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波检测-计算题类型汇总

超声波检测-计算题类型汇总

2019年超声波医学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

更多2019年超声波医学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点击这 里 (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1.探头匹配层的最主要作用是 A.间接保护压电振子 B.减少声波的谐振 C.使探头与皮肤声阻抗相匹配,有利于声波传播 D.降低横向耦合力 E.増加有效振子数目 2.下列关于数字扫描变换器(DSC)所实现的功能哪个是错误的 A.将超声模拟信号转换成电视制式信号 B.比较容易地实现图像放大 C.完成线性内插补并实现丰富的灰阶 D.实现字符显示及图像存储 E.增强了滤波器性能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的工作流程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将多普勒信号进行A/D转换 B.经自相关技术计算多普勒平均速度、方向和速度分散 C.依血流方向及流速做彩色处理 D.彩色血流图与灰阶图像叠加 E.不需再经D/A转换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安全性标准,下列哪项是关键性要求 A.检出彩色的敏感性

C.功能丰富 D.可使用录像、热敏打印 E.是全数字化技术 5.从使用的方面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哪项是质量差的标志 A.空间分辨力、速度分辨力、动态分辨力均高 B.检出血流敏感度高 C.显示图像均匀性好 D.彩色血流效果佳 E.提高灰阶图像增益时,彩色图像质量即下降 6.为了最敏感地显示乳房肿块内的彩色血流信号并测速,首选的探头频率为 A.2.0MHz B.2.5MHz C.3.0MHz D.5.0MHz E.7.5MHz 7.患者28岁,为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查分流血流,对仪器的调节,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低通滤波 B.高频(7MHz以上)电子相控阵探头 C.电子线阵探头(5MHz以上) D.高速档速度标尺(高脉冲重复频率) E.彩色图选用两色彩图 8.改变彩色血流图的基线,使其向红色标尺方向调节,结果 A.红色增多,正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 B.蓝色增多,反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 C.正向/反向血流速度显示无变化 D.使二维图像更加清晰 E.彩色血流能量图显示更鲜明 9.B型实时扫描,电子式与机械式探头比较,其特点是 A.电子探头比机械探头噪声大,有震动 B.机械探头比凸阵探头大 C.机械探头振子数比电子探头多 D.电子凸阵探头具有较大的近区和远区视野,适宜做心脏检查 E.电子探头较机械探头耐用 10.调节灰阶超声仪器的工作条件达到最佳状况,哪项内容不重要 A.提高空间分辨力

计算题类型

1. 广州中心点大地经度为113°20′34″,试计算它所在的6°带及3°带带号、 各自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解:依题意得: 它所在的6°带号:195.063=?? ? ??++=L Int N 其所在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 012136=-=N L 它所在的3°带号:385.03=?? ? ??+=L Int N 其所在的中央子午线经度:001143==N L 2.已知P (3102467.28 20792538.69)m ,(1)按几度带投影?(2)P 点位于第 几带?中央子午线经度是多少?(3)在高斯投影面上P 点距离中央子午线和赤道各多少米? 解:(13~23)(25~45)6°(2)20带,0063117L N =-= (3)距离中央子午线:792538.69-500000=292538.69米 距离赤道:3102467.28米 3.闭合水准测量路线如图,已知BM A 的高程为50.000米,试计算此闭合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推算出1、2、3点的高程。

5. 6.顺时针注记

7 、如图所示支导线,AB 边的坐标方位角为,转折角如图,计 算CD 边的坐标方位角 。 解:BP 边的方位角为αBP =αAB +180°+100°=125°30′30″+180°+100°=45°30′30″ PC 边的方位角为αPC =αBP+180°-130°=45°30′30″+180°-130°=95°30′30″ CD 边的方位角为αCD =αPC+180°+100°=95°30′30″+180°+100°=15°30′30″ αDC =αCD +180°=195°30′30″ 8.、对某角度进行了6个测回,测量角值分别为42°20′26″、42°20′30″、42°20′28″、42°20′24″、42°20′23″、42°20′25″,试计算:(1)该角的算术平均值;(2)观测值的中误差;(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解:(1)算术平均值为:n l l l x n +???++= 21=42°20′26″ (2)观测值的中误差为:[]1 -± =n m νν=±2.6″ (3)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n m M ±1.16″ 9、已知M 点坐标(40.10m,20.05m ), N 点坐标(60.30m,40.25m ),水平角 ∠NMQ=75o(MQ 方位角在第二象限),MQ 的距离为10m ,那么Q 点的坐标为多少? 注:sin1200 =0.866 cos1200 =-0.5 解:依题意得:MN 的坐标方位角mn α==??x y arctg 45°00′00″ mQ α=mn α+75o=120o MQ 的坐标增量△x=D ·cos1200 =-5m △y= D ·sin1200=8.7m Q 点的坐标为:X=40.10m-5 m=35.10 m Y=20.05 m+8.7 m=20.92 m

经典整理初中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

初中物理速度分类计算题 一.路线垂直(时间相同)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水平距离)?(15℃)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总路程=车长+桥长)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A C 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v1≠v2),求甲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9.(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1和v2,求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0.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 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跑道上OC段 长度是50米。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开始都沿A→B→C→D同向绕行,

最新热学计算题(含答案)

类型三:利用热量公式计算 在冬天为使房间里保持一定的温度,每小时要供给4.2×106 焦的热量,若进入散热器中水的温度是80℃,从散热器流出的水的温度是72℃,问每小时要供给散热器多少80℃的水? 【分析与解答】可利用公式Q 放=Cm(t 0-t)变形为:) (0t t C Q m -=放求出m 。 解:Q 放=Cm( t 0-t) )kg () (..)t t (C Q m 1257280102410243 6 0=-???=-=放 变式1:利用热量公式计算 质量为0.5千克的铝壶里装了2千克的水。初温度为20℃,如果它吸收了265.2×10 3 焦的热量,温度可升高到多少摄氏度?[铝比热容为0.88×103 焦/(千克·℃)] 【分析与解答】解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容器的初温和末温,只要用容器盛液体加热或冷却,容器的初温和末温与液体的初温和末温相同。本题参与吸热物体分别为水和铝壶,它们初温相同,末温也相同可利用公式Q 吸=Cm(t-t 0)变形后求末温度。 解:Q=Q 铝+Q 水=C 铝m 铝(t-t 0)+C 水m 水(t-t 0) 得 C t m C m C Q t ?=+??+???=++= 50205.01088.02102.4102.265333 水 水铝铝 变式2:利用热量公式计算 小明家新安装了一台容积为0.5m 3的太阳能热水器,加满水后,经过4h 阳光的照射,水温由原来的20℃升高到了40℃.问:在这4h 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由效率为20%的火炉燃烧焦炭来提供,则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焦炭?[水的比热容c 水=4.2×103J/(kg ·℃)、焦炭的热值g =3.0×107J/kg ] 【分析与解答】太阳能热水器内水的质量 m =ρV =1.0×103kg/m 3×0.5m 3=500kg 需要吸收的热量: Q 吸=cm △t =4.2×103J /(kg ·℃)×500m 3×(40℃-20℃)=4.2×107J 焦炭放出的热量 Q 放=m 炭·q 火炉的转化效率: 77 4.2103.010/Q J Q m J k g η?==??吸放炭 77 4.210720% 3.010/J m kg J kg ?==??炭

初二物理速度计算题分类补充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高层考试计算题及其答案

例]框架梁的最不利弯矩组合(H<60m) 条件: 今有一高48m、三跨、十二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经计算已求得第六层横梁边 要求:确定该处进行截面配筋时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答案:(1) 因总高H=48m<60m,根据《高规》规定不考虑风荷载参与组合。 (2) 根据《高规》楼面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取。 (3) γG=,γEh=。 4) 根据《高规》,梁端弯矩设计值 M min=[-25+×(-9)]+×(-30)=·m M max=[-25+×(-9)]+×30=·m [例] 框架梁的无地震作用组合和有地震作用组合 条件:某框架-剪力墙结构,高82m,其中框架为三跨,经计算得梁左边跨的内力标准值 要求:确定最不利内力设计值。 答案:(1)无地震作用组合 左端弯矩: M=× kN·m M=× kN·m M=×kN·m 右端弯矩: M=×kN·m M=×kN·m M=×跨中弯矩: M=×+××+××= kN·m M=×+××+××= kN·m

M=×+××+××=·m 剪力: V=×+××+××= kN V=×+××+××= kN V=×+××+××= kN 最不利的组合 : M 左= kN·m M 右= kN·m M 中= kN·m V= 根据《高规》规定,应同时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组合,且应考虑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可能出现正反方向。 左-M=×(2) 有地震作用组合 因H=82m>; 左 +M=×+×+××=·m 右-M=× 右+M=×+××××=·m 跨中M=×+×+××= kN·m 剪力V=×+×+××= kN 1、某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楼层层高均为h =3m ,其结构平面布置如图3-2所示,在倒三角形荷载q =350kN/m 作用下: (1) 绘出刚接连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计算简图; (2) 计算结构的刚度特征值?=λ ; (3) 设7.0=ξ(z=21m)高度处墙肢计算参数: 试计算第七层楼盖处(z=21m): (a) 剪力墙总剪力、总弯矩和各片剪力墙承担的剪力与弯矩; (b) 连梁对剪力墙总的约束弯矩及每根连梁对剪力墙的约束弯矩; (c) 框架总剪力及一根角柱柱顶的剪力; (d) 结构的位移。 具体参数: 每榀剪力墙的等效抗弯刚度:261016.57m kN I E eqi w ??=。 每根框架柱抗侧刚度: 边柱:m kN D i /10700=; 中柱:m kN D i /14100=。 每根连杆与剪力墙刚接处连杆的约束刚度:kN h m abi 118273=。计算过程中连梁的刚度折减系数取。 解:(1) 刚接连梁框架-剪力墙结构的 计算简图见图5-2(a)。 q=350kN/m 连梁 框架 剪力墙

初一数学有理数计算题分类及混合运算练习题(200题)

初一数学有理数计算题分类及混合运算练习题(200题) 有理数加法 1、(-9)+(-13) 2、(-12)+27 3、(-28)+(-34) 4、67+(-92) 5、 (-27.8)+43.9 6、(-23)+7+(-152)+65 原则一:所有正数求和,所有负数求和,最后计算两个数的差,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7、|52+(-31)| = 8、(-52 )+|―31| = 9、 38+(-22)+(+62)+(-78)= 10、(-8)+(-10)+2+(-1) 11、(-32)+0+(+41)+(-61)+(-21) =、 = 12、(-8)+47+18+(-27) 13、(-5)+21+(-95)+29 = = 14、(-8.25)+8.25+(-0.25)+(-5.75)+(-7.5) 15、 6+(-7)+(-9)+2 = = 16、 72+65+(-105)+(-28) 17、(-23)+|-63|+|-37|+(-77) = = 18、19+(-195)+47 18、(+18)+(-32)+(-16)+(+26) = = 20、(-0.8)+(-1.2)+(-0.6)+(-2.4) 21、(-8)+(-321)+2+(-21 )+12 = = 22、 553+(-532)+452+(-31 ) 23、(-6.37)+(-343)+6.37+2.75 = = 原则二:凑整,0.25+0.75=1 4 1+43=1 0.25+43 =1 抵消:和为零

7-9 = ―7―9 = 0-(-9) = (-25)-(-13) = 8.2―(―6.3) (-321)-541 (-12.5)-(-7.5) = = = (-26)―(-12)―12―18 ―1―(-21)―(+23) (-41)―(-85)―81 =-44 =-2 =41 (-20)-(+5)-(-5)-(-12) (-23)―(-59)―(-3.5) |-32|―(-12)―72―(-5) =-8 =39.5 =-23 (+103)―(-74)―(-52)―710 (-516)―3―(-3.2)―7 (+71)―(-72 )―73 =―7011 =-10 =0 (-0.5)-(-341)+6.75-521 (+6.1)―(-4.3)―(-2.1)―5.1 =4 =7.4 (-32)―(-143)―(-132)―(+1.75) (-332)―(-243)―(-132 )―(-1.75) =1 =2.5 -843-597+461-392 -443+61+(-32 )―25 =-13127 =-743 0.5+(-41)-(-2.75)+21 (+4.3)-(-4)+(-2.3)-(+4) =3.5 =2 原则三:结果的形式要与题目中数的形式保持一致。如确定是分数还是小数,分数必须是带分数或真分数,不得是假分数,过程中无所谓。

【精品】小学数学计算题专题一 加法-类型四 小数加法(含答案)A

专题一加法 类型四小数加法 【知识讲解】 一、小数加法法则: 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巧记口诀:小数加法点对齐,(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从右向左计算起,(计算时从低位向高位计算) 满十进一要牢记!(计算中出现满十情况,要向前一位进一) 二、笔算注意事项: 1.小数点要对齐; 2.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3.数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进行计算。 例如: 三、整数与小数加法的异同点:

异:小数加法末位的“0”要省去,整数加法不可省; 同:1.相同数位要对齐;(小数加法只要小数点对齐就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 2.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3.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计算。 【巩固练习】 一、改错。 (1)(2) (3)(4) (5)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原因,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相同数位没有对齐。 B.相加后满十没有想前一位进一。 二、直接写得数。

7.5+0.8= 4.4+2.5= 3.8+0.9= 5.7+2.4= 7+2.4= 0.5+0.24= 3.4+2.6= 10+6.55= 16.3+0.3= 5.9+4.1= 2.3+4.6= 5.2+0.7= 2.1+0.2= 0.3+0.7= 3.6+1.6= 7.5-0.5= 3.7+0.9= 2.13+0.02= 3.51+0.2= 102+0.3= 0.46+0.06= 3.5+0.5= 1+0.25= 4.6+1.5= 0.65+0.35= 10+9.9= 2.3+0.92= 4.1+1.1= 0.05+0.5= 7.2+1.8= 1.7+0.37= 6.6+6= 11.7+2= 1.2+0.5= 5+2.7= 7.1+3.5= 0.38+0.06= 64.2+5.7= 17.05+4.58= 2.7+3.3= 6+4.25= 10+0.3= 30.4+15.62= 1.6+2.84= 6.07+3.8= 1.5+0.306= 76.8+26.8= 7.7+4.2= 三、比较大小。 在横线里填上“>”、“<”或“=”. (1)200+20.9+6.1 200+(5.24+24.76) (2)(6.3+2.7)+9.5 5.9+(6.3+2.7) (3)23.17+3.56+45.83 23.17+45.83+3.56. (4)3.5+4.8 5.2+1.7 (5)7.2+1.5 2.4+3.3 (6)6.1+2.7 1.8+7.6 (7)1.9+5.6 7.3+1.5 (8)5.7+0.9 7.1+2.3 (9)5.2+2+4.7 11 (10)0.99+6.88 7.88 四、竖式计算。

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

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 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小学计算题常见类型分析一、小学计算题的分类: 1、按算理分,有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有大、中、小括号的运算)。 2、按算法分,有口算(含估算)、笔算(含竖式计算、脱式计算、简便计算等)。 3、按数的性质分,有整数运算、分数运算、小数运算、百分数运算、混合运算等。二、小学需要进行计算的内容:化简(化成最简分数、化成最简比),通分、约分,互化(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列式计算,解方程,解应用题等等都需要通过某种计算来完成问题解决。三、小学计算题的意义及算理: 1、无论何种运算、无论什么数,最终结果都是按规定算理或算法将其变为一个数。对运算有如下规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将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合为一个数的运算。减法:一种是加法的逆运算,另一种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个数的运算。乘法:求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除法:一种是乘法的逆运算,另一种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运算或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运算。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与整数的意义是相同的。 2、整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加法:合在一起数一数。减法:去掉一些再数一数还剩多少。乘法:一个一个地加以共有多少。除法:一个一个地分每份是多少。小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加、减法: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乘法:小数乘整数,一是运用小数加法,二是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把小数变为整数、先按整数的乘法运算,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把乘得的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小数乘小数依据小数乘整数第二种方法的算理。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是运用单位的进率把小数变为整数再按整数的除法运算,二是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把小数变为整数、先按整数的除法运算,再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把商缩小相同的倍数;小数除以小数依据小数除以整数第二种方法的算理。分数四则运算的算理加、减法:相同分数单位相加、减。乘法:分数乘整数,一是运用分数加法,二是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依据分数的意义。除法:分数除以整数,根据平均分;一个数(整数、分数)除以分数,其算理分三步,第一步是求‘单位1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第二步是求被除数里有几个一。第三步是根据乘法的意义,表示出一共有多少。 四、小学计算题的算法整数四则运算的算法加法:低年级初学,多种算法,合起来后数;其中一个数作基础接着数;凑十法等等。中高年级,对齐数位相加。减法:低年级初学,看减想加法(20以内的减发);借助小棒去掉一些再数;中高年级,对齐数位相减。乘法:低年级初学,乘法口诀;中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有答案)

《速度》计算题类型总结 1、简单的求速度问题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工程,其跨海隧道全长5300m ,一辆小轿车匀速通过跨海隧道的时间是265s ,则这辆小轿车的速度是多长? 解:s m s m t s v /202655300=== 2、过桥问题(或隧道问题) (1)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12m/s 的速度通过400米的大桥,要完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一列火车长120米,匀速通过长360米的山洞,车身全部在山洞内的时间为10s ,求火车的行驶速度。(3)一列长310米的火车,用13m/s 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隧道需要1min10s 的时间,则隧道的长度是多少? 解:(1)s s m m m v s s v s t 50/1240020021=+=+== (2)s m s m m t s s t s v /12101202360212=?-=-== (3)t=1min10s=70s m m s s m s vt s s s 60031070/13112=-?=-=-= 3、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解:1:23 4 2321122211221121=?=?=?=÷=s s v v s v v s v s v s t t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汽车的运动时间之比是4: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则两辆汽车的运动速度之比是多少? 解:10:956 4321122211221121=?=?=?=÷=s s t t s t t s t s t s v v 4、速度大小的比较问题 甲同学骑车行驶45km 用3h ,乙同学跑400米的纪录是1min20s ,他们两人谁的速度大? 解:s s t 8020min 12== h km h km t s v /15345111=== h km s m s m t s v /18/580400222==== 因此乙的速度大。 5、爆炸离开问题 (1)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cm 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cm/s ,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m 远的安全地带? 解:方法一:比较时间 区。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因 100/5500 t 120/8.09621222111t t s s m m v s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二:比较路程(1)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500600 600120/5s 120/8.096222111m m m s s m t v s s cm cm v s t >=?=?==== 方法三:比较路程(2) 安全区。 所以他能在爆炸前跑到因为 9680 80100/8.0s 100/5500111222cm cm cm s s cm t v s s m m v s t <=?=?==== (2)在一次爆破中,点火者点燃引火线后以4m/s 的速度跑开,当跑到离爆炸点600m 远的安全区时,炸药恰好爆炸。若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5cm/s ,求引火线的长度。 解:(分步表达)cm s s cm t v s s s m m v s t t 75150/5.0 150/46002221112=?=?=== == (综合表达) cm s m m s cm t s v t v t v s 75/4600/5.011212222=? =?=?=?= 6、追赶问题 (1)步行人的速度为1v =5km/h ,骑车人的速度为2v =15km/h ,若步行人先出发30min ,则骑车人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步行人? 解:22 222021111/15)5.0(/5 )(t h km h t h km t v s t t v t v s ?=+?∴ ?==+?=?= h t 25.0 2=∴ (2)甲、乙两车从同地出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是10m/s ,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5倍,甲车出发1min 后,乙车才出发去追甲车。 求:①乙车的速度。 ②乙车出发时距甲车多远? ③乙车追上甲车需用多长时间?④乙车追上甲车时离出发点多远? 解:(1)s m s m v v /15/105.15.112=?=?= (2)m s s m t v s 600601/10010=??=?= (3)22222021111/15)601(/10 )(t s m s t s m t v s t t v t v s ?=?+?==+?=?= s t 12 2=∴ (4)m s s s m t t v t v s 720)60112(/10)(021111=?+?=+?=?= 7、相遇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300m ,小明和小红分别从两地相向而行,步行速度都是1.5m/s ,同时有一只小狗在两人之间来回奔跑,其速度为6m/s ,则小明和小红相遇时,小狗奔跑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300m=(1.5m/s+1.5m/s)×t ∴t=100s m s s m t v t v s 600100/63333=?=?=?= (2)速度都是30km/h 的甲乙两汽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60km 时,一只鸟以60km/h 的速度离开甲车头直向乙车飞去,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立即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间来回飞着,试问到甲乙两车车头相遇时,这只鸟共飞行了多少路程? 解:t v v t v t v s s s ?+=+?=+=)(21221121 60km=(30km/h+30km/h)×t ∴t=1h

速度计算题题型汇总5

80 南京市 60 km 甲 乙 速度计算题型汇总 一.基础计算 1. 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 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 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 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 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 声=340米/秒,V 光=3×108米/秒) 4. 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 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比值问题 1、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三、交通标志牌 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 义: , 乙“南京市60km ”的含义: 。 (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还需的时间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四、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1、(08中考)如图10为一小球从A 点沿直线运动到F 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 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 点到F 点作的是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 点到D 平均速度是 m /s ,小球从D 点到F 平均速度是 m /s ,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 /s 。 五、列车时刻表问题 1、: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的时刻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T31列车从济南到蚌埠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四、业务题: 【类型1】按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计算,计算格式与教材相同。例题(7分)P49 练习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材料2700千克,每千克3元,生产甲产品100件,单件消耗定额20千克,生产乙产品200件,单件消耗定额5千克。 要求:分配材料费用。(2007年1月考题) 答案: 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20=2000千克 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5=1000千克 材料分配率=1000 20003 2700+?= 甲产品材料费用=2000×=5400元 — 乙产品材料费用=1000×=2700元 【类型2】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 例题P125(9分)第一步计算分配率,第二步进行分配,用列式表达。 (分配率保留二位数点) 答案: 、 供电分配率=1400109006104-= 机修分配率=110 9504674 -= 供电车间分配如下: 基本生产用:9000×=5760 一般耗用:300×=192 行政管理:6104—5760—192=152 机修车间分配如下: 基本生产一般用:800×=4448 行政管理:4674—4448=226 借:基本生产成本 5760 制造费用 192 —

管理费用 15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6104 借:制造费用 4448 管理费用 226 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4674 要求: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答案: 修理车间分配: 供电 200×=300元 基本生产车间 3500×=5250元 管理部门 300×=450元 合计 6000元 供电车间分配: 修理 1200×=504元 基本生产车间 19800×=8316元 { 管理部门 300×=630元 合计 9450元 修理车间实际总成本=5200+504=5704元 修理车间总差异=5704 —6000= -296 供电车间实际总成本=9200+300=9500元 供电车间总差异=9500—9450= 50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300 基本生产成本 5250 管理费用 4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车间 6000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504 基本生产成本 8316 * 管理费用 630 供电车间 9450 借:管理费用 机修车间 借:管理费用 50

管理会计计算题(各种类型含答案)

管理会计计算题类型汇总 1、成本性态分析:高低点法 例1:已知某公司2005年1-6月份维修费(混合成本)与有关业务量如下: 解:高点(46,60);低点:(14,28) 2、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利润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利润计算[P=(p―b)x―a] 例2:某企业生产产品,资料如下:

解: 3、本量利分析:保本、保利、影响利润实现的因素分析 保本量及保本额 例3: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本年度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为40%,要求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量及保本额。 解: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销售量=84000/6=14000件 单位售价=210000/14000=15元/件 单位贡献边际=15-6=9元/件 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量=108000/9=12000件 保本额=108000/(1-40%)=180000元 综合保本额 例4:某企业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其单价分别为8元和12元,贡献边际率分别为10%和20%,其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9000元,假设甲、乙两种产品预计销售量均为10000件。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综合保本额)。 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保利销售量、保利销售额 例5: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单价为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0元,月固定成本总额为50000元,本年度的销售量为10000件。要求:计算本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公司若实现利润900000元,销售量和销售额为多少? 解:保本销售量=12×50000/(300-180)=5000件 保本销售额=12×50000/[(300-180)/300]=1500000元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经典计算题类型全归纳

小升初六年级数学经典计算题类型全归纳 1、涉及分数、百分数、小数互化的计算题。方法:注意乘法分配律逆应用的灵活运用,带化假、除变乘、分、小互化。 例题:2010÷2012 1201120102010+,方法:先将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对分子提出2010,除以变乘它的倒数。切勿乱用所谓的除法分配律。 例题:15 439999542999541995499549+++++,对每个加数用“凑整法”。 2、用积不变性质解计算题。 例题:211994×79+790×25 6+244.9,技巧:将244.9变成79×3.1 3、分组求和计算题。方法:整数一类,分数一类。注意:正确求出组数、等差数列求和、裂项相消(拆项时注意系数)a 2-b 2=(a+b)(a-b) 例题:计算12-22+32-42+52-62+……+20032-20042+20052 a 2- b 2=(a+b)(a-b) 999.3-998.2+997.3-996.2+……+3.3-2.2+1.3-0.2 2005×2004-2004×2003+2003×2002-2002×2001+……+3×2-2×1

4、代换法计算题。 例题:(2+20101......413121++++)×(2011 1......413121++++)-(2+20111......413121++++)×(2010 1......413121++++) 方法:先设最短的括号为A,找出(几+A ) 5、变形约分法。 例题:1 -19971996199719951996??+,技巧:看乘法算式,都有1997,变有减法的一方,另一方不变,作恒等变形,将1996变成1995+1。 例题:2121212113131313212121505052121202211+++ (原式=121 212113215212211==+++) 例题:35 251528201275325151020128532??+??+????+??+??,分子分母同时提公因式,分子提2×3×5,分母提3×5×7,接下来分子分母整体约分。 6、拆项相消类型。如:2011 .......211......32112111++++++++++ 99009899......12116521++++ 42 13301120912765211-+-+-+ (前面减号要变号)

超声波检测重点练习题

超声波检测复习题(第6、7、8、9章) 一、判断题 4.4.串列法探伤适用于检查垂直于探测面的平面缺陷() 4.5“灵敏度”意味着发现小缺陷的能力,因此超声波探伤灵敏度越高越好。() 4.6所谓“幻影回波”是由于探伤频率过高或材料晶粒粗大引起的。() 4.7当量法用来测量大于声束截面的缺陷尺寸。() 4.8半波高度法用来测量小于声束截面的缺陷的尺寸。() 4.9串列式双探头法探伤即为穿透法。() 4.11曲面工件探伤时,探伤面曲率半径愈大,耦合效果愈好。()4.12实际探伤中,为个提高扫查速度减少杂波的干扰,应将探伤灵敏度适当的降低。() 4.13采用当量法确定的缺陷尺寸一般小于缺陷的实际尺寸。()4.14只有当工件中缺陷在各个方向的尺寸均大于声束截面时,才能采用测长法确定缺陷长度。() 4.15绝对灵敏度法测量缺陷指示长度时,侧长灵敏度高,测得的缺陷长度大。() 4.16当工件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时,将使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及方向发生变化。() 4.17超声波倾斜入射至缺陷表面时,缺陷反射波高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高。() 5.1钢板探伤时,通常只根据缺陷波情况判定缺陷。()

5.2当钢板中缺陷大于声束截面时,由于缺陷多次反射波互相干涉容易产生“叠加效应”() 5.3厚钢板探伤中,若出现缺陷的多次反射波,说明缺陷的尺寸一定较大。() 5.4较薄钢板中采用底波多次法检测时,如出现“叠加效应”则说明缺陷一定较大() 5.5复合钢板探伤时,可从母材一侧探伤,也可从复合材料一侧探伤。() 5.9钢管做手工接触法周向探伤时,应从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各探伤一次。() 5.10钢管水浸探伤时,水中加入适量活性剂是为了调节水的声阻抗,改善透声性。() 5.12用斜探头对大口径钢管做接触法周向探伤时,其跨距比同厚度平板大。() 6.1对轴类锻件,一般来说以纵波直探头从径向探测效果最佳。()6.2使用斜探头对轴类锻件作圆柱面轴向探测时,探头应从正、反两个方向扫查。() 6.3对饼形锻件,采用直探头作径向探测是最佳的探伤方法。()6.5锻件探伤中,如缺陷引起底波明显下降或消失时,说明锻件中存在较严重的缺陷。() 6.6锻件探伤时,如缺陷被探伤人员判定为白点,则应按密集缺陷评定锻件等级。() 6.7铸钢件超声波探伤,一般以纵波直探头为主。()

证券投资学计算题类型及练习

证券投资学练习 一、股价指数的计算及修正 练习1:假设某股票市场选出五家股票作为成股份,在t 期.t+1期五家股票的情况如 其中,股票发行股数变化是因为股三实施了10股配5股,配股价15元/股,股本扩大至1500万股;股五10送10,股本扩张至2000万股,若t期的股价指数为350点,试计算t+1期的指数。(提示:对t期的市值进行进行调整,再利用滚动公式计算t+1期的指数) 二、除权价格计算。 练习2:某投资者以15元/股的价格买入A股票2万股,第一次配股10配3,派现5元,配股价为10元/股;第二次分红10送4股并派现金红利2元,试计算投资者在送配后的总股数及每次分配后的除权报价。 三.股票投资收益率计算 练习3:练习2中的投资者在两次分红后,以每股元的价格卖出全部股票,若不计交易成本,该投资者的收益率是多少? 四.债券收益率及价值评估 练习4:某一年期国债,发行价每百元面值元,债券上市时,市场利率调整为3%,试计算债券价值及发行价买下.上市价卖出的收益率。 练习5:某附息国债年利息率%,分别以折现率5%.6%.10%计算债券3年.5年后,8年后到期的现值价格。 练习6:某国债到期利随本清,存期3年,单利8%。(1)计算该债券平均发行时的复利年利率;(2)若一年后债券到期,则现值价格如何? 五.股票价值评估

练习7:A 某公司股票第一年发放股息元/股,预期一年后股价可达10元,计算股票在折现率为8%时的现值价格。若股息成长率为5%,或股息成长值为元,现值价格为多少? 练习8:A 某公司股票第一年发放股息元/股,前5年的股息成长率为12%,以后恢复到正常的5%,计算折现率为8%时的现值价格。 练习9:练习8中若股息占收益的比例为50%,试计算现值的市盈率,及五年后趋于正常时的市盈率。 六.证券组合投资 练习10:若两股票Z 与Y 的收益率均值分别为03.0,05.0==y z E E ,方差为 8.0%,16.0%,36.022===zy y z ρσσ若,试计算风险最小组合的投资比例。若1-=zy ρ, 则零风险组合的投资比例如何? 练习11:有三种股票,预期收益率分别为10%.8%.15%,相应的标准差分别为8%.4%和12%,相关系数为0,2.0,5.0231312===ρρρ。现设计一投资组合购买这三种股票,投资比例为3:2:5,试计算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注意方差和标准差的单位区别) 单指数模型 七.套利定价模型 练习12:若市场上证券或组合的收益率由单个因素F 决定,即i i i i F b a r ε++=。现有三家证券的敏感系数分别为和,无风险收益率为4%,因素的风险报酬率%6=λ。根据APT 模型,计算三家证券在市场均衡时的预期收益率各为多少?(用公式()11λi F i b r r E +=计算) 资本市场理论练习 通过计算,在均衡状态下,三种证券的投资比例为???? ? ?????%69%19%12 前提:市场仅有三家风险证券。无风险利率为4%。几种情况的说明: 一.分离定理: 有甲.乙两投资者,甲用50%的资金投资于风险证券,另50%投资于无风险证券;乙借入相当于自身资金的50%的资本投入风险。 已知市场证券组合M 点处有: %2.15,%04.231%,35.22)(22===M M M r E σσ(根据给出数据计算得到) 甲的风险投资比例:???? ? ?????=???????????345.0095.006.069.019.012.05.0 乙的风险投资比例=???? ? ?????=???????????035.1285.018.069.019.012.05.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