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三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三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三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三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

庙沟门第二小学白改霞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学习,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在生活中的运用,正逐渐的形成。

二、试卷情况分析

从整体情况看,题量适当,题型较全,知识面较广,难易结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充分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

三、学生答卷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不是很好,没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尽数掌握,综合运用力不是很强。从考试分数看,最高分95分,最低分15分,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对教材上的内容掌握相对较好,而对于教材上没有的,或老师没有涉及到的生活拓展和生活常识的积累的内容,就显得很差。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方面还需努力。

四、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严重缺乏生活经验。在课堂学习中,

他们只注重知识的获取,而忽视了知识的生活来源,学生在生活实际

中没有去关注身边的一些事情和现象、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以及我们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这是与新的课程观不相适应的。

2、学生的学习应该以生活为基础,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和基石,但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太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他们的生活环境是那样的单调,没有时间、机会和条件去接触新鲜的事物,只能局限在学校、家里。这对孩子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五、改进措施

1 、在以后教学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得。在教学中,一定要一课一得,将课中的知识点进行强化,逐一过关。另外,还要多进行课外的拓展学习,进行相关联的引申,便于把教学搞活。

2、重视科学概念的教学。利用概念图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提高科学概念的理解力。

3、优化教材,用教材教,加强方法指导。加强“ 科学与生活联系”指导,给学生提供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与方法策略。

4、加强对差生的辅导,与家长密切配合,对差生进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试题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 等。 2. 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这就是液体的性质。但是,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反而会。 3.最早的雨量器是记载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我国东汉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 4. 磁铁不同的部位吸铁的本领不同,磁铁的两端磁力,中间磁力。 5. 刚出生的蚕宝宝是色的,还长着很多,大小和差不多,叫。 6. 光在同一种均匀的物质中是沿传播的,《墨经》中记载的“”活动就很好地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7.放大镜有改变光的和的作用。 8.磁铁指向北的磁极叫,用“”表示;指向南的磁极叫做,用“S”表示。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27分) 1. 下列事例中属于热传递的是()。 A.夏天电线变长 B.用烤火炉烤火 C.安装地板时留缝隙 2..()是观测风向的仪器。 A.风仪标 B.风标 C.风向标 3. 下列材料中传热最快的是() A. 木棒 B. 铁棒 C.塑料棒 4. ()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写出了《物候学》一书。 A. 竺可桢 B. 李淳风 C.沈括5. 下列图标表示阵雨的是() A. B. C. 6. 下列动物中不属于卵生的是() A. 羊 B. 鲫鱼 C. 蜜蜂 7.下列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 A. 橡皮 B. 塑料尺 C. 回形针 8.下列哪种动物是昆虫() A. B. C. 9.自制指南针时,经常用磁铁的磁极去摩擦钢针的方法,那么我们要用磁铁怎样去摩擦钢针?() A. 沿一个方向摩擦 B. 来回摩擦 C. 上下摩擦 三、我会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射到眼睛里,我们才能看见它。()2.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 在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应该用内焰加热。() 4. 热不能穿过真空传递。() 5. 月亮能自己发光,所以它是一种光源。() 6. 在碎冰中加入食盐,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7. 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 8. 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点燃火柴。() 9. 用悬挂的方法可以找出磁铁的南极和北极。() 10. 风向标箭头所指的反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11.风力不可以用来发电。() 12.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

三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质量检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2、在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用()、()、()等方式来写观察日记。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4、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除了每天记录根的长度外,从芽出土开始,还应每周测量植株(),观察叶的()和(),并做好记录。 5、凤仙花的种子先长(),再长()和()。 6、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由植物的()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和()制成的。 7、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和()等。 8、植物的茎具有()和()的作用,它能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9、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还需要()。 10、“一年之计在于春”,()是播种的好季节。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2、植物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一定是向下的。() 3、所有植物的根都能繁殖后代。() 4、刚出土的凤仙花幼苗的茎上长着一对“叶子”。() 5、当凤仙花不再长高时,就意味着它快要开花了。() 6、凤仙花的果实在成熟时果皮不裂开。() 7、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很重要的特征。() 8、植物的生命都要经历出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9、播种的时候,我们尽量把种子埋在土壤深处,这样能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料。() 10、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所以我们每天要浇很多水。()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凤仙花的果实呈(),有白色茸毛。 A、船形 B、纺锤形 C、椭圆形 2、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 A、子叶 B、真叶 C、叶芽 3、植物的枝、叶、花等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茎有()。 A、支撑作用 B、固定作用 C、运输作用 4、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 A、阳光和土壤 B、肥料和温度 C、水、温度和空气 5、植物体各个部分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是由()完成运输的。 A、根 B、茎 C、叶

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 告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三屯镇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七、八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组织考试与阅卷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我校于2018年1月29、30日两天进行,应考人数为595人,实考人数为591人。考试期间组织严密,教务处统一安排了考务,共设10个考场,七、八年级在同一考场交叉,前后不同级、左右不同班。为保证考试成绩的真实有效,教务处强调了考试纪律及监考教师的职责,频繁巡考,统一集中订卷等方式加大对考试纪律的检查,在考试期间发生的违纪现象记大过一次,试卷以0分记,坚决杜绝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阅卷采取的是分年级分科流水作业,确保教师对同一题的评分标准一致,各科统一安排了、固定地点,保证了批卷过程严谨、认真。 二、试卷来源及评价 本次考试,所有科目都由县教育局命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偏易,部分偏难。试题质量较往年大为提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部分学科极少量试题出现了考点不明现象,影响了考试成绩,但影响不是很大。 三、考试成绩分析: 从学校提供的数据和县教育局成绩统计表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校内各班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班级优分人数偏少。 就全校最高分和最低分来看:政治最高96分,最低32分;语文最高113分,最低15分;英语最高109分,最低17分;数学最高120分,最低1分;物理最高94分,最低2分;历史最高94分,最低8分;地理最高95分,最低12分;生物最高99分,最低16分;总体来说最高分与最低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数学科尤为突出。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教案

小学三上科学试卷 一、我会填空。(26分) 1.一片完整的树叶一般由、两部分构成。2.蚂蚁的身体分成、、三部分,头上有对触角,胸部有对足。 3.蜗牛是用爬行的,金鱼是用呼吸的。 4、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______ 好。5.我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等都是液体。 二、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30分)1.下面的不属于水生植物。 A.水葫芦 B.浮萍 C.狗尾草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植物的叶片上有。 A.叶纹 B.叶线 C.叶脉 3.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 A.木质茎 B.草质茎 C.直立茎 4.蚂蚁会分泌一种引导后面的蚂蚁走相同的路线。 A.黏液 B.唾液 C.信息素 5.观察完蜗牛后,我们应该。 A.把蜗牛放回家 B.把蜗牛随便扔掉 C.把蜗牛踩死6.下列物体中,硬度最大的是:。 A.木条 B.塑料尺 C.铁钉 7.液体体积的单位是。 A.千克 B.公斤 C.毫升 8.炎热的夏天我们常穿的衣服。 A.黑色、厚实 B.浅色、透气性好 C.黑色、吸水性差9.下列物体中可回收利用的是。 A.易拉罐 B.口香糖 C.苹果核 10.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经过烧制而成的材料。 A.金属 B.陶瓷 C.塑料 三、判断。(在正确说法前的括号内画“√”,错的画“×”。)(20分)()1.植物不能运动,所以是没有生命的。 ()2.观察活动中,我们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3.用同一种材料可以制成不同形状的物体。 ()4.科学课本的封面是用一种复合纸制成的。 ()5.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的吸水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列为:纸、木头、金属。 ()6.在科学观察中,我们经常用品尝的方法去鉴别未知物质。()7.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不可能有重量。 ()8.我们这里的水很多,因此浪费一点也没有关系。 ()9.砖和陶瓷都是黏土烧制而成的,所以它们的硬度也一样。()10.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眼睛的视线要和水面对齐。四、我会连线。(请选择恰当的方法测试材料的特性。)(10分) 材料的软硬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材料的吸水性放入水中观察 材料是否导电把材料弯折 材料的沉浮用铁钉在材料上划 材料的柔韧性在上面滴水 五、发现与思考。(14分) 1.整理我们观察的结果:请在下列维恩图中填写蚂蚁和金鱼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8分) 蚂蚁金鱼 2.水会流动,空气会不会流动?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证明空气会流动呢?(6分)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科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 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1.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外还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的速度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运动最快的,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 ____________千米。 3.蚕的一生要蜕6次皮,其中结茧前会蜕____________次,在茧中会蜕____________次 4.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______________牙,一副______________牙。 5.地球是一个不规则____________,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____________。6.相对静止的物体就是相对任何物体都是静止的。(______) 7.运动的物体位置一直发生变化,我们也可以描述它的位置。(______) 8.苹果落地是直线运动。(______) 9.蚕茧由许多根蚕丝相互缠绕而成。(______) 10.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花生那么大。(______) 11.要给蚕盒加盖,不然蚕蛾会飞出来。(______) 12.为了保证蚕盒卫生,要经常在室内喷杀虫剂。(______) 13.我们经常在月亮的边上看到一颗亮星是金星。(______) 14.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______) 15.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恒星。(______) 16.母鸡将鸡蛋放在身体下面孵卵,()天左右小鸡破壳而出。 A.11 B.15 C.21 17.经常划船是能使窄肩变宽的好运动。因为划船时上肢活动量最大,呼吸深而有节奏,可以促进背部、肩部、胸部肌肉的发育。你认为这种说法()。 A.不对B.有道理C.不确定 18.吃饭后应该()进行体育锻炼。 A.马上B.休息一会儿后C.随便什么时候 19.想要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要标明的是()。 A.方向B.距离C.路线D.以上都是20.坐在船上看到两边的景物在(),说明船正在前行。

期末考质量分析报告(教师个人)

武威二十三中(八)年级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任课教师:周登博 任课班级:八年级(1)(2)(3)(4)(5)(6)班 一、成绩统计 1.成绩统计表(保留一位小数) 2.分数段统计表(单位:人) 二、检测成绩分析说明 试卷共22道题目,主观题2道,分值占比33.33%,客观题16道,分值占比66.67%;学科总分50,本次考试年级最高分50分,

最低分5分年级平均分34分。 以全年级学科平均分来衡量,这次考试本年级高于学科平均分的学生人数较多,相应高分段的学生人数密度来的较大,而低分段学生的成绩拉扯全年级本学科平均分较为显著。本次考试,将总分分为一、二、三档分档线,分别而设置成54分、48分、42分。通过科学分解,地理学科的一、二、三档分数线分别是:54、48、42。一档线学生人数累计较多的班级是1班、6班,二档线学生人数累计较多的班级是4班、2班,三档线学生人数累计较多的班级是3班、5班。各班中有的学科成绩较高的学生比较密集,有的学科成绩较低的学生比较密集,高分段学生密集的班级排名:1班、2班、6班、其中2班高分段人数最多;低分段学生密集的班级排名:3班、5班。其中5班低分段人数最多。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说明

本学科的整体难度把握: 0.63,学科试卷要求有点偏高,试卷难度偏难。分别从客观题,主观题试题难度分布结构看,这次考试 试题的难度分布情况见下表: 从试题难度分布中可看到,本学科试卷中,其难度设计的考虑 还比较周全。试题的难度分布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有直接的影响,它反映了命题者的命题指导思想。对试卷总体难度的把握与设计时,一定要多从试题难度的分布结构上来思考。试卷共22道题目,综合题2道,分值占比33.3%,选择题20道,分值占比66.7%,学科总 分60分,本次考试年级最高分60分,最低分7分,年级平均分44.7分。 本次考试卷内容涉及到八年级地理第一章内容,对北方的自然 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及工业发展等均有考查。 具体内容为:选择题第1、2、3以及填空第11、12涉及南北方的地理差异;选择题第4、5小题,填空第16小题涉及中国不同地 区的农业特征,综合题第18、20小题题涉及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地势和河流;选择题第6、7小题,填空第14、15小题,综合题第19小题涉及北方的自然环境,农业及工业发展等均有考查。 四、改进的办法及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课堂中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 学生的分析能力,多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2.在课堂教学的练习环节,多出示地图,帮助学生识记地图, 把握好地理课教学的特点;在课后练习巩固的时候,除了识记知识点,还要多设计填图题,在不断地记忆中加深印象,最终掌握。

新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月考测试题(含答案)

新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月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总分 评分 阅卷人一、单选题(共16题;共32分) 得分 1.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 A. 头上的触角 B. 声音 C. 跳舞 2.身体表面没有粘液的是()。 A. 蜗牛 B. 蚯蚓 C. 蝗虫 3.关于蜂蜜、水和油的流动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水﹥蜂蜜﹥油 B. 蜂蜜﹥油﹥水 C. 水﹥油﹥蜂蜜 4.把油倒在水里,油会()。 A. 浮在水面上 B. 跟水混合 C. 沉在水底 5.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有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A. 汤内水分的蒸发导致盐溶液的浓度增大 B. 汤内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C.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6.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叫()。 A. 液体 B. 固体 C. 气体 7.夏天,打开冰棒得包装纸,常常会看见冰棒在冒“白气”,其原因是()。 A. 冰棒融化产生的小水滴 B. 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 冰棒融化后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8.鱼用()呼吸。 A. 鳃 B. 肺 C. 口 9.能跳跃行走的是()。 A. 蚯蚓 B. 蝗虫 C. 蜘蛛 10.下列使用温度计正确的是()。 A. B. C.

11.烧水时如果水装得较满,水还没有烧开就会溢出来的原因()。 A. 液体受热体积缩小 B. 液体热胀冷缩 C. 液体遇冷体积膨胀 12.鲫鱼的身体分为()部分。 A. 头、躯干、尾 B. 头、躯干、尾鳍 C. 头、胸、腹 13.把海水放在太阳下暴晒,我们会看到几天后,( ) A. 海水蒸发了,容器中留下食盐颗粒 B. 海水一点都没少 C. 海水和盐一起消失了,容器中什么也没留下 14.下列物体是固体的是( )。 A. 塑料瓶铅笔 B. 矿泉水黑板檫 C. 果汁香蕉 15. 蜥蜴用()呼吸。 A. 鳃 B. 肺 C. 肺和皮肤 16.形状、大小相同的三块方糖各自放在装有等量水的三个水杯中,()组溶解得更快。 A. 切碎、搅拌 B. 切碎、不搅拌 C. 不切碎、搅拌 阅卷人二、判断题(共17题;共34分) 得分 17.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是壁虎就不常见。 18.所有的海洋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19.蜻蜓和麻雀一样都有翅膀,因此蜻蜓属于鸟类。 20.通过手、眼等的感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与热是最准确的。 21.春天,冰雪融化,这是固体变成了液体现象。 22.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看上去和鱼的幼体很像。 23.壁虎冰凉的皮肤上有许多小鳞片。 24.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随着水一起蒸发了。 25.茶叶既含有可溶解的物质,也含有不溶解的物质。 26.石和沙子都不能溶解在水中 27.掉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说明蒸发了。 28.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人们可以选用同一个温度计进行测量。 29.固体是有固体的形状和体积,是可以流动的。 30.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31.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还有空气。 32.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室内温度。 33.热气球就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原理制作的。 阅卷人三、填空题(共2题;共10分) 得分 34.排列下列实验步骤 A、在两杯水中同时各放入质量相同的食盐。 B、准备材料:玻璃棒,食盐,烧杯两只。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月考卷 一、填空题。(20分) 1.物体常见的运动方式有 、 、 、 、 等。 2.在相同的距离内,物体运动所用的时间越 ,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 。 3. 蚕蛾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具有这种身体结构的动物是________。 4.蚕卵里孵出的_______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就会变成蛹,从蛹里出来的______交配产卵, 的死亡是蚕生命的结束。 5.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蜕皮 次,蛹期蜕皮 次。 6.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________,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填“大”或“小”) 6.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_______。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_。 二、判断题。(下面对的打√”错的打“ד)(9分) 1.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和滚珠轴承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 2.太阳和月球的实际大小并不一样。 ( ) 3.有了共同的起点和终点,才可以用计时的方法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 ( ) 4.通过观察地球仪我们可以发现,地球上的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制成大小不同的陆地块。 ( ) 5.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蚕的幼虫。 ( ) 6.太阳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度。 ( ) 7. 所有动物都必须通过雌、雄交配,才会繁殖出新后代。 ( ) 8. “过山车”做好后,我们可以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 ( ) 9. 鸡蛋不轻易被捏破与它的形状是椭圆状无关。 ( ) 10. 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太阳、月亮等天体围绕地球运动,所以就有了白天和黑夜的更替。 ( ) 三、选择题。(10分) 1.小明制作的“过山车”只有直线轨道,没有曲线轨道,则他的“过山车”( )设计要求。 A.符合 B.不符合 C 不确能是否符合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蚕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在饲养的过程中,要经常清理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以此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XX小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已经结束,?这次考试 1-6年级由县教育局统一出题,联校组织考试(四五年级全县统考)。现对我校 (1-6年级)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评价方面 本次考试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各科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较好地体现了 《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较全面地检查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试质量方面 二、成绩取得方面:?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拼音、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任课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较高,书写、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古诗名言积累等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牢固。? 2 、关注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收获。?

将开放题引入试卷,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思维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 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存在问题方面? 从整个学科考试情况来看,存在问题比较大的是科学学科,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缺少教师,一人担任多个班级或不同年级课程。下面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例分析:? 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盲目复习,忽视基本功训练。? 学生书写不规范,习作中错别字较多,对易混淆的字,各年级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分,其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 2、急于求成,缺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一年级学生灵活运用能力较差,不能照样子完成类似的问题,看图写话 时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差,写话格式不正确;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对一些很重要的基本运用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长期的、反复的、坚持不懈的训练,使学生基本功较差。试卷中无论是作文还是阅读理解回答问题,都出现较多错别字。其实,语文能力无外乎听、说、读、写,只要老师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记、多问,养成良好

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

洛阳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三年级科学(大象版)试卷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空。(每空2分,共26分) 1、“白云淡,蓝天高,菊花开,落叶飘”,这句话说的是_____的景色。 2、人的五官是指___、鼻、___、___、___。 3、空气的温度叫___,常用的温度单位是“____”,用符号 “___”表示。 4、果实的共同特征是里面都由_____和_____组成。 5、蚂蚁是群居的昆虫,它们喜欢甜味,用___进行交流。 6、猫走路没有声音是因为猫爪上有厚厚的_____。 7、鲁班发现有一种草叶子的边缘长者许多小齿,并且会把手划破,受此启发发明___。 二、慧眼巧分辨。(每题2分,共计20分) 1、下面是昆虫的是:() A、蚯蚓 B、蜗牛 C、蜈蚣 D、蜻蜓 2、下列四位朋友中,不能参加过是大会的是:() A、西瓜 B、葡萄 C、土豆 D、辣椒 3、以下动物不喜欢夜间活动的是:()

A、公鸡 B、猫 C、蝙蝠 D、猫头鹰 4、下面哪种方法是读气温计的正确方法?() 5、同一棵树上的树叶被风吹落时,()叶片会落得慢一些。 A、大的 B、中等的 C、小的 6、下列人类活动中对土壤不会造成破坏的是()。 A、喷洒农药 B、砍伐森林 C、施用有机肥 7、青蛙过冬的方式是:() A、冬眠 B、迁徙 C、换毛 D、备粮 8、下面哪个因素不影响自转旋翼的下降速度?() A、翅膀大小 B、下落高度 C、翅膀形状 D、自身重量 9、小明同学在观察裁员土壤时,不可能发现的物质是()。 A 、小虫 B 、沙子 C 、蚊子 D 、枯树叶 10、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三、我当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 1、在每组对比试验中只能有一个不同条件。()

三年级科学第一次月考监测题

2019年秋三年级科学第一二单元监测题 一.认真填一填(每空0.5分共10分) 1.热空气(),冷空气()。自然界中,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被压缩的空气具有()。 2.土壤颗粒有大颗粒的()、中等颗粒的()和细小颗粒的()。我们把土壤分为三类:含沙粒较多的(),黏粒较多的()及沙粒、,黏粒、粉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 3.现在,土壤正受到()和()的威胁。 4.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腐殖质是供植物生长的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颜色越(),越()。 5.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为动物生存提供()。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 ),( ),等食物息息相关。 二.仔细选一选(每小题1分,共5分) 6.下列物品中不是根据热空气上升原理制成的是() A 孔明灯B竹蜻蜓C热气球 7.房间里的暖气应该安装在() A高处B中部C低处 8.把土壤放入水中,看到有气泡冒出;搅拌后静置一会儿,看到水面有浮着枯枝碎叶,水底沉淀着泥沙颗粒,大颗粒在下小颗粒在上,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发现:土壤里有() A空气B动植物残骸C小颗粒的粘土,小颗粒的沙 9.在()中,含有植物生长的养料最多 A表层土B下层土C岩石层 10.土壤的作用很大,它可以() A为植物生长提供养料,水分B为动物生存提供栖息地C为人类生存提供所需要的食物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12.()夏天用空调,为的快速降温可以把冷风向上吹 13.()人们能感受到风,是因为空气流动形成的 14.()土壤里的虫子,枯枝,泥沙,石块,塑料袋等,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好处 15.()仙人掌适于生长在黏质土中,水稻适于生长在沙质土中 四.连线题(每组5分,共10分)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学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xxxx 年第二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取得明显成效之处及经验: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情况。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任课老师都相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一一过关,使学生牢固掌握。本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相当高,如书写、 看拼音写词语,形近字组词,常用标点符号运用,古诗名言的积累;查字典,修改错别字学生都掌握得比较熟练、牢固。 2、关注差异,不追求学生发展的整齐划一而追求个体发展的最大 化。 将开放题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

“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数学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本次期末检测的试卷在这一方面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如四年级试卷第六大题统计的第3 小题: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人均寿命在逐年,这说明学生的答案形式多样、不拘一格。由此看出,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们应该多给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从各年级的成绩统计可以看出,填空题和计算题的得分率较高,可以看出学生的计算能力、记忆、理解能力较强。由此可见,学生对记忆、理解、计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是比较扎实的。在各年级的试题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题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如四年级试题第五大题“动手画一画”,学生虽然作图不十分规范,但学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这次试题即便是基础知识也比较灵活,难度较高,部分学生对于开放性习题的解答较以前有较大进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得到逐步提高,有不少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学,正确解答。在语文的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们对基础知识教得扎扎实实,训练反反复复,能注重教学的生活化,注重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努力做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立足课堂,延伸课外,因而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4、补差帮困,因材施教颇有成效 全体教师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进步的态度。加强补差的力度,强调补差帮困的实效性,激发学习兴趣,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及时做好补缺、补差工作,力争做到日日清。对学困生采取优先措施,如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面批作业等等,全面提高合格率。正是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三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5题;共5分) 1.请在图中标出叶子各个部分的名称。 2.木条、铁片和塑料条比较,一般情况下韧性最好的是________。 3.植物的生长需要空气、________、________和营养。 4.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它们都是有________的物体。 5.水是一种液体,请你再写出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10题;共10分) 6.下列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塑料 B. 木头 C. 金属 7.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可以比较叶片的()。 A. 大小 B. 软硬 C. 颜色 8.液体体积单位常用()来表示。 A. 厘米 B. 克 C. 升或毫升 9.物品可以循环利用的标志是()。 A. B. C. 10.蜗牛有()触角。 A. 1对 B. 2对 C. 3对 11.秋天,狗尾草的叶片()。 A. 变绿了 B. 变黄了 C. 没有变化 12.下列流得最快的是()。 A. 食用油 B. 洗洁精 C. 水 13.下列材料,吸水性最差的是()。 A. 木条 B. 塑料条 C. 纸片 14.观察完蚂蚁后,我们要把蚂蚁()。 A. 丢进垃圾箱 B. 弄死 C. 送回它的家 15.水葫芦和金鱼藻是两种常见的()。 A. 草本植物 B. 水生植物 C. 陆生植物 三、判断题(共9题;共9分) 16.蜗牛行动缓慢。 17.我们观察大树时,可以随意摘下树叶。

18.铁钉的硬度比塑料尺的大。 19.我们的衣服都是用棉布做成的。 20.水和空气都可以占据空间。 21.进行科学观察时,我们只用观察,不用做记录。 22.陶器和瓷器是用特殊的黏土烧制而成的。 23.白糖可以作为引诱蚂蚁的食物。 24.我们不能用菜叶给蜗牛喂食 四、科学认识(共3题;共3分) 25.在什么地方最容易找到下面几种小动物?请用线连接起来。 26.把下列树的图片按生长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在图中标出蚯蚓身体各个部分的名称。 五、实验探究(共1题;共2分) 28. (1)实验一 如图1所示:用滴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悄悄地伸入水中,在金鱼 的嘴前面挤出红水,我们看到红水从金鱼的________进入,从金鱼的________ 流出。这个现象说明:金鱼用________在水中进行呼吸。 (2)实验二 如图2所示:把食用油和水混合后放入同一个杯子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我们看到________ 在上面,________在下面。 实验说明:水比食用油________。(选填“轻”或“重”) 六、简答题(共3题;共3分) 29.将一把木勺和一把金属勺同时放入烫水中,过一段时间后取出,用手摸木勺和金属勺,哪种勺更热一些?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30.植物的叶一般由哪两部分组成? 31.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空气,你知道空气是什么样的吗?(至少写出3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真题2套)试卷附答案 (9)

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试卷 三年级语文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 三 四五 六七总分 得分 zǎo chen róng qiú hàn zú xiān yàn fú zhuāng dǎ bàn lǎng dú ān jìng cū zhuàng yǐng zi 二、比一比,再组词。(10 分) 妙(________)蓝(________)状(________)浅(________) 秒(________)篮(________)壮(________)钱(_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 分) 鲜艳的歌声甜蜜的清香 敬爱的服装淡淡的微笑 金色的老师飘扬的枝干 快乐的草地粗壮的国旗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 分) ①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激烈)________ 的掌声。 ②我永远不会忘记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注视歧视)________ 我。 ③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地(奖励鼓励)________ ④英子也(镇静镇定)________ 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 分)

1 、例:“ 真的,一个陶罐!” 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1 )妹妹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等你好久了!” (2 )“ 我终于解开这道难题了!”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食物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鹿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 分) 最重要的品质 有个热爱数学的孩子,每次考试,总是得100分。他暗自下定决心:长大一定要当科学家。然而,科学家又该具备什么条件呢?一天,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给一位大名鼎鼎的老科学家写了一封信,向他提出这个问题。不久,老科学家热情地回信给他,约他在科学院里碰头。 见面后,那位白发苍苍的科学家拿出一张试卷,庄重地说:“先考一考你再讲!” 孩子紧张地接过试卷,展开一看,只见洁白的大纸上写着“1+1=?”,而且,只有这一道题。孩子疑惑地看看试卷,又诧异地看看老科学家,左思右想,不敢动笔。 这时,老科学家闪着深邃的目光,和蔼地说:“孩子,为什么不写呢?如果一加一分明是等于二,那么,就应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敢于坚持真理。记住,这就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 1.这个热爱数学的孩子,下决心要(________) ①每次考试都得100分。②长大当科学家。 2.孩子不敢动笔的原因是(________) ①他不相信老科学家会出这么简单的问题来考他。 ②他怕答错了,老科学家笑话他。 3.照样子,写词语。 大名鼎鼎( )苍苍银光( )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小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新一完小教导处 2016年下学期小学(1-6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已经结束,这次考试1-6年级由区教研室统一出题,联校组织考试(三年级全区统考)。本次考试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坚持“考”服务于“教”,服务于“学”的原则,强化考试的激励、诊断和反馈功能。对全区的教育质量作出全面的监控,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了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现对我校(1-6年级)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各科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较全面地检查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质量情况(见表) 三、本次教学质量检测取得的成效 1、立足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语文学科大部分学生对拼音、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任课教师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加强训练,反复巩固,常抓不懈。本

次考试中学生基础知识的得分率较高,书写、看拼音写词语、组词、联系上下文选择词语、古诗名言积累等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牢固。 2、关注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收获。 将开放题引入试卷,引入教育评价,试题反映的不仅仅是“会”与“不会”、“对”与“错”,也反映对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提供自己进行思考并用他们自己的观点表达的机会,要求学生建构他们的思维反应而不是选择一个简单的答案,允许学生表达他们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3、题型灵活多变,体现课改理念。 试题注重学生动手、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整个学科考试情况来看,存在问题比较大的是科学和品社学科,主要原因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水平不高,缺少教师,一人担任多个班级或不同年级课程;品社学科无专任教师,教师对社会现象缺乏判断能力,导之学生对是非判断模糊。下面以语文、数学两科为例分析:语文学科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盲目复习,忽视基本功训练。 学生书写不规范,习作中错别字较多,对易混淆的字,各年级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失分,其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形成,需要一个实践操作、反复训练的过程。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 2019-2020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粤教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三年级科学第三阶段评价练习测试 说明:全卷三大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40分钟。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38 分) 1、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但是壁虎就不常见。() 2、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看上去和鱼的幼体很像。() 3、壁虎冰凉的皮肤上有许多小鳞片。() 4、水蒸发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也随着水一起蒸发了() 5、所有的海洋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6、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7、茶叶既含有可溶解的物质,也含有不溶解的物质。() 8、热气球就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原理制作的。() 9、蜻蜓和麻雀一样都有翅膀,因此蜻蜓属于鸟类。() 10、固体是有固体的形状和体积,是可以流动的。() 11、水是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12、石和沙子都不能溶解在水中。() 13、我们可以用手抓住空气,也可以闻到空气的味道。() 14、通过手、眼等的感觉器官来感觉物体的冷与热是最准确的。 () 15、春天,冰雪融化,这是固体变成了液体现象。() 16、掉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说明蒸发了。() 17、倒掉杯子里的水后,杯子里还有空气。() 18、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常用仪器,人们可以选用同一个温度计进行测量。() 19、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室内温度。()

二、选择题。(54分) 1、下列使用体温计正确的是()。 2、鱼用()呼吸。 A、鳃 B、肺 C、口 3、能跳跃行走的是()。 A、蚯蚓 B、蝗虫 C、蜘蛛 4、烧水时如果水装得较满,水还没有烧开就会溢出来的原因()。 A、液体受热体积缩小 B、液体热胀冷缩 C、液体遇冷体积膨胀 5、观察完蜗牛后,我们应该。() A、把蜗牛放回家 B、把蜗牛随便扔掉 C、把蜗牛踩死 6、铁路的铁轨与铁轨连接处都留有空隙,其目的是()。 A、节省材料 B、没有什么用 C、防止铁轨热胀冷缩 7、身体表面没有粘液的是()。 A、蜗牛 B、蚯蚓 C、蝗虫 8、鲫鱼的身体分为()部分。 A、头、躯干、尾 B、头、躯干、尾鳍 C、头、胸、腹 9、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有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A、汤内水分的蒸发导致盐溶液的浓度增大 B、汤内锅底的盐没有溶解 C、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科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

红水河中心校13~14学年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 三年级 科 学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我知道:(每空1分,共20分) 1. 像樟树这样的植物叫( )植物,它的茎叫( ) 。 2. 像狗尾巴草这样的植物叫( )植物,它的茎叫( )。 3. 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叫( )植物,水中生长的植物叫( )。 4. 叶是由( )和( )两部分结成。( )上有叶脉。 5. 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过( )、( )、( )、( )等过程。 6. 蜗牛的背上有一个( ),身体软软的,头上有( )对触角,用( )爬行。 7、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 )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8、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 )紧压在树干上,先用( )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 )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二、辩一辩。(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 ) 2、 大树和小草的茎都一样坚硬。 ( ) 3、 车前草和水花生都是水生植物。 ( ) 4、 浮萍不需要土壤也能生长。 ( ) 5、 春天是树木落叶的季节。 ( ) 6、 新鲜的树叶是黄色的。 ( ) 7、 3.蜗牛的一对小眼睛长在它的一对触角上的。 ( ) 8、 有的树生长时间长,永远都不会枯死。 ( ) 9、 在砖块下我们容易找到蝗虫。 ( ) 10、 蜗牛喜欢吃蔬菜,不吃水果。 ( )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一些大树看不到它的根,它应该 根。 ( ) A 、有 B 、没有 C 、有的有,有的没有 2、蒲公英属于 ( ) A 、木本植物 B 、草本植物 C 、水生植物 3、不属于陆生植物的是 ( ) A 、玉米 B 水葫芦 C 、狗尾草 4、植物的叶是 ( ) A 、有生命的 B 、无生命的 5、树叶变黄的季节是 ( )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6、陆生植物的生长 水份。 ( ) A 、需要 B 、不需要 7、变硬的树叶一般是 ( ) A 、绿色的 B 、枯黄的 8、蜗牛遇险后,会 ( ) A 、逃跑 B 、把身子缩进壳里 考场号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神州数码希望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13-2014年第一学期的学生期末监测已经落下帷幕,我校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任务。教研室对六年级进行了调考,总校对三、四年级进行统考。相对以往各自为阵的学校自主考试,这种形式能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对教育质量作更全面的监测,提高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这种“纸笔测试”能更好的发挥“指挥棒”的作用,使之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达到以测导教、以测促教的功能。测试后的质量分析如同一面明镜,不仅显示了测试中学生知识掌握应用的情况,还反射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与失,更让我们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欣喜的收获;一份付出,换来一份真诚的回报。 现对我校的各科成绩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试卷来源及试卷评价: 本次考试的试卷由教研室统一命题,经教导处征求意见,至此时没有学科教师反映对试卷的意见。纵观整个试卷,本期末测查试卷是一份精心设计有价值的试卷,内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一定的代表性,试卷题量适中,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分值分配合理,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能较全面的检查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语文、数学两个学科为例: 【语文】: 较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结构宽阔。 试卷是以《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注意题型的多样性,能够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同时根据整套语文教材的知识、能力和情感发展总体结构进行设计的,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知识的掌握情况。 2、重视积累,提高素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