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课程知识结构图

初中课程知识结构图

初中课程知识结构图
初中课程知识结构图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3、汉字1、字音

2、字形

4、含义

5、色彩

9、词语6、近义词辨析

7、熟语

8、关联词语

12、标点符号10、点号

11、误用辨析

27、基础知识15、修辞13、常见修辞格

14、辞格辨

16、词类

20、语法17、短语

47 18、复句

初19、辨析修改病句

中21、作家作品

语24、文学文化常识22、名篇名句

文23、文化常识

26、语言表达——25、简明、连贯、得体

28、常见实词

45、知识体系31、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29、常见虚词

34、古代诗文阅读32、实词、虚词30、一词多义

33、文章内容的理解(翻译、断句)

35、文体知识

36、依据作品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37、作文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

38、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态度的评价

44、现代文阅读39、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40、重点词语的理解

41、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42、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43、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46、中考复习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1、有理数(正数与负数)

2、数轴

6、有理数的概念3、相反数

4、绝对值

5、有理数从大到小的比较

7、有理数的加法、加法运算律

17、有理数8、有理数的减法

9、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0、有理数的乘法、乘法运算律

16、有理数的运算11、有理数的除法、倒数

12、有理数的乘方

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1、代数式14、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22、列代数式15、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3、代数式的值18、单项式

27、整式的加减20、整式的概念19、多项式

24、合并同类项

25、去括号与添括号

26、整式的加减法

28、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29、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

198 32、一元一次方程30、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初3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3、代入(消元)法

中3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4、加减(消元)法

数193 36、相关概念及性质

学数39、二元一次方程组37、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举例

与38、一元方程组的应用40、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代45、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41、不等式的解集

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2、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46、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

47、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51、整式的乘法4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49、多项式的乘法

56、整式的乘除50、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

5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55、整式的除法5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54、同底数幂的除法

57、提取公因式法

61、方法58、运用公式法

63、因式分解59、分组分解法

62、意义60、其他分解法66、含字母系数的一元

65、分式的乘除法——64、分式的乘除运算一次方程

72、分式69、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67、分式方程解法、

70、分式的意义和性质增根

71、分式的加减法68、分式方程的应用

75、数的开方73、平方根与立方根

74、实数

86、二次根式的意义76、最简二次根式

79、二次根式的乘除法77、二次根式的除法

78、二次根式的乘法

87、二次根式82、二次根式的加减法80、二次根式的加减法

81、同类二次根式

85、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8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84、有理化因式

88、直接开平方法

89、配方法

193 9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90、公式法

198 数98、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91、因式分解法

初与100、二元二次方程组92、一元二次方式根的判别法中代102、一元二次方程99、*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数数94、分式方程的解法

学97、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95、*无理方程的意义、解法

的分式方程和无理方程96、分式方程、无理方程的应用

101、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10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06、一次函数104、一次函数图象的图象和性质

105、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08、二次函数——107、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

113、函数及其图象109、平面直角坐标系

110、函数

111、函数的图象

112、反比例函数

116、线段、角114、线段

115、角117、相交线、对顶角、邻角、补角

120、相交线118、垂线、点到直线的距离

119、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26、相交、平行123、平行线121、平行线概念及性质

122、平行线的判定

124、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125、命题、公理、定理127、三角形三边关系

129、与三角有关的边128、三角形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134、全等三角形角平分、中线、高

135、等腰三角形

133、直角三角形——132、勾股定理

131、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30、三角形的内角

136、轴对称139、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性质138、三角形137、基本作图140、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44、平行四边形141、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

149、多边形142、菱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

151、四边形150、中心对称143、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

145、梯形的相关概念

148、梯形146、等腰梯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194 147、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

空156、比例线段

间158、相似图形157、相似多边形152、相似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98 与155、相似三角形153、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初图15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中形161、解直角三角形159、解直角三角形

数163、解直角三角形160、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公式

学162、锐角三角形

164、圆的有关概念及对称性

165、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166、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的圆

172、圆的有关性质167、三角形的外接圆

168、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169、圆心角、弧、弦、弦心距

185、圆170、圆周角定理

171、圆内接四边形及其性质

17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177、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74、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175、三角形的内切圆

176、切线长定理

179、正多边形和圆——178、正多边形的有关计算

180、圆周长、弧长

183、弧长和扇形面积181、圆、扇形、弓形的面积

182、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侧面积

184、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86、几何体、几何图形

187、平均数

191、统计初步188、众数和中位数

195、统计与概率189、级差、方差、标准差

190、频数、频率、频率分布直方图

192、概率初步———概率计算

196、中考复习

197、总复习

初中英语知识结构图

3、名词1、名词的数

2、名词的格

4、人称代词

5、物主代词

10、代词6、反身代词

7、指示代词

8、不定代词

9、疑问代词

11、位置

14、形容词12、形容词的用法

13、比较级和最高级

17、副词15、副词的用法

16、比较级和最高级

18、不定冠词

41、词类21、冠词19、定冠词22、一般现在时

20、零冠词23、一般过去时

24、一般将来时

29、动词的时态25、现在进行时

26、过去进行时

27、现在完成时

28、过去完成时

31、动词的语态——30、被动语态73 32、不定试

初56、41、动词35、非谓语动词33、分词

中语法34、动名词

英结构36、联系动词

语37、助动词

42、数词38、情态动词

43、介词39、短语动词

44、连词40、行为动词的及物行和不及物行

45、疑问句---反意疑问句

49、句子的种类46、祈使句

47、感叹句

50、句子的成分48、There be结构

59、句子51、主谓一致52、名词性从句---宾语从句

55、复合句53、定语从句

56、简单句54、状语从句

60、问候57、it的用法

61、感谢和答应58、倒装结构

62、祝愿、祝贺和应答

63、道歉、遗憾和应答

70、交际64、提供(帮助等)和应答

65、请求、允许和应答

66、劝告和建议

67、问路和应答

68、问时间、日期和应答

69、打电话

71、语音

72、拼写

初中物理知识结构图

4、测量的初步知识1、长度的测量

2、误差

3、时间和测量

7、简单的运动5、机械运动

6、匀速直线运动

8、声音的发生、传播

12、声现象9、声音的特性

10、噪音的危害和控制

11、超声和次声

13、温度温度计

17、物态变14、溶化和凝固

15、汽化和液化

16、升华和凝华

18、光源光的直线传播

19、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24、光现象20、光的色散颜色

103 21、平面镜、平面镜成像

22、光的折射现象

23、看不见的光

初25、透镜

29、透镜及其应用26、凸透镜成像规律

27、眼睛和眼镜

中28、显微镜和望远镜

30、天平与质量

31、密度

物35、质量和密度32、物质和概述

33、测量物质的密度

34、密度的应用

理36、重力

37、同一条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41、力38、摩擦力

39、弹力

40、力的概述及力的测量

44、力和运动42、牛顿第一定律

43、二力平衡

45、浮力的产生

48、浮力46、浮力的大小、阿基米德原理

47、浮力的应用

51、简单机械49、杠杆

50、滑轮(其他简单机械)

52、功

55、功、功率与机械效率53、机械效率

54、功率

56、势能

59、机械能57、机械能及其转化

58、动能

60、分子热运动

64、分子动理论、内能61、内能

62、能量守恒定律

63、热量的计算比热容

67、电路65、电学的基本概念

66、电路的连接串联和并联

70、电流68、电流电流表

69、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73、电压71、电压电压表

103 72、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初76、电阻74、变阻器

75、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中77、电功

80、电功电功率电热78、电功率

物79、电和热

81、电生磁

理82、电磁继电器

86、电与磁83、磁现象

8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85、磁生电

87、电话

91、信息传递88、电磁波

89、电磁波的发射和接受

90、信息之路

92、能源家族(核能太阳能)

95、能源与可持续发展93、能源革命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94、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96、液体的压强

97、压强和压力

98、大气压强

99、内能利用、热机

100、欧姆定律

101、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

102、液体压强和流速关系

初中化学知识结构图

1、元素-----元素的概念和分类

2、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3、相对分子量

6、有关化学式的计算4、计算化合物中某种元素的质量分数

5、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14、物质构成的奥秘9、化合价7、常见元素化合价

8、化合价与化学式互推

10、原子

11、分子的概念和性质

12、物质的分类

、化学式的书写、读法、意义

15、溶液、溶质、溶剂

19、溶液16、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77 17、溶解度

18、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22、氧气2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初21、氧气的制取

25、水23、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

24、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8、二氧化碳26、二氧化碳的制取

中47、身边的化学物质27、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

29、PH----溶液酸碱度的表

30、几种常见的碱

35、二氧化碳31、几种常见的酸

32、几种常见的盐

化33、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34、化学肥料(特性、种类)

38、空气36、空气的主要成分

37、防治空气污染

39、金属活动顺序

43、金属40、生铁和钢

学41、常见金属、金属材料、合金

42、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44、氢气

45、碳

46、一氧化碳

50、物质的变化48、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49、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51、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57、物质的化学变化52、催化剂与催化剂作用

53、质量守恒定律

5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书写及其配平

5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56、综合计算题

初中生物知识框架图

第 1 页 共 14 页 消化系统 生物体结构和功 能的基本单位 注:“√”即为有,“×”为没有 消化系统 上 皮组织 结 缔组织 肌 肉组织 神 经组织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动物组织 器官 系统 动物体 根 内分泌系统 组织 茎 运动系统 叶 生殖系统 植物组织 器官 花 植物体 果实 种子 分化 分裂 细胞 组 成 组成 组 成 组 成 组成 植物细胞的 分裂过程 动物细胞的 分裂过程 专题一 生物的结构层次 结构名称 植物 动物 细菌 真菌 功能 细胞壁 √ × √ √ 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 √ √ √ √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 √ √ √ √ 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 质交流 细胞核 √ √ × √ 内有遗传物质 叶绿体 √ × × × 光合作用 液 泡 √ × × √ 含一些可溶性物质 保 营 分 输 机 护 养 生 导 械 组 组 组 组 组 织 织 织 织 织

非生物部分 包括 阳光 水 空气 ( CO2 O 2 )等 包括 需要 需要 需要 需要 产生 是 生态系统 最大的 包括 被吃 被吃 包括 包括 草食动物 形成 食物链 形成 食物链 生物部分 消费者 是 动物 被吃 蕴含 生物圈 包括 被分解 产生 包括 肉食动物 生态平衡 是 被分解 分解者 是 细菌、真菌 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自我调节 能力有限 植物 生产者 专题二 生物与环境 包括 包括 非生物因素 阳光 空气 水 土壤 等 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 影响 环境 依赖、影响、适应 生物 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包括 生物因素 影响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

初中语文知识点框架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 (一)成语错误使用 1.望文生义 2.用错对象 3.褒贬颠倒 4.修饰失当 5.不合习惯 6.敬谦错位 7.理解片面 8.形近混淆 9.轻重适当 10.功能混乱 (二)病句修改 1.语序不当 ①多层定语排序不当 ②多层状语排序不当 ③定语、状语混淆 ④虚词位置不当 ⑤主客颠倒 ⑥词语或分句逻辑顺序不当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 ②动宾搭配不当 ③主宾搭配不当 ④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⑤介词与宾语搭配不当 ⑥关联词搭配不当 ⑦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④必要附加成分残缺 ⑤介词残缺 ⑥关联词残缺 2)成分赘余 4.结构混乱 ①句式杂糅 ②暗换主语 5.表意不明 ①有歧义 ②指代不明

6.不合逻辑 ①自相矛盾 ②分类不当 ③不合事理 ④否定不当 ⑤滥用数词 (三)句子排序 1.排除法 确定首尾句,排除错误选项 2.对应法 与原文的句子进行一一对应 3.方位法 依照事物的观察方为顺序,例如:正面——侧面——背面 4.语感法 依照上文语境进行选择 5.逻辑顺序法 依照事物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例如: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6.顺藤摸瓜法 依照句子之间有相互连接对应的词语进行排序 (四)信息提炼 1.了解新闻知识,筛选新闻信息 新闻从狭义上讲就是消息。一句话新闻就是狭义的新闻。一句话新闻一般包含这样几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其中“何时”“何人(何单位)”和“何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2.把握材料中心,概括新闻信息 一句话新闻材料有的提供导语和主体。导语部分中已讲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3.理解新闻内容,注意句式特点 有的新闻类考题考句子的仿写,答题时,既需理解新闻内容,又要注意句式特点。4.领会新闻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概括事实不能过于笼统,要领会新闻的真正内涵,注意概括分寸。 5.拓宽知识领域,捕捉时代信息 二、古诗文阅读 (一)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理解 1.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①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②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③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2.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①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初中英语语法八大时态总结

初中英语语法八大时态 1.结构 肯定句式: 主语+动词原形/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其他 否定句式: 主语+(助动词)don't/doesn't +动词原形+其他 一般疑问句式: Do/Does+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简略回答: (肯)Yes,主语+do/does (否)No,主语+do/does not 缩写形式: don't = do not doesn't = does not 例句:He often goes swimming in summer. I usually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 every morning. 2.用法 1)表示经常的、习惯性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与表示频度的副词连用。 常用的频度副词有:always、often、usually、seldom、never、sometimes, every week (day, year, month…), once a week, on Sundays.频度副词在句中通常放在行为动词之前,系动词、助动词之后。 例如: He often goes swimming in summer. I usually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 every morning. 2)表示主语具备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等。 例如:All my family love football . My sister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 Ann writes good English but does not speak well. 3)表示客观真理、客观存在、自然现象。 例如: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Shanghai lies in the east of China. 4)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好的,或将要发生的动作,可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但只限于start,begin,leave,go,come,arrive,return,take place等。 例如:The train leaves at six tomorrow morning. He comes back tonight. 5)在复合句中,当主句是一般将来时,时间或条件状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只能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将来要发生的动作。 例如:I'll tell him the news when he comes back. If you take the job , they will talk with you in greater details. 1.结构 肯定句式: 主语+动词过去式+其他 否定句式: 主语+(助动词)didn’t +动词原形+其他 一般疑问句式: Did+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完整版)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20201017212857)

初中语文框架 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 2. 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 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 3. 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 4. 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 5. 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 6. 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 7. 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 8. 文化常识(姓名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 9.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 子》 《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 10. 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

1?古代部分: (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 (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翻译技巧 B. 文言文阅读方法:课内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 2. 现代部分: (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 B. 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 法) (2).记叙文阅读: A. 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 B. 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 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 义、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 C. 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 D. 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E. 记叙文“六步”阅读法 (3).说明文阅读: A. 说明文的特点 B. 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文章表达方式) C. 说明文的种类 D. 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弄清说明顺序 把握结构形式 掌握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

初中英语语法知识—动词的分类汇编附解析(3)

一、选择题 1.— What kind of home do you ? — A flat three bedrooms. A.live in; with B.live; with C.live in; has D.live; has 2.—Do you like watching cooking programs on TV? —No, I don’t , but my twin brother . He's very fond of cooking. A.does B.do C.is D.are 3.Kay looked _________ at the guests who said that the food she cooked tasted _________. A.happily; wonderfully B.happily; wonderful C.happy; wonderful D.happy; wonderfully 4.Ted likes Art, his brother . A.but; isn't B.and; don't C.but; doesn't D.but ;don't 5.What kind of music ________ he ________? A.does; listen B.does; listen to C.is; listen D.is; listen to 6.Lucy and I ________ good friends. A.am B.is C.are 7.The library ______ from 8 a.m. to 3 p.m. on weekdays. But it______ at 5 p.m.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A.is open; closes B.opens; closed C.is opened; closes D.is opening; is closed 8.I tried to make the baby ________by singing, and that worked well at last. A.stop crying B.to stop crying C.stop to cry D.to stop to cry 9.—What will the weather _______tomorrow? — It is going to_______ . A.be like; rainy B.be like; rain C.like; rain D.like; rainy 10.—William, your hat _______ nice. —Thanks. A.buys B.looks C.finds 11.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right? A.My books on the desk B.Nice meet you, too C.These are my dictionaries D.Thanks you for your help. 12.Many students are so crazy about mobile games that they lose interest in their schoolwork, which _________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a lot. A.worries about B.is worried about C.worries D.is worried 13.—The books on the table_________ Mike’s, right? —Yes, they are. A.am B.is C.are 14.Peter has never seen such a big fish in his life, ________? A.has he B.hasn’t he C.does he D.doesn't he 15.—Do you know whom they will have ________the parts of car together?—Sorry,I have no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3、汉字1、字音 2、字形 4、含义 5、色彩 9、词语6、近义词辨析 7、熟语 8、关联词语 12、标点符号10、点号 11、误用辨析 27、基础知识15、修辞13、常见修辞格 14、辞格辨 16、词类 20、语法17、短语 47 18、复句 初19、辨析修改病句 中21、作家作品语24、文学文化常识22、名篇名句文23、文化常识 26、语言表达——25、简明、连贯、得体28、常见实词 45、知识体系31、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29、常见虚词 34、古代诗文阅读32、实词、虚词30、一词多义 33、文章内容的理解(翻译、断句) 35、文体知识 36、依据作品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37、作文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 38、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态度的评价 44、现代文阅读39、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40、重点词语的理解 41、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42、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43、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46、中考复习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1、有理数(正数与负数) 2、数轴

6、有理数的概念3、相反数 4、绝对值 5、有理数从大到小的比较 7、有理数的加法、加法运算律 17、有理数8、有理数的减法 9、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10、有理数的乘法、乘法运算律 16、有理数的运算11、有理数的除法、倒数 12、有理数的乘方 1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1、代数式 14、科学记数法、近似 数与有效数字 22、列代数式15、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23、代数式的值18、单项式 27、整式的加减20、整式的概念19、多项式 24、合并同类项 25、去括号与添括号 26、整式的加减法 28、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29、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 198 32、一元一次方程30、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初3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33、代入(消元)法 中3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4、加减(消元)法 数193 36、相关概念及性质 学数39、二元一次方程组37、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举例与38、一元方程组的应用40、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代45、一元一次不等式43、一元一次不等式41、不等式的解集 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2、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46、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 47、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51、整式的乘法4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49、多项式的乘法 56、整式的乘除50、平方差与完全平方公式 5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55、整式的除法5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54、同底数幂的除法 57、提取公因式法 61、方法58、运用公式法 63、因式分解59、分组分解法 62、意义60、其他分解法66、含字母系数的一元 65、分式的乘除法——64、分式的乘除运算一次方

初中英语语法结构图示

初中英语常用语法结构图示 一、词法: 单数 普通名词可数名词复数,复数变化规则 名词不规则名词复数形式 不可数名词及量的表示 专有名词: 人名、地名、国家名。大写,不加冠词 名词的格’s 多用于有生命的事物 of 多用于无生命的事物 人称代词:主格与宾格:人称代词的排序; 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 反身代词:构成;Own 的用法 that, this, these, those的用法; 指示代词such, so 的用法,the same as.的用法; so+(助)动词+主语与so+主语+(助)动词的区别。 代词one, another, the other, others, other等词的用法; one与it的区别; both,与all的区别; some, any的用法区别. 不定代词every与each的用法 either,neither,none的用法 -body,-one-thing-where与some, any, every,no的组合; any,many ,a few,few,much,a little,little等词的用法。 疑问代词:who, what, which, whose, whom It的用法表示天气、气候、季节、时间、阴暗、距离、状况等做主语; 作形式主语与形式宾语; 定冠词的用法:特指 冠词:(a, an, the)不定冠词的用法:不特指 不用冠词的情况 作用:定语和表语及其位置. The+形容词=复数名词 用法 单音节词 形容词构成双音节词 多音节词 比较级与最高级不规则词 as+原级+as ;not as(so)+原级+ as 比较级+比较级 The+比较级+范围 The+比较级,the +比较级 序数词+最高级 副词与形容词的用法区别及相互转换 级别方面用法与形容词相同 already, yet; ago, before, since; now, just now; sometime. Some time, sometimes;频度副词; 副词几个副词的用法so that, so…that; too…to; too, either, everyday, every day, every other day; enough;

[初中语文的同步知识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的同步知识点]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一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叙述人称(三种人称): 1、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2、第二人称(作用: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或者说“记叙的顺序”)(三种):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这种笔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对全文来说,插叙仅是一个片断,插叙完后,文章仍回到原来的事件叙述上来。这种插叙不是叙述的主体部分,一般不发生在主流的时间范围内。若把这种插叙删去,虽会削弱主体的深刻性,但不明显影响主要情节的完整性。作用: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补叙作用: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种不常用的,叫“平叙”,即: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五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作用: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具体回答的时候要说明白是什么性格、什么心理等。 2、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等。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3、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初中语法知识结构图

1 概念: 感叹语气(多么………啊、呀) 以符号 “!”为结尾 what+ a/an+形容词+可数名词单数 + 主语 + 谓语 结构 what+形容词+可数名词单复数/不可数名词 + 主语 + 谓语 How +形容词/副词 + 主语 + 谓语 混淆点: 形容词+可单 + 主语 + 谓语 感叹句 how+形容词+ 可单) +主语 + 谓语 例:what a handsome boy you are! How handsome a boy you are! 概念:作宾语的是一个句子。I love you. I love what you said. 从属连词:that(没意思,可省略) 从属连词:If/whether(是否) 固定搭配:whether or not 引导词 连接代词:what/which/who/whom/ Wh-型 宾语从句 连接副词:when/where/why/how 语序:陈述语序: 连接词+主语+谓语+其他 时态:主过从也过,主现从不限,客观规律除外

一、概念:作定语的是一个句子。 如: ;The boy (who study hard every day) is Huang Yihan. 二、先行词: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词,即以前所说的:中心词 指人:who/whom/that/whose 关系代词: 定语从句指物:which/that/whose 三、引导词 关系副词: when(时间)/ where(地点)/ why(原因) 1、找出先行词,先行词下划线 四、解题法宝2、找出定语从句,并用括号括出来主语:who/that 3、看定语从句是否缺成分指人 缺成分,用关系代词宾语:whom/that 指物:主/宾语:which/that 不缺成分, 用关系副词: when/where/why 2

初中知识结构图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字音 3.汉字 2.字形 4.含义 5.色彩 9.词语 6.近义词辨析 7.熟语 8.关联词语 点号 12.标点符号 11.误用辨析 47 27.基础知识13.常见修辞格 初15.修辞 中辞格辨 语词类 文20.语法17.短语 18.复句 19.辨析修改病句 21.作家作品 24.文学文化常识22.名篇名句 23.文化常识 45.知识体系26.语言表达——25.简明、连贯、得体 28.常见实词 31.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29.常见虚词 34.古代诗文阅读30.一词多义 32.实词、虚词 33.文章内容的理解(翻译、断句) 35.文体知识 36.依据作品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37.作文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 38.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态度的评价 44.现代文阅读39.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40.重点词语的理解 41.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42.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43.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46.中考复习

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图 1.有理数(正数与负数) 2.数轴 6.有理数的概念 3.相反数 4.绝对值 5.有理数从大到小比较 7.有理数的加法、加法运算律 17.有理数8.有理数的减法 9.有理数的加减混和运算 10.有理数的乘法、乘法运算 16.有理数的运算11.有理数的除法、倒数 12.有理数的乘方 21.代数式13.有理数的混和运算 22、列代数式14.科学记数法、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23、代数式的值15.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的运算 18.单项式 27、整式的加减20、整式的概念19、多项式 24、合并同类项 25、去括号与添括号 26、整式的加减法 28、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29、方程和方程的解、解方程 32、一元一次方程30、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198 31、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初、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中36、相关概念及性质 数193 39、二元一次方程组37、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举例 学数、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 与43、一元一次不等式40、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代45、一元一次不等式41、不等式的解集 数和一元一次不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2、不等式和它的基本性质 式组46、同底数幂的乘法、单项式的乘法 47、幂的乘法、积的乘方 51、整式的乘法48、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49、多项式的乘法 56、整式的乘除50、平方差与完全平方根 52、多项式乘以单项式 55、整式的除法53、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54、同底数幂的除法 57、提取 61、方法58、运用公式法 63、因式分解59、分组分解法 62、意义60、其他分解法66、含字母系数的 65、分式的乘除法——64、分式的乘除运算一元一次方程 69、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应用67、分式方程解法、

初中语文知识框架(详细)

初中语文框架 1.字音(汉语拼音方案、拼音的大写、连写和分写,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语音的音变) 2.汉字(汉字的特点、构造单位、书写顺序、汉字的构造方式、其他相关知识、初中生易错字) 3.词语(语素和词、词义、词的色彩、词类、词语的运用、短语的类型、词汇) 4.句子(句子的概念和成分、单句的种类、复句、修改病句、句子的变换与句子的选用) 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概念、种类和用法、标点符号的位置及作用)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 6.修辞(修辞的含义、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常见的修辞方法、修辞格中常见的语病、句子仿写、对联) 7.文体及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学体裁知识) 8.文化常识(姓名与称谓、古代官职、科举制度、风俗礼仪、中国文化之最、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 9.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朝花夕拾》《繁星*春水》《三国演义》《红楼梦》《名人传》《骆驼祥子》 《伊索寓言》《童年》《爱的教育》《昆虫记》《海底两万里》《泰戈尔的诗》) 10.名句名段(注重积累及积累的方法)

1.古代部分: (1).古诗词曲的鉴赏(古诗词曲的鉴赏方法、古诗词曲鉴赏题的解题思路、诗词格律概要) (2).文言文阅读:A.文言文阅读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翻译技巧 B.文言文阅读方法:课内阅读的方法、课外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的方法 2.现代部分: (1).综述:A.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理解语句、理清文章思路、弄清结构、概括段意和中心意思) B.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十步读书法、四遍八步阅读法、比较阅读法、背诵法、复述阅读法、回环阅读法) (2).记叙文阅读: A.记叙文的概念及分类 B.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列出记叙的要素、理清记叙的顺序、找出记叙的线索、分析记叙的详略、 辨析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分析记叙文的过渡和照应、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 理解悬念的表现手法、理解抑扬的表现手法、理解衬托的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理解白描的表现手法、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 C.记叙文的整体阅读(划分记叙文段落的层次、概括记叙文各段的段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分析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辨别复杂记叙文中的主要人物、 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记叙文的比较阅读) D.新闻与通讯的阅读(新闻与通讯的特点、新闻/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E.记叙文“六步”阅读法 (3).说明文阅读: A.说明文的特点 B.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写作意图、文章主要内容、文章表达方式) C.说明文的种类 D.说明文阅读的步骤: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内容 弄清说明顺序 把握结构形式 掌握说明方法 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理解说明文以说明为主,兼用记叙、描写、议论的表达方法

初中英语语法结构图

初中英语语法结构图 篇一:初中英语语法结构图示 初中英语常用语法结构图示 一、词法: 单数 普通名词可数名词复数,复数变化规则 名词不规则名词复数形式 不可数名词及量的表示 专有名词: 人名、地名、国家名。大写,不加冠词 名词的格’s 多用于有生命的事物 of 多用于无生命的事物 人称代词:主格与宾格:人称代词的排序; 物主代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 反身代词:构成;Own 的用法 that, this, these, those的用法; 指示代词such, so 的用法,the same as.的用法; so+(助)动词+主语与so+主语+(助)动词的区别。代词one, another, the other, others, other等词的用法; one与it的区别; both,与all的区别;

some, any的用法区别. 不定代词every与each的用法 either,neither,none的用法 -body,-one-thing-where与some, any, every,no的组合;any,many ,a few,few,much,a little,little等词的用法。 疑问代词:who, what, which, whose, whom It的用法表示天气、气候、季节、时间、阴暗、距离、状况等做主语; 作形式主语与形式宾语; 特指 冠词:(a, an, the 作用:定语和表语及其位置. The+形容词=复数名词 用法 单音节词 形容词构成双音节词 多音节词 比较级与最高级不规则词 as+原级+as ;not as(so)+原级+ as 比较级+比较级 The+比较级+范围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图

单位: 基本工具:刻度尺 基本工具:停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描述: 运动的快慢 速度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主单位:米/秒(m/s) 公式: t s v= 变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变速运动的快慢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t s v= 机 械 运 动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主单位:米(m),其他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时间的主单位:秒(s),其他单位:小时(h)、分钟(min) 运动的描述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实验器材:刻度尺、秒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 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条件:发声体在振动 (3)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 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较慢、气体最慢) 声音的传播特点 (1)需要介质 (2)真空不能传播 (4)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速度还与温度有关 (5)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 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响度 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决定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音色 又叫做音品,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噪声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被称为次声波 超声波和次声波 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波 声音的利用 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检查身体、回声定位等 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

新初中英语语法知识—动词的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This my sister and those my brothers. A.is, is B.are, are C.is, are 2.Colours can change our moods and make us happy or sad . A.feel B.to feel C.felt D.feeling 3.These chicken wings taste ________. I want more. A.well B.wonderfully C.nice D.bad 4.Jim a basketball? A.Does; have B.Does; has C.Is; have 5.—Listen! I can hear someone __________ for help. —Is there __________? A.calling; anything wrong B.call; anything wrong C.calling; wrong anything D.call; wrong anything 6.What kind of music ________ he ________? A.does; listen B.does; listen to C.is; listen D.is; listen to 7.Lucy and I ________ good friends. A.am B.is C.are 8.A number of visitors ________visiting our school. The number of them________ about 180. A.is;are B.are; is C.is; is D.are; are 9.—What will the weather _______tomorrow? — It is going to_______ . A.be like; rainy B.be like; rain C.like; rain D.like; rainy 10.—How much ________ this pair of shoes? —Five dollars. A.am B.is C.are D.be 11.—William, your hat _______ nice. —Thanks. A.buys B.looks C.finds 12.Hard work can bring you , but if you are lazy, you won’t become . A.success; success B.successful; success C.success; successful D.successful; succeed 13.—Where_______you come from? —I______from Japan A.are; am B.are; come C.do; come 14.Tom and I ________ good friends. He is twelve(12岁). A.are B.am C.is D.be 15.—Do you know whom they will have ________the parts of car together?—Sorry,I have no

初中数学知识点及结构图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 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 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 a 1 ;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无意义即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

初中英语语法八大时态总结[完整版]

初中英语语法八大时态 一.一般现在时 1.结构 肯定句式: 主语+动词原形/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其他 否定句式: 主语+(助动词) don't/doesn't +动词原形+其他 一般疑问句式: Do/Does+主语+动词原形+其他 简略回答: (肯)Yes,主语+do/does (否)No,主语+do/does not 缩写形式: don't = do not doesn't = does not 例句:He often goes swimming in summer. I usually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 every morning. 2.用法 1)表示经常的、习惯性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与表示频度的副词连用。 常用的频度副词有:always、often、 usually、seldom、never、sometimes, every week (day, year, month…), once a week, on Sundays.频度副词在句中通常放在行为动词之前,系动词、助动词之后。例如: He often goes swimming in summer. I usually leave home for school at 7 every morning. 2)表示主语具备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等。 例如:All my family love football . My sister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 Ann writes good English but does not speak well. 3)表示客观真理、客观存在、自然现象。 例如: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Shanghai lies in the east of China. 4)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好的,或将要发生的动作,可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