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维感知的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多维感知的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多维感知的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技术创新,变革未来

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

平安城市建设技术方案 2020年10月13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建设原则 (2) 1.3. 建设目标 (4) 1.4. 建设标准 (5) 1.5. 现状及需求分析 (8) 1.5.1. 现状问题 (8) 1.5.2. 前端需求分析 (9) 1.5.3. 业务需求分析 (10) 第二章总体设计方案 (15) 2.1. 建设思路 (15) 2.1.1. 科学规划,合理布建 (15) 2.1.2. 实战引领,深化应用 (16) 2.1.3. 加强管理,完善机制 (16) 2.1.4. 统筹兼顾、持续发展 (16) 2.1.5. 经济实用、安全可靠 (16) 2.2. 设计原则 (17) 2.2.1. 统一标准原则 (17) 2.2.2. 先进实用原则 (17) 2.2.3. 资源共享原则 (17) 2.2.4. 全警应用原则 (18) 2.3. 总体架构 (18) 2.3.1. 总体架构图(关系) (19) 2.3.2. 总体联网架构(多级) (20) 2.4. 布防原则 (24) 2.4.1. 科学布点 (24)

2.4.3. 建用结合 (24) 2.5. 布防方案 (25) 2.5.1. 构筑“封锁圈” (25) 2.5.2. 分割“管控块” (26) 2.5.3. 落实“单元格” (27) 2.5.4. 掌握“轨迹线” (27) 2.5.5. 强化”重要点” (27) 第三章前端系统设计 (28) 3.1. 高清治安监控系统设计 (28) 3.1.1. 治安监控选点设计 (28) 3.1.2. 治安监控系统建设 (37) 3.1.3. 报警接入系统设计 (41) 3.1.4. 系统工程设计 (43) 3.2. 高清治安卡口系统建设 (46) 3.2.1. 治安卡口选型要求 (46) 3.2.2. 治安卡口工作原理 (47) 3.2.3. 治安卡口前端组成结构 (56) 3.2.4. 工程方案设计 (59) 3.3. 电子警察系统建设 (66) 3.3.1. 电警单元组成 (66) 3.3.2. 电警设备工作原理 (69) 3.3.3. 前端系统功能要求 (70) 3.3.4. 工程方案设计 (77) 3.4. 违停抓拍系统建设 (78) 3.5. 天网卡口系统设计 (79) 3.5.1. 设计思路 (80) 3.5.2. 前端设计 (83)

平安城市行业解决方案

平安城市行业解决方案 1、平安城市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各地平安城市项目建设过程中,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面积的平安城市前端部署,后端系统应用也已逐渐形成完备系统,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建为用,用为战”的原则,已将工作重心逐渐由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实战应用,同时对系统整体的运行维护和日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高清、网络、智能”三大技术趋势中,智能化技术日益受到各方重视,从前端采集感知、智能传输到平台实战应用,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平安城市”不断向前发展。 总结当前平安城市发展趋势及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高清向智能化转变 平安城市建设过程中,从模拟时代到IP时代,图像清晰度一直是这个系统中的关键指标。目前模拟标清前端设备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已基本被高清同轴、网络高清逐步替代,网络高清分辨率包括720P、1080P、4K等,后端存储设备也被NVR、IP-SAN等专业数字存储设备代替。图像分辨率的提升,客观的为智能化分析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伴随着智能化算法在应用及研究领域的不断提升与突破,智能分析逐步从单点小范围实验性质使用向实际大规模项目应用转变。 智能化技术通过不断的市场应用与实践,已不断向城市安防的各个领域逐步发展。 (1)智能交通行业典型应用 智能交通行业起步较早,相应算法较为成熟。随着上游芯片厂商的不断发展,部分智能分析业务已从后端移至前端,从简单的号牌识别及违法抓拍向交通信息感知层面过度。 (2)社会治安典型应用

随着算法的成熟及前端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目前前端设备的入侵侦测、音频侦测、人脸检测及物品遗留检测等智能化功能以及后端NVR等存储设备的智能分析功能已日趋成熟完善,目前已应用于平安城市中各类治安监控场所。 (3)图像侦查技术运用 平安城市建设日趋完善,以图像视频浓缩、视频线索管理、视频搜索研判等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及应用已广泛用于公安机关侦查办案,为各类案件的破获提供了有力支撑。 (4)设备运维管理智能化 海量设备的接入必然带来设备运维管理的难度提升,智能运维技术包括了设备检测、设备质量诊断等多种综合技术手段,为运维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智能化技术在前后端设备应用领域持续发展 在当前智能化应用如火如荼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化应用的承载体:前端设备与后端设备在智能化应用的发展上不尽相同。 后端智能分析 在早期,智能分析功能都是采用中心分析的方式来实现,即通过智能分析服务器获取前端摄像机采集的视频数据,将视频流中的静态背景与动态移动目标分离,根据预设的不同规则提取出目标的相关信息。 优势:后端智能因为采用服务器集中处理模式,计算性能大大增强,能够同时运行多种功能算法,同时兼容性强。 劣势:凡是后端基本采用服务器模式的,投入相对较大,同时后端存储管理和传输带宽的压力比较大。 前端智能分析

泰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 .doc

泰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0)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办发〔2015〕139号)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苏建函城〔2018〕754号)要求,结合泰州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有关要求,科学规划和统筹实施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城市绿地与公园、城市水系统建设,努力实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推广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构建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城市生态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引领,科学规范。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城市发展,以科学规划引领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具体指标,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相关规划,完善技术标准规范。 2.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为本。充分发挥河、林、湿地等自然原始地形地貌对雨水的自然积蓄、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注重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突出生态效益。 3.坚持民生为先,统筹推进。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水

安全保障能力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加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无缝衔接,提升城市吸水、蓄水、净水、释水功能。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工作目标 全面推进我市规划区内海绵城市建设,新城区所有新建项目和新开发地块均按照海绵城市要求建设;老城区结合内涝治理、黑臭河道治理、旧城改造等逐步推进海绵化改造。整体达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SS削减率≥45%,水面保持率≥15.5%。到2020年,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效应有缓解”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 (二)近期工作目标 到2020年,完成近期规划海绵分区的海绵城市区域建设,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用两年时间解决分区内的河流生态退化、水体黑臭、内涝严重等问题,全面提升分区内的“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建设水平。2019-2020年,对6个海绵分区的建设以每年50%以上的面积推进,到2020年完成22%的建成区面积建成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目标。在市区范围内,对于建筑小区、园林绿地、道路广场、河道水系等类型的新改扩建项目,在2019—2020年竣工的,海绵城市建设达标率须达到100%。 (1)北部街区和老城核心区海绵分区 北部街区和老城核心区分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由海陵区政府负责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配合推进。该试点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复习过程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合理构建 车伍,武彦杰,杨正,闫攀,赵杨 调蓄是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系统和排水内涝防治规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调蓄设施的合理设计、应用,可以很好地控制径流污染、削减径流总量和峰值、缓解洪涝灾害、利用雨水资源等。针对国内在城市雨洪调蓄的研究、规划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首先厘清调蓄设施的不同种类及功能特点,进而提出调蓄系统的概念、构建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框架,分析调蓄系统与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相关子系统的联系及相互衔接关系,为我国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相关标准的制定、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更科学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调蓄是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极关键的环节,也是构建“海绵城市”的重大举措。我国古人在治水、用水中已充分显示了对调蓄的理解和智慧的运用,甚至可追溯到古老、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云南元阳的哈尼梯田和南宋时期赣州的福寿沟蓄排系统等。然而当代,随着城市雨水“快排”理论的发展和灰色排水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城市自然蓄排系统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灰色基础设施的增加减少了对自然调蓄排放设施的需求,大量河道、坑塘、湿地等天然调蓄设施被破坏、填埋甚至消失,城市调蓄能力大幅下降。尽管传统“快排”模式在城市排水和内涝防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难以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流失、径流污染、洪涝风险加剧等突出问题。而这也警示人们,重拾古代雨洪管理智慧,利用现代雨洪管理理念和技术,构建现代城市雨洪调蓄系统的重要性。 调蓄是综合解决城市雨水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开始成为雨水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受到广泛重视。业内已开展了大量基础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应

“平安城市”项目及“3111”工程简介

“平安城市”项目及“3111”工程简介 2008-01-10 18:31:25| 分类:3111工程|字号大中小订阅 “平安城市”项目简介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发展,城市治安管理的日常防控和应对重大恐怖、灾害等特殊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防范压力愈来愈大,国内很多城市的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规模及管理方式并不能满足日常指挥调度和技术防范要求以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组织重大保卫警卫活动的需求,建设城市社会治安监控系统被列入到很多城市的建设规划中。 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中国政府近期内勾勒出的美好蓝图,同时也是经济发展、人们生活的必然需求。其中,“平安”是和谐社会的保证,和谐社会也需要“平安”。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将和谐社会比喻成一曲交响乐,“平安”就是其“音符”,而“打造平安城市”这一乐曲,也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乐章中越来越响亮地被演奏出来。 然而,在我们一般的理解中,“平安”是属于安全领域,“平安城市”是以打造良好社会治安环境为主。而事实上,“平安城市”涵盖的范围很广,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大平安”。 其中,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是“平安城市”的重头戏之一,也就是通过人防、物防与技防相结合的防范模式,达到全面设防,长治久安的目的。当中,技防是关键因素,即通过安装区域报警网络系统、社会治安动态监控系统,重点要害单位及居民社区报警监控系统等设施,来增强城市的平安效能。 构平安城市的建设之路 关于“平安城市”的建设,在安全方面,曾经有过不同的提法,如公共安全、科技创安、科技强警。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和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精神,科技强警构成了“平安城市”的必行之路。 为全面推进科技强警战略的实施,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制定《全国公安机关2003-2008

网络化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建设模式与解决方案

网络化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建设模式与解决方案 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集成化、多功能、综合性治安防控网络,帮助公安部门更高效、更精确的控制和打击犯罪,从而保证城市环境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带有典型的跨地域、跨行业、跨应用特征。在地域方面,整个系统涉及基层派出所、区县公安局(分局)以及市公安局三级监控中心联网。在行业方面,其监控资源涵盖了公安内部与外部众多场景,包括道路、治安卡口、重要单位、重点部位、公共场所以及消防、学校、社区、宾馆、银行、工业厂矿等。在应用方面,系统要完成图像监控、录像回放、智能识别、报警联动等各类功能,并实现与CK报警、110/119报警、GIS以及GPS等外部系统的整合。 正因如此,网络化正在成为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的主流趋势,因为只有网络化才能满足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复杂的应用需求。也正是因为网络化,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在建设模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从科达(KEDACOM)在全国各地部分已建以及在建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基于网络化构建的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建设模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建专网,一类是与运营商合作。 在自建专网模式中,投资建设以及维护管理的主体主要是公安部门,所有公安内部监控资源均位于公安内部网,外部监控资源则通过前端模拟对接或平台数字对接两种方式接入。在与运营商合作模式中,投资建设和维护管理的主体可以是运营商,公安部门采用租赁方式,为保证安全,内、外部监控资源同样采用分别接入。本质上,这两种建设模式没有太大差异,都分为内外部两个系统,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公安自主性强,后者公安初期投资少。

海绵城市理论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案

海绵城市理论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案 发表时间:2018-11-05T19:01:53.5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作者:王振华[导读]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法,主要是针对包括城市排水防洪、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解决。 苏州市吴中区水利局江苏苏州 215100 摘要: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法,主要是针对包括城市排水防洪、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突出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解决。规划方法主要涉及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海绵城市理论是指城市建设在尊重自然、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下,通过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确保城市水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进而促进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建设打破了传统以“快排”、“末端控制”为单一控制模式,构建了以“源头”、“分散式”、“生态化”、“多目标”为指导思想的新型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实现了对城市雨水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控制和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新型城市规划方案 一、背景技术 在城市内涝频发、径流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等城市水环境问题尤其突出。了解以城市规划中所遇到的城市水环境问题,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和要求有效落实到城市规划设计中,是有效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关键。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现有城市规划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支撑作用体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定量分析不足、用地规划和各种专项规划的脱节,城市竖向规划不够重视等。因此,了解以上城市规划问题,将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和要求有效落实到城市规划设计中,是有效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关键。 二、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法。从城市规划的源头着手,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到城市各层级规划中,涉及到规划、园林、水利、市政、道路等多部门、多专业之间的相互协调运作。 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依据自然现状条件,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明确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职能和性质,确定城市规划范围等。依据对城市的定位,确定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原则、策略和要求,明确城市雨水总体控制目标等。通过城市道路、绿地、水系、竖向等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划定城市蓝线、绿线,确定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指导低影响开发设施的空间布局、控制目标的制定等。最后,确定城市用地布局和规划结构等,以水系或绿道为构架组织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明确城市的用地性质和重大设施的布局,同时对海绵城市的规划管控、建设时序等做出要求。城市的总体规划还应统筹流域综合开发和治理,处理好城市小排水系统和河流大排水系统、城市点源污染和流域面源污染的关系,确保城市水安全,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上下游洪涝、污染问题。尊重自然规律,修复城市原有湿地、河流、绿地等生态系统,渗、滞、蓄、排结合,进而实现城市的生态排水。 三、具体实施方式 规划方法主要涉及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方面的内容。 1、在总体规划层面,首先做好在规划前期对各种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结合现状调研,开展对城市各要素的专题研究。如对城市水环境、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的专题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的专题研究;生态城市、智慧城市等的专题研究。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估,依据自然现状条件,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明确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主要职能和性质,确定城市规划范围等。依据对城市的定位,确定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原则、策略和要求,明确城市雨水总体控制目标等。 2、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应根据地块的地质地貌、用地性质、竖向条件及给排水管网等划分汇水分区。通过对地块的开发强度评估,确定地块低影响开发策略、原则等,优化用地布局,细分用地性质,为地块配置市政、公共设施等。然后以汇水分区为单元确定地块的雨水控制目标和具体指标,确定地块的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率、下沉式绿地率等。根据雨水控制要求确定地块的建设控制指标,如地块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以及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总体布局。最终提出地块的城市设计引导,对地块内的建筑体量、建筑围合空间及其附属硬化面积等做出相关规定。 3、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通过对场地的土壤特性、竖向高程、水系、绿化及工程建设情况等的分析评估,通过模型分析评估场地开发前后地表产汇流情况。确定场地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空间布局等,并合理利用场地内的坑塘水系,根据场地现状选择合适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最后应综合分析场地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可行性、经济性等。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通过对场地的土壤特性、竖向高程、水系、绿化及工程建设情况等的分析评估,通过模型分析评估场地开发前后地表产汇流情况。确定场地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规模和空间布局等,并合理利用场地内的坑塘水系,根据场地现状选择合适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组合。最后应综合分析场地低影响开发设施的可行性、经济性等。 四、有益效果 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新型城市规划方法,尊重自然、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能够将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使城市像海绵一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进而促进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建设打破了传统以“快排”、“末端控制”为单一控制模式,构建了以“源头”、“分散式”、“生态化”、“多目标”为指导思想的新型雨水控制利用系统,实现了对城市雨水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控制和利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XX市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银川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规划 二OO九年二月

1背景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导致城市中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增加,引发了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等城市管理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城市反恐的新课题,为公安管理工作特别是预防犯罪和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公安警力增加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发展速度,于是能将科技手段转化为直接战斗力的城市治安图像监控成为了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手段。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试点工程。以积极预防、控制和打击犯罪为目标,建设整合社会监控信息资源,建立有效的城市监控体系和机制,以全市社会面动态治安控制为重点,运用计算机网络、图像处理等现代技术,依法有组织地整体建设全市社会治安监控体系,努力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防范监控,大幅提升治安防控体系的科技含量,提高全市公安机关在动态、复杂环境下,驾驭、控制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以及为民服务水平。 建设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城市中各派出所、公安分局、市局、省厅视频监控系统的多级联网,并与城市110、119、122指挥中心联动,保证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相应部门能第一时间把握现场画面情况、并协助上级指挥现场,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效率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这对于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建设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2建设目标 根据市公安局实际情况和综合监控系统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在充分利用现有系统、硬件设备和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建设一个高度集成市局所辖的交通及治安和其他单位的监控报警系统的平台,达到并超过国家规定标准,成为全国公安监控系统的样板,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一整套现代化管理的方式、控制的手段、运行的机制和维护的措施,为达到短期最小投资,长期最大受益的目的,使投资回报率达到最高点,达到最佳的监控管理效果。具体目标如下: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管理平台,能将市公安局所辖的消防、交警及治安三个部分的监控网点接入到统一的平台进行统一管理,为实现110、122、119联网接警处警奠定基础,加强不同警种与联动单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从而对特殊、突发、应急和重要事件做出有序、快速而高效的反应。 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管理平台,将市公安局的固定目标自动报警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城市交通监控系统,移动目标GPS卫星定位系统和有线无线调度子系统等集成在一个智能化的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各系统资源共享,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信息共享,一旦网点有事发生,市局领导能及时全面的掌握有关情况,发挥各系统的综合效能。

大华高清监控系统助力平安城市建设

大华高清监控系统助力平安城市建设 一、项目背景 华南xx市平安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一期已经完成近1500个点位,采用标清摄像机(球机1250个+枪机250个)+硬盘录像机方式,一期建设后,对公安各部门破案、犯罪预防等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功效显著,全市案件发生率下降了3.5%,为更好的进行安全监控建设,市公安局统一规划,准备进行二期工程,为确保效果及未来3年的先进性,本次监控欲采取全高清系统,对一期未覆盖的地方进行全面部署,企在通过高清网络摄像机直接输出数字图像,使图像的内容分析、特征分析、取证、识别和搜索等图像分析技术的广泛实际应用成为可能。 二、项目需求与方案 该市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高清治安视频监控、高清治安卡口、电子警察、集成软件平台等四大系统,其中治安视频监控需求高清图像1348路,新建高清卡口38个点168个车道,新建高清电子警察46个点168个方向。 其中,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前端采用720P、1080P球机以及720P枪机,后端采用SVR进行分布式集中存储;电子警察采用200万、500万高清嵌入式一体化智能抓拍主机;治安卡口采用200万嵌入式一体化抓拍主机,同时在每个治安卡口点和电子警察点分别加装一台720P全景球机,进行全景录像。 在不同监控点位的设备选型上,基于节省资金投入和保证监控图像质量的考虑,主要遵循表1所示选型依据:

表1 选型依据 视频监控中心采取三级管理模式,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为一级监控中心、各县(市、区)公安局、分局指挥中心和市局巡警支队为二级监控中心、各派出所为三级监控中心。 三、系统整体架构介绍 1.系统业务框架结构 如图1所示,本次建设项目设计需求面较大,组成子系统较多,主要包括:高清治安监控子系统、电子警察子系统、高清治安卡口子系统和集成软件平台子系统,通过集成软件平台最终实现其他各个子系统的接入与融合。 2.平台软件部署架构 采用二级平台软件部署架构,市局监控中心部署一级管理平台,区县建立覆盖本地区的二级管理平台。 各级二级平台软件需具备高清监控、卡口、电警系统多种前端设备的接入能力,所有高清点位、卡口点位、电警点位通过视频专网统一接入到各辖区分局平台内。市局平台作为下辖各二级平台的管理者,管理下辖各二级平台,并实现统一调度。 3.存储系统部署架构 采用分布集中式存储系统,各高清监控点在派出所接入后本地集中存储,卡口与电警图片及数据在分局监控中心进行集中存储。 4.网络系统架构 采用三层网络架构,以派出所机房作为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的接入层是系统的“基本作战单元”,高清治安监控点设备采集的图像、语音、报警信息在各属辖区派出所接入层机房进行集中接入。 各分局监控中心机房作为汇聚层,是汇聚层系统的“关键枢纽”,在汇聚机房通过部署二级管理平台实现对各辖区接入视频进行统一管理。卡口与电警的图片和数据直接存储于机房中的磁盘阵列中。 市局监控中心机房作为核心层是系统的“核心”,通过在核心机房搭建一级管理平台,实现对派出所、区县视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平安城市建设概述

平安城市建设概述 一、概述 平安城市是一个特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平安城市的主体就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达到指挥统一、反应及时、作战有效。以适应我国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实现对城市的有效管理和打击犯罪,加强中国城市安全防能力,加快城市安全系统建设,建设平安城市和谐社会。 平安城市就是通过三防系统(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建设城市的平安和谐。一个完整的安全技术防系统,是由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系统相互配合相互作用来完成安全防的综合体。安全技术防系统主要有入侵报警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 什么是“平安城市”?这是近段时间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让我们生活的场所更加安全,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安防网路来保证整个城市的安全,运用科学、先进的技防手段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在这种前提下,城市安防应急系统的建设将显得愈发重要。

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可提供报警、视频、联动等多种组合方式。将 110/119/122 报警指挥调度、 GPS 车辆反劫防盗、远程可视图像传输、远程智能报警及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有机地链结在一起,实现火灾发生实时连动报警、犯罪现场远程可视化及定位监控、同步指挥调度,从而有效实现信息高速化,实现城市安防从“事后控制” 向“事前预防” 转变,提升城市的安全程度和人民生活的舒适程度。 平安城市利用平安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道路交通等多个系统,利用市区级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系统前端数据通过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并传输到市、区监督指挥调度中心。监督指挥调度中心管理平台由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报警服务器、调度控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eb服务器、显示服务器和其他应用服务器组成。硬件中除服务器外,还包括各种监控终端、安防产品、为了增加网络覆盖而增加的网络产品、基层组织监控用的计算机设备等,这些产品的需求随着平安城市系统覆盖围的增加而快速增长。而软件解决方案除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系统软件外,还包括各种监控管理平台、流媒体软件、监控软件、智能交通系统、电子警察系统等。监督指挥调度中心管理平台由数据库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报警服务器、调度控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eb服务器、显示服务器和其它应用服务器组成。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是建设平安城市的重要组成。平安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数字

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西安国际港务区平安城市 解决方案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建设背景 建设城市视频监控应用系统是实现城市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在预防、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破案线索,固定违法犯罪证据等方面也发挥人防、物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升城市可视化管理水平和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自2005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平安城市的建设步伐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治安日益复杂化,不同警种和业务之间的横向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使得原来采用某方面专门技术、服务于某项专门业务的独立运行的技术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治安动态管理的需求,平安工程进入多级监控联网管理和业务应用全面融合的时代,视频监控技术将成为继刑侦、技侦、网侦技术后公安机关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建设目标 以创建“平安城市”、构建“智慧城市”为目标,以整合现有城市报警与监控资源为基础,密切联系公安实战应用需求,通过运用高清监控技术、GPS/GIS技术、智能分析技术、业务系统集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安防技术,最大程度地实现现有平安城市监控应用系统的技术升级、应用升级和功能升级。 增设高清监控点,使监控覆盖范围更广、监控效果更加理想,并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建设原则,使城市监控布局更加合理,防范更加严密;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1、项目综述 “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重要控制指标 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2、下沉式绿地率: 高程低于周围汇水区域的绿地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 3、绿色屋顶率:绿化屋顶的面积占建筑屋顶总面积的比例。 4、透水铺装率:人行道、停车场、广场采用透水铺装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比例。 3、建设技术方法 1、透水铺装 道路、广场及停车场透水铺装系统的雨水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传输后引入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透水铺装可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 图1-1透水铺装效果图 (1)透水砖、嵌草砖施工方案

渗透铺装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工程测量→铺装基础施工→透水砖铺筑。 1)施工准备 砂浆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机、手推车、铁锹、铁抹子、水平刮杠、水平尺等。 2)工程测量 根据工程的平面布置,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用设计图控制点引测本工程的定位点,定位控制桩做闭合校核。要求距离放样误差不大于全长的万分之一,角度误差控制在不大于±10",形成轴线平面控制网。 轴线定位采用全站仪、GPS、钢尺进行,主要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定位工作,保证定位放线误差为最小。 高程控制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采用区域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引测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并设置永久或半永久性水准点,其数量不少于4个,并尽量均匀布置。 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设,并派测量人员专人妥善保管。 在各个高程控制点校验无误后采用水准仪进行平面高程控制线、点的标识工作。 轴线控制采取平面轴线控制网进行控制。 3)铺装基础施工 铺装基础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现场标出垫层基础开挖深度;开挖时人工配合机械作业,在挖至设计基础标高以上5-10cm时,应用人工开挖整平,严禁机械超挖,对不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挖除换填。对于原有小区道路或广场进行改造的,再按设计要求破除既有道路和广场时,要严格控制好破除深度,并及时将破除混渣运走,按图纸要求标高进行平整。基础开挖后应采用小型振动碾压设备进行基底碾压,试验人员应对碾压情况进行现场量测,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符合要求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基槽开挖验收合格后,对于人行道和行车荷载在5~8t的车行道按照设计图纸进行30cm厚的基底级配砂石垫层摊铺,并进行碾压。合格后进行基层10—18cm的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时基槽两侧模板线性要顺直,局部弧度较大的地方,模板宜采用木模板,拼接时注意拼缝的处理,模板安装后进行混凝土

海康威视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海康威视平安城市解决方案 前言 自2005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进入了平安城市高速建设期。城市视频监控应用系统是实现城市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一般由公安机关来主导,是“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在预防、发现、控制、打击违法犯罪,提供破案线索,固定违法犯罪证据等方面也发挥人防、物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提升城市可视化管理水平和政府应急处置能力,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本文就城市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系统架构、高清技术应用点以及监控管理平台的实战化应用做出阐述与讨论。 一、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基础建设架构 对不少项目建设启动较早的城市而言,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控体系应用,目前更多的是实现一些老旧设备的更新与新技术的应用,典型的例如高清化改造。 对于监控系统建设比较晚的城市,则可以直接借鉴目前成功城市的建设经验,直接上马成熟的系统架构和先进的设备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以下是一个理想的城市级监控系统的层次架构图:

如图所示,为了进一步加强视频信息的整合,消除“信息孤岛”,要求各个部门建的视频网络都能做到互联互通,上下级平台做到级联、平级平台做到互联。联网与接入的 依据以公安部出台的GB/T 28181联网标准为主。 为了缓解网络地址空间和加强信息安全,依据《公安机关图像联网总体技术方案》的 指导意见,将建设视频专网用于视频监控系统数据的汇聚。视频专网上的平台称为共 享平台,在公安信息网内的平台称为联网平台,一般在联网平台上展开更深层次的应 用开发。共享平台与联网平台通过安全接入网关进行数据传输。 关于监控管理平台,城市的系统架构会按照其规模分为若干级管理架构进行分层管理,例如一个中大型规模的城市,可分为三级层次:市公安局作为一级视频共享平台;区县分局作为视频共享平台、派出所为二级视频共享平台;各种视频感知前端,例如治安卡口,车载单兵等接入末级管理平台。交通卡口一般由交警建设的独立系统,在联网建 设中,交警平台会与市级视频共享平台进行互联。 关于社会面的视频建设,如大型运营商的视频监控建设,对于这些视频监控系统,现 在也有接入公安视频系统的需求,一般会通过建设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进行资源汇聚, 然后以平台接入的方式与公安的一级视频共享平台。 上图所示的是理想的建设情况,在实际的项目中,会因实际情况有不同的模式,例如 只设立两级层次平台,或者一些区县级不建设视频专网等。 二、高清相关产品与应用 随着产业的发展,安防产品的技术水平在短短的几年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应 的技术、产品给视频监控系统带来了新的应用价值和设计方案。例如高清产品,其技 术不断趋向成熟的同时,其价格门槛却在不断的降低。高清产品已经越来越多的参与 到新建系统或改造系统当中。 2.1高清产品的技术发展 目前在治安卡口中常用的高清分辨率以720p、1080p两种为主,除了高分辨率外,高帧率也是图像清晰的一个重要指标。 下图是海康威视1080p/60fps高清摄像机的效果图,60fps的高帧率可以保证视频中的每一张截图都非常的清晰,不会缺失细节的特征: 现在的卡口高清化普及率很高,这样能更好的捕捉到目标的细节,但是高清产品带来 高质量图像的同时,也带来了翻倍的数据量,这对于后面的传输带宽、存储容量、解

平安城市建设的未来之路

平安城市建设,任重而道远 ――对平安城市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梁笃国 一.平安城市建设进展 2005年10月,中央颁发了《中央政治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各地联网平安城市建设普遍开展。 2005年底公安部3111工程启动 ,在北京、苏州、杭州、济南先期试点基础上又增加了22个试点城市。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省份出台“城市治安视频监控联网技术规范”。广东计划在三年内在珠三角八个城市安装摄像机100万台。平安城市建设工程的规划、启动、试点以及持续的推动给安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目前,开展早的地区和城市(如浙江、江苏、广东等),有些已经完成了二、三期建设,有些甚至完成了四期建设,如浙江义乌等;开展晚的地区和城市,有些完成了一期建设,有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总体来看,各地建设情况进度不一,规模也不一。东部沿海地区首先自2006年开始大规模建设平安城市工程,自2008年开始中西部地区也加大了建设力度,,如贵州、湖北、新疆、西藏、宁夏、青海、河北等省正在大力进行平安城市建设。2010年,许多城市制定的2008‐2010年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规划将完成,此前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按照计划完成建设的,估计在2010年内将加紧完成。紧接着,许多城市将会制定2010‐2012年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规划。 2009年8月,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应用经验交流暨农村技防工作河南现场会在郑州召开。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开始向广大农村地区全面推进,同时也标志着农村技防时代的来临。 今年3月23日,南平校园凶杀案发生,各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纷纷开展了平安校园建设工程,不少省公安厅和教育厅联合制定了校园安防的技术规范和建设要求。 各地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负责部门不尽相同,大部分由科技处负责;有些由内保局负责,如北京、上海;有些由信通处负责;有些由治安总队或治安支队负责;还有些由指挥中心负责,如厦门。各地差不多都成立了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专

活动方案之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篇一:平安城市建设方案】 平安城市 建 设 方 案 目录 第1章项目建设背景 (5) 第2章当前形势下中国平安城市建设需求 (6) 第3章我们对于平安城市的理解 (7) 第4章指导思想 (8) 第5章设计依据及原则 (9) 5.1 5.2 设计依据 ......................................................... 9 设计原 则 (10) 第6章项目建设方案 (12) 6.1 平台三级架构 (12) 6.1.1 6.1.2 6.1.3 6.1.4 6.1.5 6.2 平台设计 .................................................... 13 系统组 成 .................................................... 15 社会已建视频资源接 入 ........................................ 28 与公安已有邻近系统整 合 ...................................... 30 与卡口系统整合 .............................. 错误!未定义书签。各级平台监控中心系统设 计 (31) 6.2.1 6.2.2 6.2.3 市级监控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区县级监控中心 .............................................. 31 派出所级监控中 心 (33)

大华智慧交通端到端解决方案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相关大数据基础架构技术的革新,为海量交通安全数据的灵活存储、快速挖掘和整合应用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也为构建全新的智慧交通端到端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 作为业界领先的监控产品供应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大华*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面向全球提供领先的视频存储、前端、显示控制和智能交通等系列化产品,在全球安防视频监控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是中国平安城市建设推荐品牌和中国安防最具影响力品牌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安、金融、交通、能源、通信等关键领域,并相继问鼎三峡水电、六国峰会,奥运场馆、上海世博、广州亚运、陕西世界园艺博览会、英国伦敦地铁等重大工程项目。大华基于英特尔? 架构全新的智慧交通端到端方案能够满足智慧城市在交通管理上的新的需求,在可靠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先进性以及开放性等方面有着优异的表现。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交通近年来在相关信息化建设上发展迅猛,尤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交通信息的采集手段和数据种类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已经涵盖了包括道路视频监控、卡口电警、路况信息、管控信息、营运信息、GPS 定位信息、RFID 识别信息、到离站信息、客流信息等多种信息来源。而数据生成的自动化以及生成速度的加快,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急剧膨胀,其内在的跨域关联分析和价值深度挖掘也凾待新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来应对 这一趋势。 案例分析 智慧交通端到端解决方案 基于英特尔? 架构的大华* 智慧交通端到端解决方案

挑战 随着移动终端和汽车电子的普及,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持续建设,城市产生的交通数据量呈现指数性增长,这不仅对数据的存放带来压力,同时也给数据的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智能交通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如今的现状,新的智慧交通端到端方案需要解决如下问题: ? 前端数据预处理和传输:智能传感器产生巨量的数据,例如卡口/电警数据、 GPS 数据。如何有效利用前端设备的 计算资源进行数据预处理,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并进行有效的存储和查询。 ? 后端数据中心处理:如何有效利用新的大数据技术和平台进行数据的快速挖掘和整合应用。 ? 数据的灵活管理调度:如何有效的管理和应用好智慧交通中产生的复杂多样的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如图片、视频、音频等)。 解决方案 交通端到端系统通常包括前端设备(如:网络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等)和后端设备(如数据中心等)。传统的方案将数据的采集和存储作为前端任务,而将数据的分析作为后端任务。各种传感器技术的应用造成数据种类复杂多样,非结构化数据所占比重快速上升,海量增长的数据也对网络传输和后端处理能力造成很大的压力。基于英特尔? X86 平台的新型智慧交通端到端方案将部分预处理类型的数据分析任务放在前端完成,有效地缓解了后端数据挖掘分析的工作压力,同时有效的减少了网络传输中带宽的压力,将非结构化的体量大、价值小的信息,在前端分析处理后,形成体量小,价值大的半结构化,结构化信息向后端进行传输。英特尔? 架构提供的低功耗高性能的从嵌入式设备到数据中心的全系统的参考平台(包括 英特尔? Quark?、英特尔? 凌动?、 英特尔? 酷睿?、英特尔? 至强? 等)为新 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证。 ? 前端技术 英特尔? 凌动? 及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 平台具有高可靠性,高功耗性能比,高 可扩展性等性能优势。大华*技术股份 有限公司基于英特尔? 凌动? 及英特尔? 酷睿? 处理器平台研发的智能网络录像 机支持主流品牌网络摄像机接入,最 大实现 128 路全高清接入,384Mbps 接入、256Mbps 存储、384Mbps 转发;支持H.265/H.264/MPEG4/ MJPEG 等多种主流及最先进的视频 编码格式;支持 2 路 HDMI 和 1 路 VGA,业内率先支持 4K 超清输出,让 用户看得 “更真”,看得 “更清”;支持 全面智能,减轻用户维护量,节省用户 人力成本,提升用户价值。产品可广泛 应用于画质和网络传输要求高存储时间 较长的金融、公安、电力、平安城市等 专业安防监控领域 。 一般的网络硬盘录像机仅仅被用来存储 录像相关的业务,并没有充分的发挥 设备性能。大华*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 Smart NVR 设备,将视频存储与智能 分析进行高效融合,即保持了 NVR 原 有的录像存储功能,又实时的进行智能 分析,提取视频中关键的人车物线索, 并进行结构化标注。 通过 Smart NVR 对前端高清视频进行 实时分析。分析后的结构化信息以及视 频图像资源先存储至本地 Smart NVR 中,然后再同过端到端技术同步至后端 分布式大数据系统中。该技术方案及充 分发挥了英特尔? 处理器的强大计算性 能,在前端就实现了智能化,提升了整 体端到端系统的能力,降低了整体端到 端系统的成本。 实时智能分析系统可对以下行 为进行分析: 车辆识别: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车 身颜色、车型、车标 服饰特征检测:上下半身衣服颜色 行为检测:奔跑、拌线、区域入侵、 逆行 人脸检测: 检测画面中出现的人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