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交换技术应用

软交换技术应用

软交换技术应用
软交换技术应用

软交换技术的探讨与应用

摘要:我们目前使用的传统的固话网络是成熟稳定 pstn 的网络,业务收入的大部分也是来自于传统话音业务,而软交换技术的问世,它能够合成话音、数据和视频,在此基础上提供综合网络业务,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本文主要针对软交换技术的优越性、技术性和和功能应用展开探讨,并对电力系统应用的必要性简要介绍。

关键词:优势技术功能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1)12(c)-0000-00

1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

在传统的基于tdm的pstn网络中,提供给用户的各项功能都直接与交换机有关,业务和控制都是由交换机完成的。交换机的功能与其提供的业务都需要在每个接点完成,并且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来提供业务,所以必须在交换机的技术标准和信令标准中对开放的每项业务进行详细规范。如要增加新业务,首先需要修订标准,再对交换机进行改造,每提供一项新业务都需要较长的时期,而采用软交换后,可以替代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的汇接局和端局,故可以减轻pstn 网络的压力,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这样可以直接减少资金成本、降低拥有费用、可靠和验证过的方案、话音质量、灵活的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 摘要: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且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实验。软交换技术又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关键词:网关、服务器、软交换技术 1.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 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 SoftSwitch 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与IMS_原理和技术演进》试题答案

单选题 1. ( )在软交换网络中处于接入层的位置,负责不同媒体格式之间的转换。√ A媒体网关 B媒体资源服务器 C信令网关 D应用服务器 正确答案: A 2. ()向应用服务器提供开放的、标准的接口,以方便第三方业务的引入,并提供统一的业务执行平台。√ A接入网关 B中继网关 C信令网关 D应用网关 正确答案: D 3. 狭义的下一代网络特指以( )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 A媒体网关 B软交换设备 C信令网关 D应用服务器 正确答案: B

4. 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的核心设备之一。√ A分组网络 B电话网络 C无线网络 D光纤网络 正确答案: A 5.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A增加程控交换机软件 B增加路由器软件 C API和应用服务器 D增加媒体网管软件 正确答案: C 6. Softswitch体系中哪个设备具体负责媒体资源的播放()√ A Media Server B Application Server C Softswitch D PIP 正确答案: A 7. 软交换系统中继网关主要针对传统的()网中的媒体流的汇接接入。√ A帧中继

B ADSL用户 C PSTN/ISDN D以太网用户 正确答案: C 8. 软交换系统中信令网关的主要作用是完成()的中继、翻译或终结处理。√ A信令消息 B媒体信息 C管理信息 D控制信息 正确答案: A 9. IMS最早是由哪个组织提出来的?√ A ITU-T B 3GPP C 3GPP2 D TISAPN 正确答案: B 10. IMS的全称是()√ A Integrated Mobile Solution(整合的移动通信解决方案) B IP Multimedia Sy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 C Intelligent Mobile System(智能的移动通信系统) D Interesting Multiple Service(有趣的多样性服务)

软交换的基本知识及其功能应用

软交换的基本知识及其功能应用 摘要随着电信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向下一代网络(NGN)的逐步演进,软交换技术正扮演着关键角色,日益成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进行融合的技术纽带。因此,软交换技术在电信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电信界的高度重视,此文主要论述了软交换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及其功能和应用。 关键词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协议功能应用 一、软交换基本知识 (一)、软交换基本概念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技术概念的最早演进 现阶段的软交换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 集成分组网世界和电路交换网世界; * 具备汇接局和端局能力; * 呼叫控制与媒体层和业务层分离。 软交换设备位于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应用服务器、其他软交换设备间采用标准协议相互通信。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的承载控制 (二)、软交换体系的基本要素 软交换功能结构图 软交换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三)、体系架构 软交换控制设备(Soft switch Control Device)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 1、业务平台(Service Platform) 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和应用服务器。 2、信令网关(Signaling Gateway) 目前主要指七号信令网关设备。传统的七号信令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所有应用部分都是由MTP承载的,在软交换体系中则需要由IP来承载。 3、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

浅谈通信工程中如何应用软交换技术

浅谈通信工程中如何应用软交换技术 摘要:通信工程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随着通信及信息网络技术的不 断发展,通信工程也将面临着系统的升级换代问题。鉴于通信工程在我国信息技术 时代的重要性,所以加大对软交换技本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软交换技术,特别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软交换技术 的网络构架、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以及应用前景,同时,也需要新技 术的革新来促进通信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通信工程;应用;软交换技术 前言: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技术也在逐步革新,随之而来 的人们对宽带业务的需也明显提升。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且能够向用 户提供灵活性、多样性的业务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软交换技术是通信工程中的核 心技术之一,不仅能够提供全面完善的连接控制、网关管理以及呼叫控制等功能,还能够有效提升通信系统资源管理与分配能力,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软 交换技术就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部分,已经成为了现今业界关注的焦点。下面就 对软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其主要特点以及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1、软交换网络的核心 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 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采用软 交换技术可以有效实现信息交换与同步通信,是目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方面 面的现代通信技术,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传统的通信网络是将各种模块都集中起来,通过一台硬件设施实现各个模块 之间的连接。交换机提供的服务与硬件、软件及业务应用绑定在一起,使得开放性差。软交换网络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了出来,分别形成接入网关、中继网关、分组承载网、软交换设备等独立的网络部件和单元,各部件独立发展构成开放 的网络架构,实现了业务与呼叫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这种结构使业务独立于网络,业务的提供更加灵活。 2、软交换技术的网络构架 网络构架主要是软交换技术与传统技术不同的地方,它的特点主要有两点, 一是分层化,另一个特点是构件化。软交换技术的网络构架分为四层,分别是接 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和业务层。接入层的工作主要是提供接入手段,并进行信 息转码,保证网络传递;承载层完成的是承载工作,通过分组将信息传递到目的地;控制层的功能是软交换技术的核心部分;业务层主要提供业务和应用。 3、在通信工程中软交换技术的应用 软交换技术目前是广泛应用于通信工程的技术,接入能力提升,可以同时完 成多种设备的接入,实现开放性的通信过程,并且能够保证设备整体运行,实现 通信的高效率。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中,本文以各电信运营商为例,今后电信发展中应用软交换技术将是必然发展趋势。 3.1软交换技术在固定电话网的应用 1)端局先行的软交换改造:这种方式对本地网络形态没有特殊要求,由于演进速度较缓,带来的改造风险也不高;但工程实施难度较高,对支撑系统的影响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与NGN》练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要说明NGN的定义。 从广义来讲,下一代网络泛指一个不同于现有网络,大量采用当前业界公认的新技术,可以提供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能够实现各网络终端用户之间的业务互通及共享的融合网络。下一代网络包含下一代传送网、下一接入网、下一代交换网、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移动网。从狭义来讲,下一代网络特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在这种分层体系架构下,能够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接入和承载彼此分离,各功能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能够兼容各业务网(PSTN、IP网、移动网等)技术,提供丰富的用户接入手段,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并采用统一的分组网络进行传送。 2.简要说明NGN的特点。 下一代网络是可以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有三大特征。其特点如下:(1)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划分各自独立发展。部件间的协议接口基于相应的标准。部件化使得原有的电信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网络。部件间协议接口的标准化可以实现各种异构网的互通。(2)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应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分离的目标是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以便灵活有效的实现各种业务。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和接入方式,不必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以及终端类型。同时能够支持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使得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3)下一代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分组的网络。能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有QoS保证的传送技术,使NGN能够提供通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证服务质量。 3.简要说明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 4.简要说明下一代网络的各部件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5.简要说明固定电话网向NGN的演进步骤。 6.说明移动通信系统基于R4的核心网的结构。 7.简要说明RTP协议的功能。 8.简要说明SIP协议的功能。 9.简要说明SIP系统中各种服务器的功能。 10.SIP消息有哪两大类?分别说明这两大类消息的发送方向。

软交换技术的网络结构设计介绍

[导读] 1、引言近几年,软交换技术得到了业界的广泛重视,国际4大标准组织ITU-T、ETSI、3GPP和IETF都在不同的范畴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标准的制定。中国标准化组织也做了不少工作,总体来看,标准化工作处于世界的前列。国内几大运营商也加入到软交换网络建设中,从引入角度看,无非有两种方式,一种从长途引入 1、引言 近几年,软交换技术得到了业界的广泛重视,国际4大标准组织IT U-T、ETSI、3GPP 和IE TF都在不同的范畴对软交换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标准的制定。 中国标准化组织也做了不少工作,总体来看,标准化工作处于世界的前列。国内几大运营商也加入到软交换网络建设中,从引入角度看,无非有两种方式,一种从长途引入,优化和分流现有VoIP业务,如中国移动和中国卫通。一种从本地引入,快速提供业务,抢占市场,主要代表是两大传统固定运营商,由于南北拆分,各自在对方领地进行博弈,软交换恰好提供了技术手段。 在全程全网上部署软交换近期是不成熟的,也是不可行的。因为这已经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它涉及到现行的运营体制、管制等方面。本文主要对软交换组网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分析软交换网络组织、IP承载网组织、安全性设计和编号等四个方面,并给出近期可实施的解决方案。 2、软交换的网络组织 软交换组网包括两个方面:软交换间路由设计和话路网设计。路由设计主要是指软交换之间信令组织,一般采用SIP-I协议;话路网设计主要是指各种媒体网关的话路互通。 2.1软交换间路由设计 定义一个软交换机所辖的区域叫一个控制域。在路由设计中,要进行控制域的划分,多个软交换不论采取何种控制域划分方式,都涉及到对网关设备的寻址,即路由组织问题。路由组织方式可以分为3种:全平面方式、分级方式和定位服务器方式。全平面方式用于软交换初期规模较小时。分级方式沿袭了PSTN成熟的多级路由体系,使每个软交换机的路由数据相对简单,并使软交换组网的结构比较清晰。定位服务器方式改变了上两种信令组织逐跳转发的方式,直接利用IP的可达性,直接定位到对端的软交换机,信令转接简单明了。 由于目前现行软交换厂家设备间互通性较差,上述三种路由组织方式在近期都是不可行的,尤其是定位服务器方式本身还处于发展之中。在实际组网时,尽量不要全程全网引入软交换,可从本地引入或从长途引入,具体根据运营商引入软交换的初衷来决定。信令组网还是考虑软交换和传统TDM混合组网的方式,等到各厂家互联互通的问题解决后可以逐步引入软交换分级或者全平面的路由组织方式。

软交换技术概述

软交换技术概述 软交换技术概述 、尸■、亠 前言自从第一款产品在电信市场上成功推出以来,“软交换”这个概念已经成为电信行业中倍受青睐的时髦用语。由于既能执行与基于硬件的传统电话交换机相同的功能,又能同时处理IP 通信,软交换技术承诺可提供许多优势,如轻松整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降低网络成本以及使运营商更快获得收入。 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 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功能(IP 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 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 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 (软交换)技 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 (Inrerntional SoftSwich Consortium )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IF 、ITU-T 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ch 论坛ISC 的定义,SoftSwich 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软交换体系架构的主要组成目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软交换系统主要应由下列设备组成: 1) 软交换控制设备( Softswitch Control Device )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 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 2) 业务平台( Service Platform )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 和应用服务器。 3) 信令网关( Signaling Gateway )目前主要指七号信令网关设备。传统的七号信令系统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所有应用部分都是由MTP承载的,在软交换体 系中则需要由IP 来承载。 4) 媒体网关(Media Gateway)完成媒体流的转换处理功能。按照其所在位置和所处理媒体流的不同可分为:中继网关(Trunking Gateway)、接入网关(Access Gateway)、多媒体网关(Multimedia Service Access Gateway )、无线网关 (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等。 5) IP 终端( IP Terminal )目前主要指H.323 终端和SIP 终端两种,如IP PBX、 IP Phone、PC等。 6) 其它支撑设备。如AAA?务器、大容量分布式数据库、策略服务器(Policy Server )

软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软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目录 第一章概述 软交换技术发展背景简述 软交换技术原理简述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现状 第二章 **地区网络配置现状与需求分析 现有业务网络的配置现状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目标 新业务的发展对软交换技术的需求 第三章软交换技术的规划的理论基础 软交换技术的协议 软交换技术业务介绍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技术 软交换技术的过渡策略 第四章软交换应用示例 应用总体目标要求 系统的选型和技术指标 接口配置设计 业务设计 第五章方案实施计划及测试结果分析 方案实施计划步骤方法 测试结果分析 问题与不足

第一章概述 .软交换技术发展背景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对通信要求也不再仅仅是基本的语音通信业务和简单的浏览和收发,人们需要的是能够随时、随地、灵活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因此要求电信运营商能够灵活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电信业务,而基于由不同通信网络提供不同业务的运营模式难以满足用户“灵活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的需求,只有构建一个"全业务网络——即能够同时承载和疏通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网络”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对通信业务的需求。 人类的通信包括话音、数据、视频与音频组合的多媒体三大内容。一直以来,上述三类通信业务均是分别由不同的通信网来承载和疏通。电话网承载和疏通语音业务、数据网承载和疏通数据业务,多媒体网承载和疏通多媒体业务。 电话网的历史最为悠久,其核心是电话交换机,电话交换机经历了磁石式、共用电池式、步进制、纵横制、程控制个发展阶段,其差别在于交换机的实现方式发生了改变。程控制电话交换机的出现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它采用了先进的体系结构,其功能可以分为呼叫业务接入、路由选择(交换)和呼叫业务控制部分,其中的交换和呼叫业务控制功能均主要是通过程序软件来实现。但其采用的资源独占的电路交换方式,以及为通信的双方提供的对等的双向固定带宽通道不适于承载突发数据量大、上下行数据流量差异大的数据业务。 数据网的种类繁多,根据其采用的广域网协议不同,可将其分为、、帧中继和网,由于网具有协议简单、终端设备价格低廉、以及基于协议的业务的开展,基于协议的呈爆炸式发展,一度成为了数据网的代名词。网要求用户终端将用户数据信息均封装在包中,网的核心设备——路由器仅是完成“尽力而为”的包转发的简单工作,它采用资源共享的包交换方式,根据业务量需要动态地占用上下行传输通道,因此网实际上仅是一个数据传送网,其本身并不提供任何高层业务控制功能,若在网上开放语音业务,必须额外增加

通信工程软交换技术分析

通信工程软交换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8T20:55:26.7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作者:霍志广 [导读] 摘要:通信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通信与信息的专业界线越来越模糊,趋于融合。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网络可靠性的提高,使得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NGN 网络应运而生。 身份证:13018519890110xxxx 摘要:通信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通信与信息的专业界线越来越模糊,趋于融合。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网络可靠性的提高,使得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的NGN 网络应运而生。NGN 也就是下一代网络,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网络。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核心技术之一,其特点是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本文介绍了软交换网络的核心技术、网络架构和特点,并以此为基础. 关键词:网络软交换多媒体 对传输网而言,N G N 指下一代智能光网络;对移动网而言,N G N指3G 和后3G;对数据网而言,NGN 指下一代因特网和I P V 6;对电话网而言,NGN 指软交换体系。 1 软交换网络的核心技术思想 在传统的电话网中,用户接入模块、中继模块、交换矩阵、控制模块都集中在一台硬件设备中,各功能模块之间采用内部总线连接。交换机提供的服务与硬件、软件及业务应用绑定在一起,开放性差。软交换网络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出来,分别形成接入网关、中继网关、分组承载网、软交换设备等独立的网络部件和单元,各部件独立发展,构成开放的网络架构,实现了业务与呼叫分离、控制与承载分离,这种结构使业务独立于网络,业务的提供更加灵活。 2 软交换网络的网络架构 软交换网络的基本特点是分层、构件化。软交换在纵向上依次可分为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和业务/ 应用层。 (1)接入层。为用户接入软交换网络提供各种接入手段,并将信息转成能够在I P承载网上传递的格式。 (2)承载层。采用分组技术,负责将软交换网络内各类信息流传送至目的地。 (3)控制层。提供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功能,其核心技术就是软交换技术。 (4)业务/ 应用层。用来提供各类业务。软交换网络的基本构件包括软交换、接入设备、中继网关、信令网关、媒体资源服务器、业务服务器等,另外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分组承载网。 3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思考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已被电信运营商广泛应用。今后,各电信运营商的交换网将以软交换为主进行建设。在电力行业,国网公司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软交换是未来重点关注的新技术之一,许多网省公司也将软交换列入发展规划。山西省在电力行业率先启动了软交换建设,建设了覆盖全省11个地市的软交换网络。浙江电力、广东电力目前也开始进行软交换试点应用。目前,进行软交换技术在西北电网的应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那么西北电网的软交换如何发展呢?比较合适的方式是分阶段进行。 (1)网络建设初期。在网络建设初期,软交换提供的业务量比较小,网络规模也就相对较小。软交换需要独立设点,逐步由点到面,扩展网络容量。可以在西北电网中心汇接局设置一套软交换设备,配合综合接入设备I A D 或媒体接入网关AMG和智能终端等,覆盖本地用户,提供话音和多媒体业务;设置一套通用媒体网关U M G,连接西北电力行政交换专网汇接中心及公网,实现与电话交换网络的互通。 (2)网络建设中期。在网络建设中期, 随着业务的发展,业务需求增加,网络规模扩大,网络中软交换节点数逐步增加。软交换所控制的包交换网与电路交换网所占用户面极其接近甚至略胜一筹时,原有的电路交换网逐步退到边缘,数据网用户不断增加。这时,可在陕、甘、青、宁、新各省(区)电力公司设置通用媒体网关UMG 设备,通用媒体网关设备主要做为中继媒体网关来使用,连接各省运营商和电力电话交换网络,实现电力电话交换专网的汇接覆盖,开展VOIP 长途业务。随着用户和网络容量增加,可考虑在网内再增加1 套软交换设备,实现双归属组网,提升网络容量和可靠性,增加业务层系统,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并完善网络运营管理功能。 (3)网络建设后期。网络建设后期,在陕、甘、青、宁、新各省(区)设置软交换设备,与西北公司的软交换设备通过S I P - T 、BICC 协议互连互通。各区域之间的业务通过I P 承载网就可以互连互通,通用媒体网关主要作为用户媒体网关来使用,以带用户为主,中继网关的功能减弱,主要是连接各省运营商和电力电话交换网络。 4 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的需求 及电力企业运营走向市场化的需求,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十分迅速。许多新的通信设备、通信系统都纷纷被引入电力通信网,使网络的面貌日新月异。技术的发展使某些旧的观念有了根本的改变,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相互交融。传统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等领域引入了计算机网络设备,某些传统的通信业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例如I P 电话、I P 视频业务等。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如今,电力通信业务已从调度电话、低速率远动通道扩展到高速、数字化、大容量的用户业务,例如计算机局域网、变电站无人值守监控、会议电视等。电力通信网则有载波网、光纤网、微波网等多种网络形式,各种网络都有自己的交换设备、复接设备等,电力通信网的结构日趋复杂化,为保证不断增长的电力信息传输服务的要求,整个电力通信网的管理也越来越复杂。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可以整合资源、方便管理,还能更方便地开展新业务,满足电力系统通信的新需求。 (1)实现电力通信网中的电话网与计算机网络的互通。软交换可以提供支持多种信令协议的接口,可以很好的实现电话网和计算机网之间的信令互通及不同网关的互操作问题。计算机网可以更方便地对电话网进行管理和支持,电话网也可以和计算机网络配合,更好地提供服务。 (2)目前,电力通信网中传输的信息不仅是语音和数据,还包括视频业务甚至多媒体业务。软交换技术不但能很好地支持语音业务,利用新的网络设施可以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和补充业务,而且软交换提供了开放式的应用程序接口(A P I),非常便于提供新业务。例如,基于软交换的电力系统呼叫中心(也称客户服务中心)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周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地树立电力系统

软交换概念

软交换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且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实验。软交换技术又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1.软交换基础概念 1.1.什么是软交换? 在询问这样的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得到一系列特征的描述:它是NGN的核心,它具有开放的架构,它能够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分离……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SoftSwitch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思科系统亚太区NGN/VoIP首席技术顾问殷康认为,尽管“软交换”是目前NGN 讨论的热点,但是人们对它的概念仍然有些似是而非。他说:“…软交换?这个术语可以说是从Softswitch翻译而得。Softswitch这一术语借用了传统电信领域PSTN网中的…硬?

浅析软交换技术

浅析软交换技术 刘全平1张科2 (1.成都军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2. 成都军区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参谋) 摘要:软交换技术进一步发展了IP通信的概念,通过使用SIP协议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和包括移动解决方案,真正地实现了 各类通信的统一和简化,不受位置、时间或设备的影响。通过软交换通信 解决方案,用户可按照喜好随时进行彼此通信,并可使用任意设备通过任 何媒体进行通信。软交换通信将我们常用的多个电话和设备—以及多个 网络(固定、互联网、有线、卫星、移动)结合在一起,以实现独立于地理 位置的通信,促进通信与业务流程的集成,简化运行并提高生产率。 关键词:融合通信软交换 “融合”已经成为通信产业继IP技术之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融合源于网络,又回归于网络,就是网络的融合,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通信的融合,即现在最为时髦的叫法“融合通信”,也有人把它称为“统一通信”。 融合通信是指以IP为中心,把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融合一体的新通信模式,覆盖了电信、IT和互联网三大领域。融合通信概念下的三网融合,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所说的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的“物理网络”融合,或者是固定网、移动网和无线接入网的融合,融合通信的新概念是服务的融合,是把三网的通信服务能力、信息服务能力和运行管理服务能力进行融合。 通过统一的IP技术来实现存储、通信、计算资源整合及统一管理调度,并能提供开放平台接口,实现合作伙伴及用户个性化开发要求,从而形成新的IT价值链。目前,IP技术已经演变成整个新IT架构的基础,是各种IT技术融合的黏合剂与催化剂,基于IP技术融合和发展新的IT架构是行业趋势所在。融合通信只是一个思想,要实现它提出的目标,需要具体的可实现的技术,“软交换”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多设备、多网络“融合”通信的问题。 1 软交换概念的提出及定义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实现PBX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 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 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 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软交换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 软交换技术简介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和控制的核心。现阶段的软交换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集成分组网世界和电路交换网世界; (2)具备汇接局和端局能力; (3)呼叫控制与媒体层和业务层分离。 软交换设备位于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应用服务器、其它软交换设备间采用标准协议相互通信。 简单的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目前软交换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2)呼叫控制功能 (3)业务提供功能(4)互连互通功能(H323和SIP、IN) (5)支持开放的业务/应用接口功能 (6)认证与授权功能(7)计费功能 (8)资源控制功能和QoS管理功能(9)协议和接口功能 2 软交换技术的主要应用 目前欧洲运营商对于软交换的发展和应用采用比较务实和谨慎的态度。运营商都是根据网络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的发展来采取对策,德国电信聚焦海外市场,积极开拓国际IP网的话音业务,并在新技术投入使用之前,注重试验和评估新技术和新设备。英国电信则逐步地在长途网和本地网实现分组话音。在提供话音质量的保证方面,英国电信决定至少3年内其承载网络采用ATM技术。本地网的软交换试验规模逐渐扩展。比利时电信则重点发展ADSL,以增强竞争优势。 英国BT话音网络在长途网层面正在进行网络优化,1998年开始将原有的近200个长途/汇接交换机优化为67个大容量的基于ATM的交换机NGS,NGS处理能力达5M BHCA,具有155Mbit/s中继接口和256K交换模块。在本地网层面,准备开展有关软交换的试验,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替换65%的TDM交换机。软交换的本地试验准备选择5个节点,2或3个厂家进行试验。 德国电信1997年开始国内电话网络优化工作,目前网络仍有充足的容量,近期国内没有开展软交换试验的计划。但在国际网络方面,正在积极进行技术准备,目前正在准备技术投标、实验室设备测试等,计划在2002年开始在国际网络进行软交换的试验,放

基于SIP的软交换

基于SIP协议的软交换技术介绍 随着电信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向下一代网络的逐步演进,软交换技术正扮演着关键角色,日益成为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网络进行融合的技术纽带。因此,软交换技术在电信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电信界的高度重视, 这里着重介绍软交换技术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于SIP的软交换。一.SIP介绍 SIP是类似于HTTP的基于文本的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这些会话可以是Internet多媒体会议、IP电话或多媒体分发。会话的参与者可以通过组播(multicast)、网状单播(unicast)或两者的混合体进行通信。 1.1 SIP的功能 SIP可以用来创建、维护和结束与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这些会话包括语音电话、视频电话、Internet多媒体会议、远程教学、Internet电话呼叫以及多媒体发布等等。SIP也可以邀请成员加入已经存在的会话,可以在已存在的会话中加入或去除媒体类型。SIP更支持名字映射和重定向服务,这样就可以支持用户的移动通信。总的来说,SIP有五个方面功能: 用户位置:判断通信终端的位置。 用户可达性:判定通信终端是否愿意参与会议。 用户能力:判定要将使用的媒体类型和媒体参数。 会话建立:在通信双方建立会议的所有参数。 会话管理:包括传输和终止会议、修改会议的参数、请求各种服务。 由于有些服务对安全性要求很高,SIP也提供了安全机制包括服务拒绝、验证机制(用户对用户和代理服务器对用户)、整合保护和加密。 1.2 SIP实体 SIP系统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用户代理UA(User Agent)和SIP服务器。SIP 实体主要由以下几类:

软交换技术认识

软交换技术认识 软交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开放的网络体系结构,能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交换网演进的主流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业务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如果每一种业务都对应于一种网络,那么网络数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网络种类繁多必然会导致网络资源难以共享,而且资源利用率也随之降低,这也给网络间的互通加大了难度。运营商们非常希望能够用同一种网络来支持不同的业务,以达到业务的融合和网络的融合。而电信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业务运营和网络运营相分离,软交换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软交换是一种基于公共的分组承载网络,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分离,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相分离,能够承载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一种交换技术。软交换这一概念的提出,便得到了业界的大力支持,目前被大多数人认可为是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的关键技术。 一、软交换技术的概念 软交换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和控制平台,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如从ss7到ip),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其指导思想在于软件系统不但独立于所控制的硬件,而且与自身所运行的平台无关,依靠各种协议的互通进行工作,通过与业务控制点(scp)的配合来重用已有的业务,并允许用户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i)进行编程以开发和创建新业务,从而使得独立软件商可以真正参与业务的开发和提供,有力推动现有通信网络向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演进过程。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二、软交换技术的特点 1、层次化的结构 基于软交换的网络体系采用层次化的结构,每一层与其他层次之间采用标准协议进行通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具有强大的业务能力 可以利用标准开放式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种新业务和综合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强大的业务能力还不仅仅指业务的种类,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业务提供的速度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地需求。 3、高效性 软交换体系结构将应用层和控制层与核心承载网络完全分离,有利于最快、最有效地速度引入各种新业务,大大缩短了新业务地开发周期。 4、多用户 软交换体系结构能够为语音用户、adsl 用户、移动用户等提供业务。 5、设备的综合接入 软交换支持众多的协议(mgcp、h.248、h.323、sip 等),通过这些协议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各种网关,允许设备的综合接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地性能。 6、开放地网络体系结构 由于软交换”分离”思想使得网络功能部件化,各网络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通信,因此各个部件之间既能独立发展,又能互联互通。 三、传统电路交换与软交换的比较

现代交换原理与技术课后习题(部分)

程控复习 第一章 1、通信网中为什么要引入交换? 答:当引入交换设备后,用户之间的通信方式就由点对点通信转变成通信网(Communication Network)。通信网是一种使用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的终端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实现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也就是说,有了交换系统才能使某一地区任意两个终端相互接续,才能组成通信网。 2、通信网的构成要素有哪些,分别实现什么功能? 答:通信网的构成要素有三种: (1) 终端设备,完成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信号变换与匹配。 (2) 交换设备,完成信号的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分配。交换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 传输设备,为信息的传输提供传输信道,并将网络节点连接在一起。常用传输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3、通信网的分层体系结构是怎样的?主要业务网的种类及特点是什么?有哪三种支撑网? 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了开放式系统互联(OSD)模型,它是一种分层体系结构,已经成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个常用模型。而通信网将OSI七层模型进行简化,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应用层、业务层和接入与传输层。它们分别完成不同的功能。 主要业务网的种类: 支撑网:用以支持三个层面的工作,提供保证通信网有效正常运行的各种控制和管理能力,是现代通信网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No.7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4、电路交换有什么特点? 答:电路交换主要有以下特点。 优点: (1) 电路交换是面向物理连接的,在接续建立后有一条专用电路被用户占用,因此传输时延小。 (2) 接续建立后提供的专用电路对用户是透明的,对所传送的信息不做任务处理,同时对所传送的信息无差错控制,因此适合于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比如语音业务)。 缺点: (1) 在接续建立后通信的传输通路是专用的,即使在不传送信息时也不能被其他用户使用,因此,其资源利用率较低。 (2) 电路交换采用同步时分复用方式,信息传输的最小单位是时隙,其长度固定,所分配的带宽固定,支持的传输速率也固定,因此,灵活性较差,不适合突发业务的传送, (3) 通信双方在信息传输速率、编码格式、同步方式等方面完全兼容,使不同传输速率和不同传输协议之间的用户无法通信。 5、分组交换有两种工作方式,分别是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 6、分组交换和帧中继有何异同? 答:与传统的分组交换相比,帧中继有两个主要特点: (1) 帧中继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以帧为单位来传送和交换数据,在第二层进行复用和传送,而不是在分组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