
地图印刷的关键是墨色质量、套印精度和专色印刷。
下面以德国进口海德堡CX102型四色胶印机为例进行探讨。
2墨色质量控制墨色质量控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墨色质量控制最根本的还是控制好水墨平衡,根据印刷的色调,该加墨加墨。
先控制好水,再控制墨,把水减到最小。
海德堡CX102型四色胶印机是采用酒精润版能更好做到水墨平衡,使版面水量最小,墨色更加鲜艳光泽。
2)地图印刷需要专业地图制作人员跟机,采用一人一机制,因为不同的人对颜色的感知力不同,人多很容易产生更大的误差.使整册地图印刷色彩一致性产生较大的影响。
3)CTP能有效提升制版质量方,避免因传统激光照排和晒版造成的网点损失.地图印刷采取CTP直接制版不仅能提高质量真实地反映原稿色彩,而且能节省生产时间。
4)用纸应具有质地均匀、网点再现能力强.吸墨性好,不透光、纸面洁白平滑、伸缩性小、耐折叠、耐磨性等优点,地图印刷通常采用进口亚光铜版纸。
5)地图印刷油墨采用亮光快固型胶印油墨,干燥时间短,浓度高,采用深墨浅印,不易粘脏,对于耐磨性要求高的可以在油墨中加入3%~5%的含氟高分子化合物,增强耐磨性。
6)刚开机时墨色调整不是十分稳定,印刷经过一段时间后印刷质量相对稳定,对于地图集(册)而言,应选择中间印张开始印刷,再往前后印张推进。
凹印机套印不准的原因与解决方法随着人们对包装的感观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凹印机以其独特的印刷工艺,产量大,损耗低等优点,成为当今印刷业的主流。
况且,凹印机品种越来越多,整体机器构造和控制系统虽有所差异,但工作原理差异不大,产生的故障有一定的类似。
在生产中出现印品套印不准,影响产品质量是凹印最易的生的问题之一。
一、纸张在印刷中收缩严重,造成套印不准纸张是纸业印刷不可缺少的原辅材料之一。
由于受外界温度、湿度的影响,加上印刷车间温、湿度控制不当,对纸张干湿性产生一定影响。
印刷时,各色组烘干箱温度设置过高,纸张严重收缩,各色组套印识标产生不同程度偏差、跳动,致使套印“露白”,电脑自动跟踪套印系统接收的颜色感光信号强弱不同,未能把套印识标锁定在特定位置,造成套印偏差,影响印品质量。
一般处理方法是保持印刷车间恒温恒湿,适当降低烘干箱温度。
二、压印辊控制压力不平衡,造成跳动,影响套准此现象的出现先排除人为因素(如装卸压印辊时位置未完全吻合,出现偏差)。
造成压印辊两端压力不平衡,气路系统漏气是一个主要因素,造成连接压印辊两端的气缸,因气压不足或两端压力调节不平衡而未能使压印辊在印刷时保持恒定,产生上下跳动,时间长时造成压印辊外周变形,纸张拉力松紧不定,产生套印不准。
处理方法是检查气路系统,确保气路不漏气,并更换漏气的气动元件和更换新的压印辊,使压印辊与印版在印刷时吻合顺畅。
三、跟踪电眼自身问题造成套印不准跟踪电眼是一种感应式光电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感应印刷识标上颜色,把反射加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处理,把数字信号送到电脑进行定位跟踪。
如果电眼与印刷识标之间距离太远,电眼聚光点未正对印刷识标,电眼外镜面纸粉覆盖,电眼内发光灯光烧坏,都会造成江信号变弱,或无光信号返回,致使电脑套准系统跟踪缓慢、失灵,未能及时纠正套印偏差,使到印品出现套印不准现象。
一般处理办法是清洁电眼镜面,调节纸与电眼间距离,并正对印刷识标,如果发现电眼发光灯泡烧坏,及时更换,同时仔细观察电脑套印波形,直到印刷色相内十字识标稳定为佳。
如何解决凹版印刷中套印不准的问题套印不准是凹版印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印刷材料、印刷机性能、操作方法、印刷环境、凹版适性等,出现问题后要在各有关因素中进行排查,分别予以协调解决。
印刷机本身的精度是影响套印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带自动套准装置的凹版印刷机精度一般在0.15mm以内,设备精度越高当然越容易克服套印偏差。
如果精度下降,首先要恢复精度,否则套印偏差较难克服。
在操作上,引起套印偏差的原因有:①刮墨刀调整不合适,光电信号端油墨脏污,电眼接受信号失真。
②凹版滚筒两端或中间积墨,影响压力及走料张力变化。
③印版安装时螺丝没拧紧.印刷时松动。
④印版制动轴心线与压滚轴心线不平行或制动轴心线不在印版本身的轴心上。
操作印刷机时,需调整好套印跟踪系统,保持电眼探头的清洁,保持压滚的清洁。
凹版印刷路线较长,承印物在运动时受印刷压力、张力拉伸以及烘干温度的作用,伴随承印物中液体物的挥发,使纤维收缩后会产生变形,超过一定量就会影响套印精度。
如果油墨的干燥时间不同,即干燥路线长短不同,纤维收缩变形的色序位置也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同一套版每次印刷套印偏差各不相同的一个原因。
此外,着墨面积越大,承印物收缩变形量也越大。
不同批次的承印物湿度不同,其套印偏差也有所不同。
带静电的承印物在印刷时会产生毛刺、木纹或飞墨等现象,也会影响印刷走料的平稳。
运动中的承印物发生静电吸附作用,会影响张力的稳定而导致套印偏差,这需要适当增加印刷环境的湿度或启用静电消除机构。
承印物本身的不平整、内部张力不均匀、边缘受潮(尤其是光电信号套色端)等,都会造成套印偏差。
印刷厂首先应确保印刷环境温湿度的稳定性;在印刷前三天将承印材料放到车间,以提高其温湿适性,防止出汗现象的产生;及时总结不同材料、不同品牌承印物和油墨的印刷适性;首次印刷需协调张力拉伸、印刷压力、刮墨刀位、油墨配比、稀料配比、油墨黏度、烘干温度以及印刷机速等。
制作凹印版滚时,在工艺条件稳定、材料收缩量基本稳定的条件下,事先给予一定的伸放量,以弥补承印材料的变形量。
第八章 套印准确及套印精度的控制 重点内容 1.印刷品的套印误差 2.印版的变形及其控制 3.纸张的变形与套印准确的控制 4.印刷机械引起的套印不准 5.重影
套印准确是印刷品共同的质量要求。但是,一件印刷品的复制,首先要经过印前处理,制作出供晒版或雕刻用的原版,然后用原版晒制或雕刻出印版,最后将印版安装在印刷机上印 出成品。由于工序复杂,应用的材料和设备较多,迄今为止,还没有办法生产毫无套印误差的印刷品。平常人们所说的套印准确,只是在不同的印刷条件下,不同类别的印刷产品,套印误差不超过所规定的范围而已。 套印误差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制作晒版底片、制版、装版、印刷等各个工艺过程的误差,参看图8-1。在平版、凸版、凹版和丝网印刷中,从油墨转移的复杂性上来看,造成 印刷产品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有印版的变形,承印物、油墨的性能,环境的温湿度以及印刷设备的精度等。 本章将围绕这些问题,分析套印不准的原因,提出一些提高套印精度的方法。
套印 套印:两色以上印刷时,各分色版图文能达到和保持位置准确的套合。 套印不准:在套色印刷过程中,印迹重叠的误差。 套印不准原因的鱼骨图 套印误差多方面,包括底片、制版、装版、印刷等各个工艺过程的误差,参看图8-1。 造成 套印不准的主要因素有印版变形,承印物、油墨的性能,环境的温湿度以及印刷设备的精度等。 第一节 印刷品的套印误差 一、印刷品套印精度的要求 1.凹印套印精度(允差)(CY/T 6-91 )
精细印刷品允差 一般印刷品允差 部位 四开 对开 全开 四开 对开 全开 主体 <0.10 <0.15 <0.20 <0.20 <0.30 <0.50 一般 <0.15 <0.20 <0.30 <0.30 <0.40 <0.60 主体部位指画面反映主题的部分,如图案、文字、标志 CY/T 6-91分类 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一般印刷品:除上述以外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印刷品。 2.平印套印精度(允差) CY/T 5-1999 多色版图像轮廓及位置应准确套合 精细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10mm; 一般印刷品的套印允许误差≤0.20mm。 CY/T 5-1999分类 (与CY/T 6-91相同) 精细印刷品:使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经精细制版和印刷的印刷品。 一般印刷品:除上述外的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印刷品。 3.凸印套印精度(允差) CY/T4-91 印刷书页中各版面正、反套印准确,其套印允差为: 精细产品小于1.5毫米, 一般产品小于2.5毫米。 CY/T4-91分类 精细产品:用高质量原辅材料精细加工印制的书刊印刷品。 一般产品:除上述以外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书刊印刷品。 4.报纸套印精度(允差) GB/T 14705-93 印刷各版幅面,正反套印允差“上下”“左右”不大于2mm。 产品种类 双色产品 多色产品 主体部位 一般部位 允差 ≤1mm ≤0.5mm ≤0.7mm 5.柔印套印精度(允差) 纸张印刷品 塑料印刷品 纸箱印刷品 精细印刷品 主要部位:0.2 主要部位:0.2 < 次要部位:0.3 次要部位:0.3 1.5 一般印刷品 主要部位:0.3 主要部位:0.3 < 次要部位:0.5 次要部位:0.5 2
GB/T17497-1998 二、印刷品套印误差的变化规律 套印误差为正态分布 特点: 调准后 1.小误差出现多;2.大误差出现少;3.标准误差 S= 1/n∑(xd-xi)2 (8-2)
三、印刷机的套印误差 印刷机的套印误差 1.续纸套印误差----输纸造成纸张在滚筒上位置差别 2.传纸套印误差----传纸造成纸张在滚筒上位置差别 单色机四色印刷误差 单色机四色印刷:四次续纸、四次印刷 若,续纸误差0.05mm,则,套印误差0.05mm 印刷机印刷精度(套印精度)取决于续纸,每次续纸误差相同 四色机印刷误差 一次续纸,一个续纸误差,第一色与最后一色无续纸误差 三次传纸,多次交接,传纸误差各不相同 若传纸误差0.03mm,实际套印误差 S1,4=(0.032+0.032+0.032)1/2=0.00271/2=0.052mm
四、定位标记 定位标记:测定套印准确程度的标记 作用:检查印刷品上下、左右、斜线方向套印情况 发排时标定印版底片上,印刷后同纸边一起裁掉 印张套印状况 叼口辨认印刷的方向。前后套印不准多发生在纸尾,叼口部位不发生 左右套印不准,严重的一边是侧挡规对面。
第二节 印版的变形及其控制 弯曲变形与拉伸变形 平面印版,安装到滚筒上,发生弯曲变形 紧固时发生拉伸变形 为了提高印刷品的套印精度,必须对印版的这两种变形进行控制。
一、印版的弯曲变形 内层(滚筒面)缩短,外层(图文面)伸长,中间层长度不变,即“中性层” 印版中性层长度等于变形前印版的长度,外层变形最严重 利用系数与伸长量 设印版长度L,厚度b,印版滚筒半径R K=L/2π(R+b/2) K印版利用系数,0.6~0.9。 印版版面绝对伸长量ΔL1 ΔL1=[2π(R+b)-2π(R+b/2)]·K=bL/(2R+b)
相对伸长率 ΔL1/L=b/(2R+b)
当b一定时,R小,伸长大 当R一定时,b大,伸长大 多层金属版镀层过厚会绷裂 柔性版、凸版厚,变形量大 高速印刷机滚筒半径小,为控制印版弯曲变形,采用薄版。
二、印版的拉伸变形 张力作用,印版拉伸变形 摩擦力存在,从A、B点到C点,印版各断面轴向应力递减,拉伸变形也递减 A点和B点拉伸变形最大,C点没有变形 印版局部过量变形(靠近A、B)。
三、印版的其它变形 套印不准,要调节印版位置,不正常敲击或拉动印版,产生其它形式变形,甚至使印版断裂 印版轴向移动时,先撤消印版张紧力 印版周向移动时,拉动印版的一端就必须把另一端的张力撤除
四、印刷定位系统 定位系统也叫规位系统,利用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保证印版在印刷机上获得准确的定位 制版和装版的定位系统。 制版定位系统的定位孔和定位销的排布位置如图8-9所示 装版定位系统定位孔和观察孔排布位置如图8-10所示。
第三节 纸张的变形 一、纸张含水量与纸张的变形 纸张的含水量:纸张含水的重量与该纸张重量之比(百分比) 纸张具有很强的亲水能力 对水有毛细吸附作用 纸张是吸水性很强的材料 水分来源:纸张接触时吸收水分,从潮湿空气中吸水,向干燥空气中排水 纸张吸水膨胀,尺寸和面积增加,机械强度降低 纸张脱水收缩,尺寸和面积缩小,僵硬发脆 纸张的变形 纸张敏弹性变形有利。印刷压力作用下被压缩,良好接触,提高油墨转移率。 纸张滞弹性变形对印刷影响不大,不予考虑。 塑性变形引起纸张形状、尺寸变化 1.温度对纸张含水量的影响 一定湿度,温度升高,含水量线性下降 温度变化±5℃,纸张含水量变化±0.15%。 含水量变化超±0.1%影响套印精度 平衡含水量 平衡含水量: 空气中,水蒸气压和纸张中水蒸气压相平衡 印刷车间的温度变化不超过±3℃。 2.相对湿度对纸张含水量的影响 湿度增大,含水量增加,纸张膨胀 不同纸张,同样湿度下含水量不相同,产生的变形量也不相同 (参见表8-1) 3.温度和相对湿度与纸张变形的关系 运输储存,纸张可能发生吸湿或解湿 吸湿纸垛形成“荷叶边”,(a) 解湿纸垛形成紧边,(b) 正、反两面含水不均,纸张卷曲,(c) 纸张含水量与伸长率的关系 干燥纤维完全润湿,直径增加25%~30%,长度增加1%~2% 吸水,纵丝缕纸宽度伸长大,长度伸长小 横丝缕纸长度伸长大,宽度伸长小 荷叶边或紧边纸进印刷机,无法定位
二、纸张的滞后效应和调湿处理 1.纸张的滞后效应 含水量高(解湿)纸张和含水量低(吸湿)同样湿度达到平衡,那么,高含水量纸张含水量仍高 一旦吸湿,即使再回到原来湿度环境,含水量也提高。 2.纸张的调湿处理 (1)调湿目的 ①降低对水敏感程度,减少变形 ----润湿液,边吸湿边解湿 纸张反复吸湿、解湿,水分变化越来越小 (滞后效应) ②降低静电,防电击火灾----中和离子 (2)调湿方法 ①自然调湿法 纸张吊晾在车间,纸张含水量与车间的湿度平衡。 纸张调湿一般是吸湿过程,吸湿时间较长。 调湿方法 ②强迫调湿法 将纸张吊晾在晾纸机或晾纸间的圆形晾纸机架上,再吹送调温调湿的空气。 吹送空气温度比印刷车间高10~15℃,相对湿度比印刷车间高10%~20% 套印精度不高,吊晾2~3天 套印精度较高,吊晾3~5天 纸张吹松,空气充分接触,只需2~3h 印刷过程中纸张含水量的变化(1) A:未调湿,含水低,车间吸湿,滞后效应,含水仍低,印刷中大量吸水,变形大,套印不准 B:自然调湿,印刷前,含水已到一定水平;印刷开始,少量吸湿,变形较小 印刷过程中张含水量的变化(2) C:强迫调湿,含水较高,车间解湿,滞后效应,含水仍高,印刷中边吸湿边解湿,含水量几乎不变,变形很小。
第四节 印刷机械引起的套印不准 一、纸张的定位与套印不准 1.定位与递纸 纸张前端到达前规时,前规落下定位 纸张碰到前规停止前进,侧规纸张拉到定位位置 定位后,递纸牙把纸张叼起来,前规抬起,纸张被递给压印滚筒上叼纸牙 2.影响套印不准因素 (1)前规、侧规磨损 纸张位置变化,套印不准 (2)纸张精度 纸张尺寸精度和垂直度。不成直角,纸张会倾斜,图像倾斜。 (3)堆码不齐 产生位置误差
二、叼纸牙叼力和交接关系对套印的影响 1.叼纸牙叼力与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