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经济问题的背景,成因及启示

日本经济问题的背景,成因及启示

日本经济问题的背景,成因及启示
日本经济问题的背景,成因及启示

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

经济学1班黄诗怡120142160

摘要: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让日本经济经历了惨痛的十年。然而,当日本经历了痛苦的资产负债表衰退,财政调整和企业倒闭后,却在新世纪迎来了它的另一个“失去的十年”的开始。第一个十年积累的遗留问题延续到了第二个十年,高收入陷阱时期又给日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日本政府错误的政策,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着日本经济,在借鉴了日本的教训后,中国经济又得到了新的启示。关键字:失去的二十年、泡沫破灭、高收入陷阱

一、日本经济问题的背景

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以后,日元被迫大幅升值,其结果使得出口主导型的日本经济受到巨大冲击。为防止经济因出口下降而下滑,日本政府开始实施金融缓和政策,试图通过下调银行贴现率刺激国内需求。从1986年开始到1987年2月,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日本政府先后5次下调贴现率,使之从原来的5%降之2.5%的超低水平。

日本的经济增长,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经济酝酿了巨大的泡沫。当时经济增长高达 4.5%,股市和房市也迎来空前繁荣时期,但这些都是泡沫。当时的物价水平,由于日本的升值并没有跟随货币供应量的迅速膨胀而上升,一直处于较低状态(虽然下调了5次贴现率)。根据1988年的数据,当年日本CPI指数的通胀率只有0.2%。日本政府没有意识到经济泡沫已经非常严重,没有及时采取紧缩政策。

泡沫终究会破裂,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以地产狂跌拉开序幕。

10年的浩劫遗留的众多问题带给日本新世纪另一个“失去的十年”的开始,与泡沫破灭期不一样,从2001年至今,日本处于高收入陷阱时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增长乏力,日本实际GDP从1990年到全球危机前2008年之间,只增长了25%,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处于高收入的欧美经济体。

究竟是什么因素带给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二、日本经济问题的成因

首先,错误的政府政策。在陈述日本经济问题的背景下,已经谈及当时日本政府在日元被迫升值的情况下,为增加货币供给量5次下调贴现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但是效果却不如预期所想,由于日本经济由大量投机者支撑导致在此之间以产生大量泡沫,政府没有采用紧缩政策,却反其道而行之,加剧了泡沫形成的速度并最终亲手戳破了泡沫。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以地产狂跌拉开序幕,日本政府才意识到经济过热,开始紧缩政策。此时日本经济衰退已经开始,日本政府应该采取扩张措施拉动经济,但是日本政府却作出错误的决定,持续紧缩,错失时机。

其次,僵化的经济体制。从企业的经营体制来看,日本的终生雇佣制度和年功序列制度很难适应经济低速增长或者经济低迷的经济环境。企业为了维持上述制度,不能按照市场需求调整雇佣人数,结果必然影响企业经济效益,不利于应对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从金融体制来看,经济的成熟化导致日本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和资金供求状况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由此,原有金融制度赖以发挥作用的制度基础开始动摇。然而,僵化的金融体制并没有使金融机构的运作适应新形势进行适时的调整,金融投机行为开始大量增加。最终导致结果是助长了投机行为,加速经济“泡沫”膨胀。

泡沫经济的破灭对日本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了巨大冲击,它开始了日本经济的长期萧条。一方面使居民家庭资产缩水。1990年-1992年,股价暴跌55.3%,给居民带来的资产损失高达70-90万亿日元之多,从而减少居民1%-2%的消费支出。泡沫经济崩溃给居民带来的实际资产损失和心理影响,阻碍了购买力的扩大,影响了经济景气的恢复。另一方面企业资产大幅缩水,债务恶性膨胀。同时,也减少了企业收益,致使企业设备投资的资源来源也大幅缩减,投资乏力致使经济持续低迷。

第一个十年结束了,紧随其后第二个十年又再度来临。

根本问题是日本的老龄化问题。日本老龄化不仅影响了日本劳动力的供给和成本,还导致了储蓄率和投资率的下降,影响了日本的财政收支结构,这是高收入陷阱中日本的根本特征,它导致了一系列不利于经济增长的连锁反应。从人口结构方面考虑,日本的劳动力占比从1990年泡沫破灭后就开始逐步下降。从2005

年起,日本人口的死亡率超过了出生率,人本总人口也开始收缩,这个趋势即使在日本施行了大量的鼓励生育的措施后也没有改变。其次,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收入水平的提高,日本人均寿命逐步上升,根据联合国预测,日本人的年龄中位数在2015年超过德国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首位,并于2050年达到55.1岁,注意是中位数不是平均数。这种趋势下,日本面临的最直接问题就是劳动力不足,而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和累进的工资传统下,延长退休年限是无论企业还是政府都不愿意看到的。除劳动力紧缺外,老龄化还导致新增资本所需的资金紧缺。老龄人口较低的储蓄倾向压低了日本整体的储蓄水平,令投资缺乏资金支持,从泡沫破灭的1991年开始,日本的总储蓄水平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2%。

三、日本经济问题的启示

首先正确选择财政或者货币政策。日本政府错误的判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处于亚洲且中国与日本有着相似的经济结构环境,并且近几年中国也有与日本第一个十年相似的发展,在房价持续飙升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必须更注重政策的选择,自习近平总书记任职以来,深化改革就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在一系列扩张政策背后,保持经济稳健持续发展。

其次努力保持中国金融业的长期稳健发展。继续保持当前金融全行业基本稳健的态势,要尊重改革后的我国金融业日益增强的自主权,完善金融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遵循金融运营内在规律,确保无论是政府财政刺激计划、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还是行业振兴规划的实施,都不对金融业稳健造成潜在损害,尤其要防止我国“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企业出问题,努力使增长速度与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要求相协调、相适应。

最后,积极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主要包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内容,促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日本“失去的十年”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王焱侠,日本研究,2010.3.20

2.日本“失去的20年”,告诉中国什么,唐烨,新财经周刊,2010.4.24

3.失去的10年: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及其成因,陈志恒,现代日本经济,

2007.1.05

4.高收入陷阱中的日本:另一个“失去的十年”邵宇,资本市场,2010.11.01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介绍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内容摘要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经济体开始陷入泡沫经济危机的泥淖,难以自拔,直到现在还处于恢复期。 当前,从经济学家到平民百姓,许多中国人都在议论人民币升值、房价大涨、股市飞涨,这一切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何其相似。有一些人提出了善意的担忧,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无论如何,探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失去的10年”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经济与泡沫经济前的日本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正是触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为避免重蹈日本覆辙,本文以史为鉴,从中得出重要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启示意义泡沫经济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1988中后期日本经历了大规模的泡沫经济,日本在“出口导向,贸易立国”的国策下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日本的制造业中特别是家电制品等称霸世界,日本银行的总资产和股票时价总额也居世界前茅。人均所得一度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期。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和泡沫经济和崩溃前的日本经济相似,如巨额的外汇储备,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并暗示中国经济也可能出现长期的萧条。但中国可以从日本泡沫经济失败中吸取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出现大规模滑坡。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 日本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是日美的贸易摩擦导致日元升值,从而使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削弱了日本在

全球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使采取外向型发展模式的日本出现经济的衰退。为了刺激经济,日本采取了宽松的金融与财政政策。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充裕的日本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但由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利润空间小,资金大都投向股票、房地产,引发了泡沫经济。在日元升值期间,日本从本国利益考虑,接受了美国提出的金融自由化的要求。但是由于日本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及银行投资效率低下,当开始金融自由化改革后,准备不足的日本银行业面对激烈竞争,出现许多问题。而且日本企业的许多治理模式在未开放国内市场时还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当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便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从而产生了泡沫经济。 二、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的相似之处 1.面临着对美巨大的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带来的本币升值问题。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原因 课题组长: 课题成员: 班级: 导师: 【摘要】在战后不同时期,日本经济发展有着不同的业绩和表现,但从总体上看,其发展速度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宏观及微观经济效益也令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日本之所以能够从战败的废墟上迅速站立起来,随之又实现了经济的长期高度发展,这得益于战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还受益于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 【关键词】科技生产力社会凝聚力垄断资本主义 课题提出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之一,人民生活也整体达到小康水平。从1953年到2005年,中国已陆续完成十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高速增长。但日本的迅速崛起对中国仍有很大的经验借鉴意义。 目的和意义 1、此研究性课题共涉及语文、统计等相关知识,希望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能够学以致用,做到“在调查中了解、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会”。 2、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锻炼多方面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此次课题研究运用到的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的进程 1.总体安排 从2010年7月31日开始进行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工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对象为十堰市市民,回收问卷4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45份,有效率90%。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结合对老师的访谈,得出结论如下: 1、日本采取了一整套扬长避短,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 在恢复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确立了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经济团体、企业以及从业人员、消费者等相互协调的经济体制,利用协调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经济

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是现在亚洲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在科技、政治以及国家软实力上都高于中国,甚至军事力量可能也在中国之上。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日本作为二次大战的战败国在耗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后却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一片废墟焦土中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我认为日本崛起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在这些原因中有一些可以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提到日本的崛起就不能不提到美国,战争刚刚结束的十年里日本人经历了“笋式生活”(人们一层层剥下自己的衣服去卖,以换取食物)而如果没有美国的经济援助恐怕连这样的生活都很难维持,更重要的是美国充当了日本的军事和政治保护者,这为日本崛起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而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更是奖11.3亿美元(一说24.7亿)的所谓“特需”订单交给了日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的工业。 美国的援助只是起到了加速日本崛起的推进剂的作用,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应该从制度层面去寻找。1947年日本接受了一部《和平宪法》,日本正是在这一宪法的指导下走上了战后重建、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繁荣富裕的和平发展之路。在这部宪法的框架之下(也可以说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项,即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和劳动立法。通过解散财阀并建立相关的健全的法律系统创造了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而农地改革和劳动立法则使得人们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提高了国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建设的活力。通过彻底的改革,日本的政治形成了“1955年体制”这种特殊的体制,经济上则制定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更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教育、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都为其崛起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重视教育也是日本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明治维新时代起日本就开始在教育上面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并且实行了很多政策以保证国民素质的提高。日本在二战前就已经普及了四年及六年义务教育,1950年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而我国在2008年才基本普及义务教育,1956~1978年间每年日本的教育经费更是占到行政经费的20%~30%。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日本国民的素质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得发展经济所需的各种人才都得到了足够的保证,与此同时日本的科技水平、工业技术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再加上日本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创新的大力支持,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达到了世界顶尖。 还有一点对于日本经济发展极为重要,也就是日本很高的储蓄率。家庭储蓄进入各种金融机构为工业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重要的低息资金来源,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这对于战后初期资金紧缺的日本来说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质则是其崛起的内在原因。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长期面对紧张的生存压力,因此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勤勉肯干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使得整个大和民族在面对战后重建的艰难局面时能够不懈努力全民一心。另外日本人有着一种极端的认真细致,日本学者圆了源曾经说“日本人不擅长慢悠悠地制定长期规划或耗费几代人来完成规模宏大的工程,但在寄深意于微小,出色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启示 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破碎成因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国内的各种因素引起的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乃至破灭。 (一)国内资金流动性方面产生严重过剩问题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此前景下,日本的对外贸易顺差也得到扩大,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使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严重,而随着日元的升值,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日元升值又导致日本外贸出口受阻,于是,投资者就把大量资金投入见效快,利润高的房地产领域和股市等不动产行业,日元的升值也使外国投资者看好日本,使外国资金大量涌入日本,而外国资本涌入的大多也都是房地产市场。从根源上来说,正是日本国内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破碎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资金的流动性过剩和不合理投资是房地产泡沫破碎的祸端。 (二)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 对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日本政府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为了让资金流通得快些使国内的经济向正常化发展,在一年左右的时间,日本政府连续5次降低利率,但政府制定的相关措施并没达到相应目的,投资者仍不愿把资金投入其它行业,资金的流动性过剩仍是严重的问题。为了达到预期目的,在此状况下,日本政府又提供大量的货币,这进一步造成了资金流动性严重过剩,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大量资金

流入见效快,易吸纳的楼市和股市,对不动产行业的过度投机,使日本的楼市股市价格飙升很快,这又刺激了投资者对房地产业的进一步投资,这对日本的房地产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促进了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代的到来。 (三)宽松的银行信贷政策加剧房地产泡沫碎裂 在日本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下,致使日本资金在国内极度泛滥,在此状况下,日本的商业银行本应执行信贷紧缩政策,但银行为了稳定和利率的回报,银行执行的却是宽松的信贷政策。由于房地产投资回报率极高,致使银行信贷大量地涌入房地产业。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日本各大银行都扶持房地产业,各大银行争相向房地产业给予大规模的贷款,这导致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加剧化,直至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 (四)中央银行突然的银根收紧政策促使房地产泡沫破灭 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不断加剧化后,日本政府改变了过去的宽松政策,代之的是日本政府对货币和财政执行紧缩政策并严格限制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投入。在政府的过度干预下,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急剧下降,由于资金的供应量下滑过快,致使日本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下降,这进一步导致投资者迅速把资金退出房地产业,于是,房地产业发展的资金链条彻底断裂了,这最终导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并导致日本的经济发展一度跌入低谷。 二、中国现有的房地产状况与日本房地产的相似之处 从当前情况看,中国现有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与日本房地产是有许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影响 摘要:日本是世界文化产业第二强国,文化产业是日本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来自文化产业和企业集多重创新于一体的产业综合创新。而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日本的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日本文化产业历年和最新统计数据,主要分析了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以及对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影响。 正文:日本文化发展对日本国家整个进步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已基本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可。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层次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早在1993年日本文化产业产值就已经超过汽车产业,仅次于制造业。日本逐渐成为世界文化产业第二大强国。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一) 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进行了新一轮的发展战略调整,最终在20世纪末正式明确提出文化立国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借此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从1990年到1997年,日本对文化的年度财政预算投入增加了近1倍,由432亿日元增加到828亿日元,2003

年首次突破千亿日元。文化产业总体上进入了产业化转型与升级的新阶段,文化产业创新与融合进程进一步加快2004年经济产业省推出新产业创造战略,选定了7个产业,其中包括文化产业在日本经济产业省制定的《日本新经济增长战略》中指出,能将广义的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度是新增长中最重大的课题。 企业通过利用IT进行经营革新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服务业部门的高效化依靠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商业模式革新及其产业化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等是其核心内容。根据这一战略,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动力的发展引擎,提出要将强大制造业的高科技引入服务业,实现服务产业创新,通过发展文化产品和商业支持服务,进一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两者相互促进融合,相得益彰,使其进化成混合产业变为可能。为使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服务业成为与制造业比肩的另一个发展引擎,日本提出建立产官学联合体制,广泛开展提高生产率的运动,最终使日本开创出一条不同于美国那样将重心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的路子。2007年,日本出台了文化产业战略,提出了促进创新环境的形成并传播其魅力,创造向海外传播日本魅力的基础。以海外展开视野强化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等六大政策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在财政预算上不断增加对文化的投入2009年日本提出了日本品牌战略,加大力度将酷日本国家品牌推广和植入到日本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强化产业高依存度和产品形式多样化,向海外受众宣传日本文化,扩大日本软实力影响。2010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面向文化产业立

2020年(财务知识)浅探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财务知识)浅探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日本和我国壹衣带水,隔海相望。俩国很早就开始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友好交往。古代时期,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习谷对日本影响深远。进入近代,日本同我国于发展过程中曾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也曾遭到以美、英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也曾受到西方列强经济的染脂,也曾进行反列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二战后的50年,日本由壹个战败国,资源贫乏的岛国,迅速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不能不令人惊讶和深思。为了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探索日本经济崛起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本文不“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作壹初探。 壹、战后日本经济的展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1、1945年—1955年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这壹时期于美的扶植下,日本经济全面启动,恢复迅速。工业生产超过了战前和战时的最高水平,国民平均消费额也达到了战前的标准,生铁、粗钢、化纤、电子、汽车等产品出现了巨大的增长。 2、1956年—1973年,是广泛运用科技成果,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于这时期日本充分运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紧紧抓住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50—70年代)适时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国内产业结构,工业生产大幅度跃升,年均增长率于10%之上,壹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3、1973年至今,是于危机阴影笼罩下进行经济低速增长期。这壹时期的日本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下来,但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1971—1975年,平均年增长率达5.5%、1970—1980年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上升3.2倍,1995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仍达到了5万亿美元。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发展出现长达10年左 右的萧条。尽管中日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但很多专家仍然警告当今中国经济发展中有一些迹象与泡沫经济破灭前的日 本相似,在深刻了解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前提下,分析我国现阶段与日本那段时期的差异和共性,探索中国预防和应对泡沫经济的措施,从而使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日本泡沫经济介绍 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经历了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日本于1984年5月发布《关于金融自 由化和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随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金 融自由化政策,包括外汇资金可自由转换为日元并可作为国内资金使用,实际需求原则的废除,日元转换限制的废除。第二个过程伴随着《广场协议》和金融缓和措施的实施。1985年9月达成《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升值,日本海外投资受到巨额的外汇风险和外汇估价损失。日本政府通过抛售美元、购买日元操作来干预外汇市场和接二连三的调低贴现率等积极的金融缓和措施,引起了国内货币供应量猛增,但猛增的货币供应量并没有通过物价上升(流量)而被吸收,而

是急剧扩大了面向不动产的贷款,成了导致存量价格飞涨的原动力。 泡沫经济的膨胀期。银行扩大与中小企业的交易。由于大企业利用通过直接金融方式筹集到的大量资金来偿还银 行借款,因而日本的金融机构迫不得已将重点转向扩大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中小企业中资金需求旺盛的有流通服务行业、建筑行业、不动产行业、金融和保险行业、租赁行业,上述贷款都是抵押贷款,向这些非金融机构贷款和不动产贷款导致了泡沫经济的膨胀。同时,市立银行不经由中小企业而直接扩大以住房贷款为中心的面向个人的贷款。股票期货交易的扩大,在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下,1988年9月起,开始了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和大阪证券交易所日经平 均股价为对象的股价指数期货交易,更促进了泡沫经济的膨胀。 泡沫经济的崩溃过程。日本的股票市场自1989年12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收盘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38915.87日元)以来,在一年内股票大幅跌落了两次。接着,三重下跌的结构使泡沫经济彻底崩溃。1990年,在到4月10日为止的时期内,东京股票市场经历了10次股票大幅下跌,在股价下跌的同时,引人注目的是还出现了日元贬值、债券下跌的现象,即所谓的三重下跌。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与当前中国经济的差异

日本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现状与传承

日本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现状与传承 日本是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克服了来自于地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困难,逐渐发展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从社会、经济、文化的角度来说,日本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更有着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其他国家学习。 一、日本社会的现状与传承 1.高度的法制化 高度的法制化是日本社会显著的特点之一。在日本,法律工作者具有很高的地位,司法考试也是十分严格的,这样严格的机制使得日本社会具备了高度法制化的特点 2.极高的诚信度 在日本人的心中,诚实守信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日本国土面积小,工业化早期的产品生产流通都是在熟人圈里进行的,如果一个人缺乏信誉就意味着无法生存,这一信誉观念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是一种社会传承的体现。 3.政治问题的困扰 日本政坛上有十个左右的合法政党,他们分别代表着各个阶层利益。自民党是最大的政党,其政治目标倾向保守,派阀林立是此党的特色,自民党有七个派系注册在案。官僚制度也是日本政坛重要组成部分。要成为一名官僚要参加如中国的公务员考试,通过考试后再根据资历进行一级级晋升。由于年功序列制,官僚大多需要通过熬年头来获得晋升。这样的模式使得政治家政策的实施受制于官僚,于是政治家与官僚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一方面因为政治家是通过选举产生,官僚是通过公务员考试后熬年头产生,所以二者没有相互的利益输送;另一方面由于政治家的选举一般由财阀出资,使得政治家、官僚、企业形成同一利益上的链条却又相互牵制与利用。 总的来说,日本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也是一个备受各种问题困扰的国家。从国家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传统,如诚实守信等,都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现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日本的经济现状与传承 1.稳定中保增长 1990年到现在日本的gdp数据虽然没有明显增长,但是一直比较平稳。1991年到2009年日本gdp以平均0.8的速度增长,虽然与日本中高速增长期的数据相比很低,但是日本实力犹存。再看日本失业率数据,按照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失业率在4%以内就是充分就业,20 年来日本失业率最高的年份是2002年,为5.4%,2013年8月为4.1%,与欧美国家相对比,日本近年来失业率也非常低。 海外资产状况方面,2013年5月28日日本财务省公布了到2012年底日本海外净资产为296万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连续22年是全球最大的债权国,海外资产是中国的两倍。 个人金融资产方面,根据日本银行2013年9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3年6月底日本个人金融资产达1590万亿日元,日本政府的长期债务为977万亿日元,这意味着若是日本政府持续在国内发债,还有613万亿日元的空间。 2012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是日本的7倍,这间接反映出了日本产业结构的情况和设备技术水平。日本这样一个缺乏能源的国家在40年中还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是十分不易的。一个现实的例子是占日本发电量近30%的核电站在日本大地震后全部关闭,国民经济却依然良好运转,这样的情况是很难发生在其他国家的。 2.对于危机的合理应对 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时候,股票、土地价格下跌厉害,但是动乱却发生的很少,原因一是做股票和土地的商人经济上一般比较宽裕,本身具有很强抗压能力,国民素质比较高,有强烈的契约意识;二是稳固的社会结构,也保证着社会稳定。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央视大作《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日本则在亚洲完成大国崛起之路。 日本,我们的邻居,经济比我们发达的一个小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的一个国土面积小的岛国,国内资源贫乏,能源和矿产资源等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告投降,被迫打开国门,受到极大的屈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经济又受到严重的破坏。日本作为一个2战后的战败国,能在短短的20余年间迅速的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直逼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将日本带出了战败国的深渊中,树立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为日本再度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从废墟中走过来的战败国能有如此的经济成就呢? 首先,日本重视科技教育、善于学习创新,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日本人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在美国将军佩里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自己国门期间的一天夜里,两

个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美国黑船,用手比划着告诉佩理将军:他们想要随船到美国去,看看美国究竟为什么强大。这样做在当时的日本按律是要杀头的。

他们的举动让佩理非常惊讶,佩理在日记中写道:“这两个日本人的求学精神令我感动,如果日本人都像他们一样,日本一定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强大。” 这两个渴望了解世界的青年人虽然最终还是被送下了船。但随着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关注起外面的世界。14年后,一个名叫涩泽荣一的年轻人获得了一次前往欧洲的机会,在1827年参加了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并在周边各国都访问参观,颇受启发,带回给国家全新的思想,并在之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日本在1871年也派遣使节出使欧美各国。那些使节团成员对西方的文物制度吃惊和对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陶醉,让他们下定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文物制度,要使日本和西方一样强大。这些使节团的成员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力量,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这种大范围的教育给日本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派留学生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缩短与西方列强国家的距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劳动者素质,切实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1) 含答案

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课后练习(1) 1. 1988年1月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世界将由某一个国家取代美国而负起牵引世界经济的责任。在这个新的主角亮相之前,世界经济将继续发生混乱……但目前在世界上靠得住的只有日本。日本有责任应该主动地为世界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而发挥最大的力量。对此理解准确的是日本() A.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B.继续追随美国 C.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试图称霸世界 2. 1956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称:“现在已不再是战后了,我们正面临着和过去不同的新情况……今后则是以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时期。”之所以说“不再是战后了”的原因是( ) A.日本经济恢复 B.日本获得了美国的支持 C.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发达的国家,谋求政治大国的野心越大,这方面的代表国家是( ) A.俄罗斯 B.美国 C.越南 D.日本 4.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并可能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对这则材料,从日美关系角度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追随美国,亦步亦趋 B.日本先于美国和中国正式建交 C.日本既追随美国,又有外交自主倾向 D.日美同盟濒于瓦解,日本摆脱美国控制 5. 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 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寻找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下列国家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是()A.美国 B.英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

1992年,查莫斯·约翰逊的《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译本在原版发表10周年后问世,甫经推出,顿时风靡国内发展经济学界。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学人热议“日本奇迹”之成因时,它却正在以一场愈陷愈深的经济萧条贡献给世人一个新的议题——“失去的十年”。 事实上,就宏观统计数据、特别是GDP与政府 负债比率的变化而言,当今日本失去的或许已经是20年了。总体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历过五大经济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89年的泡沫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以及最近的全球经济危机。创伤最深者,莫过于1989年末那场似乎祸起萧墙的泡沫经济大崩盘。1989年底至2001年秋,日经平均指数由38915.87点直线下挫到10195.69点,缩水70%;而1991年至2002年,日本住宅用地价格累积下跌36%,商业用地价格下跌了62%,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跌幅高达 52.1%和76.1%。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仅刺痛了日本社会,也撩动着许多中国人的敏感神经。因为今日中国与经济泡沫破碎前夜的日本有许多类似的表征: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已经开始向海外大规模输出资本、所谓的“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为许多国际学者所追捧……在种种“历史惊人的相似”中,人民币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与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飙涨更让人们疑问:“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日本?”本文结合时代大背景来透视1989年的危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经济危机的启示意义。 对比: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昭示着这样一个论断:发生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它什么时候发生、诱因又是什么。对于1989年日本经济崩溃而言,通过事后的回顾,许多人得出了《广场协定》签署——日元大幅升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飙涨——经济泡沫破碎这样一个线性的因果链。有人甚至以阴谋论的解释认为日本遭遇了一场“货币战争”。这也成为某些经济学家担心中国重蹈日本覆辙的基本逻辑。无疑,他们接受了这样一种假设,那就是当年的日本如果能采取更合理和稳健的经济政策,如暂缓日元升值、及时提高储蓄利率以及其他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本可能降低经济泡沫膨胀的风险。这当然有一定道理,只是,如果站在历史大背景的视角下梳理基本史实,我们或许可以摆脱一味评判经济政策得失的窠臼,对1989年日本经济危机的必然性有更全面的理解。 二战后日本遭遇了第一次经济大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这次危机的起点在能源供给领域,对日本整个产业结构的既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不过相比1989年,日本卷入这场危机具有客观上的无奈性,因为当时美苏冷战正在进一步向第三世界蔓延,南北矛盾激化之下,日本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一分子被拖拽进这场整体性的危机。石油危机并没有导致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这恰恰是因为日本尽管经济实力猛增,可尚未被要求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承担领军性的责任。虽然美日贸易不时擦出火花,可美国及其盟国(特别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相对开放的市场与原料供给一直是日本维持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根本前提。在金融秩序方面,布雷登森林体系虽然渐渐走向末路,但还在确保日本企业享受固定汇率的便利。 到1980年代后半期,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格局多元化的趋势让日本对自身的定位产生了重新判定——它在国际上越来越渴望充当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美国身后的游戏参与者。对此时的日本来说,要实现“政治大国”的身份,首先就要正式确立自己世界经济新中心(至少是中心之一)的地位。1985年,日本政府发表了《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与展望》公告,拉开了日本经济金融全面自由化及国际化的序幕。这是一项壮举,因为在之前的石油危机时代,美日之间曾经就日本减少金融贸易的国内壁垒而进行了拉锯战式的谈判,最后美国是以政治筹码为要挟才取得了有限的成果。由此看来,似乎并不能轻易惋叹说当时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种冒失的经济金融战略,因为就当时历史契机来

战后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原因研究

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原因 一个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岛国,短短几十年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奇迹。其经济的飞速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处在“尖峰时刻”的中国更需要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以图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二战后,日本作为一个战败国,在一片废墟之上经历了短短二三十年就爬上了国际社会金字塔的顶端。这简直不可思议,人们一直在思索日本以什么方式或是靠什么手段来实现经济腾飞的这一问题。尤其今天,正值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期,研究日本战后发展问题对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日本位于东亚,是一个狭长的岛国,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极为贫乏,地震等自然灾害又相对较多的国家。二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丧失殆尽,战后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但是,就在这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一片废墟之上,日本抓住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机遇,在“冷战”的背景下,结合日本国情,掀起工业化的高潮,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 战后日本经济的出现如此奇迹的原因是由多方面构成的,既有客观的,又有主观的。客观因素有大发战争财,美国的扶植利用,廉价能源,高科技技术和国际贸易合作加强。主观因素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文化三方面。 客观因素是日本经济出现奇迹的必不可少的外界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掠夺式的战争为现代日本的经济发展储备了足够多的财力。 据统计数据显示,从1931年“9.18”到1945年8月投降,通过直接抢劫和滥发伪钞,日本几乎榨干了包括日军未占领的新疆、重庆在内的全中国多年积累的财富。从总体上折算,战败的日本在经济上大赚了一笔。 二: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 美国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 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带来了国内的“消费景气”。 。1951年9月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宣告美国开始了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政治上,由于美军的“保护”使战后日本获得较为安定的国际环境和较为稳定的国内政局。经济上,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这样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经济的发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0课《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10课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学案 学习目标 ? 1.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 2.知道欧洲联盟; ? 3.简述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事实。 学习重点 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发展 学习难点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过程】 战后美国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欧洲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又是如何创造的呢?导入新课 自学指导一: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 ? 1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是怎样的?(可以从几个大致时间归纳) ? 2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 ?归纳整合 ?20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初得天独厚,高起点造就繁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跌宕起伏,危机中艰难前行 ?20世纪九十年代春回大地,新经济唱响全球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1、高速发展: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 ?2、周期性特点: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高速发展与停滞不前交织在一起 ?3、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 ?自学指导二: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 ?欧共体是何时成立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目标是什么? 这个条约生效后,标志着哪一组织正式成立? 归纳整合 欧洲的联合:目的 欧洲的联合:西欧经济发展的表现 欧洲的联合:过程 自学指导三: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归纳整合 ?战后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发展的原因①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②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持; ?③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④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技.

浅谈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浅谈日本文化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 日本由于“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岛国文化”。事实上,日本文化具有典型的海洋性特征。在“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制国家,传统的武士道文化理念被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明治维新”改革的成功,日本顺利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通过发动对东亚诸国的战争,在“二战”后的三十年内,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二号强国,跻身于发达国家前列。日本文化也随着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而得到了迅猛发展和进步,这也对其经济产生了深刻且直观的影响。本文结合日本历史和国情概貌,系统阐述了日本文化给日本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具体影响。 标签:日本文化日本经济企业制度动漫日本科技 日本之所以有今天的经济地位,与该国的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其中,日本的等级文化、团队文化和动漫文化是对日本经济发展影响较明显的文化类型。日本人将本国的文化理念渗透到了企业运营和经济管理之中,深刻地影响了该国经济的发展。 一、日本等级文化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日本的“武士精神”闻名遐迩,武士阶层丰富了日本的等级文化。实际上,日本的等级划分是羞耻文化的集中体现。日本企业管理以“等级森严”而闻名,同一企业的职员要按工作经验、工作年限、年龄、性别(男性优先于女性)、业绩、能力等多项指标来确定地位。可见,日本企业将“工作能力”放在最后。因此,在该国社会,工作经验越丰富、工作年限越久,越能获得更多职场优势的职业类型往往地位较高,如医生、律师、教师等职业的等级偏高,政治人物次之,而生意人则排在后面的位置。 日本企业劳动强度之高、工作压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当职员长期处在无休止工作的窘境时,其内心往往无比挣扎,出现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事实上,日本企业的“加班文化”也来源于日本等级制度的文化传统。例如,一些职员,下班时间已到,但因领导尚未下班,为了给领导留下较好的印象,只得勉强逼迫自己继续留在企业工作。从经济学角度看,工作时间长无疑有助于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积累更多的资本,带来更高的效益。然而,也易使职员出现较多的职业倦怠感。 二、日本团队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在亚洲,日本人热衷于开会是十分出名的。开会意味着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团队共同商量、探讨问题并交流思想。日本人开会很讲求时间频率,如除年度会外,还有季会、月会、周会等其它类型的会议。当然,在日本,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职员会把开会作为休闲放松的机会,开会同样讲求效率,绝不讲究会场的布置或会议的隆重程度等,这来源于日本文化中的“实用”理念。日本人注重实效,而

经济危机论文:泡沫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泡沫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在经济的领域中,关于“泡沫”与“经济”有两个组合词语一“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从宏微观的角度更能体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前者反映的是资产的内在价值因为有虚假需求的刺激而不断被拉髙,最终导致价值与其市场价格背离的局部的微观经济现象。后者则反映的是社会局部存在的投机需求在一定传导机理的运作下会放大其实际对社会有效需求的剌激,慢慢地演变成为社会虚假繁荣的全局的宏观经济现象。通俗的讲,当市场状态达到理论上的理想状态时,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信心满满,投资者因为有利可图而进行不断的投资,整个社会经济呈现健康增长的局面。 但社会经济总量不可能无节制的增长下去,一旦到达其上限,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缩小,投资者便会减少甚至不生产,而把目光转向资本市场,届时投资者实现了到投机者的跨越,吹胀经济泡沫。透过历史不难看出每次危机到来前整个社会的经济都会看上去繁荣无比,但是此时企业的利润水平已经降的很低了,实体经济疲软不堪。失去实体经济这一强大后盾的支撑,社会的泡沫经济便从局部的经济泡沫中应运而生,此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在所难免的。 上世纪80年代,美、日、德、法、英五国财政部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声明,即“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开始一路升值。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陷于停滞状态。日本的制造业和矿场业等出口企业因为日元的大幅升值在国际同类产品市场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据日本统计数据称,日元升值使得日本出口产业损失髙达3.5万亿日元^美元的贬

值还使得曰本持有美元资产的绝大部分化为泡影。此时日本政府希望通过采取放宽金融政策,进行财政重组等措施来控制日元的升值以此来应对国内经济的萧条局面。一系列措施实施之后日本的法定利率在1987年降到历史最低,仅有2.5%。此外,日元--美元委员会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对银行业务的限制。尤其在存款利率实现自由化之后,银行间的竞争日发激烈,由于企业大额定期存款利息不断上调,导致银行的筹资成本攀高。相比银行筹资而言,土地和房地产方面因其具有利息高、融资快的特点而吸引了大量社会流动资金。在多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企业投资过剩,经济泡沫胀大,最终加速了泡沫经济的发展。在泡沫经济时期,所有人都被笼罩在虚假繁荣的海市蜃楼之中,都抱着“价格还会再涨”的心态,没有人愿意相信,更没有人会相信价格会下跌。1990年,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相关融资实行总量控制,日本银行也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经济泡沫最终破裂。在此之后,日本经济陷人了长期的低迷,这段时间被称为日本“失去的十年”。 不仅日本有这样惨痛的经历,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也有过这样一段心酸的历程。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世界各个国家为之震颤,也导致直到现在有的国家依然处在当年的阴影之中。我们可以从美国的信用体系开始来分析当时金融危机是如何酝酿的。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信用档案共享机制的国家之一,美国对贷款人的信用条件有十分严格的要求。而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正是由于美国摧毁了自己建立起来的信用体系。美国将房屋贷款的借款人分为优级、近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 高度发达的经济 东西方融合的文化 人口与主要城市训练达标检测(含解析

高度发达的经济东西方融合的文化人口与主要城市 一、单项选择题 1.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关于日本经济结构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B.有高度发达的工业 C.工业比重比较低 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 2.日本工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 ) ①劳动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 ③节能节材型④传统加工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工业时,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劣势。日本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 )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4.下列有关日本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 B.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化种植 C.精耕细作,以生产棉花为主 D.精耕细作,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 5.读日本略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北海道岛,该岛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B.②是富士山,它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C.③是日本海,该海沿岸地带工业分布特别集中 D.日本火山众多,地震频繁 小明2020年“五一”长假期间和父母去日本游玩,游玩之余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7题。 6.小明在日记中写道:“在日本的大街上,人们大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这说明日本文化的什么特点( ) A.典型的东方文化特点 B.典型的西方文化特点 C.东西方文化兼容的特点 D.文化特点不突出 7.爸爸说:“日本港口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日本的经济发展得益于这些港口。”我们从中可以得出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是( ) A.多优良港湾,便于进出口 B.人口素质高 C.多火山、地震 D.资源丰富 8.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其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 ) A.高山族 B.大和族 C.汉族 D.朝鲜族 9.下列“日本城市及其职能”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奈良——汽车城 B.筑波——新兴科学城 C.京都——日本首都 D.神户——文化旅游名城 二、综合题

日本经济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探讨

日本经济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专业:金融工程姓名:郭月学号:20112440 摘要: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崛起,从195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52倍,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季军。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我认为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了解日本经济崛起的成功经验,并且为我所用,这对加速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关键词: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经济重组;发展战略。 众所周知,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争使日本的国家财富损失了41.5%,工业濒于瘫痪,农业相当于战前的一半,经济濒临崩溃。然而,战后日本通过一系列改革,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取得长足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其经济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日本奇迹”。日本能有如此惊人的发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政治体制的改革 战后,在美国监督下,日本经历了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1946年颁布新宪法——《日本国宪法》,新宪法改变了日本政体,使军国主义的精神支柱——天皇由站前至高无上的国家主宰跌落为“日本国的象征”,以天皇专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转变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议会内阁制。新宪法是一部反封建、反军国主义、反战争的和平宪法,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原则,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成为日本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可见,战后日本重返国际社会,实现经济腾飞,首先得益于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选择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二、美国实施全方位的扶植的政策 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消除日本再次成为威胁的可能性,彻底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了巩固和加强美国在远东的冷战基地,美国当局强烈感到有促进日本经济复兴的必要,为此美国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①、对日政策的全面调整。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和中国,重新调整了对日政策,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美国积极制定使日本早日自主的方案,力主缓和战争赔偿,允许日本保留赖以恢复生产特别是军工生产的资设备基础。为了使日本尽快摆脱战后的通货膨胀和粮食危机,美国于1948年12月,提出了“稳定经济九原则”,1949年2月还派底特银行董事长道奇到日本担任占领军当局的最高财政顾问,对日本经济进行整顿,制定了“道奇计划”,把“稳定经济的九原则”加以具体化。道奇的紧缩财政措施实行后,通货膨胀被抑制住了,日本经济也稳定下来,开始向自由经济过渡。②、侵朝战争的“特需”订货。战后美国为了争做世界霸主,1950年6月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得到了大量的“特需”收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给日本经济注入活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