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三政治科学思维常识选修4专题三第三节领会思维具体同步训练A卷(练习)

人教版高三政治科学思维常识选修4专题三第三节领会思维具体同步训练A卷(练习)

人教版高三政治科学思维常识选修4专题三第三节领会思维具体同步训练A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

1. (2分)经国务院批准,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煮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③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④正确的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考点】

2. (2分)有一个猎人,买来几条猎狗,他规定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于是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出现了,捉到大兔子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采用新的分配方法,即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并按照重量来决定猎狗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又都增加了。以上材料的寓意说明()

①公平为效率提供持久动力②效率为公平奠定必要基础

③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④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

A . ①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考点】

3. (2分)“因对数函数y=logax(x>0)是增函数(大前提),而y=log13x是对数函数(小前提),所以y=log13x 是增函数(结论)”.上面推理的错误是()

A . 大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B . 小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C . 推理形式错导致结论错

D .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导致结论错

【考点】

4. (2分)为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就需要运

用()

A . 发散思维

B . 聚合思维

C . 思维创新

D . 推理

【考点】

5. (2分)桌子,既包括木桌、石桌,也包括圆桌、方桌或书桌、饭桌等。而桌子这个概念是所有的桌子的共同本质,即“有桌面,有支柱,能够在上面放置东西或进行操作”。而不管它是木头的还是石头的,不管它是方的还是圆的,也不管它是书桌还是饭桌。这表明概念具有()

①整体性②概括性③抽象性④系统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考点】

6. (2分)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要坚持立足国情,满足基本住房需要;统筹规划,分步解决;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一政策,因地制宜;省级总负责,市县抓落实。材料告诉我们

要()

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掌握系统分析的方法

③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④坚持思维创新的整体性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考点】

7. (2分)正确表示“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A .

B .

C .

D .

【考点】

8. (2分)下列对收敛性的思维方式理解正确的有()

①通过多种逻辑思维方法②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

③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④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一个目标来进行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考点】

9. (2分)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

A . 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 . 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 . 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 . 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考点】

10. (2分)判断的“质”,判断的“量”认识正确的()

①判断的质是指判断所用的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的

②判断的量是指判断对对象的数量范围的断定

③直言判断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共有六种判断形式

④“质”是“量”,“量”是“质”,“质”和“量”是一样的。

A . ①②③

B . 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考点】

11. (2分)下列属于联言判断的连接项()

①不但……而且……②如果……那么…… ③即……又④……并且……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考点】

12. (2分)下列创造性思维活动不属于逆向思维的有()

A . 过去木匠用锯和刨来加工木头,木头不动工具动,人们从工具不动木头动的角度出发,设计发明发电刨。

B . 奥斯特发现电可以转变为磁,法拉第从中受到启发,将磁又转变为电,为发电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

C . 人们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设计出了无烟煎鱼锅。

D . 一些人提出要研制发明一种不需要提供动力或能源而能够永远不停地转动的永动机。

【考点】

13. (2分)下列属于假言判断的连接项()

①不仅……而且……②如果……那么…… ③只有……才④……当且……仅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考点】

14. (2分)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类似性或同等性

②用一类事物的性子去猜测另外一类事物的性子,得出一个明白的命题(猜测)

③一般地,事物之间的各本性质之间其实不是伶仃存在的,而是互相限制的。如果两个事物在某些性子上雷同或雷同,那末它们在另外一些性子上也大概雷同或雷同,类比的论断大概是真的

④在一般环境下,如果类比的类似性越多,类似的性子与猜测的性子之间越相关,那末类比得出的命题就越靠得住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考点】

15. (2分)语言是表达思维的工具,在思想教育中,利用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或顺应心理,采取“欲擒故纵”的方式说服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应

用()

A . 聚合思维方式

B . 逆向思维方式

C . 正向思维方式

D . 正逆互补思维方式

【考点】

16. (2分)下列语句划分正确的是()

A . 房屋面积可以分为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B . 电视机可以分为彩色的、黑白的,微型的、遥控的

C . 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D . 划分可以分为一次划分、连续划分、二分法

【考点】

17. (2分)下列关于发散思维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②发散思维是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

③为了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作用,人们需要运用发散思维

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根本对立,毫不相干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③④

【考点】

18. (2分)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这个推理属于()

A . 演绎推理

B . 完全归纳推理

C . 不完全归纳推理

D . 类比推理

【考点】

19. (2分)“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判断是()

①肯定判断②否定判断③特称判断④单称判断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考点】

二、主观题 (共5题;共40分)

20. (10分)北京的一条街上同住三家裁缝,手艺都不错。因为住得太近,生意上的竞争很激烈。为了抢生意,都想挂出有吸引力的招牌来招揽顾客。甲挂出的招牌是“北京城里最好的裁缝”;乙挂出的招牌是“全国最好的裁缝”。丙裁缝眼看两位同行相继挂出了这么大气的广告招牌,心想两位同行挂出的招牌都大到这份上了,我能说世界最好的裁缝吗?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虚假了?在百思不得其解时,丙裁缝的儿子谈了他的思路:不再向大处夸自己的小店,而是运用逆向思维,在广告词里的地域选择上应比“全国”“北京”要小得多,写的口气要比前两者小,但却达到以“小”欺“大”的效果。果然,根据他儿子的思路拟定的招牌挂出以后,丙的裁缝店生意兴隆。

(1)根据丙裁缝的儿子的思路,你认为丙店拟定的招牌广告词应是什么?

(2)请写出逆向思维的三种方法。

【考点】

21. (5分) 2010年2月10日,人民网载文指出,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和传播工具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人可以随时更方便地获取全国各地的天气预报信息,并且我们也发现如今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越来越高。天气预报员制作天气预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收集、整理信息进行思维决策的过程。对于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报员的结论又是各级领导对社会公众指导和进行防灾活动决策的前提,因此,预报员的预报结论负有重大的社会责任,必须慎重地作出。这就要运用科学决策。科学的预报思维是预报员对于预报对象,运用专业知识,通过常规和非常规性分析,运用判断进行的综合思维。经过一系列程序化的思维,目的是减少预报工作中的随意性,弥补技术和经验的不足,以清晰的科学逻辑思维制作更接近于实况的天气预报

从科学思维的角度,谈谈如何理解当今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越来越高。

【考点】

22. (5分)下列是哪种推理,说明理由。已知某些生物的活动是按照时间的变化(昼夜更替或四季更替)来进行的,具有周期性的节奏,如鸡叫三遍天亮,牵牛花破晓开放,在北方燕子春来秋往,人白天工作夜间休息,等等。有的科学家从中得出结论,凡生物体的活动都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节奏。

【考点】

23. (10分)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颇有哲理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苏东坡提到的“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都是“看”的不同角度。不同的视角,所看到的景物自然也不相同。思考: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诗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法?

(2)这种思维方法的特征是什么?

【考点】

24. (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思维方式?

(2)结合实例,说明上述两种思维方式的关系。

【考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二、主观题 (共5题;共40分)答案:20-1、

答案:20-2、

考点:

解析:

答案:21-1、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考点:

解析:

答案:23-1、

答案:23-2、考点:

解析:

答案:24-1、答案:24-2、

考点: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