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

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

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
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

公司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分析

The Post-Issu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IPO Firms

朱武祥张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100084

〖摘要〗本文以1994-1996年期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17家A股公司为样本,比较了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4年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等业绩指标中位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若干因素与该业绩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样本企业上市后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等显著性低于上市前;上市后4年中,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整体上显著性下降。(2)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市值高低与企业上市后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水平差异显著性相关,但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流通A股比例高低与企业上市后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差异水平的相关性不显著。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降除了西方金融经济学者所提出的企业方面的原因外,我国股票市场评价理念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功能缺陷也是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改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政策方向。

关键字: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股票市场

一.引言

公司上市后的经营业绩变化及成因是90年代以来金融经济学关注的问题。企业往往在进入快速成长阶段时上市。人们一般预期,企业上市时获得了一笔可观的股权资本,提高了资信等级,改善了资本结构。上市后还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持续融资,增强了抵御竞争环境下支付风险的财务能力,同时,从上市前的资本约束、投资不足状态中获得解脱,在把握战略投资机会和吸引战略资源方面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上市后的3、4年内应该实现与资产规模扩张速度一致,甚至递增的经营业绩表现。西方不少企业上市后经营业绩实现了5年以上的持续高递增,从地区性企业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投资者也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另一方面,由于股票市场关注每股收益、权益资本收益率等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上市公司在希望保持持续股权融资能力的愿望下,一般都有合法利用会计准则管理公司会计帐面利润的行为,使经营业绩财务指标达到配股标准或者股票市场认同的增发新股的水平。因此,人们有理由认为,企业上市后3-4年内,经营业绩应该逐年提高,而不是递减。

但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上市当年的经营业绩显著性低于上市前1年,或者说企业上市后难以维持其上市前的业绩水平,上市后经营业绩也显著性下降(Jain和Kini[1994]1,

1Jain和Kini比较了1976-1988年上市的2126家美国公司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4年的经营业绩

Mikkelson, Partch, Shah[1997]2)。此外,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后,经营业绩也显著性下降(Loughran 和Ritter [1997])。对此现象的解释包括:(1) 采用Jensen[1976][1989]提出的代理成本假说解释。认为上市前的私人企业成为公众公司后,分散的外部投资者股权比例日益增加,原企业主或管理层股份比例则逐年显著下降,管理层与外部股东的利益冲突和代理成本增加,出现将自由现金流投资于不利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经营业绩和价值下降(Mikkelson, Partch, Shah[1997]);(2) 企业管理层为了最大化融资和上市成功,美化或高估其上市前的会计收益,使上市后的实际经营业绩难以超过上市前;(3) 企业往往选择在业绩最好的时机上市;(4) 采用Jensen[1993]关于过度投资假说的解释,即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失效,产业内各企业过度投资,形成能力严重过剩,引发价格战而导致企业经营业绩下降。由于西方金融经济学学者通常认为股票市场是有效的,因此,把企业上市前后经营业绩下降的根本原因主要归于企业内部治理和激励,而不是股票市场。

我国股票市场自90年代初期创立以来发展迅速。到目前为止,A股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随着股票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和证券投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力量日益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和研究日益重视。大多数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各地筛选的好企业,经营条件相对优越。但整体经营业绩财务指标呈现下降趋势(例如,申银万国证券(1998)研究报告[1],姚浩(1998)对沪深股票市场A股上市公司1993年至1996年净资产收益率平均统计[5]),陷入“一年红火、二年平淡、三年亏损、四年重组”的怪圈。

国内研究人员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实证分析(例如,姚浩[1998],岑成德[1999],魏刚[1999]等)具有以下特点:(1)对分析期内的上市公司收益指标进行平均,而不是同一企业上市前后较长时间的比较,即分析期内样本不一致;(2)业绩评价指标以净资产税后收益率平均值为主,不能有效衡量和比较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因为净资产收益率受上市公司负债水平和所得税率影响,平均值则深受奇异数值影响;(3)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变化原因分析以现象、实例论述和评论为主。因此,国内对企业上市前后经营业绩变化尚没有比较严谨的实证研究成果。

本文希望在研究方法、样本和指标选择等方面借鉴国际金融学术界有关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实证研究作法,克服国内目前该问题研究中的不足。本文安排如下:(1) 以1994-1996年期间上市的217家公司为样本,分析这些公司上市前1年和上市后4年内的经营业绩变化,并进行显著性检验;(2) 考察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市值、流通A股比例以及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等三项指标的高低对经营业绩影响的显著性;(3) 计算结果解释与政策建议。

二.样本、方法和指标

1.样本

1993年,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财政部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992年前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数据缺乏可比性。由于需要比较上市前1年的经营业绩财务数据,为保证企业上市前后

2Mikkelson, Partch,Shah研究的是1980-1983年上市的283家公司上市后的10年期间经营业绩变化及与

管理层股权比例变化的相关性

财务数据的可比性、足够的样本数量和分析时限,本文选取1994-1996年期间上市的217家公司(期间有222家公司上市,由于其中5家公司财务数据不全而舍弃,样本分布见表2)为样本。

表2 样本分布

注:a-600854、600866、600868,b-0600、600744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Jain和Kini[1994]的研究方法。包括:

(1)采用经营业绩会计指标的中位数值而不是平均值作为描述经营业绩的特征值,以避免个别特异数(特大或特小数)对整个样本特征值产生过大的影响。例如,在本文全部样本经营业绩数值中,第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中位数为8.47%,平均值只有0.40%。在A股上市公司亏损面不到20%的情况下,该平均值不合理。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样本中有1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为-127.08%。

(2) 将上市当年定为基年(0年),上市前1年定为-1年,上市后第1、2、3、4年分别定为1、2、

3、4年。依次将样本按-1、0、1、2、3、4年分组,求出各组样本中各项评价指标的中位数,然后对比各组中位数的大小。

(3)在经营业绩显著性检验中,假设样本独立,采用Wilcoxon成对样本带符号的秩次和显著性检验方法。

Z=σμ

-w

其中:μ=

4)1

(+

n

n

,σ=

24)1

2

)(

1

(+

+n

n

n

μ-秩次和平均数,σ 2 -秩次和方差,w-正秩次总和

3.反映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及数据选择

为了更加好地反映上市公司资产的盈利能力,剔除债务规模和所得税率不同对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影响。本文选取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来反映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利息和税前净收益(EBIT)是在所得税前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去掉各种补贴收入和营业外净收入,加回财务费用和营业税金及各种附加费,另外,选择净资产税前收益率(ROEBT)和主营业务利润率(EARN)作为辅助指标。

总资产和净资产均采用会计年末值,主营业务利润率中的利润为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三.计算及显著性检验结果

从表3可以看到,从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4年的5年期间,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净资产税前收益率(ROEBT)以及主营业务利润率(ERAN)的中位数值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和一致:上市后的经营业绩低于上市前1年,上市后呈逐年下降趋势。 表3 企业上市前后经营业绩财务指标中位数变化

[注]c -由于九州股份(0653)1999年年报推后公布,因而3年的样本数少了1家。

d -1996年上市的117家公司上市后的第4年为2000年,而我们的分析年份到1999年为止。 因此,上市后有4年业绩的只有1994-1995年的48个样本。

从显著性检验结果(表4)可看到:从企业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4年的5年中,EBIT/A 逐年下降的显著性水平达到99%;净资产税前收益率(ROEBT)逐年下降的显著性水平除第3年到第4年为95%外,其余都达到99%;主营业务利润率(EARN)逐年下降的显著性水平除第3年到第4年为90%外,其余都达到99%。

表4 经营业绩财务指标变化显著性检验

四、若干因素与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指标的相关显著性分析 1.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市值

(1)样本分组 国内研究人士通常用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来反映管理层

激励。由于不同公司股票价格差异很大,而管理层持股数量通常很少,持股数量与总股本比例不能完全反映股权激励的强弱程度。本文采用国外学者研究该问题时常用指标—公司管理层持本公司股票的流通市值Q 。以上市当年年末公司管理层持本公司股票的流通市值Q i = N i ×P i 作为分组指标(N i —公司i 上市当年年末高级管理人员持有本公司股份数量,P i —上市当年年末股票收盘价格)。

按照Q 值(万元)将216家样本公司分为各有108家公司的两个组:Q 值低的样本组Q 值分布在[0.0,60.9],中位数为26.6;Q 值高的样本组Q 值分布在[61.4,2283.4],中位数为123.8。

(2) 计算结果:上市前1年,高Q 值样本组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的中位数小于Q 值低的样本组,上市后4年均大于Q 值低的样本组。

(3) 显著性检验结果:上市前1年,两组样本的EBIT/A 差异不显著;高Q 值样本组EBIT/A 值在上市当年及上市后第1年、2年和3年显著大于Q 值低的样本组。说明管理层持股市值显著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2.流通A 股占总股本比例

(1)样本分组:假设样本公司i 在上市当年年末流通A 股数量为D i ,总股本为B i ,定义公司i

在上市当年年末流通A 股占总股本比例为K

i ,则:

K i =%100 i

i

B D 根据K 值大小将216家样本公司分成各有108家公司的两组:K 值低的样本组K 值分布在[88%,25.48%],中位数为25%;K 值高的样本组K 值分布在[25.49%,48.96%],中位数为29.72%。

(2) 计算结果:从上市前1年到上市后4年的5年中,两组样本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的中位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流通股比例高的样本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中位数每年都低于流通股比例低的样本组。

表9 按流通A 股比例分组的两组样本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中位数

(3) 显著性检验:两组样本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中位数差异在上市前1年和上市当年的显著性水平为90%;上市后1年差异的显著性水平为95%;上市后的第2年和3年差别不显著。

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1)样本分组:假设公司i在上市当年年末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αi,根据α值大小,将216家样本公司分为各有108家公司的两个组:αi值低的样本组α值分布在[6.19%,46.93%],中位数为33.18%;α值较高的样本组α值分布在[47.02%,79.60%],中位数为61.72%。

表11 按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分组的样本组α值分布

(2)计算结果:上市前1年,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样本组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EBIT/A)中位数明显高于低样本组,在上市当年和上市后第1、2、3年,两组样本基本接近。

(3) 显著性检验:在上市前1年,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的样本组EBIT/A中位数明显超过低样本组的显著性水平为99%,而在上市当年(0年)及上市后的第1、2、3年中,两组样本没有显著性差异。

六、解释与政策意义

计算结果解释

1.样本企业上市当年经营业绩财务指标显著低于上市前1年,说明企业上市时普遍存在包装上市前的帐面利润的行为。因为1993-1996年期间,股票发行有额度限制,普遍采用市盈率法定价,证监会规定发行市盈率上限为15,每股收益为上市前3年平均值。为提高发行价格、增加融资规模,企业自然有增加帐面利润的动机。而上市公司前身多为国有企业,由原国有企业分立出全部或部分优良资产而设立,形成由原企业代表国家同时在上市公司控股和在剥离后的非上市资产或企业中全资的严重关联交易格局,这与西方企业从私人企业重组为独立运作的公众公司模式不同。因此,国内上市公司更容易利用关联交易包装上市前年度的会计利润,这方面每年都发现和揭露了不少企业,审计师对上市公司盈利出具的保留意见也逐年增加。这种关联交易模式也可以解释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对企业上市前1年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水平差异影响的显著性,以及流通股比例低的样本组在上市前1年和上市当年总资产利息税前收益率高于流通股比例低的样本组的显著性。因为流通股比例低的企业往往是规模大和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高、关联交易程度高的企业。这也可以解释企业上市后,第1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低和流通股比例高低对企业上市后经营业绩差异影响的不显著。说明在目前股票市场环境下,大多数上市公司现有第1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和业绩改善的贡献递减,仅仅增加流通股规模并不能有效改善上市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

2.上市后经营业绩财务指标整体上逐年显著性下降,从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控股和关联交易结构来看,一定程度说明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经营的未上市业务的盈利能力下降,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空间递减和难以为继。而从上市公司投资经营角度看可能有两种情形:

(1)上市公司缺乏明确一致的业务发展战略,随意改变投资方向,导致经营能力和业绩下降。这是因为我国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战略选择和投资行为评价理念的属于概念或题材倾向,而不是基于公司资源和竞争能力基础上的评价,股票市场由短期投机炒作行为和力量主导。从而诱导上市公司迎合股票市场概念或题材化的评价偏好,进行所谓资本运作。例如,1999年股票市场青睐于高科技概念时,上百家上市公司纷纷参股或收购科技企业,甚至改头换面为科技名称。2000年股票市场青睐网络概念,上百家上市公司又纷纷参股网络企业。尽管1999年以来,封闭型证券投资基金规模显著增加(现有22只封闭型证券投资基金,10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资金规模近500亿人民币,占股票市场10%左右),增强了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力量,促进了上市公司研究。但这些投资基金尽管持有上市公司较大比例的股份,在公司治理方面基本上还是消极的投资者,在基金业绩每周公开净值的评价标准压力下,投资风格普遍强调积极成长概念,但投资理念、政策和评价标准并不明确。因此,并没有改变股票市场短期投机和概念化偏好的评价理念和力量的主导地位。

(2)上市公司战略明确-追求主业规模经济和竞争地位,通过加强主业投资,经营效率确实明显提高,能力扩张和销售增长同步。但由于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投资方向和竞争策略相似,导致能力过度、价格战和行业利润平均化,行业内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降。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股票市场公司控制权转移功能低效,使这类上市公司难以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实现兼并收购,

退出过度能力。家电上市公司最为典型。尽管自1993年宝安收购延中实业以来,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以及相应的资产重组事件频繁,第1大股东转让控制权的兼并收购事件近200多起,其中,控制权发生二次甚至三次以上转移有20多起,控制权市场已经形成。但主要是上市公司壳资源买卖行为,是市场方式矫正以往上市和配股行政管理模式的行为,即直接上市替代功能。并没有达到西方企业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实现获得增长机会、退出过度能力的资源配置效果(Andrade and Stafford[1999])。新的控股股东通常以自己的业务注入和替换被收购的上市公司业务,经营业绩会计指标短期得到改善,但由于买卖壳本身成为一种投资机会,降低了控股股东持续改善经营的压力,竞争能力和经营业绩没有获得实质性改善。

3.在样本企业上市前后经营业绩显著性下降趋势中,以管理层持有的流通股市值衡量的股权激励强度显著性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说明应该推行“股票期权”,使上市公司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的利益基本趋于一致。

政策意义

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体现在根据风险动态集聚和分配社会资金、提供公司投资价值评价信息以及公司控制权转移等三大具体功能的有效性上。到目前为止,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主要体现在通过少数金融工具实现企业融资功能和股票市场对信息的价格反应上。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降的原因除了西方金融经济学学者通常认为企业层次的因素外,股票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评价理念不当和控制权转移功能低效也是重要因素。

在股票市场的评价功能和公司控制权市场功能低效的环境下,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下降增加了上市公司投资价值风险和股票市场系统风险,使投资者难以通过投资组合来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控股结构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变的条件下,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改善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和业绩,除了增强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等企业层次的措施外,还需要改造股票市场投资者理念和投资力量对比结构,扭转概念化、题材化的短期投机评价理念和行为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增强股票市场评价功能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引入基于公司战略资源、竞争能力以及治理质量的投资价值评价理念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基金、公司治理导向的私募投资基金和部分开放型基金,逐渐在我国股票市场注入以公司战略资源能力和治理质量等价值驱动因素为估价指标的投资者力量。另外,有必要开展对上市公司治理、公司战略等方面的评价,并在媒体上公布结果,对上市公司产生企业价值导向的市场评价压力,促进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制定和实施价值导向的发展战略。最后,需要研究如何提高公司控制权转移功能,使上市公司能适时重组和进行具有整合效果的兼并收购,包括引入能力改善经营的战略投资者。最终达到改善经营业绩和股票市场资源配置优化的目的。

本文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小林实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李隆章《实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

[2]《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报告》1998年

[3]岑成德“对各行业上市公司的统计分析”《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4]姚浩“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析1993-1996”《证券市场导报》1998年

[5]魏刚“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第7期

[6]李磊朱武祥“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研究”2000年6月(未发表的研究报告)

[7] Andrade,Gregor and Erik Stafford,1999,"Investigating the Economic Role of Merger,"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8]Jain, Bharat A. and Omesh Kini, 1994,“The post-issu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IPO firms,”Journal of

Finance December

[9] Jensen,M. And W.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3(1976)

[10] Jensen,M. C.,1989,“Eclipse of Public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Nov.-Dec.

[11]Jensen,M.C.,1993,“The modern industry revolution,exit,and the failure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Journal of Finance 48

[12] Mikkelson,Wayne H., M.Megan Partch, and Kshitij Shah. " Ownership and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companies that go public,"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44(1997)

[13] Tim Loughran, Jay R.Ritter,1997,"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firms conducting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Journal of Finance, December 1997

通信地址:

北京清华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电话:86-10-62789695 传真:86-10-62789697

邮编:100084

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c018928631.html,

E-mail: ncer@https://www.doczj.com/doc/c018928631.html,

Adress:

National Center for Economic Rese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Tel: 86-10-62789695 Fax: 86-10-62789697

Web site: https://www.doczj.com/doc/c018928631.html,

E-mail: ncer@https://www.doczj.com/doc/c018928631.html,

上市公司分析报告

2005中国上市公司中期财务分析报告 一、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体评述 根据A股上市公司及证券交易所公开发布的数据,运用BBA禾银系统和BBA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认为2005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类公司和无2004年中期数据的新股)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负债率同步提高,偿债能力下降;成本增加超过收入的增加速度,利润率下降,虽依然增长但明显减慢;现金流量状况有所下滑,现金收入无法满足投资需要,现金及等价物有所减少。 二、A股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 1、主要分析数据 2、A股上市公司整体资产状况及变化 2005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资产比2004年中期增长15.53%,增长的这部分资产中有近2/3投入到了固定资产中,明显高于总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增长速度,与去年同期的三者齐头并进增长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结合货币资金和利润的少量增长情况,我们可看出在效益增长明显不如去年时,上市公司普遍采取加大投资力度,力争扩大生产规模的策略,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比往年的态度更加积极。 负债总额增长22.21%,仍然保持较大增长,而未分配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幅大幅下降,表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比以前困难了很多,这与钢铁、石油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背景相符合。上市公司在存货与应收账款上较好地抑制了增长幅度,尤其是应收账款仅增长5.86%,但是我们对此不能过分乐观,应当看到,这是在比以往不利的经营条件下,收入增长萎缩时应收账款增幅也跟着自然下降,并不是货款回收、控制成本等方面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而产生的效果。 总之,上市公司的总体规模依然强劲增长,但所有者权益相对增长放缓,负债比例有所提高,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比以往较好地控制成本增长,同时外部经营环境有所恶化给企业带来更大压力。 3、A股上市公司整体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及变化 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比重看,A股上市公司整体的流动负债比率为42.85%,资产负债率为54.37%。上市公司整体的资本结构位于正常水平,但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仍延续这几年稳步增长的态势,考虑到资产负债率目前尚处于较低水平,我们坚持认为这种负债的有限增长仍是健康的,是目前上市公司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必然结果。投资者在分析具体公司时,一定要关注其所在行业及产品前景,如遇行业萎缩或产品滞销,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很有可能陷入经营困境,前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反而成为扭亏转型的包袱。 未分配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分别增长15.23%和7.88%,虽仍增长,但幅度较去年下降较大。外部经营环境的恶化,要求上市公司进一步节约挖潜,过好紧日子,为迎接健康快速的经济增长做准备。 三、A股上市公司整体经营成果 1、主要分析数据与指标(具体分析数据统计见附表A) 2、利润分析 (1)、利润构成情况 2005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413.48亿元。其中,经营性利润1,367.19亿元,占利润总额96.73%,略低于去年同期的98.10%;投资收益39.17亿元,占利润总额2.77%;营业外收支业务净额-21.57亿元。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xx公司年度公司年度经营分析报告 xxxx年,我公司在分公司党委总经理室的领导下,以“严管控,防风险,抓队伍,促发展,优结构,增效益”的十八字方针为指引,很抓业务发展,和公司文化建设,公司和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公司xxxx 年度的分析报告上报: 一、业务完成情况分析: 从柱状图上分析,我公司xxxx年的各项业务指标除短险外,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为:总量全年实现xxxx万元,增幅为 18.9%,首年新单实现xxxx万元,增幅为xxxx,首年期交实现xxxx万,增幅达到xx%,趸缴业务实现xxx万,增幅达到xx%。 但是短险业务令人感到惋惜,出现了负的增长,短险全年实现xxx 万元,这是公司业务发展上的一个名显的不足,也是公司影响公司长期发展的一个短板,我公司将在今年的工作中,克服这一不足。公司短险赔款xxxx万,培付率为xxx%。 二、公司费用完成及执行情况 费用提取情况 费用支付情况 从费用提取和支付情况分析公司的经营情况,公司今年亏损xx万元,但今年公司短险仅只完成xx万元,公司提取费用为xx万余元,若公司短险多发展xxx万元,在赔付率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经营就可以实

现不亏的状态。因此公司在新的一年中要正确规划好自已的短险目标,为公司经营扭亏为盈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公司的工资性及统筹来分析,公司今年为xxxx万元。而xxxx年为xxx 万,增长了xxxx%,其中工资xxx年为xxxx万,xxxx年为xxxx万。增长了xxx%,社会统筹保险费xxxx年为xx万,xxxx年为xxx万,增长了xxx%。在公司发展的同时,让全体员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二、人力发展情况分析 公司人力去年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的态势,总人力达到xxx人,较去年增长了36%,其中个险xxx人,增长了24%,中介xxx人,增长了470%,实现了中介队伍的大发展。 在和同业队伍的比较上,我公司尽管在数量上仍占优势,但我们仍然感到压力,下同是同业人力的饼状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分析出,其它同业的发展也快,我们只有时刻保持对市场的警醒态度,敢于拼搏,千万不可麻痹大意,以老大自居,否则我们很快就会落后。 三、个险业务发展及队伍现状分析 1、业务发展月线状图 从线状图上分析个险业务的发展,表现在月发展上极不均衡,3月份,6月份的业务呈高峰状态,而4月,7月,10月份的业务发展又表现为低谷,反映出业务发展的不均衡。分析其原因在于业务的发展依赖于公司推动,团队自主发展的意愿和建立良性的业务发展循环系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2 、个险业务佣金及津贴柱状图

我国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docx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11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请求推动国有本钱和财产会聚的紧张症结范畴,加速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成股份公司,全体国有大型企业已逐渐成为公司的多元化股东结构调整,鼎力推动结构调整而国有企业的上市和全体上市。特别是上市的核心业务资产或资产品质企业的踊跃支撑《看法》,市场不停勉励国有控股公司增资,收买资产等方法,将主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可以看出,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在改善,上市国有企业的数量将不会继续增长,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上市公司一直处于重要的地位,因此,建立一个新的与绩效评价体系的公平适应机制,使公司的业绩评价体系上市进一步修改完善不可避免。在当今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主导市场的今天,其经营业绩的好坏,对国家的发展有直接影响作用。能否保证绩效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否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能否为国家监督、公众投资以及内部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取决于能否正确地选择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1.2研究意义 上市公司已日益凸显的重要性,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市场信心,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上市公司的业绩。在信息期间的提高使信息更快地流传,获得信息的人的疾速反应和适应能力比较强,对上市公司的事迹评估,好处相关者充足留意细节,敏捷做出调剂,以是市场也是绩效评估系统的指导下,以反应和增进市场的康健有序成长。在我国今朝并无构成一个完备的实践系统去对上市公司的事迹停止评估。我国当局只评估国有本钱资金的绩效环境,而由中介机构、学者和消息序言等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停止评估则,但是这些官方构造也是在国有本钱金的评估办法的基础上停止评估,有的乃至加倍简化,上市公司的实在绩效不克不及实在地展示。近几年,海内有关部门、研讨机构和专家学者们对企业事迹评估目的导向的蜕变,财政目的与非财政目的好坏的评论辩论,事迹评

(建筑公司)经营分析报告

(建筑公司)经营分析报告

2015年上半年经营分析报告 广西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0日) 一、201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一)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主营业务收入 截止第二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01.75万元,较上年同期1394.73万元,同比增减-67.69%%,完成全年经营指标的8.93%。其中: 房建工程收入55.58万元,占收入总额的13.83%; 管道工程收入81.43万元,占收入总额的20.27%; 征地工程收入或其他48.6万元,占收入总额的12.1%; 历年遗留工程11.90万元,占收入总额的2.97%; 建安劳保费204.24万元,占收入总额的50.84%; 2、利润完成情况 截止第二季度公司完成利润-52.47万元,较上年-70.04万元,减亏17.57万元。 3、运营成本完成情况 截止第二季度公司累计支出管理费用195.32万元,较上年同期180.10万元同比增加累计支出15.21万元。其中,工资支出98.71万元较上年同期91.47万元同比增长7.9%;劳动保险及公积金支出23.78万元,较上年同期29.66万元同比增长-19.82%;车辆费用支出14.93万元,较上年同期15.7万元同比

增长-4.9%;业务招待费支出1.65万元,较上年同期6.25万元同比增长-73.6%;办公费用支出43.88万元,较上年同期6.23万元同比增长604%。 (二)预算控制与财务管理情况 1、做好预算监督管理工作,对公司各部门每月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常因素,进行改进。 2、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细化资金预算安排,统筹做好收支平衡,保障资金的良性周转,加快应收账款回收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率。 3、通过与浩天实业财务部的密切协作全程监控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把好资金关。 (三)工程款回收情况 1、按工程进度申请工程款。 2、按时上报已竣工工程项目结算,及时申请结算款。 (四)内部经营管理情况 1、密切关注公开招投标项目情况,积极参加招投标。 2、公司进一步完善了预结算管理流程,把好造价结算关。 3、积极与有关公司沟通对接,签定遗留项目合同,申请工程款。 4、积极清理上年度遗留的已竣工移改项目,敦促有关部门按时提交结算资料,及时作好结算工作。 5、截止第二季度公司共参与区内19个工程项目的投标,其中中标0个,中标率0%,金额0万元。 (五)安全生产情况

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分析及若干建议

作者:陆德明上市公司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与否,对证券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上年1243家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重点是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来看,上市公司在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准则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对此加以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议。一、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总体分析(一)年度报告审计意见类型及相对比例2002年已披露年报的1243家上市公司中,财务报告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共1077家,占全部已披露年报?6.64%;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指带解释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及带解释性说明的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中的任一种,以下简称“非标意见”)的共166家,占全部已披露年报公司数量的13.36%,其中无保留带解释性说明的审计意见102家,占8.21%,保留意见46家,占3.70%,无法表示意见18家,占1.37%。(二)年度报告审计意见类型在年度间的变动分析1998年以来,年度报告被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公司数量呈上升趋势,但“非标意见”占总体的相对比例一直在下降。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非标意见”公司占全部公司的比例连续两年保持在15%以下,低于前几年的平均水平。1998年以来“非标意见”公司比例的变动情况如表1所示。表1审计意见类型在年度间的变动情况统计表┏━━━━━━━━┳━━━┳━━━━┳━━━━┳━━━━┳━━━━┓┃┃1998┃1999 ┃2000 ┃2001 ┃2002 ┃┣━━━━━━━━╋━━━╋━━━━╋━━━━╋━━━━╋━━━━┫┃标准无保留意见┃726┃797┃957┃1016┃1077┃┣━━━━━━━━╋━━━╋━━━━╋━━━━╋━━━━╋━━━━┫┃非标意见┃149┃174┃166┃157┃166┃┣━━━━━━━━╋━━━╋━━━━╋━━━━╋━━━━╋━━━━┫┃公司数量合计┃875┃971┃1123┃1173┃1243┃┣━━━━━━━━╋━━━╋━━━━╋━━━━╋━━━━╋━━━━┫┃非标比例%┃17.03┃17.92┃14.78┃13.38┃13.36┃┗━━━━━━━━┻━━━┻━━━━┻━━━━┻━━━━┻━━━━┛我们认为,影响“非标意见”比例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册会计师的意见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重视。随着注册会计师行业社会认同度的逐渐增加,上市公司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更多地采纳了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另外,监管机构对注册会计师意见的重视,客观上促使公司倾向于接受注册会计师意见。例如,2001年年底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对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特别是文件体现了尊重注册会计师专业意见的精神,直接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同上市公司股票停牌并接受调查联系起来,客观上使得上市公司管理层更加重视和配合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以前双方“各执一词”,此后公司我行我素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变;同时也给上市公司及注册会计师造成一定压力,成为“非标意见”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empirenews.page--] 第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财政部自去年年底以来,及时制定或修订了有关法规,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使注册会计师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有法可依,以往可能属于模棱两可的问题,不再成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同时,部分上市公司由于重大资产重组,财务状况和业绩有所改善,导致审计意见类型大幅改观。第三,新股发行审核方式的转变,提高了新上市公司的质量,客观上降低了“非标意见”的比例。如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2002年该所新上市公司占当年末所有上市公司比例为10.15%,而2001年这一比例为7%。新上市公司一般质量较好,财务压力较小,因此基本上没有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第四,融资审核标准的提高以及发行速度减慢,使得某些上市公司在权衡成本和效率后,选择了放弃证券市场融资的计划,从而使公司对资产和业绩刻意要求和粉饰的冲动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抑制。二、年度报告审计“非标意见”及其涉及事项(一)“非标意见”的总体特点1、解释性说明无保留意见仍然占“非标意见”的绝大部分。从2002

X公司经营分析报告

XX公司2017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及对比分析 一、总体经营情况 (一)总体情况说明 截止2017年3月31日,公司生效合同额X万元,营业收入X万元,利润总额X万元,经济增加值X万元,净资产收益率X%,总资产报酬率X%。 (二)主要经营指标与年度预算和上年同期对比情况。 截止2017年3月,虽然公司加大经营力度,但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总体收入等各项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指标见表1: 表1 金额单位:万元 二、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及成本分析。 1.业务结构分析,包括主营业务构成及毛利水平分析等。 表2 金额单位:万元

(二)管理费用分析 表4 金额单位:万元 (三)财务费用分析 财务费用由银行手续费、利息收入构成,无利息支出、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费用发生。累计发生X万元,为上年同期x万元x%. (四)利润总额分析 第二部分资产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分析 一、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表6 (一)资产规模变动情况分析 期初资产总额x万元,期末资产总额x万元。其中: 期初流动负债x万元,期末流动负债x万元。

期初所有者权益x万元,期末所有者权益x元。 (二)应收账款分析。 应收账款x万元,主要为: (三)存货分析 期初存货X万元,期末存货X万元。其中: (四)纵横向对标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年度预算的x%,比上年同期减少x%; 总资产周转率是年度预算的x%,比上年同期减少x%。 二、资产盈利能力分析 表7 虽然公司收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减少,但主营业务利润率比预算及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成本费用占收入比重较年度预算有所减少,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说明公司自身盈利能力并未降低,成本费用控制情况良好。 第三部分经营形势及业务分析 一、一季度工作重点 一季度重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巩固了和传统客户之间的关系。与传统客户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

大学毕业设计_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分析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分析 摘要 企业在成功上市前,机构及投资者需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来源于企业的业绩支撑,业绩的评价,作为企业与投资者共同关注的指标,表现出现代企业的价值所在。 科学地评价企业业绩,可以为出资人行使经营者的选择权提供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管和约束;可以为有效激励企业经营者提供可靠依据;还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债权人、企业职工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企业的经营状况,在了解完毕企业的业绩后,我们开始分析企业的经营情况,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上市是企业面临重大改革的必经之路,成功上市后,经营者最关心之点是企业的收益性、安全性、效益性及成长性。对其进行经营分析的基本方法是:首先确定分析目标,然后对报表的实际数据采用比率法计算其数值,并与过去的业绩或同行业的标准统计数值进行比较,最终判断其结论。 在结合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后,我们通过了解各种评测方法的结合来了解企业的业绩和经营状况,从而通过了报表了解了上市公司的财务及经营状况,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真实准确的企业经营情况信息,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及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业绩评价;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

Abstract A successful public offering in the former, institutions and investo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business analysis support from the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nterprises and investors as an indicator of common concer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valu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enterprise performance, the investor can exercise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operator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of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constraints; can be an effective incentive for business operators to provide reliable basis;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an also , creditors, employees and other stakeholders to provide effective information support.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nterprises. Finished in understanding the performance of enterprises, we started analyzing the operation of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listed enterprises are facing a major reform is a must, after the successful listing, the operator is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profitability of enterprises , safety, efficiency and growth. Analysis of its basic method of operation is: first of all, the goal to identify, analyze, and then the actual data on the statemen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a ratio method to calculate its value, and the past performance or with the industry standard statistical comparison of values, and ultimately to judge its conclusions. In a combination of financial indicators with non-financial indicators, we learn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methods to understand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resulting in the adoption of statements of listed companies understand the financial and operating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provide investors with a true and accurate business information for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futur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Key word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inancial indicators; non-financial indicator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 相关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都有哪些呢,不妨看看,以下是小编搜集并整理的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有关内容,希望在阅读之余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公司经营分析报告案例一、综述 XX年上半年,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经营规模持续扩大,产出和利润保持平稳增长,新媒体公司涨势强劲。截至XX年6月底,出版传媒公司拥有资产总额亿元,较期初增长%;所有者权益达到亿元,较期初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3家新媒体公司拥有资产总额亿元,较期初增长%;所有者权益亿元,较期初增长%;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涨幅均居各类型出版传媒上市公司之首。 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XX年上半年,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高于传媒娱乐行业%和印刷包装行业%的平均水平。截至XX年6月底,出版传媒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保持了较好的长期偿债能力。 报业公司传统业务持续萎缩,产出利润全面下滑。XX年上半年,6家报业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下降%;净利润亿元,同比大幅下降%。受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和新兴媒体蓬勃发展影响,全部6家公司传统报刊发行及广告业务营业收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成为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下

降的重要因素。其中,粤传媒报刊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降%,?ST生物广告、服务及发行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减少%。 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趋势日益显现。出版传媒公司大力推动融合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报告期内,有22家公司涉及数字出版等数字化业务,占出版传媒上市公司总数的2/3。5家在半年报中对数字出版等新业态业务收入进行单独体现的出版公司中,中文传媒、凤凰传媒、中南传媒、大地传媒等4家公司当期新业态业务收入整体实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中文传媒新业态板块实现收入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资产重组更趋活跃。出版传媒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工具,积极开展跨行业、跨媒体资产重组,整合优质资产,优化现有业务布局,努力开拓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大数据等新业态,深化产业融合。报告期内,皖新传媒、中文在线等16家公司完成或正在筹划资产重组,接近出版传媒上市公司的半数,涉及重组资金规模超过300亿元。其中,皖新传媒20亿元非公开发行,投资在线教育及智慧书城项目。中文在线20亿元非公开发行,用于基于IP的泛娱乐数字内容生态系统建设项目、在线教育平台及资源建设项目。康得新48亿元非公开发行,投资高分子膜材料及裸眼3D项目。浙报传媒募资20亿元,投资互联网数据中心及云计算平台项目。

(建筑公司)经营分析报告

2015年上半年经营分析报告 广西X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7月10日) 一、201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一)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主营业务收入 截止第二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01.75万元,较上年同期1394.73万元,同比增减-67.69%%,完成全年经营指标的8.93%。其中: 房建工程收入55.58万元,占收入总额的13.83%; 管道工程收入81.43万元,占收入总额的20.27%; 征地工程收入或其他48.6万元,占收入总额的12.1%; 历年遗留工程11.90万元,占收入总额的2.97%; 建安劳保费204.24万元,占收入总额的50.84%; 2、利润完成情况 截止第二季度公司完成利润-52.47万元,较上年-70.04万元,减亏17.57万元。 3、运营成本完成情况 截止第二季度公司累计支出管理费用195.32万元,较上年同期180.10万元同比增加累计支出15.21万元。其中,工资支出98.71万元较上年同期91.47万元同比增长7.9%;劳动保险及公积金支出23.78万元,较上年同期29.66万元同比增长-19.82%;车辆费用支出14.93万元,较上年同期15.7万元同比

增长-4.9%;业务招待费支出1.65万元,较上年同期6.25万元同比增长-73.6%;办公费用支出43.88万元,较上年同期6.23万元同比增长604%。 (二)预算控制与财务管理情况 1、做好预算监督管理工作,对公司各部门每月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异常因素,进行改进。 2、做好资金管理工作,细化资金预算安排,统筹做好收支平衡,保障资金的良性周转,加快应收账款回收工作,提高资金使用率。 3、通过与浩天实业财务部的密切协作全程监控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把好资金关。 (三)工程款回收情况 1、按工程进度申请工程款。 2、按时上报已竣工工程项目结算,及时申请结算款。 (四)内部经营管理情况 1、密切关注公开招投标项目情况,积极参加招投标。 2、公司进一步完善了预结算管理流程,把好造价结算关。 3、积极与有关公司沟通对接,签定遗留项目合同,申请工程款。 4、积极清理上年度遗留的已竣工移改项目,敦促有关部门按时提交结算资料,及时作好结算工作。 5、截止第二季度公司共参与区内19个工程项目的投标,其中中标0个,中标率0%,金额0万元。 (五)安全生产情况

上市公司分析报告——凤凰光学

上市公司分析报告——凤凰光学(600071) 一、基本分析 1.企业概况: 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4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光学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光学行业中最大型的光学仪器生产企业。主要生产光学元件、显微镜、照相机、光学设备、影视机械等系列产品,具有雄厚的光学加工、精密注塑、模具制造、表面装饰等科研和生产加工能力。凤凰牌照相机被评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凤凰显微镜通过了国际CE认证、CMD认证和ROSH认证。具有独立核算的进出口自营权,国际营销网络辐射至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美国、西欧设立了贸易分公司。 在世界制造业转向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凤凰光学积极融入世界经济的产业链,实施“大光学”战略,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合资中发展凤凰产业、壮大凤凰产业,成为世界经济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光学战略的推进,凤凰光学集团已形成以上饶为大后方,东联长三角——上海,南接珠三角——中山,三地互为倚角的生产布局。2008年,光学镜片实现月产1800万片的产能,光学镜头月产500万只,进入世界同行前三强,成为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首选供应商。 2.企业实力: 公司是老牌军工企业,前身是江西光学仪器总厂,以生产军用望远镜著名,专业生产各类高清晰度的镜头,以及光学仪器精密的结构件,公司目前进入了数字相机镜片镜头、手机镜头、扫描仪镜头、显微镜、复印机镜头、车载镜头、安防监视器材镜头的生产制造领域,是国内最大型的综合性光学仪器生产企业。近年来,光学行业由传统意义的光学仪器产品逐渐向新的应用领域迅速发展,光学与电子科学的不断融合。其控股公司正打造以数码科技为主的江西基地、以激光技术和生物医学光电子为主的上海基地、以生产光学镜头为主的沿海光学加工产业基地,已形成江西上饶、上海嘉定、广东中山三个大型光学加工基地,光学镜片每月产能1600万片,光学镜头每月产能500万只,产量位居国内第一,公司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强、世界第一流”的光学企业。

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报告(1)

2003年一季度经营情况分析报告 新奥燃气控股有限公司 2003年4月

前言 03年度一季度已经匆匆过去。继02年度成功的市场开拓之后,控股公司有28个成员企业投入运作,从而使新奥燃气的覆盖人口从02年度的685万人迅速地增大到935万人。市场的扩展也使控股公司的经营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71.27%,达到11745.25万元,首次实现了季度收入过亿元。民用户的市场发展量和安装量、工商户的发展量和安装量比去年同期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季度,控股公司成功的完成了部分A类物资的招标采购,实现了物资采购的质的飞跃并有效的降低了物资采购的成本;针对公司规模的迅速扩张,成立控股公司的安全管理委员会和安全管理办公室,为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打下了基础;工程管理迅速的开展了对成员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流程支持,有效的支撑了企业的场站建设和基建工程建设。 也应该看到,随着新公司的增加,市场容量的迅速增大,销售收入并未实现同比的增长。老公司市场容量的日益减少、新公司市场培育尚未完成,给控股公司业绩的迅速提升带来巨大的压力。同口径相比,虽然老公司的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14%,但新公司的市场增量依旧给控股公司一季度完成情况的差距。一季度,控股公司销售收入仅完成季度计划的82.69%,完成年度计划的11.51%。总体经营情况依旧没有摆脱严峻的形势,这就要求控股公司努力探求迅速提升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寻找降低成本、提升业绩的有效手段,给投资者以信心。

一、总体经营情况 一季度,控股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11745.25万元,虽比去年同期增长71.27%,但仅完成年度计划的11.51%,年度计划完成比比去年同期下降2.59个百分点;实现回款12456.4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8.5%,回款率为106.06%。 经营收入与回款状况见附表一:03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在销售收入的排名中,廊坊燃气、淮安燃气和蚌埠燃气分别以2603.71万元、1948.69万元和1715.91万元位居前三位,新乡燃气以1247.64万元位居第四。 在生产情况中,民用户发展完成34679户,完成季度计划的96.02%,完成年度计划的14.45%,比去年同期增长132.15%;在与去年同期老公司的数据对比分析中,今年老公司完成发展18019户,比去年同期的17073户增长了5.54%,显示出老公司的市场发展情况基本稳定;去年下半年度及今年成立的新公司的市场发展尽管也完成了16660户,但未能显现出市场发展的强劲势头来。工商业户发展完成19992.63方/日,完成年度计划的15.38%,完成季度计划的160.27%,比去年同期增长336.29%。 一季度,民用户安装完成10758户,虽比去年同期增长94.43%,但仅完成季度计划的73.36%,完成年度计划的5.57%;在与去年同期老公司的数据对比分析中,今年老公司完成安装仅完成4671户,比去年同期的5669户降低了17.6%,依旧显示出老公司注重房地产开发商的发展,对老户的开发仍然缺乏有效措施;工商业户安装完成7964.66方/日,完成季度计划的94.81%,完成年度计划的4.42%,完成量虽比去年同期增长65.22%,但年度完成率比去年同期下

基于投资者视角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

基于投资者视角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本文是基于投资者视角构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模型,并探索其应用。本论文中的投资者是指狭义的概念,即中小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在现时期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视角研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不仅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业绩已成为证券投资者、政府管理部门、证券分析人士与基金经理共同关注的问题。 如何科学合理评价上市公司业绩已成为当前投资理论中的重要问题。目前关于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理论模型非常多,如主成份评价模型(潘琰等,2000);因子分析模型(冯根福等,2001);突变级数法(朱顺泉,2002);模糊评价模型(吴润衡等,2004);复相关系数法(梅国平,2004)等。如果对这些理论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多业绩评价理论模型的可操作性不强;第二,大多数业绩评价理论模型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考证。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够指导投资者合理进行上市公司业绩评价的理论模型是十分重要而且迫切的任务。 站在中小投资者角度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简言之其实践意义就在于一方面能够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其投资热情,以保证资本市场资金充足;另一方面,使上市公司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强化其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观念,以便长期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股市中的中小投资者具有以下特点:数量庞大,影响能力较强;投资独立性、分散性强;整体素质偏低,投机行为严重;入市的资金少,信息来源渠道不灵通等。再加上上市公司的信息来源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相对有限(只能通过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获得),而且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虚假成分;另外大多中小投资者不具备专业财务知识,利用科学的信息分析结果支持决策的能力有限。因此数量上最为广大的中小投资者却往往是投资者中最为弱势的群体,其合法权益很难真正得到保护。 基于这样的需求,我国实务界近年来也陆续开发了一些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具有代表性的包括诚信证券评价体系、《上市公司》评价体系、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上海证券报》评价体系、《中国证券报》与上海亚商咨询公司评价体系、《新财富》评价模型等。这些众多的业绩评价实务方法都具有一定的

上市公司价值分析报告的写作框架.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参考框架 一、公司背景及简介 1、成立时间、创立者、性质、主营业务、所属行业、注册地; 2、所有权结构、公司结构、主管单位; 3、公司重大事件(如重组、并购、业务转型等)。 二、公司所属行业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 ①该行业中厂商的大致数目及分布; ②产业集中度:该行业中前几位的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的具体数据(一般衡量指标为四厂商集中度或八厂商集中度); ③进入壁垒和退出成本:具体需要何种条件才能进入,如资金量、技术要求、人力成本、国家相关政策等,以及厂商退出该行业需花费的成本和转型成本等。 2、产业增长趋势: ①年增长率(销售收入、利润)、市场总容量等的历史数据; ②依据上述历史数据,及科技与市场发展的可能性,预测该行业未来的增长趋势; ③分析影响增长的原因:探讨技术、资金、人力成本、技术进步等因素是如何影响行业增长的,并比较各自的影响力。(应提供有关专家意见)。 3、产业竞争分析: ①行业内的竞争概况和竞争方式; ②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行业对该行业的影响、各自的优劣势、未来趋势; ③影响该行业上升或者衰落的因素分析; ④分析加入WTO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及新条件下其优劣势所在。 4、相关产业分析: ①列出上下游行业的具体情况、与该行业的依赖情况、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如可能,应作产业相关度分析; ②列出上下游行业的主要厂商及其简要情况。

5、劳动力需求分析: ①该行业对人才的主要要求,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情况; 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6、政府影响力分析: ①分析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起的作用(政府的引导倾向、各种优惠措施等); ②其它相关政策的影响:如环保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等。 三、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1、股权结构分析:列出持股10%(必要时列出10%)以上的股东,有可能应找到最终持有人; 2、是否存在影响公司的少数股东,如存在分析该股东的最终持有人等情况,及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历史; 3、“三会”的运行情况:如股东大会的参加情况、对议案的表决情况、董事会董事的出席情况、表决情况、监事会的工作情况及其效率; 4、经理层状况:总经理的权限等; 5、组织结构分析:公司的组织结构模式、管理方式、效率等; 6、主要股东、董事、管理人员的背景、业绩、声誉等; 7、重点分析公司第一把手的情况(教育背景、经营业绩、任职期限、政府背景)其在公司中的作用; 8、分析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总体情况,如素质、背景、对公司管理理念的理解、忠诚度等。 四、主营业务分析 1、主导产品 ①名称、价格、质量、产品生命周期、公司规模、特许经营、科技含量、占有率、专利、商标、发展战略、市场定位、消费群等; ②生产周期、库存量、周转率等; ③销售方式; ④设计能力、年产能力、实际生产量; ⑤广告投入数量及方式;

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二、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治理不完善、股权割裂、法制不健全等原因,上市公司出于市场融资、配合二级市场炒作、避免亏损、管理层骗取激励基金及政治追求等特别目的,人为进行盈余操纵,甚至财务欺诈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不能仅仅从实现利润情况评价上市公司的业绩,我们认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应包括财务效益、资产质量、偿债风险、发展能力及市场表现等五个方面,对于每一方面,我们设置了若干财务指标反映其真实情况,具体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两个层次。只有五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 (一)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是选定的指标应具有较强的横向、纵向可比性,尽可能排除异常事项的影响,如果不能完全剔除这些因素的干扰,则通过调整相关指标的权数以降低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二是各项指标的设立在整体均衡的基础上应突出相互的制衡性,整个指标体系要具备“此消彼长”的内在机制,提高操控评分结果的难度;三是指标体系的确定要充分考虑上市公司特点,而且所有财务指标的计算、取值只局限在上市公司公告的数据资料内,不尝试获得每家上市公司进一步的内部消息资料,即在现行法规框架下,通过对部分必要信息的分析判断取得尽可能公平合理的评价结果。 (二)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特点 第一,突出股东回报,企业的根本属性就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本评价体系已投入产出为核心,从股东价值和企业价值两个角度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主要采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两个财务指标来体现,占35%的权重,核心是突出股东回报,体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剔除了企业盈利的偶然因素,反映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反映企业占用总资产创造的总价值,包括对股东的回报和对债权人的回报。当然,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还有很多,我们重点从经营活动创造的利润、盈利是否有现金保障、投入资本获得的收益等多角度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修正,目的是更加全面、完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关注公司成长。上市公司的发展不仅需要短期盈利,更需要长期持久的健康发展,本体系从规模增长的角度反映企业的成长性,采用的主要指标是销售增长率和资本扩张率,权重占20%。销售增长反映企业的市场占有和业务发展状况,资本扩张反映企业的盈利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状况。同时,还采用三年营业收入增长、总资产增长、营业利润增长和盈余保留等项指标对成长性进行修正。 第三,体现资产质量。企业资产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资产质量的高低间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本体系从资产效率的角度反映资产运营水平,采用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权重占15%。总资产周转率反应总资产创造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体现总资产的运营效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运营效率。同时,还采用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和存货周转速度进行修正。 第四,反映债务风险。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要防范债务风险,防止出现债务危机,要做到收益和风险的平衡。本体系从负债和流动性角度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采用的主要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权重占15%。资产负债率是国际通行反映企业债务水平的指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总结归纳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总结归纳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姓名:赵俊豪所在学院:海洋科学学院 专业:海洋技术(测绘方向) 1班学号:1026228 手机:电子邮件: 撰写时间:2011年05月14日 青岛啤酒经营业绩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吸引和连接 着融资者、投资者和管理者,价值投资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认可。如何在未来 的投资过程中选择一家好的企业进行投资,企业的股票价值如何评估,这是价值 型投资者所要关心的问题。本文选取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分析对象,运用 在上课期间所学的知识对其内在价值进行研究和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可谓是一个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行业,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啤酒酿造业在中国迅速崛起,资本并购在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纵观中国百年啤酒行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自身积累期、大量进入期、快速上升期起与趋向成熟期,目前应该属于趋向成熟期。基于以下几个因素,本文倾向认为中国啤酒行业正进入利润提升的时期,未来一段时间在平稳的行业需求增长背景下,将涌现出盈利能力与资本回报率快速提升的龙头企业.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历史 2002 年,中国啤酒产量首次超过美国并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中国啤酒产量逐年增长,2009年产量已高达4400万千升,高出排名第二的美国近50%。但中国啤酒行业已由快速增长期趋向成熟期, 啤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速从2004 年开始踏入2 位数增长,一直延续到2008 年仍旧高达%的 增长,直到09年才降至%。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竞争升级和大规模兼并重组成为主要焦点,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攀升。中 国啤酒行业前三青岛、燕京、华润引领的全国圈地运动,更是不断改变着我国啤酒工业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