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共处》教案

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帮助孩子学会

共处》教案

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第六章

帮助孩子学会共处

肥东县实验幼儿园付晓

设计意图: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众多家长只求付出不图回报的教养方式,使他们变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好吃的,好玩的,都是他们的。这让不少孩子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不懂体贴、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很难适应同伴间的冲突和竞争,更不会合作与分享。家长要给孩子从小灌输正面的教育;让孩子知道谦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全世界人民崇尚赞誉的高尚品格;知道竞争不是抢,而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的展示;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让他们心中有他人,学会与人分享。只有善良、谦和、友爱的人,才能获得大家的尊重,才更具备竞争的实力。

教学目标:

1、了解让孩子学会共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技能

3、努力创造和谐愉悦的家庭教养环境

教学准备:

1、家庭教养方式问卷调查及分析

2、PPT

教学过程:

一、让孩子学会共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园正在进行的合肥市市级立项科研课题《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627份,收回506份,无效问卷9份。我们对50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见下表):

调查 3-4岁 4-5岁 5-6岁

项目内容

项目 (所占比例) (所占比例) (所占比例)

权威型 13.9% 18.7% 18.9% 家庭教养

放纵型 9.2% 11.4% 8.4% 方式类型

民主型 76.9% 69.9% 72.7%

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是 70.4% 67.6% 57.3% 是否

独生子女否 29.6% 32.4% 42.7%

活泼好动 53.7% 58.4% 59.4% 幼儿性格

内向少言 8.3% 8.7% 8.4%

倾向

内外兼备 38.9% 32.9% 32.2%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说“性格决定命运”,而“学会共处”就是良好性格品质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的核心内容是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概念。世纪教育

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里把“学会共处”与其他三大“支柱”相提并论,可见它的重要性。

所以,家长该如何教养孩子、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共处也就成了一个社会性的十分重要的家庭教育命题。

1、与人共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人,具有社会性)人,具有社会性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中,完全孤立的人是无法生存的,与人共处,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学会共处,就是要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在现代社会中能否与他人和睦相处已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团队精神的标准,在竞争中能否与人密切合作,能否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是成就事业的基本素质。

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孩子接受必要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具备共处技巧,在生活、

游戏中成为别人乐意合作的对象,赢得同伴的友谊和帮助,确保孩子健康快乐地

成长。

当今世界,任何事业的成功,都是靠一些人,乃至许多人共同协作取得的,一个人单枪匹马是不行的。与人共处,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与人合作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如果一个人不会与人共处,业务能力再强,也是庸才。这样的人,很难有美满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际关系和谐的美国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人易于精神愉快,生活幸福,学习、工作效率也高。

“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你的专业知识,85%则取决于你的社交能力。”只有你掌握了与人交往的技巧,你就会拥有一个好人缘,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你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2、学会共处,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另一项追踪5年的研究表明,如果不进行干预,“不受欢迎”幼儿的社交地位将此固定,不会有什么改善。相比其他孩子而言,这些孩子还是幼儿园的低成就者,而且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被拒绝的”儿童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价格;而“被忽略的”儿童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价格。这项研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那就是:对孩子的交往问题,家长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帮助孩子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

教会孩子学会共处,是时代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命题,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孩子学会友好相处,学会合作。但孩子的一日具体活动中难免少不了冲突,其实冲突也不是一件坏事,它可以让孩子在其中从不同出发点细

致地考察问题,从而了解自己行为造成的后果,及理解他人的想法,然后协调自

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认识,学会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克

服自我中心的心理倾向,学会尊重,理解、宽容他人。学会共处,让孩子成为受

欢迎的人。

二、怎样帮助孩子学会与人共处呢,

学会共处对孩子来说,就是学会交往与合作。有人把这两种能力称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这里我们选取了4岁孩子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最具普遍性的两个问题,为家长进行详细的解读,一是学会谦让,二是克服嫉妒。

(一)让孩子学会谦让

案例一:(抢图书、玩具)

幼儿园中班的王老师最近挺烦恼的,因为班里的孩子经常因各种小事发生冲突。周一,因为同时看上图书角的一本书,明明和红红就发生了争执;周二,东东和田田国为谁先玩小火车而闹了矛盾;周三,华华不开心了,因为他拿到的玩

具总是自己最不喜欢的……现在的孩子似乎都不会谦让了,怎么办,

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案例二:(该不该谦让,)

妈妈一直教育悠悠要懂得谦让是做人的基本礼貌,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直到有一天,爷爷抱怨说:“悠悠在家这么淘气,在外面怎么这么没用~人家抢了她手里的玩具,她也不急。”“悠悠连比自己小的孩子都抢不过,我都跟着没面子。”这话让妈妈很茫然:自己的教育错了吗,过几天,又发生了一件事。果果的妈妈带着还不会走路的果果来家里玩,悠悠的妈妈拿出家里的玩具摊在地上,

任由两个孩子玩。果果总是对悠悠手里的玩具感兴趣,毫不留情地伸手就抢。果

果的妈妈乐呵呵地在在旁给她们鼓劲:“抢,果果抢,悠悠,你也抢啊。”悠悠妈

妈看了一眼果果妈妈,很诧异她为什么让孩子这样做。再回头看悠悠她已经把玩

具让给了果果,扭头去玩别的玩具了。第一回合,果果胜了。没过一会儿,果果

故伎重演,又来抢悠悠的玩具,悠悠还是很快放手,再去玩别的。几个回合下来,

果果是“越战越勇”,悠悠是“屡战屡败”。果果和果果妈妈走后,悠悠妈妈却很

久不能释怀:到底该不该教孩子谦让呢,

案例分析:

看完上面这两个案例,我们不禁要问:孩子为什么不会谦让,教育孩子谦让有错吗,

首先,教育孩子谦让没有错。首先,我们要说教育孩子谦让没有错。谦让和尊老爱幼,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我们就有“孔融让梨”的故事。谦让,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高下,而且对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也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合作的环境氛围,进而对人的精神发展、心理健康、甚至事业进步都能直到积极的作用。

家长的看法、想法和做法:无视、会吃亏、培养因为不会谦或不肯谦让而发生冲突的情况,在幼儿园里比比皆是。家长似乎也不把这种“小事”放在眼里,甚至因为自己的孩子抢到了图书、玩具、吃到了大苹果也感到自豪。抱着这样心态的家长往往认为: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别人都在往前抢,自己谦让就会吃亏,会失去了发展的机会,甚至连生存下去都有困难。孩子从小学会“抢”,是为了以后更适应社会的竞争,教孩子谦让等于教孩子懦弱,是不合时宜的。

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其实是没有理解谦让与竞争的两种不同性质。谦让与竞争并不矛盾,因为它们都是有一定原则的。竞争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但是一个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必须遵循的原则是要尊重别人的权利;谦让的出发点是为了别人,但同样也有一个原则,就是要维护自尊,维护自己的利益。在这两原则的基础上,竞争与谦让是可以共存的。因为一个懂得谦让和尊重他人权利的人,更容易取得他人的帮助和合作,因而也拥有了更多的竞争实力;而一个事事都要抢先、处处都要得利的

人,只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和厌恶,为自己树立了更多的对手甚至敌人,实际上是

削弱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孩子不会谦让,从短期来看,主要影响的是他们的人际

关系,而人际关系的紧张,又容易造成孩子焦虑、退缩等一系列的情绪问题,影

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案例一中的朋朋和朵朵,总喜欢与小朋友抢东西,他们

的朋友会越来越少。朋友少了,朋朋和朵朵在幼儿园里也经常不开心。从长期来

看,孩子幼年时没有养成谦让的品质,反而形成了凡事争抢、以自我为中心的习

惯。这种习惯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成为他日后人际交往和人生成功的障碍。

其次,造成现在很多孩子不会谦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生活环境的影响(挤公交、抢座位)

在公共场所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人们争先恐后地挤公交车、电梯,买东西时排队,甚至为了公交车上的一个座位而争吵。尤其是有些家长,自己就缺乏谦让意识,与同事、朋友以及其他家庭成员交往时,也是争抢为先,不注意谦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自然而然会模仿成人的行为,学习成人的价值观

念。

2、家长的过分溺爱(唯我独尊)

现在的孩子不管是不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爱到了父母家人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过度的呵护与关注,极易造成孩子养成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等不良性格特征。这些孩子在家里往往得“唯我独尊”,缺乏他人意识,更不懂得关心与谦让。而年幼的孩子很容易把已有的经验迁移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如幼儿园等。

调查表明,在家里受到溺爱的孩子,往往很难学会与别人相处的技能。

3、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中心)

学前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很明显。他们的关注重心集中在自己的感觉和需要身上,尤其是4岁的孩子,还有了关于自己的拥有物的最初认识,,之所以说是最初认识,是因为这时的孩子还不理解“拥有”是怎么回事,只知道某件东西是自己的,拿给别人玩就不是自己的了。所以,当家长要求孩子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与别人分享玩具时,孩子往往难以接受。如果他们知道,分享并不会导致自己丧失对玩具的拥有,他们就会乐于这样做。从这个角度来说,谦让不是孩子天生就能拥有的品质,是需要家长、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的。

指导教育孩子学会谦让的几个建议:

1、营造充好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

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以日常生活与交往中,关心他人、乐于分享、注意谦让,为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其次要采取措施,淡化、消除孩子的“众人为我”的心理。家长对孩子有求必百依百顺,在孩子的潜意识中,就会形成一种“众人为我”的心理优势,认为“任何东西理所当然都是自己的”,往往认识不到自

己喜欢吃的东西,别人也喜欢吃;自己想得到的礼物,别人也想得到。在孩子

足自己自己需要的同时,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是培养孩子谦让品质的关键环节。

家长应让孩子意识到:好东西不是宝宝一个人的,需要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看电视时家长可和孩子事先商量好,轮流看自己想看的节目,而不要一味的

迁就孩子,任他独占电视;吃东西时,教孩子懂得,谁最辛苦,谁就应该得到

多,让他学会把大的、好的给爷爷妈妈、爸爸妈妈。

2、鼓励孩子的谦让行为(及时肯定)

在家庭生活之外,4岁的孩子已有很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发展人际关系。家长

要鼓励孩子,把家中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扩展到社会交往中,学会谦让他人。比如:家里有小朋友来玩时,提醒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朋友玩;公交车上,别人给孩子让座时,让孩子观察一下,周围还有没有比他更需要座位的人。孩子

有谦让行为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鼓励:“你真懂事,学会照顾别人了”“做得

真棒,

真是我们的好孩子~”通过家长的言语强化,孩子会逐渐懂得怎样是对的,怎样

做是不受人欢迎的。

3、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移情教育法:让孩子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比如:宝宝抢到了好多件玩具,妹妹没有东西玩了,怎么办,移情教育能让孩子更具同情心,在同伴的交往中更好友、更谦让。

消退法:对某些强化不良行为的因素予以消除,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比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如:在游戏中,两个孩子因为抢当发令者而闹矛盾时,家长要对他们的行为及时提出批评,并采取措施,暂时禁止他们游戏,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家长要告诉孩子谦让的意义:大家都谦让一些,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当发令

者,游戏才能顺利地时行等。

4、教孩子学会正确的谦让(原则)

孟得斯鸠说:“美德本身需要限制。”没有原则的美德可能变成对恶行的鼓励。比如:没有原则的善良,起不到保护弱者的作用,反而会鼓励暴行。有人说:没有原则的谦让,是一种懦弱;在竞争面前的谦让,是一种逃避;在危险面前的谦让,是一种退缩;在荣誉面前的谦让,是对胜利的不尊重。一味地强调谦让行为,谦让更需要智慧。父母要随时而不辨别谦让原因,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因此,

帮助孩子辨别:是否应该谦让,是否能够谦让。

案例二中,悠悠的妈妈在反复思考之后,写下这样一段话,值得每一位家长借鉴。她说:“我还会坚持教育悠悠要懂得谦让,但不必事事谦让、时时谦让。为什么说要懂得谦让,谦让不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全世界人民崇尚赞誉的高中品格。孩子是一张白纸,作为父母,我们注定要为他们画出人生第一笔

色彩。我希望给自己孩子画出是的彩色的,而不是灰暗的颜色。从小灌输给孩子

正面的教育,让她们知道什么是‘善’,以后才知道什么‘恶’是什么。如果先

给孩子灌输了‘恶’的概念,以后再告诉他其实‘善’是这样的,就很难了。竞

争需要的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不是单单只会抢就可以的。只有善良、谦和、对

别人友爱的人,才是获得大家尊重的人,才更具备竞争的实力。”

(二)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案例一:(破坏)

幼儿园放学时,老师向康康的妈妈“告状”:今天幼儿园举行绘画比赛,获奖的图画被挂在墙上展示。康康的画没评上奖,结果他趁老师不注意,用蜡笔把墙上的画画成了“大花脸”。

案例二:(嫉妒)

苗苗4岁3个月时,妈妈第一次发现她会嫉妒。苗苗一边坐在小凳子上给玩具动物排队,一边对妈妈说:“你说,玫玫是不是很讨厌,”妈妈问:“为什么呀,”

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苗苗说:“玫玫有个娃娃,眼睛能动,她不让我玩儿,我的娃娃都给她玩

的,她讨厌~”妈妈夸苗苗:“宝宝获得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是对的。玫玫可能太喜欢自己的娃娃了,舍不得分享,不是讨厌。”苗苗又说:“你没看见玫玫的娃娃,一点

也不好,衣服脏,肚子破,很根本不想分享。破娃娃~”“我的玩具好,玫玫别想

分享~”过了一会儿,妈妈问苗苗:“是不是很想要一个眼睛会动的娃娃,”她毫

不犹豫地说:“嗯~”

案例分析:

家长一看就能明白,康康和苗苗的行为都是嫉妒心理在作怪。什么是嫉妒,嫉妒,是人在交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待遇以及生活享受等嫉妒的形成和发展方面不如别人,因而产羞愧、愤怒、怨恨等复杂的情绪状态。

嫉妒,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从人的早期情绪分化而来的。在新生儿期,婴儿得到了生理上的满足,吃饱穿暖了,就会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反之,生理上得不到满3,4个月时,情绪分化为快乐与苦恼,5足,如饥饿、疲倦等,就会进行哭闹。

,6个月,苦恼的情绪进一步分化出嫉妒和一般的苦恼。这一时期如果妈妈抱了别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会因嫉妒而哭闹。这种嫉妒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现象。而从幼儿园起,孩子会因为和其他孩子在各方面的“比较”,而出现更多的嫉妒,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和不平、自责和自恋,甚至愤怒和破坏性。孩子的嫉妒与大

人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孩子的嫉妒具有明显的外露性,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

情感。心理学家认为,早期儿童嫉妒心理的产生源于孩子对安全感的需要,争夺

父母的爱、老师的表扬、或者嫉妒某一方面比自己强的人,都是因为孩子觉得自

己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嫉妒,虽然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但终究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负面情绪。家长不能听之任之,应及时疏导,否则,“长大的嫉妒”会很可怕。很多不良性格,如脾气古怪、多疑、粗暴自卑、执拗或自暴自弃等,都与孩子早期的嫉妒心理没有得到正确疏导有关。

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的建议:

1、了解孩子嫉妒的原因(不要盲目批评)

家长平时要多和孩子接触,及时掌握孩子嫉妒心理的直接起因,这是化解孩子嫉妒心理的前提。孩子的嫉妒是直观的、真实的,它完全不似成人嫉妒心理那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样,掺杂着诸多社会因素。家长应学会倾听孩子的心理感受,对他们的苦恼表现出关心和理解,使孩子因嫉妒产生的不良情感,能够得到宣泄。切勿盲目对孩子的嫉妒进行批评,或者进一步强化引发孩子嫉妒的因素。比如,孩子嫉妒别的小朋友,妈妈吓唬孩子:“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妈妈喜欢萌萌了。”这样,

只会加剧孩子孩子对安全受到威胁的恐惧,让他陷入更大的痛苦和不安中。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用能影响孩子行动品质的词)

家长应当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礼让的环境气氛,这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孩子一

起讨论别的孩子的行为时,用词要谨慎。比如夸孩子最好不要用“漂亮”“聪明”“听话”这样具有强烈的比较性,却不具有行为指导性的词。被夸的孩子,虽然会由此而增加一定的自信,却依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会受到欣赏;没被夸

的孩子感受到了被忽视,却依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努力,才能赢得同样的关注。

而如果我们针对具体行为来评价孩子,多用“努力”“专心”“有耐心”这样一些

能影响孩子行动品质的词,无论是被夸的孩子还是没被夸的孩子,都可能从中受

益。家长还要经常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与关注,比如多抱抱孩子。这种方式会让孩

子切实感觉到你对他的爱,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3、正确评价孩子(适度表扬)

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表扬行当,可以巩固其优点,增加他的自信;但是表扬不当,或表扬过度,就会使孩子骄傲,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因此,当有人夸奖别人时,孩子就难以接受。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自我意识刚开始萌发,对自己的评价是以成人对他的评价为标准的。所以,父母要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能因疼爱和喜欢,就对孩子的品德、能力过分欣赏,以免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正确

的印象。

4、教育孩子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孩子的很多嫉妒,是因为他们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家长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让自己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

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家长要引导孩子为别人的成功鼓掌,同时弥补自己的不足,用自己的成功来取得别人的喝彩。比如,冉冉嫉妒豆豆能认识很多国家的国旗,而且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妈妈没有生气,

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她每天晚上都冉冉记单词,一个月过去了,冉冉已经会说一百个单词了。妈妈夸了她,并告诉她: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最会讲故事了,每个妈妈和每宝宝都有自己的长处。冉冉很快明白了,以后又遇到同样令她产生挫败感的事,但再没有表现出不平衡的心态。相反,当别的孩子大声唱《小燕子》的时候,她认真地鼓掌,之后认真地说:“这个我不会,我会唱‘离家五百里’~”

5、帮孩子认清嫉妒的危害(现身说法)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家长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让孩子认识到嫉妒的危害,甚至可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因为孩子是很希望像爸爸、妈妈的,就连犯的错、闯过的祸,也希望和爸爸妈妈一样。当父母不是一个权威和戒尺,而是和孩子一样可能会出错的人时,父母的教训和经验才

更对他有警戒和提示作用。妈妈向孩子讲述自己的错误,然后告诉他:“你可不

要像妈妈啊~”这样的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更简单易行,也更有效。6、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正确对待)

孩子经常会对他人的能力或他人拥有的东西产生羡慕甚至嫉妒。这种类似攀比的心理是正常的。家长不应简单地批评孩子“嫉妒是不对的”,或者用贬低他人的

方式,来化解孩子的嫉妒。比如“苹苹画得好,没什么了不起的”“那件玩具根本不好玩,没有我给你买的好玩”等。类似的说法,可能会暂时消除孩子的嫉妒心理,却会让孩子的评价标准发生混乱,或者盲目自大,认为自己的一切都

比别人好。正确的做法是:先肯定他人的优点,随后让孩子换个角度看问题,认

识到自己身上也有让他人羡慕和嫉妒的地方。比如,冉冉很嫉妒同班的豆豆,她

对妈妈说:“豆豆什么都比我强。豆豆的爸爸挣得比爸爸多,她家比咱家大,老

师也都喜欢她。”妈妈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周末的时候,妈妈让冉冉去豆豆家

玩了一天。结果冉冉了解到:豆豆一个月一有一两天可以见到忙碌的爸爸;豆豆不被允许在家养小动物;豆豆妈妈也经常出差,很大的房间里只有她和奶奶。冉

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别人羡慕的东西,只是每个人的幸运和快乐

冉从此知道了:

不一样罢了。

写在最后: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还提出了让别人喜欢的六项原则:1、真诚地关心别人;

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2、微笑待人;3、记住别人的姓名,这是最甜蜜、最有效的恭维;4、学会倾听,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5、谈论对方最感兴趣的话题;6、让对方获得自重感。要教育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善于理解人,宽容人,谦让人。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积极

健康的性格和习惯,如友好助人、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乐观幽默、活波开朗、整洁文雅,要教育孩子有爱心、同情心,乐于关心帮助别人。要让孩子懂得,这些都是双向的。这些性格和习惯易于赢得别人的喜欢和接纳,便于营造愉悦的人际环境。

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意识,学会与人共处,是我们每位家长应该努力去完成的责任和义务,愿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受欢迎的人。

备注:

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在于知识的本身。

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使学生具有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包括如何对待困难,解决困难,组织管理和承担风险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使学生学会舍身处地去理解他人,从而消除彼此间的隔阂,偏见与敌对情绪,和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且从小就要

培养学生具有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live)—为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应使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所需的基本能力,即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既是个人为完善自身的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与创造的保证。

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调查研究中发现, 80,以上的独生子女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需要。这是当今独生子女的主要人格缺陷之一。

淡化竞争,发现和理解他人,鼓励合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认识他人必须首先认识自己,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能真正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反应。然而,真正让“学会共处”的理念植入人们心中,还要依靠坚持不懈的教育。

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换句话说,学会共处不仅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中心。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和“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思想,使得他们很难与他人和谐共处。而教育学生学会共处,又不能从书本中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创设良好氛围,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它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因此,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主要通过小组活动。如学习小组、卫生小组、劳动小组等体现合作精神,从而体现和谐共处。以小组为单位,朋辈互助,共同提高。我们开展的体验教育,优化了儿童心理品质形成的过程。现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他们是众星捧月,处处保护有加,致使不少孩子胆怯、孤僻、任性、唯我独尊、不会与人合作,经受不了任何挫折。

体验教育强调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我们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情景教育、情感陶冶、修养指导、行为训练、自我教育等方法,启迪少年儿童进行积极的心理活动,加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性格胆怯的孩子,我们先找他们谈心,寻找孩子胆怯的症结所在,给他们在活动中当众讲话的机会,可以担任“晨读主持人”、担任“读报员”、让他们在集体的氛围中找到自信,培养勇敢精神。对于任性、唯我独尊的孩子,在我们的军事化管理中,体验部队生活,让他亲眼目睹铁的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学会自律。对于不会与他人交往的孩子,通过角色模拟演练,帮助他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体验助人的快乐,从而成为一个开

朗活泼的孩子。我们认为,只要给孩子找到合适的体验空间,他们一定能扮演好角色,获得全新的感受,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育部关心一代工作委员会审查推荐,,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家庭教育(幼儿园中班)

无论从调查中,还是我们的观察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多胞胎子女的相容性要比独生子女的好多了。他们不会那么霸气,那么小气,习惯了个人一起的生活,也就习惯了礼让、体贴、照顾对方,不容

易出现前面提到的那种现象。宽容大度是他们最基本的理念。

所以说,环境也可以决定人的性格、行为习惯的形成~独生子女毕竟是多数,光凭在幼儿园、学校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家长平时要给他们创造合适的机会,让他也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健全人格。平时可以带孩子多去人多的地方,让他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同龄人相处时如何“和平共处”,如何做个大家喜欢的好孩子。

总得说来,就是不要让独生子女在“独”上有优势,要让他学习非独生子女的优点与长处,要让他从小学会为大家着想,快乐和幸福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相信当他明白这一切的时候,他不会再对他的伙伴说“谁

动了我的奶酪”,而是自愿地、快乐地希望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来分享~

关于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发言稿.doc

关于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三(1)班全体任课老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我们工作一如既往的信赖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因此也让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 一、班级简介 本班现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0人。 我们三(1)班是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男生聪明活泼,女生勤奋踏实。学生常规、学习情况汇报优点:大部分同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的活动。不足:学生发言不主动,写作业速度较慢。个别同学纪律观念差,上其他课时说小话,搞小东西,甚至下位,影响同学上课,有一部分孩子自觉性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常不完成作业,不按要求完成作业,没做完作业,极个别孩子常不做作业,并且撒谎说放在家里。 二、三年级的特点 各位家长都知道三年级是一个爬坡的年级,但为什么是爬坡的年级,各位家长并不十分清楚。在小学阶段,老师们最不愿接教的不是一年级就是三年级。这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既要教给他知识,又要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三年级的学生则由低年级刚进入到中年级。这一年同学们要掌握的知识就像泛滥的洪水一样蜂涌而至,各位家长只要留心看一下孩子们的试卷就会发现:三年级的试卷上除保留了一二年级的字词之外,成语、古诗、名人名言、改写把字句、被字句、阅读理解、习作等都在等待着学生们来猎取。而这时孩子们的发育却处在缓慢阶段,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现在我要说的是家长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抓好萌芽教育,才能使孩子逐步入正道,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们的责任。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提高和进步,是我们老师的愿望,也是家长们的愿望,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理智的关爱孩子。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 三、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 1、配合抓好孩子学习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懒得去管。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并不可能.因而,必须炼而求成或炼铁成钢,方可奏效.那么,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首要就是抓好作业.要规定孩子放学后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 而孩子往往比较讨厌作业。原因有: 一、能力差异 在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他们领会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也有差异。同样的作业量,有的学生要比别的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完成起来比较困难。这时如果没有人来帮助督促,时间一长,这些学生就容易丧失信心,害怕做作业。 二、学习目的不明确 玩是孩子的天性。自实行双休日以来,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更多了,如果家长只顾工作,不正确引导孩子,就容易使孩子迷上看电视等,把什么事都忘在了脑后。如有的孩子为了多

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案 共享成长快乐——我们一起来阅读

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案共享成长快乐— —我们一起来阅读 活动时间: XX年4月9日下午5:10——6:00。 活动内容: 一、致欢迎词 首先我代表中三班的老师欢迎各位家长的到来,感谢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今天的家长会。今天的家长会主要是让家长了解我园本学期开展的“共享成长快乐-我们一起来阅读”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进行“小手拉大手,共享成长快乐”阅读活动的指导。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早期阅读,能促进其语言发展,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迁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品质,如学习的态度;对美的感受力;爱护劳动成果的品德;自制、自控能力;遵守公德的意识等。 培根的一句话高度概括了读书的好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要想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

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我班开展的“读书真快乐活动”,旨在通过亲子阅读,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促进孩子智力和非智力品质的发展。那么这项活动如何开展,怎样开展呢? 三、探讨具体的实施方案。 (一)怎样让孩子和书交朋友 学龄前儿童的思维发展,还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阅读心理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幼儿阅读的特点:主要阅读直观形象的图画材料。注重材料的趣味性和画面的生动性。目的是从阅读过程中获得乐趣。喜欢重复阅读自己已经熟悉的内容。喜欢具有人性化、拟人化的童话故事。 (二)帮助幼儿挑选读物 1、挑选幼儿爱看的读物,只要读物内容健康,适合孩子的年龄段可让幼儿自己选。 2、能让幼儿学到知识的读物,根据家长的要求选择书籍。如儿歌、诗词、有关国旗、汽车等知识的书籍。 3、购买画面生动的读物:夸张、奇特、拟人化、趣味性强的读物幼儿最喜欢。 4、选择能让孩子建立科学观念的读物:为孩子选择科普内容的读物,可以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起关于周围世界的科学观念,这些科学观念包括:生活常识类“冬天为什么下雪”、

家长会家庭教育经验演讲稿

家长会家庭教育经验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首先要感谢王老师给了我这么一个与大家共同探讨的机会。同时我还要纠正一下,刚才老师说我要介绍成功的经验,但我接下来要说的也有一些是我们的失败、教育的困惑。 记得我的儿子唐xx第一上学前一个夜晚,他醒了三次——孩子兴奋啊,其 实何只是孩子,我们当家长的很兴奋,我曾跟一个在座的家长交流,我说:你会不会觉得你有一种兴奋而又略带压力的感觉,这位家长一个劲的点点头。 我不谈兴奋,我想探讨的是:我们为什么会略带压力? 是怕孩子输给人家?成绩不好?受人欺负?这些我想什么都有。但另一方面是,人家什么岗位都有一个岗前培训,唯独当家长什么都没有;人家都有什么薪水, 但我们只有苦水。 这就是我们当家长的心情。 下面我想讲我孩子这段时间的几个成长故事,借此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当之处,我们会后可以进一步交流。 一、“我不要当小不点,我要当大不点”

上学没几天,我的孩子回家满脸兴奋,看来收获还很不少,但说着说着,孩子的嘴就变了形:人家欺负我。 “哦,你说说,人家是怎样欺负你的?” “他们说我是小不点。”原来那天他穿的是幼儿园的校服到校,一群同学就围着他取笑。 “哦——是这样啊,我看大家说的没有错啊,你的确比人家小啊。你看——,所以,我们才需要多吃饭,多运动啊” “我不要当小不点,我要当大不点。” “这就对了。” “但他们还老是要摸我的头。” “这也不一定是坏事啊。让爸爸看看这问题是怎么回事”我一时也搞不清楚,后来我联系了老师,老师在他回答问题之后也经常摸他的头,慢慢地他也就明白了:这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这件小事给我们一点思考:六七岁的小屁孩其实非常渴望长大,渴望等到尊重,渴望得到肯定。其实,只要我们细心一点去探寻小孩的内心世界,我们就会发现,在小孩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事情是小事情,什么都是大事情。有一次,孩子一回家就告诉我:真奇怪,为什么我去交作业的时候,老师在办公室吃月饼。因为在孩童世界里,他的老师近乎是天上的神仙,不吃人间烟火的。如果我们清

家长会家庭教育

家长会材料-家庭教育 学生的家庭教育 我们在家庭内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次家长会,我主要谈怎样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沟通。 (一)理智爱子的问题(参考资料) 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一咱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里,同时走进同一的学校,在同样的班级里就读,授课的时间是相同的,教化环境是一致的,教则教规是一致的,然而接受教育的效果则是区别很大的,这种大优大劣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教育质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所以只强调学校教育质量,而不检查自己家庭教育配合的家长,一定是教育知识空白的家长。如果这样比喻,老师好比医生,父母好比护士,学生好比住院的病人,医生的主要任务是下药,父母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让孩子明确学习是一种责任 从教之路,辛苦而漫长;升学之途,漫长而辛苦,老师和学生都是跋涉者。因此,我们应该有共同的言语,应该有共同的期盼,应该有共同的理解。所以我不会百般狡辩说,把学习当作一种兴趣培养,你就会学海无涯苦作舟。我首先明确告诉我的学生:学习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再累、再苦你也要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与你的学习努力程度成正比,你要为你、你的家人,甚至你的后代,你的国家担当这种责任。 (三)为了无近忧,请您多远虑。 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许多家长,往往到了初三,等到事情不可收拾了再跑到学校求老师,或者埋怨学校的教育不负责。殊不知种子是在初一的时候就播下的,到了木已成舟的地步,老师,家长都没有办法了。此事务必引起家长的警惕。所以,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从初一起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认识。我认为:一个学生,初中毕业应该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对学生只提出初中毕业的要求,这个学生绝对毕不了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松一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松一丈。各位家长,各人对自己的孩子心中都有数,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能达到初中毕业的程度,请你对他提出读完大学的要求。孩子的前途,不要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去奋斗!我常常听到一些家长说:“等我的孩子初中毕业,就给他找个工作”。这种家长的孩子,到了初三,就成了老师感到头疼的对象。所以,在初一时,一定要给家长打这个预防针。 (四)、分数上,多关心,小细节,多留心。 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家长要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什么

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案最新版

如何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不诚实。如果碰到孩子不诚实,那应该怎么办呢?我国幼儿园的保教内容中对德育明确指出:向幼儿进行诚实教育。明清时期的思想家王廷相说:“童蒙无先入之染,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壮大者已成驳僻之习,虽以正导,以先入入之见为然,将固结而不可解矣,夫安能变之正。故养正当于蒙。”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也指出:“幼稚期(自生至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比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立了。” 关于幼儿不诚实的原因 1、想象与事实混淆。学前心理学认为,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萌芽。所以,幼儿会把看到的与联想的、真实的与希望的、做过的与记忆的混淆,从而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这时最好不要把这种情况视为不诚实。 2、孩子将不属于他的东西拿回家完。这种情况可以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家长一定要问清楚是哪种情况再处理,告诉孩子未经别人的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3、家长的言行引起孩子说谎。例如在家里,家长说了谎话,幼儿知道了,幼儿也跟着说谎。

4、强化不诚实。根据奥苏贝尔的强化理论,再操作性活动受到强化之后,其明显后果是这一操作性的活动频率增加了,而在反应之后不予强化,则反应就会减弱。因此,如果孩子说了谎,而家长认为孩子很聪明,不去纠正,反而表扬,孩子说谎的动机就会加强。 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 1、对孩子进行引导,向孩子灌输诚实的品德观念。 大部分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老师和家长就要有针对性地找一些有关诚实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在结束时附带性的说明一下诚实的好处以及说谎话的坏处。 2、对孩子进行观察和分析,强化幼儿诚实的品质。 发现孩子说谎后,观察孩子的言行,冷静地找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根据找对纠正的方法。如果孩子诚实,则表扬他,叫他继续发扬这种品质。 3、幼儿园和家庭相互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诚实的品质。 让孩子知道不诚实无所遁形,不能隐瞒任何人;让幼儿自觉说实话,并且对孩子继续予以信任,教育并鼓励孩子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不诚实;让孩子明白改了就是好孩子的道理。 教育有法又无定法,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也一样,面对各种各样的幼儿不诚实情况要灵活地处理。只要我们坚持将幼儿的诚实教育进行到底,幼儿的明天一定灿烂。

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案(亲子)

家长学校教案:幼儿交往能力的正确观念与培养 活动目标:1、家长形成正确的社会交往观念。 2、家长能对幼儿进行正确的社会交往能力指导。 活动准备:王梓健小朋友和爷爷、奶奶及小区里小朋友在玩耍的情景表演录象。 内容:天气晴朗的一天,小区里一群小朋友快乐地在一起玩耍,刚上小班的小朋友健健却独自一人在家里看电视,眼睛时不时地朝窗外张望,爷爷看书,奶奶在一旁拣菜。 指导内容:1、揭示辩论主题。 2、家长分为两组展开讨论,辨析。 3、教师运用科学理论依据进行小结。 指导对象:本班全体家长。 指导过程:

一、引出辨析主题。 师:非常欢迎各位家长能抽出宝贵时间来参加今天的辨析会。今天这个辨析会的主题是“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外出交往”。先请各位家长来看一段情景表演。 二、针对情景表演内容展开辩论。 1、提出辩题:表演中祖孙表现你们赞同吗?为什么? 2、请主张孩子外出交往的家长坐在左边,不主张孩子外出交往的家长坐在右边。 3、现在我们有两个不同的观点产生了,下面就请家长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 4、先请不主张孩子外出交往的家长说说你们的想法和观点,你们不主张孩子外出交往的理由是什么?平时你是如何做的? 记录如下:

郁丹露奶奶:我家的孩子胆小、怕事,大人不在身旁肯定会被别的孩子欺负的,还是带在身边放心。李昱妈妈:想让孩子玩,但忙于赚钱,没时间陪她,再说孩子的身体并不怎么好,和别的孩子一起麻烦多。 斯羽奶奶:孩子老是买东西吃,不带他出去为好。 乐乐爷爷:怕招不必要的麻烦。孩子调皮,经常欺负别人,还是少接触为妙。 冰冰外婆:孩子平时我们带,小区里同龄的孩子也很少,再说让她出去玩,我家事情多,没有功夫陪她,万一有点磕磕碰碰的,如何向她妈妈交待啊! 桐桐妈妈:孩子常生病,外出交往容易感染细菌,更加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了。 5、现在请主张孩子外出交往的家长发表你们的见解。 你们主张自己的孩子多出去交往的理由是什么呢? 记录如下: 何兆净爸爸:我非常主张自己的孩子外出交往。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磕磕碰碰的事是难免的,有时候吃点亏我觉得反而是好事,还有不同龄的孩子在一起,会让她学到平时我们没功夫教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家长会家庭教育校长讲话稿

小学家长会家庭教育校长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感谢你们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今天下午的家长培训班,我代表学校对你们给予我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请你们来,主要是给你们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以此使学校和家长联合起来,共同教育好你们的孩子。 记得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在排列顺序上,他把家庭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步入人生的起点站。可以说,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获得熏陶与启迪。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同时,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有意无意地,自觉不自

觉中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影响潜移默化,伴随一生。因此,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资源,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并且,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有些家长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陷入种种误区,比如重智育,轻德育;过分宠爱;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分数轻能力等等,以致造成了很多悲剧,令人痛心。也有很多父母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事与愿违。因为来自孩子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意。北京市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全国有6000万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困惑。这些数据反映出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不够满意,同时也说明了父母在怎样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如何

我的家庭教育心得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

我的家庭教育心得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 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们: 大家好! 先做个,我是咱们班刘一帆的妈妈。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一起探 讨孩子的成长教育。感谢学校老师给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在此,让 我代表在座的家长们对王老师、韩老师、戴老师以及各位任课老师的 辛勤劳动和对孩子们的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 说到孩子的成长教育,培养孩子的经验,其实也谈不上是经验,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我也是一天天的摸索,现在上学也才一个多月, 很多事情都是刚开头,只能说是把我的观点和方法拿出来跟咱们家长 一起交流交流。以后随着孩子学习任务的加重,这些办法肯定得随时 调整。 首先我想谈的一个问题是:“以人为本”学做人。咱们家长送孩 子来上学,希望的是孩子能轻松快乐的学到知识,同时学会做人。这 两方面,我个人认为学会做人要比学好知识更重要。怎么样让孩子成 为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业优秀的学生,是咱们家长从今以后 的重要课题,并且这个重要任务会一直延续下去,十几年如一日。 (家长们是不是都感到压力很大?其实我也一样,但是有句话不是说:没有压力哪有动力?没的说,为了孩子,家长们只能加油!)在学做 人这方面,咱们北海学校还有老师们每天都在教育孩子们,学校做的 很到位,老师也付出了辛苦、努力,这些家长们都能从孩子的言谈举 止中感受到。那学校之外我们家长该如何潜移默化,给孩子一个良好 的成长环境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家长们不要当着孩 子的面说不文明的语言、翻闲话、或者经常发牢骚;二是要把快乐、

轻松的情绪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随和;三是家长要 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推着他、引导他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既不要让孩 子失去个性限制他们的发展,也不要听之任之随随便便不去约束。当 然了,咱们孩子生活的空间也不是真空,咱们家长也不是神,谁都有 急躁想发脾气的时候。而且孩子们在一起总会感染些不良习惯。压力 大的时候家长和孩子有时候都需要一个释放的空间。如果有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刻意的压制。我有时候给刘一帆讲故事书,讲到那些“屁滚 尿流、抱头鼠窜、死去活来”的词语的时候,她总是很兴奋,还让我 再读一次。我们家长生气的时候也可以用一连串的、俗语教训教训自 己的孩子,让他们知道知道当爹妈的有多生气。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让 孩子真的做到听话、认错,而是舒缓情绪。孩子很可能在你的妙语连 珠教育中忘掉淘气犯下的错,心情不再紧张,不在抵触。同时家长也 发泄一下。之后气氛就会变得融洽许多,这时候再耐心的教导孩子什 么是对、什么是错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孩子还会认为你和 她有共同语言,你们是“一国”的,大家有的聊。教育孩子讲方法, 用那些孩子能接受的幼稚的办法,以尊重孩子为前提,了解他们的真 实想法,找到出问题的关键所在,用最短的时间解决最根本的问题这 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点,多鼓励少批评。没有不想得到表扬的孩子,当孩子们 因为做好事、有礼貌、有进步得到表扬,孩子的心情是最快乐的也最 放松的,这时候督促他们去学习或者讲道理给他们听,就要顺利得多。有句话叫做“堵不如疏”,硬生生的遏制孩子的兴趣,压制他们淘气 的天性,远远不如疏导能起到好的效果。 当我们的孩子从情绪上真心愿意接受学习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 会很容易养成。我问过一些高年级的家长,无一例外都强调说,孩子 一定要从一年级开始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哪怕是每天回家只学习半小 时20分钟,一定要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们最好 是陪着孩子。帮孩子复习、预习。从中找到孩子的薄弱环节,重点突

家长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稿

家长会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们: 你们好! 非常感谢滕老师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能和大家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我感到十分荣幸。我是熊文俊的妈妈,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家长向为培育我们的孩子而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正是有了你们的精心呵护,悉心教导,才会有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家长才能安心的工作。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十几个年头了,也组织召开过很多家长会,今天当我以孩子家长的身份坐在这儿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教育孩子就是一个十分辛苦,却又弥漫着幸福和甜蜜的过程。下面我就结合着我在工作中的体会和生活中的感受,来谈谈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比较肤浅,但愿能不负咱们滕老师所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真正的教育是爱与智慧的结晶。世间百业,父母这一职业是最需要训练却又最缺乏训练的。获得父母的资格是自然而然的事,但成为称职的父母却需要努力学习。当老师的这些年常常有家长这样给我说:“郭老师,我们家的孩子在家很淘气,我们说什么都不起作用,老师说的话比我们管用,麻烦你多帮我教育教育他……”不错,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

的天职,我们责无旁贷,但是孩子的教育仅仅依赖于老师和学校,这是不行的,家长不能像踢皮球一样的把对孩子的教育全推到学校和老师那里去。为人父母者,我们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老师是可以退休的,家长说我也准备退居二线,不当爸爸妈妈了,行吗?那恐怕不行吧?所以作为家长孩子不愿听你的,你首先得从自身找找原因呀。“忠言逆耳”说教的话往往都很空洞,孩子都不爱听。那咱们就想办法把不好听的不爱听的话变成好听的爱听的想听的不就行了?在孩子八岁生日的时候,我送了孩子一份特殊的礼物,不是漂亮的球鞋,也不是他喜欢的玩具,但孩子收到礼物时却十分感动。那是一篇我写给孩子的文章在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由于时间关系,我读一些重点的吧)送给儿子——写给儿子八岁生日 岁月如流,转瞬即逝,转眼又到了小荷初露,栀子飘香的时节。儿子,在这个清新怡人、蜂忙蝶舞充满了收获的甜蜜、幸福温馨的时节里,迎来了你八岁的生日,妈妈祝愿你生日快乐,健康成长! …… 儿子,妈妈一直想在你生日的时候能送你一件特别的礼物。可送什么呢?买件你心仪的礼物?但再好的东西也有过时丢失的时候,总有一天会被你淡忘丢弃。直到那天,妈妈在学校德育工作会上才喜获了送你的生日礼物,这是一个从

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读本》教案(一)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应努力把家庭构建成为孩子的乐园。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所有人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每个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更是小学生成长的乐园,不良的家庭环境会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终身…… 二、案例分析: 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影响。 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道德情操的影响。 4、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理想志趣的影响。 小结: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情环境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每个家长都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努力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气氛。 三、讨论: 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长自由讨论。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A、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文化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B、家长要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跟子女心理相通,形成融洽的情感和心理气氛。 C、家长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D、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E、避免“过度教育”,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F、家庭贵有书卷气,建立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四、总结: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教案

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教案(一年级上册) 家长会目的:1,半个学期已过,和家长做好家校共育的沟通工作。 2,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家长们更加生科的认识到这一点。 家长会流程: 一、礼貌性的问候,对家长的到来表示感谢。 二、对孩子入学来的表现做总结性的概述。 1,上课能做到中途不上厕所,认真听讲,不乱说话,了解了教学的一日流程,明白了声的作用。 2,但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按要求时间到校,再次强调时间,请家长一定要注意。(课件出示时间及注意事项). 3,看书写字的姿势问题,不管要在学校培养,家里父母的引导也很重要。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尤其还们的家庭作业。(课件温馨提示) 三、安全问题 1,卫生安全 2,家庭用电,用火安全 3,交通安全 4,学校安全(结合图片) 四、期中考试 相信孩子的分数是家长最最关心的问题。总体来看,成绩还不错。31个孩子。100分4个,90分以上17个,80分以上6个,70分以下4个。总体看成绩还可以,但在这我却想说,很多时候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孩子的进步与否,只要他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是积极向上的,是踏实进取的,那么即使她的成绩不是很好,也不必太计较。但有一点我必须再次强调凡是取得还成绩的孩子,他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很好的。家是孩子一生的学校。学校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少了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成长也是有缺憾的。有的家长会说:我家孩子就听老师的。那我要问:这是为什么?您是她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您的?我也是妈妈。我知道为什么。很简单就因为大家习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想事情。,就这么简单。家长们不妨换位思考,试着去改变,看孩子会不会跟着你变。 1,数学老师发言 2,发奖 五,看一部有关家庭教育的电影,要求家长认真看之后,写一篇200到300字的观后感。

幼儿园中班班家长学校教案

2015年春季中班家长学校教案 家长放手,孩子动手 设计意图: 针对相关调查发现,在家长、家庭事事代劳的照顾下,儿童对家长的生照顾及解决困难的依赖性强而出现自理能力倒退现象。为了让孩子自行处理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解难能力。同时鼓励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身教”为子女树立学习楷模,让孩子从模仿中学习,协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理习惯,特开展此项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家长放手,孩子动手,即“自理能力”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认识到缺乏自理能力的危害。 2、了解幼儿“自理能力”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3、明白在孩子“自理能力”培养中,家长所扮演的角色,学习相关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幼儿“自理能力”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2、学习相关的知识,培养家长运用一定方法主动参与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关于孩子“自理能力”的有关调查表。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课题 1、导言:各位家长,大家好,欢迎来到太平寨幼儿园,成为我们家长学校的一员。首先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一年级家长学校的学习。我叫张艳,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5年,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也有七年了。作为一个亲身哺育孩子的母亲,令我对自己教育的对象——孩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孩子身上寄托了父母甚至是几代人的期望,他是家

里的一盏灯,灯亮了,家里才充满欢笑;灯灭了,世界便一片黑暗……现实中,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的母亲比比皆是,看!她来了。(播放投影) 2、投影出示武汉某大学的新生入学场景。 (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四处寻找孩子的生活寝室。找到寝室后,又帮孩子挂好了蚊帐。另一位同寝室新入学的大学生,正在打电话,向家庭询问自己旅行箱里各种东西的作用。) 教师:这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一名大学生连自己的基本生活都自理不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心里是如何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家长放手,孩子动手》 二、公布关于孩子“自理能力”调查的有关结果,初步了解什么是孩子的“自理能力”。 1、师:前几天看电视,一次幼儿亲子绘画比赛中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比赛中焦急、卖力描画的是家长,而孩子只是陪衬,装装样子,更有甚者孩子完全成了摆设,一切都由家长独立完成。刻意地追求结果使原本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演变成了家长的比赛,孩子完全体验不到活动的乐趣,更不要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分发了一份关于一年级孩子“自理能力”的调查表。结果触目惊心。(投影出示) 镜头1、不能自己整理书包的孩子(书包整理得乱七八糟) 镜头2、不能自己独立吃饭的孩子(吃饭不好的孩子) 镜头3、早上自己起床、叠被并自己穿衣服的孩子: 镜头4、在家帮助家长劳动的孩子:(如擦桌子、洗碗、扫地等) 2、根据这次调查结果,我查阅了《中国教育报》,他们也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生活能力开展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年级小学生,不会洗脸的有49%,不会穿衣服的占37%,而不会整理书包的占90%以上,这让我想到在我的班里还有孩子不会系鞋带,不会系红领巾,这样最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没有的孩子那就更谈不到家务劳动了,这是孩子自理能力严重不足的真实写照。如今许多家长包揽孩子能做的事,不给孩子自我实践的机会,孩子没有独立做事的习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将来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会茫然,会无从下手。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技能,要努力转变观念,不怕添乱,要相信孩子,抓住这个关键期,保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从小培养,从平时的日常生

关于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发言稿

关于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发言稿家庭教育事关重要,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发言稿,欢迎阅读。 关于家庭教育的家长会发言稿篇一各位家长:下午好!首先我代表三(1)班全体任课老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我们工作一如既往的信赖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切为了孩子们的发展,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因此也让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 一、班级简介 本班现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0人。 我们三(1)班是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男生聪明活泼,女生勤奋踏实。学生常规、学习情况汇报优点:大部分同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能按时完成,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的活动。不足:学生发言不主动,写作业速度较慢。个别同学纪律观念差,上其他课时说小话,搞小东西,甚至下位,影响同学上课,有一部分孩子自觉性差、学习习惯差,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常不完成作业,不按要求完成作业,没做完作业,极个别孩子常不做作业,并且撒谎说放在家里。 二、三年级的特点 各位家长都知道三年级是一个爬坡的年级,但为什么是

爬坡的年级,各位家长并不十分清楚。在小学阶段,老师们最不愿接教的不是一年级就是三年级。这是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什么都不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既要教给他知识,又要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三年级的学生则由低年级刚进入到中年级。这一年同学们要掌握的知识就像泛滥的洪水一样蜂涌而至,各位家长只要留心看一下孩子们的试卷就会发现:三年级的试卷上除保留了一二年级的字词之外,成语、古诗、名人名言、改写把字句、被字句、阅读理解、习作等都在等待着学生们来猎取。而这时孩子们的发育却处在缓慢阶段,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现在我要说的是家长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长的善导是家庭教育的黄金,要掌握孩子的心理,抓好萌芽教育,才能使孩子逐步入正道,教育孩子是我们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们的责任。学生来到学校接受教育,提高和进步,是我们老师的愿望,也是家长们的愿望,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理智的关爱孩子。大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句话:“溺爱是误入孩子口中的毒药,如果仅仅是为了爱,连老母鸡都能做到这一点。”溺爱是一种低本能的爱,真正的爱是理智高尚的爱,吃喝拉撒睡是爱,教子吃苦、教子成材更是爱。 三、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 1、配合抓好孩子学习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一时不够理想,便十

幼儿园家长学校教案

大班家长学校教案 一、教学内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二、教学目标: 1、让家长了解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2、通过本次学习家长要学会根据社会的要求给孩子制定合理、可行的规则。 3、家长学会如何激励孩子高高兴兴地主动来执行规则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案例导入 见教案P5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很重要。军军是个聪明活泼的好孩子,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让家长头疼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他还没有形成规则意识。规则意识的建立事遵守约定和家庭生活中的规定开始的。守规则的孩子长大后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上都会按规章制度办事,不会违法违纪,而受到欢迎、认可。 2、孩子不遵守规则和约定的原因? ⑴在家庭生活中,有些家长本身就没有规则意识,他们认为束缚孩子的条框已经很多了,只要不出格,给点自由才对。 ⑵规则的表述不清楚 有的家长制定了规则,但是不是和适合幼儿,幼儿执行起来无所适从。 ⑶规则不能被孩子认可 家长制定规则往往用成人眼光和道德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考虑孩子的感觉和想法。 ⑷孩子遵守规则的行为没有的到及时的奖赏 家长的奖励和赏识是孩子行为的重要动力,有时候,孩子的行为得不到家长的注意,可能他就会不遵守规则,制造动静引得家长注意。 ⑸有规则但没有执行 有的家长已经制定了规则,但是有时候,执行的不到位。甚至半途而废。 ⑹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言传不如身教”许多孩子之所以没有形成规则意识,很大程度上跟家长的不良示范是有关系的。 3、互动活动 家长填写幼儿调查表见P10,了解自己孩子在规则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4、如何正确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的方法 关于培养军军的规则意识,我们家长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醒、培养他的。 1、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则 量身定做一套规则 请家长为孩子量身定做一套合理的规则,明确规定出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以及如何做等。相关方法如下: 家长态度要坚决,规则要明确,尽量避免漏洞或片面化。如,“大人不在家,不准触摸电器开关和电源插座”这样的规则就不妥,这会给孩子留下“空子”:是不是大人在家的时候就可以触摸呢。正确之举是严肃地告诉孩子:触摸电器开关和电源插座会有触电的危险,任何时候都不准碰。 当规则针对某种具体物品时,最好说清此物品的功用,这样孩子会更乐于接受。就说家中的椅子吧,您应该告诉孩子“椅子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站的”,这种说法比“不许站在椅子上”或“站在椅子上危险”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果您和孩子说“积木是拼搭着玩的,不是扔着玩的”,就比单纯说“不准扔积木”或“扔积木会砸坏其他东西”更适合孩子的心理,也更容易被他接受。 对于孩子偏爱的、不被允许的游戏,家长不妨为其提供相应的替代玩法。如,孩子对扔盘子有兴趣,您可以指着金属小勺对他说:“扔盘子不好玩儿,咱们来扔小勺吧。” 2、执行规则有技巧 规则制订了,关键在实施。规则执行效果好的家庭固然不少,但执行效果较差甚至彻底失败的家庭也非少数。下面是一些失败的事例,让我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发掘、领悟出相关的技巧吧。 失败事例1:吃饭时,茵茵边吃边玩儿,她把果汁倒进饭碗里,搅个不停,然后又把盘子里的菜挑出来扔在地板上,再看茵茵的爸爸妈妈,吃饭也是挑三拣四,嘴里嚼着食物,而眼睛却盯在电视机屏幕上。 失败原因: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模仿来学习规则的,家长的行为往往是他们的样板。家长吃饭不认真,孩子吃饭又怎能专心呢? 3、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校长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稿

校长关于家庭教育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晚上好! 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来学校参加半年一度的家长会。 可以肯定地说,今天来参加家长会的所有家长都是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与成长的家长,都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待的家长,都是值得学校敬重的家长。这里,我代表实 中的领导和老师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 今天的家长会是在全省教育系统全面开展“课内比 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之际召开的。在此之前,各班班 主任与科任老师一道,已通过多种方式和在座的部分家长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了联系的渠道,增进了家校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加深了老师 与家长的友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作为校长,我对老师 们的辛勤劳动和家长的积极配合表示真诚的感谢! 家长会也是机会,是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探讨、落实孩子教育的一些问题的机会。“家庭教育以 及家校合作,协同一致教育孩子”总是家长会永恒的话题,因此,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您的 孩子更优秀”。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都是优秀孩子。孩子降生后,家庭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习惯方面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可以这样说,在如今这样一个复杂多变、差距明显的社会,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家庭教育的高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家庭教育的差别直接决定了孩子今后发展的差别。 各位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是自己养的,不管自己多忙、多苦、多累、多烦,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明确了这一点,父母就会自觉担当起家庭教师的职责,在日常生活通过言传身教,通过优化孩子的品质,培养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好基,导好航。 (拜托今天来参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校长的观念带给孩子的爸爸、妈妈。) 二、走出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进步,经济在腾飞。相比起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生活的时代,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和

家长学校教案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培训讲学

家长学校教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教学目标: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初步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教学重点:明确家长的职责,重视家庭教育。 教学方法:实例感染、谈话讲授法。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十分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这次家长学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各位都是学生家长,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对孩子却拥有着同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在座的各位家长,大都三十岁刚过,从年龄段上说,你们都是新时期、拥有新思想的父母,我想各位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和经验,所以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家长算是一名比较合格的家长呢?你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怎样做的?(家长谈认识)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父母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真的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了吗,我们先来看一项社会调查 背景材料:(课件出示) 1、 700户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最不喜欢的人,其中父母占54.4%。 2、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我心中的爸爸妈妈》500份稿件中,表示对父母不满的达90%。

3、上海90%的青少年表示对自己的父母不满,70%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34%不喜欢自己的家,上海调查:对子女教育感到困惑的占86.4%,非常困惑苦恼的占15%。 4、北京市教科所对1242个家庭进行调查,70%的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较好的教育。 这些调查统计信息,真的是另我们做父母的震惊,更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我想再请大家谈谈听了这些信息后做何感想呢?(家长谈) 背景材料:(课件出示) 据介绍,上海未成年子女的庭教育投入远高于美、加等发达国家,一般要占全家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而美、加两国居民的教育支出比例仅为10%左右。 据报道:在对孩子娇宠溺爱数十年后,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粗鲁。2002年在公共场合只有10%的孩子彬彬有礼,2004年有三分之一的教师由于学生的行为“令人无法容忍”而离职。 思考:为什么如此高的投入并未得到预期的回报,甚至适得其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恨父母,甚至在2000年浙江省有一个17岁的少年徐力竟然杀害了父母呢?原因何在呢?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家长谈)是呀,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许多家长对怎样当好父母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或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奉“棒头出孝子”,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在家庭教育上形成了许多误区,由此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样必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误。高尔基曾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如何做父母,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一辈子的学问,因此,本次家长学校活动,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课件出示)

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教案

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教案(一年级上册) 家长会目的:1,半个学期已过,和家长做好家校共育的沟通工作。 2,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家长们更加生科的认识到这一点。 家长会流程: 一、礼貌性的问候,对家长的到来表示感谢。 二、对孩子入学来的表现做总结性的概述。 1,上课能做到中途不上厕所,认真听讲,不乱说话,了解了教学的一日流程,明白了声的作用。 2,但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按要求时间到校,再次强调时间,请家长一定要注意。(课件出示时间及注意事项). { 3,看书写字的姿势问题,不管要在学校培养,家里父母的引导也很重要。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尤其还们的家庭作业。(课件温馨提示) 三、安全问题 1,卫生安全 2,家庭用电,用火安全 3,交通安全 4,学校安全(结合图片) 四、期中考试 相信孩子的分数是家长最最关心的问题。总体来看,成绩还不错。31个孩子。100分4个,90分以上17个,80分以上6个,70分以下4个。总体看成绩还可以,但在这我却想说,很多时候分数的高低并不能决定孩子的进步与否,只要他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是积极向上的,是踏实进取的,那么即使她的成绩不是很好,也不必太计较。但有一点我必须再次强调凡是取得还成绩的孩子,他的家庭教育一定是很好的。家是孩子一生的学校。学校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少了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成长也是有缺憾的。有的家长会说:我家孩子就听老师的。那我要问:这是为什么您是她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您的我也是妈妈。我知道为什么。很简单就因为大家习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没有

从孩子的角度想事情。,就这么简单。家长们不妨换位思考,试着去改变,看孩子会不会跟着你变。 \ 1,数学老师发言 2,发奖 五,看一部有关家庭教育的电影,要求家长认真看之后,写一篇200到300字的观后感。

家长会家庭教育和安全教育讲话稿-

家长会上关于家庭教育和安全教育的讲话稿 桥头九年制学校韩炜祎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首先,对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校家长会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证明你们对自己子女成长的关注和重视,也是对我们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借这次家长会我要和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安全教育话题。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 首先,要认清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都是优秀孩子。孩子降生后,家庭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习惯方面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可以这样说,在如今这样一个复杂多变、差距明显的社会,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家庭教育的高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家庭教育的差别直接决定了孩子今后发展的差别。 各位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是自己养的,不管自己多忙、多苦、多累、多烦,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明确了这一点,父母就会自觉担当起家庭教师的职责,在日常生活通过言传身教,通过优化孩子的品质,培养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好基,导好

航。 其次,家长要走出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些误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进步,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可是我们却发现,身边的许多孩子生活得并不比我们小时候快乐。所以,许多长辈发表感慨: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少的孩子自私、冷漠、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害怕吃苦、缺乏孝心、不懂感恩、没有责任感等等,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负面影响,有学校教育的不当,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走入了一些误区。其主要表现在: (1)把孩子的生育、养育与教育截然分开 很多家长认为:生育孩子和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教育孩子则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他们觉得,把孩子生下来以后,给他吃,给他穿,给他钱花,尽力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就算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有的父母甚至从孩子很小就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将自己监护人的角色和责任转移给他人,他们全然不理会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世界的第一阶段,孩子的性格雏形就是在父母的家教中塑造的,心安理得地将教育孩子的责任转嫁给学校和老师,很多父母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子女的所有问题都该学校和老师负责。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孩子极不负责的错误想法。 (2)过分的溺爱取代了“真爱” 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是就是家庭的中心,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满足,孩子的日常消费额度占到家庭总收入绝大部分。父母并不考虑孩子的消费行为是否不当,是否与孩子的学生身份相适应,不区分很多消费行为的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