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1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1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1
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备课本

版本:山东人民出版社

年级:四年级

学科:品德与社会

册数:上册

备课人:邹宗明

时间:2012年9月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消费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

能力目标:

1、能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探究活动。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事、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作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

4、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课时建议:11-13课时

1、生活需要消费

第一课时我问爸爸妈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的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维持,初步培养理财能力。

2、体验劳动的甘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勤俭节约。

3、培养调查访问及简单的数据整理能力。

二、活动过程

(一)激趣质疑

师:同学们今天穿得可真漂亮,知道这衣服是怎样来的吗?

生:是爸爸妈妈买来的。

师:这种买来的东西然后使用的过程就是消费,我们的生活需要消费。(师板题)面对这个课题你想从哪些方面研究?

生按原来的的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提出问题,汇报后,老师归纳板书。

1、我们的家庭收入从哪里来?

2、我们家的收入情况是怎样的?

3、父母的工作情况是怎样的?

(二)探寻研究方法

师:大家所提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我们应怎样研究呢?(生小组讨论)

生汇报:

1、询问父母亲,调查家庭收入情况,做好访问记录。

2、记录一周的家庭和自己日常支出情况,建立家庭记帐薄。

生进一步探讨具体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制定出计划。生汇报后师归纳小结具体步骤。

1、个人先分头行动,并分别做好记录,以下是我们设计的访问计划:

我的计划

访问目的

访问对象

访问时间

访问人

访问内容记录

2、把本组成员的调查、访问记录收集起来,进行整理。

师:大家想得很周到,我相信你们完成得会同样出色,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大家可以请教父母,更欢迎来请教老师,我全天候地等着你们。

3、课后体验作业

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一次劳动体验,自己通过劳动,如卖报,卖酒瓶等,去获得两元钱的收入。

第二课时我来算算账

(一)谈话导课:

师:上节课我们各组在认真讨论、反复研讨的基础上确定了活动内容,制定出了活动计划,并按计划一直努力着,在这期间各组不时与我联系,我们共同探讨,进展顺利,这节课我们交流一下,看还有什么疑问,共同讨论解决。哪个组先汇报?

生:我们三组人按计划分头行动,都做了记录,然后我们把这些记录集合起来,进行整理,这是整理后的统计表。(生实物投影展示)

四年级3月1日——3月7日家庭收入与支出对照统计表:

生:我们在整理数据时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我们自己的消费占了家庭总消费的近一半,我们平时怎么就没感觉出来呢!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师:老师为你们骄傲,没想到你们能做出这么科学的统计表,一定费了不少心思吧?

生:是的,我们还请教了杨杨的妈妈,她帮了我们不少忙呢!

师:我们就应该这样,遇到困难时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不断增长才干。

生:老师,我们二组在数据整理时遇到困难,有的同学家收入特别低,他们不好意思公开自己家的收支情况。所以我们组没有把小组成员的访问调查表作比较,但我们组在调查访问后展开了交流,感触都很深,平时我们并没觉得多么铺张,一周下来竟花去这么多钱。“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句话说得真对!

师:说得好!我们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权。的确,许多孩子家庭不富裕,但是家长却尽最大的力量为我们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生活,我们应对他们说什么?

生齐:谢谢爸爸妈妈。

生:我们一组在整理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点,就是每家都有节余。于是我们组增设了一个访问项目:访问父母家里节余的钱做了什么。

这是我们的统计表:

项目家数

捐资助学 1

教育储蓄 8

买保险 6

存银行 8

炒股票 6

师: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适时对增设研究的小课题,调整策略,有头脑!

生:我们四组同三组差不多,也列出了收支统计表,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是为什么家庭收入的差距这么大,有的家庭一周收入上千,有的却享受低保,是家长的能力差距造成的吗?我们想深入研究,老师您觉得我们应从哪里入手呢?

师: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很值得探讨。造成收入不均的原因很复杂,老师也很难讲清楚,我们课下一起上网查资料,请教专家好吗?

师:听了四个组的记录,老师觉得大家做事情有计划、有行动、有总结,敢想、敢问、敢说,很了不起。我有一个想法:假设让你当一周的家,你能合理安排你家的消费吗?

生分小组讨论后,确定理财策略,然后各自取出“家庭记帐薄”做参考适当调整消费项目与数额,预算出支出和节余的钱数,然后汇报,并说明理财理念

师:大家计划得很好,有信心实施它们吗?好!这作为一项实践作业,我们把它叫做“本周我当家”好吗?

师:下面我也做一个调查,我们班有挣过钱的同学吗?

生:有,今年过年我就挣了300元压岁钱。

师:这是凭劳动增加的收入吗?

吕扬(小声地):我送过牛奶,每送一袋挣5分钱,我每天送20袋。(听说吕扬父母双双下岗后,揽了送牛奶的活,吕扬这样懂事!)

师(激动地):多了不起的吕扬!我为你自豪,大家鼓掌。你能为大家讲讲劳动的感受吗?吕扬(红着脸):感受不好讲,亲自干了才体会得到。

师:讲得好,只有干了才有感受,我想我们应该再加上一项实践作业:“体验劳动”,即利用周未,通过劳动去获得至少2元钱的收入。下节课我们再共同谈劳动的感受好吗?

第三课时合理消费,不浪费

a)活动目标:

1.使学生认识消费的意义,提高自己适应社会消费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b)活动重点:

1.揭示并评论目前中学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及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c)活动形式:

1.讨论、发言、设计。

2.表演情景剧。

d)活动准备:

1.分别找三组同学演出三个不同的情景剧。课前要排练好。

2.每小组准备一张大纸、彩笔,做生日活动设计。

3.搜集有关小学生消费的材料。

e)活动过程:

1.大家围绕消费这个主题讨论:我们都在哪些场合消费?为什么消费?用于生活性的消费有哪些?用于发展性的消费有哪些?

2.观看三个情景剧。

(1)几个好友一同郊游,看到其他同学大手大脚的花钱,小王心里很矛盾,他怕买东西会浪费太多钱,但更怕不买东西会被同学们瞧不起,小王该怎么做呢?

(2)小明和妈妈到百货公司去购物,看到一件十分称心,价格也十分让人心动的T恤,小明吵着要买,但妈妈已经下岗,经济条件不好。如果你是小明的妈妈,你会怎么办呢?(3)今天是阿敏的生日,他大方的请了几位好友,要到麦当劳好好的吃一顿,这时阿正正好路过,阿敏请阿正一起去,如果你是阿正,会怎么做呢?

3.同学们分组给三个情景剧设计结尾,并派代表表演。要讲明这样设计的理由。4.请大家说说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盲目消费现象和攀比消费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态度。

5.设计生日活动的形式。

(1)分组座谈:你认为生日聚会的形式应是什么样的?同学们之间是否应送礼物?如果赠送,应该是什么样的礼物呢?

(2)各组派代表发言。

(3)以小组为单位为某同学设计生日聚会

(4)展示各个组的设计

2、不同的购物场所

第四课时去哪儿买东西

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2.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3.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准备: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付款方式。

一、联系生活,问题引入

1.同学们,在生活中要购买需要的用品应该怎么办?

2.照片展示,让学生观看一些周围熟悉的购物场所。

3.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购物场所的特点。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购物场所的特点。

5.游戏:每个小组想出一个购物场所,然后选一位同学,让他把该购物场所的特点叙述给大家听,由其他组的同学判断这个购物场所是哪个商店。

二、模拟商品买卖活动

1.多媒体演示一些同学们熟悉的购物场所。让学生臵身于购物环境中。

2.任选三名同学到大门口当“导购员”。

3.学生模拟买卖商品,教师巡视。

4.其他同学提出自己想买的东西,由三个“导购员”抢答,并说出去哪儿买较好,并说出理由,其他同学评议。如果“导购员”回答不正确或不令大家满意,就把“导购员”免职,由自选的助手承担“导购员”的任务。那位导购员回答的问题多,坚持的时间长,则获得优秀“导购员”的称号。

5.评选“优秀售货员”、“文明顾客”。

三、了解新颖的购物方式

1.先让学生回忆电视上介绍的或自己外出旅行所看到的新的选购、付款方式。

2.观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颖的购物、付款方式。

3.比较讨论自己的购物、付款方式与电脑演示的哪些方式更好,为什么?

4.指导学生尝试通过网络购买一本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实际尝试一下新颖的购物方式。

四、扩展训练

1.让学生讨论未来的购物场所应该怎样?

2.小组共同绘画未来的购物场所。

3.教师从旁点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五、深化教育,拓展生活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当一名精明的消费者,懂得选择最佳的购物场所,选择价廉物美商品,使用便捷的购物方式。

2.在今天的购物活动中,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请学生自由交流学习收获。

3.在今天的购物活动中,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宣布购物活动圆满结束!

第五课时超市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尊重他们的劳动。活动重点: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让学生感受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及他们的特点,你发现大多数人喜欢去哪儿买东西呢?

大部分学生说“超市”

师:我们猜想的对不对呢?请看课本14页不同场所人数统计图,从图中你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提出疑问,制定调查计划

师:在城市里,许多人喜欢到超市里购买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1、超市里的东西质量好。

2、价格比较便宜。

3、可以直接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

4、种类齐全,品种多。

5、交通方便。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列出调查计划表。

————组调查计划表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式

调查内容

教师说明:1、调查时要根据调查内容确定调查方式。

2、调查时还要注意讲礼貌。

3、对自己观察或采访的内容要及时进行记录。

4、小组内整理探秘后获得的数据和有关内容,以供课上交流。

(三)分小组到超市探秘(课后进行)

(四)小组内分工,将调查的情况进行整理,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汇报各小组调查、采访的基本情况。

(五)情感升华

师:在采访的过程中,你发现超市的工作人员都在干什么?学生讨论。

3、做聪明的消费者

第六课时我和妈妈去购物

活动目标:

1.学习购物的基本常识,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了解发票的作用。

2.具有辨认“三无”产品的能力,初步树立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3.购物时不一味追求名牌、相互攀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学生

1.根据购物设计并填写好购物卡和友情提醒卡。

2.自带一件商品,收集购物票具、商品标签和包装袋。

教师

1.大头娃娃图(配解说词)。

2.多媒体课件制作、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老师在休息的时候,最喜欢逛街了,总喜欢到街上、商场到处逛逛,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东西买。咱们班上是不是也有像老师一样喜欢逛街的同学呀?那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购物的经验了,今天,就请大家把你们所知道的辨别物品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谈话导入,交流购物心得

1.谈话:上周末老师布臵小朋友与爸爸、妈妈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家庭购物活动。你们都买到了哪些东西?教师随机板书:食品、日用品、学习用具、衣物、家电等。

2.小组交流:通过这次活动,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购物中还遇到了什么问题?

3.召开“家庭购物交流会”:

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类来谈谈,你认为买东西该看什么?购物时出现了什么问题?教师随机板书:看质量、价格、功能、外观、售后服务……

4.小结:从大家的交流中可知道:原来购物的学问可真多!买东西得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才能买到又便宜又实用的商品。

三、实践操作,了解“三无”产品

1.出示“大头娃娃”的图片

师:在“家庭购物交流活动”中,不少小朋友都提到商品的质量问题。请听这则新闻(课件出示):大家看到的这名婴儿,是一位重度营养不良的“大头娃娃”。导致他变成这样的罪魁祸首就是无营养劣质婴儿奶粉。这些劣质婴儿奶粉曾一度泛滥在安徽阜阳农村市场,已残害婴儿六、七十名,其中至少有八名婴儿已经死亡,这给当地贫困的农民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

2.联系生活实际让小朋友谈感想:你身边有谁受过这样的伤害?你想提醒小朋友什么?

3.开展“我是小小质检员”实践活动:

(1)谁了解什么叫“三无”产品?(请小朋友自读课本)

(2)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请小朋友拿出课前搜集好的商品包装袋和标签,仔细检验这些商品是否合格。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自己发现的“三无”产品,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拓展知识,辨认商标:除了辨认“三无”之外,从商标上你还懂得什么?还能看出什么?(请学生带着商品到台上说)(实物投影)

4.独立思考:如何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买到了又该怎么办呢?然后现场采访老师、同学,获取更多的好办法。

5.小结:

A.我们购买物品,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商家购买。

B.买东西时要仔细辨认是否为“三无”产品。

C.不小心买到了不合格的商品可打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

D.开具发票。

四、情景导入,认识发票

1.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发票仔细认一认、说一说。

2.创设情境:邀请小博士介绍发票的作用。

3.联系实际,加强明理:

莫天宇小朋友与他们小组的同学在买完东西后,向售货员阿姨索要发票时,却发生这样一件事:售货员阿姨以收据代替发票给小明。

大家开动脑筋思考一下:收据能代替发票吗?为什么?请先在小组里交流、全班汇报。

五、创设情境,加深明理

1.多媒体创设教科书P23看广告购物情境:听了小明和妈妈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过小明这样的故事吗?

2.小组交流、汇报后,师小结:是呀!广告里介绍的商品有些确实名不虚传,但也存在着一些虚假广告,只有我们亲自比较、选择,才能知道商品的好坏。

3.创设教科书P24情境二,召开小小辩论会:你们认为两个小朋友谁说的话有道理呢?让我们实话实说!

4.故事赠送,自悟自通。(课件播放李嘉诚教育子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5.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有哪些收获呢?小结:学会选择,学会比较,科学购物,买自己需要的,你就是聪明的消费者。

六、活动延伸,设计一张购物友情提醒卡,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第七课时我是聪明消费者

教学目标:

1、具有初步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2、知道广告是宣传产品的一种手段,正确认识广告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

3、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教学重点: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商品包装、标签或说明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希望花最少的钱,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还要保证质量,是不是?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学问。你们想知道吧?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板书课题:我是聪明的消费者

二、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

1、同学们平时都买过哪些商品?

2、在买商品的时候不没有遇到过伪劣商品?结合你自己或他人发生过的事例说一说都有哪些危害?(同桌或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和同学们说说。)

3、假商品危害很大,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应该怎样去辨别真伪呢?使我们不受欺骗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哪些好方法,可以结合某一种商品为例来说一说,每组选出代表来回答。)

教师:同学说出这么多方法,老师也从中学到很多,下面就拿出准备好的包装袋,来鉴别是真是假,说出理由。

三、广告的影响:

1、师:有句广告说得好:“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说起广告同学都很清楚,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说出几句广告词吗?(学生说出)

2、在生活中商家为加大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设计发出各种诱惑人心的广告,我们有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广告宣传来认识一种商品的,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学生说出)

3、当然广告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手段,但是广告完全是真的吗?有些广告为加大宣传力度,夸大商品质量,夸大作用,你们买过与广告不符的商品吗?(学生通过例说出)

4、师:广告只是一种宣传手段,我们不能只相信广告,在购买商品时,应该买一些自己所需的适合自己的商品。

四、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

同学们我们学会了许多辨别商品的方法,但有时也会由于某种原因,会买到一些有质量问题的商品,我们的消费者权益就会受到侵害。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学生指出生活中的例子)

(出示投影)(小组之间互相交流一下,你们没有没这样的经历呢?你是怎么做的?)

老师曾经就经历过这样的事,在商店买牛奶过期了。

我该怎么办呢?扔了算了,可以吗?(小组讨论后来告诉老师)

师生互动:退货;拿着证据回去找他;我没有要小票呀!提醒我以后要开发票或小票;

以后我一定要记住,跟商家要发票;以后要仔细观察包装,是可以避免的;(出示投影)五、小结:学生汇报所学的知识。

课外实践:和父母一起购物,把你学到的知识用一用,把自己购物的感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第八课时钱该怎样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交流体会,让他们体味到家庭责任感,体会为家长分忧,不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开展计划花钱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到花钱应该有计划,能合理地支出并知道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

3.知识目标:

通过家庭调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有所放弃。

教学重、难点:

了解花钱应该有计划,能合理地支出并知道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

教具准备:食品包装、玩具、学习用具、图书、参观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提问:昨天,你们家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

师:这些钱只是我们每个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一小部分,咱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钱,可家长辛苦挣来的钱又是有限的。那我们如何处理好我想要和我能要之间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钱该怎样花。(出示幻灯)

二、新授:

活动一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调查,说说你想要的,爸爸妈妈想要的,全家都想要的。哪位同学把你的调查结果汇报一下。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培训资料教案JIAO AN生:汇报调查结果。

师:看来爸爸妈妈和我们想要的东西还真不少,但是每个家庭的钱又是有限的,我们想要的东西肯定不能马上都实现。你和爸爸妈妈商量之后,大家认为哪些想要的能马上实现?哪些需要过一段时间?哪些近期内不能实现?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汇报调查结果。

活动二

师:由于钱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需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所放弃。可有的东西我们特别喜欢或特别想要,在你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有没有遇到烦恼或不顺心的事,给大家讲讲,同学们帮他出出主意。(生:讲自己的事例,互相分析。)

师:我们在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应想到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在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购买物品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看看是不是一定需要,有些东西对我们身体不利,家长不给买是有道理的。另外,在向父母提要求时不可盲目攀比,别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活动三

师:在日常生活中花钱的学问可大了,花钱买的东西超过了人们的正常需求是一种浪费,可为了省钱该花的钱不花,你们认为这叫节约吗?

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对于这些花钱的方式你有什么看法?(出示幻灯)

生:小组讨论。

师:在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花钱时要考虑家里的经济情况,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和需求量,不要盲目图便宜。另外,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花的钱也需要花。活动四

师:下面我们开展一项计划花钱的活动。假如每位同学有30元零花钱,老师提供各种商品及商品的价格,请你根据需要进行购买。

生:交流购买计划,说一说理由,评一评每个人的计划是否合理,选择考虑比较全面的花钱计划,在全班作介绍。

师:经过今天这节课的探讨,你们认为钱究竟应该怎样花?

(生:自由发言。)

师:给大家建议,合理消费,符合实际。(出示幻灯)愿同学们都能成为有头脑的消费者。

第九课时包装袋上的学问

活动目标:

1.了解包装袋上的相关信息,知道不同种类的商品在包装袋上会标明不同内容。

2.学会看包装袋,避免买到三无产品,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活动准备

1.各种商品包装的收集和分类。

2. 多媒体课件制作。

3. 探究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游戏:考眼力

1.老师这儿收集到了很多包装袋,下面我们就来考考大家的眼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包装袋就能说出商品的名称(点击屏幕,出示各种包装袋,如纸巾、电器、鞋盒、药品、护肤品、洗衣粉、牙膏、饼干等)。

2 .同学们的眼力可真棒!这些包装袋上到底有哪些学问呢?现在我们就来观察一下这个包装盒!(课件出示书44页牛奶包装袋)看看上面显示了哪些信息?(师根据学生回答提示点击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商标、成分……)

3.讨论:你从这些信息中知道了什么?为什么要有这些信息?

4.特别提示:卡通质量监督员介绍什么是“三无”产品。

二、自主探究,完成调查表

1.大家仔细观察了牛奶包装盒上的信息,那么,其他不同类别的商品包装袋上又会显示哪些信息呢?请同学们把课前收集到的包装袋拿出来,我们分组来进行研究。

2.讨论:这些包装袋大概属于哪几类商品?(老师把学生所说的主要类别写在黑板上)3.师分组发放调查表,提出研究任务:

a)给包装袋分类,仔细观察各类包装袋上有哪些信息。

b)比较这类包装袋上的信息和饮料包装袋上的有什么不同。

c)你们有没有发现三无产品?

d)注意填写好调查表。(表格如下)

4.小组自由活动,填写探究调查表。

5.各组组长汇报交流,老师提醒不同组之间可以补充。

食品——特别关注食品成分、生产日期、保质期。

日用品——特别关注原材料和有效期、注意事项、使用方法。

药品——特别关注有效期和服用方法,有些注意事项要看说明书才能了解得更全面。

(老师提示小朋友们可一定要记住,不能擅自购买和服用各种药物,一定要在大人和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电器——特别关注产品合格证、电压、功率。(选购电器和药品一样,不仅要看包装盒,说明书也要仔细阅读,这样才能正确、安全地使用)

服装——特别关注洗涤方法和尺寸大小。

6.教师小结:由于商品的特点、用途不同,所以包装袋上的信息也有所不同。关注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安全、放心地使用商品。

7.把自己收集的标签、各种商品的标志拿出来,让大家猜猜它们表示什么意思,看看谁知道的多。

三、自己设计包装袋

1.今天我们学会了看包装袋的方法,又积累了购物的经验。接下来,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商品的包装袋,商品的种类不限,把你自己认为包装袋应该有的信息写上,

2.小组内互相评议,看大家标明的信息是否符合各类商品的要求,互相吸取意见后再各自进行修改。

3.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包装袋贴到学习园地里。

四、制作购物经验小手册

1.你们还有哪些购物的小经验介绍给大家呢?请把你的购物经验写在小卡片上。

2.学生汇报,每汇报完一个就将小卡片收上来,汇集成册)

1)不要轻易相信推销员的话。

2)要贪图赠品而购买一些不需要的东西。

3)不要听信广告的一面之词。

4)不要过于注重商品外表包装的漂亮,要讲求实惠。

5)不要迷信高价格高品质之说,便宜也有好货。

6)选择信誉好的商场购买商品。

3.瞧,同学们的经验汇集在一起就成了《购物经验小手册》。今后我们可以互相传阅,有了这些购物经验,相信大家一定能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第十课时小小理财俱乐部

活动目的:

1.明白要合理消费的道理,学会自主理财,学会合理消费。

2.养成勤俭节约的品质。

活动准备:

1.学生统计自己一周的零花钱总数。

2.在班里开展“巧花两元钱”活动。

3.搜集名人理财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评选“理财小明星”

师:上周,同学们开展了“巧花三元钱”的活动,不知道大家都是如何花这两元钱的,请把你“巧花三元钱”的情况说给大家听听。

1.指名学生说。

2.学习小组成员互相说,评出小组“理财小明星”。

3.讨论:你最佩服哪位“理财小明星”?为什么?

小结:看来,这小小的三元钱让同学们懂得了如何理财,收获真不小啊!这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同学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有人统计全国小学生的

零花钱总数大得惊人:10亿元!可是,大多数小学生都不懂得合理地把自己的零花钱管理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小理财俱乐部》,学习合理理财的窍门。板书课题:小小理财俱乐部

二、理财第一招:花钱有计划

教师出示课件:一张有待补充的统计图

1.讨论:你是怎么花零用钱的?教师根据学生自由发言,在表格第一行依次写上:买学习用品、买零食、买玩具、买小玩意、存起来……

2.统计全班同学的零花钱总数以及零花钱是怎么花的,并在表格中填写好统计结果。

3.读读课文中的小资料,思考:为什么一个亿万富豪给自己孩子的零用钱那么少?

4.实践:根据“巧花零用钱”活动中的体验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学生各自拟写一份《我的零用钱计划》。

5.学生交流自己的用钱计划,师生共同评议。

三、理财第二招:需要不需要

1.理财帮帮忙

请帮助以上同学想一下,他们需要买这些物品吗?为什么?

2.选择一个情境,和同桌分别扮演小主人公及其家长,设计一段对白,用家长的话告诉他合理消费。

3.讨论:通过帮助这几位同学,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买东西之前一定要想想,我真的非要它不可吗?如果回答是“不”,那就别浪费金钱了。这就是理财的第二招——需要不需要。

四、理财窍门新发现

师:理财的小窍门有很多,只要开动脑筋多想想就会有新的发现。

1.说说自己知道的名人理财的故事。

2.学生自由发言,介绍自己或家人的理财高招。

五、实践大舞台

1.讨论:我们有没有办法自己挣班费?挣到班费以后该怎么管理?

2.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存款凭条,向学生示范如何一步步填写,为班级开一个银行帐户,作为班费管理用。然后交给班长管理。

3.布臵分组管理班费,轮流填写“我们班的理财日记”,不仅要记录班费的收支情况,还可以记录各自的理财心得。

第二单元生活中的习俗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的快乐。

2.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

3.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籍仪式。

能力目标:

1.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节日及喜庆活动的感受和见解。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历。

2.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风俗。

3.知道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

课时建议:10-12课时

1、多彩的民族节日

第一课时多彩的民族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2、通过对春节、元宵节的体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节日,领会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春节、元宵节的体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节日,领会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难点:理解不同国家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传统节日活动,并能理解各个国家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阅读《我们的节日》一书;学生和教师收集中外传统节日的资料。

教学模式:

自我探究,整体感知,把握重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突破难点和重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并进行迁移发展,实现学懂以后的学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走进节日大观园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节日越来越丰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大观园,再次感受节日里的浓浓的气氛。(课件出示课题)

二、走进春节

1、创设情境,引出春节(课件播放)

看了以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吗?学生回答春节后,(课件出示春节)

师述: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很喜欢过年,那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节日大观园中的春节。2007年的春节才过去,你对它一定还记忆深刻吧!让我们再一次地回味一下过春节时的那美好时光,品味一下春节的文化。

2、学习春节知识

(课件出示)春节俗称“过年”,起源于中国商朝时期年头岁尾的拜神祭祖活动。春节一直是全世界华人的传统节日,后来影响到其他国家,现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也都有过春节的习俗。学生读读。

3、交流春节风俗

教师导语:春节年年过,那你们在过年时都做过哪些开心的事呀?

(1)吃团圆饭。

是啊,在这一天,无论是远在国外的,还是近在本地的;无论是工作的,还是在外求学的;无论是身居要职的,还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家过年,与亲人一起团聚在一起,吃一餐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即使是实在是无法回家过年的,他们也会打个电话,或者是发个短信之类的问候自己的亲人,道个平安。

(2)拜年。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一年忙到头,平时有很多亲友难得有机会见面,春节走亲访友,互相百年,正是亲人间加深感情的最好时机,也是我们孝敬长辈的最好机会。

(3)(教师张贴春联)张贴春联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贴春联是有讲究的,它都是从右边到左边的,学生读读教师张贴的一幅春联后欣赏一组春联。说说春联里都透露着什么?(课件播放一组春联)

(4)(教师张贴“福”字)贴“福”字也是我国过年时的风俗习惯,它是怎么贴的呀?是呀,人们在贴“福”字倒着贴,也是为了图一个“福倒(到)了”的吉祥。

(5)放鞭炮(课件出示鞭炮动画)

过年时放鞭炮等风俗习惯也是有来历的,放鞭炮,是为了什么呀?

(6)压岁钱。压岁钱的“岁”与作祟的“祟”谐音,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就是希望压住邪祟,使小孩子平安健康。押岁钱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期望和关爱。

(7)贴年画(课件出示年画:《老鼠娶亲》)。《老鼠娶亲》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是一幅年画。传说大年三十是老鼠娶亲的好日子,老鼠们都会在这天晚上娶亲。

(8)挂中国结

师:挂中国结也是我国的习俗。(课件欣赏中国结)

教师讲述: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它的年代久远,它给人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它可以单独成为一件装饰品,也可以与其他的吉祥饰物搭配。

它最大的特点是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编制而成,不管这根绳经过如何曲折的缠绕,总是不离不弃,始终围绕着它的起点。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中国结表现着中国心,饱含着中国情。

中国结,不但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许多来华的外国人,离开时总不忘买几个中国结,准备送给亲朋好友。因为它带着东方的神韵,渗透了既古老又现代的文明,向世界传递着祥和和喜庆。

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教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教学目标。 1、三条轴线 *儿童与自我 *儿童与社会 *儿童与自然 2、四个方面 *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期和基础) *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三、教法设想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红星儿童团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四、各单元教学内容与措施。 第一单元(第1—4课)认识你真好 本单元的学习重在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学习学校生活中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培育和发展主体意识。为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第二单元(第5—8课)快乐每一天 生活不可能天天艳阳高照。“迟到”“写字不好”“上学路上怎么走”“一日事务怎样巧安排”这些问题都会困扰着儿童。本单元就抓住这些儿童学习生活中普遍存在问题,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合理归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儿童在学习中,寻找到了战胜挫折的良策,获取了一份成长的经验,也就获得了一份快乐。 第三单元(第9—12课)我像小树苗 本单元没有直白的,纯道德的理性说教、而是寓“教”于乐,因势利导,通过幽默、夸张、离奇的童话故事,学生亲自参与的游戏活动等,让儿童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使他们认识到“马虎、撒谎”对少年儿童来讲是品德、习惯不良的前奏,面对曾有过的马虎、撒谎等行为不掩饰、不回避,努力远离“长鼻子”,告别“小马虎”,做一个不说谎话、做事有耐心,有毅力、不敷衍的文明儿童,为他们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四单元(第13—16课)冬爷爷来了 本单元以“变化”为主线贯穿其中,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四季的变化,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欣赏自己的进步,在自我积累经验中提出新的发展目标,,迎接新的一年,迈向新的生活。 1. 拉拉手交朋友 活动目标要求: 1.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的一员的快乐。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主题一这点困难算什么 教学内容: 1、困难是什么; 2、我也失败过。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和积极生活态度的诱导和便是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教学准备: 类似战胜困难的故事,写有名言的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困难是什么 一、谈话导入。 二、看图讲故事,认识困难

1、学生自学: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每图讲什么 2、和同桌讲讲图片,互相补充。 3、全班交流每幅图片,说说困难是什么。 4、引发学生思考:?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的的含义。 5、教师小结。 三、讲故事,悟道理 1、请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并讲故事。 2、学生听完故事,请学生谈谈对于?勇士?战胜?困难?的办法很简单的看法。 3、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4、交流看法。 5、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 6、学生填写课文的空白框。 7、教师讲类似的故事,进一步帮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开展活动,启发学生 1、观看课文的最下面的图片。 2、帮那个小姑娘想想其它的办法。 3、联系自己,启发学生找出自己?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来尝试。 4、小组讨论怎样克服困难。 五、布置作业

回家去尝试找一件自己可以做又怕做的事来尝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我也失败过 一、谈话导入 二、结合名人档案理解第一段主题文字。 1、事先布置学生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 2、引导思考:这些人都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为什么还能取得成功呢? 3、对比自己的行为讨论: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愿意当众说,也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告诉老师,让大家来帮他分析,应该是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三、看图听故事,探讨问题 1、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学生分析小雪的心理,探讨她该如何面对一进的失意。 3、学生续编故事:小雪会成功吗? 4、教师小结。 四、读名人名言,学道理 1、读爱迪生的名言,想爱迪生的故事,并交流。 2、学生在讲其他名人类似的故事 3、交流:有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失败了无所谓,根本不要放在心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教案粤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2、行为与习惯目标: (1) 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 知道一些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懂得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三、教学措施: 1、改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学生提供的案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形成。第二,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3、改革教学方式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完整版 2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指说)我们是老朋友了,你们对我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自己眼中的“我” 1.过渡 你们对我有了一些了解,想不想让我也了解你? 同学们之间已经相处两年多了,想不想让大家更了解你? 2.介绍游戏 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叫——“猜猜我是谁”。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张“我的小档案”,等会儿我们把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长处都写在上面,不过有一样不能写(名字),对,这一写可就露馅

了。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平时对别人了解的比较多,能看了介绍,立刻就把猜出他是谁。 3.师生独立填写《小档案》 4.二人小组讨论 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呢?我建议啊,大家把自己写的拿给一位好朋友看看,读给他听听,请他给你当当参谋。愿意吗?(教师和学生一起下位与朋友商量) 大家商量好了吗?就把写好的小档案折好,投进“快乐包”吧。 三、同学眼中的“我” 1.组建4人小组 谁愿意来抽?这么多同学都想抽啊,这可难办了。怎么办呢? 咱们就和附近的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自由组建小组,选出组长) 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负众望。你们就上去拿吧。 2.游戏开始,师生共同参与 4.全班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猜出的? (拿出“快乐包”里的小档案)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被大家猜出来,他们是谁呢?让咱们一起来猜。 5.小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第一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学难点】 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方法】 观察,访问,交流。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山和水、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 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 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一上品德与生活教案

一上品德与生活教案 第一单元我上学啦 主题一做好朋友吧 教学目标: 重、难点: 1、认识新同学和新老师,体会学校生活的愉快。 2、学习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产生与人交往的愿望。 教学准备: 1、各式各样的名片。 2、相关的交通标志图片和资料。 3、彩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亲爱的小朋友,祝贺大家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了。谁来说一说,我们学校与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学校里有这么多新老师、新同学,该怎样认识他们呢? 二、新课内容: 1、微微笑,做朋友 怎样记住好朋友或者让好朋友记住自己呢? 2、你还想认识哪些同学? 3、你认识了几位朋友? 4、做名片,交朋友。比一比,谁的朋友多又多。 5、我们班的生日表 6、学校里面朋友多 7、快快乐乐画笑脸

三、小结:把你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好吗?学校里面朋友多,希望每一位小朋友在学校里朋友多,快乐多,进步大! 主题二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重、难点: 1、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对学校环境感兴趣,学习了解环境的方法。 教学准备:准备彩笔、铅笔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重、难点: 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小朋友,开学已经好几天了,大家肯定认识了学校的一些地方。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地方不熟悉,这会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带来不便,为了让我们尽快地熟悉校园,在学校里方便、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我们一起来玩“参观校园”的活动。 二、制定路线 1、制定路线 2、学生进行参观 老师交代注意事项:遇到问题要学会求助、注意保持安静、学习用多种方 式去观察

三、信息交流 1、小朋友,你们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都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老师请各小组的同学先在一起讨论讨论,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个同学向全班小朋友来汇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重、难点: 1、对学校环境感兴趣,学习了解环境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活动延伸

人教部编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保持乐观生活的态度,在快乐的感知中,培养正确的生活价值观。 能力:通过所呈现的快乐场景,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能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知识:知道快乐并不难找,快乐有很多种,通过自己付出努力换来的快乐更持久。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五年级,正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启蒙时期,其自我认知过程正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对快乐的认识,直观感受比较多,而要深刻认识真正的快乐,还需不断接受生活的磨砺。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孩子生活环境更艰苦些,相对城市孩子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释放儿童天性的快乐,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的学生经历了生活的磨砺,要协助家庭承担生活的重担。个别学生能有条件读书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艰苦的生活使农村孩子无论待人接物还是给予别人帮助,都更真诚朴实。因此,他们对快乐与付出的认识会比城市的独生子女体会更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的孩子虽然懂事早,儿童天性的快乐也会很容易释放出来,但是当他们面对困苦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也很容易羡慕和向往城市孩子的富裕生活,从而迷失自己对快乐的认识。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快乐更持久。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要让学生更多地观察自己的生活,在“感受快乐”与“快乐驿站”中体会快乐的心情。通过交流,认识劳动与给予的快乐,在不同的快乐比较中找寻自己的理解,建立自己的认识。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三、教材重点难点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在集体中成长 第一课我升入了二年级 教学目标: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2、感受与体会到自己进步的脚印,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3、能够爱惜书本和文具。 德育目标: 1、通过交流与畅谈,增强努力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爱护书籍,培养爱惜劳动成果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经验,持续总结自己的进步成果,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会爱惜书本和文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在暑假中的旅游照片、制作、作品等、心愿卡(苹果形)、心愿树、成长袋的样子、课件、录音故事。 2、学生:准备暑假作业、小手工、小制作、图画、照片、书法、编织、贴画、插花、旅游日记、小诗,等等。书本文具等头饰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师以自己的暑假生活导入----学生交流自己的暑假生活---展示暑假作品---评选优秀作品---交流自己的心愿---成长包---增强交流、激发信心,增强天天向上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自己暑假的一些旅游照片、作品,同学们,你们在暑假里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下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实行交流。 二、小组实行交流,和同桌一起分享快乐。 1、交流自己最高兴的事。 2、交流暑假中的作品。 三、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1、设置几个小组,每组为一个展台,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类摆放在九个桌上,每个桌上摆上一个字组成“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 2、指名讲讲作品中的故事 3、评选出优秀作品,每人发给九朵小红花,在每个组中选出一件你最满意的作品,把花投进相对应的小盒中。 4、把优秀作品做成展板。 第二课时 美好的小心愿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执教时间年 11 月 16 日星期二 版本北师大出版社学科品德与社会 册数四年级上册单元第三单元 课题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 教学目标一课时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教学难点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准备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名称的来历,也了解了家乡的水的故事……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如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有哪些名人? 2、东山的传说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的皮衣世界闻名? 4、我们家乡能成为闻名的旅游区吗?) 二、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和记录讲座的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三、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板书: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四、尝试: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 1、如果要去调查我们广州的六榕寺,那么,我们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调查时间、地点、建造年代……。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3、学生提意见:

品德与生活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品德与生活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我在集体中成长 单元目标: 1,能看到自己在集体中的进步,愿意朝着新的目标不断进步。 2,喜欢集体生活,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感谢集体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帮助。 3,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4,集体生活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第一主题 我升入了二年级 教学目标: 1、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2、感受与体会到自己的进步,并愿意朝着新的目标努力。 3、能够爱惜书本和文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快乐的暑假生活 一、导入新课: 同学亲切交谈:暑假里最高兴的事是什么?学到了什么本领? 交换暑假中的作品,互相看看说说作品中有意思的事情。

二、活动 1、展示每个同学的才能,班里适当设置小小展览会:“我们快乐的暑假生活。”全班同学分组将自己暑假中的作品放在展览会上,由班长负责指导分类摆放:暑假作业、小手工、小制作、图画、照片、书法、编织、贴画、插花、旅游日记、小诗,等等。 2阵,把每件作品中的故事先在全班同学讲,大家一起分享快乐,可先在小组里讲,再由小组推选了代表,向全班讲最有趣的、有价值的故事。也可以两三个同学合讲、表演、演示,等等。 3由班长主持,教师协助,组织同学评选出优秀作品,以发红花等方式给予鼓励,课后送交学校参展。 第二课时

我的心愿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新学期开始了,我们有许多美好的心愿,你的心愿是什么?请学生感受并交流自己的心愿。 2每人画一个苹果,(简笔画,空心),把自己的心愿写或画在上面,并在小组里交流。 3教师出示一棵“我们的心愿树”,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心愿苹果挂在树上,然后把这棵树放在班里适当处,经常激励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 课后延伸: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名字的(演变)来历, 2、学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及相邻省份。 3、通过访问、调查家乡的来历等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找家乡。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年后的我。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第一课时我和我的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设计: 表格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明确家庭的含义 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 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愉快 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家人 总结,进行尊重普通 劳动者的教育介绍自己家里人 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 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况 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其他同学看照片听 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 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 3、老师巡视指导 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 5、进行爱家人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一、本学期具体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习生活后,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 二、本学期课程内容标准的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能在生活中运用学到身体保健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觉养成护眼、护耳、护牙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的喜悦;在生活中体验友爱和温暖,诚实不说谎;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对二年级学习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温暖,初步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的人们的劳动;并对劳动者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向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愿意为他人,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对人体、植物以及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积极地探索兴趣,能用小试验、调查、作比较的方法学习知识;并能与老师、同学一起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总结。 第一单元我们的课余生活 单元目标: 1、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 2、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意识到它们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 3、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一课时我们的课余生活 目标:

1、认识我们的课余生活,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 2.用多种方式表现课余生活,增强保护意识。 活动课时:1课时 活动过程: 1、开课:(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好!这学期是同学们的品德与生活课老师。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很有意思。这里,我们先来整体感知一下本学期所学内容。(老师先带学生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把课本看一遍;最后同桌俩互相讨论讲讲自己最喜欢哪部分内容。) 2、老师讲本学期具体要求。 老师: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喜欢的内容,我们就要努力学好这门课。这里,老师提机电要求: (1)每节课要按时带书来。(必要时借书) (2)每节课要带水彩笔、大美术本。 (3)做好成长记录袋,学期末检查。 (4)学期考评方法:数数谁的五角星最多得分。 (5))每节课根据纪律情况奖励小故事。 3、介绍成长记录袋的作用。。 4、布置作业: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用米尺量身高、胸围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卷首语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 第1 课我的一家 一、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学生爱亲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 行为与习惯: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家庭的组成及家庭成员的年龄、属相、兴趣爱好;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获取信息、团结合作、表达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亲情的温馨和生活的美好,懂得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热爱家庭是人的一种美德。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我的家人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新课 导入课题齐读小诗:我的家人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师:白云、小鸟、鱼儿、种子都有自己的家,我们小朋友的家呢?谁来介绍一下?(板书:我的一家人) 用学生比较喜欢的小诗导入,在朗诵中激起学生对家的情感。然后出示学生课前准备好的全家福照片,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学生就的积极性非常高。 二、活动组织 活动一:老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哪个是自己。然后介绍照片中的人物与自己的关系,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 活动二: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以老师的介绍方式为范例,学生根据自己事先对家人的观察与了解,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彼此分享家庭生活的幸福愉快,也由此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活动三:互相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从而热爱自己的家庭。活动四:了解家庭中长幼之间的关系,然后填空。 三、教师总结: 对能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家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肯定的表扬,当学生说到家人负面不健康的爱好,老师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第二课时我家的故事 一、在《亲亲一家人》的歌声中导入新课。 二、活动组织: (一)活动一:了解长辈爱长辈 1、出示图片。内容是:园园、盼盼和几个小朋友正在向同伴介绍照片中的家人。 2、讨论: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在说些什么?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引导,介绍家人可从生日、属相、长相、职业、爱好、品质及自己的感受等多方面来说。 (二)活动二:我家的故事

五学年下册品德与生活备课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1、生活中的快乐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感受快乐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活动一:多变的情绪 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小组交流) 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恼,做作业都没有心思?-?-)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 活动二:快乐驿站 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活动三:找寻快乐 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 2.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给大家五分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说说你找到的快乐,其他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吗?(1)妈妈说,这学期期末考试只要每门考了90分以上,暑假就带我去旅游,听后我很高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美丽的生命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重点: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年有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生:喜欢春天,春天小草发芽了, 小动物苏醒了生:我喜欢夏天,可以在河里游泳, 夏天花红柳绿,百花盛开,师:你知道哪些花开了?生:我喜欢秋天,秋天可以吃到许多水果。 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举例有哪些水果,有哪些蔬菜,有哪些粮食。 2、你们喜欢四季的原因是什么?小结:四季之所以这样美丽,是因为有美丽的生命,美丽的生命使四季生机勃勃。也正因为有了美丽的生命,我们的世界也变得如此美丽多资。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些美丽的生命。 二、调查汇报: 1、每天我们走在街道、公园、小河边、校园里的时候,总会有些发现,你发现了哪些美丽的生命呢?为什么说它们美丽? (蝴蝶是美丽的生命,它能帮助花传播花粉色;啄木鸟是美丽的生命,它能帮助大树捉害虫,让大树长得枝繁叶茂的,为世界释放氧气,人类才能生存) 小结:是啊,我们可以感到植物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动物、植物与人类之间也是有联系的。 3、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区别它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板书:生命的特征:1、能生长; 2、能繁殖后代; 3、能新陈代谢; 4、有应激反应等现象; 4、你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生命的吗?读文 5、你是怎么理解这几句话的?在很久以前就有了生命,那么生命是怎样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呢?(繁殖后代)除了地球还有哪个星球有生命呢?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要爱护地球,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那就应该保护地球上的所有的生命,保持生态平衡。 6、为什么说生命是美丽的? 7、假如世界上没有了生命会怎样? 三、总结: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活得那么快乐,想想都好开心;看着一个个的生命在我们的关怀下生长得那么美丽,想想都好幸福。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我们来种下一颗种子,让它和我们一起成长。老师希望小朋友们播下的种子,在你们的关心、爱护下早点生根、发芽,早日开出艳丽的花朵,接出果实,展现出它美丽的生命。 第一课美丽的生命第二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身边,生 命无处不在。或许她就在我们的房间里、阳台上、小区里、校园里、街道两旁、公园里、山村里、郊外的树林里、田野里……现在我们将资料分类汇总为“动物”、“植物”两个大组相互进行交流介绍!(随机穿插补充教师资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保持乐观生活的态度,在快乐的感知中,培养正确的生活价值观。 能力:通过所呈现的快乐场景,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能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知识:知道快乐并不难找,快乐有很多种,通过自己付出努力换来的快乐更持久。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五年级,正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启蒙时期,其自我认知过程正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对快乐的认识,直观感受比较多,而要深刻认识真正的快乐,还需不断接受生活的磨砺。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孩子生活环境更艰苦些,相对城市孩子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释放儿童天性的快乐,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的学生经历了生活的磨砺,要协助家庭承担生活的重担。个别学生能有条件读书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艰苦的生活使农村孩子无论待人接物还是给予别人帮助,都更真诚朴实。因此,他们对快乐与付出的认识会比城市的独生子女体会更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的孩子虽然懂事早,儿童天性的快乐也会很容易释放出来,但是当他们面对困苦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也很容易羡慕和向往城市孩子的富裕生活,从而迷失自己对快乐的认识。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快乐更持久。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要让学生更多地观察自己的生活,在“感受快乐”与“快乐驿站”中体会快乐的心情。通过交流,认识劳动与给予的快乐,在不同的快乐比较中找寻自己的理解,建立自己的认识。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和体验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一周心情记录卡》、调查问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