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起源

中医起源

如果是从零学起,为了避免走弯路,最好的办法是只读古籍原文。读不懂的话找个老师请教。不要读现代白话的,那些都是歪曲了的中医。另外跟着一位明理的大夫出诊。这是明路。

古籍楼下讲的很对:《黄帝内经》首当其冲。其后才是《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再往后是一些名家的医案。另外特别推荐一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彭子益)也特别值得一读。






黄帝内经要多家参读,不能局限一家之言,还有要取精去糟,不是每个人说的都100%准确,有时要有自己的看法。推荐几本书:

古代名医译本:素问-王冰;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昆医学全书,有一半是将内经的);清 张志聪 - 素问集注;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

现代医生讲座(名医都研究伤寒病杂病去了):徐文兵(讲座特别多,2、3句话讲一个小时,光扯闲篇了,不过里面还是有不少真知灼见的,值得一看)、王正龙(已故,讲座录像比较少,多是讲课笔记,里面有正龙的不少自家见解,值得思考),王洪图也编过一本,《中医药学高级丛书—内经》,讲的比较细,先讲的历史发展、医理、最后是原文释义,对于初学者还是不错的,学过中医的直接看原文释义就可以了。

以上资料、书籍,百度文库里大多都有。










完全没有中医理论基础的初学者怎样学习中医呢?
既然没有基础,那么,了解中医基本理论内容,如阴阳五行、脏腑生理病理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经络学说等基本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否则,要进行临床实践,就会发生困难。有的人不相信系统学习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性,他们以为只要学会一种简单易学的方法,照样可以开方治病,何必学习哪些繁难的理论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经过临床见习的缘故,其实,只要一上临床实践,他们很快就可以知道,哪些简单的方法绝对应付不了五花八门的各色各样病症,此事空谈容易实践难,否则就会神州大地遍地神医,哪会有我们这些初学者学习中医成为名医的机会啊!
那么怎样进行中医基本理论学习呢?从中医统编教材入手,可以比较系统、比较快的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学习顺序是中基、中诊、内经讲义、伤寒论讲义、金匮要略讲义,在学习伤寒论的同时,同步进行中药学、方剂学的阅读,这样就可以初步打下一个中医理论基础了。这些教材的重点是中医经典,对于内经讲义,不只是要求了解基本概念,还要熟悉其主要论点的依据、原理,要求自己能够应用这些基本理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进行解释。对于伤寒论的学习,要

求熟悉各篇所有的条文,熟悉全书的基本结构。
其次,是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中医爱好者与刚毕业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他们应该怎样进一步学习中医,而能够把他们已经熟悉了的中医理论,转变为实践操作能力呢?
这个问题是学习中医究竟能不能达到目的的关键,也是中医在21世纪究竟还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因为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局面下,如果一个中医师要在十几年二十年才能够在当地小有名气从而过上小康生活,那么,一个普通的农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也许要不了这么长时间,也会同样过上拥有一座小楼房、彩电、冰箱的小康日子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怪乎当下很多中医院校已经生源缺乏,日子难以为继,行将关门大吉了。
那么,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人究竟应该怎样学习中医?
意见是精读古代可以作为典范的几种医案。精读《寓意草》、《朱丹溪医案》、《谢映庐医案》、《叶天士医案》以及《古今医案按》五本书。



中医历史起源
2008-9-28 19:4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

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早在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末——前256年),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的《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内经》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脏苦欲补泻"等学说,为中药基本理论奠定了基础。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了

先秦以来丰富药学资料而成书的。本书载药365种,至今尚为临床所习用。它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国已经有关于医疗卫生以及十多种疾病的记载。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秦汉时期,形成了《黄帝内经》这样具有系统理论的著作。此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专门论述了多种杂病的辨证诊断、治疗原则,为后世的临床医学奠定了发展的基础。汉代外科学已具有较高水平。据《三国志》记载,名医华佗已开始使用全身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各种外科手术。

从魏晋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脉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晋代名医王叔和所著的《脉经》归纳了24种脉象。该书不仅对中国医学有很大影响,而且还传到了国外。这一时期医学各科的专科化已趋成熟。针灸专著有《针灸甲乙经》;《抱朴子》和《肘后方》是炼丹的代表著作;制药方面有《雷公炮炙论》;外科有《刘涓子鬼遗方》;《诸病源候论》是病因专著,《颅囟经》是儿科专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眼科专著有《银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还有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经济繁荣,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编修工作。全书载药850种,还增加了药物图谱,进一步完善了中药学的规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医学教育中,针灸教学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来,他又设计制造等身大针灸铜人两具,教学时供学生实习操作。这一创举,对后世针灸的发展影响很大。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有一批医学家提出把伤寒、温病和温疫等病区分开。到了清代,温病学说达到成熟阶段,出现了《温热论》等专著。

从明代开始,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一批医学家们主张"中西医汇通",成为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先声。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完成了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载药1892种,成为中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集成之作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从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溃了就没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

恰到好处就好了。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这就是它的一种最高境界。《中庸》一书中至关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致中和”这一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是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可以说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在这个终级目标下,中医是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

第一个代称是歧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为歧黄之术。自然,歧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第二个代称叫青囊。现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亦行医,使华佗的部分医术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第三个代称唤杏林。这个名字的起始,也与三国有关。有资料介绍,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第四个代称称悬壶。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为弄清底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者后来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玉堂俨丽,甘肴旨酒。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在西医传入中国之后,中医亦被称为“皇汉医学”。在日本中医被称为“汉方医学”。













中医起源

注册|登录为公益,凝聚爱心
亿万吧友带徽章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进入贴吧 进入i贴吧 贴子搜索
吧内搜索 | 帮助

百度贴吧 > 医生吧 > 浏览贴子 吧主:跳跃的蓝柯南肉猪宝 快速回复 切换到经典版 贴吧投诉 1元钱的特级教师同步辅导
想学习来雅库,1元当成2元花! 雅库网最大的网上课程超市。
https://www.doczj.com/doc/c118287719.html,
转贴次数:0
共有23篇贴子 中医起源
郭向涛
37位粉丝
1楼


------------------------------------------------------------------------

2004-12-15 13:43 回复

郭向涛
37位粉丝
2楼

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是我们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灿明珠。千百年来,中国医药学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促进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原始社会的医疗活动(远古-公元前21世纪)

距今17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生息、劳动、繁衍在祖国的土地上。

原始群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原始群时代,人类刚从动物中分离出来,生产能力极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界。他们采集植物的果实,挖掘根茎,猎取鸟兽为食物。他们不会制造石器工具,不知道用火,也不从事捕鱼捉蚌。

血缘家族公社时期是原始社会发展的另一阶段。元谋猿人(1965年5月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其化石,距今170万年)、蓝田猿人(1963年7月在陕西蓝田陈家窝村附近、1964年5月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分别发现其化石,分别距今65万年或75-80万年)、北京猿人(1927年起至解放后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多次发现其化石,距今约69万年)、和县猿人(1980年11月在安徽和县龙潭洞发现其化石,距今69万年左右)等大都处于血缘家族公社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已开始学会用火和保藏火种,并可以制作原始石器工具。火为原始人类扩大了生活领域,增强了自卫能力,是人类从自然界获得解放的一个巨大动力。 距今约20万年前,人类开始进入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的猿人特征完全消失,开始形成现代人。此时的石器和骨器制造更加精致,已出现带孔的骨针、兽牙、海蚶壳、鱼鸟骨等用具及装饰品。陕西大荔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山西丁村人等均处于这一时期。从血缘家族公社时期到此时称为旧石器时代。到了距今约七、八千年前,中国的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时期,许多人口众多、规模较大原始村落在这一时期形成,人们开始驯养和繁殖动物并种植植物,由此产生和发展了最初的畜牧业和农业。石器、木器、骨器的制造,及纺织、编织和陶器的生产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裴李岗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青莲岗文化、马家浜文化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大约开始于5000多年前。在这一时期,男子代替妇女成为主要的农业劳动者,加强了农业劳动力,大大改进了农业生产工具,使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此时还出现了冶铜业,制陶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

和齐家文化是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到此时,又称为新石器时代。父系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 在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斗争中,医药学也有了最初的萌芽。

医药的起源

根据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推断,人类最初的疾病主要有龋齿、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动物咬伤、击伤、刺伤及骨折等骨伤疾病,难产及新生儿夭折十分常见,食物中毒、肠胃病、皮肤病等也是常见疾病。在与这些疾病的斗争过程中,原始人创造了最初的医疗方法,这也就是医药的起源。

内服药的起源

在采集野果、种籽和挖取植物根茎的过程中,原始人类由于没有经验,不能辨别植物是否有毒,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往往会误食一些有毒的植物,引起腹泻、呕吐、昏迷,甚至导致死亡。经过长期的实践,人类逐渐掌握了一些植物的形态和性能,了解到某些植物美味可口,而另一些却苦涩难咽;有的植物有毒,有的植物无毒。人们将味美无毒的植物采集来作为食品,把有毒的植物用于制作毒药、毒箭,射杀猛兽。以后,人们又渐渐发现有时患病偶然食用了某种植物,病情就得到缓解,甚至痊愈。同时也发现有的植物尽管有毒,但是适量食用也可以收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这样,人类就逐步积累起了对植物药的认识。古代史书中有关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记载,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认识植物药的实践过程的反映。 狩猎和渔业的发展,使原始人有了较多的肉类、鱼类及蚌蛤类食物。渐渐地,人们了解到某些动物的脂肪、血液、内脏及骨骼、甲壳等的食用价值和治疗作用,从而积累了一些动物药知识。 总之,植物药、动物药知识的积累都离不开人们的长期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国民间流传的“药食同源”的说法,正是对植物药、动物药起源的真实写照。


2004-12-15 13:44 回复

郭向涛
37位粉丝
3楼


以后,随着采矿业的发展,人们对矿物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渐掌握了某些矿物的性能,从而发现一些矿物的治疗作用,积累了有关矿物药的一些知识。

外治法的起源

在狩猎及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会与野兽搏斗或发生部族之间的争斗,因此外伤是很常见的。起初,人们只是随便用树叶、草茎、泥灰涂敷在伤口上,久而久之,发现某些植物的叶、茎对伤口有特殊的治疗作用,从而发现了一些外用药,积累了药物外敷的经验。 当受外伤身体局部出现疼痛和肿胀时,人们会本能地用手在受伤部位抚摸。这些简单的动作可以起到散瘀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原始按摩法的起源。

在外伤出血的情况下,人们会用手

指在伤口周围压迫,或用泥土、捣烂的植物茎叶涂敷于伤口上。在这种下意识的简单处置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某些植物具有止血作用,从而产生了最初的治疗体表出血的方法。

在原始人开始使用火之后,逐渐发现在烧石取暖的过程中,因受寒湿引起的疾病得以减轻,从而开始有意识地用这种方法治疗寒湿疼痛等症,这就是热熨的起源。 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及原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人们逐渐掌握了用兽角、棘剌、甲壳、兽骨、鱼刺等作为工具在人体上进行去除异物、开放脓肿、施行放血等外科手术。据考证,原始人曾用燧石刀切除脓肿或施行剖腹产、截肢、穿耳、穿鼻及穿颅术等外科手术。

针灸的起源

针刺的起源

远古时期,人们有时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类似情形多次重复出现后,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枣砭石。除了用来刺入身体以治病外,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鑱石。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的起源

灸法可能是在热熨法的基础上产生的。据推测,原始人在烤火取暖、煮食或篝火防兽时,有时可能会被迸出的火星烧灼烫伤皮肤,但同时这种局部的烧灼也可以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这种情形反复多次出现,就使人们受到启发,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燃料,对局部进行温热刺激。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最初的卫生保健

原始人类对火的发现、有关取火的发明及对火的使用在人类卫生保健史上有重要意义。火的使用,可以帮助人们御寒,使人类减少因风寒而引起的外感疾病和长期居住在黑暗潮湿处所导致的风湿病;可以防御野兽的侵袭,加强自卫能力,减少与猛兽搏斗而致的外伤性疾病;可以使人类由食用生食转为进食熟食,减少肠道传染病、消化性疾病、寄生虫病及其它有关疾病的发生;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程度,促进人体的发育,提高人体素质,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此外,火的使用,也对热熨、灸法、汤药等治疗方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原始人开始用火以后,因烧烤食物而发

现了制陶的方法。陶器的发明,使人类的饮食卫生有了显著的改善,人们使用陶器盛装食物,减少了食物的污染机会,降低了人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延长了寿命。

原始人类最初居住在山洞、树洞等天然居所之中,以后又有在树上搭巢而居的情况。天然住所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免遭野兽的侵袭,但是风雨和潮湿仍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建造人工住所。由于当时人们过着不定居的生活,最初的人工居所很简单,易建易移,便于迁居。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过定居生活,住所也逐渐固定化。人们根据不同的的地理环境,修建了不同形式的居室。北方多采用土木结构的穴居、半穴居建筑形式,这些建筑对取暖、防潮、烧煮食物、透光、通风、储藏食物、饲养家畜均有所考虑。南方多建有干栏建筑,以适应南方地势低洼、气候炎热、雨量频繁、蛇虫较多的地理特点。这些最初的居所建筑,对人类的卫生保健是十分有益的。 原始人最初赤身露体,以后开始用树叶、羽毛、兽皮遮挡身体,以防避寒暑和蛇虫咬伤。随着骨针、骨锥的出现,人们开始用兽皮缝制衣裳。以后,随着石器的发展,出现了原始的纺织工具,人们开始穿着葛麻织物、苎麻织物和丝织物。衣着条件的改善,使人们既可以抵御寒暑,又可以防止蛇虫咬伤,可以说是人类保健史上的又一进步。


2004-12-15 13:44 回复

郭向涛
37位粉丝
4楼


在原始人类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舞蹈。人们在集会、节日、狩猎成功、作物丰收等重大场合,用一些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发现舞蹈对舒筋壮骨有良好的作用,有些舞蹈逐渐发展成为健身的体育疗法。导引就是在舞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它对防治某些疾病确有一定的功效,所以流传至今,成为体育疗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关远古时代医药的传说

伏羲制九针
根据传说,伏羲属海岱民族(又称泰族),是东夷人的祖先,大约生活在距今1万-4000年前。伏羲曾教民众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因此,将其视为原始畜牧业时期的代表。伏羲使用画八卦的方法记事,这比结绳记事有了较大的进步。伏羲还尝试百药,创制了九针,从那时起,人们开始用针具治病。有关伏羲的传说从侧面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对砭石的使用及有关药物的发现。 神农尝百草
神农据说即是炎帝。相传在远古时代,人民过着采集渔猎生活。神农发明了木制农具,教人们进行农业生产。当时,人类维持生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植物类和肉类食物

,由于人多兽少,人们主要还是靠采集天然植物为生。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曾多次中毒,但也从中积累了不少药物知识。神农为了发现更多的药物,遍尝百草。许多史书均将神农尝百草作为医药的起始。

黄帝教民治百病
相传黄帝姓姬,号轩辕氏、有熊氏。他初为部落首领,后因战胜九黎族、炎帝族和蚩尤族而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黄帝族也从西北地区迁居到中原地区。黄帝被认为是医家之祖,是最早向人们传授医学知识的人。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内经》就是托名黄帝与岐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因此又被称作《黄帝内经》。 其它有关原始医家的传说

僦贷季,相传是歧伯的老师,他对望诊、脉诊颇有研究,是见于记载的最古的医家。

歧伯,相传为黄帝之臣,黄帝的太医,又是向黄帝传习医药的师长。传说黄帝让歧伯尝草药,编著医药经方,才有传世的《本草》《素问》等书。因此,后世将中医学称为“歧黄之学”,从事中医业者为“歧黄传人”。

雷公,相传是黄帝之臣,善医,精于针术。黄帝和雷公共论医药而创立了医学。《内经》中的某些篇章就是以黄帝与雷公论医药的问答形式写成的。后世托雷公之名的医药书籍很多,如《雷公炮制论》、《雷公本草集注》、《雷公药对》等。此外,还有一些药名以雷公命名,如雷公藤、雷公头(香附)和雷公墨等。 桐君,相传是黄帝之臣,从事采药,对药物很有研究,曾著有《桐君采药录》,书中叙述了药物的性味归经,但此书现已失传。民间将桐君奉为“药王”,并立有祠堂以表示纪念。

鬼臾区,相传是黄帝之臣,曾帮助黄帝发明五行,讨论脉理,问对难经。

俞跗,相传是黄帝之臣,精于外科手术,治病不用汤液、药酒、针刺、按摩、运动手脚、揉擦和药物熨贴,而是一经诊断就能发现病情,即而按照五脏俞穴的分布情况,割皮解肌,疏通血脉,接续断筋,治疗髓脑和深部病痛,洗涤肠胃,冲洗五脏。也有传说记载他用巫术治病,并可以起死回生。 少俞,传说是俞跗之弟,黄帝之臣,精于针灸术。

伯高,相传是黄帝之臣,曾协助黄帝详细讨论脉经。

2004-12-15 13:44 回复

郭向涛
37位粉丝
5楼

…… 奴隶社会 ……

奴隶社会(夏至春秋时期)的医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建立,由此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夏代的农业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还有骨器和蚌器,木质耒耜已开始使用。由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已有剩余。此时,已开始出现青铜器,已有了文字和文献

记录,已出现历书和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夏代的经济文化发展为商周时代的经济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

商王朝(约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木质耒耜是此时普遍使用的基本农具。此时已出现冶铜、制陶、制骨、玉石器、皮革、酿酒、丝帛、舟车等多种行业,表明手工业已有较细的分工。青铜铸造业的发展代表了当时冶炼技术的进步。对天象的观测及对历法的研究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是中国奴隶社会发展到极盛并开始衰落的转折时期。西周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金属农具,改进了耕作方式,加强了田间管理,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在这一时期,各种手工业作坊都拥有人数众多并具有专门技能的工匠,故有“百工”之称。西周的天文学也有了很大发展,设有专管天文历法的官职,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

春秋时期(约公元前770年-前476年)是中国奴隶社会的衰落时期。此时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出现了煮盐、冶铁、漆器等新兴的手工业。天文历法也有了新的发展,创立了二十八宿体系,发明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测定了一年四季的节气,观测了37次日食,并对彗星作了世界上的首次记录。

在奴隶社会里,人们由原始社会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变为对神的尊崇。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的剧变,人们对天命及鬼神的信念有所动摇。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的因素,这就是阴阳八卦和五行的思想。

随着经济思想及科学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医药卫生也有了很大变化,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人们积累了较多的医药卫生知识。同时,由于原始宗教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里,中国医学被宗教思想束缚,医学发展受到阻碍。到了奴隶社会后期,在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下,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下,逐渐摆脱了宗教对医学的禁锢,使医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为医学理论的形成作了准备。 对疾病的初步认识与诊治

中国奴隶社会里早期,人们对疾病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在甲骨文中已有所记载。商代奴隶主崇尚鬼神,常在磨光的龟甲和牛肩胛骨上钻凿凹缺,用火烧灼,观察其裂纹,来占卜吉凶,事后刻在甲骨上,即甲骨文。甲骨文被认为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种文字。自1899年至20世纪初,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中,发现了15万片甲骨,上面刻有4500多字,其中已知的有卜病内容的为323片,415辞。

甲骨文中关于人体部位有了许多记载,但大多是对人体体表部位的记载,如:首、面、

目、口、鼻、眉、耳、手、肘、肱、臂、足、胫、膝、趾、项、脊、腹、臀等;也有根据人体不同部位产生的生理功能而定名的,如孕、娩、乳、尿、血等。但对人体内部的脏腑组织记载不多,只有“心”字。

甲骨文记载的疾病约有二十多种,其中大多是按照人体的体表部位来区分的,如疾首(头病)、疾目(眼病)、疾耳(耳病)、疾口(口病)、疾齿(齿病),疾舌(舌病)、疾自(鼻病)、疾项(项病)、疾手(手病)、疾肘(肘病)、疾肱(肱病)、疾身(腹病)、疾尿(尿病)、疾足(足病)、疾膝(膝病)、疾胫(胫病)、疾止(趾病)、疾育(产科病)、疾子(小儿病)等。甲骨文中记载的疾病也有一些是根据疾病的主要特征得名的,如“疾言”,即说话困难或发音嘶哑;“疥”,是因易于结痂而得名;“蛊”,表示腹中有寄生虫;“龋”,为虫蛀牙齿。这说明当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涉及到五官科疾病、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小儿科疾病。此外,甲骨文中还有“疾年”、“雨疾”、“降疾”的记载,疾年指多病之年,雨疾、降疾指疾病的发生多如降雨,这些是关于流行性传染病的最早记录。 根据对甲骨文的研究,发现商朝已出现针刺、按摩、接骨、拔牙以及药物治疗等治病方法。


2004-12-15 13:44 回复

郭向涛
37位粉丝
6楼


到了西周及春秋时期,虽然还没有出现专门的医学书籍,但有关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散见于《周易》、《尚书》、《诗经》、《周礼》、《山海经》等当时的文献之中。此时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较商代已有了明显的进步,已认识到热病、昏迷、浮肿、逆产和不孕等疾病,并有了固定的病名。《诗经》中记载了古代疾病的病名和证候,如:瘨(癫狂)、闵(伤痈)、狂(痴)、首疾(头痛)、噎(气息不利)、疚(心忧惫之病)、朦(失明)、震(有娠)、身(怀孕)瞽(盲人)等。《山海经》中也涉及了三十多种疾病,范围包括内、外、妇、眼、皮肤等方面。其中大都是根据疾病的特点,给予固定的病名,如瘕疾、瘿、痔、痈、疽、疥、痹、风、疟、狂、疫疾等。也有一些是直接记载症状的,如腑(腑肿)、睬(大腹)、腹痛、嗌痛、呕、聋等。另有三种比较笼统的病名:肿病、腹病、心腹之疾。《易经》中关于疾病的记载有“妇孕不育”(即流产)、“妇三岁不孕”(即不孕症)、“往得疑疾”(即精神病)等。《礼记》中有瘖、聋、丧明、跛、躃、伤、创、折、断、胎夭、病革、风欬、侏儒等病名记载。《周礼》中也有肿疡、溃疡、金疡、疟疾、疥、瘅疽、足肿

病、佝偻病、秃头、胼胁等疾病内容。

在认识疾病的基础上,人们逐渐积累了一些诊断疾病的经验。《礼记·曲礼》中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记载,即人们患病要向有经验的医生求医问药,反映了当时已有治疗经验丰富的医生了。《周礼·天官》记载:“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死,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这可以说是后世中医诊断学的雏形。

在这一时期,人们已开始用药物疗法或食疗法治疗内科疾病。而对于外科病,除用药物外敷以外,同时也用内服药及食疗进行调理。在使用药物时,依据药物的酸、辛、咸、甘、苦、滑等性味,分别调养筋、骨、血、脉、气血、肌肉、九窍等。说明此时的伤科医生已认识到局部的损伤会影响全身的气血运行,所以在医治局部的同时,还要调治全身的气血及脏腑功能,在使用外用药的同时,还需内服药物。这种内外同治的方法,是伤外科疾病治疗史上的一大进步。在实践中,人们认识到饮食对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周代有人提出了“先味而后药”的治疗主张,即先用食疗,再用药治。同时还提出饮食要与四时季节的变化相适应。周代甚至出现了专管王室膳食的官职枣食医,这说明当时关于饮食疗法的经验已有相当的积累。 此外,针灸、按摩、导引等各种治疗方法在这个时期也已有所应用。

药物知识的积累

商代的甲骨文中尚未发现关于药物的明确表述,但其中已有用鱼来散瘀血和用枣治疟疾的记载。《尚书》中已有“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多用大剂量且副作用较大的药物治病有关。同时也说明人们当时对药物的性能及副作用已有一定的了解。《礼记》中关于“孟夏月也……聚蓄百药”,则反映了人们已注意到在一定的采集季节广泛采集贮存药物。 到了西周、春秋时期,药物品种增加,人们的用药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虽还没有出现药物学专著,但在很多文献中都有关于药物的记载。如《周礼·天官》中述的“五药”,可能是对药物的初步分类;书中还有对胆矾、丹砂、雄黄、礐石、磁石这“五毒”炼制的外用腐蚀药,这可能成为中国古代使用化学药物的最早记录。《诗经》中也有关于药物的丰富记载,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动植物,虽然没有明确指明这些动植物的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药物

最多的,其中还明确指出了药物的功效。一般认为,《山海经》中载药120余种,其中植物药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3种,水类药1种,另有几种类属不清。按照这些药物的功用,可分为补药、毒药、解毒药、醒神药、杀虫药、预防药、避孕药、美容药、兽药等类型。此外,还有约60种药仅记有药物而未记载其功效,如桂、杞、桔梗、麝、雄黄、芍药、芎藭、藷藇(山药)、术、芜、门冬、椒、桃、杏、葱、韭等。后世的本草著作对这些药物均有所记载,并被应用于临床。《山海经》中对药用植物和药用动物的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如植物药的根、茎、叶、花、实,动物药的喙、翼、足、尾、音等。对一些药物的功效和使用方法也有说明,如《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以已疠。”此外,该书还记述了食、服、浴、佩、带、涂、抹等多种用药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记载的药物中有60种是用于预防疾病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预防疾病的重视。


2004-12-15 13:44 回复

郭向涛
37位粉丝
7楼


酒类在防病治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古汉字“医”就已反映出医与酒(酒与酉通用)密不可分。自人类开始学会农业生产时起,我们的祖先就从谷物和剩余熟饭自行发酵中逐渐受到启发。此外,陶器的发明和应用,也为酒的酿造提供了重要条件。古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表明,至少在夏代中国已有了酿酒技术。到了商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用谷物酿酒更为普遍,此时已有大规模的酿酒业了。人们在长期饮酒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少量饮酒可以通经活血,令人精神兴奋,而饮酒量大时,就会使人麻醉。由于酒通血脉,可以用来止痛。酒还有杀菌作用,可用于消毒;酒又有挥发和溶媒的性能,所以又是常用的溶剂。因此,人们常用酒来炮制药物,并制成各种药酒。历代医籍及本草著作中都把酒作为不可缺少的药物来记载,所以有“酒为百病之长”的说法,也体现了酒在古代医疗中的重要作用。

在商代以前,人们是用单味药服药,所用剂量较大,因而副作用较大,甚至有一定的危险性,效果也不理想。到了商代,药物品种不断增多,人们的用药经验也逐渐丰富,开始根据不同的病情而选用多种药物混合煎煮,这也就是汤液的开始。汤液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和医疗实践中产生的,汤液的出现离不开火和陶器的发明和应用。火的使用,就可能将生药煮为熟药。陶器的发明,使人们有可能利用陶罐、陶钵、陶锅等煎煮药物和储存药液。汤剂的产生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烹调知

识,人们在掌握烹调混合菜肴食物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多种药物进行混合煎煮。相传汤液为商代伊尹所发明。伊尹原是商汤王妻子陪嫁的奴隶,善于烹饪,起初为汤王的厨师,因才智出众受到汤王的赏识,被提升为相。以后辅佐汤王率军伐桀,使夏朝灭亡,建立了商朝。伊尹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再加上他的烹饪技术以及加工食物的经验来加工药物,创造汤液是有可能的。但是汤液的创制,归根结蒂是人们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但也不能否认有象伊尹这样的个别人物在这方面作出了贡献。

医学理论的萌芽

在中国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提高,医学理论开始萌芽。

病因学说的萌芽

从甲骨文中的卜辞来看,殷商时期人们认为疾病是天神所降或祖先作祟,或是由于蛊毒为害,这显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到西周春秋时代,随着天命鬼神观念的动摇和科学文化的进步,人们对鬼神致病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开始从自然环境与气候变化、七情、饮食起居等方面探讨疾病发生的原因。

随着农业、天文、历法等知识的积累,西周时期的人们开始认识到,季节气候的变化与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关系。当时传染病被称为疠疾。《周礼·天官·疾医》中记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嗽上气疾。”讲述了四时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礼记》中关于“(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的记载,则说明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能引起疾病的流行。

这一时期,人们也开始认识到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异常变化及生活起居失常,也可以导致疾病。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患病,齐国大臣婴晏认为齐景公之病是“纵欲厌私”所致。晋国国君晋平公患病,求医于秦,秦国医生医和认为,晋平公“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郑国政治家子产认为晋平公的病,与饮食不节及过度纵欲有关。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七情的刺激对人体的机能有害,甚至可以使人致病。七情作为病因的概念已开始初步形成。

此时,人们还认识到了血缘关系相近的男女之间通婚对健康有不利影响。如《左传》就曾记载:“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还逐渐认识到居住环境、饮食卫生与某些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减少疾病,人们在居住环境和饮食卫生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设置下水道以排除积水,凿井汲水而饮,定期清除井中的淤泥积垢等,都是改善环境卫生和饮水卫生的有效方法。


2004-12-15 13:44 回



郭向涛
37位粉丝
8楼


春秋时期秦国医生医和提出了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致病的观点,认为“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明淫心疾”,把四时不正、六气太过看作是致病的重要原因,这是后世形成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源”说的基础。同时,医和还强调了情欲不节是致病的内在因素。

养生理论的起源

远古时期人们自发地进行了一些卫生保健活动,这可以说是人类为了长寿而进行的最初的实践。当时流传的一些关于寿星的传说,反映了人们对长寿的追求。《易经》以及《道德经》、《论语》、《孔子家语》、《管子》等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的著作中都有很多关于养生的论述,这些是养生学理论的最初起源,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启示。

对精气神与气血的认识

春秋时期,一些重要的医学名词术语已散见于当时的各种文献当中,如《管子》、《论语》、《国语》中,分别有关于精、气、神与气血的论述。认为一切有形的物质,都是由无形的气变化而来的,人也是由气生成的。人的生成是由于“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人的形成是男女精气相互结合而成为水样流体,经十月长成出生。精是气的精萃,气和精是构成万物的精微物质。人的四肢九窍及内脏活动,都是以精气为渊源,有了这种精微之气,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此外,认为世上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神作用的结果。神作用于人体,表现在外的是易观察到的韵、色、形、态,同时包括人的思维活动。同时,人们还认识到人的机体是由气血来决定少、壮、衰老的。这些医学概念为后世医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中国奴隶社会的卫生保健

夏商时期,人们已有洗脸、洗手、洗脚的习惯,甲骨文中已有这方面的记载,殷墟的出土文物中也已有一些盥洗用具。《礼记》中了则记述了当时人们定期洗头、洗澡的习惯,并有疮疡应沐浴的论述,说明人们已认识到沐浴对疮疡有治疗作用。此外,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对传染病人应予隔离

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对饮食卫生日益重视。《周礼·天官》中曾记载:“凡用禽兽,春行羔豚,膳膏香(牛脂);夏行腒(乾雉)鱐(乾鱼),膳膏臊(豕膏);秋行犊麛,膳膏腥(鸡膏);冬行鱻羽,膳膏膻(羊脂)。”《食医》中也有“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记载,说明人的饮食口味必须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变换。

当时对婚姻制度也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主张,如《礼记》中有“三十曰壮,有室”的记载,而《周礼》则

有“男三十娶,女二十嫁”之说。

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注意环境卫生,并实行了人畜分离。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牛栏、猪圈和室内除虫的记载。《周礼》、《易礼》、《诗经》中都记有除虫灭鼠的方法,如抹墙、堵洞、药熏、洒灰、扫房屋及用“焚石”投水中消灭水中病虫害等。《左传》中也有关于“国人逐瘈狗”以防狂犬病的论述。

相传黄帝时代已有水井,夏代更有“伯益作井”的传说,早期的水井都是穿地而凿的土井,至商周时期,人们逐渐发明了井甃、井裙、井盖、井亭等水源卫生保护设施。殷墟发现当时已有地下排水管道,在周代城廓遗址也发现有较商代更为先进的地下水道。

早在夏商时代,人们已经知道冬季贮藏天然冰以供夏日使用。周代在防暑降温方面已有具体措施,人们普遍试图在夏季用冰来调节温度,达到“疠疾不降”的目的,而且设有专门分管用冰的官职“凌人”。春秋时期藏冰用冰更为普遍,《诗经》、《左传》、《周礼》中都有藏冰的记载,考古挖掘中也曾发现这一时期修建的冰窖和贮存食物的冷藏井。

早期的医事制度

奴隶社会时期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医学走上了独立分科的道路。周代开始出现专职医生,并且有了最初的医学分科。当时的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各有其编制和职责范围。食医负责王室的饮食与配膳,类似于营养医生;疾医相当于现在的内科医生,其职责是负责邦内群众疾病的治疗;疡医相当于今天的外、伤科医生;兽医主管兽病的治疗。


2004-12-15 13:44 回复

郭向涛
37位粉丝
9楼


周朝设立了较为完备的医事制度,其医政组织是:医师1人,上士2人,下士4人,府2人,史2人,徒20人。医师是“众医之长”,掌管国家的医药政令,负责王室和邦内疾疫的预防和治疗;士是治病的医生;府掌管药物、医疗器具和会计事务等;史负责文书和医案,徒专供役使,并看护病人。周朝还设有完整的医疗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据《周礼》记载:“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也就是说,每到年终,医师要根据医生们的医疗成绩的优劣,制定其级别和俸禄。 病历记录和死亡报告制度在这一时期已经出现。正如《周礼》记载:“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说明当时已能对病人分别处理,并建立了治病的记录。对于死亡者,还要求作出死亡原因的报告,呈送医师,作为评定级别的依据。

巫医的活动

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水平和认识能力有限,

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现象不能理解,于是幻想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的存在,认为是神在主宰一切。于是企图靠求助于神灵来保护自己。随着社会的分工,出现了专门负责沟通人与神之间联系的人,也就是“巫”。巫师的主要职责是掌管占卜,从事奉祀鬼神、为人祈福消灾等活动,同时也分管天象和医疗等事务。 到了奴隶社会,统治阶级出于政治需要,崇尚鬼神,迷信占卜。由于受认识水平和医疗水平的限制,人们认为疾病的原因是得罪了鬼神或祖先,是上天对人的处罚。于是试图通过巫的活动,或祈祷祭祀,或施法术诅咒来祈求神与祖先的饶恕,或驱逐鬼怪,以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所以可以说,巫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巫术在奴隶社会极为盛行,上至帝王,下到百姓,人们都请巫师治病。巫师在诊断疾病时,采用占卜的方法来探求病因。在治疗方法上,一般采用祭祀、祈祷和禁咒。这些迷信方法实际上是利用了人们对鬼神的尊崇信仰心理,自发地运用医学心理学,在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原始意识遮盖下对病人进行精神上的安抚,通过检讨过失、许愿,使病人的愧疚心理得到解脱,从而使情志疾病好转。此外,巫医的驱鬼咒骂也转移了病人的注意力,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但是,巫医的巫术治疗肯定不能对所有病人和疾病有效,因此巫医在使用巫术的同时,也不断吸取药物知识和治病经验,运用酒剂、草药等药物来治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药物知识的积累和医疗知识的不断丰富,医药的治疗效果日益明显地超过了巫术的作用,医巫开始逐渐分离。在医与巫的斗争中,医学最终冲破了巫术的束缚,成为了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

2004-12-15 13:44 回复

郭向涛
37位粉丝
10楼

…… 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医学 ……

战国至东汉时期的医学(公元前475年-公元220年)

战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随着奴隶主阶级所有制逐渐被新兴地主阶级所有制取代,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生产力也有了较大提高。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水利工程的修建,耕作技术的改进,使农作物的收获量大大增加,收获达到了种子的十倍,甚至上百倍。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使得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相应的发展。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车轨和度量衡,统一了文字。这对当时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而与此同时,秦王朝对人民实行

了残暴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人民不堪忍受,终于在公元前209年爆发了由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秦王朝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彻底覆灭。

公元前202年,经过五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击败项羽而称帝,开始了历史上的西汉时期。由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奖励耕织,广植农桑,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冶铁、纺织、陶瓷等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商业也越来越繁荣,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社会比较安定。到了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公元前88年),国力更为强盛,朝廷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内地与边疆,汉朝与中亚、西亚等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到了西汉后期,朝政腐败,社会危机四伏。西汉末期,王莽篡位,其统治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因而爆发了以赤眉、绿林为主体的农民起义。公元23年,王莽败灭。公元25年,刘秀正式接帝位,东汉时期开始。东汉前期,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造纸术的改进和推广,大大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东汉末年,豪强地主势力不断膨胀,宦官专权,民不聊生,随之爆发了黄巾军农民大起义,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全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战之中。以后逐渐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即历史上的三国时期。

战国至东汉时期,不论是天文、历法、地理、数学、农学、医学,还是文学、史学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第一部算学著作《周髀算经》和数学名著《九章算术》问世,标志着中国数学完整体系的形成。公元前4世纪甘德的《星经》和石申夫的《天文》(后全称《甘石星经》)中载有120个恒星的黄经度数和距北极的度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五星占》,是现存最早的星表实物。东汉张衡创制的观察天象的浑天仪和测量地震方向的侯风地动仪,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西汉的《汜胜之农书》则总结了2000多年前农业生产的知识和经验。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不朽的文学、史学传世名著,如《左传》、《国语》、《战国策》、《世本》、屈原的《楚辞》、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许慎的《说文解字》等,都是中国古代的宝贵文化遗产。

在哲学思想方面,战国先秦时期与两汉时期各有其特点。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学术界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辩家、阴阳家、杂家等不同的学术派别,并在哲学思想上展开了争鸣。在自然观方面,争论的焦点是天命论和反天命论。唯心主义认为,天是有意

志的神,能够降祸赐福,赏善罚恶。唯物主义则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没有什么上帝鬼神来主宰它,它没有思维和意志,更不能惩恶劝善。正如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谈到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明确指出了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他在承认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还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戡天”思想。

西汉初年,由于当时的统治者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与之相适应的清静无为的道家哲学思想得到了汉王朝的重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从此,儒家学说逐渐成为西汉中后期的统治思想。东汉时期,天命鬼神等唯心主义思想泛滥,儒家的经典著作被作出各种宗教迷信式的解释。儒家的三纲五常理论不仅被神化,而且被提到了钦定法典的地位。然而东汉杰出的思想家王充,则对天命鬼神等唯心主义谬论进行了有力的驳斥。他发挥先秦以来关于“精”、“气”的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人是由物质性的气所构成的。人的禀赋厚薄和体质强弱是决定长寿与否的关键。他还提出无鬼论和神灭论的观点,正确论述了精神与肉体的关系。


2004-12-15 13:46 回复

郭向涛
37位粉丝
11楼


这一时期不同派别的学术思想,对医学思想和医学理论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儒家、道家和阴阳家的学说。儒家的天命观是唯心的、消极的,但它所宣扬的“仁义道德”思想中的积极部分,对古代医德的形成有较大影响。道家的关于生命和精、气、神及养生理论,则成为了中医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经战国时代的邹衍合在一起,用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对当时正在形成的中医理论体系影响极大,从而成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医药帛书和简牍

后世出土的医药帛书和简牍是战国至东汉时期中国医药学发展和成就的见证。

马王堆医药帛书

1973年底,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批医药帛书。据考证,这些帛书都是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下葬的,但各书的编撰时间不同,最早的可能成书于春秋时期,而最晚的则是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的作品。就其内容而言,这些书较成书于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典籍更为原始和古朴。这批书是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医学文献,它们的出土,不仅填补了中国医学史上的某些空白,而且对研究西汉以前医药学的发展概况具有极高的价值。

《五十二病方》


《五十二病方》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医书中内容最丰富的一种,该书出土时本无书名,因其目录列有52种病名,且在这些病名之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所以整理者据此而给该书命名。全书约15000余字,涉及病名100多个,治疗方剂280余首,药物240多种,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医学方书。

《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中尤以外科病最为多见,包括了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内科疾病有癫痫、疟疾、食病、癃病、痉病、淋病及寄生虫病等;儿科疾病包括癫痫、瘈疭等;此外还涉及了产科病、眼科病等。书中对某些病症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如书中形象地描述了冥病(麻风病)的症状如螟虫啮穿植物内心,其所发无定处,或在鼻,或在口旁,或在齿龈,或在手指,使人鼻缺、指断。反映出当时对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和症状的认识已较为深刻。又如,书中关于“伤痉,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伤而颈(痉)者……其病甚弗能饮者,强启其口,为灌之”的记载,清楚地描述了痉病(破伤风)的两个主要症状枣角弓反张和牙关紧闭。这些记述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是最早的,而且都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240余种药物中有草、谷、菜、木、果等植物药,也有兽、禽、鱼、虫等动物药,还有雄黄、水银等矿物药。书中很多药物的功效和适应症都与后世医药文献和临床实践相吻合。书中还记载了有关药物的采集、收藏方法等,反映了西汉以前药物学的发展。

《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方剂大多是由二味以上药物组成的复方。例如治“疽”病方中,有白敛、黄芪、芍药、桂、姜、椒、茱萸七味药。根据疽病的不同类型,调整主药的剂量,提出“骨疽倍白敛,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体现了早期的辨证论治思想。据对书中283首医方的药物配伍、剂型、方剂用法的分析,认为该书已初具方剂学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有理论指导、有实践意义的方剂学体系在先秦已初步形成。 《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方剂虽仅明确提及丸剂,但实际上已根据疾病的情况及病人的体质,分别使用了丸、饼、曲、酒、油膏、药浆、汤、散等多种剂型,并对方剂的煎煮法、服药时间、次数、禁忌等作了一定的记载。

《五十二病方》中记述的外治法内容也很丰富,涉及手术、药浴、敷贴、熏蒸、熨、砭、灸、按摩、角法等。书中有关创伤的16种疗法(止血、镇痛、清创、消毒、包扎等)以及烧灼结扎术、结扎摘除术、瘘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