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梅毒病人的随访

梅毒病人的随访

梅毒病人的随访

1)早期梅毒经充分治疗,应随访2~3年,疗後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1次(包括临床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以後每半年复查1次。随访期间严密观察其血清反应滴度是否下降与临床改变情况,如无复发即可终止治疗。如有血清复发(血清反应由阴转阳或滴度升高2个稀释度,或RPR,USR试验阴转後又超过1:8者),或临床复发,除应加倍剂量治疗外,还应考虑是需要做腰椎穿刺做脑脊液检查,以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有无梅毒感染。如血清固定(不阴转)而无临床复发徵象者,也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检查脑脊液,以除外无症状性神经梅毒的可能性。 (

2)晚期梅毒与晚期潜伏梅毒如疗後血清固定,需随访3年以判断是否终止治疗。

3)妊娠期梅毒早期梅毒治疗後,在分娩前应每月检查一次梅毒血清反应,如3个月内血清滴度不下降2个稀释度,或上升2个稀释度应予复治。分娩後按一般梅毒病例进行随访。

4)神经梅毒治疗後3个月作一次临床和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以後每6个月检查1次,直到脑脊液变化转为正常。此後每年复查1次,至少3年。

5)经充分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的新生婴儿出生时如血清反应阳性,应每月检查1次血清反应,连续8个月,如血清反应转阴,且未出现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则可停止观察。

婴儿出生时如血清反应阴性,应於出生後1月,2月,3月及6月复查,至6个月时如血清反应仍为阴性,且无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可除外梅毒。

无论出生时血清反应阳性或阴性,在随访期间如血清反应滴度逐渐上升,或出现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应立即予以治疗。

未经充分治疗或未用青黴素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或无条件进行临床及血清学随访者,应考虑对婴儿进行治疗。

梅毒患者经过及时、充分的治疗是能够痊愈的,其痊愈标准应根据不同类型及分期而不同。早期梅毒患者的治愈标准是:经济治疗,患者体内螺旋体彻底被消灭,梅毒血清反应转为阴性,临床上无任何症状。晚期梅毒病人经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即认为治愈,对梅毒血清反应不要求非转为阴性不可,因为少数晚期病人即使已进行了长期足够的驱梅治疗,血清反应仍然出现阳性

梅毒的消毒隔离

梅毒的消毒隔离 1、应加强医务人员、护理员对梅毒防治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卫生部的《消毒技术规范》,特别要注意产时、产后的消毒隔离。 2、同时病者可同室隔离; 3、在患者的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 4、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时或医务人员有皮肤破损对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需戴手套; 5、在手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洗手; 6、患者的粪、尿、血液用含氯消毒剂混合作用2小时后倒入化粪池; 7、患者用过的便器用0.2%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钟; 8、使用一次性坐厕垫;患者用过的衣服、床单、被套等布类装袋先用0.2%含氯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预处理后,再标记、送清洗; 9、患者的床垫用一次性大单包裹后铺床单使用,避免污染床垫,床垫、被褥用床单位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若血液、体液渗到内层则烧毁;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可用0.2%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擦洗; 10、污染的器械用0.2%含氯消毒剂净浸泡30分钟,不能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则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清洗、再做常规消毒灭菌处理。 医务人员自我保护 严防刺伤皮肤粘膜,设单人房间,床旁隔离,戴手套,口罩,医疗器械专用,用75%酒精或1%过氧乙酸擦洗消毒。 消毒方法。水煮沸、日光曝晒、肥皂水、普通消毒剂(升汞、0.1%石炭酸、酒精)均能杀死梅毒及淋病病原体,污染的衣物、用具可煮沸消毒,被褥曝晒,病人痰液、排泄物、残剩饮食用1:10漂白粉浸泡10分钟消毒。 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人是它的唯一宿主,离开人体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一般消毒剂均容易将其杀死。其适宜的温度是37度,41度可存活2小时;48度存活半小时,100度立即死亡。根据这一特点,(1)病人的物品单独使用,注意每次使用后用肥皂洗净,在太阳下晒干,必要时可用开水烫洗。(2)如果病人有皮损,皮损部位的敷料作为感染性废物处理。(病人的被服因经过高温洗涤剂洗涤,干燥再整烫,因此不需单独专门处理)(3)家属每次护理病人后洗手。(4)工作人员执行标准预防,在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时,戴手套。每次接触病人后必须洗手。(5)诊疗护理后使用过的器械按日常的常规消毒处理。

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

艾滋病和梅毒感染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常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同时,应当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服务(服务流程见附件1)。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各级卫生部门要与各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制作并张贴宣传栏、宣传画,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以及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广播和电视专栏、学校课程、节假日专题宣传、咨询等活动,为育龄妇女、农民工、青少年及其家庭发放宣传册、小折页等宣传材料,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宣传,提高大众防治知识水平。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婚前保健门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多种服务场所开展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服务对象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及母婴传播服务的认识和利用。为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育龄妇女及其家人提供预防母婴传播的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帮助其制订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指导其正确避孕、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和使用安全套,减少非意愿妊娠和疾病传播。建议梅毒感染妇女在梅毒治愈后计划怀孕。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

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与咨询服务。在孕产妇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时,同时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相关检测,尽早明确感染状况,尽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要确保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妇及时获得相关检测与咨询,并可获得干预服务。 1.检测前信息提供。 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为所有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检测前咨询,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为孕产妇提供规范的艾滋病抗体筛查,及时对艾滋病筛查结果阳性者进行艾滋病确认试验,尤其要确保临产孕产妇尽早获得艾滋病抗体筛查,以及时为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干预措施(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2图2和图3)。 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有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两类。采用其中一类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需用另一类试验进行复检,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见附件3)。 为孕产妇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机构要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乙肝病毒病原体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3.检测后咨询。 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后咨询服务。为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等重要信息;为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孕产妇提供保密的咨询服务,告知预

神经梅毒患者的安全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f7786157.html, 神经梅毒患者的安全护理 作者:黄永青洪碧霞苏永静周凤婵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24期 [摘要] 目的:总结神经梅毒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方法:对37例确诊为神经梅毒患者进行防跌倒、坠床、走失等意外事件,皮肤完整性受损以及心理损伤的高危评估,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结果:3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发 生跌倒、坠床、走失、皮肤破损等意外事件,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自我防护知识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做好神经梅毒患者的安全护理评估及措施,强化健康教育,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神经梅毒;安全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c)-178-02 随着梅毒的再度流行,神经梅毒报告也屡见不鲜。梅毒螺旋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如未经治疗或治疗不规范,可发展为神经梅毒。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做好安全护理尤为重要。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7例神经梅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男34例,女3例;年龄分类,14~20岁3例,21~60岁23例,60岁以上11例;文化程度,小学6例,中学23例,大专5例,本科3例。 1.2检验方法 37例均行血常规、腰穿常规和生化、肝功能检查,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 test,RPR)及梅毒螺旋血凝试验(treponema pallia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检查。 1.3临床分型 脑血管梅毒16例,脊髓痨8例,梅毒性脑脊膜炎5例,麻痹性痴呆8例。 2方法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母婴传播的措施 (一)广泛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 1.各级卫生部门要主动争取相关部门配合,发挥部门优势,开展媒体宣传、社区宣教、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增强育龄妇女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自我保健意识,让育龄妇女和孕妇主动尽早到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感染孕妇应主动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干预服务。 2.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妇产科、计划生育门诊、青少年保健门诊、孕妇学校、婚前保健门诊等多种服务场所对育龄妇女开展“面对面”健康教育。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发放相关健康教育材料,为有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咨询和指导,提高服务对象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的利用。 3.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的育龄妇女提供预防母婴传播信息、医疗保健及转介服务;帮助感染妇女及配偶/性伴选择安全的性行为方式,指导其正确避孕和使用安全套,以减少非意愿妊娠,并帮助制定适宜的家庭生育计划。 (二)关口前移,规范提供综合干预服务。 1.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与检测服务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附件1),为孕产妇提供综合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主动为所有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咨询与检测服务。尽早对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孕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相关检测,尽快明确感染状况,及早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干预措施,确保临

产孕妇及时获得相关咨询与检测,并实施干预服务。拒绝检测须签署《艾滋病检测咨询知情拒绝检测书》(附件2-1)。 (1)检测前咨询 为所有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前的信息提供,告知母婴传播的危害及接受相关检测的必要性等核心信息。 (2)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孕产妇艾滋病检测及服务流程》(附件3图2、3),为所有孕妇尽早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孕产妇筛查结果阳性者,2个工作日内将孕妇血样送至当地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进行艾滋病确认,接收样本的确证实验室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结果反馈至送血样单位。临产孕妇艾滋病筛查阳性者,医疗保健机构应在1个工作日内将孕妇血样送至就近开展确认市(州)疾控中心或省疾控中心进行艾滋病确认,疾控中心应在2个工作日内将结果反馈至送血样单位,以保证及时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孕妇及所生婴儿提供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 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附件4)对孕妇进行孕妇梅毒血清学检测。采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对首次就诊的孕产妇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结果阳性者,再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进行证实,确定其是否为梅毒感染。医疗保健机构不具备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确认试验的,由当地疾控中心提供确认检测服务。 孕妇乙肝表面抗原检测,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机构要为检测结果阳性者提供乙肝病毒病原体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3)检测后咨询 医疗卫生机构应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后咨询服务。为阴性孕产妇提供改变危险行为、避免艾滋病、

乙肝,梅毒,艾滋病总结

第一篇、艾滋病、梅毒、乙肝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乙肝,梅毒,艾滋病总结 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阻断 培训总结 根据上级疾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指示,为认真做好本辖区内的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防控工作,提高我中心公卫人员及医务人员的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防治工作的业务水平,我中心于2014年05月30日在中心会议室开展一期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防治知识培训班,中心及各服务站、村室医务及防保人员均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由我中心副主任王xx主讲。首先王xx带领大家学习了由国务院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知识》然后就艾滋病、梅毒、乙肝传播定义、症状、感染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治疗、政策倡导、健康教育和促进、性病的诊治及如何在辖区了开展艾滋病的防治工作等。通过此次培训发现部分村医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防治知识如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对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疫情

的严重性和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这次培训使他们了解了艾滋病疫情的严重性,并教给了他们今后在医疗服务中如何防治职业暴露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了解了抗机会性感染的诊断、治疗原则,健康教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自愿咨询检测相关知识,了解了《艾滋病防治条例》的主要条款和国家制定的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基本掌握了常见性传播性疾病的诊治。 通过培训后,发卷考试,98%的医务人员考试优秀。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梅毒、乙肝防治相关知识、政策策略以及医疗服务中如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的感染的了解和掌握有了显著的提高。培训班的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颍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06-02 第二篇、乙肝梅毒艾滋病母婴传播自查报告 乙肝,梅毒,艾滋病总结 临淄区人民医院

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梅毒病人的护理体会

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梅毒病人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6-01-15T15:25:45.280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7期供稿作者:秦志慧明云锦张樱 [导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 秦志慧明云锦张樱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 430030) 【中图分类号】R47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230-02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特征[1]。梅毒可呈潜伏状态,也可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而发生先天性梅毒。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治疗梅毒的首选药物是青霉素,我科于2013年收治梅毒患者68人、2014年收治梅毒患者171人,所有患者均进行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 收治梅毒患者239人,年龄分别为16~68岁,其中女性患者130人,男性患者109人;其中妊娠梅毒患者43人,有10人分别于怀孕1~3月、怀孕7~9月之间各进行大剂量水剂青霉素治疗一次。 1.2 全部患者均行血清学试验 梅毒颗粒凝集试验TPPA(+),快速血浆反应素RPR(+)。 1.3 全部患者皮肤均未见红斑、丘疹等皮肤黏膜损害。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住院治疗,时间均为18d,第1d至3d口服醋酸泼尼松,每次10mg,bid;同时肌内注射小剂量水剂青霉素3d,剂量分别为40万,80万,80万U/d。第4d开始给予大剂量水剂青霉素2400万U/d静脉滴注(400万U静脉滴注,q4h),连续15d,静脉治疗疗程结束后每周给予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240万U,共3周,其中第一次注射为出院当日。 3.护理体会 3.1 消毒隔离 在患者床头悬挂接触隔离标识,尽可能安排患者住在单人病房,如无条件时应尽可能将此类患者收治在同一病室,同时告知患者床边隔离注意事项,病室每日行紫外线消毒1次,每次30min。患者床边备一次性手套及专用的黄色医用垃圾袋,便于医护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群体性护理操作时注意将此类患者放在最后。患者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如注射器、输液器、窥阴器,应先用84消毒液(500mg/L)浸泡后再与其他病人用物一起销毁,统一处理。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固定专人专用,单独消毒。患者衣服、被服更换后先消毒后再清洗。患者的分泌物,体液及血液应严格按消毒与隔离原则处理。患者出院后注意做好终末消毒处理,病室内紫外线照射30min,用84消毒液(500mg/L)擦拭家具及地面,被服先消毒再清洗,床垫、棉被、枕头置于日光暴晒6~8h。 3.2 病情观察 3.2.1首次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吉-海反应[2]。系梅毒患者在接受高效抗TP药物治疗后TP被迅速杀死并释放出大量异种蛋白,引起机体发生多急性超敏反应。多在用药后数小时发生,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肌肉骨骼疼痛、皮肤潮红、呼吸加快、心动过速、多汗等全身不适及原发疾病加重,严重时心血管梅毒患者可发生主动脉破裂。为了避免吉-海反应多发生,在病人住院治疗第1d至3d均口服醋酸泼尼松,每次10mg,bid;同时肌内注射小剂量水剂青霉素3d,剂量分别为40万,80万,80万U/d。可最大限度的预防吉-海反应的发生;同时护士应加强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如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胸痛、心力衰竭加剧或心电图ST-T段变化较治疗前明显,则应暂停治疗。 3.2.2针对妊娠梅毒的患者还应与妇产科保持联系,告知患者按时孕检并及时告知医师胎儿情况是否正常。 3.3 输液护理 3.3.1输液时间安排:患者于住院治疗第4d开始给予大剂量水剂青霉素2400万U/d静脉滴注(400万U/次静脉滴注,q4h),当日13:00开始第1次静脉滴注,然后每隔4h静脉滴注一次,分别为当日17:00,21:00,次日1:00,5:00,9:00, 此后循环,至住院治疗第18d的9:00为最后一次药物输注。因梅毒患者生活均可自理,住院时间较长,患者或多或少有外出的可能。故在住院当日管床医师和责任护士会告知患者整个治疗过程、治疗时间安排,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方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尽量减少不便以保障整个治疗过程顺利完成。 3.3.2留置针护理:为了减少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我们所有患者均选择使用静脉留置针并连接输液接头。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血管情况选择弹性好、无静脉瓣的可视血管为最佳穿刺血管,护士应熟练掌握穿刺操作技术,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好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同时把握好进针角度,力求一次穿刺成功,同时固定好导管,告知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避免拿取重物,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同时尽量避免被水沾湿,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如发现穿刺局部红肿应及时拔除留置针并重新穿刺。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超过96h。封管时采用正压封管法,确认留置管内全部是封管液。注意固定胶布的松紧适宜,避免造成皮肤压伤,留置针敷贴有松动或着污迹时应及时给予更换。 3.4 心理护理 3.4.1梅毒患者一旦确诊为梅毒,将承受巨大的社会及家庭压力,害怕被指责,被抛弃,并隐瞒自己的病情。因而易产生孤独感、无助感,我们实行保护性医疗,医护人员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加强细节管理如取消患者床头信息中诊断一栏;电子信息中将中文“梅毒”改为英文“syphilis”;医师查房和护士床边交接班时用英文诊断或根据其治疗方法简称为“打针的患者”替代“梅毒患者”;同时不得随意泄露、传播病情,避免向其他患者及探视人员透露病情,以免引起其他患者的议论、攻击、歧视,减轻梅毒患者的心理负担。 3.4.2热情接待,服务热情、细致、耐心、周到。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高度责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的保证。使梅毒患者以正常心态面对疾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护理。 3.4.3通过与梅毒患者的交流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根据不同的文化程度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讲解梅毒各个分期、临床表现、感染途径及防治常识,使梅毒患者认识到只有坚决杜绝感染途径,坚持早期、正规、足量的治疗不但可以治愈还可以避免传给下一代。对梅毒

【实用】-梅毒护理常规

梅毒护理常规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注意通过性接触和血压传播。TP几乎可侵犯人体所由器官,因此,梅毒的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并可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胎传梅毒,危险性极大。 【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1了解患者性别、年龄、职业,询问患者有无不洁性交史,有无输血史,是否被梅毒病人污染的针头扎伤过等。 1.2先天梅毒患者应了解父母患病史、生产方式、喂养方式等。 2.症状和体征 2.1获得性梅毒 ①一期梅毒:主要表现是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典型的硬下疳是TP入侵无痛性炎症反应,好发于外生殖器。 ②二期梅毒:一期梅毒未治疗或不彻底,TP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播散全身,引起皮肤,粘膜及系统性损害,称为二期梅毒。常发生在硬下疳消退3-4周后(感染9-12周后),也可与硬下疳同时出现。 (1)梅毒疹:泛发性,对称分布,皮损含有大量TP,传染性极强,持续数周,可自行消退。 (2)扁平湿疹:好发于肛周、外生殖器、会阴等部位。 (3)梅毒性秃发:TP侵犯毛囊结成毛发区,血供不足至致局部头发,呈虫蚀状。秃发为永久性,及时治疗后可以再生。 ③三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早期梅毒经过3-4年40%的患者发生三期梅毒。 2.2先天性梅毒 (1)早期先天性梅毒:常为早产儿、发育差、脱水、皮肤松弛、哭声低弱嘶哑,躁动不安。 (2)晚期先天性梅毒:一般5-8岁发病,13-14岁相继出现多种表现,常见角膜炎、故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梅毒罕见。 3.心理社会反应

3.1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自我概念,目前的心理状态 3.2亲属对患者关心、照顾程度,支持力度,了解家庭经济状况,人生观,价值观。 【护理问题】 1. 皮肤完整性受损梅毒螺旋体病毒引起皮肤、粘膜破损 2. 焦虑与疾病病程长及社会舆论导致心理负担加重有关 3. 知识缺乏缺乏对本疾病知识的了解。 4. 有感染的危险梅毒螺旋体感染所致 5. 营养缺乏与各种并发症有关 【护理措施】 1. 评估皮损程度,病室每日定时通风,紫外线消毒空气,医护人员严格无菌操作。根据破损情况选择适当的换药方法,并观察效果指导患者正确护理皮损的方法。 2. 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向患者介绍疾病的有关内容,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鼓励患者说出恐惧的原因,同情安慰患者,分散患者注意力。并做出有针对性的疏导,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家庭成员共同努力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如谈一些开心的事、听轻松音乐减轻焦虑。 3. 宜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热量饮食,避免食用海鲜、辛辣刺激性食物协助生活护理。对进食困难者给予鼻饲或静脉给予营养支持。 4. 评估患者的病情传染的强弱,将患者置于单人病房实行保护性隔离,限制探视人员。每日病房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医护人员加强自我保护,,污染衣裤、被褥、毛巾、浴巾分开使用、放置,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 对妊娠妇女严格产前检查消除先天梅毒儿和减少胎儿病死率。对患梅毒的妊娠妇女如发生宫缩明显或胎动减少,应嘱孕妇去看产科。 2. 宣传教育,避免婚外性行为,性伴同时接受治疗,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避免再感染及引起他人感染。 3. 治疗后应定期随访。 4. 严禁使用不洁净的血液制品或其他生物制品,严禁使用已用过的注射器。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各种制度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信息管理制度 一、管理对象 辖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 二、管理目的 规范艾滋病、梅毒、乙肝各种信息资料管理程序,提高信息管理质量。 三、管理要求 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记录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咨询信息的婚前保健、孕产妇保健、产时保健等相关登记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每月5日将收集、整理和汇总相关检测、咨询信息上报县妇幼保健院。 3、各级医疗机构对检测发现的艾滋病或梅毒感染孕产妇进行随访和个案信息调查,按照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要求及时填写上报县妇幼保健院。 4、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当认真核对各类原始登记与记录,确保相关报表信息符合逻辑、完整、准确。 5、县妇幼保健院汇总、审核各医疗机构的月报和个案卡上报到市妇幼保健院。 6、确保信息的保密性。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及防护工作制度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4、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6、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二、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梅毒产妇与新生儿的一般护理

梅毒产妇和新生儿的一般护理: 关心产妇,针对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心理护理。如病例B和D,向她们说明梅毒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自己对新生儿均有好处,使产妇能够正确对待积极配合。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不要泄露产妇的隐私。 病室给予单间隔离,所有用物专用,每天使用空气净化器。新生儿尿不湿及脏会阴垫应焚烧,床及床头柜、桌椅用1∶200施康消毒液擦拭消毒。由于梅毒螺旋体在体外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以及一般消毒剂如升汞、碳酸和酒精等很容易将其杀灭,脏内衣裤用温肥皂水(>40℃)浸泡半小时后清洗,有条件在太阳光下晾晒。病室宜保持较低湿度(相对湿度小于45%)和较高室温(22~28℃)[1]。 加强卫生宣教,梅毒除性接触及通过胎盘外,直接接触如接吻、哺乳等,间接接触有传染性病人的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被褥、马桶、浴盆、注射器针头和餐具等也可受染,因此对梅毒产妇应强化消毒灭菌宣教。 从梅毒产妇的产前诊断和入院后诊断分析,应加强优生优育卫生知识宣教,性病患者尽可能治愈后生育,围产期保健中应增加性病防治的内容。

针对梅毒产妇危害特点进行护理:梅毒产妇大量消耗营养,大多消瘦无力,抵抗力下降,应加强营养;容易发生缺钙,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抽搐等缺钙症状出现,及时补钙;梅毒产妇产后由于子宫壁病变常常流血不止易发生大出血并因此产生贫血,应加强观察和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根据产妇分娩情况作不同的护理。剖宫产术产妇应严密检测生命体征,特别在24小时内,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腹部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肛门有无排气、腹胀、腹痛、宫缩、阴道出血量等。阴道分娩者应观察会阴伤口、宫缩、阴道出血量、小便能否自解,同时做好乳房护理,观察乳汁分泌。在护理中发现产妇皮肤粘膜有结节、溃疡、异常皮疹,特别是在会阴及乳房部发现;阴道分泌物异常等应及时报告医师以明确诊断,随时注意病情进展。 产妇应勤换卫生垫,保持会阴清洁,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每天在床上擦浴,勤换内衣裤,内衣以棉织品为宜,产后应梳头刷牙。产妇应多吃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及富含矿物质的食物,饮食要易消化、少刺激性食物,少食多次,乳汁不多可多吃汤汁。 哺乳:一般认为母亲只要处理好恶露、护理新生儿时洗手、不与小孩亲嘴或用嘴嚼食物喂新生儿就可以喂奶,也不必将母婴分开。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半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预防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的年度工作总结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半年工作总结 XX医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2011年度工作总结 为提高广大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的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我院严格按照卫生部《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效果,现将近期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领导管理到位 为了切实加强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管理,我院分别成立了XX医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制定和印发了《XX医院预防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各部门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于2010年10月在我院全面启动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全年考核目标重要内容,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及督导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我院严格按照XX市卫生局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培训要求,召开了全院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人员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梅毒和乙肝防治的知识及相关政策、执业暴露的防护等;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 服务能力,规范了相应的医疗行为;培训人员达200余人。同时派出院内相关科室骨干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2011年至今共派出2人参加省级培训,3人参加市级培训。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自愿咨询检测工作 为增强我市广大群众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提高知晓率,我院印发宣传材料2000余份,在医院宣传栏广泛宣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知晓率。据统计,自项目启动以来,在3652名初次接受产前保健服务的孕妇中,有1200人接受了艾滋病咨询服务,孕期接受咨询率为33%,在我院接受产

梅毒病人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梅毒病人消毒隔离制度 1、应加强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对梅毒防护知识培训,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 2、病人应安置单独房间,同种病人可安置在一个房间。 3、在医疗、护理操作中应戴口罩,穿隔离衣,工作中谨防针头刺伤,在防止血液溅起污染时,应戴口罩及护目镜。 4、手有破损或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戴清洁手套,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卫生手消毒。 5、采取的血标本应注明隔离标志。 6、接触病人的医疗用品一人一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先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可再进行高压灭菌。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 7、每日对病室内的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一次,血液污染室内表面物品时,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8、病人应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除患者房间物品外,病人应减少对病区其他物品的接触。 9、患者的床垫用一次性大单包裹后铺床单使用,避免污染床垫,若血液、体液渗到内层则烧毁。用后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并贴有“梅毒病人被服”标识。 10、病人的粪、尿、血液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分泌物、排泄物中,后使用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0mg/L混合2h后方可丢弃。 11、医疗废弃物置双层黄色垃圾袋,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后,密闭后运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12、终末消毒 (1)病人接触和用过的物品,如马桶、被褥、床、窗帘、呼叫器、墙、门把手等需进行消毒后方可用于其他病人。 (2)病人使用过的衣物及用品(巾、衣服、剃刀、餐具等),消毒后方可离开病区。

关于梅毒病人的防护及消毒注意事项(2016

关于梅毒病人的防护 及消毒注意事项 (2016年5月10日) 一、防护 接触其一切血液体液前务必按照“标准预防”原则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1、术前应准备防护用品: (1)帽子、(2)护目眼罩、(3)防渗外科口罩、(4)手套(戴双层)、(5)正常手术衣外建议再套一层防渗一次性防护服、(6)防穿刺鞋(脚背全包,不露脚趾即可)。防护用品建议多备,尤其口罩和手套。手术开始前参与的医生及护士都必须穿保证防护用品穿带妥当,仔细检查防护密闭性及有无破损。 2、术中:发生口罩被血液污染、手套破损应及时更换。万一发生职业暴露:若锐器伤,挤血、冲洗、消毒应急处理;若血液污染粘膜,马上用生理盐水冲洗,及时报告院感科。 3、用过的防护用品术后按下述“感染性废物”处理。 4、日常诊治及护理:主要考虑接触性的防护。若进行侵入性操作(包括打针、抽血等)、伤口换药等应双层手套、口罩、一次性防护服,视操作需要考虑眼罩的使用。 5、患者间隔离:重点加强接触隔离,有条件可予以单间病房,无条件则建议屏风等措施。 6、建议医、护、工人均安排专人。 7、尽量避免非必要侵入性操作,如注射用药等。 8、加强洗手或手消毒。 二、消毒及废物处理 1、该病人所有物品建议尽量一次性或专人使用,包括

床单被服等。其产生的一切废物(包括生活垃圾)都作医疗废物处理。 2、损伤性废物:专用锐器盒,旋紧封闭后加双层以上黄色垃圾袋以防漏。 3、占有血液体液的感染性废物,建议2~3层黄色垃圾袋包装并有效封口,有条件的应尽快焚烧(加95%酒精烧,需空旷通风环境,注意附近高压电、车辆等),处理的工人必须带塑料手套、口罩、防穿刺鞋、一次性围裙等。没条件焚烧则应以健之素或含氯消毒片,配成含氯浓度1500~2000mg/l,浸泡30分钟以上再处理,浓度与浸泡时间可大于。 4、需送供应室的洗消的用具,必须专门包装及标识,提前知会供应室。(低值的用具建议丢弃不送供应室) 5、加强其相关物表消毒。不需要额外空气消毒。

艾滋病、梅毒和丙肝防治知识宣传1

一、什么是艾滋病、梅毒和丙肝?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艾滋病病毒(HIV)”所引起的、具有一系列复杂症状的综合征。梅毒是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可引起全身多器官病变。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主要在肝细胞中复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的炎症、变性、坏死。 二、艾滋病、梅毒和丙肝有哪些临床表现? 由于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很容易发生各种感染,表现为复杂多样的综合症,常见症状有:长期低热,体重减轻、消瘦、慢性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头晕、头痛等症状。梅毒根据感染时间的长短和引起人体病变不同,可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和Ⅲ期梅毒,每期临床表现不一样。丙肝是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重要原因。 三、艾滋病、梅毒和丙肝传播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病人和携带者是传染源,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 1、血液途径传播:血液传播是感染这三类疾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输入被这些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拨牙等医疗器具,十分危险,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2、性传播途径: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之间的性接触都会导致这三类疾病的传播。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直肠的肠壁较阴道更容易破损,所以有肛交行为的人比阴道性交的人更容易感染染这些疾病。 3、母婴途径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梅毒或丙肝的感染者,她在怀孕、分娩、哺乳过程中很有可能传染给他的孩子。 四、以下行为不会传播感染这三类疾病。 1、握手、拥抱、抚摸、礼节性亲吻。 2、一起吃饭、喝饮料以及共用碗筷、杯子。 3、一起使用公共设施,如共用厕所、马桶、游泳池、公共浴池、电话机及乘座公共汽车。 4、一起居住、劳动,共用劳动工具,上同一所学校。 5、咳嗽、打喷嚏、流泪、出汗、撒尿。 6、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不会传播。

1例神经梅毒病人的护理指导

1例神经梅毒病人的护理指导 发表时间:2016-11-25T16:00:14.787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作者:黄玉娟[导读] 神经梅毒痴呆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侵犯大脑而引起的慢性脑模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皮肤科 202150 神经梅毒痴呆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侵犯大脑而引起的慢性脑模炎。多由于早期梅毒患者未经足量的驱梅治疗而引起,潜伏期较长为10---20年,多见于男性。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实质。临床表现为人格改变;智力低下和中枢神经受损的躯体症状。该患者先就诊于精神科,科常规检查后转入我院性病科治疗。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务农。5个月前出现行为异常,吵闹幻觉幻听,常识判断理解能力障碍。曾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头颅ct显示基底动脉缺血小脑梗?后给予扩血管,营养神经抗脑梗治疗,效果不佳。后转入崇明精卫中心治疗,用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两周后病情稳定。同时在精卫中心常规血化验中,发在患者rpr1:8,tppa阳性。再转入我们皮肤性病科治疗。 2护理指导。2,1心理护理:患者被诊断为神经梅毒,病人和家属都很难接受,家属甚至鄙视排斥病人。作为医护人员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焦虑和排斥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使家属正确对待患者和疾病,并告知此病经过正规治疗能彻底治愈。钠2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一疗程。治疗期间病人要有专人陪护,观察病人对药物的不良反应,防止发生意外。治疗结束 后初3个月每月查一次,以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连续3年。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患者的情感行为方面的观察护理,关心患者,了解病情进展情况。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2药物治疗的护理:给予抗梅毒治疗。0.9%生理盐水500毫升+头孢曲松精神症状的护理: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他们对疾病康复的信必要时用镇静剂或适当的约束保护。当自制力恢复心。患者要有专人陪护。防冲动自残及其他意外。对行为紊乱的患者,时,鼓励患者参加活动,生活自理,友善地引导和教育患者,减少一切刺激因素。 2,3 精神症状的护理: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他们对疾病康复的信心。患者要有专人陪护,防冲动自残及其他意外。对行为混乱,必要时镇静剂或适当约束保护,制止不当行为。当自制力恢复时,鼓励患者参加活动,生活自理,友善地引导和教育患者,减少一切刺激因素 2,4生活护理:做好宣教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生活上的照顾。饮食上尊重患者的个性特点,满足患者的要求。做好口腔护理,促进食欲。 2,5康复护理:指导患者生活自理,穿宽松易脱的衣服。房间的环境不要经常改变,以减少患者辨认环境的困难和错误。必要时在患者的口袋里做好标识,写明患者及家属的姓名地址和联系电话,以便走失后及时寻找。 2,6家属宣教:我们要向家属做好宣教工作。梅毒病人具有传染性,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1年内最具有传染性。随着时间的延长,梅毒的传染性越来越小,神经梅毒的患者基本没有传染性。消除家属的恐惧和顾虑。鼓励患者的配偶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性传播疾病的知识,宣传不洁性生活的危害性,减少疾病的发生。 2,7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治疗期间患者的衣服卫生用具应单独使用,排泄物用1:500有效氯消毒,禁止性生活,避免不洁性行为。家属如有皮肤破溃应尽量少接触患者,可戴手套作保护。 小结:近年来,梅毒病人在我们崇明地区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但神经梅毒的病人还不是多见。随着发病路的上升,神经梅毒病人也会越来越多,对个人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后果。神经梅毒所表现的症状,往往以为病人是精神病患者而送入精神病院,延误治疗。我们作为性病防治工作者,对这一疾病要有充分的认识,做好病人护理指导工作。

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工作总结

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最大程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县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工作总结 为提高人群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意识,预防育龄妇女感染艾滋病,最大程度地减少艾滋病母婴传播,降低艾滋病对妇女儿童健康的影响,提高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妇幼保健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进行师资培训两次。群策群力实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程,经过一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预防艾滋病乙肝梅毒母婴传播项目报表情况 2011 年我县孕期接受初次产前保健的孕妇数为8014人,接受HIV咨询人次6356,咨询率731%,接受HIV检测人次5306,检测率621% ,无HIV感染人数。接受梅毒检测人次6662,检测率812%,梅毒感染4人,感染率为0.06%,接受乙肝检测人次6781,检测率861%,乙肝感染537人,感染率为8%。

二、住院分娩产妇数7898,接受HIV咨询人次1654,咨询率20.94%,接受HIV检测人次1655,检测率20.95 %,无HIV感染人数,接受梅毒检测人次1383,检测率151 %, 梅毒感染4人,感染率为0.29%,接受乙肝检测人次1511,检测率283 %,乙肝感染154人,感染率为10.19%,其中全年乙肝感染520人,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为100%。 三、阳性个案表管理 全年共查出四例梅毒,我科进行了保密随访,督促患者到我院或上级医院检查治疗。 四、报表存在不足 有个别单位报表不准时,检查准确率不高(尤其是乙肝检查),报表不齐,逻辑有误。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县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传播报 完成比较好,希再接再利,共同把工作做好。

梅毒的消毒隔离

梅毒的消毒隔离要求 1在患者的血液、体液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 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时或医务人员有皮肤破损对患者进行诊疗活动时需戴手套 3在手与患者的血液、体液接触后应立即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洗手 4患者的粪、尿、血液用含氯消毒剂混合作用2小时后倒入化粪池 5患者用过的便器用0.2%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30分 6使用一次性坐厕垫患者用过的衣服、床单、被套等布类装袋先用0.2%含氯消毒剂浸泡30-60分钟预处理后,再标记、送清洗 7 患者的床垫用一次性大单包裹后铺床单使用,避免污染床垫,床垫、被褥用床单元,用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渗到内层则烧毁。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可用0.2%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擦洗。 8 污染的器械用0.2%含氯消毒剂净浸泡30分钟,不能用含氯消毒剂浸泡的则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30消毒处理。然后清洗,在做常规的消毒灭菌处理。 医务人员自我保护 1严防刺伤皮肤粘膜,设单人房间,床旁隔离,戴手套,口罩,医疗器械专用,用75%酒精或1%过氧乙酸擦拭消毒。 消毒方法。水煮沸、日光曝晒、肥皂水、普通消毒剂(升汞、0.1%石炭酸、酒精)均能杀死梅毒及淋病的病原体,污染的衣物,用具可煮沸消毒,被褥暴晒,病人痰液、排泄物、残剩饮食用1:10漂白粉浸泡10分钟消毒。 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人是它的唯一宿主,离开人体不易生存,煮沸、干燥、肥皂水、一般消毒剂均容易将其杀死。其适宜的温度是37度,41度可存活2小时;48度存活半小时,100度立即死亡。根据这一特点,(1)病人的物品单独使用,注意每次使用后用肥皂洗净,在太阳下晒干,必要时用开水烫洗(2)如果病人有皮损,皮损部位的敷料作为感染性废物处理。(病人的被服因经过高温洗涤剂洗涤,干燥再整烫,因此不需单独专门处理)(3)家属每次护理病人后洗手。(4)工作人员执行标准预防,在有可能接触病人的血液时,戴手套。每次接触病人后必须洗手。(5)诊疗护理后使用过的器械按日常的常规消毒处理。

艾滋病梅毒怎么检查

艾滋病梅毒怎么检查 文章目录*一、艾滋病梅毒怎么检查*二、感染梅毒的人更易感染艾滋病吗*三、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艾滋病梅毒怎么检查1、艾滋病梅毒怎么检查之免疫的方法这种检测方法简单、应用广泛。它可以不受场地、规模的限制,甚至有些朋友在家里就可以操作,就是我们常说的快速诊断法。这种技术的特点,就是非常直观,任何人经过短期的培训,都可以判断出正确的结果。这种快速的诊断方法在一般情况下,20分钟就可以做出诊断。我们通过检测血清里的抗体就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 2、艾滋病梅毒怎么检查之抗原检测 用ELISA检测P24抗原,在HIV感染早期尚未出现抗体时, 血中就有该抗原存在。由于P24量太少,阳性率通常较低。现有用解离免疫复合物法或浓缩P24抗原,来提高敏感性。 3、艾滋病梅毒怎么检查之核酸检测 用PCR法检测HIV基因,具有快速、高效、敏感和特异等优点,目前该法已被应用于HIV感染早期诊断及艾滋病的研究中。 4、艾滋病梅毒怎么检查之暗视野显微镜检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检查梅毒螺旋体的方法。暗视野,顾名思义即是显微镜下没有明亮的光线,它便于检查苍白的螺旋体。这是一种病原体检查,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艾滋病梅毒怎么检查之血清学检测

梅毒血清学检查对于诊断二期、三期梅毒,以及判定梅毒的发展和痊愈,判断药物的疗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毒血清学检查包括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前者常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的效果,抽血后1小时即可出结果,费用也低廉。后者主要是用于判定试验,但是它不能判定治疗效果,一旦患有梅毒,这一试验将终身阳性。 感染梅毒的人更易感染艾滋病吗感染梅毒的人更易感染艾 滋病。因为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VD,STD)。绝大多数是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它是一种常见的性病病种,据研究发现它与艾滋病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报道,研究纳入了52例被诊断为一期或二期梅毒的男性HIV感染者,其中30例(58%)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结果显示,梅毒感染可使HIV病毒负荷显著增高,并使CD4+细胞数显著降低,而在梅毒感染治愈后,HIV病毒负荷和CD4+细胞数可恢复至感染前水平。已知感染梅毒的HIV感染者更容易发生HIV传播,但其中原因却不清楚。梅毒感染可导致HIV病毒负荷增加和CD4+细胞减小,从而导致HIV更易传播。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艾滋病一般初期的症状和伤风、流感的症状类似,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轻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