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1.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

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

2.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

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的养分全部归还给土壤。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

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4.拮抗作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5.协助作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6.“维茨效应”:Ca2+有稳定细胞膜结构的功能,因而有助于质膜的选择性吸收

7.磷酸退化作用: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磷酸钙还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

铁、硫酸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的作用

钾的晶格固定:干湿交替情况下,吸附在颗粒表面的交替性钾能进入2:1型粘土矿物晶片层进而被固定

8.根际: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

土区

9.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10.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的过程

11.激发效应:投入新鲜有机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使

分解速率增加的称正激发效应;降低的称负激发效应。

12.有机肥料:定义:有机肥料是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及

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肥料之统称。来源:人畜粪尿、作物秸秆、绿肥、泥炭、城市废弃物等

13.肥料:凡能直接或间接补充环境养分供应不足的任何物质

14.复合肥料:通过化学作用或氨化造粒过程制成的,有明显的化学反应。品种:磷酸铵、

硝酸钾、磷酸钾。特点:质稳定,但其中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固定

15.必需营养元素判断依据:必要性,直接性,不可替代性

施肥技术的过程:肥料种类的确定、施肥量的确定、施肥时间的确定、施肥方法的确定

16.确定必需元素的三个标准:

①如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生活史。

②必需营养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他元素代替。

③必需营养元素直接参与植物代谢作用.

17.化学有效养分包括:可溶性离子态与简单分子态养分;易分解态交换吸附态养分;某些

气态养分

18.土壤的生物有效养分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养分形态上,以离子态为主的矿质养分;在

养分空间位置上,是处于植物根际或生长期内能迁移到根际的养分

19.氮的营养功能:蛋白质的重要组成;核酸与核蛋白的成分;叶绿素的组成元素;作物体

内许多酶的成分;维生素的成分;植物激素的成分;生物碱的成分。

20.磷的生理功能:磷参与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参与植物体内许多代谢过程;

增强植物抗逆性;影响植物的产量与质量。

21.钾的生理功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二氧化碳同化率;促进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促进

蛋白质合成;参与细胞渗透调节作用;调控气孔运动;激活酶的活性;促进有机酸代谢;

增强植物抗逆性

22.硼的营养功能:促进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参与半纤维素和细胞壁物质合成;

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生殖器官建成和发育;调节酚的代谢和木质化作用;提高豆科作物根瘤的固氮作用

23.铁的营养功能:叶绿素合成所必需;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参与植物呼吸

作用;

24.镁的营养功能:叶绿素合成及光合作用;蛋白质合成;酶的活化

25.钙的生理功能

①稳定细胞膜

②稳固细胞壁

③促进细胞伸长和根系生长

④参与第二信使传递

⑤起渗透作用

⑥起酶促作用

26.硅的生理功能:

①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②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

③提高植物抗逆性

④与其他养分的相互作用

27.肥料的功能:能促进和改善土壤-植物-动物系统中营养元素的平衡,交换与循环;提高

土壤肥力使土壤这一非再生资源得到永续使用,以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所需要的各种产品与数量;使作物生长茂盛,提高地面覆盖率,减少或防止土壤侵蚀,维护地标水域、水体的洁净不受污染;改善农副产品质量,维护人体健康

28.必需元素的功能:是构成机体的主要成分;是酶促反应过程中原子团的必须元素;形成

连接大分子的酯键;参与能量转化和储存;稳定细胞壁和生物膜构型;组成酶辅基;组成电子转移系统

29.营养元素典型的缺素症状和部位

氮——1、生长势差,全株黄化,叶片呈淡绿 2、老叶变黄,干枯及脱落

磷——1、叶片暗绿色 2、下部叶片后期出现红色斑点或紫色斑点,并坏疽

钾——1、老叶生斑点(白色或黄色) 2、斑点后期呈现坏疽

钙——1、新叶叶缘波浪状 2、新叶叶缘变红黄

镁——1、老叶黄化,初期由叶肉细胞变黄,叶缘仍保持绿色 2、严重时黄化部位转坏疽,落叶

硫——1、新叶呈淡黄色,叶型不变 2、全柱变黄

铁——1、幼叶黄化,老叶绿色 2、叶片淡黄,不出现坏疽或坏死

硼——1、新叶枯萎并陆续生长新芽又枯萎 2、节间缩短,叶柄表皮有横裂纹 3、表皮龟裂呈横纹 4、维管束曲摺或橫断裂

锌——1、小叶,嵌纹或脉缘 2、根生长不良 3、叶片黄化,坏疽

30.影响根外营养的原因:矿质养分的种类;矿质养分的浓度;叶片对养分的吸附能力;植

物的叶片类型及温度

31.根外营养的优缺点?

优点:直接供给植物养分,可防止养分在植物中的固定和转化、根外营养吸收快,能及时满足植物需求、叶部营养直接影响作物体的代谢、经济有效

缺点:肥效短暂、进入植株营养元素数量少、只起补充和调节作用

植物根细胞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机制及特点:

被动吸收:离子态养分可由截获、扩散或集流先进入根中的自由空间。特点:不消耗代谢能,对离子无选择性,不要载体

主动吸收,特点:消耗代谢能,对吸收离子是有选择性,要载体

32.复混肥料的特点:优点: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养分种类多,理化性状好、贮运省费,

施用省工缺点:复混肥料养分比例固定,难以满足不同施肥技术的要求。

33.影响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土壤pH;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有机质;

施肥状况

34.目前施用固态微肥存在的问题:在土壤中分散不均匀;.易造成土壤污染;土壤影响固

35.土壤养分向根部迁移的方式:

截获: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

质流:是指由于水分吸收形成的水流而引起养分离子向根表迁移的过程。

迁移的离子:硝酸盐

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呈正相关与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扩散: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对养分离子的吸收,导致根表离子浓度下降,从而形成土体-根表之间的浓度梯度,使养分离子从浓度高的土体向浓度低的根表迁移的过程。

影响因素:土壤水分含量;养分离子的扩散系数:NO3->K+>H2PO4- ;土壤质地;土壤温度

迁移离子:钾离子:磷酸根

36.影响养分迁移的因素:土壤湿度;养分的吸附和固定;施肥

37.根际养分吸收的特点:

④根际养分浓度的分布与土体比较会出现的3种情况:累积、亏损、持平。

⑤根际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高:根系分泌的有机酸等物质可增加难溶性物质的溶解

度。

⑥根际有较多的能源物质,使根际微生物活性强,有利于难溶性养分的释放。

38.影响根际养分浓度因素:营养元素种类;土壤缓冲性;植物营养特性

39.根际PH变化原因:根际呼吸作用和根际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根尖细胞

伸长分泌的质子和有机酸;根系吸收的阴阳离子不平衡

40.影响根际PH变化的因素:氮素形态;共生固氮作用;养分胁迫;植物的遗传特性;根

际微生物

41.根分泌物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增加土粒与根系的接触度;对难溶性养分的活化

作用;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改善根际养分的缓冲性能

42.根际微生物对他人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改变根系形态,增加养分吸收面积;活化与竞

争根际养分;改变氧化还原条件;菌根与土壤养分有效性;

43.根系细胞吸收养分途径:简单扩散;离子通道运输;载体运输;离子泵运输

外界环境PH、光照、温度如何影响植物吸收营养:

光照:蒸腾作用、光合作用、酶的诱导和代谢途径上需光照、硝酸还原酶需要光照的激活PH:PH能影响根细胞表面的带点性,原生质膜的通透性、PH能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土壤反应直接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因而影响影响土壤中有效养分的多寡

温度:在适温范围内,温度增加,呼吸作用加强,植物吸收养分能力加强、低温时,呼吸作用下降,而高温引起酶失活,影响养分吸收、低温影响阴离子吸收比阳离子明显,消弱主动运输、温度不足,影响氧化磷酸化作用,能量减少,也影响养分吸收

44.举例说明营养元素再利用再分配能力与缺素症状的关系:

Ca在植物中的移动性很小,大部分形成果胶酸,Ca被固定,再分配再利用能力差,缺Ca

首先表现在新叶,老叶含Ca量高、Mg在植物中移动性很大,当缺Mg时先表现在老叶上,缺Mg,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受阻,老叶绿色退去,所以Mg的再利用再分配能力强45.通气性根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具体原因:

土壤通气状况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①根系的呼吸作用

②有毒物质的产生

③土壤养分的形态和有效性

良好的通气环境,能使根部供氧状况良好,并能使呼吸产生的CO2从根际散失。这一过程对根系正常发育、根的有氧代谢以及离子的吸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6.养分在木质部运输特点

驱动力是根压和蒸腾作用;移动是单向,从根部向上;移动在死细胞导管中进行;移动以质流为主

47.养分在韧皮部运输特点

养分在活细胞内双向运输;

以下行为主,受蒸腾作用的影响较小。

48.养分如何在韧皮部和木质部间转移

韧皮部经过顺浓度梯度的渗漏作用进入木质部,木质部经过逆浓度梯度的转移细胞进入韧皮部

49.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吸收、同化、运输和贮存方面各有什么异同?

吸收: 铵态氮为被动扩散; 硝态氮为主动吸收

同化: 铵态氮直接同化; 硝态氮先还原后同化

运输: 铵态氮基本不进行长距离运输; 硝态氮在木质部运输

贮存: 铵态氮不能累积,以酰胺形态贮存; 硝态氮可累积贮存

铵态氮是阳离子为还原态氮源;硝态氮是阴离子为氧化态氮源

50.植物高效吸收养分的表现:

①理想的根系形态,合理的根系分布

②对低浓度养分有较高的专一性吸收速率

③胁迫时根际有强烈的适应性反应

④体内运输和再利用能力强

⑤利用率高或代谢需求量低

51.影响养分吸收因素:介质中的养分浓度;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通气状况;土壤

PH;养分离子的理化性质;根的代谢活性;苗龄及生育阶段的不同要求

52.矿质养分循环的意义:为根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为地上部分生长旺盛部位提供养分;

维持植物体内阴阳离子平衡;为木质部和韧皮部提供驱动力;向根系传递地上部分对养分需求的信息并调节根系对植物养分吸收速率

53.酸性土壤上植物生长不良的原因:氢离子毒害;铝的毒害;锰的毒害;缺乏有效养

54.植物缺铁的机制:

(1)双子叶和非禾本科植物缺铁时,原生质膜上可诱导产生还原酶,并提高其活性;此时受酶控制的质子(H+)向膜外泵出H+,使根际值降低,以提高铁的有效性;而且在根表皮中形成有助于运输的转移细胞

(2)禾本科植物在缺铁条件下,大量分泌铁载体,它对铁有活化作用,因而通常禾本科植物很少出现缺铁症。

硼的主要生理功能:促进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促进细胞伸长和细胞分裂;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参与半纤维素和细胞壁物质的合成;调节酚的代谢和木质化作用;提高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

专一性运载蛋白的作用下,Fe3+和植物高铁载体的复合体进入细胞内。

55.碱性土壤上植物的缺磷机理及适应机理:石灰性土壤对磷有强烈的固定作用,因而土

壤溶液中的磷浓度很低,且移动性很小。磷的移动性与土壤含水量有密切关系。而石灰性土壤处于降水较少的干旱及半干旱区,磷向根表的扩散和根系的生长都因土壤含水量偏低而削弱。

适应机理:吸收率高;良好的根系形态特征;菌根真菌侵染;酸化根际土壤;根系分泌物的活化作用;根际磷酸酶活性提高;磷的利用率高

56.植物为什么容易吸收尿素(尿素适应做基肥和追肥的原因):

1.分子体积小,易透过细胞膜;

2.呈中性、电离度小,不易引起细胞质壁分离;

3.进入细胞后很快参与同化作用,肥效快;

4.对大多数作物以0.5%~~1%的浓度喷施为宜,早、晚喷施效果较好。

57.氮在土壤中损失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合理施用氮肥)

1)主要损失途径是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

2)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是: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氮肥,根据土壤的供氮能力,在含氮量高的土壤少施用氮肥,质地粗的土壤要少量多次施用,减少氮的损失;根据作物营养特性和肥料性质合理分配氮肥,需氮量大得多分配,铵态氮在碱性土壤上要深施覆土,增加土壤对铵的吸附,减少氨的挥发和硝化作用,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脱氮,硝态氮不是宜在水田施用,淹水条件易引起反硝化脱氮;氮肥与有机肥及磷钾肥配合施用,养分供应均衡,提高氮肥利用率;施用缓效氮肥,使氮缓慢释放,在土壤中保持较长时间,提高氮肥利用率

58.磷肥在提高作物抗逆性方面的主要功能

1)抗旱性:提高原生质胶体的水合度,增加其弹性和粘性,增强对局部脱水的抗

性,同时磷能促进根系发育,可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提高抗旱性;

2)抗寒性:增加体内可溶性糖和磷脂的含量,使冰点下降,增强细胞对温度变化

的适应性,提高作物的抗寒性

3)抗盐碱性:H2PO42-和HPO4-转化,增强作物对外界酸碱反应的适应能力,提

高抗盐碱能力

59.肥料三要素:氮、磷、钾

60.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和利用:短距离运输:表皮皮层中柱(截面运输过程)

长距离运输:周身维管系统(木质部运输、韧皮部运输)

61.施肥量确定依据:计划产量的养分需求总含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的养分含

62.磷素为什么能促进光合作用和同化物合成和运转:

磷参与光合作用各阶段的物质转化、磷参与叶绿体中三碳糖的运转、磷参与蔗糖在筛管中的运输

土壤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化学固定、生物固定、吸附固定、移动性慢

复合肥的原则:混合后物理现状不能改变、混合时肥料养分不能损失和退化、肥料在运输和机施过程不发生分离、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功效

施肥技术的过程:肥料种类的确定、施肥量的确定、施肥时间的确定、施肥方法的确定

63.磷肥种类: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使用量最多)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二位,

溶于柠檬酸)难溶性磷肥(磷矿粉,有的地区使用)新型磷肥(聚磷酸和聚磷酸铵

64.氮肥的种类:硝态氮肥、铵态氮肥、尿素、缓释/控释氮肥

65.钾肥的种类:氯化钾、硫酸钾、窑灰钾肥、草木灰

66.影响植物吸收磷素的因素有哪些:

a.收根系特性

b.土壤条件

a.喜磷植物、根发达或根毛多,有苗根的作用吸收磷多、幼苗期对磷有迫切需求

b.PH,大多植物对土壤PH在:5.5-----7.2、通气状况,影响主动吸收,消耗能量、温度

质地土壤离子

石灰的作用:供给植物钙素营养、中和土壤酸性,消除活性铝的毒害、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物理现状、改善作物品质,减少病害

矿质元素营养的诊断方法:外形诊断、根外喷施诊断、化学诊断

土壤施用微肥会出现的问题:分布不均匀、用量大,肥效低、污染大

67.磷肥的合理施用:土壤类型、土壤样品分析结果确定土壤施磷量;根据磷肥的特性及作

物的需磷特性(块根、瓜类等作物需磷较多,应注意多施;另一方面应结合作物的轮作制合理分配磷肥,如小麦-豆类、棉花、绿肥轮作,可把磷肥重点施在豆类、棉花、绿肥作物上;若是小麦-玉米轮作,磷肥应重点施在小麦上,玉米利用其后效。);合理施用磷肥;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集中、分层施用;适量施用;氮、磷配合施用68.钾肥的合理施用:钾肥应该严重缺乏钾的土壤上和对钾肥要求多氮吸收能力弱的植物;

钾肥一般做基肥;应在氮、磷基础上施用钾肥

69.氮肥的合理施用:测定土壤的供氮能力;开展推荐施氮量;重视平衡氮肥;坚持合理的

施氮技术;坚持深施覆土;避免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采用合理的水肥综合管理;氮素化肥中加入增效剂;

70.有机肥料优点及缺点:养分齐全,浓度低;肥效持久,但是肥劲小而缓慢;富含有机质和

腐殖质,有培肥改土作用;对重金属有吸附作用,从而具有减毒功能能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学特性

71.化学肥料的优点及缺点:养分含量高;肥效快;原料丰富;保存容易并可久存;多种效

能养分不齐全;肥效不长;过多施用会破坏土壤性质;有局限性

72.有机肥料与化学肥料配合施用的优点?

提高肥料的有效性机与无机肥料的配合施用,在等养分含量的前提下,营养效果超过单施有机肥料或单施无机肥料

养分供应平衡结合了无机与有机的优点,既能做到N,P,K 等主要元素的平衡,又能保证有机无机平衡, 具有缓急相济,长短结合,均衡稳定的供肥特点

减轻环境负荷有机无机配合施用,可减少无机化肥的用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副作用培肥改土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既可用地也可养地,有机质可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质,保持肥力无机肥:须用地,但养地难有机肥:养地作用大,但当季供肥不足

73.堆肥的原理:主要利用多种微生物的作用,将植物有机残体,进行矿质化、腐殖化和无

害化,使各种复杂的有机态的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养分和腐殖质,同时利用堆积时所产生的高温(60—70℃)来杀死原材料中所带来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达到无害化的目的。因此,为了获得优质堆肥,在堆制过程中,千方百计地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加快堆肥腐熟和提高肥效的关键。

74.堆肥的过程:潜伏阶段;中温阶段;高温阶段;降温熟化阶段

75.堆肥的目的:加快养分释放、消灭病虫害、缩小有机物料的体积

76.影响堆肥的因素:有机质含量;PH;含水量;C/N;通风量与通风频率

钾肥增强抗旱的原因、抗病虫害的原因:

A.增加钾离子的浓度,钾提高细胞的渗透性、提高胶体对水的束缚能力,使细胞保持稳定的透性、气孔的关闭随植物的生理需要而调节自如、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增强植物吸

水能力植物体内可溶性氨基酸和单糖积累少,减少了病原菌的营养来源、使细胞壁增厚,表皮细胞壁质化增加、钾促进内酚类合成增加抗病力

77.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机理和特点:

机理:被动吸收、主动吸收、胞饮作用解说(特殊情况下发生)。

?被动吸收:离子顺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扩散运动,这一过程不需要能量,也没有选择性。亲脂超滤解说。

?形式:简单扩散、离子通道、离子载体(通道蛋白、运输蛋白)。

?主动吸收:植物细胞逆浓度梯度(化学势或电化学势)、需能量的离子选择性吸收过程。关于主动吸收有两种假说:载体学说、离子泵解说。

2.特点:以离子态吸收为主、有机态养分为次要吸收。

植物生理学 植物的矿质营养复习进程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方法:将植物烘干,充分燃烧. 气体:C、H、O、N。灰分:不能挥发的残烬物。 灰分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的元素(矿质元素)。(氮不是矿质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一)方法: 1 溶液培养法(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 植物的方法。 2 砂基培养法(砂培法):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3 气培法(aeroponics) :将根系置于营养液气雾中栽培植物的方法称为气培法。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9种:大量元素:C、H、O、N、P、K、S、Ca、Mg、Si 微量元素:B、Cu、Zn、Mn、Mo、Cl、Fe、Na、Ni (三)矿质元素必需具备的条件 1、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2、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 3、该元素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症 1 氮 (1)生理作用 1)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2)氮是叶绿素的成分。 3)氮是维生素的成分。 4)氮是拟脂的成分。 5)氮是植物激素和生物素的成分。 (2)吸收形式 NH4+或NO3- ;尿素、氨基酸。 (3)充足、缺乏时的症状 氮肥过多时:营养体徒长,抗性下降,易倒伏,成熟期延迟。然而对叶菜类作物多施一些氮肥,还是有好处的。 植株缺氮时: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片小而薄;叶片发黄发生早衰,且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2 磷 生理作用: (1)是磷脂的成分、参与膜的形成。 (2)是核苷酸的主要成分。 (3)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4)促进氮的代谢。 (5)对脂肪的代谢也有影响。

植物的营养生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 【学习目标】 1.区别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举例说出什么是营养繁殖;列举常见的营养繁殖现象;说明嫁接成功的关键;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 2.尝试完成一种植物的扦插、嫁接或压条繁殖。 3.通过比较两大类生殖方式的特点,辩证地认识生命现象;关注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 探点一植物的营养生殖 一、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39—40页,并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甘薯、草莓、落叶生根分别是如何产生新个体的? 甘薯、草莓、落叶生根。 2.什么是营养生殖? 植物用、、进行繁殖的方式。 3.你所知道的植物营养生殖的例子还有哪些? 4.常见的营养生殖的方式有、和等。 5. 什么是嫁接?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可以分为和,是是接穗,是砧木,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阅读课本第41-42页,并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6. 什么是扦插?在适宜条件下,剪取一段带有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一段时间后,枝条下部长出,上部,从而发育成一个新植物体。扦插时,枝条下部长出的根是。通常、、用扦插的方法繁殖后代。 3.什么是压条?对于扦插不易成活的植物,可以把枝条中部的树皮剥 去,埋进土壤,让枝条的顶端露出地面,等买入的枝条长出、和后,再将其与母体分离。通常、、用压条的方法繁殖后代。 探点二植物的组织培养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36页,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 的,通过细胞的和,使它们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组织培养包括、、、四个步骤。 3.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人们可在短时间内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体, 另外该技术还可以防止的危害,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反馈检测】第一关我夯基、我达标 1.园艺师将一株野生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的“塔菊”,采用的技术是 ( )A.扦插 B.种子繁殖 C.压条D.嫁接 2.“无心插柳柳成荫”是说柳树能进行 ( ) A. 嫁接繁殖 B. 扦插繁殖 C. 有性生殖 D. 压条繁殖

植物生理学第二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新选.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名词解释 1. 矿质营养 2. 必需元素 3. 大量元素 4. 微量元素 5. 水培法 6. 叶片营养 7. 可再利用元素8. 易化扩散9. 通道蛋白 10. 载体蛋白11. 转运蛋白12. 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13. 反向运输器14. 同向运输器15. 单向运输器 二、填空题 1.植物细胞中钙主要分布在中。 2.土壤溶液的pH对于植物根系吸收盐分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pH增大易于吸收;pH 降低易于吸收。 3.生产上所谓肥料三要素是指、和三种营养元素。 4.参与光合作用水光解反应的矿质元素是、和。 5.在植物体内促进糖运输的矿质元素是、和。 6.离子跨膜转移是由膜两侧的梯度和梯度共同决定的。 7.促进植物授粉、受精作用的矿质元素是。 8.驱动离子跨膜主动转运的能量形式是和。 9.植物必需元素的确定是通过法才得以解决的。 10.华北地区果树的小叶病是因为缺元素的缘故。 11.缺氮的生理病症首先出现在叶上。 12.缺钙的生理病症首先出现在叶上。 13.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向上运输的。 14.一般作物的营养最大效率期是时期。 15.植物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16.植物体内可再利用的元素中以和最典型;不可再利用的元素中以最典型。17.追肥的形态指标有和等;追肥的生理指标有和。 18.油菜“花而不实”症是土壤当中缺乏营养元素引起的。 19. 引起大白菜干心病、菠菜黑心病矿质元素是。 20. 被称为植物生命元素的是。 21. 一般作物生育的最适pH是。 22.诊断作物缺乏矿质元素的方法有、和。 23.影响根部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有、、和。 三、选择题 1.在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矿质元素的是()。 A.铁 B.钙 C.氮 D.磷 2.植物缺铁时会产生缺绿症,表现为()。 A.叶脉仍绿 B.叶脉失绿C.全叶失绿 D.全叶不缺绿 3.影响植物根细胞主动吸收无机离子最重要的因素是()。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5、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在教学中介绍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课时安排】实验、授课一共两课时。 【教学手段】挂图、多媒体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 1、引言 课前指导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和缺素培养液培养出一些植物体,以便课上展示给学生,引发他们对矿质元素对植物生活的作用的思考,以此引入本节内容。 也可以从分析植物体内化学物质的元素组成入手引入课题。例如,植物体内的物质中,蛋白质通常含有N,S、叶绿素含有Mg,核酸含有P,但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可从二氧化碳获得C和O,通过根的吸水中获得H和O。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出植物体内含有的元素种类与植物吸收的元素种类之间的矛盾,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植物还可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这一事实。

也可以从根的渗透吸水直接引入,因为学生都知道土壤溶液中还溶解有各种矿质元素离子,这时可引发学生思考:溶于水的这些矿质元素离子是否是和水一起被吸收的?从而引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2、矿质元素的概念 和根对水分的吸收情况一样,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无机盐吸收有关的初步知识,因此,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对矿质代谢的理解程度,找出学生对矿质代谢理解上的偏差和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①植物收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②植物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部位是什么? ③矿质元素在植物体主要以什么存在? ④植物体运输水和矿质元素离子的通道是什么?知道这些通道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吗? ⑤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都可以参与哪些生理功能? ⑥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离子是如何散失的?等等。 在讨论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矿质元素的概念、必需元素的概念、植物体内哪些元素是大量元素、哪些元素是微量元素。 可把学生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确定某种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计方案,以便渗透研究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有重要作用。 3、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 这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第一步 可先让学生做《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离子交换吸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结束后,教师通过下面的问题串引发学生对交换吸附的思考和理解: ①通过《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如何理解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是一个简单的单因子对照实验。在单因子对照实验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即,除了要研究的那个因素设置为可变外,其它所有条件都尽量保证一致。

《植物的生殖方式》教案

第3节植物的生殖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的生殖过程,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学习农业生产上一些植物的生殖过程,概述无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3.在学习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基础上,比较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4.说出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并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选讲)。 5.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植物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 6.体会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对前两节讲述不同生物的生殖方式加以归纳,进而阐明有性生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以马铃薯的繁殖方式为例,阐述了无性生殖的特点,并列举实例说明营养繁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并要求学生参加有关实践活动。因此,在教材地位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对生物学有了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生物的生殖”这部分知识尚处于空白阶段。通过第19章前面2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生殖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有关其他生物生殖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 营养繁殖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2.教学难点: 植物营养繁殖——扦插、嫁接的过程与实践活动 教学策略 1.比较分析人、昆虫、两栖动物和鸟类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 2.回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理解植物的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3.通过实例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繁殖(储存器官繁殖、扦插、嫁接、压条等) 4.通过植物营养繁殖的实践活动,了解植物营养繁殖的过程,体会无性生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5.通过图片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和意义 6.通过分组讨论,比较分析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习人、鸟类、蛙类和昆虫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动物与人的生殖发育的共同特征,以及有性生殖后代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性生殖的概念和特点。此处采用问答法结合讲授法。 1.有性生殖:由亲体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有性生殖特点:

《第七节 植物的营养繁殖》同步练习1

《第七节植物的营养繁殖》同步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利用根繁殖 B、利用茎繁殖 C、利用叶繁殖 D、利用种子繁殖 2、下列哪种繁殖方式不是营养繁殖() A、把藕种到河塘里,使之长成新个体 B、把甘薯的块根种下,使之长成新个体 C、把蒜瓣种下,使之长成新个体 D、把花生种下,使之长成新个体 3、切取一段葡萄的枝条,插入潮湿的沙土中,不久枝条的下端长出了根,这种繁殖方法叫()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组织培养 4、园艺师将一株野生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个花朵的“塔菊”,采用的技术是() A、扦插 B、压条 C、嫁接 D、植物组织培养 5、(2013·滨州模拟)如图所示为无性生殖的几种方式,其中属于嫁接的是() 6、用嫁接的方法来培育新品种,嫁接的关键是() A、接穗要保持湿润 B、嫁接的时间要选好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D、选择好砧木和接穗 7、鸭梨味甜、香脆;野生梨味酸,但适应性强。将鸭梨的枝条嫁接到野生梨的砧木上,成活后所结果实的果味是() A、与鸭梨一样香甜 B、与野生梨一样酸 C、酸甜各半 D、不酸也不甜 8、素有“茶族皇后”之称的金花茶是一种古老的植物,与银杉、桫椤、珙桐等珍贵植物齐名,有很高的观赏、科研和开发利用价值。要大量快速地繁殖金花茶,以下哪种方法最好() 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 9、( 2012·济宁学业考)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 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 D、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10、如图是仙人掌嫁接蟹爪兰的图片,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这种生殖方式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方式,属于生殖。 (2)图中的蟹爪兰是,仙人掌是。要使二者的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新分裂出来的细胞才能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 (3)(列举一例)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这种方式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11、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风味较佳。为了获得优质果实,需用科学的繁殖和管理方法。请分析以下内容: (1)枇杷可用种子繁殖,而果农一般采用嫁接或压条的方法来繁殖,嫁接或压 条的方法在生殖类型上属于,这种繁殖方法的优点 是。 (2)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 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 是。

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Ⅱ 习题 一、名词解释 矿质元素砂培法离子协合作用矿质元素的被动吸收 必需元素生理酸性盐平衡溶液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收 大量元素生理碱性盐胞饮作用矿质营养 微量元素生理中性盐可再利用元素离子通道 有益元素单盐毒害诱导酶生物固氮 水培法离子拮抗载体 二、写出下列符号的中文名称 NR NiR APS PAPS WFS AFS 三、填空题 1. 离子扩散的方向取决于()和()。 2.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三种方式为()、()和()。 3. 离子扩散的方向取决于()和()的相对数值的大小。 4. 在植物必需元素中,易于再利用的元素有(),不易再利用的元素有(),缺乏时易引起缺绿症的元素有()。 5. 外界溶液的 pH 值对根系吸收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阳离子的吸收随 pH 值的升高而(),而阴离子的吸收随 pH 值的升高而()。 6. 土壤溶液碱性反应加强时,()等离子逐渐变为不溶状态,不利植物吸收;在土壤的酸性反应逐渐加强时,()等离子容易溶解,植物来不及吸收就被雨水淋溶掉。 7. 在植物体内,由硝酸盐还原到谷氨酸水平需要参与的酶有()、()、()和()。 8. 植物必需元素有(),其中()为微量元素。

9. 缺乏()元素时,果树易得“小叶病”,玉米易得“花白叶病”。 10. 缺乏()元素时,禾谷类易得“白瘟病”、果树易得“顶枯病”。 11. 缺乏()元素时,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甜菜易得“心腐病”,萝卜易得“褐心病”。 12. 缺乏()元素时,柑桔易得“黄斑病”,花椰菜易得“尾鞭病”。 13. 通常把()、()和()三种元素称为肥料的三要素。 14. 大量元素中的 C 、 H 、 O 三种元素主要来自()和()。 15. 通常称( NH 4 ) 2 SO 4 为生理()性盐,称 NH 4 NO- 3 为生理()性盐,称 NaNO 3 为生理()性盐。 16. ()和()两类研究结果为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载体学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17. 离子通道象一种门系统,有()、()和()三种状态。 18. 植物根系吸收离子分两个阶段进行,把离子由外界进入根部表观自由空间称为()阶段,这阶段是()代谢能的过程;把离子由表观自由空间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内部称为()阶段,这阶段一般是()代谢能的过程。 19. 植物吸吸的 NO 3 -运到叶片后,在()中由()酶 [ 此酶含有()和()两种矿质元素 ] 催化产生(),然后以 HNO 2 形式运到(),由()酶催化,接受()提供的电子而还原成()。 20. 植物同化硫酸根离子首先要把离子活化,催化此反应的酶为(),产物为()。 21. 在植物生理研究中常用的完整植物培养方法有()、()和()。 22. 水培时要选用黑色溶器,这是为了防止()。 四、选择题 1. 下列哪两种离子间会产生拮抗作用() ( 1 ) Ca 2+ 、 Ba 2+ ( 2 ) K + 、 Ca 2+ ( 3 ) K + 、 Na + ( 4 )Cl ˉ 、Br ˉ 2. 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向植物地上部运输时主要通过() ( 1 )韧皮部( 2 )质外体( 3 )转运细胞( 4 )共质体

第二章 矿质营养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英译中(Translate) 1、mineral element 2、pinocytosis 3、passive absorption 4、essential element 5、macroelement 6、ash element 7、fluid mosaic model 8、phospholipid bilayer 9、extrinsic protein 10、intrinsic protein 11、integral protein 12、ion channel transport 13、membrane potential gradient 14、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gradient 15、passive transport 16、uniport carrier 17、symporter 18、antiporter 19、ion pump 20、proton pump transport 21、active transport 22、calcium pump 23、selective absorption 24、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 25、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 26、physiologically neutral salt 27、toxicity of single salt 28、ion antagonism 29、balanced solution 30、exchange adorption 31、ectodesma 32、induced enzyme 33、transamination

植物生理学习题及答案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一、英译中(Translate) 1、mineral element 2、pinocytosis 3、passive absorption 4、essential element 5、macroelement 6、ash element 7、fluid mosaic model 8、phospholipid bilayer 9、extrinsic protein 10、intrinsic protein 11、integral protein 12、ion channel transport 13、membrane potential gradient 14、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gradient 15、passive transport 16、uniport carrier 17、symporter 18、antiporter 19、ion pump 20、proton pump transport 21、active transport 22、calcium pump 23、selective absorption 24、physiologically acid salt 25、physiologically alkaline salt 26、physiologically neutral salt 27、toxicity of single salt 28、ion antagonism 29、balanced solution 30、exchange adorption 31、ectodesma 32、induced enzyme 33、transamination 34、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35、nitrogenase 36、transport protein 37、nitrate reductase 38、critical concentration 二、中译英(Translate) 1.矿质营养 2.胞饮作用 3.被动吸收 4.必需元素 5.大量元素 6.灰分元素 7.流动镶嵌模型8.磷脂双分子层 9.外在蛋白 10.内在蛋白 11.整合蛋白 12.离子通道运输 13.膜电位差 14.电化学势梯度

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五节植物的矿质营养 教学目的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B:识记)。 2.植物对矿质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点(B:识记)。 3.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B:识记)。 教学重点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 2.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教学用具 小麦等植物体内主要元素含量表的投影片、小麦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K、对P需要量的投影片、试管、玉米幼苗、营养液、实物投影仪 等。 教学方法 教师讲述、启发与学生观察、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板书教学过程 第五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引言: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小麦等植物体内的主要元素的 含量。 (教师活动:用投影仪把小麦等植物体内主要元素含量表投到大 屏幕上。) 提问:在植物体内哪些元素含量最多? (回答:C、H、O三种元素。)

_、植物必需 的矿质元素 (一)必需的 矿质元素 1.大量元素:N 、P、K、S.Ca、 Mg。 2.微量元素:Fe、Mn、B、Zn、Cu、Mo、CI。 (二)非必需 的矿质元素 (三)溶液培 养法 二、根对矿质 元素的吸收 提问:这三种元素是怎么进入植物体内的呢? (回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获得C和O, 从根的吸水中获得H和O。) 讲述:植物体内的其它元素是怎么进入植物体内的呢?它们主要是由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那么,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我们就叫它为矿质元素。植物是怎样吸收、运输和利用这些矿质元素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五节内 容:植物的矿质营养。 讲述: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土壤中矿质元素有许多种,这些元素是否都是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呢?我们来 看课外小组的同学做的一组实验。 [同学活动:课外小组同学展示并讲解他们用溶液培养法培养玉米幼苗的过程和结果。一号试管是用含有全部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的玉米幼苗(该幼苗生长正常);二号试管是用缺少氮元素的营养液培养的玉米幼苗(该幼苗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叶脉呈淡棕色);三号试管是用缺少氮元素的营养液培养的玉米幼苗,在幼苗出现不正常生长后,又补充了氮元素后培养的玉米幼苗(该幼苗又恢复了正常生长);四号试管是用缺少铝元素的营养液培养的玉米幼苗(该幼苗正常生 长)。] (教师活动:用实物投影仪把同学们实验的结果依次投到大屏幕 上。) 讲述:从同学们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氮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因为缺少了氮,植物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补充了氮。植物的生长发育就能恢复正常状态。铝元素则不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策,因为缺少了铝,植物仍能正常生长发育。我们把课外小组同学采用的实验方法叫溶液培养法,即用含有全部或部分矿质元素的营养液培养植物的方法。目前,科学家们已确定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N、P、K、S、Ca、Mg属于大量大素;Fe、Mn、B、Zn 、Cu 、Mo 、Cl 属于微量 元素。 讲述:植物是怎样吸收这些矿质元素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 个问题: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提问:矿质元素都存在于哪里? (回答:土壤里。)

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有哪几种

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有哪几种 营养繁殖就是指植物体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某一部分脱离母体后,重新长成为一个新植物体的繁殖方式。许多植物的营养器官具有再生能力,脱离母体的部分能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并进一步长成为能够独立生活的新植株。有些长期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有性器官也退化,不能发生作用。 植物不经人工辅助,在自然情况下进行营养繁殖产生新植株的方式,称为自然营养繁殖。自然营养繁殖通常借助于鳞茎、块茎、球茎、根茎、块根等变态的营养器官来进行。如,百合、水仙等植物鳞茎的鳞叶内贮有大量养分,作为植物次年开花结实时的养料;马铃薯、菊芋等植物块茎上的顶芽和芽眼内的腋芽都可以在来年生长发育,长成新植株;慈菇、荸荠等利用球茎繁殖的方式与块茎相似;竹、姜和田间杂草如白茅、小蓟等植物以地下的根茎来繁殖;甘薯、大丽菊等植物的营养繁殖常在块根的近茎端长出不定芽,在块根的尾端长出须状不定根;洋槐、白杨等木本植物的一般根上,会生出许多不定芽,这些不定芽长成后,也能达到繁殖的目的;草莓等植物以地面蔓延的匍匐茎来进行营养繁殖;落地生根则从落叶的边缘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 在生产上,人们为了保存植物的优良品系或是创造新的品种,通常利用人工的方法来进行营养繁殖,称为人工营养繁殖。人工营养繁殖在农、林、园艺等生产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生产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措施有分离、扦插、压条和嫁接等。 【分离繁殖】 分离繁殖是指将由植物体的根茎、匍匐枝等器官长成的新植株,人为地加以分割,使之与母体分离,移栽在适当场所任其发育长大的方法,如草莓、苹果、樱桃、银杏等的繁殖。【扦插】 扦插就是剪取植物的一段枝条、一段根或一张叶片,插入湿润的土壤或其他排水良好的基质上,经过一定时间以后,从插入的枝段、根段或叶片上长出不定根,并由后来的芽体,或新长成的不定芽发展为新个体。如柳、杨的插枝繁殖;梨、苹果、无花果的根插繁殖;秋海棠、柑桔的叶扦插繁殖等。 【压条】 压条是将采用一定措施长成不定根后的新植株,从母体上剥离栽植的方法,通常用于生根比较缓慢的植物。如葡萄、茶、白兰花、桂花等。

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设计

植物的营养生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营养繁殖的概念和用茎繁殖的主要方法; 2、了解嫁接的意义; 3、了解组织培养的意义、原理和在实践上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植物营养繁殖操作的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1、嫁接的概念、方法和意义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从茎繁殖的种类看:嫁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但是,和其它两种比较(压条、扦插)操作起来较复杂,技术性相对较强。 从嫁接的意义上看:嫁接又是果树栽培上一种广泛运用的方法。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

抗寒力、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所以说:嫁接的技术在农村是有用武之地的。 2、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意义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从概念上讲,组织培养指的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物上(培养基)、在无菌的条件下,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这种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但真正成熟和大规模发展及利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它是植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植物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 从原理上讲: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离体情况下,培养植物体上的一个体细胞使其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从意义上讲:组织培养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植物快速繁殖、植物品种改良和细胞大量培养上。 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和准备营养繁殖的教具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学生一般认为: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而植物体上的一个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能培养出一株植物体,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明白:植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产生完整的植株。 教法建议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2.养分归还学说 3.最小养分律 4.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5.有益元素 6.维茨效应 7.截获 8.质流 9.扩散 10.质外体(途径) 11.共质体(途径) 12.自由空间 13.水分自由空间 14.杜南自由空间 15.被动吸收 16.主动吸收 17.排根 18.离子泵 19.离子间的协助作用 20.离子间的拮抗作用 21.根外营养/叶部营养 22.植物营养临界期 23.植物营养最大效益期 24.根际 25.短距离运输(横向运输) 26.长距离运输(纵向运输) 27.木质部运输 28.韧皮部运输 29.单向运输 30.双向运输 31.养分的再利用 32.根分泌物 33.专一性根分泌物 34.菌根 35.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 36.离子通道 问答题 1.李比希创立了哪三个学说?各学说在农业生产上有什么意义? (或:请谈谈李比希对植物营养学科的贡献。) 2.如何判断某元素是不是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哪 些?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各包括哪些元素? 3.植物对矿质养分的被动吸收和 主动吸收有何区别? 试举例 4.如何理解根系吸收养分的反馈调节 机制? 5.根系吸收养分的机理或过程?(或 者:根系是如何吸收养分的) 6.叶面施肥有何优点? 它能否取代根 部施肥? 为什么? 7.养分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中运输的动 力和方向? 8.木质部与韧皮部汁液的组成的差 异? 9.氮钾在植物体内的循环状况? 10.养分在韧皮部移动能力的大小及其 在植物体内的再利用程度与相应的植物缺素部位之间的关系? 11.养分可以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转 移吗?如果可以,养分在二者之间是如何相互转移的? 12.了解体内养分的再利用对植物生长 和农业生产有何意义? 13.说明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和运 输?及植物体内氮的作用? 14.植物体内含磷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 哪些?植素态磷形成的生理学意义?为什么油料作物中含磷比较高? 15.磷素营养为什么具有增加作物对外 界酸碱反应变化的适应能力?在什么条件下这种缓冲能力最大? 16.某些植物缺磷茎基部呈紫红色的原 因? 17.钾与植物抗性的关系? 18.钾为什么被称为品质元素? 19.试说明钾对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的 原因。 20.石灰性土壤中有效性钙含量丰富, 但仍会出现大白菜干烧心、番茄脐腐病、苹果苦痘病等由缺钙引发的缺素症状,请解释其原因。 21.试比较钙和磷在根部吸收的部位、 横向运输、纵向运输、?再利用程度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1.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 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 2.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 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的养分全部归还给土壤。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 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4.拮抗作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5.协助作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6.“维茨效应”:Ca2+有稳定细胞膜结构的功能,因而有助于质膜的选择性吸收 7.磷酸退化作用:当过磷酸钙吸湿后,除易结块外,其中的磷酸钙还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 铁、硫酸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的作用 钾的晶格固定:干湿交替情况下,吸附在颗粒表面的交替性钾能进入2:1型粘土矿物晶片层进而被固定 8.根际: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 土区 9.硝化作用:铵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10.反硝化作用:硝态氮在微生物等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或氮氧化物的过程 11.激发效应:投入新鲜有机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使 分解速率增加的称正激发效应;降低的称负激发效应。 12.有机肥料:定义:有机肥料是指含有较多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来源于动植物残体及 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肥料之统称。来源:人畜粪尿、作物秸秆、绿肥、泥炭、城市废弃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的矿质营养 1、植物的矿质营养:是指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2、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3、交换吸附:根部细胞表面吸附的阳离子、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交换吸附。 4、选择吸收:指植物对外界环境中各种离子的吸收所具有的选择性。它表现为植物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中的离子数量不成比例。 5、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施肥,适量地施肥。 语句:1、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①吸收的状态:离子状态②吸收的部位: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③、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

子可以分为两个过程:一是根细胞表面的阴、阳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吸附;二是离子被主动运输进入根细胞内部,根进行离子的交换需要的HCO-和H+是根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与水结合后理解成的,根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离子要消耗能量。 ④影响根对矿质元素吸收的因素:a、呼吸作用:为交换吸附提供HCO-和H+,为主动运输供能,因此生产上需要疏松土壤;b、载体的种类是决定是否吸收某种离子,载体的数量是决定吸收某种离子的多少,因此,根对吸收离子有选择性。氧气和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都能影响呼吸作用。 2、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①吸收部位:都为成熟区表皮细胞。②吸收方式:根对水分的吸收---渗透吸水,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主动运输。③、所需条件:根对水分的吸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能量和载体。④联系:矿质离子在土壤中溶于水,进入植物体后,随水运到各个器官,植物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 过程。

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

1、用根繁殖的有:甘薯、聖誕紅、竹蕉、菊花、馬齒牡丹、松葉牡丹、黛粉葉、彩葉草、黃金葛、粗肋草、變葉木、薔薇、茶花、杜鵑、天竺葵、龍吐珠、非洲鳳仙花、日日春、地瓜藤、郁金香等;郁金香用地下的球茎能长出新植物;常见的用根来繁殖的植物——。 2、用茎繁殖的有:草莓、木薯、鸢尾、洋葱头等。鸢尾每年都能从地下茎上长出幼苗,这种根的茎叫根状茎。草莓的茎能向四处延伸,伸到哪儿,就生根长成一株草莓。木薯有许多块茎,都能发芽,成为一颗植株。吊兰在它的茎部顶端会萌生出幼小的植物体,如果你把这些幼小植物取下,扎入土壤,它就会慢慢长出根来; 3、还有一些植物更有趣,把它的一片叶子放入土壤,也长出植株,这种叫切叶繁殖;一般仙人掌科大戟科的多肉植物都能用叶进行扦插.剪几根长春藤,放入水中,等它长出根后,就可以种到土中;把一株植物连根分取,再种到土中,也能成活,叫分株。有一些植物的茎下有一大蓬根,我们可以用刀把它切开,分开种植,这样可一株变为几株。其它繁殖方法:随着科学发展,植物繁殖的方法更多了。比如嫁接、组培苗、转基因、克隆…… 虽然今天我们人类已经懂得许多种植物繁殖的方法,但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人们一定会发明更加先进的繁殖方法,造福人类,创造明天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 用叶繁殖的植物大多数是肉质植物。肉质植物的枝叶肥厚,贮藏了很多水分,它是植物在热带地区对干旱的一种适应。叶插法适用于叶上能生长不定芽和不定根的花卉。例如秋海棠类、大岩桐、虎尾兰、石莲花、菽草类、落地生根等,均可用叶插法繁殖。叶插需选取生长健壮、充分成熟的叶片。秋海棠类叶插时先剪去叶柄及叶缘薄嫩部分,以减少蒸发,并在背面叶脉上用小刀切些横口,然后将叶片平铺在细砂或草炭与沙土各半的基质上,最后再用几块小石子铺在叶面,或用竹签将叶脉固定,使之紧贴基质不断吸收水分,以免凋萎。以后在切口处即可长出不定根并发芽长成小植株。虎尾兰叶插时,将剪取的叶子横剪成长约5厘米的叶段,直插于沙中,沙面以上露出2厘米,即能在叶段基部长出新根茎,上部发芽即成一新株。大岩桐叶插时,叶片上带一段叶柄(长约3厘米),将叶柄插入沙土中,以后在叶柄基部形成小球,发根生芽。此外,百合类花卉的鳞片也可进行叶插。叶插时可将叶片平置在沙面上,并使之与沙面紧密相接,即可在叶脉处长出小植株。叶插通常都在室内进行,插后置于荫蔽处。用浸盆法浇灌,切不可向叶面上喷水,以防插叶断脉上沾水后,影响成活。 我有个朋友买了盆迷你型金钱树,叶片明亮光泽,很招人喜爱,被他的两个同事一人挖走了两株,剩下可怜的高矮不一的两株,很煞风景,金钱树大株每年仅能产生3、4个小株,看来,只有等到明年再发展了。其实,完全可以不必如此结局的,金钱树除了可以采用这种分株繁殖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叶插繁殖方法。

7植物的矿质营养

考点7: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选择题(1―23为单项选择题,24―25为多项选择题) 1.用完全培养液在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Array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与实验开 始时各种离子浓度之比如右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 不能说明 A.植物根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 相对独立的过程 B.植物对离子的吸收有选择性 C.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D.水稻吸收Si的载体多 2.甲状腺激素、血红蛋白和叶绿体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A.Cu、Mg、I B.I、Fe、Mg C.Ca、Mg、 Fe D.Fe、Mg、I 3.农作物施用农家肥比施用单一的化肥生长好,原因是 A.农家肥的肥效低 B.农家肥见效快 C.农家肥含有多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D.农家肥含有植物需要的有机养料 4.将浸泡过的大豆种子去皮,放在红墨水中染色15~20min,下列现象中表明种子完全丧失生命力的是 A.胚根、子叶未着色B.胚根、子叶略带红色 C.胚全部被染上红色D.子叶出现红色斑点 5.植物叶片从幼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 A.有机物输出也输入,矿质元素只输入 B.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只输入 C.有机物只输出,矿质元素输入也输出 D.有机物与矿质元素都既输入,又输出 6 7.右图中的曲线表示生物学中某些现象,有关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该曲 线可用来表示叶片年龄与其叶绿素含量的关系 B.若曲线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随时间发生的变 化,则b点表示环境出现剧烈变化 C.若曲线表示青霉菌生长曲线,则c点是提取青霉素 的最佳时间 D.若曲线表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则 a一b段该国老年人数量比例较小 8.对植物嫩叶所必需的矿质元素Fe和Mg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Fe和Mg既来源于土壤,又来源于老叶 B.Fe和Mg来源于土壤,Mg又可来源于老叶 C.Fe和Mg只来源于土壤,不来源于老叶 D.Fe和Mg来源于老叶,Mg又可来源于土壤 9.保健品黄金搭档组合维生素片中含钙、铁、锌、硒等矿质元素,其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植物的营养繁殖

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植物的营养繁 殖 课 件www.5yk https://www.doczj.com/doc/cf9508615.html, 一、营养繁殖的基础知识 高等植物的繁殖方式,除了开花一授粉一结实的有性繁殖之外,还能进行营养繁殖,就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繁殖新植物。 营养繁殖是植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一种生物学特性,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可以用此法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并可将开花结实的时间提前。因此,营养繁殖在生产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林木、果树、园艺植物的栽培中,是一种重要的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 柳树有很强的生命力,只要折下一根柳枝插在土里,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柳,所以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说,这就是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即取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疏松润湿的土壤或细沙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之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按取用器官的不同,又有枝插、根插、芽插和叶插之分。扦插时间因植物的种类和性质而异,一般草本植物对于插条

繁殖的适应性较大,除冬季严寒或夏季干旱地区不能进行露地扦插外,温暖地带及有温室或温床设备条件的地方,四季都可以扦插。木本植物的扦插时间,由其是落叶树还是常绿树而定,一般分休眠期扦插和生长期扦插两类。 嫁接繁殖 南瓜秧上结黄瓜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但这是农业科学家把黄瓜苗嫁接到南瓜苗上的一项技术,嫁接出的黄瓜又多又好,平均亩产可达1500。多千克。这项技术就是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就是将一株植物上的枝条或芽接到另一株带有根系的植物上,使它们愈合生长在一起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新个体。嫁接繁殖可以利用砧木的某些性状等增强栽培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以扩大栽培范围或降低生产成本。常用于嫁接繁殖的植物有果树、花木,如柿子、苹果、仙人掌、梅花、月季等.根据嫁接的部位,可分为枝接、芽接、根接。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就是把某些植物的鳞茎、球茎、块根、根茎以及珠芽等从母株上分割下。来另行栽植,培育成独立的新植株。 分株繁殖简便易行,成活率高,苗木生长旺盛,分株后的植株开花较早,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但繁殖系数较低。 分株繁殖主要在秋季进行。先把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的母株挖出,去掉附土,视其枝、芽与根系的结构,确定分割

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我国组织培养技术所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实例,增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继续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 从茎繁殖的种类看:嫁接是其中的一种方式。但是,和其它两种比较(压条、扦插)操作起来较复杂,技术性相对较强。 从嫁接的意义上看:嫁接又是果树栽培上一种广泛运用的方法。它能使一些通过种子繁殖不能保持亲本的优良品质的植物,利用嫁接而保持下去。还可以通过嫁接提高植物的抗寒力、抗旱力和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通过嫁接还可以改善果实的品质。所以说:嫁接的技术在农村是有用武之地的。 从概念上讲,组织培养指的是:在人工配制的营养物上(培养基)、在无菌的条件下,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这种技术虽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研究,但真正成熟和大规模发展及利用还是近几十年的事。它是植物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植物生物技术的组成部分。 从原理上讲:组织培养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离体情况下,培养植物体上的一个体细胞使其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完整的植物体。 从意义上讲:组织培养可以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基础理论研究、植物快速繁殖、植物品种改良和细胞大量培养上。 3、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和准备营养繁殖的教具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学生一般认为: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而植物体上的一个细胞在特定的环境中也能培养出一株植物体,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教师要设法使学生能够明白:植物体上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全部的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产生完整的植株。

本节课的重点,不是要求学生学会营养繁殖的具体技术,而是把营养繁殖与以前学过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例如,扦插时为什么要选择健壮的枝条?这可以联系有机物的贮藏。 关于扦插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剪取健壮的月季、天竺葵等的枝条,将枝条的下部浸在清水里,在温暖向阳的条件下,不久就在枝条下部长出不定根,上课时可以展示长有不定根的枝条。 关于嫁接的直观教具,可以提前对红梅、碧桃、菊花等进行嫁接,上课时展示嫁接成活的植物体。 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营养繁殖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本章还安排了一节实习。为了便于上好实习课,也可以指导学生用番茄、菊花以及仙人掌科的植物等进行操作练习。 关于组织培养,最好在课前收集一些图片资料,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组织培养具有多项用途,千万不能让学生得出片面的结论,以为组织培养只是一项用来进行营养繁殖的先进技术。 设计思想: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比较陌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录像介绍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了解,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营养繁殖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提出问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绿色开花植物是靠种子来繁殖的。那么,你能举出不靠种子繁殖的例子吗?”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即: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