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知识:关于哲学唯物史观的知识框架

政治知识:关于哲学唯物史观的知识框架

政治知识:关于哲学唯物史观的知识框架

在哲学中,我们把哲学分成自然观和历史观两个范畴,在自然观方面,我们的马哲坚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历史观方面我们的马哲也坚持着唯物史观的观点,尽管在之前所有的哲学观点当中,关于历史观的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但是马克思却开创了唯物史观,实现了纯粹的唯物主义,接下来我们来说一下,在唯物史观这个方面,中公教育就来带着大家了解一下关于唯物史观的知识点有哪些。

唯物史观的核心就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考点集中在三个主要内容,分别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就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条件,最重要的是要讲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在社会意识当中,一定要分清楚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区别,主要是从是否具有阶级性来区别,有阶级性的是属于意识形态,没有阶级性的就属于非意识形态。

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上,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坚持着不一样的观点,主要从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这两种观点来进行讲解,要注意个人在历史上起的只能是影响作用,不能是决定作用,如果认为是决定作用的就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这个章节最难的知识点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生产力的三个要素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二者的关系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例如人民公社制度这样的一种全民平均分配制度,从其本身来讲,属于生产关系范畴,但是其本身并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只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产力落后,这样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因此我们说在当时,这样的生产关系是落后的,但是如果是一种生产力极度发达的时候,这样的一种生产关系就是先进的,所以,生产关系是否先进,主要取决于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习上,主要集中在上层建筑中的两种分类,也就是政治上的和思想上的上层建筑分别包括什么内容,政治上的属于针对坏人的,思想上的属于针对好人的。一定要在学习当中把书上生涩的知识点变成自己的知识,才能够把哲学学习好。

中公教育

中公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