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抑郁焦虑伴发失眠”病例分析

“抑郁焦虑伴发失眠”病例分析

“抑郁焦虑伴发失眠”病例分析
“抑郁焦虑伴发失眠”病例分析

“抑郁焦虑伴发失眠”病例分析

病例

C女士,42岁,罹患焦虑性抑郁。在当前SSRI的治疗下,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稳步改善,但存在日间疲乏及体重增加;由于总感到疲乏,患者容易冲他人发火,也拖慢了其工作效度。问及睡眠情况时,患者诉自己总在半夜醒来,随后数小时内无法再入睡;由于疲劳,患者也停止了身体锻炼。

下一步应如何治疗?

讨论

失眠在心境及焦虑障碍患者中相当常见,也常成为治疗后的残留症状。正如C 女士的情况,失眠可显著影响功能,进而成为当前抗抑郁焦虑治疗中一大未满足的需求。

失眠与抑郁焦虑的关系

DSM-5中,重性抑郁障碍(MDD)及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诊断标准均包含睡眠紊乱。一项针对抑郁障碍患者、为期13年的大规模随访研究中,睡眠问题是这一群体仅次于心境低落的第二大常见症状。与此同时,失眠患者报告抑郁及焦

虑的比例也显著高于非失眠群体。

抑郁和失眠呈双相关系,焦虑与失眠的关系与之类似。研究显示,基线时存在失眠的个体罹患抑郁和焦虑的风险分别为对照的3.5倍和2.3倍。另外,抑郁也可通过多种机制影响睡眠结构,如:

一、抑郁影响睡眠效能,延长入睡潜伏期,增加夜间觉醒时间(包括觉醒次数及时长)。

二、抑郁可导致慢波睡眠(3期和4期)减少,并影响REM睡眠,包括REM潜伏期缩短、第一个REM期的延长及眼动数量的增加等。

上述睡眠异常还可降低患者对心理治疗的应答水平,并在抑郁缓解期间持续存在,升高复发风险。

失眠对个体的影响

▲损害社会功能:无论失眠与抑郁焦虑孰先孰后,失眠均可影响患者的心境及日常活动。一项国际调查显示,伴有失眠的一般人群中,第二天最常见的症状包括晨间疲劳、日间疲乏、注意受损及心境不良,且大部分人认为上述表现已对自己构成了困扰。对于抑郁焦虑患者而言,伴有失眠症状可进一步升高工作能力下降及功能损害的可能。

▲躯体疾病:失眠可升高一系列躯体疾病的发病风险,包括心脏病、呼吸问题、高血压及慢性疼痛等。睡眠不足或过多均为体重增加的危险因素:一项为期6年的前瞻性研究中,相比于每天睡眠7-8小时者,睡眠时长过短(5-6小时)及过长(9-10小时)者体重增加的风险分别升高35%和25%,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分别升高48-83%及81%。

另外,睡眠问题、焦虑和抑郁均可预测疼痛及疼痛综合征的发生。失眠越多,罹患慢性广泛性疼痛的风险越高。一项针对3,171名成人、为期15个月的前瞻性研究中,324人(10%)发生慢性广泛性疼痛。

▲系统功能紊乱:抑郁及失眠均与炎症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相关。证据显示,抑郁症的发病与炎症相关,后者可能源于应激、肥胖及其他因素。相比于非抑郁个体,早年经历生活应激的抑郁症患者对实验室环境下的社会心理应激源所产生的炎症反应更强。睡眠剥夺同样对炎症应答具有负面效应。例如,失眠患者C 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提示全身性炎症水平较高,而睡眠效能较高的患者白介素-6水平较低。换言之,好的睡眠或有助于降低体内炎症水平。

抑郁症与睡眠问题还与一些神经内分泌紊乱相关。一项小规模先导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褪黑素分泌较健康对照减少;理论上,日落时褪黑素释放增加,提示大脑为睡眠做好准备,上述紊乱可能与抑郁患者的睡眠问题相关。此外,抑郁症患者的褪黑素释放存在延迟,峰值下降。

抑郁患者失眠的危害

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失眠与诸多负性转归相关,包括复发、迁延不愈及转归不良。一项为期超过1年的前瞻性研究中,基线及随访中存在失眠的抑郁患者复发风险为基线无失眠者的39.8倍;若随访期间解决睡眠问题,这一数字则降至1.6。一项为期2年的研究中,睡眠紊乱可导致60岁及以上个体抑郁复发的风险升高5倍。自杀风险显著升高是抑郁患者失眠的另一大严重后果。

尽管如此,抑郁患者伴发失眠的识别及治疗仍显不足。STAR*D一期研究缓解的抑郁患者中,超过90%存在至少一种残留症状,而最常见的残留症状正是睡眠紊乱(72%)。中段失眠相当常见,占存在残留症状者的55%。另一项研究中,缓解患者平均残留两种症状,最常见的三个症状分别为认知问题、精力下降及睡眠问题。众所周知,残留症状可升高抑郁患者的复发风险,这也强调了改善此类症状的必要性。

抑郁焦虑伴失眠的治疗

首先,成功治疗失眠有助于改善抑郁焦虑患者的总体转归。例如,一项研究所纳入的86名慢性失眠患者中,三分之二共病抑郁症;研究终点时失眠较前改善的患者中,有70%的个体抑郁症状也较前改善,而失眠未改善的患者中无一人抑郁改善。上述发现提示,失眠应作为治疗抑郁时的一个主要靶症状,若未给予充分

干预,则可能拖抗抑郁治疗的后腿。

合适的药物不仅可以治疗心境症状,也可改善睡眠。一项针对79名住院抑郁症患者的研究中,所有使用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治疗2周的患者失眠症状均有所改善;治疗4周后,抑郁改善者的失眠也较前改善,但抑郁未充分缓解的患者仍持续存在睡眠问题。除抗抑郁药外,必要的联合治疗也有助于改善抑郁焦虑患者的失眠。一项纳入545名抑郁症伴失眠症状的患者中,相比于联用安慰剂,在氟西汀治疗的基础联用艾司佐匹克隆者的睡眠改善更显著,对抗抑郁治疗的应答更快,抗抑郁疗效也更为理想。其他研究也验证了上述结果:在SSRI基础上联用艾司佐匹克隆不仅可以显著改善失眠,对抑郁治疗也有协助作用。

很多主流抗抑郁药对REM睡眠具有抑制作用,并不能改善睡眠,而其他一些抗抑郁药对睡眠症状的改善更佳,如曲唑酮、米氮平及TCAs,以及新型抗抑郁药,如维拉唑酮和沃替西汀。这些药物具有一些有利于睡眠的作用机制,如抗H1、5-HT及α1受体等。

无论如何,临床医师必须评估及监测所有抑郁焦虑患者的睡眠情况。针对失眠的治疗应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有助于睡眠的抗抑郁药或联用助眠药物(如唑吡坦及艾司佐匹克隆)。

病例后续

鉴于C女士对当前SSRI治疗应答尚好,遂联用助眠药物,并给予睡眠卫生教育,鼓励其通过锻炼减重;2周后复诊,监测疗效及副作用。

结语

失眠是抑郁焦虑患者的一种常见而令人困扰的症状,可导致功能损害、升高躯体共病风险及扰乱全身功能。若未识别及治疗,失眠可升高心境障碍的复发风险,加重病情,甚至与自杀风险的升高相关;若及时有效干预,则有助于抑郁症状的改善。针对失眠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睡眠卫生教育、使用具有助眠效果的抗抑郁药及联用助眠药。

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焦虑抑郁 1 概述 当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下文均简称:焦虑抑郁障碍)同时发生,他们分别能否当作原发性诊断,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关于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关系有3种观点:(1) 一元论:即连续谱论,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2) 二分论:认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是二种不同性质的疾病;(3) 共病论:认为焦虑和抑郁共存时,是一种不同于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独特的疾病实体。 2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流行病学研究[6~7] 1998年美国的全国共病调查(ncs)抑郁障碍(相当ccmd-3中的抑郁症)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率为76.7%,64.1%的抑郁患者至少满足一种轴i障碍。2002年芬兰melartin 等用dsm-ⅳ对269 例抑郁障碍患者评定,结果有57 %的患者与焦虑障碍共病。2001年keufman 等综述了焦虑抑郁共病的文献 ,显示50 %~60 %的抑郁障碍患者一生中有一种或多种焦虑障碍。2001年德国的全民普查中发现59. 1 % gad 患者满足抑郁障碍的诊断。国内屠鉴源报道焦虑症伴抑郁症状与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状的比较均为50%,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状常在疾病开始即并存。王骞150 例中共病组68例,45.3%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共病。 2.1 gad患者共患抑郁症发生率为39%,共患心境恶劣为22%; 同样, 具有终生gad 诊断的患者中, 共患抑郁症占62%, 共患心境恶劣占39%。 2.2 惊恐障碍和抑郁障碍 经常共存, 高达60% 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焦虑症状, 其中20%~ 30% 符合惊恐障碍;30% 的惊恐障碍患者在一生中的某段时间有过重度抑郁症发作。 2.3 强迫症(ocd)和抑郁障碍共病 karno 等研究发现, 近33% 的ocd患者也患有抑郁症, rasmussen 等观察了44名ocd 患者, 其中30%符合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2.4 社交焦虑障碍(sad)和抑郁障碍共病 schneier 等研究发现其大多数伴有其它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 其中71%的sad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是在sad首次发生后出现的。 2.5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抑郁障碍共病 kessler 等研究发现, 88%的男性和79% 的女性ptsd患者在一生中至少共患一种情感障碍。 2.6 共病率 共病率的研究中,目前抑郁障碍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达19.2%~80%,其中前者60%~90%伴焦虑,后者50%伴有抑郁。两者共病在不同人群略有差别。儿童:10%~15%的焦虑障碍患儿共病抑郁。大约25%~50%的抑郁障碍青少年共病焦虑;成人有50%~60% 的抑郁症患者一生中存在一种或多种焦虑,其中有47.2%的抑郁症患者终生满足焦虑障碍的诊断。老年抑郁患者共病焦虑障碍有很高的终生患病率(35%)及时点患病率(23%)。 3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的病因学研究 3.1 遗传学[8] 目前发现焦虑抑郁障碍共病与多巴胺d2受体等位基因变异有关,其中多巴胺d2受体多态性中 ncoi c/c等位基因在抑郁和/或焦虑患者中明显增高。双生子的研究中发现gad和具有情感家族史的先证者的同胞有着相同的遗传特性, gad和重性抑郁障碍(mdd)具有家族聚集性。roy研究显示, gad和抑郁症具有共同的遗传易感性, 而且环境的决定作用相对明显。parker (1999) 等发现, 早发性抑郁与焦虑家族史、儿童早期的焦虑表达和2种焦虑障碍(sad 和ocd) 有关。 3.2 生化因素[9~10] 目前研究发现焦虑和抑郁在遗传、生化、免疫、内分泌、电生理和影像学等方面既存在

药理学PBL教学病例讨论及测试

药理学PBL教学病例讨论及测试 传出神经系统 一、眼疼的大叔 刘大叔今年45岁,近期恶心呕吐,头痛眼胀,用修兹氏眼压计测量,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用手指触按眼球富于弹性,当眼压上升到25-40毫米汞柱时,用手指触按眼球好似打足气的球,比较硬。当上升到40-70毫米汞柱时,再用手指触按,眼球硬得象石头一样。这时看日光特别是看灯光时会出现外圈橙红,内圈紫兰,中间挟绿色的彩环现象。当眼压恢复正常之后,彩环即随之消失。医生开出的处方: 2%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10.0ml,用法:滴眼。 病例讨论及测试: 1、刘大叔患的是什么疾病? 2、这种疾病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使用毛果芸香碱来治疗? 4、此药物还可用于哪些方面? 5、使用此药物应该注意些什么? 1.毛果芸香碱滴眼后会产生哪些症状 A.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 B.扩瞳、升眼压、调节麻痹 C.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D.扩瞳、降眼压、调节痉挛 E.扩瞳、升眼压、调节痉挛 2.直接激动M受体的药物是 A.新斯的明 B.毒扁豆碱 C.东莨菪碱 D.山莨菪碱 E.毛果芸香碱 3.青光眼治疗宜选用 A.毒扁豆碱 B.新斯的明 C.毛果芸香碱 D.乙酰胆碱 E.东莨菪碱 二、农药中毒

某农民在喷洒对硫磷时未注意防护,出现了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升高、骨骼肌震颤等症状。 病例讨论及测试: 1、此农民通过什么途径中毒的? 2、有机磷中毒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表现? 3、此农民为何种程度的中毒? 4、此中毒需用什么药物解救?如何给药?为什么使用此药物? 5、除了给予药物,还应进行什么抢救措施? 6、通过此病例,你学到了什么? 1.有机磷中毒的机理是 A.抑制ChE B.激活ChE C.抑制磷酸二酯酶 D.激活磷酸二酯酶 E.以上都不是 2.治疗有机磷中毒,阿托品不能缓解的症状是 A.中枢症状 B.出汗 C.骨骼肌震颤 D.呼吸困难 E.缩瞳 3.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口干 B.恶心、呕吐 C.针尖样瞳孔 D.肌肉震颤 E.呼吸困难 4.有机磷中毒的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大症状。 5.解救有机磷中毒的两类特异性解毒药分别是________和 ________。 6.常用的胆碱酯酶复活药有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中枢神经系统 小李的烦心事 今年,小李要晋职称了,单位竞争很大,小李非常着急,总担心自己准备的不足,晋不上职称,每天晚上入睡很困难,并且不能熟睡,频频从噩梦中惊醒,自感整夜都在做恶梦,早醒、醒后无法再入睡,睡眠时间明显减少;睡过之后精力没有恢复严重影响白天的工作效率,小李很苦恼,他该真么办?

紧张焦虑失眠怎么办 治疗严重失眠

紧张焦虑失眠怎么办,治疗严重失眠?人在焦虑的情绪状态下,会感到紧张、不安、压抑,在身体上会出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身体僵硬、反应迟钝、头晕目眩、浑身乏力、易疲劳、倦怠等现象,也会导致睡眠问题。焦虑导致失眠,越失眠越焦虑,形成恶性循环,不如先战胜焦虑,给自己的心理减压。着急自己睡不着只能让你更加焦虑,而焦虑的情绪越重,就只能让你越睡不着。自然睡眠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放松,一个是疲惫。也就是说当人感到疲惫,并且在放松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自然睡眠。而当人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则比较难以入睡。即使睡着了也会睡的比较浅,或者比较容易醒过来。紧张焦虑失眠怎么办,你需要补充RSHWHO快眠调节人的情绪减轻严重的失眠。 RSHWHO快眠专项脑细胞睡眠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睡眠的脑细胞核心修复营养。RSHWHO快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深度修复大脑睡眠神经,恢复无依赖自然状态,修复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 通过了法国安全控制监督局(DGCCRE*)健康认证、 通过了韩国健康认证、 获得澳大利亚国家药物总局TGA认证、 美国: - FDA 批准为GRAS(一般公认安全)产品。 DGCCRF (French General Directorate for Competition Policy, Consumer Affairs and Fraud Control)? AFSSA (French Food Safety Agency))? … peut modérer la réponse tensionnelle au stress, notamment chez lespersonnes particulièrement sensibles ... ? 经大量随机双盲对照临床针对于失眠、焦虑人群验证的RSHWHO脑健康睡眠康复营养,针对科研成果发表国际性学术报告,引起业界人大专家的共鸣。20多项国际专利全部指向修复大脑睡眠系统和自然睡眠科技。RSHWHO发表大量文献

药理学简答题及案例分析

1. 简述毛果芸香碱和毒扁豆碱对眼的作用和原理。(4 分) 答:毛果芸香碱: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包括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器官的M 胆碱受体。 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毒扁豆碱: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作用,吸收后在外周出现拟胆碱作用。 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2. 何谓肾上腺素的翻转作用?(2 分) 答:肾上腺素给药后迅速出现明显的升压作用,如事先给予α 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可被翻转,呈现明显的降压反应,充分表现了肾上腺素对血管上β 2 受体的激动作用。3. 某女患,32 岁。近一年来情绪暴躁,食量增加,体重减轻,在颈前部可触及肿快。入院诊断: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先入内科用甲硫氧嘧啶治疗治疗25 天,在基础代谢率接近正常之后转入外科准备手术治疗同时给予口服复方碘液一周。请分别说明甲硫氧嘧啶和复方碘液的作用机理以及应用的意义(3 分) 答:硫脲类作用机理: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但可导致甲状腺腺体和血管增生(1 分) 大量碘剂的作用机理: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可导致甲状腺腺体和血管缩小(1 分)利于手术(1 分) 4. 某女患56 岁,由于患有神经官能症,连续多日严重失眠,

无法入睡。自服苯巴比妥10 片(100mg/片),随后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反射减弱,血压下降。入院诊断为急性苯巴比妥中毒时。在抢救过程中除给予吸氧、洗胃等必要措施外,还给患者应用了碳酸氢钠,请说明使用碳酸氢钠的根据是什么。(3 分) 答:应用碳酸氢钠目的在于提高血液的pH (1 分),促使脑内的苯巴比妥向血中转移(1 分),血中的苯巴比妥向尿中转移(1 分),加快苯巴比妥的排泄速度。 5. 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疾病时,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医生往往采用隔日一次给药的方法,请问给药的时间应该在几点钟左右?为什么?(3 分) 答:7-8 点(1 分),因为此时对垂体的抑制程度最轻(1 分),可以降低停药后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发生率(1 分)。 6. 某男患28 岁,因精神病入院治疗。在大量使用氯丙嗪后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压表现,此时医生立即注射肾上腺素以便提升血压,请问医生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 分) 答:不正确(1 分),肾上腺素是通过α 受体而起升压作用,此时α 受体已经被氯丙嗪阻断,故无升压作用,其激动β 受体的作用不受影响,可使血压进一步降低(1 分)。 7. 青霉素过敏休克用何药抢救?说明其道理。(4 分) 答:肾上腺素(1 分),激动α、β 受体(1 分),增加心肌收缩力,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1 分),气管粘膜血管收缩,减少渗出减轻水肿,β 受体激动使气管扩张,利于气道通畅(1 分)。

药理学-病例分析报告

药理学(高职高专) (200812C) > 网上学习 > 学习方法介绍 > 口诀记忆 口诀记忆 口诀记忆技巧(一) 拟胆碱药 拟胆碱药分两类,兴奋受体抑制酶; 匹罗卡品作用眼,外用治疗青光眼; 新斯的明抗酯酶,主治重症肌无力; 毒扁豆碱毒性大,作用眼科降眼压。 阿托品 莨菪碱类阿托品,抑制腺体平滑肌; 瞳孔扩大眼压升,调节麻痹心率快; 大量改善微循环,中枢兴奋须防范; 作用广泛有利弊,应用注意心血管。 临床用途有六点,胃肠绞痛立即缓; 抑制分泌麻醉前,散瞳配

镜眼底检; 防止“虹晶粘”,能治心动缓;感染休克解痉挛,有机磷中毒它首选。 东莨菪碱 镇静显著东莨菪碱,能抗晕动是特点;可治哮喘和“震颤”,其余都像阿托品, 只是不用它点眼。 肾上腺素 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 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 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α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

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强烈缩血管,升压作用不翻转,只能静滴要缓慢,引起肾衰很常见, 用药期间看尿量,休克早用间羟胺。 异丙肾上腺素 异丙扩张支气管,哮喘急发它能缓,扩张血管治“感染”,血容补足效才显。 兴奋心脏复心跳,加速传导律不乱,哮喘耐受防猝死,甲亢冠心切莫选。 α受体阻断药 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酚苄明,扩张血管治栓塞,血压下降诊治瘤, NA释放心力增,治疗休克及心衰。

β受体阻断药 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是代表,临床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 三条禁忌记心间,哮喘、心衰、心动缓。 传出N药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一)药物的种类 抗休克药分二类,舒缩血管有区分;正肾副肾间羟胺,收缩血管为一类; 莨菪碱类异丙肾,加上α受体阻断剂;还有一类多巴胺,扩张血管促循环。 (二)常见休克的药物选用: 过敏休克选副肾,配合激素疗效增;感染用药分阶段,扩容纠酸抗感染,

说说我的失眠经历,焦虑、情绪低落、多梦早醒,我的康复经验分享

说说我的失眠经历,焦虑、情绪低落、多梦早醒,我 的康复经验分享 展开全文 我说说我的失眠经历吧。 十年前高中时期曾经失眠过一段时间,当时是由于过于关注自己是怎么睡着的所导致,后来自我调整后好了,大概后来自己就抱着睡不着就睡不着吧,又不影响我日常生活这种心态,慢慢调节过来的。 二胎产后月子里本来心情比较低落,宝宝半个月时某天半夜起来闹,当时已经是早上五点,自己突然觉得没法继续入睡了,然后就想起以前的失眠经历,心里就开始焦虑,而

且发现不能像以前那样调节回来。 失眠情况持续两个半月,基本晚上都可以比较快入睡,但是基本都会比较多梦,但是有时会胡思乱想觉得今晚会不会睡不着,有时觉得自己是彻夜不眠,但是仔细回想又觉得有做梦。 上床之后到入睡之前的这段时间并没有睡着,这段时间越长,说明睡眠效率越低,比如躺在床上8个小时,实际仅仅睡了5个小时,那么就有3个小时躺在床上却没有睡着以前上班不午睡,会趴桌子休息,现在午睡都不能睡着,但是因为宝宝睡觉,都会陪他躺在床上 对失眠感到非常焦虑,甚至害怕,但是现在晚上哪怕睡不着心里还是比较坦然,平静。白天就会有时比较担心,胡思乱想,不知道自己是抑郁焦虑而失眠还是失眠而抑郁焦虑,现在自己很明白是陷入了一个怪圈,以前不午睡或者午睡睡不着,并不觉得自己失眠,孕期也经常早醒,但是也没有纠结自己睡了多久,生完宝宝以后觉得午睡睡不着就是不正常。 早醒就是不正常,觉得整个生活状态都不正常了,怀疑自己是不是抑郁焦虑导致的失眠,会不会跟以前的失眠有所不同,心里很明白睡眠自然而然,但是就是控制不住去关注,大脑不受控制,想到如果到时上班都调节不好,怕什么都做不了,心里也很害怕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研究现状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研究现状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在三种诊断分类标准中都是两个独立的诊断实体,但临床实际中两者共病很常见。与单纯的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相比,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有更为复杂及严重的疾病表现。因此深刻认识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对临床治疗及理论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就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關键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 1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的概念 1980年DSM-Ⅲ首次提出了多轴诊断为近年来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是指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共存于同一个患者,对两组疾病分别诊断时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关系存在着争论可归纳为3种观点[1-2]:①基于两种疾病有许多共同的临床表现如睡眠障碍或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的一元论,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表现;②基于两种疾病的临床特异性表现如抑郁障碍易早醒而焦虑障碍易入睡困难、基本心境不同等的二分论,认为焦虑障碍与抑郁障碍是两个独立的疾病单元; ③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共同反应。抑郁与焦虑障碍共病呈现的临床特征常不典型、症状较重且易反复,是否设立一个独立的疾病单元给予此类患者更多的关注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之一。 2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998年美国全国共病调查(NCS)将共病研究推向高潮,研究报道39%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共病抑郁症,重度抑郁症与焦虑症时点共病率达56.8%,33.3%的惊恐障碍患者一生中共患重性抑郁症[3]。2001年荷兰精神卫生调查显示仅有39.5%的情感障碍以单纯的一种精神障碍形式出现[4]。2002年美国第二次全国共病结果进一步显示,抑郁和焦虑障碍终身共患率为59.2%,12个月时点共患率达57.5%[5]。同时期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开展了各自的全国性调查,虽然数据略有差异但总体认识是焦虑和抑郁障碍多以共病形式出现。 国内缺乏大样本具有前瞻性的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的研究资料,能查阅到的多中心合作是施慎邈、孙明园等搜集的508例抑郁症患者其中350例共病焦虑障碍,共病率高达68.9%[6,13-14]。其他研究者多着眼于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药物治疗研究。焦虑和抑郁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两者共患率之高很难用偶然并存因素解释,很多学者认为两者可能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3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的临床特征[3,7-9] 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导致了患者更多的功能损害,查阅文献其临床表现综述以下几点:①患者的主诉较多多集中于各种躯体不适。患者如若合并某些躯体疾

焦虑失眠能治好吗 还需自我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焦虑失眠能治好吗还需自我治疗 导语:如果一个人经常失眠就会越来越痛苦,对心理的影响也很大,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垮了,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焦虑失眠很常见,有这样的现象可以尝试 如果一个人经常失眠就会越来越痛苦,对心理的影响也很大,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垮了,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焦虑失眠很常见,有这样的现象可以尝试今天介绍的方法,睡前尽量放松一些。 1、做好入睡前的准备工作入睡前的活动直接影响着人的睡眠效桌。入睡前20分钟用温水泡脚或做足穴按摩可以促进睡眠。此外,睡觉前不要吃得太饱,不宜喝咖啡、浓茶、酒等。 2、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环境的好坏对睡眠有重要影响。卧室内应该保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柔和、暗淡并适当通风。床铺和被子褥清洁、舒适;枕头的高度适宜、软硬适度,最好使用带有颈垫的枕头。 3、心理上放轻松些生活压力使人精神紧张,白天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或许会强烈影响你的情绪以至于夜晚也无法入睡。所以,在睡觉之前要抛开种种杂念,放松心不能,同时,要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心理,充分做好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有意识的使自己的活动遵循正常的自然节奏,保持平稳的心态,对睡眠大有帮助。 4、调整睡眠习惯生活不规律是造成失眠的重要原因。要形成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养成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好习惯。每晚不管睡不睡得着。也要按时上床,即便是周末也不能试图补补觉。也不要因为昨夜睡得少,今晚则早早上床以“弥补”损失。因为这种做法对克服失眠症没有任何帮助。此时,当您实在难以入睡或半夜醒后再也睡不着时,你可以试着起床做些单调而轻松的事情。如上上网、看看电视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药理学(重新整理,填空与案例分析)(1)

名词解释5*3=15;填空15*1=15;单选20*1=20;简答5*4=20;论述10*2=20;案例分析10*1=10 1.药物效应动力学:即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包括药物的作用、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 2.药物代谢动力学:即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及其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 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药物在体内随时间的演变过程。 3.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4.半衰期:通常是指血浆半衰期,即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首关消除:口服给药在吸收过程中部分药物被肝和胃肠的酶灭活,使进入体 循环的药物量减少,称为首关消除。 6.肝肠循环:随胆汁排入小肠的药物,有部分在小肠被重新经吸收经肝进入血 液循环。 7.药酶抑制剂:一种能抑制某种酶活性的化学物质。它通过控制某种酶的活性, 来调节或阻抑某些代谢过程,还可抑制耐药性细菌的钝化酶,故可用于某些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治疗。 8.药酶诱导剂:凡能诱导药酶活性增加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 剂。 9.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机体血液循环的药量占所给药量的百分率 10.亲和力: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相比较, 亲和力大者药物作用的强度高。 11.内在活性:也称效应力,是指药物本身内在固有的药理活性,即药物与受体 结合弓起受体激动产生效应的能力。是药物最大效应或作用性质的决定因素。 12.受体激动药:即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与受体结合后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的药物。 13.受体拮抗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而无内外活性的药物。

14.受体增敏:是指长期使用一种受体拮抗药或因受体激动药水平下降,组织 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的现象。 15.受体脱敏:是指长期使用一种受体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 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16.效能:继续增加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上升称为效能。(即最大效应) 17.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既重要程度也是个体对目标有用性 的主观估计效价值可以为正值可以为零:也可以出现负值。 18.治疗指数: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称为治疗 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19.半数有效量: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 20.半数致死量:指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 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21.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作用的物质。 22.二重感染:长期应用使敏感菌被抑制,非敏感菌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引起新 的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23.抗生素后效应: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当抗生素浓度下降至低于MIC或 消失,细菌生长仍然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通常以小时计。 一、试比较氯丙嗪、阿司匹林在解热方面的不同点。 阿司匹林的解热作用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加强过高体温时的散热过程(如扩张周围血管、出汗等),使过高体温有所下降,但不降正常体温;氯丙嗪能抑制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抑制机体的体温调节作用,使体温随环境的温度变化而升降,配合物理降温,使体温降低,基础代谢降低,器官功能活动减少,耗氧量降低而呈“人工冬眠”。

老年人失眠伴焦虑怎么办

老年人失眠伴焦虑怎么办 患上失眠焦虑的老人不仅伴有失眠现象,还同时具有头晕出汗、四肢无力、记忆力减退等不良症状。 *一、老年人失眠伴焦虑怎么办 对老年焦虑症的治疗是综合性的,药物治疗虽然是主要部分,但还考虑到老年焦虑症的发病比轻壮年有较多的心理因素,如生活单调、寂寞,若无子女在身旁孤独感更甚;还有生活上的困难,对心理产生影响,都可能成为诱发因素。此外,老年人合并躯体疾病,也要同时治疗,要考虑到多种药物应用的相互作用。 *二、老年人失眠焦虑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 患有老年焦虑症的患者一般服用一些抗焦虑药,根据症状还可以用一些抗抑郁药,但这些药物使用都有严格要求,必须由专 科医师进行。 2、心理治疗 常用的有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和支持疗法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老年人身上也存在着焦虑过多的现象,这常称为老年 焦虑症,但人们往往忽略这种心理疾病,而把原因归结到一些器 质性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中去,认为是这些疾病的症状。 3、认知疗法 是目前心理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因为患者对焦虑症不

了解或有不正确的认识,对患者的情感体验和躯体感受应给予合理的解释,消除或减少其对疾病的过度担心和紧张,从而调动患 者的能动作用。若同时联合药物治疗,更会提高疗效。 4、放松疗法 是按照从上到下一定的顺序,依次进行收缩和放松头面部、上肢、胸腹部和下肢各组肌肉的训练,达到减轻焦虑的效应。冥想也有类似作用。 *三、老人失眠焦虑的自我调整 1、调整情绪:树立信心,加强自信。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战胜失眠,失眠不是一种严重疾病,1天或几天少睡几个小时没啥关系,不要将它相信的太严重,认为它对自己的人生会造成多坏 的影响,很多朋友失眠几年,也没见他们的生活有多遭有多乱。 2、分析原因:分析出自己产生失眠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情绪太过于激情,还是因为心情不好,或者说工作压力过大等等,找到了原因,那么你对自己的失眠就有一个更客观全面的认识,从 而不会过度的优虑与害怕。 3、自由联想:闭上眼睛,想象一个自由的放松的场景,比如说你喜欢森林,那就想象自己在森林中呼吸的新鲜的空气,你喜欢 大海,就想象着自己在海边轻松的散步,迎面吹来的海风,吻过你的脸,非常的舒适等等。这样有助于你放松下来,更快的进入睡眠之中。 4、不要赖床:很多朋友,躺在床上睡不着时,情愿在床上打滚,

药理病例分析

案例1:护士看错处方一针陪8万! 2006年9月12日,患者王丽(化名)因感冒前往兰州市某诊所就诊,医生在处方上注明,该患者对“安痛定”有药物过敏史。护士用药时,却把患者有过敏史的“安痛定”当成抗感冒药来注射,结果造成了王丽药物过敏,并引发“精神抑郁”。 经兰州医疗鉴定委员会调查认定,此事故系护士违反医疗操作规程所致,并定为4级医疗事故。法院裁定诊所给患者支付总计8万元的赔偿金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护士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避免此类事故发生? 1.粗心大意,没有仔细核对药物. 2.只有按护理规程细心核对药物,才能避免打错药. 案例2:护士少交代,酿成大事故 2000年6月,某县医院一位护士在一高血压患者使用利血平治疗后,该患者独自上厕所摔倒,导致脑溢血,抢救无效死亡。经调查,用药护士对此事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受到医院处分。 为什么护士会受到处分? 该事故是由于该护士没有向患者交待利血平使用后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不能突然直立的用药注意事项所致。 病案三 患者,男,59岁,12月5日下午15:08时由家人送入医院,家人代诉与人争吵后口服农药。送我院时神志不清,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恶心、呕吐、头晕、流涎、多汗、心率减慢,并伴有肌束颤动、呼吸困难,双肺大量湿罗音及哮鸣音。可闻及少量酸臭味。 1、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如何进行护理用药?有何应对措施? 2、病人使用阿托品后出现口干、吞咽困难、皮肤干燥、心动过速、瞳孔扩大、视力模 糊、昏迷、血压下降,考虑哪种情况?如何抢救? 3、抢救病人过程中处理并发症时使用头孢菌素抗感染,皮试时突然出现过敏性休克, 表现为呼吸困难、心脏骤停,急救时如何抢救和护理? 答案: 1、立即予肌注阿托品、洗胃、建立静脉通路。胃内注入20%甘露醇。

失眠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失眠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治疗焦虑症的几个偏方 我们知道,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不是只有药物才可以治疗疾病,有些偏方验方也对疾病的治疗很有帮助。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常在青壮年期发病,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那么治疗焦虑症的几个偏方都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治疗焦虑症的几个偏方: 治疗焦虑症的偏方一:银耳莲子汤。水发银耳200g,莲子30g,冰糖适量。做法:用烧水浸泡莲子至发软,洗净银耳摘成小朵,一起加入薏苡仁10g,加水煮45分钟,加入冰糖调味。功效:清热解渴、养胃健脾、祛湿补血,滋阴顺气。银耳莲子汤是常用的治疗焦虑症的办法。 治疗焦虑症的偏方二:枣麦粥。枣仁30克,小麦30—60g,粳米100g,大枣6枚。做法:将枣仁、小麦、大枣洗净,加水煮至10沸,取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功效:养心安神。适用于妇女烦躁、神志不宁精神恍惚、多呵欠、喜悲伤欲哭,及心悸、失眠、自汗。

治疗焦虑症的偏方三:桑叶猪肝汤。鲜桑叶200g,猪肝300g。做法:桑叶冼净,猪肝切片,用清水煲汤,煮约60分钟,用食盐调味即可。功效:止咳去热、消肿清血、补肝美肤、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等。 治疗焦虑症的偏方四:海带绿豆粥。海带30g,绿豆30g,粳米100g,片糖适量。做法:先浸泡海带片刻,洗净切碎;绿豆略浸泡后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共煮为粥。食用:粥成后,加入适量片糖,随量食用。功效:消暑解毒、利水泄热。 治疗焦虑症的几个偏方都是什么?综上所述,以上是治疗焦虑症的几款偏方,希望对您的健康有所帮助。专家指出,焦虑症患者日常饮食中药避免咖啡因、番烟、酒精、药物等食品,那是因为酒精、药物可能提供暂时的解脱,但隔天紧张又来袭,而且这些物质本身也残害健康。因此,应该学习如何调适,而不是光靠逃避。在身心面临紧张及焦虑的迫害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饮食正当。除了避开咖啡因及酒精,还需远离糖、白面粉制品、腌肉、辛辣刺激的调味料等。勿吃垃圾食物!正确的饮食将强化身体,使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状况俱佳。 原文链接:jibing.qiuyi./jlz/xx/0825/230900.html

舍曲林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抑郁共病对照研究__

490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年11月第15卷第6期JClinPsychosomDis,Nov.2009,Voll5,No.6 舍曲林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抑郁共病对照研究 马元业魏长礼周东林王君燕 论著 【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疗效及安伞性。方法将132 例焦虑抑郁共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6例,均【J服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七 联合乌灵胶囊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最表、汉 密顿焦虑量表评定I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小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各时段汉密顿抑郁量 表、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娃著下降(P<O.01),同期研究组评分均较对照组F降湿著 (P<0.05或0.01)。治疗6w未研究组显效率78.8%,有效率为92.4%;对照组分别为 59.1%、80.3%,研究组均最著高于对照组(72=5.979、4.117,P<O.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 恶心呕卅:、食欲减退、失眠、腹泻及焦虑不安,研究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 舍曲林联合鸟灵胶囊治疗焦虑抑郁共病疗效显著,较单用舍曲林治疗起效更快,安伞性更高。 【关键词】焦虑抑郁共病;舍曲林;乌灵胶囊;汉,箭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 doi:10.3969/j.issn.1672一187X.2009.06.005.0490—02 【中图分类号】R749.4,749.72【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马元业,男, 37岁,汉族,本科,主治Acontrolstudyofsertralinecombinedwithwulingcapsulein医师。研究A-向:情感thetreatmentofanxietyanddepressioncomorbidity 性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MaYuanye,WPiChangli,ZhouDonglin,etal 辨(TheThirdpeople7sHospitalofTianshui,741000,Gansu,China) [Abstract]0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icacyandsafetyofsertralinecorn—binedwithwulingcapsuleinthetreatmentofpatientswithdepressionandanxietycomorbidity(DAC).Methods132DAC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research(n一66)tooksertralinecombinedwithwulingcapsuleandcontrolgroup(以一66)didsertralineonlyfor6weeks.Beforetreatmentandatthenedofthelst,2nd,4thand6thweek,clinicaleffieacieswereassessedwiththeHanmihonDepressionRatingScale(HAMD)andHanmihonAnxietyRatingScale(HAMA)andadverseraectionswiththeTreatmentE—mergentSymptomScale(TESS).ResultsSincetheendofthelstweek。totalscoresoftheHAMDand HAMAofboth groups loweredmoresignificantlycomparedwithpretreatment(P<O.01);thosedidmoresignificantlyintheresearchthaninthecontrolgroupinthecorrespondingtimeperiod(P<0.05or0.01).Obviousandtotaleffectiveratewererespectively78.8%and92.4%intheresearchand59.15%and80.3%inthecontrolgroup,theformer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latter(72=5.979,4.117,P<O.05).Incidencesoftotaladversereactionsaswellasnauseaandvomitting,anorexia,insomnia,diarrheaandapprehensionweresignificantlylowerintheresearchthaninthecontrolgroup(P<O.05).ConclusionSertralinecombinedwithwulingcapsulehasanevidenteffect,takeseffectfaster,andhashighersafetyinthetreatmentofdepressionandanxietycomorbiditycomparedwithsertralineonly. [Keywords]Anxietyanddepressioncomorbidity;sertraline;wulingcapsule;HAMD;HAMA;TESS 焦虑抑郁共病是指患者同时存在抑郁和焦虑障碍,且两组症状分别考虑时均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1]。焦虑抑郁共病症状更严重,病程更迁延,功能损害更严重,并发躯体疾病的危险性更高,自杀率更高,药物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为此,我们应用舍曲林联合乌灵胶囊治疗焦虑抑郁共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l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6年7月~2008年5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焦虑抑郁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和焦虑症诊断标准;(2)汉密顿抑郁量表口](HAMD)前17项总分≥18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L20;(3)排除伴 作者单位:741020(甘肃?天水)天水市第三人民厌院有严重躯体疾病、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既往有精神病史、有严重自杀企图及行为者及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共入组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6例。研究组男28例,女38例;年龄19a~60a,平均(37.32±9.47)a;本次平均病程(4.01-4-3.08)mo;HAMD总分(23.92±1.52)分,HAMA总分(22.97-4-2.75)分。对照组男30例,女36例;年龄20a~58a,平均(36.68±8.49)a,本次平均病程(3.65±2.73)mo;HAMD总分(23.79土2.10)分,HAMA总分(22.85土2.37)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HAMD和HAMA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2方法 1.2.1给药方法两组均口服舍曲林治疗,起始剂量50mg?d~,2w后根据病情调整至150 mg?d~,研万方数据

(完整word版)药理学讨论课题

药理学讨论课题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 2011. 2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 第1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药理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药物和药物发展史,药理研究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的作用和新药研究的大体过程。 【讨论题】 1.药物、毒物、新药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药理学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 3.试述新药研究的过程。 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与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 2.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讨论题】 1.什么是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理效应选择性与药物作用特异性的关系?2.什么是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类及各类的定义及主要特点是什么? 药理效应与疗效、副反应之间的关系? 3.以某药为例,可从其量效曲线上获得哪些重要信息?阐明这些信息的意义。4.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定义及意义? 5.用简明的方法描述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 6.反应激动药内在活性和亲和力的参数有哪些? 7.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作用如何? 8.如右图所示,A、B两药的量效曲线平行,最大 反应相同,他们的pD2值和K D值谁大? 9.受体和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 机制有哪些?

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各种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讨论题】 1.什么是pKa?已知药物的pKa和环境pH后,怎样计算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离子化程度? 计算:⑴丙磺舒是一弱酸,pKa=3.4,其在胃液(pH=1.4)和血浆中(pH=7.4)的解离率分别是多少? ⑵某弱酸性药物的pKa=3.5,它在pH=7.5的肠液中可吸收多少? ⑶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多少? 2.生物利用度的含义?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公式和用途?什么是首关消除?有何意义? 3.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定义及特点?如何计算按零级消除动力学代谢的药物的t1/2? 4.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代谢有何特点?如何计算药物的t1/2? 5.用公式表达血浆清除率、消除速率、表观分布容积、给药速度。 6.连续恒速给药,根据需要怎样调整给药速度? 7.在病情危重时需立即达到有效血浓时,怎样计算负荷剂量? 8.拟给家兔静脉注射酚红,酚红在体内以一级消除动力学方式代谢,可通过测定酚红的血浆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等。请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并分析可能出现得实验结果(如结果偏大或偏小)。若实验结果不理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4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的原则 【目的要求】 1.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 2.了解影响药物效应的各种因素。 【讨论题】 1.何谓安慰剂及安慰剂效应? 2.合理用药原则有哪些?

如何克服对焦虑失眠的恐惧

如何克服对焦虑失眠的恐惧,今天教你一招有效治疗焦虑失眠症 如何克服对焦虑失眠的恐惧,今天教你一招有效治疗焦虑失眠症。越睡不着越焦虑,越焦虑也越睡不着。“失眠”和“焦虑”之间的关系就像鸡生蛋和蛋生鸡一样,焦虑会导致失眠。失眠会增加焦虑感,两者是双向影响。睡眠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大脑未来4-7年提前老化,加速认知能力下降,并影响推理和词汇能力,最终导致身体衰退和早亡,以及慢性疲劳综合症,健忘,头痛,胸闷,情绪波动,敏感度,肌肉酸痛,月经失调,脱发,消化不良等都是常见症状。如何克服对焦虑失眠的恐惧,今天教你一招有效治疗焦虑失眠症。服用RSHWHO 快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定的作用,在情绪激动时可安定神经,在疲劳时则能帮助恢复精神。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由于焦虑导致的失眠,使睡眠深沉,醒后神清气爽。 焦虑失眠的因素 社会和心理因素是失眠的诱因。常见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是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这增加了责任感并使要求过于严格;或处境困难并担心事故;或因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和谐,怀孕,分娩等引起的紧张关系;还是由于亲人的丧亲,突然的震惊,政治的震惊,破产等等。

这些事件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使患者变得谨慎,对事物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思考,担心和容易出现失眠症状。 心理:占55.9%。这包括压力过大,长期过度紧张和心情不好。老师和总经理失眠的很多,学业上紧张的孩子睡不好觉,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 过度警惕:焦虑症患者总是警惕周围环境中的每一个小动作,就像哨兵。因为他们一直处于警惕状态,这会影响他们做所有其他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那么,我们要如何打破这个循环,把情绪和睡眠都拉回到健康的轨道上来呢? RSHWHO快眠可以影响大脑中的其他神经递质,例如5-羟色胺和多巴胺。5-羟色胺主要影响睡眠和心情,而多巴胺主要影响心情。RSHWHO快眠作用于神经递质,不仅仅提高睡眠质量,而且可以缓解焦虑。Yokogoshi等人在他们的另一些实验中确认服用RSHWHO快眠会直接影响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内中枢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活性。

科学家发现抑郁症者伴发焦虑失眠等的新机制

PLoS ONE:科学家发现抑郁症者伴发焦虑失眠等的新机制 抑郁症(depression)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但在临床上,抑郁患者通常都伴随着其他一系列症状包括焦虑、注意力集中不好、记忆力低下以及失眠等。 长久以来,抑郁症的相关研究者想弄明白抑郁患者的上述伴发症状是否与大脑区域有关。但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者们发现这些症状的结合提示抑郁的多种症状可能和联系大脑网络的枢纽障碍有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第一次展示了抑郁症患者的大部分大脑区域有更多的联系。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科学和人类行为研究所的精神学的Andrew Leuchter教授称:我们大脑不同区域有不同功能,有的调控机体应激反应,有的调控我们的情绪,有的区域主导学习等。大脑作为一个整体器官必须要能灵活地调控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 抑郁症患者的大脑虽然各个区域能拥有上述各种能力,但大脑个功能区域的联系丧失了。也即大脑各区域不能同步工作,研究者认为这或许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出现如焦虑、记忆力低下以及失眠等症状的原因。 研究过程中,共有121名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的成年患者参与受试研究。研究人员检测了受试者大脑同步化电信号(脑波)来分析大脑中不同功能区域的联系性。结果发现抑郁患者大脑电信号的所有频率同步化现象都出现了上升,这一结果表明大脑中很多功能区域都出现了障碍。最严重的功能区域异常联系障碍分布在大脑前额皮质部位,前额皮质部是控制我们情绪的重要区域。 研究人员表示当大脑失去了联系个功能区域的灵活性,抑郁者就会出现如焦虑、记忆力低下以及失眠等症状。而抗抑郁药物能适当改变大脑电信号,改善这一现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