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棋盘中的数字

棋盘中的数字

棋盘中的数字
棋盘中的数字

许多同学都喜欢下棋,可是,同学们知道棋盘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吗?

图1是半张中国象棋的棋盘,请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

问题1 一只马能否跳遍这半张棋盘,每一点都不重复,最后一步跳回起点?

问题2 一只马能否从位置B出发,用6步跳到位置A?为什么?

问题3一只马处于C点处,要跳到适当的位置“将军”(敌方老将在D处),不管按什么路线跳,都要跳奇数步,为什么?

要回答这几个问题,需要应用一种饶有趣味的方法――染色法。

将半张棋盘中的45个格点进行黑白相间染色(如图2)。由于棋盘中共有45个格点,黑点数与白点数不可能相等。而马走“日”,跳一步只能从黑点跳到白点,或从白点跳到黑点。如果马从某点出发跳遍半张棋盘,每一步都不重复,而且回到原出发点,则黑点数与白

点数必然相等。但现在知道黑点、白点数目不相等,因此马可能从某点出发,一步不重复地跳回原出发点。

由于B点是黑点,A点是白点,两点不同色,马只能从黑点跳到白点,或从白点跳到黑点,从B跳到A必须跳奇数步,6步办不到。

第3个问题也很简单,由于C点与D点同色,马从C处跳能够“将军”的地点必与D点异色,也就是与C点异色,由问题2的解答知,不管怎样跳,都要跳奇数步。

用染色法还可以解决棋盘的覆盖问题。

问题4能否用17个形如图3的卡片将图4覆盖?

图4共有34个小方格,17个1×2的卡片也有34个小方格,好象能覆盖住。我们将图4黑白相间染色,得到图5。细心观察会发现,图5中黑格有16个,白格有18个,而1×2的卡片每次只能盖住一个黑格与一个白格,所以17个1×2的卡片应当盖住黑、白格各17个,不可能盖住图4。

问题5 图6的七种图形都是由4个相同的小方格组成的。现在要用这些图形拼成一个4×7的长方形(可以重复使用某些图形),那么,最多可以用上几种不同的图形?

先从简单的情形开始考虑。显然,只用1种图形是可以的,例如用7个(7);用2种图形也没问题,例如用1个(7),6个(1)。经试验,用6种图形也可以拼成4×7的长方形(如图7)。

能否将7种图形都用上呢?7个图形共有(4×7=)28(个)小方格,从小方格的数量看,如果每种图形用1个,那么有可能拼成4×7的长方形。但事实上却拼不成。为了说明这个事实,我们将4×7的长方形黑、白相间染色(如图8),图中黑白格各有14个。在7

种图形中,除第(2)种外,每种图形都覆盖黑、白格各2个,共覆盖黑、白格各12个,还剩下黑、白格各2个。第(2)种图形只能覆

盖3个黑格、1个白格或3个白格、1个黑格,因此不可能覆盖住另6种图形覆盖后剩下的2个黑格、2个白格。

综上所述,要拼成4×7的长方形,最多能用上6种图形。

巧填数字符号

1.试算法例1 在□内填上与等号左边不同的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1)6-2+2=6□2□2(2)8+2+3=8□2□3(3)16-8-3=16□8□3 解析:要使等式成立,先要算出左边等于多少。 (1)左边-2+2用抵消法计算结果还是6,右边只能用×和÷,尝试发现6×2÷2=6,6÷2×2=6。小结:加减同一个数,结果不变;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结果也不变。 (2)左边=13,右边的数比13都小,那就要把它们变大点,哪些符号可以让数变大呢?+或×,左边已经用过+了,所以尝试填×,8×2-3=13。 (3)左边=5,右边的16太大,要把它变小,用什么符号呢?÷或-,左边已经用过-了,所以尝试÷,得到结果16÷8+3=5。 例2 将+-×÷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里,使等式成立。 (1)7□2□4=10□2□5 (2)12□4□9=2□8□4 (3)3□7□5=2□10□4 解析:÷不是哪里都能填的,所以先给÷找位置,即先填÷。 (1)÷不能填在左边,所以先填10÷2=5,再与后面的5进行试算,最终得到7×2-4=10÷2+5。 (2)÷可能填在12÷4,也可能填在8÷4,但经试算很快知道填8÷4得不到答案,最终结果: 12÷4+9=2×8-4。 (3)乍一看哪里都不能填÷,想一想可以用×先把前面的数变大后再用÷。左边不行,右边2×10÷4=5,符合,那再在左边填上+-,最后得到:3+7-5=2×10÷4。 2.逆推法 例在下面每两个数字之间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1 解析:用倒推法尝试。6前面填什么符号呢?试想几+6=1,没有,所以6前面只能填-,而且7-6=1,所以前面的12345要等于7,那5前面只能填+(因为若填-,1234就要等于12,不可能),2+5=7,所以1234要等于2,这时候就很容易填出来了1+2+3-4=2,所以最后结果是1+2+3-4+5-6=1。 3.分组法 将左边的数分为“加数组”和“减数组”。第一步:计算加数组=(左+右)÷2,减数组=(左-右)÷2。第二步:尽量先从后面开始填“-”。 例在下面每两个数字之间填上“+”或“-”,使等式成立。 1 2 3 4 5 6 7 8 9 10 = 5 解析:分组法。减数组=(左-右)÷2=25,从后找减数,可以是10,7,8,也可以是10,9,6。所以结果是1+2+3+4+5+6-7-8+9-10=5,或者1+2+3+4+5-6+7+8-9-10=5 4.凑数法 例1 在适当的地方填上“+”,使等式成立。 (1)1 2 3 4 5 =60 (2)1 2 3 4 5 6 =102 (3)1 2 3 4 5 6 =75 解析:(1)首先找到一个比较接近60的数,那就是45,然后考虑前面的1、2、3能否组成得数是15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也在社会礼仪、社会关系、社会风俗、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一、关于中西方文化 1、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1、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2、社会关系的差异 (1) 等级观念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社会上, 还是在家庭里, 等级意识的氛围都十分浓厚。“上下有等、亲疏有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贫富有差”就是等级观念的具体表现。虽然封建制度早已被废除, 但等级观念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年轻人很少被委以重任, 他的经验是遭到质疑的首要原因。在西方, 大多数国家都提倡平等, 尤其是在美国, 机会面前, 人人平等,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贵贱, 都不允许别人侵犯并充分尊重他人。在家里, 西方人也不讲究等级, 子女甚至可直呼父母的名字; 在中国, 这恐怕要被看作大逆不道了。

东西方数字9文化对比分析与翻译

一、前言 "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 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 91)"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 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实数;而在人类 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 “虚数”、“ 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 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性,有着共同的规律。在"数的 灵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而西方人 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泛化—虚 化"的过程。(王秉钦,1998) 东西方已有不少有关数字科学的专著和论文,如毕达哥拉斯(phythagoras)学派的T·丹齐克的《数科学语言》(商务印书馆,1998),英国人伦拉德·法拉的《七的探源》;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数字写过著作和论文,并开展过学术探讨。如,王秉钦教授在其《语言与翻译新论》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数的语义范围 比较与翻译"为专题;苏金智曾写过《数的灵物崇拜》(载〈语言、社会、文化》

440页,语文出版社,1991,1)等。在1998 年南昌大学主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英汉文化对比专业委员会会 员曾就中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吴玲英老师的《中西文学中"以三为法”的文化模 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本人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九"是"三"的倍数。 二、东西方数字"九"的文化对比分析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 彩的数字,是因为"九" 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symbolicmeaning),在我国可 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九"作为数不同于一般数字,在中国古代被 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圣" 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 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天证/诞日为正月初 九,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如,北京 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问,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汉语词汇中也常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imperial 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

“数字”角度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f6091365.html, “数字”角度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作者:张帷韬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1期 摘要:数字作为语言载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浓厚感情色彩。在 科技进步、人际交流、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不同语言以及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每个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个数字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进而形成独特的数字文化观。本文从“数字”角度出发,对比研究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加强中西方人们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数字文化;中西方;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1 一、中西方的数字文化示意差异解析 1、中国人对数字的理解带有一层神秘的色彩,人们用“滥竽充数”、“心中有数”、“说话算数”等等词语来解释某种现象。但是西方人却是在探索自然界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西方人认为万物的本源就是数字,数字是人们的思想向导,所有事物之间的秩序和联系都由一定的比例构成。 2、中西方在数字表达上面就有差异。虽然在技术方法上都采用了阿拉伯数字,但是汉语在表达数字时用的方法是“万”、“千”、“百”、“十”等,西方则较多的采用古罗马数字和" thousand"、" hundred"、"ten"等方式,这就体现了中西方文化习惯的不同。 3、中西方在用数字来表达时间的习惯就不同。比如,10:30在中文的表达中通常就是“十点半”这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在英文中就有“half past ten ”、“ten thirty”,这两种表达方式;再比如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中文表达中只有这一种读法,但在英文当中in the 1930' s念做in the nineteen thirties或者in the thir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再比如,中文表达月份的方式就是五月、六月、七月等,但在英文表达中对每个月份都固定了它的表达方式。由这点可以看出来,英文对于时间的数字表达方式更加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4、在中文表达数字和名词的连用时通常不能离开量词,不然表达出来就显得语序不顺,句子不通畅,违背了使用习惯。但西方在数字和名词的连用表达时不需要量词就可以将意思表达的通顺完整。由这方面可以看出来西方的量词是有限的。 二、中西方数字内涵的差异解析

日历中的规律

日历中的规律 学案 课时:1课时 姓名 班级 教师:张伟 日历我们都非常熟悉,一些数据整齐排列,但你知道它其中隐含的规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 一、3×3网格中的规律。 1.如图1,我们在其中选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观察这9个数的和与正中心数的关系。 2+3+4+9+10+11+16+17+18=90。正中心的数是10,所以这些数的和是它的9倍。 再选一个3×3的网格试一试,看看有没有这 个规律? 实际上,这个规律是普遍存在于日历中的,即: 任何一个3×3网格的9个数的和都是正中心数的9倍。 下面我们进行一下证明:如图2: 因为日历中的数都具有这个关系,则x-8+x-7+x-6+x-1+x+x+1+x+6+ x+7+x+8=9x,所以这9个数的和是9x,是中心数x的9倍。 图1 2.观察上面的表格可知,在3×3的网格中,包含正中 心数在内的两个对角线的和,横、竖三数之和都是相等的。 例上表中,2+10+18=4+10+16=3+10 +17=9+10+11。看看其它的3×3的网格是否也有 这个规律?你们能否象上面一样,也进行一下证明。这里把证明留给你,试试哟! 二、 2×2网格中的规律。 1.我们选一个2×2网格, 如图3,我们观察一下这两个2×2网格,看对角线上两数之 和的关系: 图2 15+23=22+16 11+19=18+12 所以对角线上两数之和的关系是相等。 找其它的2×2网格看一下,是否也有这个规 律? 实际上这个规律也是普遍存在的。下面我们进 行一下证明:如图4:x+x+8=x+1+ x+7。这样我们就证明了上述的关系。 2.如图5,我们观察一下对角线上的两个数 的和的关系。

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浅谈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内容摘要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语言中数字是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规模、大小的数和量,而由于各自语言中所包涵的文化传统、思维观念、以及对数字的感知取向不同,故而赋予数字的社会文化涵义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针对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语言中数字包含的内涵意义以及在英汉文学及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便利。 关键词:英汉数字;内涵意义;翻译;实指义;虚指义;词汇空缺 Abstract Every language in the world takes root in a special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the language reflects the contents of the culture. Figure is the count and quantity which reflects the scope and size of the objective world. The social meanings of figure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cultural tradition, the concept of thinking and the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of the figure among all kinds of languages.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fig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the meanings of the figure and the translation with figure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The aim from which is expected to make an advantag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figur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mplied meaning; translation; grammatical meaning; false meaning; vocabulary vacancy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 [1](p477)“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2](p480)数字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及英汉文学中和生活中碰到的有关数字的翻译等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以便消除英汉交际中的理解障碍。 一、英汉数字的文化内涵差异 在古老的传统中,数字具有神圣的意义,还具有主吉凶的宗教迷信色彩。不同的民族对数字的选择性和不同的偏爱,都有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的烙印。下面就几组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 (一)、“三”与“九” 1、“三” 汉语中带“三”的习语有很多,如“三思而后行”、“垂涎三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句话不离本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三头六臂”、“三教九流”、“三令五申”等。中国人对“三”的垂青是有因可循的。《说文解字》云:“三,天地人之道也”,可见“三”的本义就是代表天、地、人,即上为天,下为地,中为人。在历史进程中,人们还逐渐认识到:时间有昔、今、未之分,空间有上、中、下之分,方位有左、中、右和前、中、后之分,似乎有三就能代表全部,“三”因此隐含完全、完美之意在内,并且积淀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从而人们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运用“三”来归纳事物,指导行动。在古代,“三”的运用更是奥妙无穷,甚至带有某些神秘意味。在政制结构上,有“三公”(西周时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时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东汉时指太尉、司徒、司空);军事编制上,有“三军”(海军、陆军、空军);教育上有“三学”(述学、评学、考学);科举有“三试”(乡试、会试、殿试);录取有“三甲”(状元、榜眼、探花);祭祀要供“三牲”(牛牲、羊牲、猪牲);敬酒要“三献”(初献、亚献、终献);行礼要“三跪”

一年级巧填数问题

一年级巧填数问题 例题1、把1、2、3、4、5、6、7、8这八个数填在?里,使下面这个连等式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解析:因为这四个算式是连等,所以和相等,这个和是:(1+2+3+4+5+6+7+8)÷4=9,然后根据9=1+8=2+7=3+6=4+5填空即可. 答案:(1+2+3+4+5+6+7+8)÷4=9因为,9=1+8=2+7=3+6=4+5所以,1+8=2+7=3+6=4+5。 故答案为:1、8,2、7,3、6,4、5 练习1把3、4、5、6、7、8、9、10这八个数填在?里,使下面两个连等式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练习2把2、3、4、5分别填入?中,使等式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练习3把1、2、3、4、5、6、7、8分别填入?中,使下面两个连等式成立。(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

练习4在下面填入合适的数,使横行、竖行、斜行上三个数的和相等。 2 431 (和为15) (和为18) (和为13) 练习5把1、2、3、4、5这些数填入空格里,使横、竖三数之和都为9。 113 9 6 2 63 4 8

练习6把3、5、6、7、8、13这六个数分别填入“?”内(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两个等式都成立。 ?+?=??-?=? 练习7把1、2、3、4、86、87、88、89这八个数分别填入“()”中(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 ()+()-()=() 练习8请你写几组三个不同的数相加的和等于10的算式。 ()+()+()=()+()+()=10 ()+()+()=()+()+()=10

四年级数学巧填数阵图

巧填数阵图 课前练习: 1、用0、 2、5、8、9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数字的三位数 2、大小两个正方形对应边的距离为4厘米,两个正方形之间的部分面积为160平方 厘米,求小正方形的面积 3、在420为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同地起跑,如果同向而行1分钟10秒相遇,如果背向而行30秒相遇,已知甲比乙快,求甲乙的速度 4、哥哥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哥哥每分钟走80米,弟弟每分钟走50米,有一天,弟弟先走12分钟,哥哥才出发,当弟弟到达学校时哥哥正好追上弟弟也到达学校,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学习新知 例1、把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圈中,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2。

例2、把数字1——8分别地填入下图中的小圆圈内,使每个圆上的五个数的和都等于20。 例3、将1—6这六个数填入图中的圆圈中,要求四条直线上的数字之和都等于10,那么a是多少 例4、下图中有5个圆,它们相交后分成9个区域,现在两个区域里已经填上了11与7,请在另外的七个区域里分别填入2、3、4、5、6、9、10这七个数,使每个圈内的和都等于17。 课堂练习

1、把1—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下图的圆圈中,使得每条边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4。 2、把数字1—8分别填入下图中的小圆圈内,使得每个圆上五个数的和都等于22。 3、把5—14这十个自然数分别填入下图中的圆圈中,使每个大圆上的六个数的和等 于55,求a+b等于多少 例1、4、下图中有5个圆,它们相交后分成9个区域,现在两个区域里已经填上了10与6,请在另外的七个区域里分别填入2、3、4、5、6、 7、9这七个数,使每个圈内的和都等于15。

中西方文化之数字

中西方文化之数字 班级:10级专一班学号:102831024 姓名:舒曼 摘要:本文以“9”和“7”为例,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由于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而导致数字文化差异。 关键字:九七共性特性 一、引言:数字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助下产生的。"(苏金智,1991),在科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职司分明,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虚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性。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9",而西方人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7"。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泛化—虚化"的过程。(王秉钦,1998) 二、东西方数字"九"和“七”的文化对比分析 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是因为"九" 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symbol meaning),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优久。 "九"作为数不同于一般数字,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图腾化之文字,继而演化出"神圣" 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分九层,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汉语词汇中也常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imperial throne);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 "等。对西方人来说, "九"的象征意义是"神性"、 "神圣之至"。 英语权威字典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and Webster's Third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中对"九"所解释的意义比《现代汉语词典》所解释的意义还多,分别有: 1)one more than eight, three threes, the square of three;2) nine units of objects (a total of nine) ; 3) a: the numerable quantity symbolized by the arabic numeral 9; b: the figure 9 ; 4) the ninth size in a set series: as a; a playing team of nine members ,esp. a baseball team; b:the first last 9 holes of an 18-hole golf course…。从以上的解释还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数字"九"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保龄球(bowling )中的瓶状木柱数(ninepins)为"九";高尔夫球球场有一十八个洞:跳子棋的棋板上各方均为九个孔;古时英国还有一种九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等。由此看来,数字"九" 也倍受西方人的青睐。 大家都知道,在基督(犹太)信仰中,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星期六被称为“安息日”从此而得。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古代社会,古人希望神秘的星空能告诉他们些什么。古人认为人与星星是有关系的,人的灵魂是天的一部分。因此,星占家在古代社会的地位非常显要。建立古巴比伦王国人相信七曜皆神,对他们都加以崇奉。于是,闪米特先人把对七星神的敬畏演化于他们古老的宗教中,他们造七座坛,行七次叩拜之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七”从他们虔诚的图腾崇拜礼仪中抽象出来,成为一个隆重的符号,并最终融入新的一神宗教之中了。这种传统文化影响发展到现代,因此“7”字在英语国家里面成为一个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它对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有“希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出示某个月的一份日历,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 1、日历中相邻两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1)横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后者比前者多1 (2)竖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者比上者多7 (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一个比上一个多8 (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一个比上一个多6 2、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规律吗? (1)横排相邻的日期:a, a+1 (2)竖排相邻的日期:a, a+7 (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 a+8 (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 a+6 3、日历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横排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1, a, a+1 (2)竖排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7, a, a+7 (3)右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8, a, a+8 (4)左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6, a, a+6 4、将以上规律用字母表示 5、一个数列上的三个数之间的和跟中间数有什么相等关系? 规律:(1)无论位置怎样的相邻三个数,“三个数的和=中间数的3倍”

(a-1)+a+(a+1)=3a (2)无论位置怎样的相邻三个数,“中间的数是其余两个数的平均数“ [(a-1)+(a+1) ]/2=a 6、在“田”型区域内,四个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 7、在“+”型区域内,五个数之和与正中心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能用字母表示并验证这一关系吗? 结论:(a-1)+(a+1)+a+(a-7)+(a+7)=5a 8、在3×3方格里的九个数,这九个数之和与方框中的中心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在其他方框中也成立吗? 用式子表示九个数的关系:(a-8)+(a-7)+(a-6)+(a-1)+a+(a +1)+(a+6)+(a+7)+(a+8)=9a 结论:方框中的九个数之和=中心数的9倍。 9、如果我们不限于日历,还可以扩大范围,比如在一个10×10的方框中框 出9个数,请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中英数字文化差异

中英数字文化差异 摘要:数字是人类语言文化的一个特殊领域。数字本来是一种计算符号,但不同的民族赋予了数字特殊的涵义,使数字蒙上了神秘的文化色彩。对比分析中英民族对数字的文化感知,有助于我们了解数字隐含的民族文化心理、宗教信仰以及深刻的民族的哲学思想等文化差异,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数字;文化差异;禁忌 Abstract:Numbers constitute a special aspect in human language and culture. Numbers are originally the signs for calculating, but they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under different cultures. The symbolic meanings make the numbers not only mysterious but culturally uniqu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reflections of the numbers can help us to know the differences in such respects as the psychology,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Therefore, we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English-speaker well. Key words:numbers;culture differences;taboo 一、引言 数字是语言中表示数量或顺序的词类。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和审美观念等文化差异的影响,原本平凡的数字被赋予了各种神秘的褒贬吉凶和象征意义,从而形成各自独特的数字禁忌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西方数字,虽然有共同的发展规律,但同时由于受各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信抑,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也是很显然的,各民族赎予其数字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因此,研究中英数字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中英两个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更能充分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的有益作用。 二、中英语言文化中对数字的喜好 数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数字崇拜和数字禁忌。远古时期,人们出于对自然现象的迷茫和恐惧,本来不具有任何神秘色彩的语言符号的数字被赋予了各种超人的威力,随着迷信的盛行、宗教的发展,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对某些数字逐渐产生了喜爱、崇拜之情,对另一些数字则怀有厌恶、恐惧之感,对某些数字的崇信和禁忌是世界各

一年级奥数巧填数阵图

第十二讲巧填数阵图 数学乐园 晶晶和莹莹来到了雪精灵国,天空中到处飘着洁白剔透的雪花,就像下面图中的样子.一个雪精灵告诉她们:“你们只要能够把1~7这七个数填在雪花的七个花瓣上,使每三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花瓣上的数之和都相等,你们就能见到雪精灵国的女王了.”你能帮她们填一填吗?. 小朋友们,你喜欢这样的填数字游戏吗?要想准确的填出图中的每一个数,可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我们小朋友们认真去观察图,观察数字的排列规律,这样才能找到填图的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基础篇 使用数字0,1,2,3,4,5,6,7,8,9做加法.在每一道题中,同一个数字不能重复出现.

拓展练习 (1)填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1. (2)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15. 在每个方格中填入适当的数,使每一横行、竖行的和以及两斜行的三个数之和都是18. 要使表格中每行、每列和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为18,下面每个方框里应填什么数? 拓展练习 在下列两图的空格中填上数,使横行和竖行或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5.

把1,2,3,4,5,6六个数,分别填入○内,使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相等. 提高篇 把3,4,5,6,7这五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空格里,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5. 拓展练习 把2,3,4,5,6这五个数分别填入圆圈中,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2. 把1,2,3,4,5,7分别填入○里,使每一个大椭圆上的四个数之和等于13.

把1,2,3,4,5,6,7这七个数分别填入○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为12. 拓展练习 把1~9这九个数字填入下列圆圈内,使每条横线、竖线、斜线连接起来的三个圆圈内的数之和都等于15. 把2,3,4,5,6,7,8这七个数分别填入圆圈中,使两个正方形中四个数之和相等19. 拓展:如果使两个正方形中四个数之和相等21,又应该怎样填?

最新小学三年级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小学三年级 日历中的数学规律 出示某个月的一份日历,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 1、日历中相邻两个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1)横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后者比前者多1 (2)竖排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者比上者多7 (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一个比上一个多8 (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的关系是什么?下一个比上一个多6 2、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规律吗? (1)横排相邻的日期:a, a+1 (2)竖排相邻的日期:a, a+7 (3)右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 a+8 (4)左对角线相邻的日期:a, a+6 3、日历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横排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1, a, a+1 (2)竖排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7, a, a+7 (3)右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8, a, a+8 (4)左对角线3个相邻的日期的规律:a-6, a, a+6 4、将以上规律用字母表示 5、一个数列上的三个数之间的和跟中间数有什么相等关系? 规律:(1)无论位置怎样的相邻三个数,“三个数的和=中间数的3倍”

(a -1)+a +(a +1)=3a (2)无论位置怎样的相邻三个数,“中间的数是其余两个数的平均数“ [(a -1)+(a +1) ]/2=a 6、在“田”型区域内,四个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 结论:a +d=b +c 7、在“+”型区域内,五个数之和与正中心数之间有什么相等关系?能用字母表示并验证这一关系吗? 结论:(a -1)+(a +1) +a +(a -7) +(a +7)=5a 8、在3×3方格里的九个数,这九个数之和与方框中的中心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关系在其他方框中也成立吗? 用式子表示九个数的关系:(a -8) +(a -7) +(a -6) +(a -1)+a +(a +1) +(a +6) +(a +7) +(a +8)=9a 结论:方框中的九个数之和=中心数的9倍。 9、如果我们不限于日历,还可以扩大范围,比如在一个 10×10的方框中框 出9个数,请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讨。 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探索日历中的规律图文稿

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探索日历中的规律》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下,学会用字母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运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探索得到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猜想等数学活动,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日历的研究,让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培养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 每人准备好一张不限时间的日历, 二、合作探究、探索规律 探究一:在日历上任意画出横排或竖排相邻的两个数,你发现什么? (1)横排相邻日期的排列规律: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 ,能用字母表示吗? (2)竖排相邻日期的排列规律: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 ,能用字母表示吗? 探究二:在日历上任意画出相邻的三个数,你发现什么? (1 (2)横行三个相邻数大小关系: ;能用字母表示吗? (3)竖列三个相邻数大小关系: 能用字母表示吗?

左对角线上三个相邻数大小关系: ;能用字母表示吗? 综上,我发现 ①同一直线上相邻三个数首尾两数之 和 与中间数的关系 , ②同一直线上相邻三个数之和与中间数的关系 , ③若设中间数为a ,则同一直线上相邻三个数之和是: 。(用字母表示) (1)用字母如何表示这4个数( 设左上角的数为a ) (2)请写出a 、b 、c 、d 之间的关系 (1)用字母如何表示这5个数( 设中间的数为a ) (2)用a 表示的这5个数的和是多少 我发现:五数之和= 3

最新《巧填数》教案

11月19日课外成长俱乐部一年级年级数学思维教案 课题:巧填数 备课人: 教学目标: 1、根据条件会在图形中填数,逐步掌握“最容易填的数先填”的思考方法。 2、三个数相加得到指定的数,学会从已知两个数那一组入手,再逐步推算出其他未知的数。 教学重点:会说减法算式,求出未知的数。 教学难点:对于3个数相加的和,要学会从已知的2个数入手,再去推算其他的未知数。 教学对策:列算式解答出缺少的数。 教学准备: PPT、多媒体、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1、小朋友们,数学王国的国王要给居民们安排新的住房。它们的房子很奇怪,有十字形的、三 角形的、九宫格形的等等。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帮国王把居民们送到自己的家中,你们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方向与位置,学习了四个关键词:上、下、左、右,还分别学习了“行” 和“列”的概念。今天希望小朋友们能运用你学过的方位词准确地表达你想指出的方向与位置。 二、新课讲授 例1:在图中的方格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横行、竖列的三个数相加得10。(8分钟) 分析: 先看图一 (1)请学生认真读国王的密语(即题目),找出关键所在“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0”。(2)在这个图形中,横行和竖行都已知两个数,由此可知:

横行的第三个数:10-4-5=1;竖行的第三个数:10-2-5=3 (3)请学生分析为什么这么填?要求在空白处列式。 (4)将“居民”送回房间后要验证一下是否送得正确,确保我们的工作无误。 (5)学生动笔完成。 再看图二 (1)请学生认真读国王的密语(即题目),找出关键所在“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0”(2)请学生思考,在这个图中,横行中有两个未知数,我们可以先从竖行考虑。竖行中已知两个数分别是3和4,那么中间的数应该是10-3-4=3,由此可以推算出横行的第三个数是10-6-3=1。(3)请学生分析为什么这么填?要求在右侧空白处列式。 (4)总结横排或竖排当中一排用来计算,另一排用来验算。(将居民送回房间后要验证一下是否送得正确,确保我们的工作无误) (5)学生动笔完成。 拓展:比较两道题的异同,突出中间位置的特殊性,强调解题关键。 例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16。(10分钟) 1、六间屋子住了三个数,剩下三间屋子需要我们把它们分配给三个数。是不是随便给谁都可以呢? (不是,题目中有要求“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6”。) 2、我们应该先安排哪个数住进哪个房间呢?仔细观察左、右、下三条线上的数的特征。 左:2 + 8 +()=16 右:2 +()+()=16 下:()+ 7 +()=16 3、我们可以先确定哪个数?1 + 8 +(6 )=16,所以应该把6送到左下角的房间。 4、然后确定哪个数住进哪个房间?下:(6 )+ 7 +(3 )=16,所以应该把3送到右下角的房 间。 5、最后还有一个房间应该由哪个数字来住呢?2 +(11 )+(3 )=16,所以应该把11送进最

中英颜色,动物,数字文化差异原则(中西差异)英语版

文化差异原则 1.2、 3、黄色 4、蓝色 5、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英汉颜色词语的词义有时对应, 有时相佐,有时无对应。译者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不仅要掌握两国的语言文字,而且要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时应该仔细推敲,谨慎处理。 2.动物差异 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容。如果某一民族的人们不了解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因素,则不可能进行有效与顺利的交流。因此,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专家贤州先生(1992)说:“跨文化交际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人类享有某些共同的文化信息;而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产生某些偏差,是因为双方不能共享另一些有差异的文化信息”。英汉这两种各具特色却大相径庭的语言形式,其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存在一定差异。这些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与纷繁复杂的习惯差异是由于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等差别。只有充分了解英汉文化的背景知识,才能进行更有效、更顺利的交际。在英语文化中把人的某种特点与动物相比较并不常见,但汉语言中却有很多这

种比喻的例子。通过上面这个小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在翻译中遇到这种与动物有关的比喻性句子时, 我们一定要考虑西方文化的因素,避免用中国人的习惯说法代替西方人的习惯说话。 这里还有这些搭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bull(公牛)这种动物,经常跟angry(愤怒)搭配,但它也可以跟mad(疯 狂)、strong(强壮)等搭配,因此千万不要搞教条,一定要灵活运用。古代原始人与动物为伍,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捕鱼狩猎,以野生动物为食,繁衍生长。直到今天,动物仍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人类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动物的存在。正因为人类与动物相依相存,频繁接触,因此在人类语言中必然存在着大量以动物为喻体的隐喻性词语,并依据动物的外貌、习性等特征赋予它们特定的情感和喻义。同时,又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地域生态、历史传统、信仰等文化各个方面的差异,隐喻中所含有的文化涵也大不相同。 英语国家都把狮子比喻成“百兽之王”,比喻勇敢、威严、权势、凶猛等。当比喻一个人勇猛时,会描述他为“ He is a lion. ”英国历史上查理一世因其“勇武善战”被誉为“ the lion-hearted king ”(狮心王),史称“狮心查理王”。正因为英语词汇 lion 的这种语义,在学术界有“威望”的人,也被称为“ a literary lion ”,同汉语的“执牛耳”、“泰斗”。[11] (P219-222) 英国自豪地以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标志,英国国徽的中心图案是 lion ,因此英国又被称之为“ the British Lion ”,所以 to twist the lion ’s tail 意为“向英格兰挑战”。“ Lion and Unicom ”(“雄师”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日历中的规律

《日历中的规律》教学设计 兰陵学校邱惠虹 一、教学目标: 1、在合作寻找日历中的规律这一活动中,感受日历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 2、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寻找日历中的规律这一活动中,感受日历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 难点:在观察比较、发现规律的现实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发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具准备: 课件、日历、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日历)。观察日历你看到什么? 生:1、日历中有1~30个数字,这个月有30天;2、 2016年11月 3、星期日到星期六。等等

师:你们眼睛真雪亮。其实啊,日历中还有很多数学奥秘,今天我们一起去寻找日历中的规律吧!(出示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四个数字 A:独立观察→小组交流→汇报展示→小结规律 横着看:相差1 竖着看:相差7 追问:为什么相差7?(一个星期有7天。) 斜着看: 和相等 其他规律 B:验证 师:你们能提出什么疑问吗? 生:1、把魔镜换个位置还有规律吗?2、把魔镜变大有什么规律呢? 师:先来探索第一个问题。 单独验证→同桌交流→汇报展示 2、9个数字

A:独立观察→小组交流→汇报展示 横着看:相差1 竖着看:相差7 追问:为什么相差7?(一个星期有7天。) 斜着看: 和相等 其他规律 B:验证 单独验证→汇报展示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第一关:想一想 下面是淘气做的日历中的一部分,想一想有问题吗?星期三星期四 5 6 13 14 第二关:猜一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