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雾雪气象等级天气分级划分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57.09 KB
- 文档页数:3
24小时雨量等级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24小时雨量等级标准:
1.小雨:0.1~9.9毫米
2.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在较长时间凝聚到地面上成为水滴或冰晶,使地面湿润
状态。
根据降水量和积聚的水深,小雨对生活和户外活动影响较小。
3.中雨:10.0~2
4.9毫米
4.降水量增加,可能导致路面湿滑,视线不良等情况。
中雨可能会对交通和
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5.大雨:25.0~49.9毫米
6.大雨通常会引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同时也会对交通、农业等领域
产生影响。
大雨可能导致道路封闭、交通中断等情况。
7.暴雨:50.0~99.9毫米
8.暴雨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天气现象,可能会引发严重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
灾害。
暴雨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9.大暴雨:100.0~249.9毫米
10.大暴雨的降水量非常大,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大暴雨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11.特大暴雨:≥250.0毫米
12.特大暴雨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其降水量非常大,可能导致极为严重的洪
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特大暴雨可能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极为严重威胁。
冰冻灾害等级划分标准
1.特别重大雨雪冰冻灾害(Ⅰ级):这一等级的灾害通常表现为大范围积雪深度超过30厘米,或持续3天以上积雪深度超过20厘米;或者大范围出现雨淞、冰凌直径在20毫米以上或道路结冰厚度在3厘米以上;或者大范围日最低气温在零下10℃以下。
2.重大雨雪冰冻灾害(Ⅱ级):虽然具体标准可能因地区或具体规定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这一等级的灾害可能涉及到大雪或气温低于-4℃的情况。
3.较大雨雪冰冻灾害(Ⅲ级):这一等级的灾害可能表现为中雪且最低气温低于0℃的情况。
4.一般雨雪冰冻灾害(Ⅳ级):这通常指的是小雪且最低气温在0℃的情况。
回答完毕。
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中国气象部门的规定,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 蓝色预警:表示降雨量轻微,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较小影响,但不会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降水量一般为短时小雨或毛毛雨,24小时雨量在10毫米以下。
2. 黄色预警:表示降雨量中等,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一定影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一般影响。
降水量为中雨、大雨或暴雨,24小时雨量在10毫米以上并小于50毫米。
3. 橙色预警:表示降雨量较大,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较大影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降水量为大雨、暴雨或大暴雨,24小时雨量在50毫米以上并小于100毫米。
4. 红色预警:表示降雨量极大,可能对交通、农田等造成严重影响,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
降水量为特大暴雨或超大暴雨,24小时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雨量预警等级划分标准,不同地区的具体预警等级划分可能会有所区别。
当然,这只是雨量预警的一种划分标准,其他因素如降雨持续时间、强度等也会影响具体的预警等级划分。
具体预警等级的划分还需根据气象部门的具体发布进行参考。
附件江苏省灾害性天气预报等级用语和预警信号标准为规范灾害性天气预报等级用语,科学发布天气预报,根据江苏实际,制定本标准。
总则本规定给出了台风、暴雨、暴雪、高温、冷空气、霜冻、雾、霾、道路结冰、大风、雷暴、冰雹等十二类天气预报等级用语和预警信号标准。
等级用语兼顾逼近时间和强度两种因素。
依据灾害性天气逼近时间,依次发布消息、警报(报告)和预警信号;在一定的时间内,从弱到强依次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
在灾害性天气演变过程中,达不到发布预警信号的标准,则继续使用原强度等级用语,或使用时效更早、强度更弱的等级用语。
例如:发布台风警报后,如达不到台风预警信号标准,可以继续发布台风警报,亦可以根据情况发布台风消息。
标准中给出的预报时效是指可使用该预报用语的最长预报时间,实际使用中,可据具体情况,在较短预报时间内使用。
例如,台风警报的预报时效为48小时,是指预计未来台风将在48小时以内影响本地,超过48小时则不必发布台风警报。
一、台风根据热带气旋的逼近时间,预报等级用语分消息、警报和预警信号三种。
1.台风消息:预计编号热带气旋72小时以内将影响预报责任区,尚无法确定热带气旋是否有明显影响,或热带气旋影响减弱并远离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发布。
2.台风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或登陆预报责任区,并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时发布。
3.台风预警信号: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或登陆预报责任区,并造成严重影响时发布,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且影响可能会持续。
根据影响时风力大小分为四级。
蓝色: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
黄色: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
橙色: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
红色: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
二、暴雨根据暴雨的逼近时间,预报等级用语分警报、预警信号两种。
1.暴雨警报:预计未来48小时内预报责任区将出现24小时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降水。
雨雪灾害三级响应
所谓的暴雪预警信号等级: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分别对应的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因此,雨雪灾害三级响应对应的三级响应。
其详细的划分依据如下:
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雨雪灾害三级响应防御措施如下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2、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降雪级别划分的标准通常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持续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为等级划分的标准。
根据不同的标准,降雪级别可以分为微量降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等。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2.4毫米为小雪,1.3~3.7毫米为小到中雪,2.5~4.9毫米为中雪,3.8~7.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5.0~9.9毫米为大雪,7.5~14.9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以12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其中,降水量0.1~0.9毫米为小雪,0.5~1.9毫米为小到中雪,1.0~2.9毫米为中雪,2.0~4.4毫米为中到大雪,达到3.0~5.9毫米为大雪,4.5~7.4毫米为大到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10毫米为暴雪。
此外,降雪量与积雪深度的对应关系也是衡量降雪级别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在北方地区1毫米降雪可形成的积雪深度有8-10毫米,在南方地区积雪深度有6-8毫米。
总之,降雪级别的划分标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降水量、持续时间、积雪深度等。
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气候条件和气象变化也会影响降雪级别的划分。
因此,在制定降雪级别划分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下雨等级划分标准下雨等级划分标准是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来划分的,通常分为细雨、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等级。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和相关参考内容。
1. 细雨:细雨通常指降水量小、降水强度弱的雨,雨滴较小,密度较稀。
细雨对人和物的影响较小,衣物稍许湿润,行人不需要用伞或雨具。
划分细雨的标准一般为每小时降水量在0.1毫米以下。
2. 小雨:小雨相对于细雨来说,降水量略微增加,降水强度也有所增强,雨滴较细小,密度比较稀疏。
小雨对人和物的影响较小,行人需要用伞或雨具,衣物会潮湿。
划分小雨的标准一般为每小时降水量在0.1至10毫米之间。
3. 中雨:中雨指降水量适中、降水强度适中的雨,雨滴较细小,密度较大,落地时会形成泥巴。
中雨对人和物的影响较大,行人需要用伞或雨具,衣物会湿透。
划分中雨的标准一般为每小时降水量在10至25毫米之间。
4. 大雨:大雨相对于中雨来说,降水量增加,降水强度较大,雨滴较大,密度较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大雨对人和物的影响很大,行人需要用伞或雨具,衣物会淋湿,道路容易积水。
划分大雨的标准一般为每小时降水量在25至50毫米之间。
5. 暴雨:暴雨指降水量非常大、降水强度非常大的雨,雨滴非常大,密度非常大,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暴雨对人和物的危害极大,行人需要用大号伞或雨具,衣物会被彻底湿透,道路会出现严重积水情况。
划分暴雨的标准一般为每小时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划分标准仅为一般参考,实际情况还会受到地域、季节、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气象部门通常会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降水区域的需要进行调整,划分标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参考当地的气象预报和气象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以便更准确地了解降雨等级和预防措施。
小雪中雪大雪的标准
降雪分为微量降雪(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特大暴雪共7个等级。
降雪等级标准通常是指在规定时间段内持续降雪或降雪量折算成降雨量为等级划分的标准。
该标准一般采用持续时间12小时和24小时两种标准。
以24小时降水量为划分标准:
微量降雪(零星小雪):降水量小于0.1毫米。
小雪:降水量在0.1~2.4毫米之间。
中雪:降水量在2.5~4.9毫米之间。
大雪:降水量在5.0~9.9毫米之间。
暴雪:降水量在10.0~19.9毫米之间。
大暴雪:降水量在20.0~29.9毫米之间。
特大暴雪:降水量达到或超过30.0毫米。
预警级别颜色四级顺序是什么预警级别颜色四级顺序是什么预警信号的级别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预警级别颜色蓝色代表的意义蓝色是预警级别当中第四级的代表颜色,指的是恶劣天地造成比较小的危害。
其中暴雪蓝色以及暴雨蓝色都是指12小时内的气象带来的影响,而台风蓝色、霜冻蓝色、寒潮蓝色则是指48小时内,大风蓝色则是24小时内的大风影响。
预警级别颜色黄色代表的意义黄色是预警级别当中第三级的代表颜色,当恶劣天气对环境及人体有可能造成较重的危害时。
黄色的预警一般包括台风黄色、暴雨黄色、寒潮黄色、大风黄色、高温黄色、雷电黄色、霜冻黄色、大雾黄色、道路结冰黄色、霾黄色以及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
预警级别颜色橙色代表的意义橙色是预警级别当中第二级的代表颜色,一般是天气能造成危害严重的程度。
橙色的预警一般包括台风橙色、暴雨橙色、暴雪橙色、寒潮橙色、大风橙色、高温橙色、雷电橙色、霜冻橙色、大雾橙色、道路结冰橙色、冰雹橙色、干旱橙色、霾橙色以及森林火险橙色预警信号。
预警级别颜色红色代表的意义红色是预警级别当中第一级的代表颜色,也是预警级别中最高等级,主要是天气会造成特别严重的程度。
红色的预警一般包括台风红色、暴雨红色、暴雪红色、寒潮红色、等预警信号,因此出现红色预警时,最好减少外出,做好安全防范。
高温天气居家防暑1、夏季三伏高温天,家里如果不开空调,室内简直比蒸笼还蒸笼,但是一直开空调空气不流通,对身体健康也不好,这里有些环保健康的居家防暑降温方法2、空调电扇是防暑降温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觉得以上方法麻烦的朋友可能更愿意选家用电器来“帮忙”。
但方便的同时,大家不可忽视了空调等大功能电器集中工作带来的超负荷用电安全隐患。
风雨雾雪气象等级天气
分级划分标准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雾的等级划分标准
NO.
等级 水平能见度
1
轻雾 1~10公里
2 雾 ﹤1公里
3 大雾 200~500米
4 浓雾 50~200米
5 强浓雾 ﹤50米
风的等级划分标准
风
级
名称 风速(m/s) 陆地地面物象
0 无风 ~ 静,烟直上
1 软风 ~ 烟能表示风向,树叶略有摇动
2 轻风 ~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微响,旗子开始票动,高的草开始
摇动
3 微风 ~ 树叶及微枝摇动不息,旗子展开,高的草摇动不息
4 和风 ~ 能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树枝动摇。高的草呈波浪起伏
5 劲风 ~
有叶的小树摇摆,内陆水面有小波。高的草波浪起伏明
显
6 强风 ~
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举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
伏于地
7 疾风 ~ 全树摇动,到树枝弯下来,迎风步行感觉不便
8 大风 ~ 微枝折毁,人向前行感觉阻力甚大
9 烈风 ~ 草房遭受破坏,屋瓦被掀起,大树枝可折断
10 狂风 ~ 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破坏
11 暴风 ~ 陆上少见,树木可被吹倒,一般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
12 飓风 ~ 陆上绝少,其摧毁力极大
雨的等级划分标准
等级 12小时降雨量
24小时降雨量
小雨 ~ ~
小到中雨 ~ ~
中雨 ~ ~
中到大雨 ~ ~
大雨 ~ ~
大到暴雨 ~ ~
暴雨 ~ ~
暴雨到大暴雨 ~ ~
大暴雨 ~ ~
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 ~
特大暴雨 > >
雪的等级划分标准:
零星小雪:有降雪而没有形成积雪。
小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等于或大于1000米,地面积雪深度
在3厘米以下,24小时降雪量在0.1~2.4毫米之间。
中雪:是指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500~1000米之间,地面积雪深
度为3~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2.5~4.9毫米。
大雪:是指下雪时能见度很差,水平能见距离小于500米,地面积
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24小时降雪量达5.0~9.9毫米。
当24小时降雪量达到10.0~19.9毫米时为暴雪,20.0~29.9
毫米为大暴雪,超过30.0毫米为特大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