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GPS测量考试复习资料整理.doc

GPS测量考试复习资料整理.doc

GPS测量考试复习资料整理.doc
GPS测量考试复习资料整理.doc

1、GPS选点的基本要求

选点人员应由熟悉GPS、水准测量的测绘工程师和地质工程师组成。选点前应该充分了解测区的地理、地质、水文、气象、交通、通信和水电等信息。实地勘察点位时,点位确定后用手持GPS接收机测定大地坐标,同时考察卫星通视环境与电磁干扰环境,确定可用标石类型,记录点Z记的相关内容,树立标志牌,拍摄照片。点位应该选择在稳定的基岩、岩石、土层、建筑物顶部等能够长期保存及满足观测、扩展、使用条件的地点,并做好选点标记。选点时应该避开环境变化大、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区,远离反射功率强大的无线电发射源、微波信道、高压线等,距离不小于200米。选点时应该避开多路径影响,点位周围应保证高度角15度以上无遮挡。绘制水准联测示意图,完成后提交选点图、点Z记信息、实地选点情况说明、对埋石工作的建议。

2、GPS网布设的基本原则

(1)GPS网一般应采用由独立观测边构成的闭合图形。例如三角形、多边形或附和线路,以构成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2)GPS网点尽量与原有的地面控制网点相重合。重合点数应多于3个,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地面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3)GPS网点应考虑与水准点相重合,而非重合点一?般应根据要求以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联测。

(4)为便于观测和水准联测,GPS网点一般应设在视野开阔和交通方便的地方。

(5)为了便于用常规方法联测或扩展,C、D、E级控制网点应有1-2个方向通视。

(1)GPS网的布设应视其目的,作业时卫星状况,预期达到的精度,成果的可靠性以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2) 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附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3) GPS网内点与点之间虽不要求通视,但应有利于按常规测量方法进行加密控制时应用。(4)可能条件厂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冇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而原冇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5) GPS网点,应利用已有水准点联测高程。

3、GPS测量技术设计

4、检查验收

五、提交的成果资料

GPS测量任务完成后,上交如卜?资料:

1.测量任务书与专业设计书;

2?点之记、环视图和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

3.外业观测记录(包括原始记录的存储介质及其备份)、测量手簿及其它记录(包

括偏心观测);

4、接收设备、气彖及其它仪器的检验资料;5.外业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及野外检核计算资料;

6.数据加工处理屮生成的文件(含磁盘文件)、资料和成果表;

7. GPS网展点图;

8.技术总结和成果检杳报告

5、GPS观测方法(叙述)

6、WGS-84坐标系的基本定义

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为地球质心,其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的Z轴指向B1H (国际时间)1984. 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CTP)方向,X轴指向BIH 1984. 0的零子午面和CTP赤道的交点,Y轴与Z轴、X轴垂直构成右手坐标系,称为1984年世界大地坐标系统。GPS广播星历是以WGS-84坐标系为

根据的。

7、GPS测量的基本原理?为什么要同步观测4颗以上的卫星?

在待定点P上安置GPS接收机,如果在某一时刻同吋测得了四颗卫星sl、s2、s3、 s4到P点的距离Ql、Q2、Q3、q4则有下式成立。

= —昂)2 + (与_%)2 + (Np —NJ2 A =(匕—兀)2 + (与-即2

+ (乙—Z2)2 圧=(Xp 一花)2 + (Fp _ 岭)2 + (Np -爲)2 A = (Xp —

兀)2 + (与-近)2 + (乙-z4)2

保证测量或成杲可靠性。

((参考)什么是伪距单点定位?说明用户在使用GPS接收机进行伪距单点定位吋,为何需要同吋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

根据GPS卫星星历和一台GPS接收机的伪距测量观测值來直接独立确定用户接收机犬线在WGS-84坐标系中的绝对坐标的方法叫单点定位,也叫绝对定位。由于进行伪距单点定位时,每颗卫星的伪距测量观测值中都包含冇接收机钟差这一误差,造成距离测量观测值很不准确。需要将接收机钟差作为一个未知数加入到伪距单点定位的计算屮,再加上坐标三个未知数,所以至少需要4个伪距观测值, 即需要同时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

8、简述GPS卫星的作用

(1)接收地面站发来的导航电文和其他信号;

( 2 )接收地面站的指令,修正轨道偏差并启动备用设

10、载波相位有哪几种组合?优缺点?

备;

(3)连续不断向地而发送GPS导航和定位信号。

接收地面注入站发送的导航电文和其他信号;接收地面主控站的命令,修正其在轨运行偏差及启用备件等;连续地向广大用户发送GPS导航定位信号,并用电文的形式提供卫星口身的现势位置与其它在轨卫星的概略位置,以便用户接收使用。

9、GPS地面控制部分有哪些作用

主控站:

(1 )收集数据收集木站及各监测站获得的各种数据;

(2 )处理数据处理收集的数据,按一定格式编制成导航电文;

(3 )监测协调控制和协调监测站、注入站和卫星的工作;

(4)控制卫星修正卫星的运行轨道,发送启动备用设备指令。

监测站:接收卫星信号,为主控站提供卫星的观测数据。

注入站:将主控站发來的导航电文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中。

?次差分:在设置不同观测站对同一卫星进行观测,将观测值进行相减,这就是

次差分.

二次茅分:在同一时刻,不同的观测站对不同的卫星进行观测,将观测值进行相减, 得到的二次差分值.

三次差分:在不同时刻,不同的观测站对不同的卫星进行观测,将观测值进行相减, 得到的三次差分值.

优点:(1)-次差分可以消除与一卫星有关的载波相位及其钟差项.

(2)二次茅分可以消除与接收机有关的载波相位及其钟茅项.

(3)三次差分可以消除与卫星和接收机冇关的初始整周模糊度项N.

11、GPS测量误差来源

我们在利用GPS进行定位时,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影响GPS定位精度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与GPS卫星有关的因素

SA

卫星星丿力误差

卫星信号发射天线相位'11心偏差

(2)与传播途径冇关的因素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多路径效应

(3)与接收机有关的因索

接收机钟差

接收机软件和硬件造成的误差

(4)其它

GPS控制部分人为或计算机造成的影响

由于GPS控制部分的问题或用户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引入的谋慕等。

数据处理软件的影响

数据处理软件的算法不完善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12、GPS测量的特点

GPS可为各类用户连续捉供动态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及时间信息。GPS 测量主要特点如下:

(1)功能多、用途广

(2)定位精度高

(3)实时定位

(4)观测时间短

(5)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6)操作简便

(7)可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

(8)全球全天候作业

13、基线向量的解算方法

基线解算的过程实际上主要是-个平差的过程,平差所采用的观测值主要是双差观测值。在基线解算时,平差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初始平差,解算出整周未知数参数3的和基线向量的实数解(浮动解);在第二阶段,将整周未知数固定成整数;在第三阶段,将确定了的整周未知数作为已知值,仅将待定的测站坐标作为未知参数,再次进行平差解算,解求出基线向量的最终解-整数解(固定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