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0一31页例1、例2。

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法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口算,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会用两种读法读一个除法算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多媒体计算机软硬件一套,口算卡片,智慧树。

学具:学生每人69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请看:(电脑显示闪光的"÷"以及有关"除号"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有关"平均分"的知识。

(出示单元课题: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复习(电脑出示)

8÷4=35÷5=

9÷3=24÷6=

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

46里有()个十和()个一。

39里有()个十和()个一。

3.揭示本课课题:1.口算除法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分一分。

(1)电脑演示: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边演示边提问:把60

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老师板书:60÷3=)继续演示: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2捆,也就是20根。

(2)请小朋友摆出6捆小棒,每捆10根,也像这样分一分。

(3)教学60÷3的口算过程。

师:刚才大家动手分了,现在来动脑:60除以3口算时该怎样想呢?可以这样想:60是几个十?6个十除以3得几个十?2个十就是多少?所以60÷3等于多少?随着学生的回答教

师板书:想:6个十÷3=2个十=20。请同桌互相说一说60÷3的口算过程,再请两名学生说一说。

(4)反馈练习(出示卡片):80÷2=90÷3=

(5)尝试口算(板书):600÷3=6000÷3=

(6)小结:像这样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在口算时可以把被除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去除以一位数,计算出结果就是多少个十、百、千。

(7)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读法。

师:(指60÷3)哪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个算式?(生:60除以3)(板书:读作60除以3)60除以3,这是一种读法,它的特点是先读被除数后读除数;如果先读除数,后读被除数又该怎样读呢?也可以读作"3除60",请跟老师读一遍。(生读,师板书:3除60)谁能用两种读法读这个算式。

(8)学生试用两种读法读600÷3 6000÷3

(9)第31页例1后面的做一做。

a.(电脑出示)用两种读法读下面的除法算式,再口算。

40÷2=(请女同学读,一人口算出得数)

500÷5=(请男同学读,一人口算出得数)

8000÷2=(全班一起读,一起口答)

b.趣味练习(电脑显示)

师:你们的聪明好学引来了几只小鸟,在每只小鸟的身后都藏着一个正确答案,谁算对了,这只小鸟就会飞下来和谁做朋友。

师:看来小朋友非常喜欢小鸟是吗?(是的)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他们。(课间休息)

2.教学例2:口算60÷3

(1)(师生先摆的根小棒)问:这69根小棒里有几捆零几根?把这69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要先分哪一部分,再分哪一部分?每份分得多少呢?请小朋友分分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师巡视后请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分小棒)提问:先分成捆的,也就是几个十除以3?得几个十?再分单根的,也就是几个一除以3?得几个一?(学生分完后回座位)提问:把69根小捧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得几捆零几根?每份就是多少根?(板书:23)请把小棒收好!(2)利用60÷3的口算过程做铺垫,想一想:69÷3的口算过程。师:现在不摆小棒,69÷3该怎样口算呢?我们先看60÷3,在口算时我们是想:60里有6个十,6个十除以3得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60除以3等于20。再看的÷3,请看屏幕(配音,电脑动画显示),69÷3口算时我们就可以这样想:(启发学生有序回答)6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先用几个十除以3得多少?再有几个一除以3得多少?然后几个十加几个一得多少?所以69除以3等于多少?请一名学生把69÷3的口算过程完整的说一遍。然后同桌互相说。

(3)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但被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在口算时,

是想被除数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先用几个十去除以一位数,就得几个十,再用几个一去除以一位数就是几个一,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一位数除两位数所得的商。(4)例2下面的做一做第1、2题。

a.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8÷2=36÷3=55÷5=

b.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

72除以9______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_______

三、看书,质疑

四、练一练(电脑出示)

a.对比练习。

30÷3 40÷2 80÷4

39÷3 48÷2 84÷4

b.判断(用手势表示)。

39÷3=13()8000÷4=200()

48÷4=14()700÷7=100()

五、总结

总结本课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内容(电脑配音显示)

六、游戏:"摘智慧果"

教学设想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口算除法"这节课我运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趣,唤起学生学习

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的参与教学活动。为了实现"乐中教"、"乐中学"、"乐中发展"这一目的,在备课时重点抓住"快乐、成功"这一关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教案:

1.整体设计突出一个"美"字。

美的事物能唤起儿童的愉悦,点燃儿童思维的火花,激励他们去追求、去创造。本课导入是从除号小知识开始,屏幕上出现闪闪发光的"÷"以及由此引出的小知识,把学生带入这节课要学习的是有?quot;平均分"的知识这一神奇境界,能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展示给学生的图形、练习题,从颜色到字体的形状大小无不精心设计,力求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教学中的两张卡片选用鲜红色,在以蓝绿为主色调的教学环境中,犹如一团跳动的火苗,引发学生跃跃欲试。再加上简洁、轻柔、明快的音乐,教师春风般的微笑,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巧妙的启发,清晰优美的板书,营造一种轻松、和谐、亲切、平等的教学氛围,创设一个美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欣赏能力和感情陶冶同时活跃起来。最后总结本课学习方法时设计了一个台阶,一个小朋友随着音乐,一级一级的跳上去,学生从这一形象的设计中明白了本节课的学习方法?quot;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

2.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的发展、提高。在课堂提问上绝不形成几个优秀生"表演",其他学生做陪衬的局面。因为这是一节口算课,所以要尽量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各自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提问到差生时,老师要用巧妙的启ⅲ诖哪抗猓睦"再想想,老师相信你能答出来"。同时辅以手势,待他答出后,及时给以鼓励并给他一个充满欣赏和爱抚的眼神。在做练习时可以单独辅导、耐心讲解。较难的问题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回答,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使师生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3.精心安排,掀起教学高潮。

平铺直叙的教学过程犹如一潭死水,容易使学生兴趣索然,注意力分散,产生厌倦情绪,而高潮迭起的教学常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我面对的是7、8岁的儿童,游戏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集中。在例1完成后的"做一?quot;中,我设计了一道趣味练习,谁算出小鸟身后藏的是几,这只小鸟就会从屏幕上飞下来和谁做朋友。当第一只小鸟从屏幕到学生手中后便立刻使其他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并在练习结束后,告诉同学们要保护小鸟。随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设计游戏"摘智慧果",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学生们都参与到紧张、激烈的活动中来,使动作、思

维的敏捷性同时得到发展,把一节课再次推向高潮,最后在师生的欢声笑语中游戏结束,并提醒获胜的同学不要骄傲,继续努力,没有获胜的同学也不要灰心,竞争是无止境的,相信他们在下次的比赛中一定能够获胜,对他们渗透德育教育。

4.传统教育媒体与现代教育媒体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

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学软件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从导入、练习、动态演示、律动曲、全课小结,到最后的游戏,集声、形、色为一体,操作简单方便,并与本课的知识结构、编排规律、教学目的、重难点、以及传统教育媒体黑板、课本、卡片、实物小棒等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中眼、手、口、耳、脑多种感官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形象、深刻地理解算理,建立清晰的表象,并会用连贯的条理清楚的语言叙述口算过程,达到准确计算的目的,为笔算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节约教学时间,实现课堂优化,并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