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

1.目的 (3)

2.范围 (3)

3.职责 (3)

4.内容 (3)

4.1概述 (3)

4.2风险管理小组介绍 (3)

4.3风险管理日程安排 (4)

4.4现状调查 (6)

4.5风险识别 (7)

4.6风险分析及评价 (7)

4.7总结 (18)

5变更记载 (18)

QRM-SS-MW002-00 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第 3页共3页

1 目的

固体制剂二车间空调系统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将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保证在生产使用时性能稳定。

2 范围

适用于固体制剂二车间空调系统的风险评估。

3 职责

固体制剂车间管理人员与QA员参与风险分析活动,收集或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资料;完成风险管理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

车间工艺技术员负责组织数据、信息收集;负责数据、信息的汇总评价。质量管理部QA员:负责风险评估过程中指导与监督作用,保证按照2010版GMP要求完成风险评估工作。

车间设备安全员(风险管理组副组长) 负责协调、决策,为风险管理小组提供必要的资源。车间主任(风险管理组组长) 负责撰写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工程设备部主任参与空调系统风险评估并审核风险评估报告。

工程副总经理审核风险评估报告。

质量副总经理批准风险评估报告。

内容 4

4.1 概述

固体制剂二车间空调机组3台。

为进一步提高车间生产质量的管理水平,发现并尽可能消除一些潜在的风险对成品造成的威胁,根据公司《质量风险管理规程》(编码:SMP-ZL-P)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固体制剂二车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对空调系统进行风险分析。本次固体制剂二车间风险分析工作从2014年04月06日开始,至04月26日结束,参与部门工程设备部。

4.2 风险管理小组介绍

2014年04月06日,公司固体制剂二车间成立了“车间验证风险管理小组”,由车间主任***担任组长,副组长由车间副主任(主管设备及安全)***担任,组员为车间管理人员(***)、质量管理部QA员***,正式启动了风险管理程序。

小组成员名单,分工、职责明细如下:

序姓名所在部门或岗位职务或职称组内职务组内职责号

负责全面协调和推进风1 车间主任主任组长险分析进程;负责召集小

组会议;负责撰写报告。

2018年洁净空调系统验证方案新

类别:文件编号: 部门:页数: 洁净厂房(区)空调净化系统 再确认方案 XXXXXXXXXXX 公司

目录1.引言 1.1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概述 1.2设备的基本情况: 1.3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验证简述1.3.1验证范围 1.3.2验证目的 1.3.3验证标准 1.3.4 验证进度安排 1.4 1.5 1.5.1 1.5.2陮和确认的质量风险评估 2.验证小组及职责 2.1 验证领导小组 2.2 验证领导小组职责 2.3 验证实施小组及职责 3.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 3.1运行确认所需的文件

3.2仪器仪表的检定 3.3空调净化系统操作手册、SOP及控制标准3.4高效过滤器的检漏试验 3.5空调设备的测试 3.6高效过滤器的风速测定 3.6.1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 3.6.2风量计算 3.6.3房间静压差测定(风压测定) 3.6.4房间温湿度测定 3.6.5主要工作间照度测定 3.6.6自净时间的确定 4.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性能确认 4.1支持性文件及相关操作规程的检查 4.2性能确认的运行周期 4.3HVAC系统性能确认项目及监测频率 4.4洁净区各房间悬浮粒子的测定 4.5洁净区各房间的沉降菌的测定 4.6悬浮粒子、沉降菌采样点分布原则:4.7悬浮粒子、沉降菌取样计划 4.8表面菌测试 4.9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5.洁净室臭氧消毒的验证:

5.1验证目的: 5.2设备基本情况: 5.3臭氧浓度和分布均匀度测试5.4灭菌周期的确定 6.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 7.偏差分析及处理 8.相关SOP的修订 9.验证结果分析及评价10.验证结论批准

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 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资料word . 目录 1.目的 (3) 2.范围 (3) 3.职责 (3) 4.内容 (3) 4.1概述 (3) 4.2风险管理小组介绍 (3) 4.3风险管理日程安排 (4) 4.4现状调查 (6)

4.5风险识别 (7) 4.6风险分析及评价 (7) 4.7总结 (18) 5变更记载 (18) 资料word . 1 目的

固体制剂二车间空调系统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将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制定相应对策,保证在生产使用时性能稳定。 2 范围 适用于固体制剂二车间空调系统的风险评估。 3 职责 固体制剂车间管理人员与QA员参与风险分析活动,收集或提供必要的数据、信 息、资料;完成风险管理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 车间工艺技术员负责组织数据、信息收集;负责数据、信息的汇总评价。 质量管理部QA员:负责风险评估过程中指导与监督作用,保证按照2010版GMP 要求完成风险评估工作。 车间设备安全员(风险管理组副组长) 负责协调、决策,为风险管理小组提供 必要的资源。 车间主任(风险管理组组长) 负责撰写空调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工程设备部主任参与空调系统风险评估并审核风险评估报告。 工程副总经理审核风险评估报告。 质量副总经理批准风险评估报告。 4 内容 4.1 概述 固体制剂二车间空调机组3台。 为进一步提高车间生产质量的管理水平,发现并尽可能消除一些潜在的风险对成 品造成的威胁,根据公司《质量风险管理规程》(编码:SMP-ZL-P)文件中的 有关规定,固体制剂二车间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对空调系统进行风险分析。本次 固体制剂二车间风险分析工作从2014年04月06日开始,至04月26日结束, 参与部门工程设备部。 4.2 风险管理小组介绍 2014年04月06日,公司固体制剂二车间成立了“车间验证风险管理小组”,由车间主任***担任组长,副组长由车间副主任(主管设备及安全)***担任,组员为车间管理人员(***)、质量管理部QA员***,正式启动了风险管理程序。小组成员名单,分工、职责明细如下: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XXXXXXXX信息系统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模板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空调系统检测验收报告

空调系统检测验收报告

————————————————————————————————作者:————————————————————————————————日期:

目录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汇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备进场验收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备基础验收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机盘管水压试验检验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强度检验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管系统漏光检验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组漏风量检验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系统管道强度(严密性)检验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空调水系统管道和冷剂管道冲(吹)洗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凝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清洗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阀门试验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险评估的空调系统验证方案

风险评估的空调系统验证方案 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案主要描述了xxxx有限公司xxx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内容、方法、标准、记录要求。 本方案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xxx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确认管理。 2、验证的目的 检查并确认xxx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符合GMP要求。 3、术语 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关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4、职责及分工 5.1 概述及空调净化系统风险分析 5.1.1概述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修订)对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级别的要求,本公司于建成固体制剂车间,主要生产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占地总面积3730m2,空气净化D级洁净区面积为1460m2(含仓库洁净取样间)。 空气净化系统由冷水机组、水循环系统、热交换系统、加湿系统、风机、除尘系统、过滤系统等组成,具有调节风压、风量、温度、湿度及空气净化除尘、消毒等功能。空气经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后由风管送至各洁净房间,气流组织流型为乱流型,采用顶送风下侧回风方式。 空调机组由xxxxx公司提供,设计送风量为60000m3/h;冷水机组由xxx公司提供,臭氧发生器选用徐州天蓝臭氧公司,高效过滤器选用xxxxx有限公司。热媒由

室外管网提供经减压为≤0.2MPa的饱和蒸汽;在初效过滤器前放置徐州天蓝臭氧公司的臭氧发生器用于空调系统消毒。空调系统的送风经初、中、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入洁净室,气流组织形式为顶送、下回。 压片、胶囊、颗粒分装等产尘岗位设计为全排风,包衣岗位使用防爆排风系统进行全排风,对产尘量大的房间粉碎、过筛、称量设全排风,经过过滤排风机组处理后排出室外。 5.1.2经过风险分析,确定验证内容。 风险评估见附页 5.2 HV AC系统的设计确认 HV AC系统由淄博新华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检查并确认空调系统设计图纸及空调岗位操作文件是否齐全。 回水温度为7/12℃; 一台冷却塔置于空调机房外。空调机组的加热、加湿为源为工业蒸汽。空调机组采用变频风机。 5.2.2室内净化系统设计参数

XXX药厂空调净化系统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XXX药厂空调净化系统系统风险评估报告XXX制药有限公司 质量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项目:空调净化系统风险评估 编号: 起草人: 年月日 审核人: 年月日 批准人: 年月日 目录 编码:RD 09-035-00 1. 概述 2. 目的 3. 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4. 质量风险管理小组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5. 风险识别 6. 风险分析及评价标准 7. 风险评估结果及控制 8. 风险管理评审结论 9.风险评估报告审批 1. 概述 空调净化系统是由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组成的具有温湿度调 1

编码:RD 09-035-00 节,空气除尘除菌的功能性系统。其中冷冻水系统由溴化 锂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组成;冷却水系统由冷却塔、冷却水泵及冷却水循环水管组成;空气净化系统由送风管道、回风管道、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组成。 空气净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新风(回风)?初效过滤?表冷?风机?中效过滤?高效过滤?洁净区 部分排风(例如直排)?排风过滤机组?室外 我公司配套的D级净化空调系统有前处理车间、丸剂车间、制剂车间三个车间; 2.目的 2.1为降低和控制车间洁净区空调系统相关的风险,建立有效的洁净区空调系 统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2为车间洁净区空调系统的验证确认活动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3为车间洁净区空调系统日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3. 相关法规指南和参考文献 3.1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3.2 2010版GMP实施指南 3.3 《质量风险管理规程》(MS 09-033) 4.质量风险管理小组人员及其职责分工 职务职责签名日期 负责对参与风险管理人员的资格认可; 组工程部经理对风险评估报告做出评审结论并报风险管长 理委员会主任批准。 副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 组生产总监负责生产、设施、设备风险报告审核。长 参与风险分析和评价;

净化空调系统回顾分析2015

净化空调系统年度回顾报告 回顾周期:2015年01月0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数据分析员:日期:;生产部审核:日期:;工程部审核:日期:;质量部审核:日期:;质量授权人批准:日期:。

目录 1.系统概况 2.目的 3.质量标准 4.净化空调系统各取样点检验数据分析 净化空调各取样点检验数据汇总及趋势分析 5.系统变更与偏差 6.评价与建议 6.1评价 6.2建议

1.系统概况 1.1 系统简介 生产车间净化空调系统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台空调机组分区如下: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压差≥10Pa,洁净区之间压差≥5Pa,系统采用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 3.2文件

2.目的 本验证是建立在生产车间空气净化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上,利用连续稳定运行符合要求的历史数据来进行回顾性验证,通过此验证以证明该系统按照现行的GMP文件进行操作、维护保养,能保证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设计标准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3.质量标准 3.1仪器仪表检定 仪表及检测仪器经过检定,检定有效期为一年,仪表及检测仪器在有效期内。 3.2风速、风量及换气次数 高效过滤器风口的风速大于等于0.3m/s D级洁净区的换气次数大于等于12次/h 3.3静压差 洁净室与室外的压差≥10pa 产尘洁净室对相邻洁净室(区)呈相对负压。 洁净区之间压差≥5Pa 3.4温湿度 温度 18℃~26℃ 相对湿度 45%~65% 3.5悬浮粒子数

3.6沉降菌 3.7臭氧消毒效果及空调净化系统的维护保养情况考察 4.净化空调系统各取样点检验数据分析 4.1所有的仪表及检测仪器经过检定,且都在有效期内。 4.2风速及换气次数测试结果统计及趋势分析

空调系统风险评估

空调系统质量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1、目的 1.1为降低和控制车间洁净区空调系统相关的风险,建立有效的洁净区空调系统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产品质量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1.2为设计单位提供风险分析参考,以便设计单位采取适当设计措施以规避或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更好地设计出符合生产工艺和GMP要求的空调系统,减少可能的设计缺陷。 1.3为车间洁净区空调系统的验证确认活动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1.4为车间洁净区空调系统日常运行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风险分析参考。 2、适用范围 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使用,验证过程。 3、定义: 风险:是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的综合体。 风险管理:即系统性的应用管理方针、程序实现对目标任务的风险分析、评价和控制。 风险分析:即运用有用的信息和工具,对危险进行识别、评价。 风险控制:即制定减小风险的计划和对风险减少计划的执行,及执行后结果的评价。 4、风险识别内容 4.1、风险评估 风险由两方面因素构成,风险评估是基于对危害发生的频次和危害程度这两方面考虑而得出的综合结论。 4.1.1风险发生的概率(P) 第1级:稀少(发生频次大于每十年一次) 第2级:不太可能发生(发生频次为每十年一次) 第3级:可能发生(发生频次为每五年一次) 第4级:很可能发生(发生频次为每一年一次) 第5级:经常发生(几乎每次都可能发生) 4.1.2风险产生的后果即危害的严重程度(S) 第1级:可忽略 第2级:微小 第3级:中等 第4级:严重 第5级:毁灭性 4.1.3风险发生时的可预知性(D)

第1级:不可能预知 第2级:不太可能预知 第3级:可能预知 第4级:很可能预知 第5级:完全可预知 4.2风险控制等级划分 4.2.1风险指数: RPN,指综合评定某项风险的严重程度。采用FMEA矩阵法 RPN = S* P*D 第1级为低风险区RPN (1-8) 该区域内,风险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不需要主动采取风险控制。 第2级中风险区RPN(8-36) 该区域内,先考虑接受风险的受益和进一步降低的可行性,然后对风险与受益进行比较,如果受益超过风险,则风险是可接受的;如果受益没有超过风险,则风险是不可接受的。任何风险都应降到可行的最低水平。 第3级为高风险区RPN(36-125) 该区域内,风险如果不能予以降低,则判断为是不容许的。 4.3风险识别及相关处理措施

空调净化系统风险评估报告

. 空调净化系统风险评估质量风险管理编号:QR17-001 xx制药有限公司 专业资料. .

1.目的 通过质量风险评估,确认目前采取的各项控制措施可以将空调净化系统产生的质量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2.范围 适用于制剂车间、取样间及化验室的空调净化系统。 3.职责 操作工:负责系统日常的运行,清洁、消毒。 设备科、制剂车间:负责相关的检测及日常的管理。 质量部QC:负责进行相关的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生产部:负责监督执行。 4.内容 4.1启动质量风险评估程序 4.1.1确定风险项目名称《空调净化系统质量风险评估》。

专业资料. . 4.1.2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4.1.2.1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生产部部长。 4.1.2.2风险管理小组成员:车间主任、维修工、电工、操作人员。 4.1.3存在的危险源 4.1.3.1所供应的空气质量不当。 4.1.3.2风量不当:空气不流通区域、房间每小时换气次数减少、房间之间的压差不当。 4.1.3.3房间温度超出所设定的限制。 4.1.3.4房间湿度超出范围。 4.1.3.5新风空气质量低,存在大量灰尘。 4.1.3.6初效过滤器泄漏/破损。 4.1.3.7中效过滤器泄漏/破损。 4.1.3.8高效过滤器泄漏/破损。 4.1.3.9空调机组风管泄露,臭氧消毒后,气体排放到外部、洁净区送风量不足。 4.1.3.10空调关闭后,空气倒流。 4.1.3.11风机轴承磨损、风机叶变形。 4.1.3.12人员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到位导致错误操作。 4.1.3.13 SOP制定有误。 4.1.4风险发生后的危害 4.1.4.1颗粒、粉尘引起的产品污染、车间微生物污染。

空调系统检测验收报告模板

空调系统检测验收 报告

目录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汇总表 (4) 设备进场验收记录 (5) 设备基础验收记录 (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 风机盘管水压试验检验记录 (8) 风管强度检验记录 (9) 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记录 (10) 风管系统漏光检验记录 (11) 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组漏风量检验记录 (12) 水系统管道强度(严密性)检验记录 (13) 空调水系统管道和冷剂管道冲(吹)洗记录 (14) 冷凝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 (15) 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 (16)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清洗记录 (17)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18) 阀门试验记录 (19) 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1) 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2) 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3) 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4) 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5)

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6) 通风机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7) 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7)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8)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9)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0) 空调水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1) 空调水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2) 空调水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3) 工程系统调试验收记录表 (34)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及进场检验(试验)报告汇总表 B-4-1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年月日

空调风险评估报告

空气净化系统风险评估报告文件编码:FX-19-08

目录 1.概述: (2) 2.风险管理的目的: (2) 3.范围: (2) 4.评估依据: (2) 5.评估小组: (2) 6.风险评估: (3) 6.1风险识别 (3) 6.2风险评估方法 (3) 6.3失败模式效果分析 (4) 6.4风险级别评判标准 (4) 6.5风险控制 (5) 6.6风险识别失效模式分析表(风险识别清单) (5) 6.7风险分析评估表 (7) 6.8风险评估结论 (8)

1.概述: 本公司新建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为了达到D级环境要求,故需要安装一套空气净化系统,为了确保空气净化系统能正常、稳定的运行,需对该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 2.风险管理的目的: 2010年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七章确认与验证中第一百三十八条指出“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对空气净化系统的安装、运行操作等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和质量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危害性、可测性,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风险和各风险因素的影响。 3.范围: 适用于XXXXXXXXXXXXX技术有限公司空气净化系统对药品质量的风险评估。 4.评估依据: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2010年修订) 《药品GMP指南》2010年版 ICH Q9:QUALITY RISK MANAGEMENT 质量风险管理 EUGMP 附录20质量风险管理要求 P-ZB-10-039-01-2017 《FMEA风险分析表》 C-BC-10-004-01-2018 《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 G-ZB-10-002-02-2018 《质量风险管理规定》 C-BC-10-004-01-2018 《风险评估标准操作规程》 5.评估小组: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附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非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格式 项目名称: 项目建设单位: 风险评估单位: 年月日

目录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 1.1工程项目概况 (1)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 1.1.2 建设单位基本信息 (1) 1.1.3承建单位基本信息 (2) 1.2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2)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 2.1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2) 2.2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2) 2.3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 2.4保障与限制条件 (3) 三、评估对象 (3) 3.1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 3.1.1 网络结构 (3) 3.1.2 业务应用 (3)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3) 3.2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3)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3) 3.2.2子系统N的等级保护措施 (3)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 4.1资产类型与赋值 (4) 4.1.1资产类型 (4) 4.1.2资产赋值 (4) 4.2关键资产说明 (4) 五、威胁识别与分析 (4)

5.2威胁描述与分析 (5) 5.2.1 威胁源分析 (5) 5.2.2 威胁行为分析 (5) 5.2.3 威胁能量分析 (5) 5.3威胁赋值 (5) 六、脆弱性识别与分析 (5) 6.1常规脆弱性描述 (5) 6.1.1 管理脆弱性 (5) 6.1.2 网络脆弱性 (5) 6.1.3系统脆弱性 (5) 6.1.4应用脆弱性 (5) 6.1.5数据处理和存储脆弱性 (6) 6.1.6运行维护脆弱性 (6) 6.1.7灾备与应急响应脆弱性 (6) 6.1.8物理脆弱性 (6) 6.2脆弱性专项检测 (6) 6.2.1木马病毒专项检查 (6) 6.2.2渗透与攻击性专项测试 (6) 6.2.3关键设备安全性专项测试 (6) 6.2.4设备采购和维保服务专项检测 (6) 6.2.5其他专项检测 (6) 6.2.6安全保护效果综合验证 (6) 6.3脆弱性综合列表 (6) 七、风险分析 (6) 7.1关键资产的风险计算结果 (6) 7.2关键资产的风险等级 (7) 7.2.1 风险等级列表 (7)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 方案

一、调试及测定项目 1)净化空调机组的转速、余压、振动、噪声、功率、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排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2)净化空调系统总送风量与新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3)洁净室送风口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4)洁净室正压的调整与测定。 5)高效送风口的检漏与补漏。 6)洁净室噪声的测定。 7)洁净室洁净度的测定。 8)洁净室温湿度的测定。 9)洁净室照度的测定。 二、准备工作 1)熟悉空调系统相关技术文件,图纸,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风量冷热负荷,温湿度控制精度要求等,了解送、回风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 2)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和有关记录事宜。3)对空调系统进行运转前的检查,包括: a.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与设计相符 b.检查紧固部位是否牢固,减振底座应调平,皮带轮或联轴器应调正。轴承处的润滑油应足够,而且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c.电气部位应有防护、保护安全措施。

三、调试使用的主要仪器 四、调整与测试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 2)GB50333- 五、测试方案 目的:满足净化要求,达到空调运行正常,电气系统供电良好,自动控制准确可靠。 方法: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1)开风机之前,将风道与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位置;2)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初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3)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与支管的风量可用微压计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的调整采用“基准风口调整法”,从系统的最不利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 4)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用定点法测出平均风速,计量出风量,测量次数不少于3-5次。

空调净化系统风险评估报告资料

空调净化系统 风险评估 人员部门名称签名日期组长工程部 组员工程部制造部制造部质量部质量部

目录 1.概述 (1) 2.风险管理人员及分工 (1) 3.参考资料 (1) 3.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生部第79号令) (1) 3.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药品GMP指南.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 3.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口服固体制剂:药品GMP指南.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 3.4李钧,李志宁.药品质量风险管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 4.评估目的 (1) 5.风险识别 (2) 6.风险分析、评估 (2) 6.1风险分析: (3) 6.2风险评估标准 (4) 7.评估结果及控制: (5) 7.1风险评估结果 (5) 7.2风险控制措施 (6) 8.结论与建议 (7)

1.概述 空调净化系统是由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等组成的具有温湿度调节,空气除尘除菌的功能性系统。其中冷冻水系统由冷水机组、冷冻水泵组成;冷却水系统由冷却塔、冷却水泵及冷却水循环组成;空气净化系统由送风管道、回风管道、组合式净化空调机组组成。 空气净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新风(回风)→初效过滤→表冷→风机→中效过滤→高效过滤→洁净区部分排风(例如直排)→排风过滤机组→室外 2.风险管理人员及分工 部门姓名职务职责范围 工程部纪锡鹏经理全面监督、组织实施风险管理活动;编制、整理风险评估报告;参与风险分析和风险沟通。 工程部张志成设备员实施风险管理活动;编制、整理风险评估报告;参与风险分析和风险沟通。 制造部刘超设备员协助编制、整理风险评估报告,收集相关信息;参与风险分析和风险沟通。 制造部于京坤设备员协助编制、整理风险评估报告,收集相关信息;参与风险分析和风险沟通。 质量部杨英华QC主管协助编制、整理风险评估报告,收集相关信息;参与风险分析和风险沟通。 质量部张丽验证管理 员 协助编制、整理风险评估报告,收集相关信息;参与 风险分析和风险沟通。 3.参考资料 3.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生部第79号令) 3.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药品GMP指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口服固体制剂:药品GMP指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4李钧,李志宁.药品质量风险管理.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4.评估目的: 为确保车间净化空调系统能够达到GMP规范(2010年修订)的要求,并同时保证本企业生产过程中环境的要求,本系统引入质量风险管理的理念,对车间净化空调系统影响制剂生产的因素进行评估,对可能的危害进行判定,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性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建议采取了降低风

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方案报告

项目名称: XXX风险评估报告被评估公司单位: XXX有限公司 参与评估部门:XXXX委员会 一、风险评估项目概述 1.1 工程项目概况 1.1.1 建设项目基本信息

1.2 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基本情况 二、风险评估活动概述 2.1 风险评估工作组织管理 描述本次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体系(含评估人员构成)、工作原则和采取的保密措施。 2.2 风险评估工作过程 本次评估供耗时2天,采取抽样的的方式结合现场的评估,涉及了公司所有部门及所有的产品,已经包括了位于公司地址位置的相关产品。 2.3 依据的技术标准及相关法规文件

2.4 保障与限制条件 需要被评估单位提供的文档、工作条件和配合人员等必要条件,以及可能的限制条件。 三、评估对象 3.1 评估对象构成与定级 3.1.1 网络结构 根据提供的网络拓扑图,进行结构化的审核。 3.1.2 业务应用 本公司涉及的数据中心运营及服务活动。 3.1.3 子系统构成及定级 N/A

3.2 评估对象等级保护措施 按照工程项目安全域划分和保护等级的定级情况,分别描述不同保护等级保护范围内的子系统各自所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以及等级保护的测评结果。 根据需要,以下子目录按照子系统重复。 3.2.1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措施 根据等级测评结果,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管理措施情况见附表一。 根据等级测评结果,XX子系统的等级保护技术措施情况见附表二。 四、资产识别与分析 4.1 资产类型与赋值 4.1.1资产类型 按照评估对象的构成,分类描述评估对象的资产构成。详细的资产分类与赋值,以附件形式附在评估报告后面,见附件3《资产类型与赋值表》。 4.1.2资产赋值 填写《资产赋值表》。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调试及测定项目 1)净化空调机组的转速、余压、振动、噪声、功率、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排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2)净化空调系统总送风量与新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3)洁净室送风口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4)洁净室正压的调整与测定。 5)高效送风口的检漏与补漏。 6)洁净室噪声的测定。 7)洁净室洁净度的测定。 8)洁净室温湿度的测定。 9)洁净室照度的测定。 二、准备工作 1)熟悉空调系统相关技术文件,图纸,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风量冷热负荷,温湿度控制精度要求等,了解送、回风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 2)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和有关记录事宜。 3)对空调系统进行运转前的检查,包括: a.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与设计相符 b.检查紧固部位是否牢固,减振底座应调平,皮带轮或联轴器应调正。轴承处的润滑油应足够,而且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c.电气部位应有防护、保护安全措施。 三、调试使用的主要仪器 四、调整与测试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GB50333-2013 五、测试方案 目的:满足净化要求,达到空调运行正常,电气系统供电良好,自动控制准确可靠。 方法: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1)开风机之前,将风道与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位置; 2)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初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3)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与支管的风量可用微压计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的调整采用“基准风口调整法”,从系统的最不利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4)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用定点法测出平均风速,计量出风量,测量次数不少于3-5次。 5)系统风量调整平衡后,应达到:风口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值之差不大于10%;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近似等于总风量或各送风量之和;总的送风量应略大于回风量加排风量之和。 调试内容: 1.过滤器检漏 对于安装于送、排风末端的高效过滤器,应用扫描法进行过滤器安装边框和全断面检漏。检漏时将采样口放在距离被检过滤器表面2-3cm处,以5-20mm/s的速度移动,对被检过滤器整个断面、封头胶和安装框处进行扫描。 2.房间各送风口送风量检测、房间总送风量、系统总送风量及房间换气次数的换算: 用风量测试仪对每个送风口进行送风量调整、检测,再把每间室内所有送风口的送风量相加,得出每间的房间送风量,再把每间房间的风量相加,得出系统总送风量。 把每间房间的送风量除以该房间的体积,得出该房间的换气次数。 经检测,各送风口送风量、房间总风量,系统总送风量及房间换气次数均需达到设计要求。

空调系统验证报告(模板)

项目:HVAC 系统验证方案文件编码: 总页数:49 页 生效日期:年月日

目录 1.验证目的 (4) 2.验证范围 (4) 3.验证职责 (4) 4.验证指导文件 (4) 5.概述 (4) 6.验证前提条件 (5) 7.人员确认 (5) 8.风险评估 (5) 9.验证时间安排 (5) 10.安装确认内容 (5) 11.运行确认 (10) 12.性能确认 (15) 13.偏差处理 (17) 14.调系统再验证周期 (17)

一、.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医用敷料生产车间净化空调系统(HVAC)符合GMP 标准及生产工艺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及文件符合GMP 要求,特根据GMP 要求制定本验证方案,作为对医用敷料生产车间净化空调系统(HVAC 进行再验证的依据) 二、验证范围 本次主要对医用敷料车间的净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及性能进行确认。 三、验证职责 3.1验证委员会 3.1.1负责验证文件格式内容的审核 3.1.2负责对验证中出现的偏差和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并作出评价,决定验证周期、3.1.3提出全厂的年度及长期验证工作计划,包括验证的项目,周期及时间安排等 3.1.4组织协调验证活动,确保验证进度 3.1.5审批验证报告或批准验证证书 3.2验证小组 3.2.1负责制定验证方案 3.2.2负责制定空调系统日常监测及验证周期 3.2.3执行并确认验证方案中的内容,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出现的偏差填写“偏差调查处理表”,并上报验证委员会 3.2.4对验证系统的变更按照(变更管理规程)提出变更申请、 3.2.5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归入验证文件中 3.2.6准备和检查验证报告 设备部 3.3.1负责仪器仪表的校准和检定 3.3.2负责为厂房,设施,设备验证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3.4实验室 3.4.1负责对验证过程中的微生物检查、尘埃粒子数、风量风速等检测,对方案中的检查结果审查及偏差分析 四、验证指导文件 4.2相关法规文件 《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规范》 《ISO14644-3 测试与测试方法》 《ISO13485》2016 版 《2010 版GMP 厂房系统实施指南》

空调系统风险评估90974

净化空调系统 风险评估报告 1.概述 间净化空调系统,主要为我公司冻干粉针车间洁净室各房间提供洁净空气。该系统的空气处理单元将新风经进风段、袋式过滤器、进风段、表冷段、挡水段、送风机段、均流段、袋式过滤器、蒸汽加热段、直接加温段、出风段等预处理后,由送风风管送至室内高效过滤器过滤,再送达室内工作区,洁净室回风通过回风口进入回风风管回到空气处理机组第二进风段通过送风机空再次送往送风管道进入洁净区,往复循环得以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及洁净度等。 2.目的 净化空调系统的控温、控湿、过滤、送风、回风、循环等过程均有可能影响净化空气质量,进而影响洁净室内空气、生产的正常进行或产品质量。为保证净化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净化空气质量,预防和控制由空调系统而引发的质量事故,故此对净化空调系统进行风险分析,依据评估的结果对净化空调系统存在的风险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 从而降低净化空调系统的风险顺序数。将净化空调系统风险水平降低至可接受水平。3.风险评估方法: 根据鱼骨图和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进行风险评估和评分。 4.风险评估标准 4.1.本文应用鱼骨图和失败模式效果分析,识别潜在的失败模式,根据经验和历史生产数据对风险的严重度、发生概率和可检测性评分。 严重程度S(severity)评定标准

说明:上述“描述”中的内容为并列关系,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即可判断对应分值。 发生概率P(probability)评定标准 说明:上述“描述”中的内容为并列关系,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即可判断对应分值,发生的概率是相对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可检测性D(detection)评定标准

某医院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020年3月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单位名称: 评估报告时间: 一、消防安全管理单元 1场所合法性 评估结果: (1)本院在建筑物及相关室内装修工程依法通过了建设工基消防设计审核或设计备案、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或竣工验收消防备案,并取得了相关法律文书或备案凭证。 (2)本院使用情况已经与消防验收或者进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时确定的使用质相符。没有改变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或已依法备案的建设工程消防设计的。 (3)公众聚集场所已经依法通过了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并获取了相关法律文书。 2消防安全责任制 评估结果: (1)建立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并明确各岗各级职责; (2)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确立和变更是在当地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3人员资质管理 评估结果: (1)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没有持证上岗、正在筹备员工学习考证中; (2)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接受过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3)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接受过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4消防档案 评估结果: (1)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单位是否建立了消防档案; (2)消防档案是否详实完整,全面反映消防工作基本情况,并附有必更图纸图表; (3)消防档案是否有专人管理,并按档案管理要求装江存放; (4)预案演练是否建立了记录((包括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并存档备查。 5消防安全培训及宣传教育 评估结果: (1)建立了消防安全培训及宣传教台制度,并按有关规定明确了责任部门、培训方式、频次及考核办法; (2)设置了消防安全告知牌、安全疏散培示图、消防设施标识、并定时播放消防安全广播和消防公益广告视频。 (3)消防安全培训及宣传教育建立记录并存档备查。 6防火检查、防火巡查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及报告

XXXX药业有限公司GMP文件系统验证管理 空调净化系统(HV AC) 再验证方案 XXXX药业有限公司 年月

XXXX药业有限公司GMP文件系统验证管理 文件编码:YZ-GX-STD-001-03页码:1/18 目录 验证方案会签与批准表 1、引言 1.1概述 1.2验证目的 1.3验证小组成员和工作安排 1.4验证计划 2、HV AC系统的安装确认 2.1 HA VC系统安装确认所需的文件 2.2仪器和仪表的检定 2.3 HA VC系统的设备性能 2.3.1设备(构件)材质 2.3.2设备的安装确认 2.3.3风速测量 2.3.4高效过滤器的检漏 2.4 HA VC系统的安装确认小结 3、HA VC系统运行确认 3.1 设备测试 3.2 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 3.2.1风量测试以及换气次数的计算 3.2.2房间压差测定 3.2.3房间温度测定 3.3 洁净度测定 3.3.1 悬浮粒子测定 3.3.2 沉降菌测定 4.自净时间测试 4.1自净反向测试小结 4.2自净状态测试小结 5.验证结论与评价 附件1:送风口风速测量记录 附件2: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纪录 附件3:送风口风量测量记录 附件4:压差测试纪录 附件5:温湿度测试纪录 附件6:洁净度测试纪录 附件7:自净反向测试记录 附件8:自净正向测试记录

文件编码:YZ-GX-STD-001-03页码: 2/18 验证方案会签与批准表

文件编码:YZ-GX-STD-001-03页码: 3/18 1、引言 1.1 概述:我公司的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位于楼,车间总面积为m2 ,其中300000级区域m2 ,本车间的净化空调系统(HA VC)主要由净化空调机组、风管系统以及高效过滤器组成,其空气的处理过程为: 除尘 本验证方案同时涉及到自循环层流罩的验证。 1.2验证目的: HV AC系统是实现洁净区域的根本保证。本次验证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认口服固体制剂一车间的净化系统能达到GMP要求的条件,在未来的生产中能够提供一个洁净的生产环境,满足工艺要求。 1.3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带风险评估的空调系统验证方案

带风险评估的空调系统 验证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案主要描述了xxxx有限公司xxx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内容、方法、标准、记录要求。 本方案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xxx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的验证确认管理。 2、验证的目的 检查并确认xxx车间空气净化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符合GMP要求。 3、术语 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关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4、职责及分工 概述及空调净化系统风险分析 5.1.1概述 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对药品生产环境空气洁净级别的要求,本公司于2011年建成固体制剂车间,主要生产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占地总面积 3730m2,空气净化D级洁净区面积为1460m2(含仓库洁净取样间)。 空气净化系统由冷水机组、水循环系统、热交换系统、加湿系统、风机、除尘系统、过滤系统等组成,具有调节风压、风量、温度、湿度及空气净化除尘、消毒等功能。空气经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后由风管送至各洁净房间,气流组织流型为乱流型,采用顶送风下侧回风方式。 空调机组由xxxxx公司提供,设计送风量为60000m3/h;冷水机组由xxx公司提供,臭氧发生器选用徐州天蓝臭氧公司,高效过滤器选用xxxxx有限公司。热媒由

室外管网提供经减压为≤的饱和蒸汽;在初效过滤器前放置徐州天蓝臭氧公司的臭氧发生器用于空调系统消毒。空调系统的送风经初、中、高效过滤器过滤后送入洁净室,气流组织形式为顶送、下回。 压片、胶囊、颗粒分装等产尘岗位设计为全排风,包衣岗位使用防爆排风系统进行全排风,对产尘量大的房间粉碎、过筛、称量设全排风,经过过滤排风机组处理后排出室外。 5.1.2通过风险分析,确定验证内容。 风险评估见附页 HVAC系统的设计确认 HVAC系统由淄博新华医药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检查并确认空调系统设计图纸及空调岗 7/12℃;一台冷却塔置于空调机房外。空调机组的加热、加湿为源为工业蒸汽。空调机组采用变频风机。 5.2.2室内净化系统设计参数 温度18-26℃,湿度45%-65% 。 5.2.3压差控制: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等级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不低于10Pa,相同洁净度等级不同功能的操作间之间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5Pa),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5.2.4风管制作要求: 净化区风管全部为优质镀锌钢板制作,标准如下: (用白纱布擦管道内表面白纱布不变色为合格)。风管法兰按通用图制作,法兰垫采用闭孔乳胶海绵,厚度5㎜,接口采用梯形或楔形连接,切口胶粘牢。风管铆钉、螺栓均为镀锌件。 风管长度超过 m时应设定加固。 5.2.5所有风管设定防虫网(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新风采用防雨百业铝合金风口。在风管上设防火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