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

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

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

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

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

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有选择侧重而已。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

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再有两次丧子之痛,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

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他在亲撰的系列自传中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

紧逼着我。”又说:“又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庭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日本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的性格继续生长发育着,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这一点,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有明显流露,如小说集《沉沦》和《茑萝集》,都充满了感伤情绪乃至带有颓废色彩。他在1920年写给新婚妻子孙荃的一首诗中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芦荻花间结净庵。”其实,作者这时才24岁。回国后,他说:“1922年,在日本的大学毕了业,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为了更明确地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中的一段文字:

“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

上,不断地筛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在送灵枢归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个人,棺里卧着的若不是我寝处追随的一个年少妇人,至少也须是一个我的至亲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到船头上去焚化纸帛。”

郁达夫《沉沦》赏析教案

沉沦 一、重点难点 1.重点:“惊人”的选材,大胆的描写。 2.难点:性苦闷的描写折射出的时代病。 二、背景材料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幼时曾在嘉兴、杭州读中学。1913年留学日本,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科。曾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动组织“创造社”。1922年回国,先后主编过《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和《洪水》等,并在北 京大学、武昌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任教。1928年与鲁迅合编《奔流》。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抗战爆发后他投身救亡活动,1938年在香港、南洋群岛一带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任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委员会执委兼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主编《星州日报》。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是五四以来很有影响的一位作家。1921年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小说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他的作品大多采用第一人称的“自叙传”的写法,表现出反对封建道德和抒发爱国思想的主题。散文成就较高,文笔优美,感情 真挚,格调清丽。游记散文笔墨清婉,常将写景状物与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结合起来。现存十二卷本《郁达夫文集》行世。 三、内容分析 1.主题。 作品大胆描写了一个留日学生寻求爱情和友谊而不得,身处异域感受到民族歧视,因 此产生孤独、忧郁、苦闷和变态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主人公的自卑、屈辱及希望祖国早日富 强的迫切愿望。 2.人物形象 《沉沦》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零余者”形象。一方面,他有个性解放、民族复兴和 社会进步的要求与愿望;另一方面,他的性格之中又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诸多弱点,染有一定程度的“时代病”,这使他终于由精神上的沉沦而走向生命的毁灭。 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现实对于富于正义感及合理愿望的主人公的“压迫”是其“忧郁症”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忧郁症”无疑包含着对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 第二,主人公个体的情感苦闷和不幸遭遇与对祖国贫弱的哀伤紧密交织,表现了强烈 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三,作品展现了主人公孤芳自赏、耽于忧郁、空有愤激、短于行动的性格弱点,对“五四”时期以及之后对知识分子都有一定的警策作用。

郁达夫先生的文章特点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出其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 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郁达夫《沉沦》观后感

读《沉沦》后有感 郁达夫的《沉沦》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 郁达夫《〈沉沦〉自序》),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 这篇文章开篇第一句就写到“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使整篇小说透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奠定了一种悲的基调。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主人公“他”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留日中国学生的代表。透过他的经历和思想感情使我们生动的看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留日华人的心理状态和对祖国的失望的情感。他是一个支那人,自始至终都有这样的自卑阴影笼罩在他身上。正是这样长期的压抑造成他性格的忧郁,心理的变态。一方面,他希望他的同学来对他讲一些闲话,但同时,他又认为他们是仇敌,这样一种充满矛盾、挣扎的心理。日本人对支那的仇视、欺侮终使他发出感慨:“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富强起来,我不能在隐忍过去了。”强烈的表达了希望祖国富强起来的感情和对祖国现状的不满和失望。 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虚幻的,聊以自慰。每被别人欺侮时,总把自家家兄拿出来作比,且把兄长待他刻薄的事细细回想,把自家的好处列举出来,仿佛内心就能获得一种安慰,舒畅起来。“他觉得悲苦的中间,也有无穷的甘味。”这不禁让人想起阿Q的精神胜利法了。而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祖国积弱的现状,使他遭受歧视,同时它自身的自卑和忧郁也导致了心理的残疾。而他也需要在不相容、仇恨中来减轻自卑,从中缓解苦闷。 而小说中作者对于性的描写也显得大胆而开放。在日本女生面前的羞赧,在被窝里的邪念,看到“伊扶”的裸体,到最后去妓院,是一种沉沦。“我已经变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他早年在中国接受传统文化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对性带有罪恶感,然而同时,性欲是天性。他在二者之间挣扎。作者在此处抨击了封建的礼制对人性的扼杀,向封建发出挑战。 而他对于自然有着近乎变态的迷恋,与世隔绝,与他人决不相容。更加导致他的敏感,也就愈加加深了他的仇恨。对身处异乡的他,个人的苦闷感和寂寞感代表了当时一群留日知识分子的心理,然而这之中又夹杂了他们想要冲破苦闷、摆脱寂寞的抗争以及对人生的思考。然而这些青年又有着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 总的来说,通过主人公在留日的经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近乎心灵独白式的写法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活生生完全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我们看到人物内心的冷寂、灰暗、忧郁。沉沦表现了一种对社会的黑暗的控诉。然而“沉沦”并非只是沉沦,更多的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觉醒和挣扎。

赏析--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赏析——郁达夫《北平的四季》 文章的首句“对于一个已经化为异物的故人,追忆起来,总要先想到他或她的好处;随后再慢慢的想想,则觉得当时所感到的一切坏处,也会变作很可寻味的一些纪念,在回忆里开花。”以人生阅历来说,我是不能与郁达夫先生相较的,我却也能在自己已走过的日子中品出个中滋味。 以我这种狂妄的年纪是很容易说狠话的,也易感情用事,相互争吵过的同学,老师也是一定有几个的。现在想来,已没了当初的愤与怨,只有嘴角的笑意能代表我此时的想法。因此,我是没有真正讨厌过一个人的。现在在我脑中留下的,只是那时的几个画面,让我回味。 先生虽未在北平久住,但对它的感情确是最深的。他说他当时的北平是典丽堂皇,悠闲清妙的。初读时,以为这两个词是不应同用的,在思维中已形成了两词是对立的观念,多读几遍,便觉得十分合适。 “典丽堂皇”显而易见是向着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建筑而言。帝已老去,而城依然。也许是王者之气浸染着这些建筑,现在在游览这些地方时,在富丽堂皇的外表下,还能感受到浓重的肃穆气息。 北平的四合院是十分“悠闲清妙”的,喝喝酒,吃吃茶,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有一丝寒意。记得先生在《江南的冬景》中有写道: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

肉,刨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如雪,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1 文题为《北平的四季》,但又何止是四季,简直就让我们把北平都了解了个大概。北平的人事品物,北平物质的供应,北平房屋的防寒装置等等,从细微处描写景物,文字平易,却有言简意远,朴拙幽深的意境2。让我这个从未在北平呆过的人也能把北平游览一遍。 北平的春,“来也无信,去也无踪”;北平的夏,让你“骤然间身入到这一个淡绿色的海洋涛浪里去一看”一般;北平的秋,有一种“悲哉秋之为气3”以及“胡笳互动,牧马悲鸣4”的哀感,因此先生才说:北平的秋,是真正的秋;北平的冬,应是先生最喜爱的,是“室内饮食奄息的时期”。 北平的四季美景如斯,先生却在提醒我们,这是“我的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一切美景都是为了唤起人们的爱国之情5。其实先生也与鲁迅先生一样,是“用笔杆战斗的人”。 注释: 1.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2.选自《大学语文》第155页。 3.原为“悲哉,秋之为气也”选自战国宋玉《九辩》。 4.选自西汉李陵《答苏武书》。 5.选自《大学语文》第156页,有改动。 关键词:北平四季郁达夫赏析先生 09206203304 董佳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20—1933);中期(1933—1938);晚期(1938—1945)。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

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范文,欢迎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教案一:《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由景入情,品味文章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导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秋天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

读到的是壮丽。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郁达夫呢?我们来看他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 二、文本解读 1、作家作品。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熏陶。1922年回国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大,中山大学等任教。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战爆发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达夫全集》《达夫游记》《郁达夫选集》等。 2、写作背景。郁达夫是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4月,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原因,作者从上海移居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当时的中国,连年内战,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留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

郁达夫故都的赏析2球

郁达夫《故都的秋》赏析-2 (2009-11-15 08:56:47) 转载 分类:文学历史资料 标签: kk文化 文化 作者进而又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在比较和议论中进一步感叹出:“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见,作者把自己对秋之情无疑又渲染到一个更新的高度。 作者用心中之秋写笔下之秋。从五个方面刻画故都的秋的景象,景象无不留有作者心的痕迹:北国院内赏秋景、北国槐下知秋物、北国蝉底听秋声、北国雨后感秋意、北国秋清话秋果。至于传统的文章里明秋情的内容,是联想的展开,不在景物描写之内容。作者围绕着故都之秋,文不离题,一唱三叹,或聚或散,或叙或议,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字里行间,由首至尾无不融情于景,情景交汇,情感的波澜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层层递进,层层迭起,通篇洋溢着一股恋秋的主旋律。 《故都的秋》主要写作方法是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绘景色用描写的方法,如“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声”等;写游踪用记叙的方法,如“从杭州赶上青岛”“从青岛赶上北平”这是记游踪,它是游记的一个必备因素和特点;开发深味用议论笔调,如“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将抒情渗透在叙事、写景、议论之中,如“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不用浓墨重彩,一篇《故都的秋》满写着赞美、眷念的韵味的和幽远、落寞的情怀。故都的秋早已都被作者涂抹了一层清、静、悲凉的色彩。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究竟在哪里呢?在秋院的破壁腰,在秋槐的落蕊旁,在秋蝉的残鸣中,在秋雨滑落下,在秋果的成熟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时。在现实的人生里,作家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境、秋味儿,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但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情感体验而受到扭曲,以致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在物

沉沦

简析《沉沦》主人公“他”的性格特征。 答:多愁善感、孤僻自卑是《沉沦》中患有忧郁症的主人公“他”的性格特点。他才华横溢有无所作为,他自视清高,又苦闷感伤。他常常一个人独自跑到人迹罕至的山腰水畔去读诗流泪,顾影自怜;当他处在稠人广众中时,又感到比一个人在冷清的地方还有孤独;路上遇到日本女学生,他也会因为自己是支那人而不敢同他们交谈。这种孤僻于自卑,使“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着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 对爱情如饥似渴的追求是主人公忧郁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在他看来,只有爱情才能滋润他干涸的心田。可是,他的孤僻自卑的性格又使他的追求被压抑,被扭曲,而以变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至一步一步走向道德的沉沦。当他最后选择海洋作为自己的归宿,以洗涤道德沉沦的污秽时,当他向这多难的世界告别时,他以深情的目光凝望着遥远的祖国,喊出了令人心碎的声音“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这与其说是追求爱情的悲剧,不如说是弱国子民的悲剧。 郁达夫在其散文《零余者》中说:“我是一个真正的零余者!”“生在这里,世界和世界上的人类,也不能受一点益处,反之,我死了,世界和社会也没有一点损害。” 这个“零余者”、“多余人”的感受,给他的创作暗示了一个主题和一种渲泄内心情感的方式,使他从自我的忧郁情绪出发,描绘,甚至夸饰“多余人”的种种病态心理。 (一)精于描绘主人公的痛苦和孤独 《沉沦》主人公总爱自愁自怜,他穷困潦倒,被社会主流意识所轻蔑抛弃,身受经济的和精神的多重压迫,既孤傲不群,又怜才自卑。因此,“在常人感受到五分痛苦的地方”,他所感到的痛苦非增加到十分或十二分不可。这些增加了的痛苦,不但属于主人公,也属于郁达夫及其读者,融合了一代青年的心声。这就不难解释万人争阅《沉沦》的现象了。 主人公的孤独痛苦表现在诸多方面,大至在作品中有如下线索: 与世人绝不相容——敏感于别人的目光——在稠人广众之中,感到更孤独——仇恨日本人——仇恨中国人——仇恨自己的兄长。 在与人的相处之中,他将自己的痛苦和孤独转嫁了,于是与所有人对立,气量极其狭小。这正是他自卑的一种体现,他需要在不相容、疏远和仇恨中减轻自己在众人面前的自卑感,从而缓冲自己的孤独、苦闷。 作家夸饰了这种孤独与痛苦,在主人公与世人间设置了一层厚厚的屏障,从而将这种情绪推向绝境。当主人公无法承载这种孤独痛苦的时候,他就找寻着解脱的途径。 (二)着力揭示主人公对自然的病态眷恋。 作品中,当主人公的心灵已经走向死角,并几乎没有解脱的可能的时候,他走向自然,在美丽、清新,充满活力的自然中,抛弃颓丧,恢复满身的力气。在自然的默示之下,忘掉仇恨,宽恕一切。在此,大自然显然已成为主人公的情人,它是一个能够与主人公达到默契的生命。主人公对自然的依恋已发展成了病态,成了主人公逃避现世的世外桃源。 (三)浓墨渲染主人公的性变态心理和行为 作家通过对主人公在性方面的巨大压抑和苦痛,把一个“弱国子民”人不人鬼不鬼的可怜形象揭示得淋漓尽致。无疑是要求对于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正当权利的肯定和尊重,要求“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但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这种迫切的要求最终转化为对爱情如饥似渴的追求和对女人肉体的神往和拥有。 但主人公心中有一种对性的不洁感,这与他的道德伦理观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更加剧了他内心的矛盾。

郁达夫《故都的秋》与老舍《想北平》的异同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想北平》都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两位作者都以极真挚和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对古都北平的爱,但是,细细品味,两人对北平这个古老都市的体会和感受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北平而老舍写的却是“心中”的北平。 一、“眼中”的北平 郁达夫出生于江南,他对北平有一种外乡人似的新鲜好奇,因为南方的秋“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气”,所以,他“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可以说,他是以赏玩家的身份欣赏北平的,“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里一坐”,郁达夫就是这样悠然惬意地开始欣赏北平。既然是欣赏风景,所以,首先,他选择的是符合自己审美情趣的景物。郁达夫是一位敏感多情的作家,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为了谋生,他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的心已被一种“悲凉”的情愫充斥,即便是面对他所喜爱和眷恋的北平的秋景时,他也是带着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所以,他不会选择恢宏的皇家宫殿园林,不会选择热闹的前区,不会选择优美的名胜古迹,他选择的是“一椽破屋”、“蓝色的牵牛花”、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这些“清、静、悲凉”,但却投合他心境的景物。 其次,为了在欣赏风景时有多方面美的感受,郁达夫积极调动各种感官捕捉故都的秋味,然后又将这种种感觉细腻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也跟着他欣赏这一幅幅古都的秋的美丽画卷。这些画卷中他着上了碧绿、蓝、灰、青、淡绿、微黄等清新淡雅的冷色调,尽管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鲜艳夺目,没有“吹落黄花满地金”的金黄灿烂,但它们带来的视觉享受并不逊色。试想这样幅画面:天空是碧蓝辽阔的,天与地之间,或出现一两只灰色的驯鸽,地上点缀着蓝色的牵牛花、淡绿微黄的枣子,谁能不从中感受到故都秋的美、秋的情趣呢?然后,作者又从摒弃皇城人海的热闹喧哗,敏感的听觉捕捉到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的“缓慢悠闲的声调”,再加上“息列索落”的雨声,这些独特的音响合奏出一曲新“秋声赋”,秋的悲凉此时是阵阵袭来,故都独特的秋味就更浓了。然而,都达夫仍不放弃寻觅,他踏上“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的落蕊,感受着那“一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郁达夫是那么全方位地感受着北平的秋,欣赏着北平的秋! 二、“心中”的北平 老舍与郁达夫不同,他生在北平,长在北平,他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和北平血脉相连。老舍给我们描绘北平,不会像郁达夫那样带着观赏者与风景之间的间隔感,北平在他眼里呈现出来的也不是客观的风景,而是与“我心灵相黏合的”物我交融的记忆,“每个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个思念中有个北平”。他不是客观地冷静地观赏,他完全是用心在倾诉,倾诉整熬二十年来观察到的北平,感悟到的北平,享受到的北平。所以,他写的北平,更注重写出“我”——“一个贫寒的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热爱依恋北平的人对北平的种种感觉。 首先,北平是安适的。这种安适感,老舍用了一个深情的比喻,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它可以让“我”“面向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蜒”,“快乐地坐一天”。这种安适感甚至让四大历史都城都黯然逊色,如巴黎,或太“热闹”,或冬“旷”,还有“许多地方使入疲乏”,如果让“我”住在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疾苦”,而只有北平,“完全安适”,“让我无所求也无所怕”。 其次,北平是自由的。北平以其宽大的胸怀容纳它的子民,“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北平没有城市的人流拥挤、建筑林立,北平人也不会被压挤被冲击被围追,它“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北平以其合理的布局,留下了都市难得的空闲,也孕育出一代文豪——老舍。 再次,北平是自然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曾是多少中国文人渴望的理想的生活境界,而老舍不用去“桃花源”寻觅这种境界,北平,这个古老的都城.让老舍享受到了这种“清福”。花草蔬菜果子是那么便宜,更可贵的是“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诗似的美丽”,“果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这哪是都城的生活,这简直就是在大自然的环抱中,随处可以看到生机勃勃的植物,随时可以品尝到如此新鲜的水果蔬菜。北平的自然感,让老舍远离了城市的拥挤、压抑、疲乏,心灵得到真正的放飞,那种“悠然见西山”的感觉,即使是陶渊明再世也会自叹不如的。 “眼中”的北平和“心中”的北平,缘自于两位作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对北平不同的感情,但是,它们都是美的,都是真的北平!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沉沦》 郁达夫与创造社 代表性作家,代表性作品 通过郁达夫了解创造社,通过《沉沦》来了解郁达夫;精读作品-作家——社团 多产,游记、旧体诗,小说 两种方式:当时影响;经典作品 《沉沦》从当时影响看,与狂人日记对比,沉沦出来后,对整个青年一代,都有影响,故事(买沉沦的故事) 经典地位:自叙传的文学,自我抒发,自我分析的感伤色彩的代表作,首推沉沦,从影响从内含价值看,沉沦都是那个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品,司马长风,鲁迅、郁达夫,鲁迅……流派色彩;而郁达夫则是创造社。 一个作品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分两个方面:思想内容,风格艺术特点;五四的总体的思潮:个性解放,反封建,当然,沉沦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与五四思潮一致,体现了个性,写的是个人,反对封建主义,那么这个个人是谁呢?那么大家看看这个主人公是谁?小说一个是第三人称,一个是第一人称,沉沦必然的属于第一人称,是不是所有的以第一人称叙事的小说都是一样,沉沦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文言小说中的余,通俗小说中以我叙述也不少,那么我们先看看小说,他分几节,他的性格特点…… 鲁迅《苦闷的象征》——写我的苦闷:生的苦闷,青春期的我,性的苦闷。生和性的苦闷,结合就是一个人青春苦闷。 对我的生活的自我暴露,这种暴露有他的某种自然状态,如自慰等,然后又极端的自责。没钱,最大安慰的是浪漫派诗歌,纵酒、嫖娼,特殊的表达的方式,精神的狂飙突进向上,社会的现实压着人向下,现在看来做作,实际上在当时时一种自然。 各种苦闷,对一个意志力不强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压力。这个人不是一个英雄,“我”是一个个人化私人的东西,理解五四,并不是了解每一像战士一样的人物,这种我,如果写成日语,就成“私”,我个人的私人的小说写成,而私小说又恰恰是那个时期,佐藤春夫,谷启润一郎,而郁达夫又是中国那时期的人的中国私小说。 《沉沦》还有一个文本,那就是《沉沦》集,沉沦既是一部小说,《沉沦》在《沉沦》集中最有代表性,《沉沦》在郁达夫的作品中代表,郁达夫又在创造社中最有代表性。 读文学要由点——线——面,五四的面,又上下运动,从古代到现当代。 不仅要讲单个作品的意义,小说集的意义,作家、流派、时期、文学发展的长河的东西。方法论:由作品-作家-流派-时代-整个史,看他如何承前启后,讲沉沦,是要讲一部活的文学史。 总结八节的内容,小说没有故事,思想,情绪,漫游的行踪,小说的时间(让学生去弄)八节,八个人,穿起来。简洁。十个字概括。文字不是越多越好。历史的本领,俗称史笔,有力量。无名的,符号的。整个小说,都是“我”,“我”的小说。形象和主题产生的方法。 艺术上讲,私小说,个人的小说,个人发展到青春期,必然会有苦闷,如何慰藉,一个自然,一个是哭,泪的文学。郁达夫的感伤,是自然,找爱情,找了文字,文学,找了应该浪漫主义的诗人,我们找浪漫主义,总要找积极浪漫主义,如鲁迅的拜伦,反抗,恶魔的;还有消极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就是华兹华斯,他们都有浪漫,浪漫主义就是反抗,狂人的反抗,狂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关于其中心,课文自读提示和教参都作了明确的分析和界定,认为“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浑然一体”,“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并且,为了增进学生对此的理解,自读提示和教参还注意联系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指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个人生活背景。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当时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后两点作些补充性的联想与阐释。一、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作家赞美自然风物,抒发情感,其格调无非是热烈高亢、平和淡远和忧郁低沉三者之中各有选择侧重而已。而郁达夫偏偏持最后一种心态来描绘故都秋色,这和他的身世命运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开的。作为一篇以真实为内核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这种清静悲凉心境和郁达夫一生的身世命运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是紧密相连的。首先,从身世命运来看。“郁达夫三岁丧父,家道衰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郁达夫”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86版),后来又经两度婚姻失败(先与结发妻孙荃,后与王映霞。作者注),再有两次丧子之痛(见郁达夫散文《一个人在途上》《记耀春之殇》),此外,郁达夫生活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先后目睹了晚清腐败、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亲自经受了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的威慑(1933年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上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即由此而来。作者注),最后亲历抗日烽火,在南洋为日本宪兵秘密杀害。这样的一生,是悲凉的。其次,从性格情趣来看,他的身世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忧伤压抑的性格,从而影响着他在创作上的情趣倾向。他在亲撰的系列自传中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第一,我所经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又说:“又因自小就习于孤独,困于家庭的结果,怕羞的心,畏缩的性,更使我的胆量,变得异常的小。”少年时代就沉浸在“水一样的春愁”里。(以上引自《郁达夫自传》,江苏文艺96版)日本十年留学生活,使郁达夫的性格继续生长发育着,自伤之中又添了对国家民族的忧虑及由此而来的自卑感,这一点,在他这一时期的创作中有明显流露,如小说集《沉沦》和《茑萝集》,都充满了感伤情绪乃至带有颓废色彩。他在1920年写给新婚妻子孙荃的一首诗中说:“生死中年两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剧怜病骨如秋鹤,犹吐青丝学晚蚕。一样伤心悲薄命,几人愤世作清谈。何当放棹江湖去,芦荻花间结净庵。”其实,作者这时才24岁。回国后,他说:“1922年,在日本的大学毕了业,回国来东奔西走,为饥寒所驱使,竟成了一个贩卖知识的商人……1923年的秋天,一般人对我的态度改变了,我的对于艺术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说我是一个颓废者,一个专唱靡靡之音的秋虫。”(《〈鸡肋集〉题辞》)为了更明确地显示郁达夫这种性格情趣,我们不妨来看在1923年写的《还乡后记》(《郁达夫散文全编》浙江文艺90版)中的一段文字:“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云蒙着,阶前屋外有几点雨滴的声音,那么围绕在我周围的空气和自然的景物,总要比现在更带有些阴惨的色彩,总要比现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点,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边。最好是秋风凉冷的九十月之交,叶落的林中,阴森的江上,不断地筛着渺蒙的秋雨。我在凋残的芦苇里,雇了一叶扁舟,当日暮的时候,在送灵枢归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个人,棺里卧着的若不是我寝处追随的一个年少妇人,至少也须是一个我的至亲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黄昏江上,雨声淅沥的芦苇丛中,赤了足,张了油纸雨伞,提了一张灯笼,摸到船头上去焚化纸帛。”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影响及其意义 李海龙 20102410314 10级汉语言文学3班我们都知道,郁达夫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自我抒情小说为主,代表了自我抒情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在1921年10月于创作社成立后出版的小说《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也是其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在本书中,作者大胆的抒发了“性的苦闷”,抒写出人的本能欲望得不到正当满足的苦痛,借此抨击了封建的陈腐的道德对人性合理发展的压抑。本篇小说采用自叙传的形式,作者在此着重抒发自己的情感,整篇小说充满着感伤的抒情格调,开掘了人的灵魂深层的感情。那么郁达夫的抒情小说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它的影响和意义又何在呢?我们且先来看看他的抒情小说的特点,总结如下: 一、采用自叙传的写法,大胆的进行自我暴露,思想真诚,言语坦承,内容透明。 如在《沉沦》中,作者毫不掩饰的书写着人的性欲,情欲,用酣畅的笔调表现出人的本能,用这样的方式追求人的性欲的解放,用感伤的语言抨击封建道德的伪善性,将人的自然本能和心理透明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二、文章结构不以情节变化为线索,而以情感变化为依托。 郁达夫大部分小说为抒情小说,这就决定了其小说的结构依据人的情感变化来安排,通过情感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凄凉和人的悲哀。郁达夫在《沉沦》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具体,但却通过抒情的手法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个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将内心的所悟所感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宣泄。 三、语言的感情色彩浓烈。 郁达夫在小说的写作中使用大量的感叹词放纵感情的流淌,在语言上不讲究含蓄,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只要能抒发情感,任何语言都是其小说创作所必需的,如《沉沦》最后主人公自杀前的话语“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哪里受苦呢!”集中体现了郁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汇编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 《沉沦》是2009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郁达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郁达夫沉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一大家一直都说《沉沦》这篇文章好,怀着崇敬、好奇的心理,我一口气读完了它。可读完之后,留给我的却是几分忧伤,几分气愤,还有几分迷惘…… 文章的主人公是个在日本留学的中国青年诗人。按当时的情况来说,他的条件是很不错的,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去学习,甚至可以去留学。但谁想到,这些令大多数中国青年眼红的条件却让他一步步沉沦。我不得不说他是一个没用的人,是一个懦夫!作为一个男子汉,却不能说到做到,做为一个炎黄子孙,却不能为祖国争光。明明在心里痛骂那些沉迷酒色、俗事的人,自己却同样不能抵制住她们的诱惑或者不如说是他自己的“想入非非”。羡慕别人的交际广,人缘好,而自己却不学着去做,还在背地里把人家当成是仇敌,认为别人故意这样对他,甚至把这件事归咎于祖国……最后终于跳海自杀了。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是个极不争气的人。我觉得他最不争气的一点就是把什么事都归咎于国家,一遇到挫折、困难就说:“祖国啊,你什么时候富强起来啊?你快强大起来啊……”“祖国,这是你害我的!”说真的,他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富强,他

的子民同样不能够抬起头来做人!可是,我们也应该想一想,国家的强大就是需要全体国民的努力啊――如果大家都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负责,那国家怎么才能强大呢?有付出才能有获得,如果大家都来拿国家的,那国家往哪拿?这个简单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明白,更何况一个留学生。可是既然懂得这一个道理,他就应该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啊,为什么,他还是一再沉沦…… 不说他了,就拿我们现在来说,学了那么久的知识,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按理说我们应该运远强大于欧美、日本等“小辈”啊,可是为什么,在那些“小辈”面前,我们还得忍气吞声?为什么对人家的经济还是望尘莫及?中华民族是个聪明的民族,脑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我们之所以不能富强,就是因为中国有太多只懂拿国家的人啊!难道这个道理大家真的不明白? 郁达夫沉沦读后感二本对郁达夫的东西没什么了解。无意中,看到一句这样的评价:在当时的中国,需要鲁迅这样铁骨铮铮的为人民疾苦疾呼的斗士,需要郭沫若这样讴歌自然,讴歌生命的人……郁达夫却是另外的一种方式,他的《沉沦》一出,给当时的中国文坛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大致意思就是这样)。郁达夫是谁,《沉沦》又是讲什么的?我好奇了。我去找了来看。 这越读越是熟悉,小时候应该有看过它改编的电影——当时的感觉应该是除了片尾那句“中国,你为什么不强大起来,啊!”

郁达夫 迟桂花及赏析

【迟桂花】 ××兄: 突然间接着我这一封信,你或者会惊异起来,或者你简直会想不出这发信的翁某是什么人。但仔细一想,你也不在做官,而你的境遇,也未见得比我的好几多倍,所以将我忘了的这一回事,或者是还不至于的。因为这除非是要贵人或境遇很好的人才做得出来的事情。前两礼拜为了采办结婚的衣服家具之类,才下山去。有好久不上城里去了,偶尔去城里一看,真是象丁令威的化鹤归来,触眼新奇,宛如隔世重生的人。在一家书铺门口走过,一抬头就看见了几册关于你的传记评论之类的书。再踏进去一问,才知道你的著作竟积成了八九册之多了。将所有的你的和关于你的书全买将回来一读,仿佛是又接见了十余年不见的你那副音容笑语的样子。我忍不住了,一遍两遍的尽在翻读,愈读愈想和你通一次信,见一次面。但因这许多年数的不看报,不识世务,不亲笔砚的缘故,终于下了好几次决心。而仍不敢把这心愿来实现。现在好了,关于我的一切结婚的事情的准备,也已经料理到了十之七八,而我那年老的娘,又在打算着于明天一侵早就进城去,早就上床去躺下了。我那可怜的寡妹,也因为白天操劳过了度,这时候似乎也已经坠入了梦乡,所以我可以静静儿的来练这久未写作的笔,实现我这已经怀念了有半个多月的心愿了。 提笔写将下来,到了这里,我真不知将如何的从头写起。和你相别以后,不通闻问的年数,隔得这么的多,读了你的著作以后,心里头触起的感觉情绪,又这么的复杂;现在当这一刻的中间,汹涌盘旋在我脑里想和你谈谈的话,的确,不止象一部二十四史那么的繁而且乱,简直是同将要爆发的火山内层那么的热而且烈,急遽寻不出一个头来。 我们自从房州海岸别来,到现在总也约莫有十多年光景了吧!我还记得那一天晴冬的早晨,你一个人立在寒风里送我上车回东京去的情形。你那篇《南迁》的主人公,写的是不是我?我自从那一年后,竟为这胸腔的恶病所压倒,与你再见一次面和通一封信的机会也没有,就此回国了。学校当然是中途退了学,连生存的希望都没有了的时候,哪里还顾得将来的立身处世?哪里还顾得身外的学艺修能?到这时候为止的我的少年豪气,我的绝大雄心,是你所晓得的。同级同乡的同学,只有你和我往来得最亲密。在同一公寓里同住得最长久的,也只有你一个人;时常劝我少用些功,多保养身体,预备将来为国家为人类致大用的,也就是你。每于风和日朗的晴天,拉我上多摩川上井之头公园及武藏野等近郊去散步闲游的,除你以外,更没有别的人了。那几年高等学校时代的愉快的生活,我现在只教一闭上眼,还历历透视得出来。看了你的许多初期的作品,这记忆更加新鲜了。我的所以愈读你的作品,愈想和你通一次信者,原因也就在这些过去的往事的追怀。这些都是你和我两人所共有的过去,我写也没有写得你那么好,就是不写你总也还记得的,所以我不想再说。我打算详详细细向你来作一个报告的,就是从那年冬天回故乡以后的十几年光景的山居养病的生活情形。 那一年冬天咯了血,和你一道上房州去避寒,在不意之中,又遇见了那个肺病少女——是真砂子罢?连她的名字我都忘了——无端惹起了那一场害人害己的恋爱事件。你送我回东京之后,住了一个多礼拜,我就回国来了。我们的老家在离城市有二十来里地的翁家山上,你是晓得的。回家住下,我自己对我的病,倒也没什么惊奇骇异的地方,可是我痰里的血丝,脸上苍白的,和身体的瘦削,却把我那已经守了好几年寡的老母急坏了,因为我那短命的父亲,也是患这同样的病而死去的。于是她就四处的去求神拜佛,采药求医,急得连粗茶淡饭都无心食用,头上的白发,也似乎一天一天的加多起来了。我哩!恋爱已经失败了,学业也已辍了,对于此生,原已没有多大的野心,所以就落得去由她摆布,积极地虽尽不得孝,便消极地尽了我的顺。初回家的一年中间,我简直门外也不出一步,各色各样的奇形的草药和各色各样的异味的单方,差不多都尝了一个遍。但是怪得很,连我自己都满以为没有希望的这致命的病症,一到了回国后经过的第二个夏天,竟似乎有神助似地忽然减轻了,夜热也不再发,盗汗也居然止住,痰里的血丝早就没有了。我的娘的喜欢,当然是不必说,就是在家里替我煮药缝衣,代我操作一切的我那位妹妹,也同春天的天气一样,时时展开了她的愁眉,

郁达夫先生作品风格

郁达夫的风格和作品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郁达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物,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写小说时,他是凭着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创作风格;文学创作阶段特色;早期:1920—1933年;中期:1933—1938年;晚期:1938—1945年;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病态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有什么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