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练习题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温度最高的是,密度最大的是。

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四川省的。

4、卵石的形成过程分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高山上的卵石

、;第二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矿产;铜、铁属于矿产;石墨、石英、硫磺等属于矿产。

6、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7、飞机、钢精锅、钢精勺、叉、刀、钢笔、轮船、汽车、自行车的很多原料都是来源于。

8、杀虫剂、消毒剂、燃料、染料、医药、合成材料的原材料都来源于。

9、人类对矿产的开采可以采取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像石油这样液体性质的矿产,采取。

10、地球表面形态是的,火山、地震等地球内部运动改变着地表形态,人类的各种运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11、“世界屋脊”指的是高原,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得海洋生物的化石,证明这个地方在古代是

12、火山喷发是一种壮观的自然现象,它是地球作用的产物。

1 3、岩石由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成为矿产。

1 4、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它南起、北至,全长

米。

1 5、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了两次最为强烈的地震:1976年的,2008年的。

二、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实验探究题。

1、探究火山形成的原因。

如图所示,用番茄酱做,用土豆泥做,用酒精灯给混合物加

热。

实验时我们会看到: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原因是

2、探究地震的形成原因。

(1)实验一:用力折木棍,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当所用的力超过木棍的承

受能力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会有什么感觉?

(2)实验二:用双手挤压毛巾,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实验,从地球的内部结构方面,解释地震形成的原因。

3、探究卵石的形成原因。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凉水、镊子、带盖的玻璃瓶

(1)实验过程:

(2)实验现象:

(3)试验中酒精灯相当于大自然中的什么?凉水代表自然界中的什么?

4、在一个大托盘里盛一些沙子,将沙子堆成山的形状,将托盘放在水龙头下,用细小的水流冲,会看到什么现象?由此说明

对沙子起了什么作用?

五、简答题。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

次地震的原因。

2、地球内部分为几层?各层的结构特点分别是什么?

3、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4、人类活动对地表的改变有哪些影响?

5、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填空。(26分)1 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表岩石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_____或______。

4、声音是由物体_____ 产生的。

5 噪声与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6、耳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声波通过_____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______ 传给儿蜗,连接耳蜗的_______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7、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和______可以使水蒸发得更快。

8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9 水的沸点是_____,水的冰点是______。

10_______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俗称勺子星。

二、判断。(20分)

1、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3、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4、地表是不断变化的,陆地的面积逐渐变大。()

5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和次生波。()

6、抬头仰望北天星空,左边是西,右边是东,上面是南,下面是北。()

7一天中,星座在天空中有东升西落现象。()

8、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9、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所以,不容易把鸡蛋煮熟。()

10化雪天比下雪天冷,原因是化雪需要吸收热量。()

三选择。(20分)

1、()属于能源矿产;()属于金属矿产;()属于非金属矿产。

①石英石膏②铁铜③煤石油

2、保护听力要注意()。①避开噪音②不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③及时治疗鼻炎和咽炎④听到巨大声音要张口⑤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3、下面()应用了超声波,()应用了次生波。

①雷达探测障碍物②潜水艇声纳导航③B超探测病灶

4、天狼星是()星座。①大熊②仙后③猎户④大犬

5、()的形成与凝结无关。①云②雾③霜④露⑤雨⑥雪

6、导电性能强的材料是()。①木材②陶瓷③玻璃④金属⑤塑料

7、导热效果最快的材料是()。①木材②陶瓷③玻璃④金属⑤塑料

8、下面不容易燃烧的材料是()。①木材②陶瓷③纸④塑料

9、下面()是人造材料。①塑料②木材③陶瓷④煤

10、下面()是用天然材料加工的。①玻璃②塑料③棉布④丝绸⑤人造纤维

四、连线。(8分)1、把下面现象中水的变化连一连。

水结冰晒盐人工降雨烧开水

蒸发沸腾凝结

2、根据下面材料的特点连一连。

玻璃纸陶瓷金属

吸水性强透明导电易腐蚀

五、画图表示水的三态变化吸热或放热情况。(9分)

六观察实验。(10分)

1 下面是给水加热沸腾的实验,填出仪器的名称。

2、水开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温度计读数有没有变化?

3此时,如果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温度计读数有什么变化?

七解决问题。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试用你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这次地震的原因。

五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题(一)

一、填空:1、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幔和()。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组成。厚度从5千米到7千米不等。3、地幔下面是(),是地壳的核心。半径约为()千米,主要由铁、镍等组成,密度很大,温度约为()。4、我国近年来最大的两次地震是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的()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地震。5、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物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坏或成分变化,变成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等,岩石的这种变化叫做()。6、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的矿物称为矿产。7、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叫做()8、研究化石可以获得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9、一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开凿的京杭大运河全长()千米,贯通六省,和钱塘江、()、淮河、()和海河五大水系。10、地球的半径约()千米。

二、判断:1、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铁、镍、硅、镁等组成,约厚2900千米,温度约1000—3000摄氏度,压力大,成特殊的固态物质。()2、地球内部的运动,对我们的生活、生产不好产生影响。()3、地球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小。()4、科学家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发现了远古时代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在远古时代是海洋。()

三、选择:

1、对地球内部的探究人们主要使用()(1)钻探(2)打坑(3)地震波、磁力等信息

2、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

(1)地下水突然改变(2)老鼠搬家(3)动物惊慌不安(4)突降大雨

3、下列矿产属于能源矿产资源()、属于金属资源()属于非金属资源()(1)铁(2)同(3)煤(4)石英(5)大理石(6)石油(7)铅(8)石膏(9)天然气(10)石灰石

四、问答: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查漏补缺。1. 地球内部可划分为三层,从内到外分别是、、。

2. 科学家利用和等提供的信息来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索。

3. 火山大致可分为、、三类。

4. 风化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是、、。

5. 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等。

6.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早的国家,早在多年前,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

的仪器——,为地震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7.煤、石油、天然气属于矿产,铁、铜等属于矿产,石英、石

膏等属于矿产。

8. 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

9.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二、明辨是非。

1. 地球内部是平静的,地球表面也是一成不变的。()

2. 地震与火山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3. 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

4. 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 地下储藏的能源有很多,所以人类用不着开发新的能源。()

6. 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从外到内厚度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

7. 模拟实验是一种很好的科学研究方法。()

8.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三、珠海拾贝。

1.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多千米。 A.3400 B.2900 C.800

2. 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 A.一样的 B.陆地部分薄海洋部分厚 C.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级大地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A.7.8

B.8.0

C.8.1

4.()是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A.李四光 B.竺可桢 C.陈景润

5.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千米 A.6300 B. 3400 C. 2900

6. 卵石的形成与()有密切的关系。 A.水 B.石头 C.风

7. 下列现象中,()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影响的结果。A.火山喷发B.地震C.修路架桥 D.地球板块移动

8.在探究温度对卵石形成的影响试验中,用酒精灯的()来加热岩石。A.外焰 B.内焰 C.焰心

四、我的科学研究。

1.如下图(1),当手用力一定时,小木棍会,断裂时,手有的感觉;用力挤压毛巾的两端,毛巾

会。这两个图都是模拟形成的实验,毛巾和小木棍相当于地震中的,手用的力表示地球受到的来自的力。

2.如下图(2),将石块在火上烧,之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会发现石块,说明

五.科学与生活。1、火山是怎样形成的?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设计个实验方案。

2、在教室上课,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

五年级科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1题分共12分)

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A.地壳B.地核C.地心

2、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喷发的火山叫( )A.活火山B.死火山

3、如果发生地震,应该及时()A.进入室内B.离开屋子,到空旷的地方去

4、下列哪项不是自然因素对地表的影响?()A.地震B.火山喷发C.修路架桥D.板块的挤压

5、火山喷发是,岩浆是而沿着地壳岩层裂缝冲出地面的。

A.靠自己的力量B.靠地球的引力作用C.靠地球内部的压力作用

6、地球内部的温度( )。A.很低B.与地面一样高C.很高,能把岩石熔化

7、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A.岩石B.沙子C.土壤

8、鼓膜的作用是()。、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A.3800 B.3300 C.3400

9、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弯曲B.岩层断裂

10、渗入岩缝的水结成冰时体积会,从而对岩石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A.胀大B.缩小C.不变

11、属于风化作用。A.流水冲击B.温度变化C.生物破坏D.碰撞磨圆

12、自然因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形式有。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2、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3、构成地壳的岩层厚薄是均匀的,所以它们受到的压力也是均匀的。( )

4、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5、化石不但能帮助我们推测地表曾经的变化,还为研究古环境提供了线索。()

6、水、二氧化碳、氧气、生物有机体和酸雨也能风化岩石。()

7、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

8、火山喷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9、地壳越到深处,压力越大,温度越高。()

10、岩层弯曲、褶皱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11、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

12、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13、卵石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说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14、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15、“石油”一词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

16、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17、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18、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19、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20、风化不能将巨大的山脉剥蚀成细小的沙粒。()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和涌出地面的冷却而成的堆成的锥形山。

3.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4.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下会沿着裂缝上升。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

5.地壳中岩层,既受到自上而下的压力,又受到来自侧面的推挤压力,使岩石有的地方,有的地方,形成褶皱,在这个过程中,岩层本身也储存了巨大的,当产生褶皱的岩层进一步受到压力作用时,岩层可能发生,这时储存在岩层中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使大地震动,这就是。

6.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的国家,早在1800多年前,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它叫。

7.高山上的岩石,由于昼夜、夏冬冷暖反复变化,会产生。

8.河道里、河滩上的石块大小的分布特点是:上游、中游、下游。石头的形状特点是:上

游、中游和下游。

9.地球上矿产资源,又不可,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等。

11.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12.矿产的开采方法是不同的。分布于地表或埋藏得较浅的煤,可以开采;埋藏得较深的煤,需要

开采。

13.通常人们把叫做矿产。

14.流水有力量,滚落河中的石块会被流水冲到很远的地方,这叫做流水的作用。

15.石块在被流水搬运的过程中,受流水冲击,彼此相互,这叫做磨圆作用。

四、简答题(20分)1、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5分)

2、地震形成的原因?(5分)

3、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抗拒的、,但是地震是不是不可预防呢?地震前有什么前兆呢? (5分)

4、在已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的地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应急工作?

五、设计一个鹅卵石的制作实验:实验材料:

试验方法步骤:

实验结论: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地震波能够向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

2.科学家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索。

3.用手挤压毛巾和木棍的地震成因模拟实验中,木棍和毛巾都相当于地球内部构造中的,用手用力弯折木

棍、挤压毛巾相当于。

4.作用使岩石崩解,滚到河道中的岩石在河水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和石头间的相互,棱角

消失,变成表面光滑的卵石。

5.煤、石油和属于矿产,铁、铜属于矿产,石英、属于矿产。

二、选择。1.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地震是()①汶川大地震②唐山大地震③台湾大地震

2.地震造成危害很大,但人们目前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这说明()①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②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③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

3.地震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①日食或月食②地下水位突然改变③太阳黑子爆发

4.用镊子夹一块石页岩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后,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发现的现象是()①无任何变化②变得更硬③出现裂缝④变软

5.下列资源可以再生的是()①石油②天然气③森林④煤

6.下列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利的活动是()①乱砍乱伐②毁林开荒③植树造林

7.地核的温度约为()①2000℃②120℃③3400℃④4700℃

8.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中间一层是()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④地表

9.火山喷发物不包括()①浓烟②火山灰③火热的石块④液态的水

三、判断。

1.地壳厚度在地球各处是一样的。()

2.地球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的特殊物质。()

3.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

4.搜集资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5.建立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6.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7.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指植物根的生长可以使岩石裂缝加深、扩大。()

8.我们要研究、开发新的能源。()

9.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10.煤和石油可以再生。()

四、填表。

五、实验。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用番茄做,土豆泥做。

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成因:

六、问答。1你所知道的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

2保护地表,我们应该怎样做?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一、查漏补缺。1. 科学家是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 火山大致可分为、、三类。

3. 风化作用的三个重要因素是、、。4.煤、石油、天然气属于矿产,铁、铜等属于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矿产。5. 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

6. 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

二、明辨是非。1. 地球内部是平静的,地球表面也是一成不变的。()

2. 地震与火山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3. 煤可以制作燃料、染料、消毒剂、杀虫剂等。()

4. 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 地下储藏的能源有很多,所以人类用不着开发新的能源。()

三、珠海拾贝。1.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的半径有()多千米。A.3400 B.2900 C.800

2. 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

A.一样的

B.陆地部分薄海洋部分厚

C.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级大地震,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

成了巨大的损失。A.7.8 B.8.0 C.8.1

4.()是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A.李四光 B.竺可桢 C.

陈景润

5. 卵石的形成与()有密切的关系。 A.水 B.石头

C.风

四、我的科学研究。12

1.如图(1),当手用力一定时,小木棍会,断裂时,手有

的感觉;用力挤压毛巾的两端,毛巾会。这两个图都是模拟形成的实验,毛巾和小木棍相当于地震中的,手用的力表示地球受到的来自的力。

2.如下图(二),将石块在火上烧,之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会发现石块,说明

五.科学与生活。141、地球的结构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见到的鸡蛋、荔枝,你能选择一种画出它的结构图,标出代表地球的哪一部分吗?

2、这几年我国南部的部分省经常发生地震,请你给当地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根据你所学的相关知识,告诉他们地震来了应该怎么办?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填空。(共30分)

6.地震波能够向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

7.科学家利用、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索。

8.用手挤压毛巾和木棍的地震成因模拟实验中,木棍和毛巾都相当于地球内部构造中的,用手用力弯折木

棍、挤压毛巾相当于。

9.作用使岩石崩解,滚到河道中的岩石在河水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和石头间的相互,棱角

消失,变成表面光滑的卵石。

5、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矿产,铁、铜属于矿产,石英、属于

矿产。

6、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

或,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

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七、选择。(共20分)

1.我国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地震是

()①汶川大地震②唐山大地震③台

湾大地震

2.地震造成危害很大,但人们目前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这说明()①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②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发生③地震预报是十分复杂的世界性科学难题

3.地震发生前,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是()①日食或月食②地下水位突然改变③太阳黑子爆发

4.用镊子夹一块石页岩在酒精灯上烧一会儿后,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后发现的现象是()①无任何变化②变得更硬③出现裂缝④变软

5.下列资源可以再生的是()①石油②天然气③森林④煤

6.下列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利的活动是()①乱砍乱伐②毁林开荒③植树造林

7.地核的温度约为()①2000℃②120℃③3400℃④4700℃

8.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中间一层是()①地壳②地幔③地核④地表

9.火山喷发物不包括()①浓烟②火山灰③火热的石块④液态的水

10、下列属于地质作用对地表改变的是()①岩浆动力②填海造田③毁林开荒④开山修路

八、判断。(共20分)

1.地壳厚度在地球各处是一样的。()

2.地球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的特殊物质。()

3.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

4.搜集资料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5.建立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

6.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7.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指植物根的生长可以使岩石裂缝加深、扩大。()

8.我们要研究、开发新的能源。()

9.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10.煤和石油可以再生。()

九、填表。(共9分)

十、

十一、实验。

1、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共6分)

(1)、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用番茄做,土豆泥做。

(2)、实验现象:。(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火山喷发的成因:

十二、2、探究地震的形成原因。(共6分)

(1)、实验一:用力折木棍,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当所用的力超过木棍的承受能力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你会有什么感觉(2)、实验二:用双手挤压毛巾,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3)、通过实验,从地球的内部结构方面,解释地震形成的原因。

十三、问答。(共5分)1、你所知道的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举4种)

2、什么叫风化?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科学试题

一、填空1、地震波向_________ 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_________ 。2、地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3、火山爆发能形成肥沃的_________。4、2008年,我国发生的地震是_____________。5、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等对岩石的破坏叫做___________ 。6、岩石是__________ 组成的。7、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______ 及______ 的许多信息。

二、选择题1、下列地表形态的改变对人类有益的是:()

A 乱砍乱伐

B 植树造林

C 土壤沙漠化

2、下列的资源可再生的是:()A 石油 B 天燃气 C 风能 D 煤

3、有关卵石的形成过程的实验中,下面哪些工具是不需要的()A酒精灯B 木棍 C 有关的大玻璃瓶 D 页岩

4、对于地球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球的结构像鸡蛋 B 地球内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

C 地球内部的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地幔主要是由铁盒镍组成的。()2、地球内部的压力是非常大的。()3、火山地震是地球表面发生的现象,与地球内部无任何关系。( )4、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主要是指植物的根的作用。()5、煤和石油是可以再生的。()6、人类对地球的影响有害无益。()

四、连线

毁坏人类家园

火山危害珍贵矿产

肥沃土壤

火山益处人员伤亡

五、问答1、海岸边的细沙是如何形成的?2、谈一下地震发生时,都有什么现象发生?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试题

一、填空。(27★)

1、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让锣声立即停止的方法是()。

3、声音是以()的方式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

4、()、()、()都能传播声音。

5、外耳由()、()组成,中耳由()、()组成。鼓膜是()、()的薄膜。内耳由()等组成。耳蜗与()相连。

6、声音的高低,我们成为()。

7、噪音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

8、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在()赫兹一下的一种低频率波。

9、耳郭的作用是()。

10、()与()、()、()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11、我们周围有许多噪声,这些噪声有的妨碍人们(),有的使人(),

二、判断。(18★)

1、植树造林也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方法。()

2、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3、只要物体一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4、地球表面是一成不变的。()

5、只要好听的音乐都不是噪声。()

6、声音的大小在科学上叫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我们称为音高。()

三、选择。(16★)

1、声音的大小与()有关。

A、物体的振动幅度

B、物体振动的快慢

2、保护听力要注意()。

A、避开噪音

B、用尖锐的工具挖耳朵

C、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D、听到巨大声音要张开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电铃放在真空玻璃钟内,能电时,电铃小锤虽然敲打电铃,但听不到声音,因为没有空气传播的声音。

B、火车在轨道上行驶的声音,铁轨不能传播,完全是靠空气来传播。

C、海面下没有空气,所以声音不能在海面下传播。

D、以上皆是。

4、对着瓶口吹气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瓶口

C、瓶子

四、生活与实验(18★)

1、用小锤敲响音叉,听清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立即将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说明:()

3、耳朵的构造

填写:①②③④

⑧⑨⑩

五、简答。(20★)

1、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本35页)

2、我们生活中的噪音有哪些危害?怎样控制、消除这些噪声污染?

3、什么是次声波?什么是超声波?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大?

4、声音的大小和什么有关?音调的高低和什么有关?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把敲响的音叉马上放入水中,会看到,这是因为音叉在。

2.声音在里不能传播的。

3.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声音的,我们把它叫做声波。声波是向着传播的。

4.、、、被称为污染的四大公害。

5.汽车安装消音器,住房加装隔音墙,都是为了。

6.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从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

7.耳朵分为、、三部分。

二、判断。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2.所有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3.声音是以振动的方式,向着一个方向传播的。()

4.植树造林是降低城市和工矿企业噪声的好办法。()

5.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6.固体、液体都能振动发出声音,气体不能发出声音。()

7.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

8.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9.鼓膜是椭圆形的、半透明的薄膜。()

10.内耳由耳蜗等构成。()

三、选择。

1.通过对比锯条伸出桌子长短不同的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子较短时,();伸出桌子较长时()声音低声音高

2.找一只小口瓶,向瓶口吹气,就会发出声音,这主要是由()振动产生的。瓶子空气

3.制作土“电话”时,用()做电话线,通话效果更好。棉线铜线

4.把耳朵贴在桌上,用用轻轻挠桌底,听到的声音主要是()传播的。空气桌子

5.往杯子里倒水,当杯子里水面较高时()杯子里水面较低时()

水声高声音低

四、实验。

把一个用塑料薄膜包着的闹铃放入水中听声音的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问答。

1.在你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悦耳的?哪些声音是噪声?(各举3例)

2.说明声音的大小、高低是怎么回事?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测试题

一、查漏补缺。1. 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而产生的,只要物体,就必然会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2. 任何声音都是以的方式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的。

3.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但在中不能传播。

4. 耳朵分为外耳、、三部分。外耳由和组

5. 被人们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是、、、。

二、明辨是非。5

1. 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2.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如果受到伤害,人的听力就会下降或丧失. ()

3. 耳廓有收集声音并把声音导入外耳道的作用。()

4. 消除噪音的最好办法是在耳中塞上一个耳机或棉花团。()

5. 人耳能听到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以外的声音。()

三、珠海拾贝。7

1. 声音在气体、固体、液体中都能传播,并且传播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中

声音在()中传播速度最快;在()中传播速度最慢。

A.气体

B.固体

C.液体

2. 用同样的力敲打长短不同的两根铁管,长铁管发出的声音(),短铁管发出的声音()。

A.高

B.低

C.强

D.弱

3. 对着瓶口吹气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呜呜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A.空气

B.瓶口

C.瓶子

4. 下面何处不能传播声音()。A 水中 B 月球上 C 固体中

5. 蝙蝠能利用()探测障碍物。A.次声波 B.次声波和超声波C. 超声波

五、我来告诉你。14

1. 小明在游泳池中游泳,潜在水里时他依然能听到池边同学的说话声,为什么他潜在水里还能听到声音呢?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2.小明在暑假里参加了游泳班,开学后耳朵听不清了,你能帮他分析下原因,告诉他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听力呢?

四、我的科学实验。8

1. 如下图1:我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说明:。

2. 如下图2:用小槌敲响音叉,听清音叉发出的声音,并立即将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说明:。

3. 如下图3实验中,用劲敲鼓,鼓面发出的声音,轻轻敲鼓,鼓面发出的声音。

第二单元《

一、查

(16分、每空1分)

1、振动振动停止振动

2、声波四面八方

3、固体液体真空

4、中耳内耳耳廓外耳道

5、噪声污水废气垃圾

二、明辨是非(5分、每题1分)

1、对2对、3、对4、错5、错

三、珠海拾贝(7分、每空1分)

1、B A

2、B A

3、A

4、B

5、C

四、我的科学研究(8分、每空2分)

1、隔着水槽壁也能听到闹铃声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3分

2、音叉振动,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分

3、大小2分

五、我来告诉你(12分、每小题7分)

1、答:我的猜想:水能传播声音。(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我的方案: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贴近水槽,看能否听到声音。

2、原因:可能在游泳时耳朵里进水了,耳朵内潮湿,滋生了病菌,形成了中耳炎。保护听力要做到:①尽量避开噪声。

②不要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③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④鼻、咽发生炎症时,要及时治疗。

⑤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附:《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题(青岛版)》参考答案

一、填空:1、地壳、地幔、地核;2、温度、水、植被;3、遗体、遗迹;4、振动;

5、污水、废气、垃圾;

6、外耳、中耳、内耳、外耳道、听小骨、听神经;

7、蒸发、加热、通风;

8、凝结;

9、1000C、00C;10、大熊、北斗七星。

二、√√×××√√√√√

三、1、③、②、①;2、①②③④⑤; 3、①③、②; 4、④; 5、⑥;

6、④;

7、④;

8、②;

9、①③;10、③④

四、连线

水结冰晒盐人工降雨烧开水

蒸发沸腾凝结

玻璃纸陶瓷金属

吸水性强透明导电易腐蚀

五、

水蒸气(气态)

放热吸热放热吸热

吸热

水(液态)冰(固态)

放热

六、1、从上到下仪器名称分别是:温度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

2、温度计读数不变。

3、温度计读数暂时不变;停止加热时间越长,温度下降越大。

七、答: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知识点上册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2、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4、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5、地壳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6、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的(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 级地震。 7、煤、石油、天然气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8、地幔主要是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 9、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波碰到不同的物质, 就会有不同的(反射)和(折射)。 10、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11、(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大运河。 12、从地面到地球中心有(6000)多千米,最先进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10千米)。 13、(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运动的外在表现。 14、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 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震。 15、生活中,声音(无时)不在,(各种各样)的声音构成了奇妙的声音(世界)。 16、声波和水波的传播方向是不一样水波向(水平)方向传播,而声波向(四面八方)传播。 17、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说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8、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20000)赫兹。 19、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性质稳定,能量衰减幅度小,穿透力强,可用于(定向导航)。 20、(噪音)、(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21、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2、声音的大小与(用力大小)有关,(用力大)声音大,(用力小)声音小。 2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 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24、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在头的内部的是(中耳)、(内耳). 25、(耳)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 26、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振动快)声音高,(振动慢)声音低。 27、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给人以美的享受,(噪音)对人造成危害 2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方向 是向着(四面八方)的。 2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 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0、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 共分为(88个)星座. 31、(仙后座)是秋季中一个耀眼的星座,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形或是W形), 好像一个美丽的往后坐在宝座上。 32、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可 供书写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33、中国的原始陶器制作始于距今约(七千)年前。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教案(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 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3、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4、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5、师生交流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2、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板书) 3、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 4、师: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5、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7、师: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自由活动:做地球结构模型 1、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 2、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 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问题详解电子版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A卷) 一、填空题 1、6300 2、四面八方、地心、物质、反射、折射 3、最外面、岩石、地幔、硅、铁、镁、2900、1000~3000 4、3400、铁、镍、4700 5、7、28、7.8、24.2万、2010、、7.1、财产 6、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铜矿石、石膏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三、选择题 1B、2C、3A、4C、5 B、6C、7A、8C 四、实践综合题 实验课题:研究火山的成因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三角架、铁盒子、土豆泥、蕃茄酱。 实验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的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冒出来。

实验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岩浆会从地壳薄弱处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草图:见课本P6页 五、简单题 1、答: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供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 2、答: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摩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 五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B卷) 一、填空题 1、能源、金属 2、地壳、地幔、地核 3、地壳、地幔、地核 4、地核 5、巨大压力、变形 6、早、衡、地动仪 7、青藏 8、矿物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 三、选择题 1B、2A、3C、4C、5C、6B、7B、8A C 四、简答题 1、答:地球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各层的结构特点: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底部薄,陆地部分厚。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2900多千米。这一层的温度大约1000℃至3000℃,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地幔下部是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半径3400多千米,主要由铁和镍组成。这一层密度大、温度高,温度高约4700℃。 2、答:火山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有:火山的作用可形成矿藏,火山灰可形成肥力很高的土壤,有的还可制作水泥,许多火山泉水有医疗之效,不少火山区还是旅游胜地,这些都是火山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火山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有:强烈爆发的火山会引起气候异常,火山喷出窒息性和有毒的气体可使人和动、植物死亡,大量的熔浆和火山碎屑物可摧毁城市、村庄和田野,从而造成很大的破坏作用。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梳理 1、(1)地球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在它的下面是地幔,主要有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它的核心部分叫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部的情况进行探索。地震波能够向四面八方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地震总是发生在地壳这一层,有时还伴随着火山喷发发生。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科学家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监测地震的仪器,叫地动仪。 2、(1)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用细线悬吊着放入水槽中的冷水中,你会发现红色热水会溢出来。(2)在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土豆泥中喷了出来。 (3)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融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省市,发生里氏7.8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3. (1)在模拟地震成因的过程中,竹片和毛巾相当于岩层。 (2)地下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4. (1)位于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2)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碰撞、摩擦,逐渐失去棱角形成卵石。(3)通过卵石形成的模拟实验发现,卵石的形成主要与水有关。 5、(1)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常见的矿产有石英、石墨、滑石、金刚石等。 (2)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3)煤既可用作燃料,也可用于制药、制杀虫剂、制消毒剂。 (4)为了保护矿产资源,我国颁布了《矿产资源法》。我们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地热能。 6.(1)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越来越大。 (2)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人们是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3)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和人类活动。 (4)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个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7.(1)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喜鹊的叫声,风声,汽车的喇叭声、雷声等构成了奇妙的世界。(2)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气体、固体、液体的振动都能产生声音。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让物体停止振动。 8、(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传播方向是向着四面八方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物体振动发声时,形成了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就像石子投入水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后题及答案

1.地球内部有什么 一、我来填一填: 1.地球内部有、、、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 二.当好小法官: 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 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 1.地幔的下面是,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 A.地壳 B.地核 C.地心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组成的。 A.岩石 B.沙子 C.土壤 3.地核的半径约为千米。 A.3800 B.3300 C. 3400 四、科学探究: 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 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2.地壳地幔地核 3.地壳地幔地核4.地核 二、当好小法官:1.√ 2.× 3.√ 4.× 5.× 三、我来选一选:1.B 2.A 3.C 四、科学探究: 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

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演示实验4个分组实验16个 实验1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实验类型:演示实验 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 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实验2 :地震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受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实验3 :做一块卵石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 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实验4:声音的产生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要求:能用典型材料发出声音,看到它在振动。一般实验分三种物态。 固体:音叉被敲响后,音叉发音,手感到振动或立即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和波纹;手敲鼓和锣会感到振动。气体:用吹满气的气球,松手时有声音,这时看到气球口振动或嘴吹小瓶,会听到声音,看瓶内小塑料泡沫在振动。液体:用烧杯来回倒水时有声音,水面在振动;往水中投东西或搅动,水也发出声音,同时水面在振动。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烧杯、水 实验步骤: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2、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敲鼓,观察现象。 3、用锤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皮筋在振动。 2、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小 学 科 学 五 年 级 上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导入2: 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10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有6000多颗人造卫星飞上了天,月球旅行也已实现,甚至有航天器飞出了太阳系。人类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已经超出了凡尔纳的想象,而对地球内部的探索情况如何呢?我们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表以下的地球内部是个什么样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基础训练答案

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答案 1、地球部有什么 我想研究的问题 1、地球部有什么? 2、我们怎么知道地球部的情况? 3、地球部的结构特点。 4、地球部的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观察实验 ※地球部有什么? 我的猜想:有石油、煤、矿产、岩石、泉水等 我的交流:地球部有煤有石油;地球部有地下水;地球部有岩石;地球部有火山喷发物…… 我的发现:地球部有丰富的资源。 ※认识地球部的结构特点。 我的交流:地球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薄,陆地处厚。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地核由很多成分组成。地球的核心处非常热,有4700摄氏度。 我的发现: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我的收获 (1)地球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其中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火山 我想研究的问题 1、火山喷发是怎么回事? 2、火山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害处。 观察实验 ※对火山的了解。 我的交流:火山喷发是地球上的自然现象;火山是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的岩浆;火山喷发有时会伴随发生地震。 我的发现: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火山的成因。 我的猜想:地球部的岩浆流出来了就是火山的爆发。 我的方案:做一个开啤酒瓶的模拟实验。 我的记录:啤酒瓶子代表地壳,啤酒里的泡沫代表岩浆,打开瓶盖就象地壳里有了裂缝,泡沫喷出就象火山喷发,原因是啤酒部有压力。 我的发现:地球部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就是火山喷发。 我的收获 1、填一填 (1)将盛有红色热水的玻璃瓶用细线悬吊着放入水槽中的冷水中,你会发现小玻璃瓶的红墨水自下而上升上去。 (2)在模拟火山成因的实验中,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用酒精灯加热,发现番茄酱从土豆泥的裂缝中流出来,我们可以推测火山的成因是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3)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检测题答案 20.蒸发 知识点: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2.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3.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使温度(下降)。4.水分蒸发快慢与(温度)、(蒸发面积)、(风速)有关,加快蒸发的办法是(加热)、(增大蒸发面积)、(通风)。 一、我来填一填: 1.水的蒸发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2.液体在蒸发时,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 3.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4.对于发高烧的病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使体温迅速降下来,除了吃药打针外,我想还可以采取用酒精擦身体的降温措施,这是因为酒精的蒸发速度快,能迅速降温。 6.刚刚从游泳池里出来时身上会感到很冷,因为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7.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的高低、蒸发面积的大小、通风条件有关。 二、当好小法官: 1.江河湖海等处的水,在有阳光照射后才开始蒸发。(×) 2.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 3.空气中没有水蒸气。(×) 三、科学探究: 1.用棉纱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小许水温度计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夏天,酷热难当时,试着往地上洒些水,感觉会凉快多了。这是因为水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的缘故 2、水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1)有利方面:晒粮食,晾湿衣服。(2)不利方面:造成干旱。 3.洒水的面积、洒水的多少发生变化时,你会感觉到变化吗? 答:洒水的面积越大、洒的水越多,会感觉越凉快。 4.用棉纱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住,蘸上小许水温度计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温度计的温度下降。这说明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 5、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更快些?说说你的办法。 答:(1)提高水的温度(2)増大蒸发面积。(3)加快空气流通。 21.沸腾 知识点:1、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的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沸腾。水加热到100℃时,会发生(沸腾)现象,这种现象的明显特点是:水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 一、我来填一填: 2.烧水时,我们常说“水烧开了”,科学的说法是水沸腾了。 3.我知道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这时继续给水加热,温度不再继续升高。 4.水加热到沸腾时,移开热源,为什么温度并没有立刻改变?我猜想:因为水沸腾后,有一部分水被气化液体,当把热源移开时,这一部分水液化,而液化放热。故不会改变。 5、蒸发和沸腾都是水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吸热。(液体在蒸发和沸腾的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沸点)下才能发生) 6、水开始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一般是100 ℃。 7、瓦特制造了第一台性能优良的蒸汽机。 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见过一些液体和水一样能沸腾,比如水银、醋、花生油、酒精、钢水等。(答案不唯一) 二、当好小法官: 1.水蒸发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给物体加热时要用外焰。(√) 3.酒精灯里装着酒精,酒精很容易燃烧,所以使用时要按要求去做,以免发生危险。(√) 4.通过水的蒸发和沸腾现象可以看出,水的形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发生变化。(√) 三、观察实验。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附答案[1]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填空。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表岩石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_____或______。 4、声音是由物体_____ 产生的。 5、噪声与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6、耳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声波通过_____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______ 传给儿蜗,连接耳蜗的_______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7、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和______可以使水蒸发得更快。 8、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9、水的沸点是_____,水的冰点是______。 10、_______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__,俗称勺子星。 二、判断。 1、科学家是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2、地球内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 3、煤和石油是可再生资源。()

4、地表是不断变化的,陆地的面积逐渐变大。() 5、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和次生波。() 6、抬头仰望北天星空,左边是西,右边是东,上面是南,下面是北。() 7、一天中,星座在天空中有东升西落现象。() 8、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9、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也低;所以,不容易把鸡蛋煮熟。() 10、化雪天比下雪天冷,原因是化雪需要吸收热量。() 三、选择。 1、()属于能源矿产;()属于金属矿产;()属于非金属矿产。 ①石英石膏②铁铜③煤石油 2、保护听力要注意()。①避开噪音②不用尖锐的工具掏挖耳朵③及时治疗鼻炎和咽炎④听到巨大声音要张口⑤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 3、下面()应用了超声波,()应用了次生波。 ①雷达探测障碍物②潜水艇声纳导航③B超探测病灶 4、天狼星是()星座。①大熊②仙后③猎户④大犬 5、()的形成与凝结无关。①云②雾③霜④露⑤雨⑥雪 6、导电性能强的材料是()。①木材②陶瓷③玻璃④金属⑤塑料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1.地球的结构好像鸡蛋一样,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2.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三层,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3. 位于地表的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或成分变化,逐渐崩解、分离为大小不等的岩屑或土层。岩石的这种变化称为(风化)。引起岩石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4.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5.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能源矿产),铁、铜等属于(金属矿产),石英、石膏等属于(非金属矿产)。 6.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信息。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7. 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岩层断裂)。 8.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进行探索的。 9.模拟火山成因实验,番茄酱相当于(岩浆),土豆泥相当于(地壳)。 10.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地球内部的运动)、(自然力量)、(人的力量)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任何声音都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由(鼓膜)、(听小骨)等构成。鼓膜是椭圆形的、透明的薄膜。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与(听神经)相连。 5.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6.正常人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7.当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超过一定的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8.(次声波)是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9.环境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娱乐活动)。 10.(噪声)、(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11.蝙蝠能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 12.耳廓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考试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考试

————————————————————————————————作者:————————————————————————————————日期: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一、填空。(26分) 1、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千米。 2、地震波能够向传播,有的可以一直传到地心。 3、研究地震成因的模拟实验中的竹片和毛巾相当于。 4、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 5、温度、水、植被等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 6、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历程最长的大运河。 1、我们面朝北方,观察北天时,左边是西方、右边是东方,上边是南方,下边是北方。即北天星空是上南下北左西右东。 2、我们面朝南方,观察南天时,左边是东方、右边是西方,上边是北方,下边是南方。即南天星空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3、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成很多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4、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这个星座中的五颗亮星构成一个“M”型或“W”型。 5、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1.通常人们把叫做矿产。 2.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的学说指导下,我国相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使我国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3.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科学家在这个地方发现了一些远古时代海洋生物的,说明这个地区亿万年前是一片汪洋大海。

4.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或。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5.引起地表变化的因素有、、等。 6、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大运河。 1、地球内部可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地表岩石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 3、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的_____或______。 4、声音是由物体_____ 产生的。 5、噪声与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6、耳朵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声波通过_____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______ 传给儿蜗,连接耳蜗的_______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7、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 和______可以使水蒸发得更快。 8、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 9、水的沸点是_____,水的冰点是______。 10、_______星座中的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的形状,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_,俗称勺子星。 二、判断。(20分) 1.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程度不同的膨胀或收缩,常常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2.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3.风化不能将巨大的山脉剥蚀成细小的沙粒。() 4.水、二氧化碳、氧气、生物有机体和酸雨也能风化岩石。() 5.卵石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说明了功到自然成的道理。()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总复习(经典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1.地球内部有什么 一、我来填一填:1.地球内部有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等物体。 2.地球从表面到中心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球的地幔,蛋黄相当于地球的地核。 4.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4700摄氏度。二.当好小法官: 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2.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有5000℃。(×) 3.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5.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 三、我来选一选: 1.地幔的下面是B.地核,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A.地壳B.地核C.地心 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A.岩石组成的。A.岩石B.沙子C.土壤 3.地核的半径约为C.3400千米。A.3800 B.3300 C.3400 四、科学探究: 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意吗?为什么? 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要在保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坏地球。 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2.火山 一、我来填一填: 1.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上升的岩浆有的会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则可能冲出地面形成火山。 2.火山石由火山喷发时落下的火山灰、石块、和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 科学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 第一课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目标:

1 、熊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能够根据数据,对地球内部各层厚度作出合理的解释;能够根据火山和地震的现象对地球内部情况作出解释;能够查找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 2 、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知道科学研究中可以用模型方法来解决问题。 3 、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地球的乐趣。 教学准备:有关地球内部情况的资料 (图片、课件、视频图像 );熟鸡蛋、三种颜色的橡皮泥、搜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上堂课我们了解了美丽的地球表面有山有水,风光无限,那么地球内部有什么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想地球内部有什么 谈话:根据你的知识经验,同学们猜想一下地球内部有什么? 学生猜测。(石油、矿产、水)

看来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老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地球内部的录像想不想看?(教师播放火山、地震的录像资料。)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认为地震发生时、火山喷发的时候有什么特征?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些事实说明地球内部并不像表面看到的一样平静,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动,正是这样缓慢地运动造成了火山和地震。而且我们从这些现象里还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温度是很高的,连岩石都成了液体形态的岩浆了。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谈话: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 ---- (学生:通过钻探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特点,你怎么知道?--你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地震波、磁力等信息来探知地球内部情况,看来查资料能帮我们了解很多科学知识。)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 .谈话:科学家通过这么多方法了解地球内部特点,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好多关 于地球内部特点的资料,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想)首先在小组内把你们搜集的材料整理一下,过一会在班上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内整理资料,汇报交流)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 实验1 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实验材料:三脚架、小瓷盘、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番茄酱做岩浆,土豆泥做地壳,把土豆泥放在小瓷盘中,摊成薄饼状,中间倒入适量番茄酱包好,做成山的形状。 2、把小瓷盘放到铁架台上,隔石棉网加热,看到岩浆从地壳薄的地方或有裂缝的地方喷出,形成火山。 实验现象:番茄酱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注意事项:1、土豆泥尽量摊得薄一些。 2、加热时间需要10多分钟,引导学生耐心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2 地震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细木棍或竹筷、毛巾。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用不同颜色的毛巾做地层,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用细木棍或竹筷做地壳,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1、用力挤压毛巾,毛巾会形成褶皱。 2、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岩层在收到外力时会发生变形,形成褶皱,当受到的外力大到不能承受时,岩层就会突然断裂,形成地震。 注意事项:使用的筷子韧劲不要太大,注意安全。 实验3 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有盖的大玻璃瓶、水、碎砖块、 实验步骤: 1、模拟实验:碎石子或用砖头做河道中的石头,装水的大玻璃瓶做流水的河道。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玻璃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观察到水变浑浊了,水中有一些砖屑;碎砖块变小了,棱角变光滑了。 实验结论: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从而推想:卵石是在河道中不断受到水的冲击和相互碰撞形成的。 注意事项:1、砖块尽量要小一些,棱角鲜明一点。 2、要用比较长的时间。 实验4 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水。 实验步骤: 1、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 2、加热岩石后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几次,观察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掉碎屑。 实验结果: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系统习题与答案

.地球内部有什么1 一、我来填一填:、、等物体。1.地球内部有、别,分划分为三层中2.地球从表面到心可以。、、是,蛋3.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白相当于地球的,蛋黄相当于地球的 4700摄氏度。4.是地球的核心部分,温度约为二.当好小法官:)(1.地壳在地球各处的厚度是不一样的,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地幔内部的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温度大约2 )有5000℃。( ).科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磁力等,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3( )(4.地幔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由坚硬的岩石构成。).地幔和地核主要由铁构成,所以地球上的铁是取之不尽的。5(三、我来选一选:,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1.地幔的下面是 .地核 C.地心A.地壳 B 组成的。2.地壳是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它是由 C.土壤.岩石A B.沙子千米。 3.地核的半径约 为A.3800 B.3300 C. 3400 四、科学探究: 1.美国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构想:用炸药把地面炸开一条裂缝,然后往裂缝中注入至少10万吨熔融状态的铁水。灌入铁水的同时,放入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探测器,从而揭开地核不为人知的真面目……地球会同意这项计划吗?你会同为什么??意吗. 2.地球越往内部温度越高,甚至高达几千度,为什么从地下挖出的石油、?煤的温度却不高,而且没有燃烧掉呢 参考答案 一、我来填一填: 1.煤石油火山喷发物金属矿藏 2.地壳地幔地核 3.地壳地幔地核 4.地核 二、当好小法官: 1.√ 2.× 3.√ 4.× 5.× 三、我来选一选: 1.B 2.A 3.C 四、科学探究: 1.答:地球不会同意,我也不会同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她,人类要在保护她的基础上研究她,而不能破坏地球。 2.答:石油,煤只存在于地壳一层,不是存在于地球深层,所以温度不会很高,另外它们燃烧需要氧气,在地下没有足够的氧气供给它们燃烧。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声音的秘密》、《秋冬星空》、《生活中的材料》、《水循环》、《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教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以地球内外的不断运动变化、声音的秘密、神秘的秋冬星空、生活中离不开的各种材料、水循环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单元,以学生对地球表面的认识以及对火山、地震现象的了解为主要内容,以“解暗箱”为主要探究方式,引导学生经历由表象推测事物内部变化规律的科学探究方法;《声音的秘密》单元,学生熟悉的声音为探究主题,在内容设置上突出“做”科学的特点,强调体验式、发现式的科学探究方法;《秋冬星空》将星空作为学生长期观察探究的目标,让学生重点研究秋冬星空的显著特征,侧重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观察结果,对星空的变化进行预测。《生活中的材料》以学生熟知的“常见材料”为研究目标,培养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行选择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科学研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并让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试验方法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严谨性、实验材料的多样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水循环》单元从学生熟悉的蒸发、沸腾等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究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认识水在自然界循环变化的内在联系;《研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通过各专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问题,关注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知道火山地震的成因。 2.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噪音的危害与防治。 3.了解秋冬季节的星空。 4.知道各种材料特点与用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