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右图为丘吉尔的画像,下列事件与之有关并直接引发

了二战后的世界局势的变化,这一事件是()。

A.参加反法西斯战争

B.铁幕演说

C.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马歇尔计划

解析本题考查铁幕演说的内容和意义。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直接引起二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

答案B

2.二战后初期美国的遏制理论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相似点是()。

①公开了美国、西欧与苏联及东欧之间的矛盾②主张美国以武力为后盾反

对苏联和东欧国家③加速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形成④反对共产主义

A.①②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遏制理论只是为美国杜鲁门政府制定冷战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并未公开东西方之间的矛盾,故①错误。

答案C

3.促进了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因素不包括()。

A.遏制理论的出台B.铁幕演说

C.“希土危机”D.马歇尔计划的制定

解析冷战局面形成的标志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而D项发生在此事件之后,故排除。

答案D

4.美国某总统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也希望(借此机会)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谁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的这一政策通常被称为()。

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

C.罗斯福新政D.尼克松主义

解析“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向世人表明美国公开声称要干涉别国内政,充当世界警察,这与材料所述是吻合的。

答案B

5.杜鲁门主义的特点是()。

A.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B.遏制共产主义,公开干涉各国内政

C.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秘密干涉与公开干涉相结合

解析A项反映“冷战”的特点,C项反映“马歇尔计划”的特点,而D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B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D.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

解析二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持和控制西欧,是马歇尔计划,因此答案为C。

答案C

7.下列有关1948年“柏林危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明美国和苏联准备全面动武

B.使美苏对峙达到高潮

C.德国分裂已不可避免

D.国际关系紧张加剧

解析二战后,美国的总体外交是“冷战”,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政策分别是“冷战”的表现。B、C、D三项是“冷战”政策的表现;A项不合乎“冷战”含义。所以选A项。

答案A

8.右图华盛顿的“和平鸽”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美苏双方为了实现和平而努力

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美苏双方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D.美苏双方积极备战,准备发动新的世界大战

解析漫画上美国人将导弹装扮成和平鸽的模样,体现了其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答案B

9.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

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

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解析美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其对苏联“冷战”的一个重要步骤。

答案C

10.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

①是美苏实力势均力敌的产物②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③标志着世

界两极格局的形成④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标志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华约”的建立,故排除有③的选项。

答案D

11.下面对“冷战”政策的解释最为准确的是()。

A.用联合资本主义国家的手段包围苏联

B.用局部战争打击亲苏势力

C.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D.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以反对苏联

解析“冷战”是相对于热战而言的,指的是除直接战争之外的其他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答案C

12.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因此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是在雅尔塔会议等确立的基本原则上建立的

C.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D.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解析A项颠倒了因果关系,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基础上的。

答案A

13.美国策动成立北约,除企图遏制苏联外,还有一个直接意图是()。

A.凌驾于联合国之上B.控制北约并向西欧渗透

C.称霸世界D.分裂德国

解析当时美国利用联合国作为工具,并非凌驾于联合国之上,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不是直接意图,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答案B

14.马歇尔计划远不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一说法的依据不包括()。

A.它使受援国经济逐渐恢复

B.它把受援国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C.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商品市场

D.它使受援国避免了激进的社会改革

答案A

15.关于苏美争霸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打破了两极对峙的格局B.影响着世界局势的演变

C.美苏各有攻守D.以苏联的解体而告终

答案A

16.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动同中国改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

A.改变侵越战争的结果

B.美苏争霸中得到中国的支持

C.调整对外策略,以华治苏

D.借中国压制日本的发展

解析美国主动改善对华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扭转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局面。

答案B

17.二战后东西方长达近半个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A.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B.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

C.两种军事力量的较量D.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解析二战后东西方的对峙实质是两极格局,而两极格局的实质就是美、苏双方各自所划定的势力范围,因而是两种政治势力的争夺,A、C、D三项仅仅是表现形式而不是实质,本题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故正确选项为B项。

答案B

18.下列关于“冷战”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是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

B.不采取军事方面的政策措施

C.带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

D.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与动荡

解析“冷战”是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同时“冷战”也造成世界局势紧张与动荡。所以说B项不正确。

答案B

19.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解析A、B、D三项的表述均符合史实。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应为华约组织的成立,故C项不正确。

答案C

20.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

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解体的原因,关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民主化’

‘私有化’……死路”是指苏联戈尔巴乔夫的经济及民主化改革。所以说这位院士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为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

但是,除非我们愿意帮助各自由国家的人民维持我们的自由体制和国家完整,抵制谋求把极权主义政权加于他们的侵略活动,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这只不过是坦率地承认,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我认为美国的必须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是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说请回答:

(1)杜鲁门在讲话中所说的“极权主义”和“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是指

什么?他的这番讲话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4分)

(2)马歇尔在演说中所说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从他的演说分析,

他主张美国实施对外援助的目的是什么?(5分)

(3)比较两段材料,分析杜鲁门的讲话与马歇尔的演说有何异同?(6分)

解析二战后初期的美国政策总的说来就是挟其超强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以图世界霸业。政治军事上的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的马歇尔计划都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

答案(1)指社会主义制度、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武装和苏联。特点:公开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与苏联进行全球范围的对抗。

(2)指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目的:一是稳定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二是通过

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3)同:都是要遏制苏联社会主义的影响,稳定资本主义秩序,以达到美国称

霸世界的目的。异:杜鲁门是公开宣称要干涉他国内政,马歇尔是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控制他国。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材料二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

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材料四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中,就马歇尔计划的影响来说,有些观点可以互相印证,请从材料中举例说明。(6分)

(2)上述四则材料中,有些材料的观点互相矛盾。请你就这方面的情况,从材料中举例说明。(4分)

(3)据以上材料,结合你自己的看法,从国际政治角度综述马歇尔计划实施后的影响。(5分)

解析本题围绕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和影响,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和说明、论证问题的能力。第(1)(2)两问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与对比理解,答题时应明确四则材料“一致”或“矛盾”的体现。第(3)问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影响,但要注意“国际政治角度”这一限制,从美国、苏联和西欧等方面全面考虑。

答案(1)互相印证:四则材料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材料一认为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材料二认为“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等。

(2)互相矛盾:材料二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美国向所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材料四认为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外,目的是遏制苏联。

(3)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加强了美欧联系);西欧各国被纳入了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苏联采取了相应的反击措施,成立经互会,是“冷战”格局形成的重要步骤。

23.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迫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杜鲁门总统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二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材料三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据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材料四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998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新华网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主要指哪一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2)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根据图片简述两极

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征。试从国际局势的角度,

分析导致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3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2分)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阶段简述二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6分)

答案(1)苏联;“冷战”政策。

(2)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世界动荡不安。

(3)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欧共体的发

展、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冲击两极格局)。

(4)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

(5)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90年

代初,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

材料二“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实践证明,“星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最基本条件。(2分)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2分)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4分)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4分)

(5)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启示。(3分)

解析本题从科技与战争角度来审视科技的作用。第(1)问应从现代高科技与战争关系角度来分析;第(2)问应从美国和苏联两个角度来分析;第(3)问应从美苏两个角度考虑;第(4)问应从美苏缓和与对抗角度来审视;第(5)问从其经验与教训角度来分析启示。

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

(2)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5)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抢抓科技的制高点,努力发展高科技;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回那曲.拍了片才知道,矫.贵而无用的尾椎.(zhu ī)已经折. (sh é)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 B.太阳偶.一露.(l òu )面,这冰世界便熠.(y ì)熠烁烁,光彩夺目. 。 C.俯瞰.脚下峡谷,只见一股清流急湍. (tu ān )其间,环顾四周,岩壁巉.(ch án )峻,丘冈. 葱绿,美不胜收。 D.或者说,不是老天有意.安排,让他在离开阿冉.(r ǎn )时喝得酒气熏.熏——结. (ji ē)果就不会是这样的了。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一”长假,经过新粉刷的天安门喜换新装,来参观的人接踵而至.... 。 B.远眺黄河壶口瀑布,苍穹之下,波涛滚滚,岸峭石,奇形怪状,美不胜收.... 。 C.放学了,同学们都背起书包走出教室,一时间,学校内络绎不绝.... ,热闹非凡。 D.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 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说的是法语,还不时地打嗝,像是在加标点符号。 B.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绿色玉器店。 C.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D.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想,假如世界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B.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黯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 C.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D.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5.下列对有关文化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B.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的演说家。 C.《登勃朗峰》记叙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208×5的积有( )个0。 A. 1 B. 2 C. 4 2.一个长方形篮球场,长32米,宽12米,这个篮球场的面积是( )平方米。 A. 284 B. 384 C. 484 3.算式2□□×5□表示三位数乘两位数,它的积是()。 A. 四位数 B. 五位数 C. 六位数 D. 无法确定 4.45×60的末尾有()个0。 A. 1个 B. 2个 C. 3个 5.已知44×5=220,那么44×50=()。 A. 220 B. 440 C. 2200 6.a×75=b×108(甲乙都不等于0),那么() A. a>b B. a<b C. a=b D. 不能确定 7.若A×40=360,则A×4=() A. 3600 B. 360 C. 36 8.52×13的积是()。 A. 四位数 B. 五位数 C. 三位数 9.两个因数的积是90,一个因数扩大6倍,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是()。 A. 90 B. 540 C. 15 10.一辆汽车6小时行驶396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道题是求汽车行驶的()。 A. 速度 B. 时间 C. 路程 二、判断题。 11.小亮4分钟能完成20道口算题,照这样的速度,他8分钟能完成40道口算题。 12.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真分数所得的积小于这个数。 13.两个数相乘,因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14.爸爸2小时步行了60千米。 15.两个因数相乘,其中一个因数的末尾有一个0,则积的末尾至少也有一个0.

三、填空题 16.用0、2、3、5、6这五个数字组成的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相乘积最大是________,积最小是________. 17.估算476×34≈________630×29≈________ 18.一个因数是48,另一个因数是1012,积大约是________. 19.计算16×300时,可以先算________×________,再在积的末尾添________个0。 20.如果A×8=120,那么A×16=________,A×________=15。 21.李强走一步的距离是63厘米,他从家到学校一共走了498步,他家到学校大约有________米. 22.根据18×5=90,直接写出18×15=________ 18×25=________ 180×5=________ 23.清泉茶场种植茶树26公顷,平均每公顷产600千克茶叶,红旗茶场种植茶树35公顷,平均每公顷产450千克茶叶。________茶场总产量高,高________千克。 24.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25.竖式计算。 ①289+476 ②28×64 ③703×46 ④502×90 ⑤206×15 ⑥284×36. 五、解答题.(共5题;共30分) 26.列式计算。 (1)37的150倍是多少? (2)153个12是多少? 27.一台饮水机168元,一本科技书32元,买24台饮水机和24本科技书,5000元够吗? 28.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29.小强的爸爸每月工资是4380元,那么,他爸爸一年共领工资多少元? 30.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00千米,一列火车6小时行了600千米,火车比汽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四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每题2分,共24分) 1.():10==18÷30=()%=()折。 2.有3,5,6三个数,再添上一个数()可以组成比例,组成的比例是()。 3.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均不为0),则甲数乙数=() ()。 4.如果,那么m=(),n=()。 5.如果x=6y,那么x和y成()比例。 6.一部电视剧的总集数一定,每天播放的集数和播放的天数成()比例。 7.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3.6 cm,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km。 8.比例尺100:1,表示把实际距离()后画在图纸上。有一个机器零件长1.5 mm,画在图纸上的长是30 cm,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一个三角形的底是9 cm,高是6 cm,把它按1:3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cm2。 10.在比例35:10=21:6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第二个比的后项应加上()才能使该比例成立。

11.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主动轮有80个齿,每分钟转60圈,从动轮有30个齿,每分钟转()圈。 12.右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处填(); 如果x和y成反比例,“?”处填()。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 1.两个比不一定能组成比例。() 2. ,a:b=3:2。() 3.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 4.按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图形,图形的形状不变。() 5.在一幅平面图上,图上距离3 cm表示实际距离60 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 6.如果x=6y,那么x和y成反比例。()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每题1分,共6 分) 1.六(1)班有56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可能是()。 A.2:3B.3:4 C.4:5D.5:6 2.下面的比中,不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A.0.9:2.4 .12:32 C.43:12 D.1:23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总分:100分) 基础积累(58分) 一、字词书写与运用。(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16分) (1)春天来了,我们的校园变成了美丽的大花园,各种花朵zhēnɡ qí dòu yàn(),fēn fānɡ()迷人。 (2)mì fēnɡ()真的有biàn rèn()方向的能力。我第二天jiǎn chá()蜂窝时,发现至少有十五只zhǔn què wú wù()地回到了家。 2.按要求填空。(6分) “误”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画。“误”的意思有:①错;②耽误,耽搁; ③不是故意而做错事。选择下列词语中“误”的意思。(填序号) (1)误.入歧途() (2)准确无误.() 3.写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近义词。(8分) (1)艳丽 ..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2)昙花在白天开花有被灼伤的危险 ..。() (3)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 ..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4)我觉得该让它们在缸里生活得更快乐 ..些。() 二、选择题。(14分) 1.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1)尽.(jǐn jìn)管它们逆风而飞,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2)我发现几只较大的虾的腹部藏.(zànɡ cánɡ)着许多圆圆的卵。

2.下列词语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4分) A.绽开笑脸传播花粉 B.美丽的笑脸淡雅的花蕾 C.一只蜜蜂一条小虾 D.不停地舞动拼命地搏斗 3.下面的句子中与例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4分)例: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A.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B.它们有的独自荡来荡去,有的互相追逐,有的紧贴住缸壁。 C.这缸不正好用来养小鱼小虾吗? D.主人一回来,小狗就围着主人使劲地跳着。 4.下面的句子中多余的一句是()(4分) ①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②它不是真的变黑,因为太红了,所以像黑的。③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④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A.① B.② C.③ D.④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8分) 1.《蜜蜂》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含答案

精品语文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 1.读拼音,写词语。 sōng shǔqīng xiù ling lóng xìng rén niǎo w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shūlǐmiǎn qiǎng xiá zǎi rěnǎo guāng hu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我会用熟字加偏旁组成一个新字再组词。 支→(肢)→(上肢)喜→________→________ 敝→________→________茶→________→________ 宗→________→________象→________→________ 3.你会写规范字吗?试一试,按课文填空。 松鼠________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________的小眼睛。身上________的毛,________得好像搽过油。一条________的大尾巴总是________,显得格外________。 4.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总是在树枝上跳来跳去,互相追逐嬉戏。精巧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机警地转动着。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如同擦过油,摸上去细腻而柔软。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它小巧玲珑,格外讨人喜欢。 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的外形及其________的特点,文中________这句话

总述了这个意思。下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进行分述。 5.我会给下面的字注上韵母和声调。 x__ Y__ p__ ch__ j__ lu__ g__ q__ 橡盈评搽捷卵缸蜻 6.认真阅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找出最能概括该自然段意思的句子,抄下来。 第二自然段: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 7.我会读拼音写汉字。 shūjià jūn liáo ________菜庄________ 杀________ 治________ shìfán zhíbǐ jiào yù fáng 摄________度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加偏旁组字,再组词。例:式试(考试)拭(擦拭) 氐 ________ ________ 家 ________ ________ 直 ________ ________ 票 ________ ________ 9.填关联词语。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不但……而且…… ①________太阳离地球太远了,________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②太阳________离我们很远很远,________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初二化学第四单兀综合检测题( A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N 14 016 S32 K 39 Cu 64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 题3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C. SiO 2 D. Fe 3O1 氧化镁MgO 三氧化硫SO B.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C. 2H 2 D. H 5 ?《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 切相关它是 A. 质子数、中子数 B. 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C. 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6.“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 (mg 儿):硒:0.013 ;锶:0.0596 ; 锌:0.00162 ;钠:18.4 ;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分子 7 .以下对 Q 、CO 、SO 、MnO 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分子 B. 都含有2个氧原子 C. 都含有氧元素 D. 都是氧化物 8. 市售的某种含氟(F )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 Na 2FPO 3,已知F 为一1价,则P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CaO B. Al 2O 3 2.下列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氧化钙 OCa B. C. 三氯化铁FeCl 3 D. 3?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 A. 2H B. 2H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数 学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动动脑筋,我会填!(每空1分,共27分) 1、在2∶3=4∶6这个比例中,3和4是比例的( ),2和6是比例的( ),把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是( ),写成乘法形式是( )。 2、如果6x=5y,那么x 和y 成( )比例;如果x ∶6=5∶y,那么x 和y 成( )比例;如果x+y=12,那么x 和y( )比例。 3、( )∶( )=( )÷8= )(3=0.375=9÷( )=( )%。 4、一个精密零件长4毫米,用8∶1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应画 ( )毫米。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24,其中一个外项是3,另一个外项是( )。 6、在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长度是7厘米,甲乙两地实际长( )千米。 7、两个正方形A 和B 的边长分别是3㎝和4㎝,则他们的边长比是 ( ) ∶( ),周长比是( ) ∶( ),面积比是 ( ) ∶( )。 8、在比例7∶4=21∶12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减1,第二个比的

前项应该增加( )才能使比例成立。 9、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6∶3=( )∶18 34 ∶( )=3∶12 1.2∶( )= 4∶5 83∶163=4∶( ) 二、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在一幅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 ) 2、圆的半径和面积成正比例。……………………………………………( ) 3、比例尺是一把尺子。……………………………………………………( ) 4、分数值一定,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关系。……………………( ) 5、实际距离一定比相对应的图上距离要大。…………………………(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关系式中,成正比例的关系的是( )。 A.y ÷x=k(一定) B.x+y=k(一定) C.xy=k(一定) 2、与 4∶5能组成比例的是( )。 A.4∶5 B.5∶4 C.10∶8 3、把1克糖放入9克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 )。 A.9∶1 B.1∶9 C.1∶10 4、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图上距离( )。 A.缩小到原来的10 1 B.扩大到原来的10倍 C.不变 5、2,3,12,8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 )。 A. 2∶3=12∶8 B. 3∶2=12∶8 C. 12∶3=2∶8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附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47分) 1.读拼音,写词语。(4分) 望着páo xiào()的洪水,望着堤岸边shēn yín()的灾民,李书记的脸上写满了yōu lǜ()。这不,几天下来,他脸上的zhòu wén ()好像又增加了几道。 2.用“○”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表格中改正。(8分) (1)水花四贱(2)你拥我济(3)躺眼抹泪(4)汹勇澎湃 (5)自做自受(6)日晒雨林(7)烽火不息(8)亚口无言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勺”字的读音是sháo,是半包围结构的。()(2)“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一句中,“揪出”的意思是用手拉出或拽出。() (3)“勉强”的读音是mián qiǎng,意思为将就、凑合。()(4)“不假思索的嗤笑 ..”中加点的词可替换为“嘲笑”。()4.根据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4分) 小云这次单元测试考得不好,她的心情很(低落悲痛伤心)。走在回家的路上,手中的卷子仿佛有千斤重。她(忐忑不安心如刀绞诚惶诚恐)地想:“该怎么向爸妈说呢?”恍惚中,她仿佛看到爸妈那满是(希望期望盼望)的脸,心里更加(沉重愧疚沮丧)了。 5.对“日子全靠她一个人张罗”中的“张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料理,安排 B.筹划,周旋 C.应酬,打交道 D.惊慌,慌张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 B.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带答案)

第⑤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xiùtǒng dǒu péng yùbào gān zhèpùbù qíng kuàng yàn yǔ zuǐ chún nào zhōng jiǎng zuò 二、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2分) A. 闷.雷(mèn)成长.(zhǎng)瓜藤.(tēng)稻秧.(yāng) B. 遮.盖(zhē)高粱.(liáng)铁轨.(kuǐ)柏.油路(bó) C. 绿蔓.(màn)处.暑(chù)处.理(chǔ)接茬.(chá) D. 腥.味(xīng)花蕾.(lěi)谚.语(yàn)菜畦.(qí) 三、下面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菜秧照张办事眉飞色舞甜丝丝 B. 高粱晕头转向理直气壮软绵绵 C. 焖饭一尘不染小心翼翼后脑勺 四、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迅速填满热烈欢呼深情诉说 B.改造自然坚定立场夜色深沉 C.纪律严明布置任务掌握方法 D.剧烈战斗精密计算湖水清澈 五、选词填空。(4分) 希望盼望 1.妈妈( )我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同学们多么( )夏天快快来临,好看到那绽开笑脸的绣球花。 遥望张望 3.夜晚登上泰山( )远方,只见万家灯火,晶莹闪烁。 4.他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 )着。 六、查字典填空。(6分)

“缝”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部,再查_____画。 “缝”有两种解释:①空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窄长口子;②接合的地方。 “缝隙”的“缝”应选第______种解释。我还会用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__________。 七、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 ....地跑下了楼梯。 B.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 ....地躺在盒子里。 C.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 ....地打开柜门。 D.运动会开始了,参赛的运动员们滔滔不绝 ....地进场了。 八、选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填序号。(4分) ①表示语气的断续、延续;②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③表示语言中断;④表示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⑤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1.“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2. 七时起床,八时做语文作业,九时读外语,十时…… () 3. 雨点儿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 4. “可是……还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 九、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早一点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希望第二天就下大雨。(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天在放学的路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11分)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精品】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 )÷12=18∶( )==0.75 2.把比例8∶4=12∶6写成分数的形式是(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乘法等式是( )。 3.A×=2×(A≠0,B≠0),则A和B成( )比例。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18,一个外项是3,另一个外项是( )。 5.一个电子零件长4毫米,用7∶1的比例尺把它画在图纸上,应画( )毫米。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6∶3=( )∶18 7.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8厘米的线段代表实际距离( )米。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 比例尺是一把尺子。( ) 2. A、B、C、D均不为0,如果A∶B=C∶D,那么D∶C=B∶A。( ) 3.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的地图上,2厘米表示200厘米。( ) 4.圆的周长和它的面积成正比例。 ( ) 5.在一个比例里,如果内项的积等于1,那么两个外项的积一定是1。(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 A.10∶12=35∶42 B.4∶3=60∶45 C.20∶10=60∶20 2.比例尺一定,实际距离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图上距离( )。 A.缩小到原来的 B.扩大到原来的5倍 C.不变 3.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选用比例尺( )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比

例尺( )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1∶1000 B.1∶1500 C.1∶500 4.小洋家的客厅长5米,宽3.8米,画在练习本上,选比例尺( )比较合适。 A.1∶10 B.1∶100 C.1∶1000 5.人的体重和身高( )。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四、计算题。 1.解比例。 ∶=4∶x =∶x=0.4∶ (2+x)∶2=21∶6 2.填表。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厘米450米 4.2厘米1∶20000 350千米1∶7000000 五、解决问题。 1.一箱啤酒12瓶。 (1)请完成下表。 (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描出箱数和总瓶数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 箱数/箱 1 2 3 4 …总瓶数/ 瓶 12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第4单元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90分 1.形近字组词。 帝________ 曰________ 溺________ 衔________ 返________ 旁________ 日________ 弱________ 街________ 反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黑暗 ________的情景 ________的鹫鹰 ________的惩罚 ________的悬崖 ________的嘴巴 4.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领袖________(xiù xòu)吩________(fēn fēng)咐饶恕________(shù sù) 押________(yā yiā)到狠________(hěn hén)心啄________

(zhuó zúó)食 5.根据要求变换句子。 ①地面上没有火,人们只好吃生的东西,在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长夜。(改成因果句式) ②大力神经过高加索山、便挽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改为“把”字句) ③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改成“被”字句) 6.看拼音写词语。 jī fūxuè yè chuàng zào liáo ku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hēi àn yí zhàng xià jiàng sì zh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我是拼音小能手 zī rùn chuàng zào hēi àn xià jià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iě liàn yòu xiǎo niǎo cháo bó dòu fèn lì ()()()()() hóu zi jì niàn biàn zi lèng zh wú kě nài hé()()()()()二、用“√”在括号内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相.片(xiāng xiàng)拯.救(zhěn zhěng) 鲫.鱼(jì jí)庞.大(páng pán) 嗅.到(xiù chòu)扎煞.(shā shà)牙齿.(cǐ chǐ)巢.穴(cháo cáo)三、补全下列四字词语,并完成练习。(8分) 目瞪口()满脸()红手脚()用形影不() 若()若现风平浪()无处不()水天相() 1.画“”词语都是描写____________的。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______。 2.画“____”的词语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 3.选一个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 A.尖利锋利 B.拍打敲打 C.庞大弱小 D.幸福美满 2.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充满希望布满皱纹洒满月光 B.强大的怪物巨大的木轮庞大的力量 C.看着天空拉着木箱搭着肩膀 D.绝望地尖叫慢慢地后退飞快地奔跑 3.下列句子语序调整后意思变化最大的一项是()。 A.你快点走。—你走快点。 B.我吃了饭再去。—我去了再吃饭。 C.虚度了青春。—青春虚度了。 D.这件事我要做。—我要做这件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 2. 6的4个因数组成的比例是( )。 3. 3:4=6:8,如果第一个比的后项加3,那么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 )才能使等式成立。 4.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5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5. 如果b 6a 2=,则) ()(a b ,)()(b a ==。 6. 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与底面积成( )比例。 7. 把6 1 41、、12、18组成两个不同的比例是( ),( )。 8. )(12)(24)(83=÷==(填小数)=(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时间和速度成比例。( ) 2. 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上实际距离1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00 1。( ) 3.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反比例。( ) 4. 2千克:5吨的比值是 5 2千克。( ) 5. 一个等式的左边是20和a 相乘,右边是20,则a 等于1。( ) 6. b 5a 4=,所以5 4b a =。( ) 7. 1.2:0.4和0.75:0.25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8. A :B=311时,那么3A=4B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每公顷小麦产量一定,种小麦的面积和总产量(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2. 每平方米种植玉米的棵数一定,土地的面积和种植玉米的总棵数(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3. 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 5000 1,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 A. 1:50000000 B. 1:5000 C. 5000:1 4. 会议室的面积一定,里面的人数和每人所占的面积( )。 A. 不成比例 B. 成正比例 C. 成反比例 5. 在等式c b a =?(a 、b 、c 均不等于0)中,当b 一定时,a 和c 成( );当c 一定时,a 和b 成( )。 A. 正比例 B. 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6. 从甲地到乙地,客车和货车所用的时间比是4:5,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5:4 B. 41:51 C. 4:5 四、解比例。 x 5.72.1 6.3= 21:x :4131= 5.0:47:x = 2:91x :43= 2.4:5.3x :2.1= x :812:6=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第四单元测试卷+答案

第四单元 一、字词达标。 1.看拼音,写汉字。 zhǔn bèi qiáng bì zhī zhū ()()() piào liang jīè chī bǎo ()()() 2.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凑.近(còu chòòu)沾.水(zhān zhàn) 偶.尔(ǒu yǔ)喵.喵(miāo miáo) 3.认真读句子,用“”画出错误的生字并改正。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漂动着。 ( ) (2)小狗天天都炼习。 ( ) (3)烈日炎炎,汽车千万不要在太阳下饱晒。( ) (4)同学们在淮备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 ( ) 4.先补充词语,再从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哈哈( )( ) 匆匆( )( ) ( )平( )稳 ( )嘴( )舌很久( )( ) 百发( )( ) (1)他讲了一个笑话,令我( )。 (2)我们( )地议论这件怪事。 二、句子秀台。 1.胡萝卜先生常常为胡子发愁,因为 ..他长着浓密的胡子,必须每天刮。(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2.只要 ..回头看看胡萝卜先生走了多长的路,就.可以知道他的这根胡子已经长了多长了。(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写出一个带叹号的句子)

4.小蜘蛛,你吃饱了吗?(写出一个带问号的句子) 三、课文站台。 1.《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老屋帮助了、、,说明老屋、。 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因为而变长,但胡萝卜先生并没有发觉。 3.《不会叫的狗》讲述了的事,全文主要以 为主。 四、口语交际。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长,这个长胡子帮助小男孩用来放风筝,也可能帮助鸟 太太晾晒尿布。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呢?他的胡子会起到什么作用?想一想,写一写吧! 五、阅读理解。 1.课内阅读。 “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没有,没有!”小蜘蛛一边忙着补网,一边回答,“老屋老屋,我给你讲个故事 吧!” 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于是它就开始听小蜘蛛讲故事。 小蜘蛛的故事一直没讲完,因此,老屋到现在还站在那儿,边晒太阳,边听小蜘蛛 讲故事。 (1)“这倒很有意思”中的“倒”读作,它的正确解释是。 A.副词,反而,却,相反 B.上下或前后颠倒 C.向后,往回退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检测》附答案

精品语文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太阳》、《松鼠》) 时间:90分满分100分 一、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3分) 摄.氏度(shēshè)估.计(ɡūɡǔ) 杏仁.(rén yín) 苔藓.(xiān xiǎn) 捕.捉(bǔpǔ) 杀菌.(jūn jǔn)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sōnɡshǔlínɡlónɡmiǎn qiǎnɡliánɡ shi shūlǐfánzhíɡuānɡhuázhìliáo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7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画”____”。(3分) (1)歇息水滴警觉蔬理 (2)惹恼侠窄煤炭追逐 (3)飘浮编扎青秀矫健 2.看拼音填同音字,组成不同的词语。(3分) (1)zhí( )树养( ) ( )日 (2)liáo ()伤( )阔治( ) 3.下面哪个词语中的“生”与”寸草不生”一词中的”生”意思相同?( )(2分) A.荆棘丛生 B.生灵涂炭 C.民不聊生 D.乐极生悲

4.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正确的一组是( )(3分) (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 ( )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 ( )松鼠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把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 ( )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 ( )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上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 A.②④①③⑤ B.④③①②⑤ C.②④⑤①③ D.③④①②⑤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没有太阳,( )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6.用”烈”组成词语,并把词语填在句子中。(3分) (1)风( )地刮着,树枝( )地摇晃着,松鼠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跳到地上。 (2)松鼠好像很怕( )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箭射不到它。(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顾课文内容填空。(7分) 学习了本单元,我们了解了太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太阳与我们的关系____________;我们还感受到了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带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 1.写出反义词 毁灭—________ 破坏—________ 精华—________ 热闹—________ 2.选词填空。 统一统治 ①两岸人民隔海相望,盼望着祖国早日________。 ②秦始皇________六国之后,实行暴力________,焚书坑儒,民不聊生。 测量估量 ③毛泽东主席的逝世,是中国人民不可________的损失。 ④詹天佑带领工人仔细地________了隧道的地形。 3.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①圆明园中有民族建筑。圆明园中有西洋景观。 ②侵略者放火烧了圆明园。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景观了。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 B. 《题临安邸》歌颂了京城汴梁的繁华热闹。

C. 《已亥杂诗》是唐代诗人龚自珍的作品。 5.根据课文《示儿》内容填空: 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_______。6.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汴州临安几时休 7.将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①圆明园皇家园林长春园园林 ②元清唐明宋 8.根据诗歌内容完成练习。 《示儿》一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句中的“九州”指___________,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陆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宋·林升 10.“山外青山楼外楼”在原诗《题临安邸》中的下句是 __________。 11.学完《示儿》,小刚前去请教老师:“为什么陆游去世时南宋还未能收复汴州,平定中原?”老师说:“宋代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回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2、填表。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3厘米450米 4.2厘米1∶20000 350千米1∶7000000 五、解决问题。 1、一箱啤酒12瓶。 (1)请完成下表。 箱数/箱1234… 总瓶数/瓶12…(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描出箱数和总瓶数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 (3)根据图象判断,啤酒的总瓶数和箱数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4)8箱啤酒有多少瓶?144瓶啤酒可以装多少箱?

2、一辆汽车行驶225千米节约汽油15千克,照这样计算,行驶720千米,一共节约汽油多少千克? 3、小兰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0页,12天看完,若每天看15页,几天可以看完? 4、有一批树苗,原计划40人去栽,每人要栽15棵,后来又增加10人去栽,每人要栽多少棵? 5、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行驶到乙地,多少小时可以到达?

6、如图所示,小明家距医院1000米。 (1)小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2)在小明家的东南方向1500米处要建少年宫,请你在图上画出少年宫的位置。

参考答案一、1、9248 2、8 4=12 6 4×12=8×6 3、反 4、6 5、28 6、6 3.6 7、400 二、1、×2、√3、×4、×5、√ 三、1、C2、B3、C B4、B5、A 四、1、x=4 3x=36 x=25 24 x=5 2、1∶15000840米5厘米 五、1、(1)243648(2)略 (3 )正比例原因:它们的比值一定(4)96瓶12箱 2、解:设一共节约汽油x千克。 15∶225=x∶720 x=48 3、解:设x天可以看完。 10×12=15x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测试卷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5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xīshēng kǒu shào shāo huǐkǎi xuán gòng xiàn ()()()()()二、我会给正确的读音打“√”。(6分) 还(huán hái)乡河气喘吁吁(xūyù)困难(nán nàn)还(huán hái)有呼吁(xūyù)逃难(nán n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防()键()挺()济()枪()访()健()蜓()挤()苍()四、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4+6分) 草木()兵知己知()()草丛生兵()神速以()万一永()人间围()救赵声东()西这些成语与有关,我积累了两个类似的成语、 五、修改病句。(4分)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取得进步。 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5分) 呼唤呼吁 1、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什么。 2、我向整个国际社会():“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爱护维护保护3、爸爸倒在了()世界和平的圣坛上。 4、我们要学会关心父母,()家人。 5、全世界人民要携起手来,()我们的地球。 七、我能从句子中带点的部分体会不同的感情,并仿写一句。(6+3分) 1、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2、扁鼻子军官的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第一句话把()比作(),表达了()之情;第二句话把()比作(),表达了()之情。我也来仿写一句 八、我从课内外认识了许多为国家、为和平而战的小英雄。请在括号里写出他们的名字。(6分) ()()() 九、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了解到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存在着战争,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我要就世界和平问题向国际社会呼吁,我最想说的是:(5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十、(一)读《夜莺的歌声》片段,回答问题(15分)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有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五单元 综合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方程式:S+O 2SO 2的下列读法中,正确的是 ( ) A.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B.硫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硫 C.硫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D.硫原子加上氧分子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分子 2.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 获得的信息是( )。 A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化学反应的快慢程度 D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3.在化学反应A +2B===C +D 中,5.6 g A 和7.3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7 g C ,同时 得到D 的质量是( )。 A . 0.2 g B .5.6 g C .0.4 g D .0.73 g 4.右图是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 .S 十O 2 SO 2 B .2CO+O 22CO 2 C .2H 2+O 22H 2O D .CH 4+2O 2CO 2+2H 2O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 .4Fe +3O 2=====点燃2Fe 2O 3 B .2KClO 3=====MnO 22KCl +3O 2↑ C .4P +5O 2=====△2P 2O 5 D .2C 2H 2+5O 2=====点燃4CO 2+2H 2O 6.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 的是( )。 A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 .该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B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 .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 g D .x 为79 8.二甲醚(CH 3OCH 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 X 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4X=====点燃CH 3OCH 3+H 2O ,则X 的化学式为 ( )。 A .C 2H 5OH B .H 2O 2 C .C 2H 4 D .H 2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6分) 9.(10分)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4 17 20 0 反应后的质量/g 10 0 2 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