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天然祖母绿的处理方法及对其的影响

对天然祖母绿的处理方法及对其的影响

对天然祖母绿的处理方法及对其的影响
对天然祖母绿的处理方法及对其的影响

大田山边宝石:https://www.doczj.com/doc/cf9794245.html, 对天然祖母绿的处理方法及对其的影响

与钻石和红、蓝宝石相比,祖母绿的优化处理品相对简单,迄今它没有采用热处理和辐射处理的品种。但祖母绿由于多裂纹,有碍它的外观,因此,人们广泛采取油浸处理的方法,让油渗入裂隙,以达到部分地掩盖裂隙的目的。有的更在浸油中加入绿色,使浸油不仅能掩盖裂隙,而且还达到为宝石增色的目的。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鉴于浸油处理是祖母绿惯用的传统手法,已被业内人士广为接受。因此,把浸无色油的处理法列为“优化”,若在浸油中加色则被视为是“处理”。也就是说前者可以等同于天然祖母绿出售和使用,并无须声明;后者则人秋经过处理的天然宝石来使用,在出售时必须声明为“处理”,否则应被视为是商业欺诈。

鉴别浸油处理祖母绿,一是注意其包装纸上有无油析出留下的油渍;地理观察这种宝石受热时有无“出汗…现象(油受热膨胀析出);三是在显微镜下观察裂纹处有无橘色彩光,这是油产生的反射光互相干涉的结果。若为有色油,则可见绿色油呈丝网状沿裂纹分布。

应该指出,经浸油处理的宝石,初时在浸油的作用下,宝石中的裂纹会较难发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因镶嵌时的烘烤,浸油逐渐干涸,裂纹会重新变得明显起来;有的甚至因浸油干涸时留下有色的残渣,而使裂纹变得比不浸油时还要清晰得多。

除浸油处理外,也见有用树脂类有机物代替油进行裂隙充填处理的。其效果与浸油相似,且不会“发汗”,不会干涸。但在显微镜下它也会出现彩色的干涉光;一些充填物较厚处,

大田山边宝石:https://www.doczj.com/doc/cf9794245.html, 还可能见有树脂类有机物的流动痕迹或留有未充满的气泡,甚至有的充填区会呈云雾状,可资鉴别。

祖母绿还见有底衬处理,即在浅色绿柱石戒面底部衬上一层绿色的薄膜或绿色的锡箔,然后采用闷镶的方法把底部封死,使检测时不易发现。但这种“祖母绿”一般没有或只有极弱的二色性(因原石本身色很浅,底衬的颜色不会在二色性上反映出来)。此外,它还会因贫铬而在分光光谱上表现出与真正祖母绿不同的特征。

祖母绿的人工合成品出现于1940年,由查塔姆公司率先推出。早在1930年,15岁小查不用助熔剂法制造出小于1MMX1MM的祖母绿小晶体。后来经过10年的努力,他终于制成了可用于磨制戒面的大颗粒晶体。目前,采用此法生产合成祖母绿的还有法国的吉尔森公司,俄罗斯的一些机构,以及我国北京地质科学院等梦见。按现有的技术已能生产出大于1000克拉的大晶体。

1960年,人工合成祖母绿的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用水热法合成的更逼真于天然祖母绿的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目前,采用此法生产合成家主母绿有包括我国桂林宝石研究所在内的多家公司和机构。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合成祖母绿都有以下几个牲:(1)内部相对洁净,一般没有矿物包体;(2)包含有种晶;(3)折射率,重折率,还有密度均比平绿偏低;(4)紫外荧光大多较强等等。当然,这些特征是一般而言的,若具体到某一颗单独毒绿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实际上合成祖母绿的鉴别不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必须慎重对待。

合成祖母绿中还有一种被称为“菜切利特纳祖母绿”的品种。这种祖母绿是利用增生法生产的。即用一颗浅色绿柱石戒面为核,然后用水热法在其表面生长一层祖绿而成。这各皮之不存刺目于其主体是天然绿柱石,所以看上去会具有很多天然宝石的特征,但它的表面常可观察到许多纵横交错的裂纹,还常见有平行台面的色带可资鉴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