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检测

一、混凝土的裂缝

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的破坏往往都与裂缝的发展有关,裂缝是混凝土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缺陷,裂缝的存在会影响结构的抗渗性能,导致水分及有害物质渗入,诱发钢筋锈蚀或加速混凝土的自然老化,从而损害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对安全性产生影响。即使尚未直接影响到使用安全,也会影响适用性和耐久性。

裂缝的产生原因是设计、施工、材料、环境及管理等相互影响的综合性问题。按产生原因可分为四类:

1、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因动、静荷载的直接作用产生的裂缝,约占5%—10%

2、变形作用下的裂缝:因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湿度差异、膨胀、收缩、徐变等变形因素

引起的裂缝,约占80%以上

3、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引起的裂缝:约占5%—10%

4、碱骨料反应膨胀应力引起的裂缝及冻融引起的裂缝:约占1%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绝对的,无裂缝是相对的,一定程度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说裂缝不仅是混凝土的缺陷,同时应当看作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物理力学性能。裂缝宽度W0.02—0.05mm是为肉眼可见裂缝,为有裂缝结构;裂缝宽度W< 0.02—0.05mm是为肉眼不可见裂缝,即无裂缝结构。≥

在裂缝宽度W≥0.02—0.05mm后,根据对结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分为有害裂缝和无害裂缝,钢筋混凝土有害与无害裂缝的界限为:

1、有侵蚀介质或防渗要求时,界限为0.1—0.2mm,地下结构限制裂缝宽度为0.2mm

2、正常条件下无特殊要求时,界限为0.3—0.4mm

3、中国允许无害裂缝宽度为0—0.3mm

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大裂缝宽度的限值:

在混凝土构件的安全性鉴定中,对于受力裂缝,出现下表所列情况时,应视为不适于继续承载

二、混凝土裂缝的检测技术

1、裂缝外观形态、分布描述

观察构件表面裂缝部位,目测并绘制裂缝分布图,准确记录裂缝的形态、条数、位置、长度和走向。

2、裂缝宽度检测

裂缝宽度测试读数精度应不大于0.02mm。测位处混凝土表面应清洁、平整,裂缝内部不应有灰尘或泥浆,宜选择裂缝张开状态下检测。一条连续裂缝上宜布置2个以上裂缝宽度测位,在裂缝分布图中标注检测部位和最大裂缝宽度部位。现有的裂缝宽度的测量方法分三类:

(1)塞尺或裂缝宽度对比卡:简单,但只能用于粗测,测试精度低。

(2)裂缝显微镜:读数精度一般为0.02 mm-0.05 mm,需要人工近距离调节焦距并读数和记录,有些还需另配光源,测试速度慢,测试工作的劳动强度大,而且有较大的人为读数误差。裂缝显微镜方法是目前裂缝测试的主要方法。

(3)近年出现的裂缝宽度测试仪是将放大的裂缝图像显示在显示屏上,再人工读取宽度的测试仪,这种测试仪避免了裂缝显微镜必须近距离调节焦距的要求,降低了裂缝测试的劳动强度,但仍需人工估测和记录宽度。

3、裂缝深度检测

裂缝深度检测宜采用超声法,根据裂缝深度与被测构件厚度的关系以及可测试表面情况可选择采用单面平测法、双面斜测法、钻孔对测法。

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裂缝的估计深度不大于被测构件厚度的一半且不大于500mm时,可采用单面平测法。要求在裂缝测位的两侧分别具有清洁、平整且无裂缝的可进行检测的混凝土表面,裂缝两侧的可测试表面宽度分别不小于估计缝深,通过检测跨缝的声时和混凝土声速,可计算测点处的裂缝深度。

当结构的裂缝部位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测试表面时,可采用双面穿透斜测法。双面斜测法主要用于检测深裂缝以及判定构件相对裂缝是否构成贯穿裂缝。在保证所有测线的测距、倾斜角度以及测试系统一致的条件下,将通过裂缝断面的测线与不通过裂缝断面的测线比较,根据声参量的变化,判定裂缝深度以及在断面内是否贯通。

钻孔对测法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预测深度在500mm以上的裂缝检测。在裂缝两侧钻测试孔,在孔中用径向振动式换能器自上而下逐点检测,绘制深度—波幅图,波幅达到最大并基本稳定的位置对应裂缝深度。

三、超声平测法检测裂缝深度有关问题的探讨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中规定了超声平测法检测裂缝深度的方法。笔者在多年检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的裂缝模型试验提出以下看法供讨论。

1、关于单面平测法的适用条件

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中规定,当估计缝深在500mm以内时,可采用单面平测法,这种规定在应用时显得过于笼统,建议在界定单面平测法的适用条件时同时还应考虑裂缝估计深度h与被测结构厚度H的关系。

2、发现存在首波反相的缝深计算方法

在《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中提出,如发现首波反相,可取相邻三点裂缝平均值为裂缝深度值,但是在首波反相点方法的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

(1)反相过程是个渐变过程,难于确定

(2)反相点处首波弱,声时判读误差较大

(3)不同试验结果资料所提出的反相点出现位置与对应的间距/缝深比并不确定

(4)首波反相点的测试结果与多点平均的测试结果有时差距很大

目前有些裂缝深度检测仪器利用测试间距与裂缝深度的关系进行检测,其原理是认为在特定间距下,接收波具有振幅或相位的特征,根据此特征,找到具有波特征的间距后,确定裂缝深度,但对所应用的波特征尚缺乏足够的解释或实验。

因此,在应用首波反相的计算方法时,应仔细确认首波声时的测试准确性。

3、当超声测距过大或过小时,测试结果剔除的问题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确定,测距小于1倍缝深或测距大于3倍缝深时,其结果应予剔除。这主要是考虑测距过小或过大时,声时的测试误差较大。但笔者试验表明,当测距小于1倍缝深时,信号波形清晰,而且深度测试值与实际深度接近,没有剔除的必要。

参考文献:

韩素芳、王铁梦等《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指南》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3月

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协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6年1月

混凝土结构裂缝检测与处理

混凝土结构裂缝检测与处理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裂缝,是相当普遍的现象。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机制和大量实践经验都说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裂缝是一种人们可以接受的材料特征。但过宽的裂缝在外观上,给人们以不安全感;在质量上,不符合耐久性要求,且结构的破坏和倒塌是从裂缝的扩展开始。 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就两大类: 第一类:由荷载引起的裂缝,也称结构性裂缝。其裂缝与荷载有关,预示结构承载力可能不足或存在问题; 第二类:由变形引起的裂缝,也称非结构性裂缝。如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变形,当变形得不到满足,在结构内部产生自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允许的拉应力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裂缝出现后,变形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应力发生松弛,结构刚度下降。 根据调查资料表明,两类裂缝中,变形引起的裂缝占主导,约占总裂缝的80%,其中包括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但以变形为主引起的裂缝;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在20%,其中包括变形与荷载共同作用,但以荷载为主引起的裂缝[3]。 裂缝原因分析是为了弄清裂缝成因、性质和危害,为裂缝的处理提供依据。裂缝检测的目的是查明裂缝的分布特征、宽度、深度及发展情况,为裂缝的分析和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裂缝检测应测定结构裂缝的分布位置和裂缝走向,并对需要观测的裂缝统一编号。如裂缝仍在发展,则每次裂缝分布特征描述应标明检测时间,便于分析裂缝变化趋势。 裂缝宽度沿其长度方向一般是不均匀的,宽度观测位置每条裂缝至少两处,一处应在裂缝的最宽处,另一处应在裂缝的末端。 测量裂缝宽度常用工具是裂缝比对卡和读数显微镜。裂缝比对卡上面有粗细不等并标注有宽度的平行线条,将其覆盖于裂缝上,可比较出裂缝的宽度;读数显微镜是配有刻度和游标的光学透镜,从镜中看到的是放大的裂缝,通过调节游标读出裂缝宽度。 如裂缝仍在发展,裂缝宽度值上应标明检测时间,便于分析裂缝变化。裂缝深度沿其长度方向一般也是不均匀的,检测一般只针对裂缝宽度最大处。 裂缝深度检测有凿开法和超声波法。采用凿开法,先用医用针管吸入红墨水,从缝口注入,然后局部凿开裂缝,测定红墨水深入深度即为裂缝深度。该方法由于是局部破损检测,不便于大面积使用,且适用裂缝深度也有一定限制,不适用于深度较大的裂缝。超声波法由于是无损检测,且对裂缝深度没有限制,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声波检测裂缝深度有三种方法:单面平测法、双面斜测法、钻孔对测法[5]。单面平测法适用于裂缝部位只有一个可测表面,估计裂缝深度不大于500mm的构件;双面斜测法适用于裂缝部位具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测试表面的构件;钻孔对测

混凝土习题集—8—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第八章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一、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或裂缝宽度过大会影响结构的、性。 2、规范规定,根据使用要求,把构件在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和变形控制在 。 3、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要在构件的某个截面上出现的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将在该截面上产生方向的裂缝。 4、平均裂缝间距就是指的平均值。 5、平均裂缝间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6、影响平均裂缝间距的因素有、、、。 7、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抗弯刚度是一个,它随着和而变化。 8、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的物理意义是。 9、变形验算时一般取同号弯矩区段内截面抗弯刚度作为该区段的抗弯刚度。 10、规范用来考虑荷载长期效应对刚度的影响。 二、判断题: 1、混凝土结构构件只要满足了承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即可。() 2、混凝土构件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是为了保证安全性的要求。() 3、构件中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使构件的刚度降低、变形增大。() 4、裂缝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由荷载引起的裂缝和由变形因素引起的裂缝两大类。() 5、实际工程中,结构构件的裂缝大部分属于由荷载为主引起的。() 6、引起裂缝的变形因素包括材料收缩、温度变化、混凝土碳化及地基不均匀沉降等。() 7、荷载裂缝是由荷载引起的主应力超过混凝土抗压强度引起的。() 8、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就是将构件的裂缝宽度限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 9、规范控制温度收缩裂缝采取的措施是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 10、规范控制由混凝土碳化引起裂缝采取的措施是规定受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 11、随着荷载的不断增加,构件上的裂缝会持续不断地出现。() L主要取决于荷载的大小。() 12、平均裂缝间距 cr 是所有纵向受拉钢筋对构件截面的配筋率。() 13、有效配筋率 te 14、平均裂缝宽度是平均裂缝间距之间沿钢筋水平位置处钢筋和混凝土总伸长之差。

第三学期-建筑结构复习题

建筑结构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混凝土一个方向受拉、另一个方向受压时,强度会 。 2、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 变形。 3、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使用的极限状态有 。 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 5、通过对适筋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 6、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根据所配箍筋和纵筋数量的多少,构件的破坏类型有 。 7、 钢筋混凝土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和分布局部荷载,还可 。 8、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所采用的钢筋等级不宜 ,混凝土等级不宜 。 9、为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抗扭承载力,应该配置的钢筋为 。 10、通过对适筋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可以得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抗裂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承载力计算是以 阶段为依据。 1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最简单的实用设计表达式为 。 12、受弯构件强度计算中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原则是 和 。 13、梁的斜截面破坏主要有斜压、剪压和拉压破坏三种,却选用剪压破坏作为设计依据的原因是该形式的 好, 都能得到利用。 14、先张法预应力构件是靠 来传递预应力的,后张法是靠 来保持预应力的。 15、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中,要求0h x b ξ≤是为了防止发生 。 二、单项选择题 1、同一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各项力学指标有如下关系( )。 A 、f cu <f c <f t B 、f cu >f c >f t C 、f c >f t >f cu D 、f cu >f t >f c 2、若用S 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上的荷载效应,用R 表示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抗力,结构或构件截面处于极限状态时,对应于( )式。 A 、R>S B 、R=S C 、 R

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及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 2、随着纵向配筋率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 3、弯起筋应同时满足 、 、 ,当设置弯起筋仅用于充当支座负弯矩时,弯起筋应同时满足 、 ,当允许弯起的跨中纵筋不足以承担支座负弯矩时,应增设支座负直筋。 4、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可分为3个阶段,试选择填空:A 、I ;B 、I a ;C 、II ;D 、II a ;E 、III ;F 、III a 。①抗裂度计算以 阶段为依据;②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 算以 阶段为依据;③承载能力计算以 阶段为依据。 5、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ζ需要根据 等假定求出。 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中采用的最小刚度原则是指在 弯矩范围内,假定其刚度为常数,并按 截面处的刚度进行计算。 7、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主要是指在各种作用下 和 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8、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破坏发生在梁 的 ,受弯构件内配置足够的受力纵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配置足够的腹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 9、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时,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直接按构造配置箍筋满足max min ,S S d d ≤≥;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时,仍可不必计算 抗剪腹筋用量,除满足max min ,S S d d ≤≥以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当梁上作用的 剪力满足:V ≥ 时,则必须计算抗剪腹筋用量。 10、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

混凝土裂缝深度超声波检测方法

混凝土裂缝深度超声波检测方法 林维正 1 原来裂缝深度检测方法 对混凝土浅裂缝深度(50cm以下)超声法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如图1所示的t c-t0法,图2所示的英国标准BS-4408法等,“测缺规程”推荐使用t c-t0法[2,3]。 上述方法中,声通路测距BS-4408法以二换能器的边到边计算,而t c-t0法则以二换能器的中到中计算,实际上声通路既不是二换能器的边到边距离,也不是中到中距离,“测缺规程”中介绍了以平测“时距”坐标图中L轴的截矩,即直线议程回归系数的常数项作为修正值,修正后的测距提高了t c-t0法测试精度,但增加了检测工作量,实际操作较麻烦,且复测时,往往由于二换能器的耦合状态程度及其间距的变化,使检测结果重复性不良。 应用BS-4408法时,当二换能器跨缝间距为60cm,发射换能器声能在裂缝处产生很大衰减,绕过裂缝传播到接收换能器的超声信号已很微弱,因此日本国提出了“修改BS-4408法”方案,此方案将换能器到裂缝的距离改为a1<10cm,这样就使二换能器跨缝最大间距缩短在40cm以内。 “测缺规程”的条文说明部分(表4.2.1)中,当边-边平测距离为20.25cm时,按t c-t0法计算的误差较大,表4.2.1中检测精度较高的数据处理判定值为舍弃了该两组数据后的平均值。条文说明第4.3.1条仅作了关于舍弃Lˊ<d c数据的提示,实际上当二换能器测距小于裂缝深度时,超声波接收波形产生了严重畸变,导致声时测读困难,这就是造成较大误差的直接原因。表4.2.1中未知数t c-t0法在现场检测中对错误测读数值的取舍是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 “测缺规程”的条文说明第4.1.3条指出:当钢管穿过裂缝而又靠近换能器时,钢管将使声信号“短路”,读取的声时不反映裂缝深度,因此换能器的连线应避开主钢管一定距离a,a 应使绕裂缝而过的信号先于经钢管“短路”的信号到达接收换能器,按一般的钢管混凝土及探测距离L计算,a应大于等于1.5倍的裂缝深度。 根据a≥1.5d c这一要求,如国科3表示,表1给出了相邻钢管的间距S值。 表1 检测不受钢筋影响的相邻钢筋最小间距S值

钢筋混凝土梁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

现浇混凝土梁裂缝的分析及预防 【摘要】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产生原因和部位,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梁裂缝热胀冷缩 1前言 钢筋混凝土梁在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和次应力的作用下,引起结构变形而裂缝。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受年温差的长期作用,当温差的胀缩应力大于构件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裂缝。构件裂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结构设计、地基沉降差异、施工质量、材料质量、环境影响等,无论何种原因产生的裂缝,都会给建筑物肢体结构带来影响。 2裂缝形成原因 钢筋混凝土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材料或气候因素、施工不当、设计和施工错误、改变使用功能或使用不合理等。通常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收缩裂缝。混凝土尚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时,如干燥过快,则产生收缩裂缝,通常发生在表面上,裂缝不规则,宽度小。 (2)水泥水化硬化时的裂缝。水泥在水化及硬化的过程中,散发大量热量,使混凝土内外部产生温差.超过一定值时.因混凝土的收缩不一致而产生裂缝。 (3)温变裂缝。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随着温度变化会产生热胀冷缩变形。即温度变形。 AL=L(t1-t2)﹠△AL——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值 L――梁的长度 ((t1—t2))——温度变化值 d——材料的线嘭胀系数、混凝土为10a×10-b由于混凝土截面高度较大或较特殊环境下施工.如较寒冷地区施工。梁的上下表面温度不一致,梁会产生温度弯矩。如温度弯矩与荷载弯矩迭加超过梁所能承担的能力。梁便会产生裂缝。预防产生温度裂缝的措施主要有:①设置温度裂缝。②运用水化热小和收缩小的水泥。③浇筑后.表面应及时覆盖并洒水养护.复季应延长养护时间,寒冷季节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 (4)设计欠周全。如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不够,梁的跨度过大,高度偏小,或者由于计算错误,受力钢筋截面偏小、配筋位置不当、节点不合理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梁出现结构裂缝。 (5)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技术

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技术

目录 1测试的意义 (2) 2测试方法和原理 (3) 2.1标准测试方法 (3) 2.2独创测试方法(表面波法) (6) 2.3裂缝延伸方向的测试 (8) 3模型、现场验证 (9) 3.1基础试验(1998-2006) (9) 3.2现场验证(1998-2006) (11) 4特点和适用范围 (14) 4.1特点 (14) 4.2适用范围 (14) 4.3影响因素 (14) 4.4与超声波方法相比的优越性 (15)

1测试的意义 混凝土结构是最重要的土木、建筑结构,在社会基础设施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干燥收缩、温度应力、外荷载、基础变形等),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缺陷或损伤现象。 由于裂缝的成因、状态、发展以及在结构中的位置等的不同,对结构的危害性也有很大的区别。严重的裂缝可能危害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对结构的安全运行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有些裂缝,如表面温度变化或干燥收缩引起的浅裂缝则无大的影响。此外,根据大量的观测资料,在混凝土结构物中出现的裂缝,大多数在竣工后1-2年内已产生。如果这些裂缝处于稳定状态,其对结构的影响程度要小得多。此外,对于裂缝的修补,如裂缝充填(往裂缝中注入水泥砂浆或者环氧树脂等充填材料,以防内部钢筋锈蚀)和裂缝补强(裂缝表面粘贴钢板等)都需要在明确裂缝的状态、成因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 因此,为了确定裂缝的状态、发展和成因,以及合理评价裂缝对结构物的影响,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案和时机,掌握其深度与其长度、宽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不同的是,裂缝的深度测试较之长度和宽度测试要困难得多,通常需要采用钻孔取样的方法加以直接测试。但是,钻孔取样的方法除费时费力,对结构也有一定的损害以外,对深裂缝由于取样困难往往难以测试。同时,对于裂缝的发展也难以监测,因此,采用合理的无损检测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裂缝深度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多种,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测试方法,大致可以分为: 1)基于超声波的检测方法; 2)基于冲击弹性波的检测方法 然而,由于混凝土结构及裂缝的特殊性,使得裂缝深度的无损检测变得非常困难。同时,目前常用的裂缝深度的无损检测技术大多是从金属材料的裂缝深度检测中发展而来,在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使得测试结果常常较实际深度偏浅很多,因此难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当然,对裂缝深度方向的发展的监测迄今尚无有效的手段。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问题及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问题及处理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问题及处理方法 【摘要】本文从探讨钢筋混结构防治裂缝的重要意义出发,详细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治裂缝的重要性和重要地位。接着笔者又深入分析了该种裂缝的成因问题并就处置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最后,针对裂缝预防策略,笔者做了观点性和理论性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解决措施、预防策略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裂缝的重要意义 我们国家快速增长的经济,给建筑业也带来快速的发展。混凝土的取材非常广泛,价格也比较低,并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可以浇筑成多种开关,具有较好的耐火性,不容易被风化,养护起来也不需要太多的费用,是现在世界建筑结构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而商品混凝土的问世,因具有施工更加便捷,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能,质量也非常可靠,劳动强度不高,但生产效率非常主,并且能够减少噪音,对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等优点,所以,在现在工程的建设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固体材料中产生的一种不连续的现象就是裂缝,在混凝土的结构中,裂缝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并且也严重影响了结构的质量。首先,对结构的承载力与使用的安全性带来很大的影响,对受弯构件的楼板而言,虽然在受弯区可能有较小范围的裂缝,但对结构承载力带来的影响是不得不关注的,特别是有些使用人在进行装修的过程中,给地面增加很多设计的人,对荷载没有进行全面的考虑。其次,对结构的防水性带来的影响,特别是防水没有做好的部位表现是非常明显的。最后,对结构的耐久性与使用寿命造成的影响,对混凝土结构体产生破坏作用包括化学侵蚀与碳化,冻融循环与碱集料反应等,并且这种破坏的作用有快有慢,不但受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质的影响,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裂缝。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气体以及雨水都会随着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8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 一、选择题 1.进行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时() A.荷载用设计值,材料强度用标准值 B.荷载和标准值,材料强度设计值 C.荷载和材料强度均用设计值 D.荷载和材料强度用标准值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刚度随受荷时间的延续而()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与具体情况有关 3.提高受弯构件的刚度(减小挠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A.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增加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C.加大截面的有效高度 D.加大截面宽度 4.为防止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开展宽度过大,可() A.使用高强度钢筋 B.使用大直径钢筋 C.增大钢筋用量 D.减少钢筋用量 5.一般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是() A.不带裂缝工作的 B.带裂缝工作的 C.带裂缝工作的,但裂缝宽度应受到限制 D.带裂缝工作的,裂缝宽度不受到限制 6.为减小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当配筋率为一定时,宜采用() A.大直径钢筋 B.变形钢筋 C.光面钢筋 D.小直径变形钢筋 7.当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宽度的关系是( ) A.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B.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小 C.保护层厚度与裂缝宽度无关 D.保护层厚度与裂缝宽度关系不确定 8.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挠度时需将裂缝截面钢筋应变值乘以不均匀系数 ,这是因为()。 A.钢筋强度尚未充分发挥 B.混凝土不是弹性材料 C.两裂缝见混凝土还承受一定拉力 D.钢筋应力与应力不成正比 9.下列表达()为错误。

A.验算的裂缝宽度是指钢筋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 B.受拉钢筋混凝土应变不均匀系数ψ愈大,表明混凝土参加工作程度愈小 C.钢筋混凝土梁采用高等级混凝土时,承受力提高有限,对裂缝宽度和刚度的影响也很有限 D.钢筋混凝土等截面受弯构件,其截面刚度不随荷载变化,但沿构件长度变化 二、判断题 1.一般来说,裂缝间距越小,其裂缝开展宽度越大。 2.在正常使用情况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钢筋应力越大,裂缝开展宽度也越大。 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可使构件的裂缝开展宽度减小。 4.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变不均匀系数ψ接近与1时,说明受拉混凝土将完全脱离工作。 5.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提高构件抗裂度的有效办法是增加受拉钢筋用量。 6.无论是受拉构件还是受弯构件,在裂缝出现前后,裂缝处的钢筋应力会发生突变。 7.钢筋混凝土梁抗裂弯矩的大小主要与受拉钢筋配筋率的大小有关。 8.当梁的受压区配有受压钢筋时,可以减小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9.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产生的后果较之超过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后果要严重的多。 三、填空题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是以的应力状态为计算依据的。 2.受弯构件的挠度,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将会时间而。着主要是由于影响造成的。 3.裂缝间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越大,受弯构件的抗弯刚度越,而混凝土参与受拉工作的程度越。 4.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弯矩增大而。 5.弹性匀质材料的M-φ关系,当梁的材料和截面尺寸确定后,截面弯抗刚度EI 是,钢筋混凝土梁,开裂后梁的M-φ关系是,其刚度不是,而是随弯矩而变化的值。M小B ,M大B 。 6.减小裂缝宽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7.变形和裂缝宽度控制属于极限状态。应在构件的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再验算构件的变形或裂缝宽度。验算时荷载采用,材料强度采用。 8.平均裂缝宽度位置取。 四、问答题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哪几种

钢筋的分类和用途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分 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筋。碳素钢钢筋按碳量多少,又分为低碳钢钢筋(含碳量低于0.25%,如I级钢筋),中碳钢钢筋(含碳量0.25%~0.7%,如IV级钢筋),高碳钢钢筋(含碳量0.70%~1.4%,如碳素钢丝),碳素钢中除含有铁和碳元素外,还有少量在冶炼过程中带有的硅、锰、磷、硫等杂质。普通低合金钢钢筋是在低碳钢和中碳钢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获得强度高和综合性能好的钢种,在钢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钒、钛等,普通低合金钢钢筋主要品种有:20MnSi、40Si2MnV、45SiMnTi等。 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多少,对钢筋机械性能和可焊性的影响极大。一般建筑用钢筋在正常情况下不作化学成分的检验,但在选用钢筋时,仍需注意钢筋的化学成分。下面介绍钢筋中主要的五种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碳(C):碳与铁形成化合物渗碳体(Fe3C),材性硬且脆,钢中含碳量增加渗碳体量就大,钢的硬度和强度也提高,而塑性和韧性则下降,材性变脆,其焊接性也随之变差。 锰(Mn):它是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可使钢的塑性及韧性下降,因此含量要合适,一般含量在1.5%以下。

硅(Si):它也是作为脱氧剂加入钢中的,可使钢的强度和硬度增加。有时特意加入一些使其含量大于0.4%,但不能超过0.6%,因为它含量大时与碳(C)含量大时的作用一样。硫(S):它是一种导致钢热脆性、使钢在焊接时出现热裂纹的有害杂质。它在钢中的存在使钢的塑性和韧性下降。一般要求其含量不得超过0.045%。 磷(P):它也是一种有害物质。磷使钢容易发生冷脆并恶化钢的焊接性能,尤其在200℃时,它可使钢材或焊缝出现冷裂纹。一般要求其含量低于0.045%,即使有些低合金钢也必须控制在0.050%~0.120%之间。 2.按轧制外形分 (1)光面钢筋:I级钢筋(Q235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2)变形钢筋/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按直径大小分 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4.按力学性能分 Ⅰ级钢筋(235/370级);Ⅱ级钢筋(335/510级);Ⅲ级钢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

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危害、原因与防治 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裂缝的种种危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区分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隧道、高速公路、水工大坝、海洋平台等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实际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经常可见。裂缝的存在一方面影响了结构的美观和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削弱了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本文着重对引发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危害和原因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旨在对某些容易忽视的问题引起重视。 一、裂缝的危害 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一旦产生裂缝,对本身会产生安全上及使用上的影响。外部环境的有害成分侵入,会使裂缝部分持续扩大及劣化,造成使用性能的降低,而导致使用寿命的缩短,甚至会影响结构物的安全性。 1.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结构物裂缝发生后,其本身的刚性、剪力强度、拉力强度、抗弯强度都会降低,并可能导致结构行为发生应力重分配,造成进一步的破坏。裂缝严重时,可能会使构材掉落而造成危害。 2.对耐久性能的影响 裂缝对耐久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加速混凝土中性化,使钢筋腐蚀速度变快,并因漏水、渗水,造成发霉、渗斑而使得保护层剥落,而缩短结构物的使用年限。 3.对气密性能的影响 裂缝对于气密性能的破坏,主要是针对需要高气密性能的结构物而言的,如医院、核电厂,或一些疫苗培植性能的结构物。一旦发生裂缝,就会造成气密性降低,造成辐射线或疫苗菌类外泄,影响到人们的安全。 二、裂缝的原因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裂缝形成的因素有许多,如干缩、温度效应、外力超载或施工不当等都会产生裂缝。 1.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由水泥、细骨材、粗骨材及水拌合而成,由于水与水泥的水化产生胶结作用,将粗细骨材连成一体,从而产生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浇置后在凝固前呈现软性或塑性状态。拌合水化作用开始,混凝土表面曝露于大气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并导致混凝土干缩。混凝土表面温度及风速均影响表面水分蒸发产生干缩的程度,因此混凝土内部与外表

南水北调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及裂缝技术规定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 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及裂缝处理技术规定 (试行) 2007-02-14发布2007-02-14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发布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和裂缝处理工作,参照水利、电力、工民建行业的相关规程、规范、标准、规定及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有关规定,并参考了国内多个已完工验收的水利工程的相关技术要求,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主要内容包括:总则,主要术语,质量缺陷检查,质量缺陷分类,质量缺陷处理程序,质量缺陷处理及检查、验收。 本规定解释单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监管中心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本规定主要起草人:曹为民刘世煌曹雪玲李舜才石红伟 朱健慰吴健韩黎明岳松涛刘杰 殷立涛孙卫军由国文蔡建平冯国一

目次 1总则............................................................. . . . (4) 1.1编制目的 (4) 1.2适用范围 (4) 1.3主要内容 (4) 1.4主要编制依据 (4) 1.5其他 (4) 2 主要术语 (5) 2.1混凝土结构 (5) 2.2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 (5) 3 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检查 (5) 3.1一般要求 (5) 3.2检查项目 (6) 4 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7 4.1混凝土结构外部和内部质量缺陷原因分析...................... . (7) 4.2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 (7) 4.3混凝土结构止水缺陷原因分析…………………………………. .8 5 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分类..................................... .. (8) 5.1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分类..................................... . (8) 5.2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判别标准 (9) 5.3混凝土结构内部质量检查标准.................................. . (9) 5.4混凝土结构裂缝检查判别标准 (10) 5.5混凝土结构止水检查判别标准 (10) 6 混凝土结构质量缺陷处理程序 (10) 6.1Ⅰ类质量缺陷 (10) 6.2Ⅱ类质量缺陷 (10)

钢筋混凝土结构学

钢筋混凝土结构学复习要点 绪论 1.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共同受力的结构。 2.一般来说,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担压力,钢筋主要承担拉力,必要时也可承担压力。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主要是它们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和较为接近的温度膨胀系数。 3.按其在在结构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和化学成分的不同划分钢筋的品种。 4.为什么以屈服强度为标准:屈服强度(流限)是软钢的主要强度指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钢筋,当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后,载荷不增加,应变会继续增大,使得混凝土裂缝开展过宽,构件变形过大,结构构件不能正常使用,所以软钢钢筋的受拉强度限值以屈服强度为准。硬钢没有明确的屈服台阶(流幅),所以设计中硬钢一般以协定流限作为强度标准。 5.为什么不采用高强度钢筋:采用高强度钢筋可以节约钢材,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但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强度并非越高越好。由于钢筋的弹性模量并不因其强度提高而增大,高强钢筋若充分发挥其强度,则与高应力相应的大伸长变形势必会引起混凝土结构过大的变形和裂缝宽度。(问答) 6.A双向受压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比单向受压的强度为高。B双向受拉时,混凝土一向抗拉强度基本上与另一方向拉应力大小无关。C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另一向的拉应力的增加而降低。D三向受压时,混凝土一向抗压强度随另二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并且极限压应变也可以大大提高。 7.混凝土在荷载长期持续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也会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8.徐变和塑性变形不同,塑性变形主要是混凝土中结合面裂缝的扩展延伸引起的,只有当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弹性极限后才发生,而且是不可恢复的。徐变不仅部分可恢复,而且在较小的应力时就能发生。(问答) 9.实验表明,光圆钢筋的粘结力由三部分组成:①水泥凝胶体与钢筋表面之间的胶结力; 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的摩擦力;③钢筋表面不平整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力。 10.未了保证钢筋在混凝土中锚固可靠,设计时应该使受拉钢筋在混凝土中有足够的锚固长度0l。 11.接长钢筋有三种办法:绑扎搭接、焊接、机械连接。 12.机械连接接头可分为挤压套筒接头和螺纹套筒接头两大类。 第二章 1.工程结构的功能要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被统称为结构的可靠性。 2.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使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设计所预定的各项功能要求,做到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3.随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偶然荷载。 4.出现Z<0的概率,也就是出现R

创新技术-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

升拓技术——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 (四川升拓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45)摘要:混凝土裂缝检测的创新技术——裂缝深度探测技术(简称“表面波法”)。该方法采用冲击弹性波中的瑞利波(表面波的一种)的衰减特性来测试混凝土构造物中的裂缝深度。该方法测试范围大,受充填物、钢筋、水分的影响小,特别适合测试较深裂缝。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检测,裂缝深度,表面波法,混凝土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测试仪 自1900年混凝土的使用引起了建材界的革命时起,混凝土就注定成为土木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改变世界景观的重要材料之一。因此,对其质量的重视不可忽视。今天我们先关注混凝土裂缝检测的相关问题。对裂缝深度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检测也是我们探讨的重点。 由于各种原因(如干燥收缩、温度应力、外荷载、基础变形等),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最常见的缺陷或损伤现象。但因裂缝的成因、状态、发展以及在结构中的位置等的不同,对结构的危害性也有很大的区别。严重的裂缝可能危害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对结构的安全运行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有些裂缝,如表面温度变化或干燥收缩引起的浅裂缝则无大的影响。此外,根据大量的观测资料,在混凝土结构物中出现的裂缝,大多数在竣工后1-2年内已产生。如果这些裂缝处于稳定状态,其对结构的影响程度要小得多。此外,对于裂缝的修补,如裂缝充填(往裂缝中注入水泥砂浆或者环氧树脂等充填材料,以防内部钢筋锈蚀)和裂缝补强(裂缝表面粘贴钢板等)都需要在明确裂缝的状态、成因的基础上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 因此,为了确定裂缝的状态、发展和成因,以及合理评价裂缝对结构物的影响,选择适当的修补方案和时机,掌握其深度与其长度、宽度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不同的是,裂缝的深度测试较之长度和宽度测试要困难得多,通常需要采用钻孔取样的方法加以直接测试。但是,钻孔取样的方法除费时费力,对结构也有一定的损害以外,对深裂缝由于取样困难往往难以测试。同时,对于裂缝的发展也难以监测,因此,采用合理的无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及变形的验算习题答案

第八章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及变形的验算 一、填空题 1.混凝土构件裂缝开展宽度及变形验算属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验算时材料强度采用标准值。 2.增加截面高度是提高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的最有效措施。 3. 裂缝宽度计算公式中的,σsk是指裂缝截面处纵向手拉刚筋的应力,其值是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 4.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均裂缝间距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曾大。用带肋变形钢筋时的平均裂缝间距比用光面钢筋时的平均裂缝间距小(大、小)些。 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中采用的最小刚度原则是指在同号弯矩范围内,假定其刚度为常数,并按最大弯矩截面处的刚度进行计算。 6.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主要是指在各种作用下裂缝宽度和 变形值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7.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的不均匀系数Ψ是指裂缝间钢筋平均应变与裂缝截面钢筋应变之比,反映了裂缝间受拉区混凝土参与工作的程度。 8.平均裂缝宽度是指受拉钢筋合力重心位置处构件的裂缝宽度。 9.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计算中,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愈小,说明裂缝之间 的混凝土协助钢筋抗拉的作用抗拉作用越强。 1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与材料力学方法( 2 Ml f a EI =)相比,主要不同 点是前者沿长向有变化的抗弯刚度。 11.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工作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由所处环境类别决定。 12.混凝土的耐久性应根据结构的使用环境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二、选择题 1. 计算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时,荷载采用(B ) A、平均值; B、标准值; C、设计值。 2. 当验算受弯构件挠度时,出现f>[f]时,采取(C )措施最有效。 A、加大截面的宽度;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加大截面的高度; D、提高钢筋的强度等级。 3. 验算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挠度的目的是(B )。 A、使构件能够带裂缝工作;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业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钢和硬钢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不同,其抗拉设计值fy各取曲线上何处的应力值作为依据? 答:软钢即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应力—应变曲线上有明显的屈服点,应取屈服强度作为钢筋抗拉设计值fy的依据。 硬钢即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应力—应变曲线上无明显的屈服点,应取残余应变为0.2%时所对应的应力σ0.2作为钢筋抗拉设计值fy的依据。 2、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对强度有何影响? 答:冷加工的目的是提高钢筋的强度,减少钢筋用量。 冷加工的方法有冷拉、冷拔、冷弯、冷轧、冷轧扭加工等。 这几种方法对钢筋的强度都有一定的提高, 4、试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的性能有哪些要求? 答: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具备:(1)有适当的强度;(2)与混凝土黏结良好;(3)可焊性好;(4)有足够的塑性。 5、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用什么符号表示? 答: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4种:热轧钢筋、钢铰丝、消除预应力钢丝、热处理钢筋。 我国的热轧钢筋分为HPB235、HRB335、HRB400和RRB400三个等级,即I、II、III 三个等级,符号分别为 ( R ) 。 6、除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外,为什么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答:立方体抗压强度采用立方体受压试件,而混凝土构件的实际长度一般远大于截面尺寸,因此采用棱柱体试件的轴心抗压强度能更好地反映实际状态。所以除立方体抗压强度外,还有轴心抗压强度。 7、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如何测试的? 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是通过轴心抗拉试验、劈裂试验和弯折试验来测定的。由于轴心拉伸试验和弯折试验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国外多采用立方体或圆柱体的劈裂试验来测定。 8、什么是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弹性模量与割线模量有什么关系? 答:混凝土棱柱体受压时,过应力—应变曲线原点O作一切线,其斜率称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以E C表示。 连接O点与曲线上任一点应力为σC 处割线的斜率称为混凝土的割线模量或变形摸量,以E C‘表示。 在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上某一应力σC 处作一切线,其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的比值称为相应于应力为σC 时混凝土的切线模量C E'' 。 弹性模量与割线模量关系: ε ν ε '== ela C c C c E E E (随应力的增加,弹性系数ν值减小)。 9、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也会随时间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当持续应力σC ≤0.5f C 时,徐变大小与持续应力大小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线性徐变。当持续应力σC >0.5f C 时,徐变与持续应力不再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非线性徐变。 混凝土的收缩是一种非受力变形,它与徐变的本质区别是收缩时混凝土不受力,而徐变是受力变形。 10、如何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收缩裂缝? 答:可以通过限制水灰比和水泥浆用量,加强捣振和养护,配置适量的构造钢筋和设置变形缝等来避免混凝土构件产生收缩裂缝。对于细长构件和薄壁构件,要尤其注意其收缩。 第二章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原则 1.什么是结构可靠性?什么是结构可靠度? 答:结构在规定的设计基准使用期和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修),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结构可靠性。 结构在规定时间与规定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 2.结构构件的极限状态是指什么? 答:整个结构或构件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如达极限承载能力、失稳、变形过大、裂缝过宽等)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种特定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按功能要求,结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要求有何不同? 答:(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标志结构已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能继续承载的变形。若超过这一极限状态后,结构或构件就不能满足预定的安全功能要求。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每一个结构或构件必须进行设计和计算,必要时还应作倾覆和滑移验算。 .专业.整理.

钢筋砼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918 钢筋砼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通用 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钢筋砼结构裂缝产生原因及预防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建筑结构产生裂缝是很普遍的现象,从理论上说,混凝土结构尤其是受弯构件总是带裂缝工作的,在使用荷载不大的情况下,没有裂缝隙或这类结构性裂缝隙非常细微,不易为肉眼所察觉。但在现实的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裂缝,其中最常见的要数钢筋砼构件以及砖墙裂缝。在这里主要讨论钢筋砼梁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材料或气候因素、施工不当、设计和施工错误、改变使用功能或使用不合理等,通常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钢筋砼常见裂缝原因分析 1、材料质量 材料质量问题引起的裂缝较常见的原因是水泥、砂、石等质量不好,若工程上用了这等不合格的材料就会产生“豆腐渣工程”。所以说只有材料的质量关把好了,工程质量才会在根本上得到保证。 2、施工工艺

混凝土裂缝的鉴定检测分析及处理

混凝土裂缝的鉴定检测分析及处理 摘要:本文从材料、设计与施工方面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开裂原因、机理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天津某工程实例进行相应的安全鉴定分析,并提出一些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开裂原因;裂缝 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混凝土的裂键是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过宽的裂缝不但会影响结构的外观,引起使用者的不安,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而且也会导致混凝土中钢筋锈蚀和加速混凝土老化,削弱了建筑物的整体性及承载能力,降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50010-2002)规定对使用中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按照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对裂缝宽度进行验算,并且构件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该标准中规定的最大裂缝宽度的限值。 2、现浇混凝土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1.1材料因素 (1)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当,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特别是梁板结构的板,由于混凝土的离析,上部出现富水泥浆层,收缩大,引起楼板面的不规则裂缝。 (2)水泥品种等级,水泥用量。随着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水泥的等级要求就高,水泥用量也就越大,水化热就越高,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越大。 (3)粉状掺合料大、品质不良引起的裂缝。粉剂掺合料的使用,如掺加粉煤灰、矿渣等,也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粉状材料的用量越大,收缩也越大。 (4)粗骨料用量减少和粒径减小。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可泵性,工程中一般选用较小粒径的粗骨料,或减少粗骨料的用量。粗骨料的用量的减少和粗骨料粒径的减小,会使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下降,不稳定性变大,从而增大了混凝土收缩。

设计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

浅析结构设计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控制 许星 (成都分公司)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目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混凝土这种材料的特性,以及设计和施工中某些措施的不当,产生裂缝也相当普遍,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日益增加的混凝土裂缝已引起诸多业主和用户的不满及投诉。本文仅从结构设计方面入手,阐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裂缝的控制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利于在结构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减少裂缝的产生。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原因;结构设计;控制 1.裂缝类别及产生裂缝的原因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目前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混凝土这种材料的特性,产生裂缝也相当普遍,特别是最近几年以来,日益增加的混凝土裂缝已引起诸多业主和用户的不满及投诉。 而在混凝土裂缝产生后,轻则影响表观质量,重则容易使内部钢筋受到锈蚀,影响结构耐久性。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材料的自有特性 根据对混凝土强度的亚微观理论研究以及大量的工程实践所提供的经验和数据都证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以最为常见的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为例:根据试验数据表明一般常用混凝土收缩值为(4-8)×10-4,而常用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一般在2MPa左

右,弹性模量Es 一般在(2-4)×104 ,根据公式: E /σε= 可知混凝土材料自身允许的变形范围在1/10000左右,远小于工 程中实际收缩值。因此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控制其宽度与深度。 混凝土自身的干缩也是自身特性引起裂缝的原因。停止养护 后,环境相对湿度低于100%,混凝土干缩即开始,且会持续并长期的进行,对于常用的普通混凝土来说,甚至在数年仍能观察到一些变化。影响干缩的主要原因是骨料的品种和用量。当骨料品种一定的时候,骨料用量越大,浆骨比越小,则干缩也越小。当水泥用量一定时,水灰比越大,浆骨比也越大,导致干缩加大。因此混凝土配合比中应当尽量减小用水量①。 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在超静定结构中会引起约束应力,从而 导致裂缝的普遍发生。目前商品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并且为了适应泵送,免振等施工要求,粗骨料的含量和粒径下降,骨料的减少和粉剂含量的上升也加大了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材料强度的不断提高,也是引发裂缝的一个不利因 素。特别是高强度混凝土中水泥含量大,引起的胶凝干缩和水化热散失后伴随的冷缩都使得收缩值增大。同时高强度混凝土的弹性模量的增加,也导致结构中约束应力的加大,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的增长比例却小得多。虽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和试验表明,混凝土的收缩是长期持续的慢速发展过程,由于内部复杂的胶体流动引起的塑性变形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