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教学大纲讲课稿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教学大纲讲课稿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教学大纲讲课稿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教学大纲讲课稿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20 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导论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巨大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好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是每个未来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框架,了解、掌握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为学生毕业以后以法指导轨道交通业务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熟记有关的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框架,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范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

项目一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法律

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标准化法、消防法重点: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项目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法规

主要内容: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运营管理办法、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国家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安全生产工作评价细则(试行)、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暂行管理规定、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重点: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运营管理办法、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暂行管理规定、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规章与标准

主要内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城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照明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城铁设计规范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城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标准

五、课内实践教学要求

本课程实践案例教学随堂进行,12课时

六、教学进程表

七、教材

1.金科?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分析

名词解释 站长:全面负责车站行政管理工作,对车站的安全、 票务、服务、培训、人员及班组建设等工作负责,组织本站人员完成车站行车、票务和客运服务工作及特殊情况下的应急组织的人。 值班站长:直接对站长负责,服从行车调度员、客运调度员的生产指挥,对本班的行车、客运、票务、培训及人员管理等具体事务进行管理和落实的人。 值班员:车站落实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的关键岗位,在值班站长的领导下,具体执行行车和客运要求,按照工作流程开展工作,并对当班站务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在发生设备故障或紧急情况时,协助值班站长进行处理。 站务员:主要直接面向乘客提供服务,包括售检业务、接发列车、组织列车、组织乘客乘降、回答乘客问询及对车站设备和设施运营状态进行巡视检查等具体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采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轻型轨道交通:简称轻轨交通,是以有轨电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电气牵引、轮轨导向、车辆编组、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独轨交通系统:以单一轨道来支承或悬挂车厢并提供导向作用而运行的轨道交通系统,独轨又称为单轨,是车辆或列车在单一轨道梁上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高峰小时:一天内的高峰期间连续 60分钟的最大交通量为高峰小时流量,相应的 60分钟称为高峰小时。城市交量一般有两个高峰,即早高峰和晚高峰。 地下铁路:位于地下(或水下)隧道内的那部分轨道交通线,线路为单线或双线隧道。由于最早的城市轨道交通位于地下,所以称为地下铁道,简称地铁。 地面线:位于地面的轨道交通线路。 高架线:位于高架桥上的轨道交通线路。 线网规划:在一定线路数量规模的条件下,确定路网的形态及各条线路走向的决策过程。 线路平面:轨道交通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是直线和曲线。限界:一种规定的轮廓线,这种轮廓线以内的空间是保证城 市轨道交通列车安全运行所必需的空间。盖挖法:又叫盖挖 逆作法,是在挖进土层上先加个固定盖,再在下面掏土挖 进,主要用在地铁经过城市的闹市区、交通主干道下面,可 以尽快恢复城市地面交通,保护两侧建筑物的稳定。 盾构法:利用盾构机的盾壳作支护,前端刀盘切削土体,液 压千顶顶推盾构机前进,在开挖面上拼装预制好的管片作衬 砌,从而形成隧道的施工方法。 正线: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的行车 速度高、密度大,线路标准要求高。 辅助线:为保证正线运营而配置的线路,包括折返线、停车 线、渡线、车辆段出入线、联络线等。 折返线:在线路两端终点站或者准备开行折返列车的中间站 设置的,专供列车折返掉头的线路。 道床:在路基、桥梁或隧道等下部结构之上,钢轨、轨枕之 下的碎石、卵石层或混凝土层。它是钢轨或轨道框架的基 础。 道岔:列车车辆有一股道线路转入另一股道线路的连接设 备。 车站:城市轨道交通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吸引客流和疏 散客流、为旅客乘车服务的基本设施,同时它又集中设置了 轨道交通运用中很大一部分技术和营运管理系统。 站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将乘客迅速、安全、方便地引导到 站台乘车,或将下车的乘客引导至出入口出站的场所,具有 集散客流兼顾客运服务的功能。 岛式站台:位于上、下行两股正线中间,上下行到站列车上 车与下车的乘客均在同一站台集散,两端都设楼梯或自动扶 梯与站厅连接,常用于客流量较大的车站。 自动售检票系统:由计算机集中控制进行自动售票、自动检 票及自动结算的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地铁综合自动化管理不 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站环境监控:将地铁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等进行控 制,为乘客提供适宜的乘车环境,并在紧急情况下保证乘客 的安全,同时对车站建筑内通风空调系统的设备加以监控, 以保证地铁正常运营。 车辆编组:按照预期目的将各独立的车辆连接起来成为一个 运行体,就成为车辆编组。 转向架:车辆的走行装置,用来牵引和引导车辆沿轨道行 驶,承受并传递车体与轨道之间的各种载荷,并缓和其动力 作用,是保证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部件。受流装置:从接触 导线(接触网)或导电轨将电流引入动车的装置,又称为受 流器。 轴重:按车轴行驶及在某个运行速度范围内,该轴允许负担 的并包括轮对自身在内的最大总质量。 车辆段:车辆的维修保养基地,也是车辆停放、运用、检 查、整备和修理的管理单位。 轨道电路:利用钢轨线路和钢轨绝缘构成的电路,用来监督 线路的占用情况和传递列车的行车信息。 调度集中:利用遥信设备汇总线路上各车站的道岔和信号设 备的工作状态和列车运行情况,利用遥控设备直接操纵控制 线路上所有车站的道岔、信号、达到集中控制的目的。 传输线路:调度集中控制中心与各车站之间由传输线连接, 距离较远时设置中继器。 时钟系统:为运营准时、服务乘客、统一全线设备的标准时 间而设置的系统。 列车交路计划:根据运营组织的要求及运营条件的变化,按 运行图或由调度指挥列车,按规定的区间运行、折返的列车 运行计划。 长短交路:列车在线路运行中结合了长、短交路两种情况的 运营模式。 计程票制:按照乘车距离或乘车站数发售不同票价车票。 一体化的管理方式:集轨道交通工程的投融资、建设、运 营、沿线商业开发为一体的统一运作的模式。 大客流:车站在某一时段集中达到的、客流量超过车站正 常客运设施或客运组织措施所能承担的流量时的客流。 单轨铁路:它是车辆在一根导轨上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 AGT系统:是一种通过非驱动的专用轨道引导列车运行的轨 道交通。 制动装置:是使运行当中的列车减速或停车,保证列 车运行安全的装置。 钢轨:是城市列车荷载,引导车辆运行的装置。 轨道电路:是由两根钢轨组成,用来反映轨道上是否 有车与是否完整的电气回路。 棋盘式线网:是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呈近似长方形布置的 线网。 运用车辆数:是指为完成日常运输任务所必需配备的 技术状态良好的可用车辆数量。 临时停车线:是为在线运营的列车发生故障时临时停车的 线路。 受流装置:从接触导线(接触网)或导电轨(第三轨)将 电流引入动车的装置。 车辆结构速度:按安全及结构强度所允许的车辆最高行驶 速度。 自动闭塞:是由行驶当中的列车自动完成闭塞作用的装 置。 站厅换乘:是指乘客由一个车站的站台通过楼梯或自动扶 梯到达另一个车站的站厅或两站共用的站厅,再由这一 站厅通到另一个车站的站台的换乘方式。 车体:是容纳乘客和司机的地方。 全日行车计划:指轨道交通系统全日分阶段开行的列车对 数计划。 牵引网:是沿线敷设的专为电动车辆供给电源的装置。 设计能力:某一股道上某一方向1h内通过某一点的旅客空 间数量。 大型接驳站:是指位于轨道交通首末站、地区中心及换乘量 较大的车站的换乘车站。 一般换乘站:是一般中间站与地面常规公共交通线路的中 间站的换乘点。 动车组全周转时间:是指列车在线路上往返一次所消耗的 全部时间。 技术速度:指不包含停站时间在内的列车在站间平均运行 速度。 旅行速度:指列车从始发站发出到达折返站时的平均运行 速度。 可用能力:在容许旅客需求发散条件下,某一股道某一方向 1h所能运载的最大旅客数量。 列车能力:是指每辆车的载客数量与每列车变成辆数的积。 外部供电系统:从发电厂(站)经升压、高压输电网、区域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办法

编号:SY-AQ-07866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办法 Measures for safety supervis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围绕运营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行车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人力资源安全培训等;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对乘客行使安全管理职能;搜集、积累、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信息资料;接受监管部门的检查和评估,按要求向其提交安全工作报告及其他与安全管理工作相关的文件,协助其做好重大事故处理和调查工作;加强与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确保部门间的协作达到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公安、消防和医疗部门:负责各自职能范围内与轨道交通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打击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和乘客为目标或以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为主要场所的治安犯罪、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以及救治各类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另外,消防部门还对运营企业实施消防监管。

1规划建设企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贯彻有关安全规定;向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部门提交工程图纸或报告施工中有关安全设施的进展和完成情况。设备生产和进出口企业:按照有关安全要求组织产品的生产和进口;将产品送检或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2建立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建议 2.1完善法制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安全法规尚属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均没有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具体规定。立法空白导致通过行政手段来建立和运作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与法建手段相比,行政手段虽然同样具有强制性,但在稳定性和明晰性方面却相去甚远,这将给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工作带来隐患。在全国性法律法规立法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首先推动地方立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做出规定,如《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2完善安全监管机构设置我国对轨道交通行使安全监管职能的部门往往机构规模小、专业人员缺乏、兼职情况多,难以有效行使安全监管职能。目前应在已具有轨道交通设施的城市试点建立由安全管理专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标准模板 课程编码: 520304 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 学时:64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是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全面传授运营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运输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与掌握的一项重要业务技能。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并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材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教师与业界精英结合、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相结合等原则,着力提高教学效果。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性教学和理论知识的拓展提高,加上课堂讨论、课外练习、小组研究,使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与通信系统的相关知识,能够对城规交通的运营管理有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行车效率,为将来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指挥和管理设备维护等工作提供知识保障。 2、课程容及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章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和发展 本章课时:6课时 教学容 一、概述 二、世界轨道交通的发展概况 三、国城市轨道交通 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特征 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 第二章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 本章课时:6课时 教学容: 一、列车运行设备 二、客运服务设备 三、其他设备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各种常用轨道交通设备的特点;掌握轨道交通设备的类型与原理。 2、使学生知道怎样能确保轨道交通设备可靠有效的工作。 第三章客运计划 本章课时:8课时 教学容: 一、客流计划 二、全日行车计划 三、车辆运用计划 四、列车开行方案 教学要求: 1、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客流、客流计划、行车计划等相关概念。 2、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全日行车计划编制方法及列车开行 方案。 第四章列车运行图 本章课时:4理论课时+6个实践课时 教学容: 一、列车运行图的基本概念 二、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与分类 三、列车运行图的要素 四、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工程规范 清单 一、法律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二、行政法规类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5、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三、政府规章类 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方法 2、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 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4、工程建设项目堪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5、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投管理办法 6、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 7、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8、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 9、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目招标公告的媒介 10、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标准编制规则》的通知 (建标[2011]159号) 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42号 四、地方规定类 1、《杭州市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杭州市政府 发布文号: 杭政办[2011]18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文号: 建质电[2008]11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市建委、规划委、交通委,上海市建设交通委、规划局,天津市建委、规划局,重庆市建委、规划局。 3、《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4、《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08] 于2008年9月28日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5、《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最新版 2013年11月21日修订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教学大纲讲课稿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教学大纲

《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 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20 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导论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巨大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好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是每个未来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框架,了解、掌握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为学生毕业以后以法指导轨道交通业务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熟记有关的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法律法规框架,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范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内容 项目一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法律 主要内容: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标准化法、消防法 重点: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法 项目二城市轨道交通相关法规

主要内容: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运营管理办法、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国家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安全生产工作评价细则(试行)、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暂行管理规定、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 重点: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运营管理办法、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上海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暂行管理规定、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长沙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项目三城市轨道交通规章与标准 主要内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城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照明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标准、城铁设计规范 重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城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标准五、课内实践教学要求 本课程实践案例教学随堂进行,12课时 六、教学进程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云南开放大学“中高衔接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专业代码:520304 招生对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相同或相近专业一年级在读学生。 学制:中高学制5年,实行弹性学制,最低毕业年限4年,学籍8年有效。 学历:开放教育专科 毕业要求: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为76学分。 本专业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学生获得的学分满足毕业最低总学分和各课程模块最低学分设置要求,达到最低毕业年限,满足各项毕业条件,可获得毕业证书。 就业面向 1、服务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包括地铁、轻轨、城际铁路)从事客运组织与服务、行车调度、票务管理、车站设备运用、接发列车、调车等工作,同时也可从事铁路运输客运、行车的相关工作。 2、就业岗位(群) 初始岗位主要有站务员、行车值班员;发展岗位群主要有客运值班员、值班站长、站长、调车长、车场调度员、行车调度员等。 培养目标与规格 1、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为体现职业教育服务地区经济与产业发展的特点,通过调研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及生产过程技术要求等,由此进行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能力与素质要求等综合分析,确定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定位。

理 公司票务中心车票管理及相关工作。 (1)自动售检票票务设备管理规定 (2)票务工器具的管理规定 (3)票务钥匙及门禁卡管理规定 2.车票使用与管理 (1)车票安全规定 (2)车票保管规定 (3)车票发售规定 (4)车票交接规定 (5)车票回收规定 3.现金使用与管理 (1)现金安全、交接规定。 (2)收益管理规定和办法假钞识别与处理;钱箱运 输及回收规定;钱箱清点;售票员结算;预制票的保管 和交接。 (3)备用金管理规定和办法备用金的使用和保管。 4.乘客票务事务处理? (1)正常票务事务的处理 ?储值票退票的处理 ?付费区储值票余额不足的处理 ?超时、超程处理 (2)异常票务事务的处理 ?单程票异常处理 ?储值票异常处理 (3)无票乘车事务处理办法 (4)疏散、清客时的票务处理办法 5.票务差错、违章管理 (1)票务差错、违章定义及内容 (2)票务差错、违章处理原则 6.票务设备故障处理 能力要求: 1.具有获取知识; 2.运用知识的能力; 3.创新能力; 4.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能力。 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 2.具有合格的政治素养; 3.健康的身心素质; 4.具有一定人文、科学素养。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清单

地铁、轨道交通建设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工程规范 清单 一、法律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二、行政法规类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 5、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三、政府规章类 1、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方法 2、关于禁止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暂行规定 3、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 4、工程建设项目堪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 5、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招标投管理办法

6、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 7、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 8、工程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试行办法 9、国家计委关于指定发布依法必须招标目招标公告的媒介 10、评标专家和评标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 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标准编制规则》的通知 (建标[2011]159号) 12、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42号 四、地方规定类 1、《杭州市地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杭州市政府 发布文号: 杭政办[2011]18号 2、《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铁建设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发布部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文号: 建质电[2008]118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北京市建委、规划委、交通委,上海市建设交通委、规划局,天津市建委、规划局,重庆市建委、规划局。 3、《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234号,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 4、《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2008] 于2008年9月28日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5、《上海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最新版 2013年11月21日修订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五、工程规范类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108—2001

(完整版)城市轨道概论答案解析

绪论 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必要性有那些? 答:城市化进程加速,机动车数量增加迅猛。带来了如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解决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快速、安全、舒适、节能等特点,已经成为大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首选方。 2.城市轨道交通所涉及的专业有那些? 答: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安全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等。 单元一 一、判断题 1. 老式有轨电车由于其性能差,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彻底淘汰。(×) 2. 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于1836 年诞生在英国伦敦。(×) 3. 地铁首次采用电力牵引是从1890 年开始。(√) 4. 有轨电车是介于轻轨交通与地铁交通之间的轨道交通系统。(×) 5. 人们常说的地铁是由传统的有轨电车发展而来的。(×) 6. 轻轨交通与地铁交通的主要区别在于地铁运行于地下专用隧道内,轻轨运行在高架上。(×) 7. 单轨交通与我们常见的汽车类似,由司机控制前进方向。(×) 8. 世界上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是纽约。(√) 9. 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是上海地铁、经济效益最好的地铁是香港地铁。 (×) 10.我国通车里程最多的城市是上海。(√) 二、填空题 1.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1863年建于英国伦敦。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1881年在德国柏林工业博览会期间展示。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的有轨电车系统是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磁门德市。 2. 我国北京第一条地铁建于1969年。上海地铁1 号线于1995年建成通车向社会开放。 3. 单轨通常区分为跨坐式和悬挂式两种。 4. 狭义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特指地铁、轻轨和单轨(独轨)。 5. 磁浮列车是依靠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悬浮起来并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行驶的交通工具,它分为常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等几种形式。 三、问答题 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定义 答:指采用轨道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具有车辆、线路、信号、车站、供电、控制中心和服务等设施,车辆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2、城市轨道交通按技术经济特征来分有那些基本形式? 答:主要有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单轨(独轨)、磁浮、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和市域快速轨道系统等,尤其是以地铁和轻轨为主。 3、地铁的优缺点有那些? 答:优点: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时、舒适、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等;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本规范不适用于高速磁浮系统的建设和运营。 1.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满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并应做到以人为本、技术成熟、经济适用。 1.0.4 城市轨道交通应经验收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 1.0.5 本规范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的基本要求,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尚应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城市轨道交通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 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2.0.2 建设constru ction 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施工安装、 调试验收和试运行,包括车辆和机电设备的采购、制造。 2.0.3 运营opera tion 为实现安全有效运送乘客而有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3.0.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3.0.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应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发展模式和不同规划期的发展目标,提出网络规划布局以及线路和设施等用地的规划控制要 求。 3.0.3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以乘客需求为目标,应做到资源共享和方便乘客使用。 3.0.4 城市轨道交通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确保正常使用时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的要求。 3.0.5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用质量合格并符合要求的材料与设备。 3.0.6 城市轨道交通应具有消防安全性能,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应具备乘客和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及方便救援的条件。 3.0.7 城市轨道交通应采取有效的防淹、防雪、防滑、防风雨、防雷等防止自然灾害侵害的措施。 3.0.8 车辆和机电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要求,投入使用前,应经过电磁兼容测试并验收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试题和答案解析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试题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选择题 单选 1、自动导向交通系统的优点是( A.技术简单 B .噪声较低 2、从乘客进站到上车、下车、出站,这几 个环节的服务应该是以售检票和 ( )为中心的。 A.安全检查 B .车辆维护 C .乘客导向 D .乘客 3、定量预测方法有时间序列客流预测方法和( )客流预测方法两类。 A.距离远近 B .客流数量 C .因果关系 D .德尔菲法 4、一级大客流的判定标准是:站台聚集人数达到或大于站台有效区域的 ( ),并且持续时间大于实际行车间隔时间。 A . 90% B . 80% C . 70% D . 60% 5、票务人员离开岗位没有按规定在票务设备上注销或误用他人账号操作票务 设备属于( )。 A. —类违章 B .二类违章 C .三类违章 D .四类违章 多选 6、 城市轨道交通的换乘方式主要有( )。 A.站台换乘 B .站厅换乘 C .通道换乘 D .组合式换乘 7、 营销组合分为四大类,即( )。 A.产品策略 B .分销渠道策略 C .促进销售策略 D.价格策略 E .营销策略 8、 轨道交通车辆的检修级别通常分为( )。 A.日检 B .双周检和双月检 C .定修 D.架修 E .大修 9、 售检票系统的运营模式有( ) A.正常运营模式 B.列车故障运营模式 C.高峰/非高峰运营模式 使用教材: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 试题范围:全册 版次:第 3 版 )。 C .速度快 D .输送能力强

D.超时、超程运营模式 E. 大客流、紧急运营模式 10、()是提供轨道交通车辆与工程车辆整备作业、停放、保养、维修 及清洗的场所。 A.车辆段 B .停车场 C .车体 D.出车 E .列车发车 二、填空题 1、地铁站按其运营功能划分为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 2、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_ ,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3 _________ 个子系统组成。 3、车站吸引区域是以_________ 为圆心、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半径的圆来确定的。 4、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具备的特征 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5、进站乘客最基本的流线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 6、车辆定员的多少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 7、车站应用管理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构成。 8自动售检票系统必须具备相应的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_ 。 9、屏蔽门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10、环控系统的运行模式分为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三、名词解释 1、备用车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5月14日经第7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 2018年5月21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基础要求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设置运营服务专篇,内容应当至少包括: (一)车站开通运营的出入口数量、站台面积、通道宽度、换乘条件、站厅容纳能力等设施、设备能力与服务需求和安全要求的符合情况; (二)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等设施设备选型与线

城市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 课程性质:必修 学时:32 适用专业:高速铁路客运乘务 学分: 二、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轨道交通经济与法规》是一门研究轨道交通服务活动中的法律与法规的学科,是重要是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我国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及轨道交通中涉及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客运服务工作以及客运企业的经营管理。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乘务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依据课程的工作领域分类,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课程紧紧围绕从事客运服务岗位工作需要的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和技能作为设计出发点,力求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及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我国法律的基本知识及国家方针政策轨道交通法律关系和轨道交通企业经营管理的法律制度及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分清轨道交通运营中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达到运用所学轨道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分析在轨道交通运营实践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2、提高学生依法分析问题、解决轨道交通客运纠纷的能力,从而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 (三)素质目标 本课程将素质将于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根据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及教学设计表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四条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根据线网规划,依据建设线路的客流特征、运量等级和速度趴标等进行功能定位,确定工程规模、运营规模和效益规模。其项目构成应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模式和客运需求。 第十五条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建设的运营规模,按线路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运能力,划分为四个类别、三个量级。各级线路相关技术特征宜按表1的规定确定。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的设计年限按项目建成通车年为基准年,可分为初期、近期和远期。初期为建成通车后第3年;近期为第10年;远期为第25年。建设项目的设计运能,应根据各设计年限的客流预测,对客流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后合理确定。第十七条每条线路的客流预测应按初期、近期和远期设计年限,对相应建成范围,分别测试;若一条线路分段建设,每段通车时间相距3年以上,应按不同项目实施。后期实施的项目,设计年限应按后期项目建成通车年为基准年,重新推定初期、近期和远期设计年限,进行全线客流预测。 第十八条客流预测应以居民出行和相关交通调查的成果为基础,并应保证其成果的时效性和可用性,不宜大于5年,否则应

补充其他有效措施。客流预测的方法、计算模型以及采用的相关参数,应预先经过实例验证其可用性。 第十九条客流预测应按不同研究阶段分别测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线网规划阶段客流预测。 (一)线网总量预测: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分析城市现状和规划区域OD客流;分析和确定远景线网规划承担的客运总量及在公交总量中分担的比例、平均运距、客流负荷强度等相关指标,并在全线网范围内按总量控制原则,进行各线客流总量预测。 (二)线路客流预测:以远景线网客流总量为基础,预测各条线路的全日客流(双向)总量、分段断面流量(图),全日平均运距和客流负荷强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总量控制分析。并估测各线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流量。 二、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按每一条线路项目的设计年限进行初期、近期和远期的客流预测,预测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可参照执行。 (一)线网客流预测:在远景线网规划阶段客流预测基础上,预测项目远期设计年限建成的线网规模的全日客流总量、各条线路的全日客流总量和客流负荷强度;并对各条线路的客流进行总量控制与分析。

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详解

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5-06-26 14:55:05来源:中国检测网阅读: 6497 次 一、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现状 在铁路轨道交通方面,自2008年,我国在大规模的铁路建设投资的带动下,铁路制造业呈逐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在5年内,全国电力机车、货车的保有量增长了50%,产值年均增幅近30%,远远高于世界2%的平均增速。2008年实现产值1285.1亿元,同比增长了29.8%; 2012年实现产值3540亿元,同比增长16.3%;比2008年增长了2.8倍。 在2013年12月28日,厦深铁路、西宝高铁、柳南客专、衡柳铁路、渝利铁路、广西沿海铁路等7条铁路开通运营。至此,我国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0万公里,时速120公里及以上线路超过4万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线路超过2万公里;高速铁路突破1万公里,在建规模1.2万公里,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2014 年全年建设目标将全面完成,其中,64个新项目的密集开工将是2014年铁路投资的重要亮点。国内铁路市场还面临着多重积累因素,包括高铁客流快速增长使动车组需求预期向上修正、各地积极推动城际铁路建设、铁路产业基金等投融资改革措施正在落定等。在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在2013年突破了1,600 亿欧元,并不断创出新高。

此外,我国铁路的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密度和换算周转量均为世界第一。

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2000年之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也进入大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保持加速上升趋势。 2012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累计运营里程达2064公里,其中2012年新增投运里程321公里。其中,上海、北京和广州位居全国前三甲,运营里程分别为444千米、442千米和221千米。 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武汉、南京、沈阳、长春、大连、成都等17个城市累计开通70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含

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保障运营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当遵循以人民为中心、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经济舒适的原则。 第四条交通运输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所在地城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或者城市 人民政府指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以下统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运营基础要求 第五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征求意见阶段,应当综合考虑与城市规划

的衔接、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需求、运营安全保障等因素,对线网布局和规模、换乘枢纽规划、建设时序、资源共享、线网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线路功能定位、线路制式、系统规模、交通接驳等提出意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编制审批征求意见阶段,应当对客流预测、系统设计运输能力、行车组织、运营管理、运营服务、运营安全等提出意见。 第六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中应当设置运营服务专篇,内容应当至少包括:(一)车站开通运营的出入口数量、站台面积、通道宽度、换乘条件、站厅容纳能力等设施、设备能力与服务需求和安全要求的符合情况; (二)车辆、通信、信号、供电、自动售检票等设施设备选型与线网中其他线路设施设备的兼容情况; (三)安全应急设施规划布局、规模等与运营安全的适应性,与主体工程的同步规划和设计情况; (四)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力衔接配套情况; (五)其他交通方式的配套衔接情况; (六)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 第七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信、信号、供电、机电、自动售检票、站台门等设施设备和综合监控系统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运营准入技术条件,并实现系统互联互通、兼容共享,满足网络化运营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

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 《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内容简介:目前,我国有许多城市正在规划和实施轨道交通项目,为及时全面地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提供标准服务,编者们将截止到2009年5月涉及轨道交通建设各个阶段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产品标准等汇编成册,供项目审批、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结算等单位使用。限于篇幅,《城市轨道交通标准汇编》未收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估算指标》GCG 101-20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算定额》GCG 103-2008三种经济定额。 一、综合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二、基础类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GB5655-85)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GJJ/T119-2008) 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CJJ/T114-2007) 地铁客运服务标志(GB/T18574-2001)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地下铁道标志(GB5845.5-86) 地铁限畀标准(CJJ96-2003) 三、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四、勘察规划标准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Y220-95) 五、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规范(GB50458-2008)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CB50446-2008)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B50382-2006) 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81-2006) 城市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动与二次辐射噪声 限值及其测量方法标准(JCJ/T170-2009) 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CB/T50438-2007) 六、产品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GBl4227-2006)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G趴4892-2006) 轻轨交通车辆能用技术条件(CJ/T5021-1995)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7928-2003) 跨座式单轨交通车辆通用技术条件(CJ/I’287-2008) 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检测车通用技术条件(CB/T20908-2007)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规则(GB/T14894-20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